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反思并改正錯誤,實現自我提升。閱讀這些心得體會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一
xx年11月13日星期日,合肥學院北區紅十字會本學期第三次前往壽星敬老院進行志愿服務如期進行。早上8點鐘八名志愿者在后門集合,人員到齊后一起出發前往敬老院。
半小時后,我們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壽星敬老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樓房,美麗清新的綠化,頓時讓我們感覺到社會道德風氣日異提高,形成“老有所養,老有所居”的高尚社會精神面貌。敬老院里的工作人員熱情的接待了我們,接下來一位負責人阿姨為我們分配了工作,我們八人分成了兩組,一組打掃衛生,一組上二樓陪老人聊天。
我們剛開始的時候見了一個特殊的人,她是一個腦癱兒,在她得這病之前,她也和我們一樣讀著書,她還是個研究生,在外人看來她是不幸的',可在和她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她一直都臉掛笑容,在那時我才感覺她也很幸福,因為她知足。從她身上我也感到我們是多么幸運,所以我們要學會知足,笑待人生。
接下來我們也陪許多老人聊天,還給老人剪了指甲,看的出來,因為我們的到來,她們很開心。有幾個奶奶看到我們在聊天,也湊過來和我們說話。在這個院子里雖然能享受到陽光,有人打理生活,但看得出這些老人還是感到孤獨,她們身邊缺少了生命的活力。她們需要有人陪,有人能將他們已衰老的身軀重新點燃。我想這就是他們所需要的吧!在此期間,我們還遇見了一位老壽星,她今年94歲,老奶奶在和我們聊天的過程中,還談到了她們那個年代的歷史——中國革命史。她講的時候很動情,我想那是因為她一輩子的回憶大部分都在那里面吧。她已到耄耋之年,但依然健談,滿臉笑容,很慈祥,很親切,最后我們還集體與她合影留念,祝福她永遠快樂,長壽!
結束了今天的志愿活動,我感受頗深,站在那個有陽光的院子里,我想到了自己的親人,也想到了總有一天會老的自己,我想不管是誰,不管什么時候都應該笑待人生,這樣我們才不會后悔來此一行。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二
為了豐富我們的周末生活,讓同學們了解養老院中老人們的生活,我們20__級13班舉行了一次以“關愛老人,服務社會”為主題的活動。10月27日,我們前往青島四方哈福老年公寓為各位老人送愛心,送溫暖。
8點30分,20__級13班的13名同學在學校門口集合。秋天的早晨,陽光明媚,天朗氣清,沒有一絲秋天獨有的蕭瑟氣息。溫暖的陽光照得我們心里格外清爽。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中巴車前往哈福老年公寓。經過了三十多分鐘的車程,我們成功抵達目的地,在該老年公寓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走近院門。
在我們正前方的是一個院子,在門的右手旁是一棟住宿樓,老人們住在二樓、三樓、四樓。當我們到達時,有幾位老人在園中散步,院方負責人告訴了我們這些老人的情況,他們大多是因為子女工作在外比較忙,沒時間照顧他們才把他們送到這里,也有的是無兒無女,孤獨一身的生活在這里。那里最大歲數的是100歲。有的是軍人。有的曾經是教師。落寞的眼神、被歲月碾過的臉龐以及駝掉的脊背讓我們的心不禁地揪緊。
由于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輪椅上,所以我們的成員到他們房間里小心翼翼的把他們攙扶出來到一樓大廳,還搬來板凳讓老人們坐好。我們和老人圍坐在一起,內心是無比的溫馨感動。隨后敬老院的負責人致辭,向大家介紹敬老院的情況,以及向老人們說明我們13班的13名同學此次來的目的。十三位同學在負責人的帶領下,各自做好了自己的分工工作。為老人們擦窗玻璃,掃地,擦椅子桌子,擦按摩器材等。為老人們提供了清潔衛生的生活環境。在衛生清掃結束后,我們和老人們一起聊天談論日常生活。老人的臉上慢慢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快樂的感覺在心中蕩漾開來。活動結束時,我們一起祝老人們身體健康、生活快樂、長命百歲,答應老人我們以后會經常去看他們。隨后成員們將老人一個一個攙扶回房間。在敬老院門口拍照留念后便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同時我們也很開心此次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他們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但是僅靠我們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決社會上所有需要關心的'事情,所以我們希望并呼吁社會各界人士伸出雙手,奉獻愛心,讓老人們不再感到孤單,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安享晚年,構建我們的和諧大家庭。
眨眼間,我再一次坐在了電腦面前,這一次我沒像以前那樣打開游戲,而是點擊了“word文檔”記錄下我這那一瞬間的感受——希望我的只言片語能照亮你內心里愛的角落。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三
今天我終于渠道的我夢寐以求的地方。那就是一個慈祥的地方,那就是敬老院。這個地方稀奇吧!我想有很有很多同學都沒有去過吧!有很多同學去過但是沒有跑著去過吧!我就給你講講我是怎么跑住區的吧!
我和我們學校的幾百名學生一起去敬老院。我們不是坐車去的而是走著去的。我們去了一趟是六公里,而且我們不是去一趟而是去一趟再走著回來,反反復復得十二公里走,再多也沒我們去黃河遠呀!從這里到敬老院也就是錯我們學校到黃河大堤一樣。
我們走呀走最后終于走到了敬老院了,我給她帶了六個蘋果、兩瓶奶、一個大西瓜我想他們肯定很高興,我們在敬老院傳遞愛,讓那些沒有孩子老人傳遞愛,我們也會很高興的。我們覺得我們給了別人快樂,我們的.快樂也油然而生,我說的對不對呢?我們還給那把為老人包了幾個餃子。我覺得他們一定很快樂,以為那是一些小孩子親手包的。
通過這吃的愛心傳遞,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如果你幫助了別人,自己會快樂的。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四
20xx年xx月xx日,在院黨組織的帶領下,我們來到xxx武昌區中山路的xx,展開一場生活在老年服務中心的老人的志愿者活動,清晨,大家八點準時集合,搭上了前往目得地的公車,然而,這卻不只是一次活動,還是一次感悟的歷程。盡管活動只有短短的一個半小時,但思想卻在短短的時光中達到了一次洗練。
我們的前期工作,在老師、學長學姐的安排下,做的非常的充分,早早的就分好了各個小組,有表演組、包餃子組、打掃衛生組等等,到了之后大家就做好了明確的分工。為老人唱歌和聊天的過程中,我想了許多。因為也是剛剛開學不久,剛和奶奶分開,見到爺爺奶奶就會比較情切,在聊天中也會不自覺的流出淚水,看著行動不便的老人,因為我們這些孩子們的到來流出感動的淚水時,我也被觸動了,可是他們卻因為年齡較高,不能夠用語言表達他們內心的想法。甚至都沒有過多的能力給自己加衣。想想他們年輕的時候多么矯健的身軀,曾經為家庭、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他們,卻在晚年時生活得如此疲累。總是一遍一遍的重復著你們要經常來啊。
同時,作為一名大學在讀學生,看著長者服務中心的老人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身上的重擔。更加堅定自己的決心要考一個公務員,如果政府能更多地關心迫于無奈生活在養老院的老人們,在天冷時為他們及時添置衣物,在寂寞時為他們送上關愛與陪伴,我想,老人們刻滿歲月滄桑的臉上應該會浮現笑容與安慰吧。除此之外,看著學長學姐站在一旁默默地觀察每一位老人,他們的名字、身體狀況、精神狀況對他們來說都是了如指掌的。看到這一幕,我突然覺得充滿希望:是啊,盡管老人沒有家人的陪伴,卻也能有這群年輕、熱血的青年人關注著、關心著。這一份溫馨,暖在胸口,也為我們的奉獻心、愛心增溫了。有了這一次活動的經驗和感悟,我更加明白了要及時關愛我們身邊的每一位老人。也許“養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同社會還稍為遙遠,但是,只有我們盡力了,用心了,才能避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與悔憾吧!
時間就這樣在指縫間流失了,心里千萬個舍不得,老奶奶還是緊抓著我的手不放開,“奶奶,我們還會再來的”這是我們的承諾,在承諾之后還是離別,在最后告別的時候,老爺爺給我們寫了一封信,輔導員老師連著多了兩遍,老爺爺說的對:“志愿者就是陽光”。
參加敬老院的活動的,你就會發現,其實老人家的要求很簡單,只需要你多多陪陪他,跟他聊聊天,多聽聽他們訴說,他們就會很滿足了。所以讓我覺得我以后應該多積攢時間去配我的家人。還有老人家一般都有病痛的,聽他們說都是年輕時沒注意的。所以讓我們要注意年輕時要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
活動結束了,可心靈依舊被震撼著。往后的日子里,要帶著這份感動與感悟,帶著這份深刻,善待身邊的長者,努力完善自己以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晚年環境。我想,這是這次活動最最珍貴的寶藏。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五
20xx年10月15日我們參加新學期第一次去敬老院的活動,首先我覺得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次活動,青年志愿者們穿著整齊干凈的校服迎著朝陽,舉著青年志愿者協會會旗,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孫村敬老院和莊科敬老院進發了。在去敬老院的路上我滿懷期望,想象著見到那一張張慈祥的面孔就會覺得很幸福很開心。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我們到了孫村敬老院,走進敬老院的第一感覺是有點破舊,我們分成幾個小組,去看望爺爺奶奶們。我們四五個人看見一位和善的老奶奶,她請我們進屋坐,走進屋子,心里“咯噔”了一下,爺爺奶奶們就住在這里嗎?我覺得好心酸,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生活的,那些被兒女們送進敬老院的老人們該有多堅強,他們既要忍受無人照顧的痛苦,還不能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他們為兒女操勞了大半生,如今卻在應該安享晚年時來到敬老院。這時我發誓!以后絕不做不孝子,他們該有多心痛,我無法想象!于是我們和老奶奶交談,盡量避免有關家的話題。爺爺奶奶們看到我們這些有活力、有朝氣的小青年,有的會被我們感染也會開心的笑,有的卻會觸景傷情,在一旁偷偷的抹眼淚,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們。后來我們一起給爺爺奶奶們表演節目,有兩位老爺爺很有活力,他們也給大家表演節目,他們也唱唱跳跳,我多么希望所有的爺爺奶奶們都能像他們一樣開心一些。對待老人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他們,也許他們對我們愛理不理,也許他們對我們講話口音不熟悉,也許他們在交談過程中老是走神,也許他們耳朵不好使,我們都要耐心,關心他們的生活,給他們受傷的`心靈一些溫暖,親切的叫一聲爺爺、奶奶。或許他們就會銘記在心,或許他們就會覺得溫暖一些。很快到了離別的時候我們都依依不舍的揮著手跟老人們說再見。我覺得自己度過了很有意義的一天。
通過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對于父母,我告訴自己,父母也會有老的一天,自己要盡一切努力照顧好他們,把他們留在身邊,不論他們的行動變得多么遲緩,不論他們思考變得多么困難,因為,我知道,小時候,是他們一步一步地扶著我走路,是他們一遍一遍地教我識字現在,他們為了把我撫養成人,還在辛苦地工作。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更應該報答他們。我還告訴自己,要把自己的責任感化作不間斷的行動,以后自己還要堅持去,不要吝嗇一個微笑,一個溫暖的眼神,一聲“爺爺、奶奶”,雖然自己的能力有有限,但勿以善小而不為。最后我衷心地祝福爺爺奶奶們能夠開心的度過每一天!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六
尊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長輩代表了家庭的智慧和經驗,是我們學習和取經的對象。在與長輩相處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許多尊長敬老的心得和體會。
首先,與長輩相處應尊重其人格。無論長輩在工作生活中取得何種成就或有何種習慣,我們都應該尊重其人格,不要對他們進行無禮的評價或恥笑。我們要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即使我們有不同的看法或觀點,也要保持基本的尊重和禮貌。曾有一次,我和爺爺談到了家庭教育的話題,雖然我們對一些觀點有所分歧,但我從未有過貶低爺爺的念頭。我尊重爺爺的意見,同時也尊重他對待家庭教育的認真態度。
其次,與長輩相處要傾聽和尊重其意見。尊重長輩的意見并非只是表面上的恭順,而是真正的傾聽和認真考慮。長輩有著豐富的人生經驗,他們的建議和意見常常非常有益。與長輩交流時,我們要傾聽他們的經驗故事、指導和忠告,虛心接受,并試圖將其融入我們的生活中。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爺爺曾經告訴我:“知識可以讓你知道世界的樣子,經驗可以讓你帶著智慧去面對這個世界。”這段話我時常銘記于心,并在實踐中體會和應用。
再次,與長輩相處要傳承和崇尚傳統文化。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尊重長輩也包括傳承和崇尚傳統文化。我們要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尊重尊長,對傳統文化抱有一顆虔誠的心。長輩常常會教導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和方法,我們要虛心學習,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精粹。在我小時候,外婆常常會帶我去鄉下的廟會參與傳統的節日慶祝活動,這些經歷讓我真正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
最后,與長輩相處要孝敬和關愛。孝敬并非只是口頭的尊重和關心,而是源于內心對長輩的真情實意的照料。我們要關心長輩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狀況,時常向他們問候關懷,并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如今,我已經長大成人,雖然無法再像小時候那樣時常陪在爺爺身邊,但每年春節回家時,我都會特意安排時間與爺爺共進晚餐,與他聊聊家常,表達我對他的思念和關愛。
尊長敬老是一個人的人生修養的重要部分,也是一種美德。通過與長輩相處,我深刻體會到尊重長輩的重要性,并學會用心去尊重、理解、傾聽和孝敬長輩。這樣的學習和培養,不僅使我成長為一個有修養、懂禮貌的人,更使我能夠感受到尊長敬老所帶來的親情和溫暖。讓我們一起踐行尊長敬老的理念,傳承中華文化,共同創造一個和諧友善的社會。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七
尊重長輩、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應當秉持的核心價值觀念之一。長輩是我們的根,是我們求知、成長的伙伴。而老年人更是社會的重要力量,他們給予我們智慧和經驗,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源泉。下面,我將圍繞尊長敬老的主題,分享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我們應當時刻保持對長輩的尊重和敬愛之心。長輩是我們的前輩,是我們的家庭和社會的支柱。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社會中,長輩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他們經歷過風風雨雨,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智慧。尊重長輩,就是尊重我們自己的過去,也是一種對歷史和文化的尊重。只有通過尊重長輩,我們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和認識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傳統。
其次,我們要用心傾聽長輩的意見和建議。老年人的經驗和智慧是我們年輕人所不能替代的寶貴財富。他們的經歷和故事能夠給我們提供很多啟示和幫助,讓我們少走彎路。與長輩交流溝通,不僅有助于我們與他們建立更親近的關系,還能讓我們的心智得到充實和成長。只有虛心聽取長輩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改進自己,邁向更好的未來。
再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盡可能地為長輩提供幫助和關懷。老年人的體力和精力都在逐漸減弱,他們在生活上和健康上都需要我們的支持和關心。我們可以陪長輩聊天、散步,幫助他們做家務事,或者定期給他們打電話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尤其是在老年人生病或有困難時,我們更應該積極地伸出援助之手,盡力幫助他們度過難關。通過實際行動,我們可以讓長輩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愛和尊重。
最后,我們應當積極參與到關愛老人的公益活動中去。社會的發展是靠每一個人的努力和共同奉獻而來的。作為青年人,我們應當積極參與到社會公益活動中,特別是關于老年人的活動。比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志愿者團隊,到養老院或孤寡老人家中去陪老人聊天、唱歌、打掃衛生等。通過這些活動,我們不僅可以讓老年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也能夠培養自己的愛心和責任感。
總之,尊重長輩、敬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應當秉持的核心價值觀念之一。尊重長輩、傾聽長輩的意見和建議、為長輩提供幫助和關懷,以及積極參與到關愛老人的公益活動中去,這些都是我們尊長敬老的心得體會。通過這些行動,我們可以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也能夠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和美好。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共同尊重、敬愛和照顧好我們的長輩,共同創造一個更幸福、更溫暖的社會。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八
為了豐富我們的周末生活,讓同學們了解養老院中老人們的生活,我們20xx級13班舉行了一次以“關愛老人,服務社會”為主題的活動。10月27日,我們前往青島四方哈福老年公寓為各位老人送愛心,送溫暖。
8點30分,20xx級13班的13名同學在學校門口集合。秋天的早晨,陽光明媚,天朗氣清,沒有一絲秋天獨有的蕭瑟氣息。溫暖的陽光照得我們心里格外清爽。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中巴車前往哈福老年公寓。經過了三十多分鐘的車程,我們成功抵達目的地,在該老年公寓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走近院門。
在我們正前方的是一個院子,在門的右手旁是一棟住宿樓,老人們住在二樓、三樓、四樓。當我們到達時,有幾位老人在園中散步,院方負責人告訴了我們這些老人的情況,他們大多是因為子女工作在外比較忙,沒時間照顧他們才把他們送到這里,也有的是無兒無女,孤獨一身的生活在這里。那里最大歲數的是100歲。有的是軍人。有的曾經是教師。落寞的眼神、被歲月碾過的臉龐以及駝掉的脊背讓我們的心不禁地揪緊。
由于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輪椅上,所以我們的成員到他們房間里小心翼翼的把他們攙扶出來到一樓大廳,還搬來板凳讓老人們坐好。我們和老人圍坐在一起,內心是無比的溫馨感動。隨后敬老院的負責人致辭,向大家介紹敬老院的情況,以及向老人們說明我們13班的13名同學此次來的目的。十三位同學在負責人的帶領下,各自做好了自己的分工工作。為老人們擦窗玻璃,掃地,擦椅子桌子,擦按摩器材等。為老人們提供了清潔衛生的生活環境。在衛生清掃結束后,我們和老人們一起聊天談論日常生活。老人的臉上慢慢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快樂的感覺在心中蕩漾開來。活動結束時,我們一起祝老人們身體健康、生活快樂、長命百歲,答應老人我們以后會經常去看他們。隨后成員們將老人一個一個攙扶回房間。在敬老院門口拍照留念后便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同時我們也很開心此次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他們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但是僅靠我們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決社會上所有需要關心的事情,所以我們希望并呼吁社會各界人士伸出雙手,奉獻愛心,讓老人們不再感到孤單,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安享晚年,構建我們的和諧大家庭。
眨眼間,我再一次坐在了電腦面前,這一次我沒像以前那樣打開游戲,而是點擊了“word文檔”記錄下我這那一瞬間的感受——希望我的只言片語能照亮你內心里愛的角落。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九
20xx年3月2日星期六上午8點25,我們在xx學院的南門口集合,準備進行本學期的第一次敬老院志愿活動,今天的天氣還是向往常一樣,雨一直在下,天氣很冷,但我們的心卻是暖的。
大家像往常一樣的志愿活動一樣,分工做著各自的工作。我們幫忙掃地,拖地,擦窗戶,桌子……每個人都懷揣著一顆最真誠的心去做著手里頭簡單的工作。之后我們找老人聊聊天,唱唱歌,雖然他們說的那些帶著很有本地口語的話我們聽的也不是很懂,但是在長期的相處之后,我們彼此之間有了默契,笑容則是我們最好的溝通。
尊老敬老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物質生活飛速發展的進程中,我們越來越忽略這一方面的重要性,忽略我們身邊的老人,作為新時代的知識分子,應該主動肩負起這一責任,引領社會的潮流,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雖然我們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我相信只要世界上有人,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去承擔這一份責任,主動去關心這些老人,去做這些志愿活動,我們的社會一定會越來越好,就像是《愛的奉獻》這首歌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們在實踐中思考著有關老人群體這方面的問題,并且希望大家看到我們的行為能引起一些重視和思考,沒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但是我們都在努力讓它變得更好。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十
今天是9月29日,星期六,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為什么說今天是特別的日子呢?因為今天我們要去敬老院慰問。
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登上了大巴車。在車上我想:我面對的.一定是一個慈祥的老爺爺,不到10分鐘我們就到了老人院,我興奮地下了車。
慰問開始了,我們給每位老人送上了自己用零花錢買的小禮物。我準備的禮物是一塊小小的月餅。因為馬上就要到中秋節了,我給老人送上月餅,希望老人能夠快樂地度過中秋節。沒想到,接受我的禮物的還真是一位老爺爺,我把月餅交給了他,并說上了我的祝福語,他特別感動,一個勁兒地向我表示感謝。我們還為老人準備了4個節目,一個是小合唱《打靶歸來》,一個是小品《理發》,另一個是舞蹈《我就喜歡你》,最后是我們全體五一班同學演唱的大合唱《爺爺為我打月餅》。爺爺奶奶們非常興奮,哪個節目表演完了,他們都會給予我們熱烈的掌聲。
我們該回學校了,我們和爺爺奶奶告別,他們流下了舍不得的眼淚,我們也有很多同學都哭了。希望爺爺奶奶們健康長壽,有機會我還來這里看望他們。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十一
尊敬長輩并盡心盡力地照顧他們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長輩們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以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智慧為我們指引方向。在與長輩相處的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尊長敬老的重要性,并從中獲得了一些心得體會。在尊重、關愛和傾聽中,我練就了一顆謙卑、孝順和仁愛的心。
首先,尊重長輩是尊長敬老的基礎。尊重不僅體現在行為上,更體現在心態上。我們應該善于理解長輩的生活環境和思維方式,學會尊重和尊敬他們的選擇和決定。在與長輩交流時,我們要遵守禮儀,注意言行舉止,尊重他們的權威和尊嚴。通過尊重,我們能夠建立起一種平等、和諧的相處關系,更好地與長輩交流和溝通。
其次,關愛長輩是尊長敬老的具體體現。我們應該用心傾聽長輩的心聲和需求,了解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況,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和精神狀態。當長輩面臨困難或需求時,我們要盡力幫助他們,并給予他們情感支持和鼓勵。無論是陪伴他們聊天、逛街,還是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問題,我們都要懷著一顆溫暖的心對待長輩,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關懷。
再次,傾聽長輩是尊長敬老的重要環節。長輩們各自有著自己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智慧。我們應該虛心地傾聽長輩的故事、經歷和意見,尊重他們的意愿和思考。傾聽不僅意味著我們尊重長輩的話語權,更使我們能夠從長輩的經驗和教誨中受益,獲取寶貴的人生智慧。通過與長輩的深入交流和傾聽,我們能夠更好地與他們溝通,建立起親密又信任的關系。
此外,親情的力量不僅體現在照顧長輩的行為上,更需要體現在我們對長輩的思考和理解中。我們要懂得感恩,感恩長輩對我們的養育和教育之恩。尊長敬老是我們對長輩的一種回報和報答,是對他們付出的一種尊重和感激的方式。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包容和寬容。長輩們在見證了風風雨雨的歲月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固執和偏見,但我們要學會從長輩的角度出發,理解和容忍他們的言行,以真誠和寬容的心態與他們相處。
最后,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我們要以身作則,以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引導他人,營造尊重長輩的社會氛圍。我們要關心和支持各種形式的老年公益活動,尊重老年人的權益和尊嚴。只有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構建一個更加成熟和充滿愛和責任的社會。
尊長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尊重、關愛和傾聽長輩的應有之義。在與長輩們的相處中,我們要學會尊重并體現關愛,更應懂得傾聽和思考,去傳承和弘揚這一美德。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我們才能建立一個更加和諧、溫暖的社會,讓長輩們感受到尊嚴與幸福的真諦。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十二
今天是我們班的社會實踐活動日。我們要去敬老院慰問那些孤寡老人。
去敬老院之前大家都很激動,想看看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到了敬老院,才知道他們這里有健身器材、餐廳等應有盡有。不過,他們缺少一樣東西,一樣很重要的東西,就是親情。他們的子女不管他們了,覺得他們是累贅。我覺得那些子女一點都不孝順,難道他們不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嗎?他們連自家的長輩都不尊敬,怎么會尊敬別人家的長輩呢?這些老人這么孤獨,我們一定要讓他們開心起來。于是我們準備好的節目一一呈現在老人們面前,他們很高興,笑得都合不攏嘴了。接著我們把禮物發給他們后,就扶著老人們散步或聊天等。我和劉恬辛扶了一位老人進房間,我和劉恬辛給爺爺收拾好房間,就和爺爺拉拉家常,捶背、揉腿等。劉恬辛還講了一個“武松打虎”的故事。很快我們就要走了,爺爺和我們依依不舍地分開了。
通過這次活動,我要告訴大家:“我們要尊敬老人!”
“關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躍”、此次敬老院之行,我不僅升華了自己的理論知識、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更堅定了自己潛心求知的信念,明確了自己奮發前進的方向。
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和藹可親,甚至全體隊員之間不摻任何雜質的真情都已烙在了我們的記憶深處,使我們受益終身、感動終身。十天的經歷與收獲,讓我銘記在心,鐫刻在心的記憶,將永不老去!吾生也有涯,而學也無涯,“恒”字穿越時空,沒有國界。積累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但是這份過程的背后是一種性格,是堅毅更是一份韌性!
走向社會的墊腳石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讓我著眼于“三農”,深入最廣大的農村前線,走出校園,深入中國社會肌理,實踐成才,去了解國情,感受農民生活的疾苦和艱辛,它讓我們學會了為別人的難事而悲傷,為團隊的故事而感動,也為自己的成長而欣喜。
此次的下鄉讓我承受了太多,也感觸了太多。但是我學會的更多的還是那份堅毅與韌性。這將是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十三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的特色節慶重陽節。在古時人們通過登高祈福、賞菊等活動紀念圣誕,新時代,我們又賦予了重陽節“敬老節”的新內涵。
為了培養小孩們尊老敬老的美德,10月16日下午,大班小孩們走進社區,為父親母親們獻上精彩的節目,送去歡樂。
10月17日下午,大班年級組邀請兒子們的父親母親、姥爺姥姥來園,與兒子們共度重陽節。孩子們精神飽滿的畫畫、跳舞,與父親們一起游戲,老人們心里樂開了花,臉上閃耀著美好的微笑。孩子們還為她們捶背,和它們聊天:“您以前如何鍛煉身體?”“喜歡吃什么?”……逗得父親母親們樂得合不攏嘴。孩子們的純真可愛、真誠關心,讓母親們心里感到暖意,對兒子們增添了濃烈的愛意。
最終孩子們送上自制的賀卡、繪畫作品,表達對父親母親們的祝愿,希望你們身體健康、笑口常開、長命百歲。
通過活動,孩子和母親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充滿激情的重陽節,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美德在父母們身上閃爍。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十四
在我們的現代社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我認為,孝心敬老活動對建設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活動中我有了很深的感受和收獲。
我們學校的孝心敬老活動,在社會和家庭的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活動中,我們為附近的老人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購買生活用品、幫忙做家務、陪老人打牌等等。我們還舉辦了文藝演出,讓老人們感受到了我們的關愛和溫暖。
我在這個活動中受益匪淺。一方面,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孝心和責任心。老年人是我們的家長、祖輩,他們為我們做出了很多犧牲和貢獻。我們應該盡自己的努力讓老人過上適宜的晚年生活,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陪伴。
另一方面,通過孝心敬老活動,我認識到了老年人的需要以及他們的經濟和心理困難。在活動中,我和同學們一起為老人們做家務,購買生活必需品,給他們傳遞溫暖的時候,在他們眼里我看到了感激和欣喜。同時我也了解到,有些老年人還需要更多的幫助和關愛,他們的困難和需要需要我們更多的去關注。
總的來說,孝心敬老活動讓我明白了,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不能忘記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孝心敬老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通過這次活動,我的孝心和責任心得到了鍛煉和提高,讓我更加堅信只要大家能夠積極投入孝心敬老活動,就一定能夠創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十五
敬老活動是一種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旨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敬老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我也有幸參加了一些敬老活動,收獲頗豐,有了很深的體會和感悟。
參加敬老活動,首先要有一顆敬老愛老的心。其實,我們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了身邊老人的存在。比如在公共場合,我們往往會打鬧、談笑、吵鬧,忘記了要為老年人營造一個寧靜、溫馨的環境。當我們真正參加敬老活動時,才發現我們缺少的不僅僅是做好其中一項行動,而是缺少了一份基本的人文關懷。因此,敬老活動使我意識到尊老愛幼是大家共同的責任,也是一種人際關系的建立。
通過參加敬老活動,我發現,老人雖然年齡已經大了,但是他們的心中依然有那么多的熱情和活力。在活動中,我看到了許多年邁的人仍然保持著喜歡學習和探究的習慣,這也讓我意識到學習的興趣與價值不分年齡。而且,我們要珍惜與老人在一起的時間,多與他們聊天,傾聽他們談論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受,從而更好地與他們產生聯系。
敬老活動還讓我懂得,要多關心老人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老年人普遍存在身體、精神雙重問題,如骨關節疼痛、失眠、孤獨等。我們年輕人要多為老年人排憂解難,將自己作為老人的樂圣,爭取多為老人獻出一份愛心和關懷。當然,我們年輕人自己也要多注重保養,因為時間從不留情,我們都會老去。
第五段:結語。
敬老活動對于年輕人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鍛煉,不僅讓我們學會了如何與老年人交流,更是讓我們意識到了人性的溫暖和美好。因此,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和重視敬老活動,將自己融入其中,傳承中華優秀的家庭美德,保持一個良好的家庭生態。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十六
3月26日,我們來到高坪福壽老年公寓慰問那里的老人們。作為醫學生,我們給老人們測測血壓,講解一些健康知識,還陪他們聊聊天,給他們做做按摩,老人們個個高興得合不攏嘴。26日下午3點,我們從學校出發,步行大概40分鐘,來到公寓。
在三月天,雖然沒有耀眼的陽光,但和煦的微風一路伴著我們,菜花飄來香味,桃花綻開笑臉,不時,從農家院內飄出幾片花瓣,一路上輕松而又愉悅。初見老年公寓,似一座農家小樓,坐落在半山腰上,周圍環繞著長滿柏樹的小山。進到公寓內,老人們幾乎都坐在樓下休息,看到我們來都很高興。我們放下手里的東西便開始給老人們測血壓,他們幾乎很少有機會測一次血壓,這次機會他們都想測一測。一位老爺爺把我們叫了過去,說他想測一下血壓,老人有些偏瘦,我們給他測了血壓,并告訴他他的血壓在正常的范圍內,老人聽了之后像輕松了許多,開始給我們聊天,我們得知他已經90多歲了。我們頓時產生了敬佩之情,既是對老人的敬佩,更是對生命的敬佩,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是脆弱的,但面前的老爺爺讓我們相信生命的堅強。之后其他幾位老爺爺也測了血壓,有些血壓偏高的我們便給他們講些飲食、鍛煉方面的知識,告訴他們保持健康的低鹽低脂飲食,平時走動走動。我們雖然只是學生,對于這方面微薄的力量,老人們也認真的聽著,連連點頭。與其說是我們慰問老人給他們支持,不如說是他們給我們在學醫路上繼續堅持下去的理由。老人們真的需要我們乃至社會的幫助,雖說這么多老人們住在一起,像一個大家庭,但他們畢竟離開自己的親人,缺乏親人的關懷,面對不同環境中的陌生人,他們不能像親人一樣的關懷,談心。老人客氣地說:謝謝你們的關心,在休息時間來看我們。
其實我們也是遠在他鄉,遠離自己的親人,遠離爺爺奶奶,對于他們,我們就像對待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在測血壓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老人是偏癱,給他們測了血壓才發現,他們血壓都有些偏高,他們說就是高血壓引起的偏癱。我們給他們做了些局部的按摩,告訴他們可以用另一只手給患肢按摩,這樣可以活動兩只手。在我們快要離開公寓的時候,我們給老人們合影,老人們非常高興,我們把拍下來的照片給老人們看,夸他們非常上鏡,老人們個個樂滋滋的。看到老人臉上的笑容,我們也非常高興,這既是對我們的一種認可,也是對我們的鼓勵。離開了公寓,回頭望去,真心希望老人們能像那柏樹一樣生機、常青。社會中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群體,通過這次奉獻活動,我深深體會到了,弱勢群體對社會關心幫助的需要,哪怕是簡單的看望,談談話。
同時,也明白我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也應該積極參與社會的服務活動,給需要幫助的人們于微薄的力量,分擔社會的壓力。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十七
孝心敬老是中華傳統美德,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最近,我參加了一場由學校舉辦的孝心敬老活動,并從中獲得了不少啟示。
首先,我深深感受到了老人們的孤獨感。很多老人由于親友離散或生病等原因,被迫一個人生活,缺少精神上的陪伴和支持。在活動中,我和同學們和老人們交流,了解了不少他們的生活情況和困難。我深刻認識到,我們作為年輕人應該多關心、關愛老人,并在平時長期為他們提供一些簡單而實用的幫助。
其次,我認識到尊重老人的重要性。尊重老人不僅僅是表現在禮貌上,還需要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老人的權威和價值。在和老人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有著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觀念,追求的生活方式也與我們很不一樣。但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傾聽的。尊重老人,意味著我們應該充分理解他們的思想和觀點,更好地溝通交流。
最后,我更加堅信了“百善孝為先”的道理。我們所說的孝心敬老,并不是僅僅指物質上的支持和照顧,更應該從心理上,通過細心陪伴和關注,讓老人們感到溫暖和關愛。即便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上忙碌,也應該抽出時間和老人們交流,給予他們幫助和心理上的慰藉。
總之,參加孝心敬老活動讓我獲得了很多收獲,讓我更加認識到了家庭和社會的重要性,并激勵我更加努力地學習,為家庭、為社會做出貢獻。
尊長敬老活動的心得體會(熱門18篇)篇十八
子游有句名言叫: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是讓我們尊敬老人,孝敬親人的,不久前,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三個女人在河邊挑水,有一個自豪女人說:“我的兒子的像牛一樣健壯。”另一個女人也自豪的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像夜鶯的歌聲一樣動聽。”第三個女人只輕輕地說了一句:“我的兒子什么也不會。”打完水后,三個女人挑著水往回走。
水很沉,剛走了一半你的路程,她們便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突然從遠處跑來了三個男孩,翻著跟頭向這兒跑來,另一個男孩唱著那動聽的歌跑來,只有第三個男孩低著頭向母親身邊跑去。其他兩個孩子都向自己的母親炫耀自己今天的收獲,那第三個男孩二話沒說,,就幫母親挑水。這是正巧有一個老人經過此地,正巧看到了這件事,其他兩個女人都向老人詢問自己的孩子怎么樣,可是那老人說,他只看見了那個什么也不會的孩子。
讀完這個故事,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那位老人說他只看見了一個孩子?經過我多遍讀故事,我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其他兩個孩子只是炫耀自己,并沒用實際體現,而第三個孩子雖然什么也不會,辦他懂得如何孝敬親人,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老人才說出。他只看到了一個孩子。
現如今,有多少人不關新,及敬重自己的親人及父母,是他們不會嗎?不,不是的,這是因為他們不仔細觀察生活中別人為你的付出,也覺得是理所應當的。總而言之,我們要孝親敬老,多孝敬一下親人及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