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物理電流和電路 電流和電路說課稿篇一
授課時間
第? 5 周第 1 課時
授課者:郭中
學習目標
l??????? 初步認識電流、電路及電路圖
l??????? 知道電源和用電器
l???????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l??????? 觀察簡單的電路,嘗試用開關控制一個用電器的工作
l??????? 嘗試用符號來表示電路中的元件,繪制最簡單的電路圖
l??????? 通過連接電路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動腦筋找出新的連接電路的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電流、電路,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教學難點?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教學器材
分組:小燈泡、小電動機各一個、一個開關、兩節電池(帶電池盒)、
一些導線、發光二極管
演示:各種電源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和環節
教師指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教后感
引入課題
我們生活在電的世界里,也許你會感到它很神秘。為什么收音機通上電就能放出音樂?為什么電視機通上電就能看到影像?為什么電飯鍋通上電就能做熟米飯?為什么洗衣機通上電就能轉動?
實際上,這些看似復雜的東西都是由最簡單的電路組合而成的,讓我們走進這個世界看一看,試一試吧!
[板]
想想做做
請大家看一看,你們的臺面有什么器材?你能否將這些器材連接,分別使小燈泡發光、電機轉動?看誰做得最快。
學生閱讀p90的“要求”后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電機轉動。
[問]為什么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燈泡會亮、電機會轉動?
[設問]電流是如何形成的呢?從微觀上來說,道理是這樣的,導線、燈絲,都是金屬做的,金屬里面有大量電子,其中有的可以自由移動。平時它們運動的方向雜亂無章,可是接上電池之后,它們就受到了推動力,出現了,于是形成了電流。
[問]從宏觀上來說,剛才你們怎樣做才能使燈泡和電機里有電流通過?
對,[板]
但在電路中,若開關是打開的,電路中是否有電流?
對,[板]
在物理學中,經常用圖來直觀地表示物理現象和過程,畫圖時如果把電池、電燈等物體原樣畫出來,非常麻煩,所以我們常用符號代表它們,這樣畫出來的就是電路圖。(圖5.1-2)
練習:
1.讀圖5.1-3,完成《一課一練》p44第2題
2.p92想想議議
答:因為有電流流過了燈泡和電機。
答: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和開關連接起來就有了電流。
答:沒有,必須將開關合上,使電路閉合才能有電流。
學生完成練習題。
電源和用電器
在前面的實驗中我們用電池對小燈泡提供電流,所以電池是一種電源,你知道的電池有多少種?
教師補充:(新型電池)
鋅銀電池、鋰電池、太陽電池、原子電池(圖5.1-5)、學生電源(小資料)
【問】在電路中,電源和用電器各是什么樣的裝置?
【實驗】電動機的轉速隨電源電能的消耗而變慢。
練習:《物理套餐》p82第一題
學生列舉:
干電池、蓄電池
答:
【板】
導體和絕緣體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聽說過導體和絕緣體這兩個詞,什么是導體和絕緣體?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有哪些?請大家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并聯系實際進行討論一下。然后完成練習:
《物理套餐》p83? 3(4)、(5)
學生閱讀、討論后回答:
導體是指善于導電的物體;絕緣體是指不善于導電的物體。
學生完成練習。
電流的方向
前面說過電路中有了電流,用電器才能開始工作,電流就象水流、人流一樣,是有方向的。電流方向是怎樣的?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找一找。
回答得非常對。(圖5.1-8)
對于燈泡來說,電流在燈絲中無論沿什么方向流動,都能發光。但是有一種叫做半導體二極管的電子元件,電流只能從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動。下面請大家通過實驗判斷一下發光二極管允許電流從它的哪端流入,哪端流出。
學生閱讀、找出答案:電流沿著正極、用電器、負極的方向流動。
學生實驗發現:二極管只能單向導電。
動手動腦學物理
第1、2、3題
課堂完成
作業?
《物理套餐》及《一課一練》中的相關題目
課外完成
物理電流和電路 電流和電路說課稿篇二
教學課題
授課時間
第? 5 周第 1 課時
授課者:郭中
學習目標
l??????? 初步認識電流、電路及電路圖
l??????? 知道電源和用電器
l???????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l??????? 觀察簡單的電路,嘗試用開關控制一個用電器的工作
l??????? 嘗試用符號來表示電路中的元件,繪制最簡單的電路圖
l??????? 通過連接電路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動腦筋找出新的連接電路的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電流、電路,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教學難點?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教學器材
分組:小燈泡、小電動機各一個、一個開關、兩節電池(帶電池盒)、
一些導線、發光二極管
演示:各種電源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和環節
教師指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教后感
引入課題
我們生活在電的世界里,也許你會感到它很神秘。為什么收音機通上電就能放出音樂?為什么電視機通上電就能看到影像?為什么電飯鍋通上電就能做熟米飯?為什么洗衣機通上電就能轉動?
實際上,這些看似復雜的東西都是由最簡單的電路組合而成的,讓我們走進這個世界看一看,試一試吧!
[板]
想想做做
請大家看一看,你們的臺面有什么器材?你能否將這些器材連接,分別使小燈泡發光、電機轉動?看誰做得最快。
學生閱讀p90的“要求”后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電機轉動。
[問]為什么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燈泡會亮、電機會轉動?
[設問]電流是如何形成的呢?從微觀上來說,道理是這樣的,導線、燈絲,都是金屬做的,金屬里面有大量電子,其中有的可以自由移動。平時它們運動的方向雜亂無章,可是接上電池之后,它們就受到了推動力,出現了,于是形成了電流。
[問]從宏觀上來說,剛才你們怎樣做才能使燈泡和電機里有電流通過?
對,[板]
但在電路中,若開關是打開的,電路中是否有電流?
對,[板]
在物理學中,經常用圖來直觀地表示物理現象和過程,畫圖時如果把電池、電燈等物體原樣畫出來,非常麻煩,所以我們常用符號代表它們,這樣畫出來的就是電路圖。(圖5.1-2)
練習:
1.讀圖5.1-3,完成《一課一練》p44第2題
2.p92想想議議
答:因為有電流流過了燈泡和電機。
答: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和開關連接起來就有了電流。
答:沒有,必須將開關合上,使電路閉合才能有電流。
學生完成練習題。
電源和用電器
在前面的實驗中我們用電池對小燈泡提供電流,所以電池是一種電源,你知道的電池有多少種?
教師補充:(新型電池)
鋅銀電池、鋰電池、太陽電池、原子電池(圖5.1-5)、學生電源(小資料)
【問】在電路中,電源和用電器各是什么樣的裝置?
【實驗】電動機的轉速隨電源電能的消耗而變慢。
練習:《物理套餐》p82第一題
學生列舉:
干電池、蓄電池
答:
【板】
導體和絕緣體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聽說過導體和絕緣體這兩個詞,什么是導體和絕緣體?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有哪些?請大家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并聯系實際進行討論一下。然后完成練習:
《物理套餐》p83? 3(4)、(5)
學生閱讀、討論后回答:
導體是指善于導電的物體;絕緣體是指不善于導電的物體。
學生完成練習。
電流的方向
前面說過電路中有了電流,用電器才能開始工作,電流就象水流、人流一樣,是有方向的。電流方向是怎樣的?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找一找。
回答得非常對。(圖5.1-8)
對于燈泡來說,電流在燈絲中無論沿什么方向流動,都能發光。但是有一種叫做半導體二極管的電子元件,電流只能從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動。下面請大家通過實驗判斷一下發光二極管允許電流從它的哪端流入,哪端流出。
學生閱讀、找出答案:電流沿著正極、用電器、負極的方向流動。
學生實驗發現:二極管只能單向導電。
動手動腦學物理
第1、2、3題
課堂完成
作業?
《物理套餐》及《一課一練》中的相關題目
課外完成
物理電流和電路 電流和電路說課稿篇三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
1.“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即力求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規律。
2.強調認知過程對學生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注重科學探究,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即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改革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傳統教學模式,鼓勵將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應用于物理教學中。
為了體現這些新的理念,“電流和電路”一節的設計思想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擴展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營造民主、和諧、合作的探究氛圍,給學生的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間。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對電流的形成和電流方向等抽象知識的學習,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1.電教器材:計算機,投影儀,教學課件。
2.實驗器材:兩節電池組成的電源,開關,小燈泡,小電動機,小門鈴,導線,鉛筆,橡皮,金屬鋼筆帽,塑料筆桿,硬幣。(以上器材均為兩人一套)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說明
引入課題
設問討論
問題:(1)世界上如果沒有了電,會是什么樣子?
(2)你想知道有關電的哪方面的知識?
篩選本節學習內容,告訴學生其他電的知識,以后將逐步學到。
展開聯想,積極討論回答問題。
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電學知識。
創設情景引起注意,激發學習動機,擴展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
電流和電路
學生實驗
(1)討論
提示實驗警鐘。
巡回指導學生實驗。
三次動手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小門鈴發聲,小電機轉起來。
討論探究,為什么小燈泡會發光,小門鈴會發聲,小電機會轉。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讓學生在動手實驗過程中發現用導線將電池、開關、用電器連接起來,有了“電”的流淌路徑,從而產生電路的概念。
計算機投影演示猜想
演示、點撥學生思路
觀看、討論、猜想.
了解電路是如何形成的。
利用現代化手段使抽象變為形象。
電路的組成
觀察討論
引導學生觀察電路由哪幾部分組成。
觀察自己所連接的電路,聯系自家的家庭電路討論、回答問題。
培養觀察能力
由簡單電路聯想到家庭電路及其他復雜電路的組成。
電源
用電器
設問學生實驗(2)討論
問題:(1)前邊學過,光是一種能量,熱也是一種能量,電是不是一種能量?(2)在電路中電能由誰提供?最終電又變成了什么?(3)我們生活中使用的手電筒、收音機、計算器中的電池會用完嗎?
思考探究。
用一節干電池、開關、小電機組成電路,觀察小電機轉速變慢,討論并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猜想能力,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電路圖
設問啟發(電腦投影)
問題:請大家想一個法子,把你連接的電路記錄下來,回去告訴爸爸媽媽,看誰想的辦法最簡單,最明白,最能說明問題。出示電腦幻燈片,電路實物圖。巡回指導。
觀察電路。
討論探究。
觀察符號圖例。
畫出電路圖
了解到實際連接電路前應該先畫出設計電路圖。
想想議議
(電腦投影)觀察有問題的電路
幻燈片展示問題,提出只移動一根導線將電路改正的要求。
動畫修改
通過觀察找出問題所在。
設計糾正方案。
動手畫出正確的電路圖。
培養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
導體和絕緣體
學生實驗(3)(電腦投影,動畫和圖片。)
引導實驗
播放投影。
在實驗(1)連好的電路上,把開關去掉,分別換上橡皮、三角板、金屬鋼筆帽、硬幣、鉛筆桿、鋼尺等學生用品。觀察電路通不通,燈泡亮不亮。提出問題,討論,引出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
通過實驗對比,感知導體和絕緣體。
半導體二極管
(投影介紹)
介紹半導體、二極管和發光二極管。
看,想,發表各自的見解。
電流的方向
播映動畫演示實驗啟發
問題:水流有方向,馬路上的人流有方向,電流有沒有方向?
動畫演示實驗介紹。
觀看演示實驗,當電流從電表的紅接線柱流入時,指針順時針偏轉;從黑接線柱流入時,逆時針偏轉。
探究電流的方向。
布置作業
布置課本p95動手動腦學物理2、3題。
回家動手練習,實驗。
物理電流和電路 電流和電路說課稿篇四
電荷
1、用綢子摩擦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2、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單位是庫侖(c),簡稱庫。
4、善于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
1、元電荷:e =1.6×10-19c
2、驗電器: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原理是利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3、摩擦起電的實質:摩擦起電并不是創生了電,而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
4、金屬導電靠自由電子,酸堿鹽水溶液靠正負離子導電
電流和電路
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流的方向:①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反;②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3、電路的組成: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
1、電路的三種狀態:通路、斷路和短路
2、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和并聯
1、串聯電路:①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②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用電器互相影響。
2、并聯電路:①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電路;②特點:電流有多條路徑;各用電器互不影響,一條支路開路時,其它支路仍可連成通路。
注意:
連接電路一般從電源的正極起,順著電流方向,依次連接,直至回到電源的負極;并聯電路連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連接時找準分支點和匯合點。
電流的強弱
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
2、電流表:①測量電路中的電流,必須把電流表串聯在這部分電路里;被測電流不能超過量程;必須使電流從“+”接線柱流進電流表,從“-”接線柱流出;使用電流表時,絕對不允許把電流表直接連在電源的兩極上。②電流表的讀數:(1)明確所選量程是0.6a還是3a;(2)明確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a還是0.1a
電流單位:安培,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μa)
1a=1000ma?
1ma=1000μa
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1、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電流處處相等;
2、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 i=i1+i2) 。
物理電流和電路 電流和電路說課稿篇五
一、電荷
1、帶了電(荷):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物體的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
輕小物體指碎紙屑、頭發、通草球、灰塵、輕質球等。
2、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②接觸帶電:物體和帶電體接觸帶了電。如帶電體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使之帶電。
③感應帶電:由于帶電體的作用,使帶電體附近的物體帶電。
3、兩種電荷:
正電荷:規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
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失去了電子
負電荷:規定: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
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電子
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5、驗電器: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電荷量: 定義:電荷的多少叫電量。
單位:庫侖(c)
元電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異種電荷完全抵消的現象
擴展:①如果物體所帶正、負電量不等,也會發生中和現象。這時,帶電量多的物體先用部分電荷和帶電量少的物體中和,剩余的電荷可使兩物體帶同種電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著等量正負電荷被消滅,實際上電荷總量保持不變,只是等量的正負電荷使物體整體顯不出電性。
二、電流
1、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注:該處電荷是自由電荷。對金屬來講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對酸、堿、鹽的水溶液來講,正負離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方向的規定: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注: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到負極。
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3、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
電路中有電源???? 電路為通路
4、電流的三種效應。
(1) 、電流的熱效應。如白熾燈,電飯鍋等。(2)、電流的磁效應,如電鈴等。(3)、電流的化學效應,如電解、電鍍等。
注:電流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電流的效應來判斷它的存在,這里體現了轉換法的科學思想。
(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或物理問題我們往往要拋開事物本身,通過觀察和研究它們在自然界中表現出來的外顯特性、現象或產生的效應等,去認識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學上稱作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5、單位:(1)、國際單位: a? (2)、常用單位:ma 、μa?
(3)、換算關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測量:
(1)、儀器:電流表,符號:
(2)、方法:
㈠讀數時應做到“兩看清”即 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看清每大格電流值和每小格電流值
㈡ 使用時規則:兩要、兩不
① 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 電流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反偏。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
ⅰ 危害:被測電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時,不僅測不出電流值,電流表的指針還會被打彎,甚至表被燒壞。
ⅱ 選擇量程:實驗室用電流表有兩個量程,0—0.6a 和0—3a。測量時,先
選大量程,用開關試觸,若被測電流在0.6a—3a可 測量 ,若被測電流小??????
于0.6a則 換用小的量程,若被測電流大于3a則換用更大量程的電流表。
④ 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直接把電流表連到電源兩極上,原因電流表相當于一根導線。
三、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 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 堿 鹽溶液
導電原因: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
說明:金屬導體中電流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酸、堿、鹽 溶液中的????
電流是正負離子都參與定向運動
2、絕緣體: 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導電的原因: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3、“導電”與“帶電”的區別
導電過程是自由電荷定向移動的過程,導電體是導體;帶電過程是電子得失的過程,能帶電的物體可以是導體,也可以是絕緣體。
4、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原因是:加熱使絕緣體中的一些電子掙脫原子的束縛變為自由電荷。
四、電路
1、?組成:
②用電器:定義:用電來工作的設備。
工作時:將電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
④導線:輸送電能
2、三種電路:
①通路:接通的電路。
②開路:斷開的電路。
③短路:定義:電源兩端或用電器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
特征:電源短路,電路中有很大的電流,可能燒壞電源或燒壞導線的絕緣皮,很容易引起火災。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
4、連接方式:
串聯?并聯
定義?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把元件并列的連接起來的電路
特征?電路中只有一條電流路徑,一處段開所有用電器都停止工作。?電路中的電流路徑至少有兩條,各支路中的元件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開關
作用?控制整個電路?干路中的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中的開關控制該支路。
電路圖?
實例?裝飾小彩燈、開關和用電器?家庭中各用電器、各路燈
5、識別電路串、并聯的常用方法:(選擇合適的方法熟練掌握)
①電流分析法:在識別電路時,電流:電源正極→各用電器→電源負極,若途中不分流用電器串聯;若電流在某一處分流,每條支路只有一個用電器,這些用電器并聯;若每條支路不只一個用電器,這時電路有串有并,叫混聯電路
②斷開法:去掉任意一個用電器,若另一個用電器也不工作,則這兩個用電器串聯;若另一個用電器不受影響仍然工作則這兩個用電器為并聯。
③節點法:在識別電路時,不論導線有多長,只要其間沒有用電器或電源,則導線的兩端點都可看成同一點,從而找出各用電器的共同點
④觀察結構法:將用電器接線柱編號,電流流入端為“首”電流流出端為“尾”,觀察各用電器,若“首→尾→首→尾”連接為串聯;若“首、首”,“尾、尾”相連,
為并聯。
⑤經驗法:對實際看不到連接的電路,如路燈、家庭電路,可根據他們的某些特征判斷連接情況。
物理電流和電路 電流和電路說課稿篇六
一、電流
1、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方向的規定: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3、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
電路中有電源 電路為通路
4、電流的三種效應。
(1) 、電流的熱效應。(2)、電流的磁效應。(3)、電流的化學效應。
5、單位:(1)、國際單位: a (2)、常用單位:ma 、μa
(3)、換算關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測量:
(1)、儀器:電流表,
(2)、方法:
① 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 電流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反偏。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
④ 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直接把電流表連到電源兩極上,原因電流表相當于一根導線。
三、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 堿 鹽溶液
導電原因: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
2、絕緣體: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導電的原因: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3、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
四、電路
1、 組成:
①電源②用電器 ③開關④導線
2、三種電路:
①通路:接通的電路。
②開路:斷開的電路。
③短路:電源兩端或用電器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
4、連接方式:
串聯 并聯
定義 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 把元件并列的連接起來的電路
特征 電路中只有一條電流路徑,一處段開所有用電器都停止工作。 電路中的電流路徑至少有兩條,各支路中的元件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開關
作用 控制整個電路 干路中的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中的開關控制該支路。
電路圖
實例 裝飾小彩燈、開關和用電器 家庭中各用電器、各路燈
物理電流和電路 電流和電路說課稿篇七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初步認識電流、電路及電路圖。
??知道電源和用電器。
??能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連接電路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動腦筋找出新的連接電路的方法。
重、難點:
1、?知道電流、電路的基本概念。
2、?能認識、使用電路圖。
教學器材:
電腦平臺、小燈泡、門鈴、電源、導線
教學課時:2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無……前面無相關內容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給出小燈泡、小電動機、電源、開關導線,分先
后兩次連接電路,使小燈泡亮、小電動機轉,看
誰最快最好!
任何情況都不能把電源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
問題:你在實驗中有什么收獲和體會?由有什么疑問?
教師:剛才我們實際上安裝了一個簡單的電路,其實收
音機、電視機、冰箱、照明……這些看是復雜的
東西都是由最簡單的電路組成的,讓我們走進神
秘的電的世界吧!?????
進行新課:
1、電流與電路
剛才的燈泡會亮、電機會轉,是因為有電流流過它們。
電流是怎樣形成的?……錄像(電子運動)
(1)、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了電流。
從錄像可知,要出現電流,還需要:
電池、發電機這樣的電源;燈泡、電動機這樣的
用電器;導線的連接;開關的控制。
(2)、電路: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按照一定的順
序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
畫圖時……畫實物麻煩又不清楚……
2、電路圖:利用規定的符號代替實物,把電路表示出來的
就是電路圖。
學生觀察“幾種常用的元件及其符號”
學生動手:對照剛才的電路,畫出電路圖
教師更正、規范如下:
3、電源和用電器:
要產生不斷的電流,就需要一定的裝置提供能量來維
持???????????????????????? ……錄像(電源)
(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如電池、發電機
電源提供的電能哪去了:???? ……錄像(用電器)
(2)、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如電燈、風扇把電能
轉化成我們所需的能量。
4、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善于導電的物體叫導體。
(2)、絕緣體: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討論:為什么導體容易導電?
常見的導體有哪些?絕緣體有哪些?
結論:觀看錄像(導體),總結結論。
5、電流的方向:
觀看錄像(電流的方向),得到結論:
電流方向:正極→用電器→負極
簡介電燈、二極管的電流方向。
3、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1、?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2、?課本后練習。
物理電流和電路 電流和電路說課稿篇八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
1.“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即力求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規律。
2.強調認知過程對學生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注重科學探究,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即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改革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傳統教學模式,鼓勵將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應用于物理教學中。
為了體現這些新的理念,“電流和電路”一節的設計思想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擴展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營造民主、和諧、合作的探究氛圍,給學生的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間。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對電流的形成和電流方向等抽象知識的學習,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1.電教器材:計算機,投影儀,教學課件。
2.實驗器材:兩節電池組成的電源,開關,小燈泡,小電動機,小門鈴,導線,鉛筆,橡皮,金屬鋼筆帽,塑料筆桿,硬幣。(以上 器材均為兩人一套)
引入
課題
設問
討論
問題:(1)世界上如果沒有了電,會是什么樣子?(2)你想知道有關電的哪方面的知識?篩選本節學習內容,告訴學生其他電的知識,以后將逐步學到。
展開聯想,積極討論回答問題。
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電學知識。
創設情景引起注意,激發學習動機,
擴展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
電 流
和
電路
學生實驗
(1)
討論
提示實驗警鐘。
巡回指導學生實驗。
三次動手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小門鈴發聲,小電機轉起來。
討論探究,為什么小燈泡會發光,小門鈴會發聲,小電機會轉。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讓學生在動手實驗過程中發現用導線將電池、開關、用電器連接起來,有了“電”的流淌路徑,從而產生 電路的概念。
計算機投影演示猜想
演示、點撥學生思路。
觀看、討論、猜想。
了解電路是如何形成的。
利用現代化手段使抽象變為形象。
電
路
的
組
成
觀察
討論
引導學生觀察電路由哪幾部分組成。
觀察自己所連接的電路,聯系自家的家庭電路討論、回答問題。
培養觀察能力。由簡單電路聯想到家庭電路及其他復雜電路的組成。
電
源
用
電
器
設問
學生實驗
(2)
討論
問題:(1)前邊學過,光是一種能量,熱也是一種能量,電是不是一種能量?
(2)在電路中電能由誰提供?最終電又變成了什么?
(3)我們生活中使用的手電筒、收音機、計算器中的電池會用完嗎?
思考探究。
用一節于電池、開關、小電機組成電路,觀察小電機轉速變慢,討論并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猜想能力,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電
路
圖
設問
啟發
(電腦投影)
問題:請大家想一個法子,把你連接的電路記錄下來,回去告訴爸爸媽媽,看誰想的辦法最簡單,最明白,最能說明問題。
出示電腦幻燈片,電路實物圖。巡回指導。
觀察電路。
討論探究。
觀察符號圖例。
畫出電路圖。
了解到實際連接電路前應該先畫出設計電路圖。
想
想
議
議
(電腦投影)
觀察有問
題的電路
幻燈片展示問題,提出只移動一根導線將電路改正的要求。動畫修改。
通過觀察找出問題所在。設計糾正方案。動手畫出正確的電路圖。
培養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
導
體
和
絕
緣
體
學生實驗
(3)
(電腦投影,
動畫和圖片:
引導實驗。
播放投影。
在實驗(l)連好的電路上,把開關去掉,分別換上橡皮、三角板、金屬鋼筆帽、硬幣、鉛筆桿、鋼尺等學生用品。
觀察電路通不通,燈泡亮不亮。提出問題,討論,引出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
通過實驗對比,感知導體和絕緣體。
二半
極導
管體
(投影介紹)
介紹半導體、二極管和發光二極管。
看、想、發表各自的見解。
電
流
的
方
向
播映動畫
演示實驗
啟發
問題:水流有方向,馬路上的人流有方向,電流有沒有方向?
動畫演示實驗介紹。
觀看演示實驗,當電流從電表的紅接線柱流入時,指針順時針偏轉;從黑接線柱流入時,逆時針偏轉。
探究電流的方向。
布置
作業
布置課本p95動手動腦學物理2、3題。
回家動手練習,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