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教案還可以適當引入一些互動式教學活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這是一份六年級地理教案,幫助學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
有的人人教新課標六年級教學設計篇一
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服務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教學難點:理解兩種人的含義
教學流程
一、輕叩魯迅,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幻燈出示魯迅圖片)
師:對,他就是魯迅!一個多么響亮的名字!通過本組前面幾篇課文的學習,我們對魯迅這個中國偉大的革命者、思想家、文學家已經有了較深刻地認識,接下來讓我們看一段影像資料。(課件播放《魯迅》電影片尾葬禮部分)
師:看了這段影像資料,你心里體會到了些什么?
生說:(送葬的人多,魯迅得到了許多人的尊敬和熱愛……)
師:下面請大家再來讀這段一遍,體會人民對魯迅的尊敬和熱愛。(課件出示文段)
師導接:是呀!“魯迅死了,但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1949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13周年,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隆重地紀念魯迅,著名詩人臧克家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他深切追憶魯迅為了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寫下了《有的人》這首短詩。
生:齊讀詩題兩遍
二、聽范讀,理順思路
1.自讀詩歌。
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走進詩歌--齊讀一遍。
師:哪位同學來讀一讀,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小節讀一讀?)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樣?為什么?(注意表揚:他讀得很有感情,你點評得也很到位,掌聲送給他們。)
2.聽范讀。
師:下面請大家來看一看、聽一聽朗誦家沙桐和長瀟是如何誦讀的這首詩歌的?(課件播放新詩會沙桐和長瀟朗誦的《有的人》)
過渡:聽了兩位朗誦家的朗誦后,你是否有一種被感染了的感受呢?下面就請大家好好地學習這首一詩吧,好好體會魯迅偉大的人生。首先,讓我們來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及層次。
3.理思路。
師提問:這首詩一共有幾節?可以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生說后,師課件出示,再齊讀段意。)
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節):作者提出了對生和死的不同的觀點。
第二部分(第2、3、4節):寫了兩種人對待人民的不同態度。
第三部分(第5、6、7節):寫了人民對待兩種人的不同態度。
師提問:請同學們認真分析三部分之間是什么結構關系?(課件出示)
(第一部分是全詩的總綱,二、三部分是對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觸最深的兩點分別進行解說和深入開掘,贊頌魯迅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偉大精神。)
三、品讀重點句子、詞語,理解詩意,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思考問題:
詩歌前四節中每節有兩個“有的人”,它們的意思是否相同呢?(課件出示)
(每節詩前兩句都是指反動統治者。每節詩后兩句都是指魯迅以及像魯迅一樣的人。)
(二)小組內交流,理解詩句意思。
看看你還有哪些詩句的意思是不明白的?先在小組內交流,把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吧。
(三)讀重點句子,體會深層含義。
詩句1.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思考一:這一節寫了幾種人?(兩種)他們指的是哪些人?(課件出示)
填空完成對這節詩的理解。(課件出示)
思考二:兩個“活”與“死”有什么不一樣的含義呢?(課件出示)
前面的“活”是指人活著,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著。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課件出示)
詩句2.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哪個同學來讀讀這節詩?其他同學聽后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節詩的?(溫馨提示:注意紅色的字詞)
詩句3.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請同學跟老師一起來理解這句詩的意思。
詩句4.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這里的“摔垮”有什么深刻的含義呢?
詩句5.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請同學跟老師一起來理解這句詩的意思。
四、分角色朗讀,體會表達方法。
1.朗讀要求:
(1)男同學讀每節詩的第一、二行,女同學讀每節詩的第三、四行。
(2)要有感情地讀,讀出人民對反動派的恨和對像魯迅這樣的人的愛的感情來。
這里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更好地表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魯迅先生的無比崇敬和愛戴之情
3.請找出文中具體運用對比的手法的地方
1、每一小節前后兩句話構成對比。
2、第二小節和第五小節構成對比。
3、第三小節和第六小節構成對比。
4、第四小節和第七小節構成對比。
五、領悟詩歌主旨。(填空:課件出示)
六、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像魯迅一樣一心為人民的典范呢?請你說一說。
圖片出示魯迅這樣的人物(配解說)
2.欣賞歌曲《八榮八恥》。
[《有的人》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六年級上冊)]
有的人人教新課標六年級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1、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交流對魯迅的認識。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的名言。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
重點分析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積累魯迅的名言。
難點分析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積累魯迅的名言。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交流平臺
1、談談心目中的魯迅
(1)學了本單元的課文,我們被魯迅先生的才學和人格魅力所折服,這節課我們就來談談自己心目中的魯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課文來談,可以結合課外學習的收獲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3)自組織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4)指名交流匯報,師生評議。
(5)教師小結。
2、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2)教師歸納總結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
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
結合時代背景。展開豐富聯想。……
日積月累
y過渡:魯迅先生的文章無疑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財富,這節課我們一起細細品讀魯迅先生文章中的膾炙人口、發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組織學生自讀。指名讀。
2、引導理解重點詞語: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趣味語文
1、過渡:魯迅先生的童年發生過許多故事,這節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
2、指導朗讀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出思考問題
4、布置作業
1、聽教師導入
2、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3、匯報交流,師生評議。
4、聽教師小結。
5、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學生讀教材中的內容,談理解。
(2)學生找句子,交流體會方法。
(3)和教師一起總結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6、學生自讀。
7、理解重點詞語:
千夫:眾多的人。孺子:小孩子。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8、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9、展示課外搜集的一些魯迅先生的名言。
10、聽教師引入
11、學生自讀。指名讀。
12、思考: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里?他為什么對得好?
13、文人巧對對聯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后搜集此類故事,與同學們交流。
教學反思
[回顧拓展五(人教新課標六年級教學設計)]
有的人人教新課標六年級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重點分析懂得為人民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難點分析懂得為人民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引導:毛澤東曾這樣評價魯迅先生(課件出示):
2、教師小結:一連五個“最”,論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然而,事隔,詩人臧克家寫下了《有的人》一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題)
誦讀全詩,整體感知
1、組織學生讀詩
2、指導學生讀出節奏。
3、指名讀,師生評議。
4、組織全班齊讀詩歌
自主感悟,自由表達
1、布置自學題目,小組合作自學課文內容
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合作學習.
3、集體交流學習心得,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4、指導朗讀
聯系實際,總結反思
1、引導學生談自己的學習收獲和感受。
2、引導說話
布置作業
1、模仿本詩的格式寫作兩節小詩,寫作的對象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類人。
2、根據本單元小課題研究情況,辦一期手抄報:“走近魯迅”。1、指名讓學生朗誦毛澤東對魯迅的評價:“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強、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聽教師小結
3、齊讀課題
4、學生自由讀詩,注意讀流暢。
5、學生讀詩,師生評議(讀的好不好?哪兒讀得好,哪兒讀的不好?)
6、齊讀,注意讀出感情。
7、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讀。
8、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結合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對魯迅的了解以及課外收集的資料,談談理解和體會。(可以談難理解的詩句,可以說說詩句的深刻含義,也可以點評詩人的斟詞酌句藝術,還可以品評詩歌的表現手法)
9、交流學習心得
10、學生采用多種形式,朗讀感受深刻的句子。
11、談談自己本節課的學習收獲和感受。
13、課下完成作業
教學反思
[有的人(人教新課標六年級教學設計)]
有的人人教新課標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分析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分析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課件:課文插圖、魯迅介紹及重點語句。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談話交流,導入新課
學生回答后,出示課本75頁圖。讓我們隨著本組課文的學習去認識、了解魯迅先生吧!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魯迅先生寫的一篇文章《少年閏土》。隨機板書課題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組織分段朗讀課文
2、教師巡視指導朗讀。
3、啟發質疑。(學生可能會提出不理解“其間、無端、素不知道、如許”等詞語,教師可通過后面的練習幫學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課文時解決)
4、出示練習:把下面的詞語與正確的解釋連線:
5、引發思考,啟發談話
初識閏土,了解特點
1、提出思考問題,并出示重點理解的句子
(1)他正在廚房里……用圈子將他套住了。
(2)他見人很怕羞……我們便熟識了。
2、引發學生思考,教師適時板書:紫色的圓臉頭戴小氈帽頸套銀項圈
3、提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解答疑問
結合“他見人很怕羞……我們便熟識了”體會閏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潑的特點。
隨文練筆,進行仿寫
1、讓學生結合對閏土外貌描寫的學習,說一說描寫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2、指導學生進行小練筆
3、組織學生做游戲
1、隨著教師的導入進入本課的學習
2、全班齊讀課題。
3、學生分段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默讀課文,在課本空白處作簡單的批注,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并想一想少年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學生自讀圈畫,
5、質疑。(學生自讀后提出自己不懂的詞語或句子,然后全班交流解決)
6、完成練習:連線
其間只知道
無端稀奇
素不知道如此
如許從來不知道
希奇其中
單知道無緣無故
7、說說少年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談多少就談多少)
8、思考:“我”和閏土第一次見面時,閏土是什么樣子的?速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9、思考并回答:閏土的外貌有什么特點?
10、思考并回答:從閏土的外貌特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少年?
11、結合對閏土外貌描寫的學習,說一說描寫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點)
12、用幾句話描寫一位同學的外貌。
13、一位學生讀,其他同學猜一猜他寫的是誰。(如果同學們能很快猜出來,就說明他寫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點)
教學反思
[少年閏土(人教新課標六年級教學設計)]
有的人人教新課標六年級教學設計篇五
一、談話導入,引出話題:
二、初讀感知通大意:
1.林清玄資料
2.請同學們自由讀文,思考: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感受曉內容
默讀課文,畫出直接描寫桃花心木的句子。
生:(生活動)指名讀句子。
師:這么優雅自在、充滿生命力的桃花心木,你們想看看嗎?(課件出示)
師:這就是桃花心木,它是常綠喬木,樹桿筆直,樹冠茂盛,樹高達15公尺以上,也就是我們五層教學樓那么高,甚至還要高。
師:如果你是種樹人,你會怎樣培育呢?
生:天天澆水、施肥。
生:給它除草。
師:那書中的種樹人是怎樣育苗的呢?現在請同桌一起讀文,共同找出描寫種樹人培育樹苗的句子。
師:誰來讀一讀。
生:(讀句子)
師:(板書:種樹苗天數澆水無規律)
生:齊聲:感到奇怪。
師:作者也奇怪了,(出示:奇怪的……越來月趣怪的……更奇怪的…..)快到文中找找,誰能帶著感到奇怪的語氣來試著讀讀。
四、研讀感悟明道理
生:(讀課文)
師:誰還能再試試(指導朗讀)
點評:多讀深入體會當時作者的奇怪及所產生的疑惑心理。
師:作者越來越奇怪了(出示:“我起先以為……..但是….”)那一段
師:誰來讀讀,能不能不改變句子的原意,把兩個問句換一種說法。
生:但懶的人不會知道有幾棵樹苗枯萎了,忙的人不可能行事那么從容。
師:是啊,這樣說不是也可以嗎?可是作者為什么要用問句呢?
生:反問句更能增加作者當時奇怪的心理。
點評:通過插入的句子訓練,讓學生細讀體會說法的不同,在表達意義上程度也不同,問句更能體現作者奇怪的心理。
師:是啊!真的好奇怪!面對我們的不解和疑問,種樹人怎么回答的?快動筆畫畫種樹人說的話。
生:(讀書、動筆畫)
師:畫好了,誰原意當種樹人來讀讀。(生讀文,同時課件出示種樹人說的一段話)
師:同桌一個扮演種樹人,一個扮演作者,相互問一問說一說。(生活動)
點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要經常地跟別人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語,那么,口頭表達能力的強弱就直接關系到交流的效果,因此,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又因為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發展語言的黃金時期,那么,盡快培養學生清楚、準確地運用語言,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師:誰能用上“之所以……是因為……”這個句式說一說種樹人的話
生:不后悔,只有在不確定中尋找水源,拼命的扎根,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如果每天來澆并澆一定量的水,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習性,根就會浮在地表,無法深入地下。
生:齊讀“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課件出示)
師: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這個“不確定”指什么?(師板書:不確定)
生:指生活的變化無常、經受困難或遭受不幸。
點評:由樹聯想到了人,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拓展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五、美讀拓展升情感生:(舉例說)
師:他們的事跡讓我們感動,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樣的面孔你海熟悉嗎?(出示5.12地震中的小英雄的圖片,讓學生說他們的事跡)
師:這些孩子用他們的行動詮釋了“堅強”,面對生活中的不幸,他們做到不放棄,勇敢的面對,他們才是(生齊: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
師:讓我們再一次為那些生活在很艱苦的環境中,但從不放棄努力的人們說一聲(生齊: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
師:我們很感謝種樹人給我們的啟迪,同學們:如果你就是那棵已經長大了的桃花心木,你想對誰說點什么?(課件出示)
生:(暢所欲言)
點評:通過種樹人給的啟迪,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環境造就人’的道理,讓學生走進文本,換角色深入體會。師:同學們,這是一篇借物喻理的文章,學習了本課,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你從以下三道題中任選一題,寫出你的心里話。(課件出示)生:(動筆寫作)師:誰寫好了,能給大家讀讀嗎?生:(展示自己的習作,師給予評價)師:同學們: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老師希望你們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勇敢堅強的面對,做一個自強不息的孩子!
[《桃花心木》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六年級上冊)]
有的人人教新課標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六
知識與能力: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師傅、刷漿、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嚴、露餡、發怔、發傻、半信半疑”等詞語。
2、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藝人高超的技藝。
3、繼續領悟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對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贊嘆和肯定。
有的人人教新課標六年級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重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一、導入
2、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二、新授
1、教學例1
(2)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注意強調先說列后說行)
(3)教學寫法:××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
2、小結例1:
(1)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用了幾個數據?(2個)
(2)我們習慣先說列,后說行,所以第一個數據表示列,第二個數據表示行。如果這兩個數據的順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練習:
(1)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生活中還有哪里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說說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學例2
(1)我們剛剛已經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3)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學生根據書上所給的數據,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山”的位置。(投影講評)
三、練習
1、練習一第4題
(1)學生獨立找出圖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學生依據所給的數據標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連成圖形,同桌核對。
2、練習一第3題:引導學生懂得要先看頁碼,在依照數據找出相應的位置
3、練習一第6題
(1)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據發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據發生改變)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五、作業
練習一第1、2、5、7、8題。
練習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用兩個數據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并能正確運用確定位置的方法解決有關的問題。
2、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的認識,建立空間觀念。
體會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
教學重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說一說。
2、練一練。
(1)介紹一下,你在班上的座位是第幾列第幾行,你的幾個好朋友分別在第幾列第幾行。
(2)利用方格圖標出你和你的朋友的座位。(電腦課件呈現)
(3)完成后,學生說一說座位的具體位置和表示的數據。
二、專項練習
完成課本練習一中第6~8題
1、第6題。
(1)畫出三角形abc向右和向左平移5個單位后所在的位置,并在頂點用a′b′c′表示。
(2)依據頂點a(1,1),寫出其它各頂點的位置。
(3)觀察各頂點位置,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
2、第7題
(1)認真觀察題目,然后填上數據。
(2)按順序描述王玲的活動路線。
3、第8題
(1)認真讀題,弄清題意。
(2)獨立思考,設計編號的方法。
(3)反饋結果,全班交流。
三、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有的人人教新課標六年級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1、完成習作:通過一兩件事寫出一位小伙伴的特點,也可根據所給材料進行合理的續寫。
2.通過交流與討論,發現作文的不足之處并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重點分析通過交流與討論,發現作文的不足之處并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難點分析通過交流與討論,發現作文的不足之處并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交流談話,激趣導入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交談興致很濃,都介紹了自己記憶中印象深刻的一個人。談到了自己的小伙伴的特點。大家都有了強烈的寫的欲望,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我們的小伙伴。
選材命題,明確要求
1.復習指導,范文引路
2.開啟思路,確定對象。
3.題目舉例,拓展思維:
《愛國的肥貓》寫一個外號叫肥貓的同學的愛國事例。
《饞貓記事》寫一個特別嘴饞的朋友。
試寫初稿,進行修改
1.組織習作,教師巡回指導,并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指導學生進行自我修改
3.組織組內互讀互改。
4、組織再次修改習作,抄寫習作
優秀習作賞析
1、引導學生讀自己的文章。提醒其他學生認真傾聽。
2、師生共同評價學生所讀文章,指出優點,點明不足。1、聽教師導入本課
2、復習《少年閏土》的寫作方法,明確怎樣寫出人物的特點來:抓住人物的的語言、行動、神態來表現人物,不僅可以把人物寫活,而且能夠把事情寫清楚、寫具體,寫得打動人心。
4.聽教師例舉范例,拓展寫作思維
5.進行習作,
6.學生完成初稿,進行自我修改。
7.組內互讀互改。
8、朗讀賞析,交流評議
a.每小組推薦一至兩位同學,教師作適當調整,由學生朗讀,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b.學生交流評議,重點注意是否寫出了特點。
c.教師點評。
9、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清楚認真地抄寫在作文謄寫本上。
10、學生毛遂自薦,讀自己習作中的精彩語段。提醒其他學生認真傾聽。
11、師生共同評價學生所讀文章,指出優點,點明不足。
教學反思
[習作五(人教新課標六年級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