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00字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一
數學問題,處處可見。今天,我在買菜的過程中就遇到了好幾個數學問題。
早晨,我們一家吃過早飯,便匆匆趕去菜市場買菜。今天還想要吃紅燒肉呢,不買點兒肉怎么做?這不,數學問題可就來了。
首先,我們來到賣肉攤前,阿姨熱情地招呼著我們,問道:“你們需要點什么?”我說:“阿姨,請問五花肉多少錢1斤?”“8元一斤。”阿姨說著隨手拿起一塊五花肉一稱,問道:“10元錢的,行嗎?”“行啊。”我回答道。買完后,我便思考起來:如果設斤數為x,那么方程就是8x=10。經過求解,結果x=1.25。
然后,我們又來到豆腐攤前,我指著嫩豆腐問道:“阿姨,請問嫩豆腐多少錢1斤?”“2元5角。”阿姨答道。“那給我稱個2元錢的吧!”我說完,便將2元錢遞了過去。當阿姨遞給我嫩豆腐后,便思考起方程式來:如果設斤數為x,那么方程就是2.5x=2,在兩邊同時除以2.5,2.5x÷2.5=2÷2.5,x=0.8,斤數為0.8!因為解了一道方程,我感到興奮極了。
接下來,我們買了青椒,媽媽撿了半袋子,遞給了賣菜的叔叔。叔叔笑著說:“3元1斤,共4.1元,我給你便宜點兒,就給4元錢吧!”我便用心地想:“設斤數為x,3x=4,3x÷3=4÷3,咦,怎么是個循環小數?我犯難了。對了,老師說過,一般情況下保留兩位小數,x≈1.33,原來如此!
最后,我們還買了其它的菜。期間,我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謎團。我不由地感嘆:數學應用竟然這么廣!
數學王國真奇妙!生活中,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數學,讓自己變得更聰明!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00字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二
今天傍晚,我和表姐在操場上玩,我們在操場邊發現一張面積大約是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廢紙板,表姐看了看,說:”小婧,如果把這個紙板分割成一個個面積為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再把這些小正方形一個緊挨一個的接成一條直線,這條直線會有多長呢?”我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這能有多長,頂多不過四米吧!”表姐笑了笑說:”你先別急著下結論,讓我們一起來算算吧。”
我理了理思路,開始了片刻的思考: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000000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邊長就是1000000毫米,那1000000毫米不就是100米嗎?哇!這條由一些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直線竟長達100米。
此時,我明白學習數學不能只是簡單地把題目看一看,就輕易的下結論,應該認真想、仔細算,才能做得對,并探究到其中的奧妙。
買菜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買菜。
我們來到賣西紅柿的地方,爸爸問:“多少錢?”老板說“ 1元2角1斤。”“我買3斤。”爸爸說道。老板稱了3斤。爸爸問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于3.6元嗎!我爽快答道:“3.6元。”爸爸幽默地說:“恭喜你,答對了!”爸爸付了錢后,來到了賣菜的地方。他問:“這白菜多少錢1斤?”女老板說:“1元5角。”爸爸又問我:“我買2斤,現在我有5元,老板該找回我多少錢?”我想:1.5乘以2等于3元,5元再減3元,那就等于2元。”我答道:“找回2元。”爸爸說:“yes!”
走出菜場,我恍然大悟:原來,數學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00字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三
曾聽一位奧數老師說過這么一句話:學數學,就猶如魚與網;會解一道題,就猶如捕捉到了一條魚,掌握了一種解題方法,就猶如擁有了一張網;所以,“學數學”與“學好數學”的區別就在與你是擁有了一條魚,還是擁有了一張網。
數學,是一門非常講究思考的課程,邏輯性很強,所以,總會讓人產生錯覺。
數學中的幾何圖形是很有趣的,每一個圖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圓。計算圓的面積的公式是因為半徑不同,所以我們經常會犯一些錯。例如,“一個半徑為9厘米和一個半徑為6厘米的比薩餅等于一個半徑為15厘米的比薩餅”,在命題上,這道題目先迷惑大家,讓人產生錯覺,巧妙地運用了圓的面積公式,讓人產生了一個錯誤的天平。
其實,半徑為9厘米和一個半徑為6厘米的比薩餅并不等于一個半徑為15厘米的比薩餅,因為半徑為9厘米和一個半徑為6厘米的比薩餅的面積是而半徑為15厘米的比薩餅的面積是所以,半徑為9厘米和一個半徑為6厘米的比薩餅是不等于一個半徑為15厘米的比薩餅的。
數學,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剛剛開始攀登時,感覺很輕松,但我們爬得越高,山峰就變得越陡,讓人感到恐懼,這時候,只有真正喜愛數學的人才會有勇氣繼續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數學的高峰上的人,都是發自內心喜歡數學的。
記住,站在峰腳的人是望不到峰頂的。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00字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四
星期天上午,我和爺爺到藕塘的藥店里買了兩盒藥片——胃爾舒
兩盒藥一共44元,一盒22元,爺爺付給她一張50元,營業員找給爺爺6元。
找好錢后,我用小數加、減法核算了一下。爺爺還可以這樣付:
1.先給營業員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爺爺有零錢,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
通過這次陪爺爺買藥,我知道了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小學四年級學生數學日記5
我的數學測驗常常得100分,其他同學問我有沒有什么竅門,我告訴他們,我有一個“改錯本”,它幫了我的大忙。
過去,作業本或測驗試卷發下來的時候,我只看老師打的等級或分數,從來不考慮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怎么改正?結果每次測驗,不是這兒錯點兒,就是那兒錯點兒,總是得不到滿分。有一次,我的數學老師對我說:“我們學習知識要真正學懂知識,不能只看等級和分數,題目做錯了,應該認真分析錯誤原因,建議你們每人都準備一個改錯本,把錯題的類型抄下來,找出錯誤的原因,并且認真訂正。”從此以后,我就準備了一個小本子,只有掌心那么大,在小本子上面端端正正地寫上三個字“改錯本”。
每當作業本和試卷發下來時,我總是認真分析,并把錯題抄在“改錯本”上,仔細分析錯誤原因,在錯的地方用紅筆標上記號,并認真訂正。例如,我在學習解方程這部分內容時,我的“改錯本”上是這樣記錄的。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00字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五
今天早晨,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奧數課。“叮叮叮……”老師滿面春風的走進教室。教室里頓時安靜下來。老師對我們說:“我先考你們一道題:兩個整數相除得商是12,余數是26,被除數、除數、商余數的跟等于454,除數是多少?我在讀一遍,兩個……”。我拿到題目后,心想:這道題被除數是多少都沒有怎么求除數呢?但回憶起老師常說畫線段圖是解應用題的法寶。我為何不試一試呢?于是,我便開始畫圖:先把除數做為倍數,被除數是除數的幾倍多26,再畫商跟余數。哦,原來是跟倍問題。算式是:(454—12—26—26)÷(12+1)=390÷13=30。
我想:我們學過了用x計算的方法。我先把文字的算式寫出來。除數×商+余數+除數+商+余數=454,然后再把除數設成x,算式為:x×12+26+x+12+26=454。我先把12跟26先減掉后就剩下被除數跟除數,然后因為被除數里有個余數。我就再減掉26,這樣被除數÷除數就等于12。除數是30。用算式表示,就是:x×12+26+x+26+12=454
x=(454—12—26—26)÷(12+1)
x=390÷30
x=30…………除數
我把兩種方法一口氣說完。大家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
我心里樂滋滋的。這堂課真有趣。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00字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六
節約用水這個話題人人都掛在嘴邊,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今天我做了一個實驗:把碗放在一個滴水的水龍頭下,一分鐘內,我數了一下,水龍頭共滴了28滴水,我想:如果每分鐘節約28滴水,照這樣計算,一小時能節約多少滴?一天呢?28×60=1680﹙滴﹚,1680×24=40320﹙滴﹚,如果每個月按30天計算,一年按12個月計算,一噸水大約兩千萬滴,那又是多少噸?,那就是40320×30=1209600﹙滴﹚,1209600×12=14515200(滴),近一噸。哇,一年能節約這么多水呀!
看到這么大的數字時,我震驚了。每家每戶每天要是節約這么多滴水,用水量即減少了,又減少了水費,這不是兩全其美嗎?但是,每家每戶要是每天浪費這么多滴水,地球爺爺撐得住嗎?
水,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一些單位和個人缺乏水危機意識和節水意識,水資源浪費的現象隨處可見。看著“嘩嘩”流失的水資源,真是讓人十分痛惜。
下面講講節約用水。節約用水的方式有很多,如:淘米水洗菜,魚缸水澆花,洗澡水沖馬桶……而且,淘米水洗菜,能很好地起到去除菜上殘余的農藥。
將節水實施到家庭中,只要改掉平時不良的習慣,就能節水百分之七十。家庭浪費水的事例有很多,如:用馬桶里的水沖掉零碎物,為了接一杯熱水而浪費許多涼水,設備漏水了不及時修理等。
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100字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篇七
小學是我們人生的第一次轉折,面對小學,各位學生一定要放松心情。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崔帥瑋今天晚上,我和媽媽玩二十四點,我們碰到了很多難題,但都被一一化解了。
比如9,5,6,7。我想:這里面有個6,只要有4就行了,可是,9-5=4,7怎么辦呢?7-5=2,9-2又不等于4,9×5=45,45÷7還有余數,5×7=35,35÷9也有余數,其他方法我也試過了,不行,所以9,5,7根本不能算出4。后來我轉念一想,如果把乘以6改成加上6就簡單多了,因為7-5=2,2×9=18,18+6就等于24了,所以這題的答案是:(7-5)×9+6=24。
還有10,11,7,8。8只要有個3就行了,可11-7=4,10-4又等于6,10-7=3,11怎么辦?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時,媽媽算出來,答案是(11+10)÷7×8=24,哎,我怎么就沒想到呢?
最后一題:8,13,4,3。我想,有個3,有個8,就等于24了,可13-4不等于1,所以乘法不行了。用除法呢?這個想法啟發了我,我便想,13-4=9,9,8,3可不可以算出24呢?可以!9×8=72,72÷3=24,所以答案便是(13-4)×8÷3=24,媽媽靈機也想出來了。
解法:(13-4)÷3×8=24,真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