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民警進校園法制講話稿集合 民警進校園法治課工作方案篇一
有人說,每個人從搖籃到墳墓,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法律。的確,法律和我們每個人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從個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企業的生產運營、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都離不開法律。法律約束著人們的行為,它給遵守者帶來諸多的“不便”,但從長遠和整體的角度來講,卻給整個社會包括遵守者本人帶來毋庸置疑的益處。正如交通公益廣告中說的那樣:“沒有紅燈的制約,便沒有綠燈的暢通。”
法律是生活的百科全書,它告訴我們處世之方、待人接物之法、安身立命之道。我認為,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唯有知法才能守法,唯有讓守法成為一種習慣,社會才能更和諧,人生才能更平安!
法律首先應該被理解為是一個公約,一個關于人們在共同生活中如何進行合作、如何解決糾紛、如何建立秩序的社會公約,是一個規定公民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社會公約。既然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廢法行事,那么,即使為了追求良好的目的,即使位高權重,也不能違反法律。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是守法的典范。有一次,總理去開會,在路上,司機違反了交通規則,交警批評司機卻耽誤了總理開會的時間。同車去的干部想和交警交涉,總理嚴厲制止說:“這怎么行?交通規則是政府頒布的,政府總理應該帶頭遵守。總理不遵守,就是帶頭破壞制度”。直到交警放行,總理一行才離開。守法必先嚴于自律,這是一種行為操守,更是一種道德修養。許衡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理學家。宋元之際,世道紛亂,許衡外出,因天氣炎熱,口渴難忍。路邊恰有梨樹,行人都去摘梨,唯有許衡不摘。有人問“何不摘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哪能去摘?”那人說:“世道這樣亂,管他是誰的梨呢。”許衡正色道:“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我們國家多年的普法教育取得了累累碩果,原來很多對法律一無所知的人,如今都能運用法律來尋求一個說法,就像電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樣,普通人法律意識的覺醒當然值得欣喜,但讓守法成為一種習慣,確實還有相當漫長的道路要走。
在現實生活中,像成、胡等分子無視黨紀國法,恣意踐踏法律,給整個社會造成極壞影響的案例,在這里我們暫且不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勝枚舉的在不經意間違法的事例吧:讓未成年人進網吧是有可能被接受的,個人復印整本出版物也是理所當然的,諸如此類。再讓我們反思一下自己,每次過馬路,我們是否都走斑馬線每次開車,我們是否都能做到不超速、不搶行?在我們很多人的思想中,遵守不遵守交通法規仿佛沒有什么大不了的,這或許正是我國許多城市交通違法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而在歐洲的一些城市交通狀況非常好,少有交通
違法事件發生。即便是在無人值守的交叉路口或沒有“電子眼”監控的限速路段,汽車和行人各行其道,該停停,該走走,這一切完全出于一種自覺守法的習慣。在這些國家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成為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相比之下,我們還相當缺乏這樣的守法習慣。
其實,守法習慣,就像每天早晨要刷牙洗臉一樣,這種習慣的培養,實際上是一種心智模式的改善過程。教育心理學中有一句經典的名言:“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習慣在思想與命運之間扮演著多么重要的角色。對于守法的習慣,我們也會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從不習慣到習慣,最終熟練運用的深刻體會。意大利哲學家阿奎那說:“習慣具有法律的力量。”守法的習慣,必然會改善我們的心智模式,必然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人生!當“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榮辱觀深深烙進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時候,我們的國家也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匯溪流以成大海,積壘土方成巍峨”,讓我們共同努力吧,讓守法成為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文化,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一種習慣!
民警進校園法制講話稿集合 民警進校園法治課工作方案篇二
大家好。我是建昌縣公安局養馬甸子派出所的民警,感謝孫校長的精心安排和學校的部署,讓我們有這樣難得的交流機會。
首先讓我們來看這樣一組數據,全國每年有近1.6萬中小學生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原因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學生平均每天達40多人,而其中位居首位的,就是交通死亡人數。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走在馬路上,會時不時地發現有人闖紅燈,有人逆行車,有人邊騎車邊聽音樂,有人騎車帶人等違反交通規則,而這些隨意的忽視交通安全的行為,往往是釀成事故的隱患,在這里我想提醒同學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青少年學生除了交通安全意識不強以外,因防范意識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缺乏,也還存在著違法犯罪的現象。根據國家有關數據表明:我國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長趨勢,可見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對我們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違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比如在社會不講社會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毆、偷竊敲詐。在學校不遵守中學生守則、違反校紀校規。這些青少年學生雖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但他們無法真心地體會到事態的嚴重性。因此校園中違紀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反校規校紀大不了被老師批評,沒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習慣成自然,違紀就會逐步成違法,以后到社會就有可能作為法的事。有的同學認為如今是追求個性化的社會,如果被學校這個規那個矩束縛,不利于自己發展,作了違紀的事才能體現自己的瀟灑,但是,設想一下,如果學校沒有了校規校紀,那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如何保障?一個從小沒有遵紀守法的意識與習慣的人,長大了很難說他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
有一些青少年法律紀律觀念淡薄,屢教不改。認為:只要自己不去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會漸漸腐蝕自己的心靈,就會使自己經常情不自禁地犯錯誤。僅僅依靠社會、學校、家長的保護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同學都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增強遵紀守法觀念,時時刻刻把“安全”二字放在心中,隨時隨地為著我們的安全而約束自己的行為,機智勇敢地處置遇到的各種異常情況或危險。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于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法制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同學們,知法守法,與法同行,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經之路。生命無疑是可貴的,它帶給我們激情與活力。同樣,它給了我們展示一切才能的機會,讓我們的生活可以絢麗多彩。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營造一個優美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共同創建一個平安的校園。
民警進校園法制講話稿集合 民警進校園法治課工作方案篇三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法制伴我們健康成長》。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個規矩,否則就什么也做不成。對國家、社會來說,這個規矩就是法律。我國是一個法制社會,要求每一個公民都要知法、懂法、守法。也許個別同學會講:我還小呢,法律是為了保護我們而存在的,我們什么也不用做?是的,法律是保護我們健康成長的,卻不是保護我們違法犯罪的!法律為我們創建了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給予了我們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但法律同時也賦予了每個人的義務,也要求每個人知法、懂法、守法。也許有些同學會講:我還小呢,講-法律還遠著呢?那就錯了,其實法律離我們很近,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組數據,全國每年有近1.6萬中小學生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原因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學生平均每天達40多人,而其中位
居首位的,就是交通。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走在馬路上,會時不時地發現有人闖紅燈,有人逆行車,有人邊騎車邊聽音樂,有人騎車帶人等違反交通規則。可見,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應有的保障。
目前,社會上還存在很多著違法犯罪現象,我們青少年因安全防范意識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缺乏,在應付各種異常情況方面能力還有所欠缺。但僅僅依靠社會、學校、家長的保護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我們要增強法制意識,做到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小學生。那如何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小公民呢?我認為,作為一名小學生,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努力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努力學習我國《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文秘雜燴網律知識。合理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自覺不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清楚地知道我們應該履行的法律義務和責任,自己所擁有的權利。
2、熱心宣傳法律法規。我們要以正確的法制觀念去影響身邊的人,帶動周圍的人,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3、努力學習和遵守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如《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用校紀校規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嚴格遵守。因為遵守紀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礎的環節。
同學們,即將到來的12月4日,是我國第9個法制宣傳日,我們天河區也在12月份將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法制宣傳月”主題實踐活動。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倡議:讓我們行動起來,從小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法制扎根我們心中,自覺做到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用我們美好的心靈去凈化身邊的丑惡,用我們靈巧的雙手去共建人類的文明,共創和諧校園,和諧社會!
我的演講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民警進校園法制講話稿集合 民警進校園法治課工作方案篇四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法制進校園”報告會,派出所的同志聯系學校生活,給我們作了精彩的法制報告。這次報告會,非常及時,也很符合實際,講得既生動,又富有教育意義。
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黨和國家非常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多次制定法律法規保護青少年。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扎實推進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這次報告會對優化學校環境,建設平安校園,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校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今后工作中,派出所要不斷加強與學校的聯系,強化對學校的法制教育,為師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工作環境。
廣大教師要以這次法制報告會為契機,進一步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加大管理力度,加強對學生的法律法規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學校與班級簽定安全目標責任書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班主任與學生安全目標責任制,要在落實上狠下工夫。
希望全體同學要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做到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護法,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做一名合格公民。
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奉獻社會,投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共產主義奮斗的堅強理想信念和高尚精神情操。
要爭做遵紀守法的模范,樹立良好的校風、學風,弘揚正氣,抵制歪風邪氣。
要積極努力,勤奮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作出積極的貢獻,真正擔當起21世紀的重任。
老師們,同學們,為了祖國的振興,為了家鄉的發展,讓我們齊心協力打造平安校園,創造出太河教育輝煌的明天!
謝謝大家!
民警進校園法制講話稿集合 民警進校園法治課工作方案篇五
同學們:
為了保護我們健康成長,我國制定了許多有關保護青省年成長的法律法規,你知道哪些?(隨機請聽講座學生回答)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隨機請聽講座學生回答)今天,我要和大家講的就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關知識,希望通過今天的講座,同學們能夠多掌握一些法律常識,對照一下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行為,能夠利用法律法規為更好地保護自己。
什么是未成年人?我國法律規定: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稱為未成年人。什么是犯罪?我國刑法作了明確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簡單的說,犯罪就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比如盜竊、搶劫、殺人等就是一種犯罪行為,會受判刑、抓進監獄的嚴重處罰。在這里,可能有的同學會不以為然,犯罪和我們小學生有什么關系?我又不會偷、支搶。同學們,如果這樣想那就錯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身旁,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例并不少見。湖北大冶震驚全國的“9·13”大冶羅橋中學搶劫案中,3名案犯中2名胡姓少年不足18歲、另一名明姓少年則只有14歲。2004年9月,3名少年因為缺錢,最終決定學校去“找”。他們手持水果刀等作案工具,在羅橋中學校園搶劫學生53人,毆打學生40人,其中致2人輕傷,16人輕微傷,卻得300多元及牛仔褲1條、懷表1塊。3名未成年案犯最終分別被大冶法院判處9年、8年、1年有期徒刑,并處500元到1000元罰金。
曾經轟動一時的海南“龍虎幫”犯罪團伙主要成員“惡虎”陳里入獄時未滿16歲。他的人生經歷可能在失足青年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本來是個乖孩子,心性也很善良。在學校讀書,就時常看見群學生相互之間打打殺殺的,還在上課呢,接到通知立馬放下課本便成群結對地,有的還找出刀具,跑向械斗場,邊學校老師也沒辦法管住,他平時最愛看槍戰片,黑社會老大的那種“英雄”氣概總是讓他佩服不已,甚至成了他經常標榜的楷模。他開始嘗試追求“黑老大”式的生活。由于有了平日里勢單力薄遭“追殺”的經歷,他便一步步走進拉幫結派以圖自保的泥潭。最終因“江湖”追殺“砍死人”而鋃鐺入獄。就是在我們江都某中學,剛升入初一的學生江某兄弟,居然在大白天入室偷東西,被人當場抓住。
聽完上述案例,同學們一定會感到震驚,這并不奇怪,因為在這兒聽講座的同學都是勤奮學習,遵紀守法的好同學,平時對這些事情知道得很處,也不會去做這些事情。說到這兒,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些年齡比你們大不了多少,或者說是年齡與大家差不多大的孩子為什么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呢?(可以隨機請學生回答)
剛才說過,江某兄弟入室盜竊的案子,據我所知,在小學時,這兩兄弟就經常拿同學的鋼筆,有時沒有零花錢,就到學校小商店去偷偷拿吃的,被學校發現后,老師多次對其進行教育,并按校紀校規給予寫檢查,通報批評等處分。兩兄弟被警察發現后還認為寫寫檢查、挨個處分就沒事,殊不知他們這種行為已構成盜竊罪,要被判刑。以上的事例說明不少人對違法的犯罪的關系還不太清楚。一般違法行為對社會危害性較小,只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規定,只是受民事的、經濟的、行政的等方面非刑罰制裁方式的處罰。如:有的學生在上學的路上毀壞路邊的小樹,違反《森林法》,有的在家放羊牛將別人的莊稼損壞,有的將別人停放在路邊的汽車損壞,有的將街道、公園里的公共設施損壞等。特別常見的是有的同學上學、放學時騎自行車不走自行車道,而是幾個人并排騎著自行車在公路上互相追逐,違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法》。這都是違法現象,這些現象不一定非得判刑抓進監獄,可以罰款、拘留。但是,如果情節嚴重,構成犯罪,那就要受到刑法的制裁。
但是,應當看到,一般違法行為同犯罪行為之間的共同點,都是對社會有危害性的行為,只是輕重不同而已;都是違法行為,只是受法律制裁的方式不同,嚴厲程序不同而已。由此可見,一般違法任其發展,有可能滑向犯罪。如:某個學校的一名學生,平常偷拿同學的筆、工具書等學習用品,后為發展到入室盜竊,開始是一般違法行為,出于教育、挽救的角度,學校進行教育,后來觸犯刑法,就要由公安機關處理,受法律的制裁。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提出了預防未成年人的九種不良行為,只要你有了這幾種不良行為,就很容易滑向犯罪的邊緣:(一)曠課、夜不歸宿;(二)攜帶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五)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七)觀看、收聽、的音像制品、讀物等;(八)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九)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在這幾種不良行為當中,同學們尤其要注意千萬不可有下列行為。
1、曠課、夜不歸宿。2、攜帶管制刀具。3、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4、進入法律法規規定的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為什么要特別提出這幾點呢?因為同學們經過老師父母多年的教育,都已經知道偷竊、賭博等行為是社會所不允許的,而對上述四條所說的行為,同學們認為這些都是不算什么大事,而且這些事情在同學們生活、學習中經常出現,這些看似不太嚴重的行為,因為同學們自身的防范意識不夠,往往就會演變成犯罪行為。
為什么不能曠課?不能夜不歸宿?因為曠課容易與社會上的不良少年和違法犯罪團伙廝混一起,最后走上犯罪的深淵。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未經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同意,到深夜還不歸家的行為,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壞人引誘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也往往由于孤身無助成為犯罪者的攻擊對象。
什么是管制刀具?管制刀具是指匕首、三棱刀、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以及其他相類似的單刃、三棱刮刀,未成年人攜帶管制刀具的危害極大,很容易在一時沖動下持刀傷害別人,由于力弱,刀具有很容易被人搶去傷害未成年人,因此必須來歷禁止。某校有兩個學生和社會青年一起持刀搶劫人民幣100元、紅塔山香煙兩包被判2年。濟南有三個青年攔截工人強制剝去人家褲子,搶去褲子兩條,現金3元,并用匕首把人扎傷,被法院判處11年徒刑。
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是指利用輕微暴力,以暴力相威脅或者以其他手段相要挾的方法迫使財物所有人或者保管人交出財物的行為。情節嚴重就會構成犯罪。如剛剛年滿16歲的李小飛是北京某縣的一名中學生。一天傍晚,李小飛來到學校宿舍,將同學王可輝叫出來,向他要100元錢。王可輝說沒有,李小飛便從身上掏出一把彈簧刀,頂著王可輝的脖子比劃了幾下,威脅他回去準備100元錢,明天早晨送到教學樓西側。否則就殺了他。第二天早晨李小飛打到王可輝,向他要錢。王掏出身上僅有的10元錢,對李說自己只有這么多,還要作生活費呢!李小飛聽了后,從他手里拿了一張5元的轉身走了。接到報案后,公安部門當天是拘留了李小飛。12月26日,李小飛被逮捕。法院認為,李小飛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手段,劫取私人錢財,已構成搶劫罪。于是在今年3月2日,一審判處李小飛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人民幣。
不進入法律法規規定的不適宜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主要是營業必歌舞廳、酒吧、夜總會、通宵影劇院、帶有賭博必的娛樂室、游戲場以及其他不適宜進入的場所。為什么這樣說?可以舉幾個例子:2004年1月20日在銀川市某中學的王某某等四人在某網吧碰面,其中馬某提出“弄點錢”上網,其余三人表示同意。四個來到興慶區麗景街交警二大隊附近,將路過此處的郭某從自行車上拉下,對其一頓拳打腳踢,搶得現金5元后逃離現場。案發后四人相繼落網。法院認為四被告行為構成搶劫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4000元及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4000元。他們為此失去了寶貴的高考機會。2003年6月15日,17歲的北京少年吳某為了偷錢上網,趁爺爺奶奶熟睡之際,將奶奶砍死、爺爺砍成重傷;15歲男孩小雨是一名初中生,經常出入游戲廳等未成年人禁入場所。因沒錢玩樂,小雨來一中學附近,以“借錢”為名,采取脅迫手段,堵截該校學生實施搶劫行為。雖然幾次搶劫僅僅得到了5角、1元數額,但法院認為小雨以大欺小、以強凌弱,強行占有他人財物構成搶劫犯罪,雖數額不大,但系多次(三次以上為多次),發球情節嚴重,于是對其判刑處理。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全社會正在共同努力。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成年人
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有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嚴加管教。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接到報告后,不及時查處或者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讀物、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不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或者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當然,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我們自己積極學習《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警惕學習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加強自身修養,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同學們,在加強自身修養的同時,大家也要謹防來自別人對你的傷害,下面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1、珍惜學習機會。要堅持在校學習。自覺接受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管理。
2、提高鑒別能力。不要學習和模仿電視、電影、音像制品和文學作品中的犯罪行為。
3、謹慎交朋友。未成年人要謹慎交友,不要和社會上品性不端的閑散人員交往,特別是那些有前科劣跡的人。
4、切莫虛榮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虛榮、攀比心理,說話要謹慎,不要隨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況,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5、增強防范意識。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單獨回家的孩子,在進家門前要注意觀察,不給壞人以可乘之機;獨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隨便打開家門;在放學路上,不要路陌生人說話。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哄騙,遇事多留個心眼,警惕各種不良誘惑,對陌生人給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輕易接受。
6、掌握自救本領。首先要保護好自己,然后求助于成年人,不要蠻干,要學會用報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作為21世紀的新人,我們不僅要學好文化科學知識,也要掌握好法律知識,提高法律素質,規范我們的一言一行,最后祝同學們在法律的保護下健康成長!
保護人類的家園,你行動起來了嗎?
民警進校園法制講話稿集合 民警進校園法治課工作方案篇六
大家好。我是建昌縣公安局xxx派出所的民警,感謝孫校長的精心安排和學校的部署,讓我們有這樣難得的交流機會。
首先讓我們來看這樣一組數據,全國每年有近1.6萬中小學生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原因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學生平均每天達40多人,而其中位居首位的,就是交通死亡人數。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走在馬路上,會時不時地發現有人闖紅燈,有人逆行車,有人邊騎車邊聽音樂,有人騎車帶人等違反交通規則,而這些隨意的忽視交通安全的行為,往往是釀成事故的隱患,在這里我想提醒同學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青少年學生除了交通安全意識不強以外,因防范意識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缺乏,也還存在著違法犯罪的現象。根據國家有關數據表明:我國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長趨勢,可見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對我們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違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比如在社會不講社會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毆、偷竊敲詐。在學校不遵守中學生守則、違反校紀校規。這些青少年學生雖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但他們無法真心地體會到事態的嚴重性。因此校園中違紀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反校規校紀大不了被老師批評,沒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習慣成自然,違紀就會逐步成違法,以后到社會就有可能作為法的事。有的同學認為如今是追求個性化的社會,如果被學校這個規那個矩束縛,不利于自己發展,作了違紀的事才能體現自己的瀟灑,但是,設想一下,如果學校沒有了校規校紀,那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如何保障?一個從小沒有遵紀守法的意識與習慣的人,長大了很難說他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
有一些青少年法律紀律觀念淡薄,屢教不改。認為:只要自己不去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會漸漸腐蝕自己的心靈,就會使自己經常情不自禁地犯錯誤。僅僅依靠社會、學校、家長的保護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同學都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增強遵紀守法觀念,時時刻刻把“安全”二字放在心中,隨時隨地為著我們的安全而約束自己的行為,機智勇敢地處置遇到的各種異常情況或危險。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于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法制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同學們,知法守法,與法同行,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經之路。生命無疑是可貴的,它帶給我們激情與活力。同樣,它給了我們展示一切才能的機會,讓我們的生活可以絢麗多彩。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營造一個優美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共同創建一個平安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