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心得體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更加全面地思考和分析,提高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效率。在下文中,我們將分享一些關于心得體會的案例,一起來看看吧。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一
自然災害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一種常見現象,如地震、洪水、臺風等。這些災害常常給人們的生活和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為了預防和應對自然災害,人們需要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并養成安全的生活習慣。在實踐中,我積累了一些關于預防自然災害的安全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
首先,了解災害知識和技能非常重要。災害發生時,了解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至關重要。通過參加災害應急演習和培訓,學習避災知識和技能,可以提高自己的預防和應對能力。此外,了解自然災害的發生規律和臨近地區的災害風險,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預防措施,減少災害發生的損失。
其次,重視建設安全環境。自然災害常常是由于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為了預防災害,我們應該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減少環境污染和破壞。此外,在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中,要考慮防災要求,合理規劃建筑布局和道路交通,確保安全通道和疏散路線的暢通。
再次,加強預警和監測體系的建設。及早獲取關于自然災害的信息對于預防和應對災害非常重要。各級政府和科研機構應加強災害監測和預測工作,建立完善的預警體系。此外,公眾要提高信息意識,多關注天氣預報和災害警示信息,并及時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另外,做好個人和家庭的災害防范工作是預防自然災害的重要環節。每個人都應該制定災害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確保家庭成員掌握逃生和自救技能。此外,常備應急物資,如食物、水、醫療用品等,以便在災害發生時保證基本的生存需求。
最后,加強社會合作與救援能力。面對自然災害,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過社會的合作和協作,才能更好地應對災害。政府應加強災害救援隊伍的建設和培訓,提高救援能力和效率。同時,社會的各個組織和個人也應該積極參與災害救助工作,為受災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總之,預防自然災害需要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掌握預防自然災害的知識和技能,加強災害監測和預警體系,做好個人和家庭的防范工作,并加強社會合作與救援能力,才能更好地保護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同時,也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和應對自然災害,共同營造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讓我們共同努力,預防自然災害,保障人們的生活安全和社會穩定。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二
自然災害是人類無法預測和控制的力量,它們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破壞和損失。在面對自然災害時,如何做好預防工作并保護自己的安全成為一項重要任務。在我國,自然災害防范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過多年的努力和實踐,我積累了一些有關預防自然災害的安全心得,下面我將分享給大家。
首先,提高自我防災意識。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通過提高自我防災意識來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我們需要了解自己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災害風險,并制定相應的防災計劃。例如,在地震多發地區,我們可以將重要物品放在易取得的地方,并鎖好大門,以免地震發生時損壞物品或被困在室內。此外,學習一些基本的逃生和自救技巧也非常重要,例如學會游泳、爬樹、尋找安全的避難所等,有效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其次,加強災害預警。災害預警是我們及時應對自然災害的關鍵。政府和科研機構應建立災害監測系統,及時發布災害預警信息,提醒公眾注意防范措施。對于個人而言,我們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做好災害來臨時的準備工作。例如,當臺風來臨時,我們可以關好門窗,剪掉樹枝,并儲備足夠的食物和飲用水。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手機APP、電視和廣播等渠道獲取相關信息,為災后恢復和救援提供及時更新的情報。
再次,加強防災設施建設。在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政府應加大對防災設施的建設力度,確保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防災設施包括防洪堤、防波堤、防滑坡設施等,可以有效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同時,學校、社區和工廠等聚集地也應配備相應的防災設施,如消防器材、避難所等。此外,家庭也可以購買一些簡單的防災設備,如防火毯、應急藥物和急救箱等,以備不時之需。
此外,加強宣傳教育。宣傳教育是預防自然災害的重要手段。政府應加大對災害防范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對自然災害的認知水平和預防意識。學校也應將災害防范納入課程內容,組織開展相關的宣傳教育活動。此外,媒體也可以通過報紙、電視和網絡等渠道向公眾傳達災害預警和防范措施的信息。只有通過不斷的宣傳教育,才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自然災害的應對方法,有效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最后,在面對自然災害時保持冷靜。自然災害發生時,人們往往會因恐慌而做出錯誤的決策,導致更大的損失。因此,保持冷靜是關鍵。當遭遇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時,第一時間迅速找到安全地帶,尋找避難所,避免在震動和強風中暴露在戶外。同時,在面對火災、洪水等災害時,要迅速用濕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氣體或煙塵。如能與他人保持聯系,并告知個人位置,有助于救援人員及時施救。
總之,在預防自然災害安全方面,個人的防災意識、及時預警、防災設施建設、宣傳教育和保持冷靜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將這些措施融入日常生活中,并在災害來臨時能夠迅速行動起來,我們才能有效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生命安全。預防自然災害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我們應不斷改進和完善防災工作,為建設一個更加安全和穩定的社會做出貢獻。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三
防震減災知識和實際演練,我明白了如何防震和如何防火等一些措施,更主要的是懂得了,當地震和火災發生時如何帶領安全的逃離。現把學習。
心得。
和大家一起分享:
1、沉著冷靜:根據火勢實情選擇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亂。凡火災幸存者大多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據火勢、房型冷靜而又迅速地選擇最佳自救方案,爭取到了最好的結果。
2、防煙堵火:這是非常關鍵的,當火勢尚未蔓延到房間內時,緊閉門窗、堵塞孔隙,防止煙火竄入。若發現門、墻發熱,說明大火逼近,這時千萬不要開窗、開門,可以用浸濕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斷澆水,同時用折成8層的濕毛巾捂住嘴、鼻,一時找不到濕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織物替代,其除煙率達60%~100%,可濾去10%~40%一氧化碳。另外,應低首俯身,貼近地面,設法離開火場,以避開處于空氣上方的毒煙。
3、設法脫離險境:底層的居民自然應奪門而出。樓上的住戶若樓道火勢不大或沒有坍塌危險時,可裹上浸濕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沖下樓梯。若樓道被大火封住而無法通過,可順墻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繩子緣陽臺逐層跳下。
4、盡快顯示求救信號:發生火災,呼叫往往不易被發現,可以用竹竿撐起鮮明衣物,不斷搖晃,紅色最好,黃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電或不斷向窗外擲不易傷人的衣服等軟物品,或敲擊面盆、鍋、碗等。
5、切不可因貪戀錢財而貽誤脫險時機。
總之,雖然這次培訓只有一天的時間,但感覺收獲很是很多。
1、是跑是躲不要猶豫。
的地方,是應急避震中的好辦法,這處辦法尤其適合處在樓房內或人多場所的人。如果你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猶豫,以免在猶豫中喪失生存的機遇。
2、采取正確的姿勢。
躲避地震時要盡量降低身體的重心;
蹲下或會下時,要盡量蜷曲身體;
要防止灰土、毒氣等侵入口、鼻,條件允許最好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3、尋找安全的地方。
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內承重墻角;
教室的講臺、書桌下;
商場書店的結實柜臺、室內立柱附近;
影劇院的排椅下;
工廠車間內的機床、大型設備附近等。
4、震后迅速撤離。
地震發生之后,受損的房屋是最危險的場所,一旦震動停止,要馬上撤離。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離前要滅掉明火,關掉煤氣,切斷電源,防止火災發生。
5、要點:
(1)選擇小開間、堅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4)保護頭頸、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9)避開危險場所,如:狹窄街道、危舊房屋、危墻、高門等。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四
1、抗震救災人人有責!
2、防震減災,造福人民。
3、防震重在教育,減震重在保障。
4、增強防災減災觀念,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高綜合減災能力。
5、行動起來抗震救災,為中華民族鑄就新的長城!
6、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
7、各級黨員干部必須沖鋒在前,保護人民群眾安全!
8、科學決策能減震,立足發展要防震。
9、減災知識進校園減災意識入人心家庭社會更安全。
10、團結一致,百折不撓,奮力拼搏,抗震救災。
11、防災減災重在行動貴在堅持。
12、災害之前早預防,災害來了少傷亡。
13、地震無情人有情,奉獻愛心見真情!
14、學好防震救災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5、防災減災,人人有責。
16、防災減災靠大家和諧平安你我他。
17、安全知識進社區。
18、防災有預案,臨災不慌亂。
19、防震,未雨綢繆;減震,莫失良機。
20、愛心減少災難,和諧拯救危機。
21、防震減災人人參與,和諧社會家家收益。
22、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23、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心系災民奉獻人民!
24、向戰斗在抗災一線的所有醫務人員、人民子弟兵致以崇高敬意!
25、預防災害從頭抓,大難臨頭不用怕。
26、學習減災知識營造安全家園。
27、眾志成城抗震救災重建家園!
28、無論春夏與秋冬,積極防災不放松。
29、防震減災,利國利民。
30、安全知識進社區,減災意識入人心。
31、普及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32、天災難測量,人禍要嚴防。
33、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奉獻愛心、情系災區!
34、加強防災減災,共建和諧山西。
35、但愿千日平安無震,不可一日疏于防災。
36、持續發展須防震,以人為本要減災。
37、防震減災手牽手,美好生活心連心。
38、樹立防震減災意識,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39、防災減災系萬家,關愛生命靠大家。
40、防震減災,功在當代,利澤千秋!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五
地震是防不勝防的自然災害,目前人類還不能準確預報。它可能發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以下介紹幾種情況下遇到地震時的注意事項。
1、在車中:發生地震時,盡可能迅速安全地停車,待在車內別動。這樣可以免于被下落的物體擊中的危險。蹲伏在座位下,如果有東西落在車上,會得到保護。當震動停止后,可以走出車外,注意觀察障礙物和可能出現的危險:例如破壞的電纜、破損的道路或坍陷的橋梁等。
2、在戶外:如果當時你在戶外,就平躺在地面,不要跑,否則可能會摔倒,甚至被裂縫所吞沒。遠離高大建筑,以免被坍塌的建筑物砸到。不要往地下走,不要進入坑道,或任何可能坍塌或被困的地方。如果你已經跑到戶外,就不要再返回建筑物內。首次地震會使任何建筑都不太牢固,如果接著再發生余震,建筑物就會坍塌。
3、在山區:山頂是較安全的。斜坡上的土石容易滑落,如果你被數千噸重的土塊或巖石壓倒,很少有幸存的機會。
4、在海灘:只要不在懸崖下,你就會相當安全,但由于海嘯經常伴隨地震而來,所以當震動停止后,應盡快離開海灘,向更高的開闊地轉移。
泥石流脫險逃生方法。
泥石流以極快的速度,發出巨大的聲響,穿過狹窄的山谷,傾瀉而下。它所到之處,墻倒屋塌,一切物體都會被厚重黏稠的泥石所覆蓋。山坡、斜坡的巖石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穩定性而整體下滑。
遇到泥石流或山體滑坡災害,采取脫險逃生的辦法有:
1、沿山谷徒步行走時,一旦遭遇大雨,發現山谷有異常的聲音或聽到警報時,要立即向堅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側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
2、一定要設法從房屋里跑出來,待在開闊地帶,盡可能防止被埋壓。
3、發現泥石流后,要馬上向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邊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絕對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動方向走。發生山體滑坡時,同樣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4、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溝底部扎營。
防臺風應對措施。
1、臺風來臨前,應準備好手電筒、食物、飲用水及常用物品等,以備急需。
2、關好門窗,檢查門窗是否堅固;取下懸掛的東西;檢查電路、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
3、將養在室外的動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內,特別是要將樓頂的雜物搬進來;室外易被吹動的東西要加固。
4、最好別出門,不要在大樹下避雨,不要在雨中打手機,騎車不要打傘,更不要去臺風經過的地區旅游。有車族停車要遠離花盆、廣告牌。
5、住在低洼地區和危房中的人員要聽從各村(居委會)的'安排,或借住親戚家,或到避災點,及時轉移到安全住所。
6、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7、出租房房東要自覺做好出租房的安全排查,并落實好人員轉移。
8、臺風來臨時,千萬不要在河邊或橋上行走,不要在強風影響區域開車。
防災減災從我做起,預防常識一定牢記。
遇到災害不要著急,沉著果斷冷靜處理。
風雨雷電多加小心,減少戶外活動頻率。
洪水臺風禁止出行,泥石流來往高處去。
雷電來臨時應該怎么辦。
當你們正在遠足的時候,暴風驟雨夾雜著電閃雷鳴不期而至,請你不要驚慌,按照下面的方法去做,就可以躲避危險。
1、待在低處:在雷雨天要遠離山頂、高大的樹木和四周沒有任何東西的礫石,待在低洼處或平地上。如果你正站立著的話,馬上蹲下來,然后彎腰至膝。還可以快速平躺。
2、絕緣:如果不能離開高處,干燥的物質也可以作為絕緣材料,坐在上面,不要坐在潮濕的地方。彎腰低頭、抱膝抵胸,腳要離開地面,四肢并攏,不要用手觸地,那樣可能會傳導雷電。帶橡膠底的鞋有助于絕緣,但不能絕對保證你一定安全。
3、遠離金屬物:雷電來臨時,不要握著金屬物品。遠離金屬建筑和柵欄。靠近大的金屬物體很危險,即使沒有發生接觸,熱的空氣也能對肺部產生傷害。
如何應對冰雹災害。
1、盛夏季節,上學或放學的路上突然降下冰雹時,要用雨具保護好頭部;如果忘帶雨具了,要用雙臂抱頭保護,并迅速跑到安全的“臨時避難點”。
2、當冰雹在地面上積累了一定厚度,又一時融化不完時,不要因好奇,赤腳去趟水,因為水溫很低,容易造成凍傷。
3、下冰雹時,不要爭先恐后地到門口撿冰塊,此時最容易砸傷頭。
4、暴雨天氣電線有可能結冰壓斷,或有電線垂落,絕不能觸摸電線,避免發生觸電事故。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六
為建立健全預防檔案館突發性重大事故和自然災害緊急處置機制,提高檔案館的安全保障和救災能力,確保館藏檔案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領導。
(一)成立永寧縣檔案館應對重大事故和自然災害搶險救災應急領導小組和縣檔案館搶險救災工作隊。
1、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
其職責是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搶險現場的組織指揮。
2、搶險救災工作隊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張自忠任組長,檔案局全體工作人員為成員,其職責是負責應急搶險工作。
(二)搶險救災責任人順序:1、局長2、副局長3、庫管人員4、其他人員。
(三)協調指揮:搶險救災領導小組負責搶險救災工作的決策與協調,具體負責救災現場的組織實施與指揮,現場工作人員必須絕對服從,不得各行其是。
二、預案目標。
(一)在應急的情況下,采取最有效行動消除對館藏檔案、資料的威脅。
(二)保護未受損的檔案、資料。
(三)搶救已受損的檔案、資料。
三、災害種類。
災害可以分為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兩大類。自然災害是指自然現象引起,如地震、雷電、洪水等;人為災害是指來自于人類的失誤,如漏雨、漏水、電線私拉亂扯和線路老化短路、起火(包括蓄意縱火、爆炸、戰爭等)。上述災害如果使檔案館的設施、設備、檔案、人員發生威脅,出現險情,應及時進行搶救。
四、搶救重點。
(一)重點監視區:二樓檔案庫和三樓資料庫;計算機機房。
(二)檔案資料搶救順序:1、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2、民國檔案;3、各局委辦檔案;4、名人檔案;5、聲像檔案;6、圖書資料。
五、應急準備。
(一)建立災情預警聯絡系統:由縣檔案館安全責任人負責與公安消防、水務、氣象、地震等部門聯系,建立有關突發性重大事件報告制度。將檔案館列入相關的重點管理單位,及時溝通信息,按要求做好災情預警工作。
(二)完善搶險救災的日常訓練工作:所有人員均應熟悉自己的搶險崗位、職責、消防器材的存放位置、使用方法等,真正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位,方法得力。
(三)辦公室要完善搶險救災器材配置,保障后勤供給。消防器具應每年檢查(更換)一次,并與相關科室配合,保證消防通道暢通。
(四)所有庫房均應配備鑰匙兩套,一套由庫房管理人員使用,一套由辦公室保管以備急用。
(五)建立檔案安全檢查制度,把安全工作的重點從事后處理轉到事前防范上來,樹立預防重于搶險的思想。庫房管理人員應對庫房安全情況進行檢查登記,加強對重點部位的檢查,發現問題和隱患要及時整改。
(六)按照檔案安全管理標準化要求,一是積極爭取資金安裝消防監控設施,確保檔案館始終處于安全監控之下。二是全部配齊消防滅火器和安全管理各種設施,確保完好率始終達到100%。三是及時檢查調整安全消防水袋處于能使用狀態。
六、應急行動。
(一)基本行動:按照分工,樓層責任人及現場第一人應立即報告,在可能的情況下利用一切應急搶險工具阻止災情,保護未受損的檔案,并及時向領導匯報。
(二)辦公室應協調消防、搬運等環節的組織實施和后勤保障工作。
(三)應急預案的操作步驟:分一般性災險、較大災害和重大災害三種情況。
1、一般性災險的操作步驟。
(1)凡發現館內任何部位有被燒烤異味或庫房屋頂地面暖氣漏水等異常現象,每個人都有責任立即告知周圍其他人,共同查險源。如果險情不大,自己能處置的,除發出警報外,要立即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迅速撲滅險情。
(2)報告領導。
(3)查明原因,堵塞漏洞,徹底解決問題。
2、較大災害的搶險步驟。
凡發現檔案的資料庫區災險情況較嚴重,搞不清虛實、或估計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處理的,應立即發出警報,呼叫搶險救災工作隊全體人員參加搶險。有關責任人指定專人迅速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撥叫消防電話及與搶險救災有關的外界聯系電話,明確受滅地點。
(2)打開通往險區的'通道大門。
(3)通知大院治安員,保證大門暢通,為消防車的靠近做好準備。
(4)消防隊到來之后,應及時簡介險情,一切聽從消防人員的指揮。
(5)發現庫房進水時,應立即通知辦公室或安全責任領導,查找原因,排除隱患,堵塞漏洞,并先利用現有人員采取一切排水措施,以保障檔案資料的安全。
3、重大災害的搶險步驟。
發生危害檔案,同時又傷害人身安全的災害,如雷擊、地震等本身、次生火災、洪災、庫房崩塌等,可按上述較大災害搶險步驟進行排除。如同時涉及人員傷害時,要兵分兩路,一路應及時將受傷人員迅速轉移到醫院進行搶救,一路搶救檔案資料,若險情危及到供水、供電、通信、熱力及污水管線等又自身不能處理時,應及時通知有關部門進行搶險工作。
七、值班責任。
凡在工作時間以外,如雙休日、節假日時間出現災情時,值班人員及帶班領導為直接救災責任人,其責任是:
(一)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通信暢通,對樓內各部位做到勤轉、勤看、勤檢查。
(二)撥打電話報警。
(三)撥叫電話通知局領導或其他責任人。搶險救災工作隊員接到救助電話應迅速到達指定地點。
(四)可能的情況下,阻止災情。
(五)請求大院治安員,迎接消防車、供電搶險車等及其它搶險人員的到來,并向消防等人員指明災險部位。
(六)搶險結束后,負責向領導報告發生災情情況。
八、善后工作。
災情消除后,立即作好以下工作:
(1)搶救能夠補救和修復的檔案。
(2)將災害發生原因,造成損失及處理結果報告上級。
(3)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及時進行整改。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七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浩瀚星河中,廣闊無垠的太陽系孕育了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地球。她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在那里,有地球所創作的宏偉的生命詩篇——廣袤的草原,清新的空氣,參天的群山,皚皚的雪原,翠綠的松林,波瀾壯闊的大海——旖旎的大自然,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澳大利亞的山火,徹底點燃了人類防災減災的決心……
那一日,煙塵滾滾,烏黑染滿天穹,火紅的“烈日”于大地升起,不斷擴散,導致生靈涂炭。“吱吱……嗷啊……噼咔噼咔……”聽,這是澳大利亞考拉在烈火中生機渺茫的絕望呼喊,這喊聲,在人類的內心翻起驚濤駭浪。
為了我們的友人,為了我們的至親,為了我們美麗的家園,防災減災的行動迫在眉睫!
防災減災,需要我們從大事著眼,從小事做起。只要我們改善環境,災難的發生便不至于如此頻繁。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如隨手拔下電器插頭、不在易燃物周圍用火、煙頭及時熄滅諸多行為,預防災害的發生。
我們可以植樹造林,通過植物的凈化能力改善大氣環境,巨大的根系也可以防風固沙、抵御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
我們也可以建造避難所,在泥石流、洪水、暴雨等特大災害來臨時,及時躲入庇護所,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當災難來臨之時,我們需要沉著冷靜,分析局勢,選擇最有效的逃生方式。
地震時,盡量多在桌子、床板下,或靠在墻角蜷縮身體,抓住機會逃生,余震來臨時一定待在開闊地。
火災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伏地前行,以免吸入大量煙塵,中毒暈倒。身上起火可在地上打滾滅火切忌乘坐電梯,需走逃生樓梯。
發生重大疫情時,做好個人防護,經常對室內或家具進行消毒。當自己或家人疑似感染,及時匯報,切勿隱瞞。且不要去往人員密集的地方,以免交叉感染。
我們一定要豐富自己的減災知識,以便在災難來臨之時,我們能保護好自己與家人,捍衛自己的美好家園。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八
2、參與防震減災,構建和諧社會。
3、邊坡隱患險于明火,防治避讓勝于救災。
4、災難可以預防,生命不可逆轉。
5、防震為先,內化于心;減震為本,外踐于行。
6、防震減災踐于行,和諧幸福見于心。
7、監測避讓,群測群防。
8、未雨綢繆防災害,國安家寧人開顏。
9、防治地質災害,建設美好家園。
10、災難需要永記,防患始于未燃。
11、房前屋后,高陡邊坡是地質災害的高發、易發區。
12、樹立防震減災意識,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13、莫道防災要花錢,減少損失加倍還。
14、勿忘防災促發展,銘記減災構和諧。
15、防治地質災害人人有責。
16、知險之心長有,防災之事首行,心中不忘災禍,重在排除隱情。
17、防震減災人人抓,幸福社會千萬家。
18、科學防震減少損失,輕視防震罪責難逃。
19、用法律落實防震措施,強責任提升減震效能。
20、居安當思危,防災人為先。
21、防震減災年年講,強國富民常常安。
22、學好防震救災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3、山谷易發泥石流,高陡邊坡易滑坡。
24、災難面前人人平等,注重預防人人有責。
25、防震從源頭抓起,減震重過程控制。
26、群策群力防震減災,同心同德利國惠民。
27、天災無情,不防不行。
28、防震減災重如山,全民攜手保平安。
29、但愿千日平安無震,不可一日疏于防災。
30、珍惜生命,愛護環境,科學預防,減少災難。
31、愚者用鮮血換取教訓,智者用教訓避免事故。
32、愛護地球,減少災害,保護環境,共享和諧。
33、全民動員防災,人人參與減災。
34、防災有預案,臨災不慌亂。
35、防震重在教育,減震重在保障。
36、我以我心防震害,我以我行建和諧。
37、災害傷人又損財,防災到位少麻煩。
38、早防災,減大災,早治災,少受災。
39、防震減災,平安常在。
40、治病于無病之日,防災于無災之時。
41、天災無情人有情,防震減災要先行。
42、推進防震減災責無旁貸,堅持居安思危義無反顧。
43、震害無情人有情,有災就要人幫人。
44、常思災難之害,常修防災之功,常積救災之德。
45、疏于日常防震減災,等于漠視生命財產。
46、認識地質災害,預防地質災害。
47、財富積累千辛萬苦,防震不當一無所有。
48、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9、抗震預案在心中,有備無患保平安。
50、防震減災須抓好,社會安定最重要。
51、少一分天災人禍,多萬家平安幸福。
52、人人提高防震意識,處處化解震害危機。
53、國家要科學發展,防災要謀劃先行。
54、和諧中華,共同的家園;防震減災,共同的心愿。
55、落實應急預案,維護公眾安全。
56、愛心減少災難,和諧拯救危機。
57、天災難測量,人禍要嚴防。
58、天災無情人有情,大愛無疆傳真情。
59、人生路漫漫,防災莫怠慢。
60、持續發展須防震,以人為本要減災。
61、預防有條有理拒災害,治理有策有效鑄和諧。
62、防震依靠科學,減震依靠大家。
63、防震減災人人參與,和諧社會家家收益。
64、科學決策能減震,立足發展要防震。
65、暴雨易發地質災害,雨過仍是關鍵時期。
66、防災防住孩子的眼淚,減災減去母親的傷悲。
67、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殃,注重防災減災,優化生存空間。
68、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防震減災效果必現。
69、加強監測,預防地質災害。
70、雖然我們無法避免災害,但我們能夠提早預防。
71、天災人禍時常有,防災之心不可無。
72、預防地質災害,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73、以人為本防地災,預防為主保平安。
74、普及防震知識,弘揚減災文化。
75、防震減災不落空,關注民生便有功。
76、泥石流、滑坡、崩塌有前兆,雨天留心要防范。
77、時時處處防災患,世世代代保平安。
78、防震,未雨綢繆;減震,莫失良機。
79、生命生存非同小可,防震減災刻不容緩。
80、家事國事天下事,防震減災是大事。
81、防震救災不是口號,付諸行動最為重要。
82、生命無價,平安是福。
83、樹立防震意識,增強防震技能。
84、預防災害從頭抓,大難臨頭不用怕。
85、防震減災須從青少年抓起。
86、防災必須科學,減災也是發展。
87、防震減災手牽手,美好生活心連心。
88、科學發展能防災,安全生產保減災。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九
泥鰍跳,雨來到。
泥鰍靜,天氣晴。
青蛙叫,大雨到。
雞進籠晚兆陰雨。
燕子低飛要落雨。
螞蟻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歸窠遲,來日好天氣。
魚兒出水跳,風雨就來到。
蜻蜓飛得低,出門帶笠。
黑蜻蜓亂,天氣要旱。
響聲一報告,地震就來到。
大震聲發沉,小震聲發尖。
響得長,在遠程;響得短,離不遠。
先聽響,后地動,聽到響聲快行動。
上下顛一顛,來回晃半天。
離得近,上下蹦;離得遠,左右擺。
上下顛,在眼前;晃來晃去在天邊。
房子東西擺,地震東西來;要是南北擺,它就南北來。
噴沙冒水沿條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冒水噴沙哪最多?澇洼堿地不用說。
豆腐一擠,出水出渣;地震一鬧,噴水噴沙。
洼地重,平地輕;沙地重,土地輕。
磚包土坯墻,抗震最不強。
酥在顛勁上,倒在晃勁上。
女兒墻,房檐圍,地震一來最倒霉。
地基牢一點,離河遠一點;墻壁好一點,連結緊一點;房子矮一點,房頂輕一點;布局合理點,樣子簡單點。要想再好點,互相多學點。
地震鬧,雨常到,不是霪來就是暴。
陰歷十五搭初一,家里做活多注意。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漲,就是落;甜變苦,苦變甜;又發渾,又翻沙。見到了,要報告。為什么?鬧預報。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十
為了使物業所管轄區域在自然災害來臨時作好各種預防工作,使損失降低到最低點。特制定以下應急預案:
a.檢查應急應用工具并確定其性能良好;
b.檢查急救箱,確定各項基本藥物齊備;
c.將緊急應用電話表張貼物業明顯的地方;
d.提醒業戶搬離放在窗臺及花架上的花盆及各類雜物;
e.天臺溝渠、地漏的清掃工作,要落實到人;
g.緊閉所有門窗、電梯機房及垃圾房等處的門窗,還必須做好防火措施;
h.加固所有樹木或用繩索捆好,將盆栽花卉移至低處或隱蔽角落;
l.如風暴儲蓄晝夜不停,員工需輪流值班,無論任何事后管理處都應有值班員接聽電話;
n.熱帶風風暴/臺風警報解除后,管理處應即時進行檢查及填報風暴損毀報告,保潔人員迅速清理由風暴所造成垃圾淤塞的渠道。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十一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5月14日,我演講的主題是:學習科學,認識地球,防震減災,做一個成熟的.地球公民。
我國是個地震多發的國家,地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洲次大陸板塊的結合部位,受這兩大板塊的共同作用和擠壓,形成了我國西高東低復雜地形地貌。著名的地球之顛珠穆朗瑪峰就是地殼運動的結果,板塊漂移的杰作。
學習科學,認識地球,預測地震。
人類對地球內部構造的探索從來就沒有停止。我國最優秀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翁文波等人,經過長期的科學實踐,認為地震等自然災害是完全可以預測的,截止目前,運用李四光的預測理論,我國已經成功地預測了地震活躍帶上14次6級以上的地震其中的10次,準確率達70%。
盡管我們的祖先非常優秀,現在的科學進展也了不起。但是由于地質構造非常復雜,加上地震類型復雜多樣,人類的科學認識水平,到目前為止,還不能每次都準確地提前探測出地震,即使是世界科學最發達的國家也做不到。從小學好地理知識,了解更多的地殼運動規律。從而象天氣預報那樣提前測報地震就好。認識自然,關注自然界異常現象,防震減災地震還是有些前兆的,比如講,有的動物會有特別的反應,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前,動物園的好多動物就亂跑嘶鳴,,這次汶川大地震前一兩天,上萬只青蛙集體搬家,只不過人們大多麻木,沒有重視和警惕,所以,人們也要好好向動物學習,這門學問叫仿生學。
同時,不論何時何地,要有防患危機意識,當災難降臨時,不要慌亂,或就地臥倒,或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疏散撒退到操場上,要學會自救自護,1995年9月20日臨沂蒼山發生5.2級地震,地震本身沒砸死一個人,卻造成320人受傷,其中56人重傷,其中絕大多數為震時學生跳樓受傷或爭搶外逃而被擠倒踩傷。然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青龍縣幾十萬鄉親無一傷亡,這次汶川大地震,安縣桑落中學2200名學生毫發無損。都因為積極有為,平時防微杜漸,創造了零傷亡的奇跡。
的進展,人類終將變得越來越成熟,人們能夠象預報天氣那樣準確性地預報地震,從而保護生命,減少損失。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十二
1、學校辦公室負責接受上級防災指揮部的各項指令,制定校內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領導小組部署校園臺風、暴雨、冰雪、地震來臨前的應急防御,做好緊急救災和恢復校園正常教學的工作。
2、校辦公室負責認真宣傳、貫徹、執行上級實行防災的指示,傳遞防災信息。
3、安保處負責組織師生學習辨別臺風、暴雨、地震等災害預警信號,掌握災害預防和自救知識。
4、總務處定時和不定時排查校園的教室、地下排水管道、供電線路、消防安全設施、樹木、墻報欄、玻璃門、窗戶等安全方面的隱患,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映,并監督及時整改。
5、制定實施搶險救災方案,組織和訓練,并指導校內師生模擬預防演練。
1、領導小組及職責。
組長:陳佑俊。
副組長:李麗芳。
成員:全體中層干部、班主任。
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3)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面保證和促進學校安全穩定。
(4)做好防自然災害的宣傳教育、組織防災害的演習工作。提高廣大師生的防范意識。
2、通訊聯絡及職責。
主要職責:
(1)接到上級指令或天氣監測預報信息、預警信號,需要停課,則通過學校通訊網絡第一時間將信息傳遞給有關老師、學生、家長,立即采取措施停課放假。
(2)通訊小組隨時與教育系統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保持聯系,在接到臺風、暴雨信息時,進入戰備狀態,隨時待命。
(3)及時匯報學校受災、救災及有關情況。
3、安全防護救護及職責。
主要職責:
(1)在發生災害時,組織各方人員切斷電源,檢查和加固窗外的懸掛物,檢查旗桿、墻報欄,防止高空懸掛物摔落傷人,要檢查保管好各類電器。
(2)組織各班班主任負責關好教室門窗,各處室、年級組關好辦公室門窗。信息中心的老師負責檢查電腦室和多媒體室電源開關。
(3)突發臺風、暴雨、地震等自然災害時,組織學生在安全地方躲避。
(4)若遇人員受傷,積極組織搶救。
4、善后處理及職責。
(1)發生破壞性災害時,立即做好抗災自救工作,在上級領導下,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開展自救活動。
(2)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做好災后衛生消毒,防止傳染性疾病在校園滋生蔓延,做到大災之后無大疫。
(3)災后要科學安排課時,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盡快恢復正常。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十三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茶余飯后,總喜歡纏著媽媽給我講小時候的事情。今天媽媽講了我十一個月時經歷的那次地震。
當時姥姥陪著我在樓房里玩,突然房頂的電燈開始搖晃了起來,巨大的地震波讓姥姥摔了個踉蹌。當反應過來是地震后,姥姥抱起我就往樓下跑,到樓下才發現房門鑰匙沒帶,大冷天里我還光著雙腳,空地上已經站滿了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安慰著身邊的人。還好,在戶外呆了兩個小時,沒有余震發生,才惴惴不安地回了家。
學習了地理知識的我,饒有興趣地同媽媽聊起了地震。地震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它屬于自然災害的一種。自然災害有許多種,地震、酸雨、火災、水土流失等,排在首位的要數地震了。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生過大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地震是因為地殼中兩塊板塊發生碰撞而產生的,雖然地殼離地表不太遠,但人們卻看不見。不過大家也不必過分擔心,地震不是不可預測的。地震前小狗會狂吠想要沖出家門,老鼠成群成群地逃走等。當你看到這樣的情況后,應該馬上通知地震局等相關部門并快速撤到空曠地區,盡量不要靠近大樓等建筑物。
地光、地聲、輕微晃動是地震的前兆,有這些現象出現時離地震的時間平均只有十多秒,最長也只有半分鐘。記住,地震來了,你得救活你自己。如果在家中來不及逃走,就躲在一個小房間里,躲到“生命三角”下,注意保護頭部;在電影院等公共場合時要躲在椅子下面,聽電影院工作人員的指揮有序撤離;若在上體育課只需待在操場上,小心大樓倒塌即可;假如在教室里上課就躲到課桌椅之下注意保護頭部,聽老師安排有序撤離;如果被壓在廢墟底下,就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兒地挪動身體,保持呼吸順暢,想辦法自救,若無法自救要保持體力,等待救援人員的來臨。
災難其實并不可怕,只要人們增強防范意識,就能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地動天不塌,大災有大愛。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十四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二(10)侯思齊的家長,今天我很榮幸能夠作為家長代表在這里發言。
我發言的主題是《時時不忘防災減災》。
同學們,生命的確很脆弱。不久前的雅安地震、“新聞夜班車”播出的娛樂室火災、一次次交通事故以及無法救治的各種病癥剝奪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由此可見,健康生活一輩子對于每個人來說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周圍的一切,電磁輻射,自然災害,交通隱患、運動傷害,水、火、電等等都考驗著每個人的生命力量。
“珍愛生命,安全第一”是我們永恒的話題。只有我們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充分認識生理健康知識,扎實掌握一些自救技巧,才能避免各種侵害和傷害,才能讓自己和周圍的朋友過得舒心健康。同學們,以前我們學校舉行的緊急疏散演練活動就是比語文、數學重要得多的一課。現在,你一定明白為什么每天上學時,你們的父母總會嘮叨著:“過馬路時要小心”,“注意安全”了吧。就是這些充滿善意與愛心的提醒,告訴你要“珍愛生命,安全第一。”
同學們,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范能力,時刻不忘防災減災,做到警鐘長鳴!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十五
設計意圖:
四川地震災難深深震驚了每個人的心。關于地震自救的方法,也成了教育界的熱門焦點。我們經濟開發區中心學生園也抓住了這一教育契機,向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的地震自救的安全教育活動,意在增強同學的自我保護意識,初步學習一些自救方法。因為同學們從沒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事情,沒有直接經驗,有的只是這次從電視中接收到的一些有關地震的救援信息。所以,為了讓同學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和熟悉一些地震災害來臨的情況和自救方法,我們通過這次主題活動,使同學們知道了一些自救方法,以防護同學們健康成長。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學學中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識。
2、情境遷移,進行地震自救演練。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能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圖片內容。
2、難點:認識、了解地震,學會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準備:
1、學生安全繪本《地震自救》ppt圖片、相關地震自救的現實照片。
2、地震博士圖卡。
3、模擬地震的聲音磁帶、錄音機。
活動內容:
一、認識、了解地震:
1、師幼共同討論:“你們知道去年發生在中國的汶川大地震嗎?”
3、這時候,你該怎么辦,地震確實很可怕,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對策?
二、學習地震自救基本常識:
1、出示地震博士圖卡:“我是地震博士,下面我將向你介紹有關地震的各種知識,即使地震發生了,你也能從容應對。”
2、ppt圖片6:地震來了,屋子里是怎樣的一副情形?
(屋子怎么了?電燈怎么了?同學們怎么了?屋子里會有些什么聲音?)。
3、學生猜測:屋里還會有些什么東西?
4、我們看一看屋里的東西會發生什么變化?會發出怎樣的聲音?
ppt圖片7:書架怎么了?書架上的書會怎么樣?
ppt圖片8:玻璃窗會怎么樣?發出什么聲音?
ppt圖片9:花瓶和擺放花瓶的架子會怎樣?發出什么聲音?
ppt圖片10:抽屜又會發生怎樣奇怪的變化?
5、ppt圖片11:嘎嗒、嘎嗒、哐當、哐當,萬一地震突然來襲,我們該怎么辦?同學們的動作、姿勢是怎樣的?他們用什么東西保護自己的頭部?請個別學生來學一學。
6、ppt圖片12: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地震結束后,我們要怎么做?
7、ppt圖片13、14、15、16、17、18、19、20:讓我們看一看生活中的同學們是怎么在地震來臨時進行自救的。
三、地震自救演練:
1、介紹演練方法和要求:當你感覺到地震來臨時,請你用學到的自救方法跟老師一起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2、教師播放地震模擬音樂,學生就近尋找可以利用的物品用正確的姿勢保護頭部。
3、音樂結束,地震減弱,學生按教師口令轉移。
四、慶賀自救成功。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十六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5月12日,這個讓人恐懼的日子,一場毫無預兆的地震襲來。短短的幾個小時,汶川被夷為平地,無數個鮮活的生命猶如曇花一般,還沒來得及綻放,就被無情的黑暗所吞噬。霎時,零落的花瓣在神州大地的上空劃過一道有一道血染的痕跡。
災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面對它的斗志;災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面對明天的勇氣。我們對未來的憧憬,也正式需要努力奮斗作根基,堅韌堅強做枝干,感動希望作雨露,生命小樹才能茁壯成長。
昨天,我們緬懷歷史;今天,我們奮發努力;明天,我們樂觀向上!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預防自然災害的心得(模板17篇)篇十七
建立和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提高林業系統應對各類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保證各項防御救災工作有序有效進行,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編制依據。
依據《福建省防洪條例》、《福建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福建省“十一五”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福建省防洪防臺風應急預案》以及《福建省林業防御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等,制定本預案。
(三)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的原則;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堅持行政首長負責,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的原則;堅持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
(四)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我市林業系統洪水、臺風、雨雪冰凍和干旱等自然災害及次生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
(一)應急組織機構。
市林業局防災工作,并會同各職能處室做好核災報災工作;。
(3)計財科負責搶險救災經費的申請、下撥和監督工作;。
(4)國有林場管理處負責指導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場范圍內森林公園的防災救災工作。
(5)野動站負責指導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的防災救災工作;。
(7)其他各有關科(室、站)根據職能,完成局防御自然災害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任務。
(一)預防和預警信息。
根據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統一部署和指令,及時向各縣(市、區)林業主管部門和局直屬單位傳達暴雨、洪水、臺風等有關信息以及上級領導對防御工作的指示、要求和應對措施等。
(二)預防行動。
災害發生前,組織指導各縣(市、區)林業主管部門和局直屬單位做好安全檢查,落實各項防御措施、搶險救災物資、搶險隊伍和責任人,加強防御宣傳,堅持24小時值班,加強與防汛、氣象等部門的聯系,做好上傳下達。
在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統一領導下,根據市防汛辦及有關部門發布的災害防御應急響應等級,按職責分工開展工作。
(三)及時收集掌握林業防災救災工作的薄弱環節和險情、災情;。
(五)深入重點受災區指導防災救災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六)及時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及有關部門報告情況;。
(七)根據災害發展趨勢,適時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1、及時關閉可能受洪水、臺風等影響的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內的旅游景區、景點;。
2、取消室外大型活動;。
3、控制、減少車輛和人員的外出;。
4、組織應急搶險救災隊伍趕赴重災區。
根據市防汛辦、氣象臺發布的響應結束信息:
(一)局防災領導小組提出搶險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要求;。
(三)采取有力措施,安排好受災林業職工群眾的生活,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五)做好抗災救災的宣傳報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