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好的老師是學生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他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教育道德的倡導者和學生身心健康的保障者。而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書本知識快速更新,對于老師來說,不斷閱讀書籍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主要討論好的老師與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的關系。
第二段:好的老師需要閱讀的重要性
好的老師需要在家長、學生的期望下,壓力之余還要適應時代的變化,不斷地充實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思想,以便更好地傳授知識。而閱讀,更是他們必備的技能。好的教師應該善于閱讀,善于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體系。
第三段:閱讀筆記在老師閱讀中的重要性
筆記是人類智慧的傳承,也是知識的由己傳他,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老師的閱讀中,閱讀筆記尤為重要。閱讀筆記可以幫助老師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所閱讀的內容,同時也可以成為備課過程中的參考。筆記是一種思維方式,不僅能夠幫助老師在學習時提升效率,也能幫助他們在教學時更好地將所學內容呈現出來。
第四段:閱讀筆記的寫作技巧
閱讀筆記是我們向知識靠攏的長期過程,需要具備一定的技巧。在閱讀筆記的寫作中,首先需要明確筆記的類別,比如批注、摘抄、對比、總結等等,這有助于更好地分類整理所學內容。其次,注意關鍵詞和關鍵句的梳理,將最關鍵的信息留在筆記中,幫助記憶和回憶。最后,持之以恒,堅持閱讀的過程并不斷完善所學內容。這些寫作技巧幫助老師更好地利用閱讀筆記,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學習和教學。
第五段:結論
閱讀筆記的制作對于好的老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老師讀完一本書,有一份詳實的閱讀筆記,可以更好地回憶所學知識點,也可以用閱讀筆記作為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的材料,提升教學效果,使學生有效地學習。好的老師懂得閱讀,懂得如何寫閱讀筆記,通過不斷地閱讀學習,保持知識的更新和個人成長,用心地教育每一位學生。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李鎮西老師是著名的教育家、特級教師、家長學生信賴的班主任,他用自己的言行感動著千萬教師。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對李老師做出了這樣的評價:李老師滿懷愛心在學生心田耕耘,學生成長便成了享受,他教書也是享受;他把自己的感受真誠地寫出來,讀者讀起來是享受,我相信他寫書也是享受。把教學當作享受,同時讓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老師,才是好老師。近日,我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師》,深有感觸。
《做最好的老師》是李鎮西老師25年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這本書全方位地闡釋了李鎮西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其中有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變語文教學為語文教育”“把班主任的權威轉化為學生的集體權威”“讓語文教學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參與語文教學”“班級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童心是師愛之源”……其“愛心、民主”教育,素質教育的思想和實踐讓廣大教師感動、折服,“未來班”的模式演繹著教師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情懷,令人向往,讓身處“迷茫”中的我們從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來和希望。
老師也不是完人,在許多方面我們甚至不如我們的學生,只有老師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才有利于自己的不斷完善。學生童心的保持,個性的發展,思想的成熟,能力的培養……這些都離不開教育。而教育,不應該是老師的居高臨下與學生的俯首帖耳,而應該是老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所謂民主的教育,就是老師在向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育學生。
我們應該學會與學生共生活、共甘苦,做學生的朋友,師生接近,人格互相感化,習慣要互相鍛煉。老師與學生相處,會覺得自己很年輕,這就是老師受學生的感化;學生質疑問難,老師學業片刻都不能懈怠,這是老師受學生的鍛煉。真誠平等的態度,才能讓老師贏得學生的由衷愛戴。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他們試探地問我參加不參加,在得到我肯定的答復后,我能感受到學生的興奮。網絡這個平臺,拉進了我與學生的距離。通過微博,我還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動態,學生有煩惱,也都會在微博里傾訴,我也會積極地點評,給予心理的安慰,學生有啥心事都愿意跟我說。同時,語文課上很多問題,我也把其延伸到網絡中。比如,在學習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時,關于幸福的定義,我們在課上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我布置了一項作業,就是請學生把自己的qq簽名改為幸福的宣言,果真,學生都這樣做了,幾十個學生幾十種不同的幸福,我看了也感覺很幸福。
工作整十個年頭了,至今我還記得實習時教過的一個學生,那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我實習一個月,帶兩個初一班的語文,一切都是摸索著,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盡心盡力,但畢竟是新手,很多地方還是顯得稚嫩些。
實習結束之際,好多學生都給我留了祝老師工作順利之類的留言,只有這個學生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希望老師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尤其在良師上還加了雙引號。就因為這句話,我一直在努力著,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好的老師是一本書,值得我們不斷翻閱。”這是我在大學時期的一位優秀教師告訴我們的。這位老師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教育見解深深地影響了我,啟發我對于學習和閱讀的理解。在我認真的閱讀和思考中,我深深的理解到了“好的老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的意義。
第二段:好的老師對于讀書的重要性
好的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閱讀的引路人。他們通過自己的閱讀經歷和方法,引導學生,在本質上影響到了學生的思考和認知方式。仔細閱讀筆記,體會老師在閱讀時的理解層次和思考方式,深入挖掘閱讀的細節和精髓,能夠更好的理解和領會閱讀的真諦。同時,在學術和專業領域,好的老師也會通過讀書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教育價值,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質量。
第三段:讀書筆記的好處
讀書筆記是讀書的重要環節之一。它并不是簡單的復述和概括,而是對于閱讀過程的深入思考和理解的產物。同時,還能夠讓我們更好的理解書中的知識和體系,思考書中的問題和觀點,從而更好的領會和掌握書中的內容。此外,讀書筆記也是我們思考和寫作的素材和資源,在學習和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如何寫好讀書筆記
要寫好讀書筆記,需要注重以下三個方面的要素,即筆記內容的全面性、思考深入性和思考質量。首先,筆記內容要全面才能夠真正體現出教師在閱讀時的全方位思考和體認。其次,深入思考是必須的,通過深入思考和挖掘,才能夠深刻理解并領會閱讀的精髓。最后,思考質量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思考質量關系到筆記全面性和深入性的體現和延伸,深度思考,結合自身的知識體系和生活觀察,這種思考質量才能夠創造性地運用并更好地去理解和解釋書中難點。
第五段:總結
好的老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是學生們愿意深入探討和學習的重要資料。通過深入閱讀和體會老師的讀書筆記,我們不僅能夠領略到閱讀的多個方面,更能夠體會閱讀對于我們自身思考和認知方式的深遠影響,從而讓我們能夠更好的沉淀自己的思考和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水平。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做最好的老師》是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李鎮西老師20xx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地闡述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
捧起《作最好的老師 》閱讀的時候,猶如一股甘泉涌入心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一個個跌宕起伏、曲折動人的故事里,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會其中,發人深省,帶給我的是一次次心靈的震撼與感動。
一篇篇,一幕幕,李老師的育人之道是那么得匠心獨具,與眾不同,這里面凝聚著他多少心血與智慧呀!合上書本,一個個感人的畫面又仿佛浮現在眼前。
開學入學教育,第一次與新學生見面,他早已給學生準備好一份禮物——一本書(他的作品《愛心與教育》)和 一封信。信中鄭重地送孩子們一句話:“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并解釋它的深刻含義,這既是一種偉大崇高的價值觀念,同時也是一種平凡樸實的實踐行為。用精神撒播精神,以真情贏得真情。他請同學們在心里默念一遍,并在黑板上寫下這行大字,并結合初次見面所見一些學生的具體行為使學生看到這句話的含義,并希望每一個新朋友用自己的行動來注釋這句話。他給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做人第一”的品德課。能成為他的學生,是多么幸福和榮耀!
李老師目中有人,始終把對學生的培養塑造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李老師滿懷愛心在學生心田耕耘,學生成長便成了享受,他為什么能做到這些?怎樣才能做到最好、更好?……從李鎮西老師的手記里,我們可以得到許許多多的啟示。
一、 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李老師說的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如果我們承認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作為教師,在學生的面前要保持著一份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喚醒孩子的童心,這樣才會走進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感受你的愛。
愛學生,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畢竟“每一朵花都有開放的權利”,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為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悅,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并且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里堅持不懈地寫下那么多手記、札記,為進一步探索教育的規律積累那么多原始的寶貴的資料。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他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
二、把問題當成科研課題,做有思想、善思考的研究型教師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呀、“后進生”轉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和了,教育也從容了。李老師認為:對于一線老師來說,最好的科研課題來自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難,你應該高興,因為新的科研課題在向你招手了——也許你走向教育專家之路的起點就在這兒呢!這樣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獲,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樂。書中最震撼我的還有李老師對他對工作的執著、對教育的深思。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每一個失誤中都能做深刻的反思,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而不是忽略一個個教育教學細節,也不是滿足于現狀,更不是為自己的失誤找理由。堅韌、好學、勤奮、思考……形成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三、在教育的沃土中勤耕不輟,提升素養
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作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欲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閑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蕩氣回腸!作最好的老師,應該成為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李老師的這些教育理論將成為我們的指路明燈,把教書育人當做是自己畢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作最好的自己。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教育是人類社會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教育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就是知識的傳授。而在知識的傳授中,老師是起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有著豐富的知識儲備和良好的教育能力。好的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堅定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為了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不僅需要強大的學科知識,還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和思考。讀書筆記是老師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讀書體驗,分享一下好的老師讀書筆記帶來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筆記是學習的重要部分
筆記是學習過程中最基礎的部分。學習新知識不僅需要聽老師講授,更要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思考和總結。筆記是我們思考和總結的載體,也是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而對于老師而言,筆記不僅是學習的必經之路,更是自我提高的重要方法。通過讀書筆記,老師們可以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發現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學水平。
第二段:讀書筆記的價值
作為一名優秀的老師,閱讀和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讀書筆記不僅有助于老師學習新知識,還可以幫助老師推廣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質量。在讀書筆記中,老師們可以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同時也可以記錄下學生的思考和提問,通過筆記的沉淀,老師們可以完善教材,提高教學效果。
第三段:良好的讀書筆記標準
好的讀書筆記是有標準的。一篇好的讀書筆記需要有清晰的思路、有理有據的論述、生動有趣的實例和恰當的結論。在撰寫讀書筆記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到這些因素,以便更好地向學生展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第四段:讀書筆記中的注意事項
讀書筆記也需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項。首先,讀書筆記必須要與教學內容相符合,不能過于夸張或離題;其次,讀書筆記也不能過于簡單,必須要有深度、有含義。還有就是讀書筆記的格式要規范、清晰。
第五段:結語
老師是教育的推動者,而讀書筆記是老師學習與進步的重要途徑。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學習和思考習慣,良好的讀書筆記寫作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更好地引領學生走向光明的未來。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1、允許學生犯錯,允許他去改正
回想自己的教學工作,對于自己的學生,其實更多的還是愛,有時學生犯錯了,我也會感到很氣憤,但是,細想起來,孩子畢竟是孩子啊,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的 思想,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樣嗎?你期望他們會那么聽話,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嗎?其實,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李鎮西老師說,“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我要說的是,想跟孩子們相處,必須蹲下身,與孩子們對話.不要老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孩子,畢竟他們還小.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很多錯事。所以有人說,你要允許學生去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
2、對后進生的教育
李老師對后進生的教育是很富啟發性的,在對后進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師的觀念及一個個成功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
在班主任工作中,最令人頭痛的莫過于對后進生的教育。為什么我苦口婆心地、三番兩次地教育他,他卻不領情呢?學習了《做最好的老師》之后,我明白了后進生犯錯的頻繁性,以及進步過程中的反復性的特點,懂得了對后進生教育長期性和艱難性,懂得了對他們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而且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寬容之心,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而愛和尊重則是成功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的前提。
3、不斷自我反思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和思考是分不開的。教師的反思能力決定了工作中開展研究的能力。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的考察自己的行動及情境的能力。成功及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其工作中重要的事情。我們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一定要結合工作的現實去思考、總結,這樣,我們就會在讀書與思考中逐漸成長起來。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發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讓自己無悔!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為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七
踏上工作崗位兩年了,在這期間我有過悲傷,也有過快樂,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學生時代,我是一個勤奮而努力的學生,踏上工作崗位,我依然是雄心壯志,想著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想著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可是由于缺少豐富的工作管理經驗,常常會有棘手的突發事件讓我束手無策。什么是最好的老師?一直在尋覓答案。
假期里讀了教育名家李鎮西寫的《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多年的經驗與收獲,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頗有感觸。
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書育人的動力。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
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
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愛表現為對教育事業的愛,對教育對象的愛。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后進生,他們更需要關心。只有那些“不可愛的德孩子”、“后進生”才最需要你的愛,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溫暖,需要陽光。對于“后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群體,教師必須給他們一個空間,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這些饑渴的花朵,沐浴陽光,健康成長。
并且真正的教育之愛,并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并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帶著兒童的興趣去探尋學生的心靈深處的途徑,懷著兒童情感去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那樣才能真正走近學生的心靈世界,能理解學生的做法,從而讓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諧一致,這樣的老師就善于發現學生缺點中的可愛之處,甚至智慧之處,那他看到的學生,都是帶著“可愛缺點”的可愛孩子。
同時,如果想和學生相處愉快,你就不能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些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嚴厲,這樣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這點我深有體會。
工作以來我都是擔任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總是要求孩子們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總是覺得他們錯誤很多,例如上課遲到,不講衛生,上課講話,路隊不好……常常會責怪他們,這樣對改正錯誤并沒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勵的方式,用允許他犯錯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孩子們的錯誤越來越少了。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著“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萬分。今天讀李老師的書,仿佛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