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總結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初中化學除雜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圖 初中化學除雜總結篇一
-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 基礎會計學知識點歸納 推薦度:
- 人民版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推薦度:
- 三年級上冊英語重點知識點歸納 推薦度:
- 初中化學教學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將物質中混有的雜質除去而獲得純凈物質,叫提純或除雜,除雜題是初中化學的常見題,它靈活多變,可以綜合考察學生的解題能力。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初中化學除雜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希望有所幫助!
一、物理方法
1、過濾法
原理: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通過過濾而分開的方法稱為過濾法。如:氯化鈣中含有少量碳酸鈣雜質,先將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鈣溶于水,而碳酸鈣難溶于水,過濾除去雜質碳酸鈣,然后蒸發濾液,得到固體氯化鈣。如果要獲得雜質碳酸鈣,可洗滌烘干。
2、結晶法
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不同,可用結晶的方法分離。例如:固體硝酸鉀中混有氯化鈉雜質,先在較高溫度下制成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卻,由于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大,溫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鉀成為晶體析出,而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變化不大,所以大部分氯化鈉仍留在母液中,通過過濾把硝酸鉀和氨化鈉溶液分開。為進一步提純硝酸鉀,可再重復操作一次,叫重結晶。
二、化學方法
1、原則
(1)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不與原物反應。
(2)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3)反應后恢復原物狀態。
(4)操作方法簡便易行。
2、常用的方法
(1)沉淀法
原理:使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量試劑反應,生成沉淀通過過濾而除去。
(2)氣化法
原理: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變成氣體而除去。如:氯化鈉固體中含有少量碳酸鈉雜質,可將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稀鹽酸溶液,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濾液,獲得氯化鈉固體。
(3)置換法
原理: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量試劑通過發生置換反應而除去。如:硫酸鋅固體中含有少量硫酸銅雜質,可將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適量鋅粉,再過濾除去被置換出來的銅,蒸發濾液獲得硫酸銅固體。
(4)洗氣法
原理:兩種以上混合氣體中的雜質被某種溶劑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純的氣體不能被吸收時,可用此方法。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時,可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的溶液。
(5)其它法
原理:將混合物中的雜質用化學方法轉化成其它物質。
如:氧化鈣中含有碳酸鈣,可采用高溫燃燒的方法,使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除去雜質。
常見物質的除雜
一、氣體除雜:(括號中為雜質)
1、co2(含o2):將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網。
2、co2(含h2或co):將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3、o2或co2或h2(含h2o):將氣體通過濃硫酸或氧化鈣或氯化鈣等干燥劑。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將氣體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馬上點標題下藍字"初中化學"關注可獲取更多學習方法、干貨!)
二、固體除雜:
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過濾。(將活潑金屬用酸溶解)
2、fe(含cu):用磁鐵將鐵粉吸引出來。
3、cu(含cuo)、fe(含fe2o3):高溫下與h2或co反應。(將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
4、cuo(含cu或c):在空氣中灼燒。
5、cao(含caco3):高溫煅燒(caco3分解成cao和co2)
6、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過濾,取濾渣。(cao與水反應溶于水)
7、caco3(含cacl2):加足量水溶解,過濾,取濾渣。(cacl2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
8、cacl2(含caco3):加足量水溶解,過濾,取濾液蒸發。
9、ca(oh)2(含cao):加足量水。(cao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三、溶液除雜:
1、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鹽酸或cucl2):過量鐵粉,過濾,取濾液。
有關反應:
fe+h2so4=feso4+h2↑;
fe+cuso4=cu+feso4
fe+2hcl=fecl2+h2↑;
fe+cucl2=cu+fecl2
2、nacl溶液(含na2co3):加適量稀鹽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3、na2so4溶液(含cuso4):加適量naoh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干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二)、離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淀,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藍色沉淀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紅褐色沉淀則是鐵離子。
(三)、相關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變質。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含有nacl。
一、除雜原則
1、不增:不引入新的雜質。
2、不減:提純或分離的物質不能轉變成其他物質,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
3、易分:雜質易分離。
4、復原:被保留的物質應能恢復原狀。
二、除雜方法
1、物理方法
(1)過濾:適用于固體與液體混合物的分離,可溶性固體與不溶性固體混合物的分離。如:粗鹽提純。
(2)結晶:
①蒸發:適用分離溶質與溶劑,除去可揮發的雜質,從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離出固體nacl。
②降溫:可溶性固體溶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小不同,從含nacl雜質的kno3中提純kno3。
2、化學方法
(1)轉化法:將固、液、氣體中的雜質轉化為被提純物質。
(2)沉淀法:將雜質轉變為沉淀而除去。
(3)氣化法:將固、液體中的雜質轉變為氣體而除去。
(4)加熱法:雜質受熱易分解,通過加熱將雜質除去。
(5)溶解法:將固體中的雜質轉變為可溶物而除去。
(6)置換法:類似于轉化法,選用合適的試劑將雜質置換出來而除去。
3、除雜示例
(1)除去cuo中的c:在氧氣流中灼燒。
(2)除去co中的co2:使混合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2naoh+co2=na2co3+h2o
(3)除去co2中的co:使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4)除去cao中的caco3:高溫煅燒。【注意】不能加稀鹽酸,因為cao能與稀鹽酸中的水反應生成ca(oh)2。
(5)除去cu中少量的fe:物理方法——用磁鐵反復吸引。化學方法——滴加稀鹽酸或稀硫酸,然后過濾。【注意】不能加硫酸銅溶液,否則容易導致除雜不徹底。
(6)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①加入鐵粉(鐵絲);②過濾。
總結:
(1)除去可溶物中的不溶物:①溶解;②過濾;③蒸發結晶。
(2)除去不溶物中的可溶物:①溶解;②過濾。
(3)將兩種可溶物分離:見“溶液”單元的冷卻熱飽和溶液法和蒸發溶劑結晶法。
(4)在溶液中,雜質有鹽的時候,可以考慮把鹽變成水、氣體、沉淀。
三、除雜清單
1、氣體的除雜
2、固體的除雜
3、液體的除雜
四、鑒定的常見方法
1、氧氣的鑒定方法:
把一根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2、氫氣:
點燃,氣體會發出淡藍色火焰。如果氣體較純,氣體將會安靜地燃燒,并發出“噗”聲;如果氣體不純,會發出尖銳爆鳴聲。
3、二氧化碳:
把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就證明收集的氣體是co2。
4、三大可燃性氣體的鑒定:
點燃,通過無水硫酸銅cuso4,再通過澄清的石灰水(順序不能顛倒!)
h2:生成物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生成物不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但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h4:生成物既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又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注意】不可以根據氣體燃燒時的火焰顏色來鑒別氣體。
5、水的鑒定:如果液體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說明液體中含有水。
6、碳酸根的鑒定:加鹽酸,然后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碳酸根離子。
7、鑒定cao是否含caco3加鹽酸。
8、鑒定cl-: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說明含有cl-。
9、鑒定so42-: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說明含有so42-。
10、鑒定co32-: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co32-。
11、鑒定hco3-:同上。
12、鑒定cu2+: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藍色沉淀,說明含有cu2+。
13、鑒定fe3+: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紅褐色沉淀,說明含有fe3+。
14、鑒定h+:
①借助石蕊或ph試紙。如果石蕊變紅或用ph試紙測出的ph值小于7,說明含有h+。
②加入碳酸鹽(如caco3),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h+。
③加入活潑金屬,如果金屬表面產生氣泡,并且產生一種可燃性氣體(點燃之后安靜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如果氣體不純,會發出尖銳的爆鳴聲),說明含有h+。
④加入fe2o3(鐵銹),如果鐵銹逐漸溶解消失,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說明含有h+。
⑤加入難溶堿,如果逐漸溶解消失(如果加入fe(oh)2、fe(oh)3、cu(oh)2,溶液的顏色還會發生變化),說明含有h+。
15、鑒定oh-:
①借助石蕊、酚酞或ph試紙。如果石蕊變藍、酚酞變紅或用ph試紙測出的ph值大于7,說明含有oh-。
②加入cuso4,如果出現藍色沉淀,說明含有oh-。
③加入fe2(so4)3,如果出現紅褐色沉淀,說明含有oh-。
④可以參考“堿的通性”中的第四條,使溶液中有氣體或沉淀生成。
16、鑒定水:通過白色的硫酸銅,如果硫酸銅變藍,說明有水(cuso4+5h2o=cuso4·5h2o)如果要鑒定多種物質,必須把鑒定水放在第一步。如果除水,必須放在最后一步。
17、鑒定一氧化碳: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如果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并且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氣體是co。
18、鑒定nh4+:以氯化銨(nh4cl)為例,把nh4cl和ca(oh)2混在一起研磨。如果聞到刺激性的氨味,或者能使紅色的石蕊試紙變藍,說明是銨態氮肥。
19、蛋白質的鑒定:點燃,如果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就說明有蛋白質。
20、鑒別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裝食品):點燃后聞氣味,有刺激性氣味的為聚氯烯塑料。
21、鑒別羊毛線和合成纖維線: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斷的為羊毛線,不易斷的為合成纖維線;化學方法:點燃,產生焦羽毛氣味,不易結球的為羊毛線;無氣味,易結球的為合成纖維線。
s("content_relate");【初中化學除雜知識點的歸納總結】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物質除雜方法歸納03-24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一句物理除雜方法06-12初中化學除雜題的解題方法01-07初中化學除雜題型解題技巧總結04-01初中化學知識點歸納總結11-04初中化學金屬知識點歸納總結11-27初中化學空氣知識點歸納總結11-27初中化學氧氣知識點歸納總結11-28人教版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