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需要有充分的事實依據和論證,而不僅僅是作者的主觀意見。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些優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一
大家好,我是螳螂mini。我有一個triangle(三角形)的頭,還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和兩把鋒利的大刀,你們可別惹我哦!我全身都是翠綠色的,我躲在草叢里你們就找不到我了。
聽說,南宋御街開街了,我也要來逛一逛。看看有什么新花樣。南宋御街的人可真多樣啊!我一定要好好逛一下。逛到鳳凰寺的時候,我覺得累了,就在小草下躲著休息。突然有一只大手伸過來抓住了我的'身子,我連忙用我的兩把鋒利的大刀掐住了其中的一個手指。后來,我才看清楚是一位老爺爺。老爺爺有一個尖尖的鼻子和一雙比我還要大的眼睛。
然后,我就被放在了老爺爺的頭上了。漸漸地,我看老爺爺沒有傷害我的意思,我也就放心了。我坐在老爺爺頭上倒也不錯,能看得遠又看得清楚。我在上面可神氣了,我舉著兩把大刀,東張張西望望,好悠閑哦!但是,我只聽見旁邊的小女孩嘰嘰喳喳地說著:“外公,小心點,別被螳螂咬著了。”外公笑著說:“沒關系,你不去惹它就行了。”
逛著逛著,我們來到了一家小吃店。點菜的時候,小女姟笑嘻嘻地問服務員:“你們這里可不可以烤螳螂啊?”我聽了嚇得乖乖地站在外公頭上一動也不敢動。離開小吃店后,很多人都看見了外公頭上的我,他們都驚奇地叫了起來,還用手去抓我呢。外公和小女孩連忙說:“不要怕,不要怕,這是我們養的寵物!”
走著走著,我們也快要到家了。今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旅行哦!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二
3月6日星期日中雨。
故事里主要講了后園里有一棵大樹,樹上有一只蟬,它一邊喝水,一邊鳴叫。但它卻不知道螳螂在它身后。當螳螂舉起前爪,準備吃掉蟬的`時候,螳螂也不知道黃雀正在它頭上看著自己,并且準備撲過來。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懂得了凡事保密不露,遲早有一天還是會被發現的。如果不想別人知道,就不要做這件事情。正所謂“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三
從前,有一只蚊子,吸飽了血。它在大樹下的草叢里尋找休息的.地方,想美美地睡上一覺。
一只癩蛤蟆看見了慢慢轉悠的蚊子,靜靜地等候時機。
一條蛇,吐著信子,似乎嗅到了癩蛤蟆的氣味,找尋而來。
癩蛤蟆終于看準時機,一口把蚊子吞了,高興地叫起來“咕咕哇”。
蛇一口咬住癩蛤蟆,迅速將它勒緊。
一只老鷹正在樹枝上閉目養神,被驚動后看到蛇蛙一團,飛身抓起它們飛走了。
蚊子、癩蛤蟆、蛇,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
壽縣劉崗鎮鄭樓小學六年級:陳春鵬。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四
聽了這個案例,使自己感觸頗多。一堂好課,必須作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而如何落實教學目標,實現輕松扎實的落實這個目標,一直是我們探究的主題。薛老師的課就作到了這一點,整堂課在給人以行云流水般的舒暢感之后,是他課堂教學目標的突出感。這堂課的教學目的是理解課文并復述課文,通過對課文的復述展開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習得與訓練。從一開始詞語的讀寫到運用這些詞語來講故事再到配寫旁白和演一演,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緊緊圍繞著這一個目標。這樣的設計給聽課者以清晰明了之感,想來學生在教師這樣的教學思路引領下也是學習目標明確,并且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最終達到教師預設的學習目標。學生在“講故事、演故事”這樣一個讓人輕松的學習目標中不知不覺地進行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語言文字的訓練,語文素養并因此有了進步,有了提高。這樣的課堂氣氛上怎能不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怎能不高呢!
喜歡薛老師牢牢抓住語言文字的訓練,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扎實,輕而易舉的就落實了語文目標,整堂課通過大量的留白訓練對學生進行生動有趣的教學。這就是我從這個案例中學到的。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五
“喂,快過來看呀,這里有一只螳螂!”
正在草叢左側捉蚱蜢的我聞聲趕來,走進一看:哇!好大的一只螳螂,正舞著它那鋒利的“大刀”撲向一只蝗蟲,那只蝗蟲的腦袋被“砍”了下來。它抱著蝗蟲的腦袋啃各額不停,乘這個機會,我抓住它的翅膀,把它放到水泥地上逗它玩,一會兒讓它順著我的褲子往上爬,一會兒讓它自己在地上打轉兒,一會兒給它吃蝗蟲的后腿…….
當我和螳螂玩得正開心的時候,上課了,我把螳螂用一片葉子包起來,藏到一棵樹底下,就去上課了。
下課了,我飛快地找到那片樹葉,拿出那只螳螂,我和那位“大刀將軍”又投入到了快樂的玩耍中…….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六
公元前584年,吳王準備出兵征討楚國,剛愎自用的吳王跟他的大臣們說道:“誰要是勸告阻擋我,我就殺了誰。”吳王的親隨里有一位年輕人,他很相勸吳王但是也不敢說出來。后來他連續三天的早晨都在花園里來來回回地走動,手里拿著彈弓,兜里藏著彈丸,衣服上都沾滿了露水。吳王發現他的做法后覺得奇怪,就問他說:“你這幾天都跑到這兒來把衣裳弄得濕漉漉的`卻是為何呀?”這位年輕人回答吳王說:“稟告吳王,樹上的知了在喝著露水;卻不知它身后的螳螂準備吃掉它;而螳螂卻不知道它的身后還有黃雀伸長了脖子想吃掉螳螂;黃雀當然不知道我拿著彈弓瞄準它要把它射下來。這三個家伙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沒想到后面的禍害。”吳王聽了以后這才恍然大悟道:“你說得太對了。”于是吳王便取消了出兵楚國的計劃。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七
今天我讀了一個。
成語。
故事,名叫“螳螂捕蟬”在春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并且不許任何人勸阻。這時,一個年輕人想了一個計策。
早上,年輕人拿著彈弓在王宮的后花園里轉來轉去,吳王看見了,覺得很奇怪,就問“:年輕人,你在干什么呢?”年輕人對吳王說“:你看樹上有只知了,但它不知道后面有一只螳螂準備吃它。但螳螂不知道它后面有只黃雀正要啄它。可黃雀那兒知道,我的彈丸正對著它。吳王聽了,取消了攻打楚國的計劃。
”螳螂捕蟬“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只看眼前的利益,不知道禍害就在后面。
讀了這個成語故事,讓我明白了螳螂捕蟬的意思和它的故事。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八
我媽給我買了5只螳螂,過了一段時間還剩2只了。
我每天捉蟲給它們吃,把捉來的蟲子放到飼養盒里,只要螳螂發現獵物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捉住它并把它吃掉,就剩下腿和尾巴了。
我覺得螳螂捕到食物的關鍵就在于它的耐心、技巧和速度。
螳螂是一種益蟲,長長的身子,彎彎的鋸條,頭上有兩只觸角,它肚皮扁扁的,長長的翅膀不易被發現。
一次,我和弟弟找到一只螳螂,我們捉住了它。我們覺得它很好玩,就把它帶回家中。我們把它裝在一個大小箱里,我們就睡了。半夜三更,我聽見一陣陣滋滋的聲音。我睜眼一看,發現螳螂用它的鋸條把木箱子給弄爛了,跳了出來。我急忙將它捉住,放進了另一個箱子中。
螳螂是一只益蟲,同時也是捕蟬保鏢呢!
我最喜歡的昆蟲是螳螂,因為它是最厲害的昆蟲之一。
有一次我出去玩,發現在一片草叢中隱藏著一只螳螂。它很大,比一條小蜥蜴都大,它象個武術家,前足是兩個大鐮_,很厲害,一旦被它抓到,幾乎是死路一條。螳螂的背上有一雙大翅膀,因為它體型龐大,所以不能飛太遠,它的頭可以180度旋轉,可以探測到昆蟲的飛行速度,更有利于追捕獵物。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螳螂的血為什么是透明的呢?我希望再看更多的書,去尋找_。
前些日子,我和其他小朋友經常在放學后或周末去草叢里抓蚱蜢或螳螂。
一天我抓了只螳螂回來,仔細地觀察了一下螳螂。它的頭是三角形,眼睛是復眼,有幾個單眼組成。最突出的是它的兩個前腳,就像是兩把大鐮_,前面部分還有鋸齒,能夠敏捷地低抓住獵物。我們從網上了解到螳螂能夠抓捕有害的昆蟲,所以在花園里園丁們喜歡看到螳螂。了解到螳螂的知識后,我看到螳螂不再去抓它們回家了。
8月21日,秋高氣爽,天高云淡,我吃了早飯,打開窗戶,在陽臺上,看見一只螳螂,把它捉來放在瓶子里。
它的全身都是青綠_的,就像穿上了一件青綠_的大袍,它有六條腿,前面是兩個大_一樣的大鉗,它的大鉗上面有很多小齒。前面有一個象小三角形的腦袋,頭上長著一對又細又長的須角,下面有一雙透明凸出的眼睛,里面有一個又細又小的黑點,那是眼珠吧,它還有一對透明的翅膀,蓋在身上,顯得特別神氣。
我怕它死了,就依依不舍的把它放回了大自然。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九
從景山往家走,我正在為爸爸不給我買飲料煩著呢,一看到石子就一腳踢過去,踢它個“十萬八千里”才舒服,恐怕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煩躁的心有所發泄。
可年少的我怎么會知道,螳螂也會疼,也怕死,也是一條生命?只知道這樣我會感到很高興,很爽快,忘掉前面的不快。現在回想起這件事,回想起那只被車碾死的螳螂,不禁羞愧萬分。
【老師點評】老師讀著你的作文,似乎目睹了你對那只螳螂施暴的過程,感覺是那么真切。揍你的心都有。可看了結尾,你的認識,老師又原諒了你。說到這里,老師能有這樣的感受,說明什么?說明你的故事寫得好。
一、故事的來龍去脈寫得清晰明了,跌宕起伏,環環相扣。讀者很自然而然地被你牽著鼻子走。
二、你選取了生活中的一個插曲,作為寫作材料。讓老師更明白了,誰說只有轟轟烈烈的才能寫,才能出彩。寫作無小事!生活處處皆寫作之源泉。你找到了寫作的金礦!真厲害。
三、結構安排為三段式,這一點相對有點欠缺,前面已建議過了,希望按故事的發展,分分段,這樣作文又會上一個臺階。
四、你駕奴語言的能力比較強,動詞用得很傳神。如果再注意語言的畫面感,那就更好了。
五、夸張、引用、聯想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使文章語言更生動。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十
我家養了一只小螳螂,它只有一個指頭這么長,但是非常可怕。螳螂的眼睛鼓鼓的,咖啡色中透著一點綠,中間的綠色像毒汁一樣濃濃的。它身穿綠衣裳,前爪又寬又長,像兩把大刀,上面還帶有一些尖尖的“小牙齒”。我用兩個透明塑料杯給它做了一個家。它站在我杯底里,肚子下沉,細細的上身豎起,前面帶刀的大爪撐著杯底,好像隨時都會跳起攻擊,一看就覺得很令人害怕。
第二天,我又去看它,發現我給它準備的食物葉子,他一動都沒動,但杯子里多了幾個小黑球,這應該是小螳螂的糞便吧。小螳螂已經順著樹葉爬到兩杯中間,一只前爪牢牢地抓住杯子上的透氣孔,還是一副兇巴巴的樣子。
又過了一兩天,我又像平常一樣來看螳螂,發現黑球變白球了,可能是糞便干了吧。小螳螂趴在瓶子的上方,我把它抖下來,不一會兒,它又爬上來了。它好像沒以前有勁了,看著一次又一次往上爬的螳螂,我突然覺得它好可憐,它一定是想回家了。于是我來到后院,把它倒在花壇的草叢中。小螳螂一蹦,就跳到花叢中,不見了。螳螂應該就喜歡在花叢中生活吧!
樂清翁洋三小陳優然。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十一
我是一只螳螂,我擁有一個霸氣的名字:刀螂!從我剛出生開始,就沒有了媽媽的'保護,只見一群兄弟們向我沖來,這使我被迫挺起大刀,殺出了一條血路!
我可兇猛了,只要我餓時,就會用上我的大刀,快速一砍,小蟲就會成為我美味的盤中餐。我還有一個絕招,只要我躲進綠葉中,就可以隱藏氣味,以及形態,不僅天敵發現不了我,就連盤中餐也會送到門口——這是我最值得驕傲的本事!不要以為我什么蟲都會吃,我只吃活蟲,不吃死蟲,只吃害蟲,不吃益蟲。
但是,我再怎么勇猛,也逃不過死亡的宿命!不幸的那一天,我正在捕一只享受著樹汁的蟬,正當我吃著蟬可口的腦漿時,一聲鳥叫,讓我警覺了起來,回頭一看,一只黃雀在后面虎視眈眈地盯著我,我正準備逃,可被這只黃雀搶先了一步,我一半的身子被它吃了進去,我還打算掙扎一下的,想把半個身子拔出來,但已經被它一口吞下肚了。那一刻讓我十分后悔莫及。
遲了,還是太遲了!在我的生命走到盡頭時,我留戀地望了一眼這個多彩的世界。這下我終于明白了,我在任何時候都要提高警惕,不能放松一點點,可是啊!還是太遲了……我是如此地為了自己而努力生存,可是啊,這大自然既美麗又殘酷,適者才能生存——這是永不破滅的法則。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十二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優哉游哉的在草坪上來回走動,頭抬得高高的,閉著眼睛,享受著陽光沐浴!
突然,一只綠蟲一躍三尺高,跳到了我的身上,我趕忙把它抓住,發現是只螳螂,心想:“把這螳螂養起來,觀察一下它的生活。”
螳螂頭頂有兩根須,頭呈倒三角狀,復眼大而明亮;勁部可以自由活動。顏色是草綠的,背部具有翅膀一對,足三對;前胸細長,前足一對,又粗又大呈鐮刀狀,腿節上帶有鉤狀刺,用來捕捉害蟲,故為益蟲。后足的基部具有聽器。
聽說螳螂還會吃螞蚱,我為了知道是真是假,只能去捉一只螞蚱來。我把螞蚱放在螳螂面前,螞蚱走一步,螳螂就跟一步,像跟屁蟲似的。直到螳螂離螞蚱約一厘米時,螳螂用天然武器:“鐮刀手”將螞蚱捉住,螞蚱使勁掙扎,最后沒了力氣只能坐以待斃了。而螳螂卻很高興,頭搖來搖去,好像在說:“哈哈哈!小樣我終于逮住你啦,做我的佳肴吧!”當時我一肚子的火,抓起石頭就朝螳螂扔去,螳螂卻安然無恙,還轉過頭來瞟了我一眼,好像在說:“吵什么吵呀,別煩我吃東西。”別看它嘴巴小,吃起來,真是狼吞虎咽呀,還嚼得津津有味。
“唉!這家伙,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這么高傲,還不知道那螞蚱是我捉來的,給你吃,你還不用費多少力氣,真是過河拆橋,臉皮厚得很呀!像老大似的,天不怕地不怕。下次休想吃到螞蚱,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可不管我哦!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十三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和爸爸吃完早餐出來散步。忽然,爸爸在路邊發現了一片會動的“葉子”,原來是一只全身綠油油的螳螂,我和爸爸把它抓回了家仔細觀察起來。
這只小螳螂有一個三角形的腦袋,兩只像綠珍珠一樣的小眼睛轉來轉去。你們知道嗎?我驚奇地發現螳螂的眼睛還會變色,我早上抓回它的時候,它的眼睛還是綠色的,可是一到晚上,它的眼睛就會變成黑色,可真神奇!我非常喜歡這只螳螂,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作“小綠”。
我把“小綠”放在草坪上,它威風凜凜地站在草坪上,它的觸角像雷達一樣環顧著四周,時刻保持著警惕。而它最致命的武器是它胸前的兩把“大刀”,大刀上面有鋸齒,最前面的那根鋸齒上還有倒鉤,可以輕易將你的手指劃破。可如果你不去傷害它,它也不會主動去襲擊你的。
第二天早晨,我覺得“小綠”一定餓了,我就給“小綠”抓了兩只蟋蟀作為食物。它先用它的“大刀”比劃來比劃去,顯得非常兇惡可怕。我估計,兩只蟋蟀都快給嚇破膽了。“小綠”用目光死死地盯住蟋蟀,對方移動,它的腦袋也跟著稍微移動。只見“小綠”把“大刀”一揮,狠狠地砍在一只蟋蟀的脖子上,使勁一夾,收攏倒鉤,那只蟋蟀后腿亂蹬幾下之后就一命嗚呼了。另外一只蟋蟀見此情景,便落荒而逃了。
“小綠”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吃完后還用嘴清理了它的“大刀”,然后心滿意足地睡著了。
我和“小綠”玩得很開心,我也非常喜歡它。但是,“小綠”是一種益蟲,把它關在籠子里對它不好。所以我決定把“小綠”放回大自然,讓它自由自在地生活。
文檔為doc格式。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十四
星期天,我做完了作業,像往日一樣去菜地“巡邏”就當我要回去時,我在一片京瓜葉子上發現了一只正在吃蟲子的螳螂,我便趁它不注意是捉住了它,并帶回了家。
這是一只小型的.草螳螂,身呈枯草色,大約八厘米長,它有一對粉紅色的大眼睛,非常美麗,它還很胖,挺著個大肚子,真是好玩!
我找出一個杯子把它養了起來,我天天出去給它抓蟲子,從不餓著它,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它被養得又肥又胖,肚子越來越大,可就在這時,我彈盡糧絕了,因為秋天逐漸變冷了,蟲子都死了,抓不到幾只蟲子喂它了,從三天喂不了一次,到了十幾天喂不了一次,它瘦了,我雖然很急,但很無奈啊!我只好不管它了。有一天,它突然不見了,我四處尋找它,卻從桌子底下找到了它,它躺在一個卵鞘下面,本來它可以產四至五個卵鞘,不知什么原因,它只產了一個卵鞘就死去了。
望著它的尸體,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了,它應該把卵產在樹枝、草葉上,它卻產在了我家的桌子下,它沒產完就死了,我十分后悔,當初真不該把它抓回來呀!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十五
“我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咦!那是什么?”我疾步走過去一瞧,哈!原來是一位行走江湖多年的螳螂大俠!今天居然如此幸運,被我給撞見了!
我的目光緊緊地追隨著它,只見螳螂大俠矯健地竄上一棵高“樹”(其實是一棵蘆葦)眼睛死死盯著五米開外的一片空地,縱身一躍,空中三百六十度大旋轉,一記“凌空振翅”穩穩落地,那霸氣又不失瀟灑的一躍,引得周圍的小蟲子都拍“腿”叫好。(連我都傻眼了)可螳螂大俠完全不屑一顧,一步并做兩步地走開了,突然,螳螂大俠看見那張破舊的蜘蛛網上被纏上了一只小知了,大蜘蛛用蛛絲從天而降,剛想下口,卻感到了蛛網上異樣的波動,它下意識地回頭一看,只見螳螂大俠提手就是一刀,眼里透著濃濃的殺意,好似在說:“快給我放了那只蟬!”蜘蛛輕哼一聲,毫不示弱地亮出了它那兩顆帶毒的獠牙,猛撲向螳螂大俠,大俠早有準備一個翻身就躍上了樹干,再飛躍下來一刀就斬斷了蜘蛛的固定線蜘蛛重心不穩一個踉蹌摔倒在地,大俠見此現狀,滑翔下去一刃封喉,蜘蛛焉然倒地,螳螂大俠將知了救下后,用小草擦了擦自己帶血的`鐮刀,走向夕陽,走向陽光,走向自己闊別已久的故鄉。
螳螂大俠,你謀略十足,也有四兩撥千斤的氣勢!你瀟灑的身影將用留我心中!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十六
螳螂十分得小,有著一雙強勁有力的波紋形爪子和一雙長刺的腳,它還常常蹦來蹦去,就像一個迷你版的刺客,又像一個長著觸須的外星生物,真是個奇怪的家伙。
螳螂的爪子就像一個長在手上的破冰斧,可以在一根搖來搖去的棒子上紋絲不動。不僅如此,這一雙“破冰斧”還可以在墻上爬來爬去,也可以在玻璃上吊著,甚至可以從冰箱里爬出來。真是一雙神奇的“破冰斧”。
它還有一個長滿“釘子”的腳,這雙腳上面的“釘子”讓它和地面的摩擦力大大地增強,從而讓它跑得更快,就像一個閃電俠!
我還在網上查找了一些關于螳螂的信息,母螳螂比雄螳螂大近2倍!都說男強女弱,所以我不相信;不過我認真查找資料,看見了一條關于螳螂的信息我才相信;母螳螂在養育后代的時候,會把雄螳螂給吃掉,讓自已的蛋白質充足,產下更加強半的下一代,真是一“狠毒”的夫人!
螳螂可真是一個奇怪的昆蟲!通過觀察我還在它身上獲得了一連串的發現!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十七
星期天,我和哥哥在奶奶家玩,哥哥說到奶奶的菜園里去捉螳螂,我們在黃豆地里、青豆架上等地方找,我瞪著眼睛,仔細地尋找著,不一會兒我在青豆架上發現一只大的螳螂,我剛準備去抓,那螳螂豎著兩只大鉗子看著我,我一嚇縮回了手,“哥哥,這里有一只大螳螂,我不敢捉,你們快來。”哥哥奔過來了,只見他用手輕輕地一捏,就把它給捉住了,螳螂在哥哥手里無奈地伸出兩只大刀四處亂砍,我們把它放在一個大盒子里,奶奶說你們再出去捉蟈蟈給它吃,我們四人又出去捉蟈蟈給它作伴。
我們過了一個愉快的.星期天。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十八
有一種昆蟲叫螳螂,又叫刀螂,無脊椎動物,屬昆蟲科,是一種大型昆蟲。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螳螂。
螳螂的頭呈倒三角形,能夠活動自如,頸部可以自由轉動,它的前腿節和脛節生長有利刺。螳螂長有兩個圓鼓鼓的眼睛,頭頂上還長著兩根長長的觸角,前胸兩側還長有兩個如同大刀一樣的前爪,上面布滿了一排小齒,非常鋒利。螳螂還長著細長的脖子和長長的肚子,它身體的顏色有青草色,有枯枝色,大都與其所處的環境顏色基本相近。
螳螂是昆蟲中的暴食者,他能夠捕食許多種昆蟲,比如;知了,蚜蟲,蝗蟲,蟈蟈等,只要是他眼中的美食,一旦被它發現,它就會悄悄的跟上去,舉起又硬又長的大刀,然后猛的一跳,把美食壓在"大刀"下面,偷襲成功后就會美美的吃上一頓。
我們中國有個成語,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看來,捕食者在捕食的同時,也得時刻保持警覺,注意自身的安全哦。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十九
啊!這家伙咋復活‘復活’啦!這天放學回家,在等公交車的時候,我遇到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
這天,我在公交車站牌后面的陰涼處等待公交車,我閑著沒什么事干就坐在地上數起了一會螞蟻。一只、兩只……咦?數著數著,不知何時,一只龐然大物映入我的眼簾。這東西比螞蟻大不知多少倍,身體呈棕灰色,手里還握著一把鐮刀呢!而且它好像還虎視眈眈地望著我,它當場就把我嚇了一跳,嚇得我至于它叫什么都忘記了,好像叫那啥……額……刀螂,對,沒錯就叫刀螂。不過它怎么一動不動的呢?是不是死了?可是它要是死了不是會被螞蟻搬走嗎?還是被我這英俊的臉龐給嚇傻了呢?也有可能是它脫下來的皮吧。也不知怎么的,也許是我鬼迷心竅了吧,我的好奇心竟然驅使著我用手指去動它,還要我動它的頭。結果,呵呵,可想而知我杯具了!那玩意直接蓄力一蹦就跳到我手指上一砍就是一道血肉模糊的口子,嚇得我一溜煙的跑了,連車都是跑過兩站才坐上。
我一回到家就查了這家伙的來龍去脈。螳螂,為了捕獵所以前足進化成為鐮刀狀的利器,捕獵時常常伺機而動,一擊秒殺獵物。因為捕獵姿勢所以在一些國家也叫它祈禱者。哦,原來它叫螳螂啊,不過這家伙的偽裝也裝得太像了吧,還有那姿勢,叫祈禱者真是名副其實。想想究竟有多少生命死于它那恐怖的刀下?幸好我跑得夠快,沒被它追上,在一剎那,我的腦子里意識到了什么東西。什么?這么兇殘的殺手竟如此有耐心!在我的意識中殺手都是無比殘暴的呀。
想想,就連一只小小小蟲子都這么有耐心,而我呢?脾氣那么暴躁,一天到晚亂發脾氣,我真應該好好學習螳螂的忍耐心。
螳螂四年級(匯總20篇)篇二十
有一天,我和爸爸迎著朝陽興高采烈的一起去盼望已久的人民公園游玩。
于是,我便讓爸爸捉住它們,并帶到家里,找了一個紙盒,剪了幾個綠豆一樣大小的小孔,把它們輕輕地放了進去——這就是它們的家了。
以后,沒事我就去看看它們。第一天,盒子里還是它們兩個,第二天、第三天……就這樣到了第十天。
那天中午一進家門,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盒子給它們喂食吃。居然看見一只螳螂正在津津有味地吃另一只螳螂。不一會兒,一只螳螂就消失在我的面前。我被震驚了,不知過了多久,這一幕還在我眼前一直閃現,我緩過神來,“哇哇”叫著跑到爸爸面前連聲問:“這是怎么了,它為什么吃自己的同伴?難道它們有仇嗎?”爸爸馬上解釋到:“它們并沒有仇。被吃的是公螳螂。公螳螂有著豐富的營養,母螳螂需要這種營養,所以母螳螂必須吃了公螳螂,這樣才會生出健康的小螳螂。”聽完,我恍然大悟。
我雖然覺得這一切很殘酷,但是想到螳螂爸爸為了繁衍后代、為了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勇敢地犧牲自我的精神,還是不禁讓我為它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