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中七戰七捷在政治上、軍事上具有極其重要意義,它書寫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范篇章,加速了解放戰爭勝利進程,彰顯了蘇中軍民偉大力量,表現了粟裕非凡的軍事指揮才能。蘇中七戰七捷永載史冊。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參觀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有感范文 參觀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心得體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參觀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心得體會1
近日,中鹽?;癄I銷黨支部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到江蘇海安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開展紅色教育,令我對中國革命的發展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真正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艱苦卓絕的貢獻。
紀念館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時期的光輝歷程,特別是1946年華中野戰軍在粟裕、譚震林的指揮下,以3萬兵力迎擊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12萬之眾,連續作戰七次,仗仗奏捷,取得殲敵53000余人的大勝。
在參觀過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粟裕大將的斗膽直陳。1946年夏,國民黨軍隊向解放區大舉進犯,中央軍委提出以山東、太行解放區的主力實行外線出擊,向南作戰,并于6月26日電令華中分局,命令粟裕率華中野戰軍主力兵出淮南。在接到指示后,粟裕從戰場實際情況出發,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認為“在蘇中先打一仗”,更為有利。27日,粟裕以個人名義發電中央軍委和陳毅軍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最終建議得到了黨中央毛主席的支持,才有了永載史冊的蘇中七戰七捷。
《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是因為粟裕大將對我方戰略背景的充分研判和認知,才敢于斗膽直陳,而中央也是出于對華東野戰軍充分的信任,最終才取得了屢戰屢勝的佳績。事實上,粟裕大將因為自身對戰爭細節的充分把握和了解,歷史上有過三次斗膽直陳,每次直陳都得了輝煌的戰果,最終也贏得了中央的認可,獲得了第一大將的美譽。
學史方知興衰,學史能明得失。如今身在和平時期的我們,在感恩先輩的同時,我們更要學習他們實事求是的精神,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從現實中找規律,找方法,找走向成功的經驗。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很重,數字化轉型,寬帶薪酬…這些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全新的理念,但無論哪種管理思路,都離不開客觀現實的支撐,我們必須把自己的崗位職責理清,把自己的流程節點找出來,只有建立在最基本的事實基礎上,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公司戰略,早日落實新的管理要求。
轟轟烈烈的蘇中七戰七捷早已成為過去時,但其蘊含的精神實質,流淌的精神營養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以史為鑒,繼往開來。作為中鹽?;囊粏T,我們必須充分學習這種精神,并將這種精神落實到日常工作當中,為建設一流化工企業+幸福常化付出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參觀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心得體會2
在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大家仔細聆聽講解,共同追尋紅色足跡,重溫崢嶸歲月。通過實物、圖片、再現場景、視頻等深切感受浴血奮戰的戰斗歷程和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從中領悟黨的初心使命,傳承革命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紅色資源,是黨和國家的生命之源,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力量之源。此次“紅色地標”情景式學習教育,進一步堅定了全體檢察干警的理想信念,激勵大家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大家紛紛表示要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切實把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轉化為自我凈化、擔當作為的強大動力,以更高站位、更嚴標準、更實舉措推進教育整頓各項步驟、各個環節落實落細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