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首先必須開頭要開門見山,既要一下子抓住聽眾又要提出你的觀點,中間要用各種方法和所準備的材料說明、支持你的論點,感染聽眾,然后在結尾加強說明論點或得出結論,結束演講。那么演講稿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書信和演講稿的區別篇一
學習使人進步,作為老師更應當終生學習。以前上學時對新教育和“271”學習方式有所了解,但是這是表面的。自從工作以來更是時刻向這兩種方式學習,上周我們來到鄒平實驗一小向這里的老師學習“271”這種教學模式,下面談一下自己學習的心得。
在接到要去實驗一小學習“271”教學模式時,在我的心中就產生了一個疑問,什么是“271”模式?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到了實驗一小。聽了兩位小學高年級老師執教的示范課,可以說他們的授課方式,讓我大吃一驚,因為學生們自學的太到位了,他們基本上把要所要的內容都掌握了,我在想我的學生能不能達到這個程度呢?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他們能不能完成預習工作呢?帶著這三個疑問我們進入了學習的第二個環節與實驗一小的老師交流。
在這里我的到了所有疑問的答案,根據實驗一小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的理解,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首先,什么是“271”教學模式,“271”教學模式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學生的構成“2”指的是特優生,就是班里可以作為小老師給同學們解答疑惑的這部分同學;“7”指的是優生,就是班里大部分的同學;“1”指的是待優生,就是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可以達到優等生或者是特優生的同學。二是學習的內容“2”指的是自學內容,就是學生自己就能夠學會的內容;“7”指的是同學合作交流的內容,就是同學們通過交流相互學習就能學會的內容;“1”指的是教師講解、點撥的內容,是學習的重點更應該是難點。三是時間的安排“2”指的是自學交流的時間,就是學生在課下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自己學習和與同學交流的時間;“7”指的是合作學習、展示、交流的時間,就是在課堂上同學們把在課下產生的疑問在合作中找到答案,再向同學們展示,最后全班交流學習;“1”指的是鞏固、拓展的時間,就是進一步加強學習效果的時間。四是影響學習的因素“2”指的是學習的智商、智力,就是基因所控制的因素;“7”值得是情商,就是學習的動力;“1”指的是行商。接下來,實驗一小的老師把我的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一起回答了,在小學低年級施行“271”有一定的局限,但是低年級主要是培養學生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導學案的制作中,我感覺最大的收獲就是把學習目標展示給了學生,這樣使學生可以根據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是否達到了要求。導學案中還有三個模塊分別是自主學習案、合作探究案、鞏固拓展案,這三個模塊層層遞進,使學生有一個拔高的過程。
“271”模式也是一個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所以分組顯得尤為重要,分好組就占了成功的一般。分組采用組間同智,組內異智,就是六人以小組分為三個層次a、b、c個兩人,a中產生一名小組長負責本組的全面工作,是學習的帶頭人,引導本小組的同學學習,給其他的同學講解疑惑,相當于一名小老師。還有一個現象讓我感覺值得學習,就是在一名同學回答完問題后,會有另一名同學進行點評,這樣即會使聽的同學認真聽講,也會鍛煉學生的能力。
學習的道路是永無止境的,接下來我還會繼續學習新教育、“271”教學模式和其他的教育教學理論,使自己的專業能力不斷增強,早日成為合格的人民教師。
xx縣xx小學
xx年3月18日
書信和演講稿的區別篇二
大家好!
首先,以紙質書信的形式給兄弟學校的同學寫一封信絕不是逆勢倒行,恰恰相反,這一傳承文化的行為,意義非凡,應被視為一種歷史的進步。中華文明淵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文字被發明,紙張被制造后就在這紙張上不斷書寫,不斷創造,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書信,最為古老,最為傳統,最為廣泛使用的一種交流書式理應被我們重新拾起。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拿起筆,拿起紙,寫一封信寄給友人,站在全新的起跑線上傳承這書信文化,細細品味其中古人的智慧與奧妙。因此,我認為傳承傳統書信是我們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是歷史的進步,是二十世紀的新青年肩負的責任與擔當。
其次,寫一封信給兄弟學校的同學,在我看來是加強校際交流,友誼的絕妙機會。盡管如今微信交流加此方便快捷,可我們抱著手機,坐在電腦前,看消息窗口信息不斷滴入時,我們又在討論什么,又得到什么呢?是沒有營養的一個個段子嗎?是娛樂頭條,花邊新聞嗎?我們被這高速發展與前進的世間的紛紛擾擾所囚禁,收獲短暫與無厘頭的快樂,這是我們想要的嗎?坐下來,寫一封信,無關世間紛擾與喧鬧,親愛的朋友,我只想問問你“你那兒的天藍嗎?你的學習緊張嗎?我在這兒有些想你,也還想告訴你,我的未來里有你。”所以,我們或許應當好好利用“情歸紙筆”這一活動給不在身邊的異校同學寫一封信,讓我們的情,歸吁紙筆,去到他們的身邊。
最后,我還想談一淡重拾紙筆這一簡單行為的根本意義。一張紙,一支筆,坐在窗前,或許我們才能真真正正的靜下心來。一筆一劃,心里在想,雙手在動,這最原好、最樸素的方式,恰恰最能沉淀我們的思想,回到最初的最初。因此。我以為我們應當坐下來寫一封傳統書信。讓自己聽一聽內心深處的聲音。
綜上所述,我認為傳統的書信應當被傳承。因為這不只是以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傳承文化,也是以書信的方式和好友交換慰藉,還是給自己一次聽見內心聲音的機會。希望大家能在20xx年的元旦來臨之際,一起傳承傳統書信,同賀新春,共創未來,讓情終歸于紙筆。
謝謝大家,我的發言到此結束。
書信和演講稿的區別篇三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想要講的題目是:誠信。
什么是誠信?顧名思義,誠實守信。誠信,作為中華文明古國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受到人們的自覺信奉和推崇。然而,時至今日,我們為何又重提誠信?是的,這是因為有許多的事令人駭然:假煙、假酒、假種子、假化肥、假文憑、假職稱、假名字不勝枚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誠信,必定失去發展的空間,失去堅強有力的支持,失去人格和尊嚴。誠信是由"誠"和"信"兩個概念組成的。誠,就是真誠,誠實;信,就是守,講信用。通俗地講,誠信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哲人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民間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無不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誠實守信是我們每個人都應遵守的生活準則。因為只有以誠待人,別人才會同樣以誠相待。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孟信的人,家里很窮,無米下鍋,只有一頭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將牛牽到集市上賣了。孟信回來后非常生氣,責備他的侄子不該把病牛賣給人家,并親自找到買主將錢如數退還,牽回了自家的病牛。透過歷史的煙塵,我們清楚地看到孟信手中緊緊牽住的絕不是一頭生病的黃牛,而是一條健康與高尚的道德纖繩,它將一個人的人品、修養引入了純潔的圣地。這就是誠信的力量。誠信對于一個人很重要,對于一個國家則更為重要。一個不講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而一個不講誠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
因此,我們學生更應身體力行,從我做起,這樣才能在不久的將來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言必信,行必果。”的海爾集團曾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在與客戶簽發合同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公司延誤了發貨時間,為了信守合同,公司決定采用空運,為此損失了一大筆錢,卻由此贏得了信譽。總裁自豪的說:“我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寧可失去所有的財產,也不愿失去信用。
書信和演講稿的區別篇四
親愛的媽媽
您還記得嗎?14年前的一個夜晚,伴隨著一聲放肆而清脆的啼哭,一個小東西歡叫著來到了人間。那個小東西就是我啊,媽媽;那個小東西就是您的寶貝,您的心肝,同時也是您的討債人啊,親愛的媽媽!
媽媽,14年間,你給我的愛多得像百里杜鵑的花朵,多得像對江河邊上的沙粒。媽媽,年少的我泡在蜜里卻不知甜蜜,無知的我享盡母愛卻不知感恩。無數次的噓寒問暖,無數次接我上學下學,千萬遍叮囑我注意安全,千萬次為我讀書操心??媽媽呀,人到中年萬事忙,您懵懂搗蛋的兒子卻時常讓您忙上加忙。“送傘”是個老掉牙的戲劇,媽媽,我卻讓您排練得如此認真,直到如今。由于我嫌傘太重,帶傘麻煩,小學時,我不知多少次拋開您帶傘的叮嚀。為了送傘,您常常打濕了褲腳,淹濕了鞋子。由于我們回去時常常是共打一把傘,為了讓我不被淋濕,您卻淋濕了半邊肩膀,也因此感冒了幾回。
媽媽,您還記得那次“多此一舉”的戰爭嗎?三年前的一個夏天,放學時我看見您拿著一把傘臉色蒼白地站在校門前。我有些不耐煩地說:“沒下雨你送什么傘?多此一舉!”“你不知道大雨剛停嗎?”您比我更不耐煩了。看著像個落湯雞似的您,我自作聰明地說:“拿起傘怎么全身都淋濕呢?”“風又大雨又大根本無法打傘!”您幾乎是聲嘶力竭,同時舉起手中的傘,似乎要打在我的頭上。我一扭頭,就丟下您跑回了家。我回家好長時間都不見你回來,直到我睡覺時您也沒有回來。后來才從爸爸的口中得知,那天您直接去醫院輸液了,是外婆去照顧的您。您不告訴我,是怕影響我的情緒,上課走神。
三年級時,我的學習成績“唰唰”地往下降。您知道后,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您的工作性質特殊,一天城里鄉下兩處跑,還要全家老小照顧到。而且為了我的學習成績又“唰唰”地往上升,您硬是拋棄一切應酬,一切娛樂。每天晚上就在家里陪我學習,輔導我做作業。怕影響我的學習情緒,連電視也不開,直到我完成當天學業,您才肯休息。
媽媽,有時,我僅僅是為您披上一件外衣,接一盆洗腳水,您就會高興萬分,說我長大了,懂事了,還逢人就夸。可是,媽媽,我為您做的這點小事與您給我的愛相比,兒子真是無地自容了。
不過,真的,媽媽,我親愛的媽媽,您要相信,您的兒子已是堂堂正正的中學生了,他已經長大了!請您相信,他不會再搗蛋了,也不會再讓您操心了。他一定會努力學習,認真做人,以后一定會長成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的,媽媽!媽媽,謝謝您,您辛苦了!
祝您身體健康,青春永駐!
您的兒子:張振宇
書信和演講稿的區別篇五
大家好!
誠信,一次心靈的握手
握手,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可卻流露出人與人相見時的禮儀。然而,在和諧社會里,人與人互相共處還需要另一種更為高貴的禮儀,那就是——誠信。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乃至整個人類所公認的一種美德。如果提起誠信,也許每個人都會說很容易,不說謊話、辦實事,而已。可是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與人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在關鍵關頭,又有幾個人能堅守住誠信呢?雖然,誠信二字是很簡單,但要做到就需要我們用心去實現了。
同學們,如果我們認真追憶曾經自己走過的每一步,相信一定會找出許多誠信的影子。小時候,家里的長輩經常會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要守信用”。上學了,我們通過課本學到了魯迅先生所說的“誠信是為人之本”。今天,我們走進了大學校門,跨入了更高層次的文明禮堂,我們站在這里贊美誠信、歌頌誠信,是因為它已經不緊緊只是停留在言語和書本之上那么簡單。誠信,對于我們這些站在時代浪尖、即將接受社會洗禮的大學生更具有實際意義。
我國的一所大學關于誠信做過一次詳細的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小部分同學在思想上出現了偏頗,他們認為誠信是“理想主義”,并不現實。其實,出現這種問題不足為怪,如果是經常關注新聞媒體,瀏覽互聯網頁的同學可能會觀察到,去年我們經常會看到關于“殤”類題材的報道。例如,“球殤”、“牛奶殤”、“論文殤”,后期還出現了“情殤”、“國殤”。
是啊,為了金錢和利益,一些缺失誠信的人踢假球、賣有毒奶粉、抄襲學術論文,甚至有時還能看到一些大學生為了自己拖影而出、謀得一份好工作,不自覺地夸大簡歷、偽造獲獎證明,做一些投機取巧的事情。種.種惡劣的行為確實讓國人為之傷心、讓我們這些大學生為之震驚。但這畢竟只是傷心,只是震撼,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生活的校園里,誠信這一真實不欺的美德,像一顆長青樹依然扎根在你我心靈的深處。
我們不會忘記,曾經接受過國家助學貸款、現已經走出校門的師兄、師姐,雖然剛參加工作工資相對微薄,但他們卻時刻提醒自我要省吃儉用、盡早還上貸款,好讓更多因為家境貧困的學子圓大學夢;我們不會忘記,曾經走出校外實習的學子們,雖然他們相對單位其他員工缺乏干練,但真誠的話語,守信的言行,依然得到了用人單位對他們的贊譽,對我校的褒獎;我們不會忘記,這些在校大學生,也就是我們自己,一度肩并著肩、手拉著手,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甚至會聯想到在運動會接力賽場上,我們都會把自己的一棒交給隊友,并為他高呼加油時的目光。是誠信讓我們守住了諾言、是誠信讓我們收到了贊譽、是誠信讓我們彼此走的更近、更近。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和在座的很多同學一樣,憧憬著自己在學校期間能夠得到老師、同學們的信任;憧憬著自己走出校園后,將來能夠成為一名公司白領、甚至是企業家,圓了自己為國家的經濟騰飛貢獻力量的夢想。相信,大家也都看過央視曾經熱播的電視劇《喬家大院》,劇中的喬致庸是真實活躍在我國清朝末年的山西晉商。當喬致庸年邁時,總結自己成功的秘訣,只是簡單概述為“不缺斤短兩,不以次充好,做生意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要誠實守信”。對,無論是我們今天在學校立志讀書,還是將來走進社會建功立業,誠信這塊兒金字招牌應該永遠作為瑰寶、從我們的手中繼續讓它傳承下去,讓它永不退色。
身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泱泱大國的學子,我們從小就懂得“坐著讀書、站著做人”的道理。現在,我們在學校除了掌握知識之外,還要在學習和生活中注重培養自己的品德,鑄就人格。誠信為人,必能取信于人,立信于人,收獲的一定是朋友;誠信做事,必能韌如江流,動如海嘯,贏得的一定是信賴和尊重;誠信對待生活,才能挫之不餒,安之不燥,使我們未來能夠一步步走向成功。
同學們,誠信是驛站,給勞頓的步履以歇息;誠信是力量,給疲憊的身心以補給;誠信更是我們做人處世之根,安身立命之本,給我們生命以支撐。讓我們敞開心扉,為社會、為你我、為身邊的人打開一扇窗戶,用充滿誠信的心靈,握手!
康德曾說過:“這世界上只有兩種東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動。一個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另一個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而今,我們仰望蒼穹,天空依然摧殘明朗,而俯察內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則,有些卻需要我們再次呼喚。比如誠信。
類發展之本……至今,延綿數千年,其偉大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誠信的火炬一直被人們高高舉起,代代相傳,燃遍中華大地的每個角落,并作為東方文明的精髓傳遍全世界。因而,我們今天談誠信,絕不是突發奇想,而是有歷史淵源的。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詩人說:“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民間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都極言誠信的重要。幾千年來,“一諾千金”的佳話不絕于耳,廣為流傳。可見,誠信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經過漫長、沉重的生活之浪淘瀝而出的赤純之金。
的海爾集團曾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在與客戶簽發合同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公司延誤了發貨時間,為了信守合同,公司決定采用空運,為此損失了一大筆錢,卻由此贏得了信譽。總裁自豪的說:“我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寧可失去所有的財產,也不愿失去信用。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把誠信的種子種在心里,它就會開出最美的花,結出最甜的果。
大家還記得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嗎?還記得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嗎?還記得戴高樂為了一句:“沒有司令的命令絕不離開”而去做一個哨兵站到第二天嗎?做人,就應該像他們那樣,把誠寫在臉上,把信裝在心里。我曾笑過華盛頓的笨,笑過戴高樂的傻,直到后來,一位老學者告訴我:“誠信和諾言不僅僅是幾句話,如果你說了,但是沒做到,那它們就是宣告你將失去美好東西的判決書。”上了大學,大家都懂得講誠信的重要性,卻又遭到了社會的物質沖擊,以至屢屢發生為了利益而背棄誠信的事情。
如今,大學生的誠信問題日益嚴峻。為什么?老實的人吃虧,說假話的人當道,是我們大學生的價值觀發生了傾斜。而教育的惡性競爭,滋生了大學生的投機心理。考試除了衡定、評判、甄別大學生的學業成績外,在選拔性的考試中,更是一種競爭。社會普遍的浮躁心理,使得我們大學生學風浮躁,坐不住板凳,耐不住寂寞,平時不努力,臨時抱佛腳,甚至作弊。在座的這么多同學,有多少人能站起來,坦然的說:“我考試從未作過弊!”很遺憾,我不能這么坦蕩的對自己說,即便只有一次,我還是欺騙了自己。
誠信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有鴻毛之輕,可以讓人有泰山之重;
誠信沒有標價,卻可以讓人的靈魂貶值,可以讓人的心靈高貴;誠信沒有體積,卻可以讓人心情灰黯,蒼白,可以讓人的情緒高昂,愉快。
我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可當我聽到那些冒用別人公司大名的人,津津樂道發財之道時,我恨得咬牙切齒;當我看見學術界出現東拼西湊的專著,東拉西扯的體系和博士生導師的剽竊現象以及假新聞、假文憑、假證書的泛濫時,心里不免有些悲涼。真的,如果將“爾虞我詐”用在商業運作或人際交往中,我只有變成悲觀主義者了。
也許我們只是路旁的一株小草,無法如鮮花般迷人燦爛;也許我們只是山間一條不為人知的清泉,無法如大海般浩瀚奔騰;也許我們都只是蕓蕓眾生中一平常之人,無法如偉人般驚天動地萬人矚目,但也絕不可丟棄誠信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
讓我們都做誠信的人,讓我們呼喚誠信的春風吹綠每個人的心田!因為誠信是生命中最絢麗的色彩,是我們屹立于天地之間的腳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漠古今,那一點浩然正氣,千里快哉風!
聽!有個聲音大聲地說:道德是做人的準則!有個聲音真誠地說:這世界需要新的道德。愛國守法,明禮誠信,這世界才會有美好的結果。讓我們同祝道德之河永遠奔流,讓我們共喚誠信之歌永遠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