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朱子家訓讀書心得篇一
世界就像一潭水,初始,并不知道有多深,隨著我們的成長,對這潭水一點點的涉足,才發(fā)現(xiàn),原來,深不可測。漸漸地,人們懂得怎樣運用智慧·權術在這潭水中暢游,可是更多的我們失去了。
《朱子家訓》并不只是家訓,更應該是中國人乃至世界應該學習的訓則。它是中國文化的延續(xù),它經(jīng)的起時間的考驗,歷史的沉淀。當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坦誠相見,不再認為光明磊落是立足的根本,不再彼此相信。一部《朱子家訓》正引導著我們?nèi)绾巫吆萌俗种贰?/p>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嫉妒是心靈的毒藥,妒忌會蒙蔽了人智慧的雙眼,永遠也看不清真正的真諦所在。記得《愛的教育》中所講的一個孩子,因為嫉妒心過強,引起了所有人的反感,最終也沒有能超過所嫉妒的人。擁有一個廣闊的心胸是重要的,它不僅可以容納百川,更可以包容世界,這才是真正的強者。禍福是相倚的,就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流傳在炎黃子孫世世代代中,那些因他人失馬而幸災樂禍的人,因塞翁的兒子腿傷而嘆息的人,最后也明白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那些有喜幸心的人有怎能看到最后的結局,事情總是變化并發(fā)展的。況且,在別人受難時,自己更應該幫助,這才是做人該有的良知。
“施恩莫念,受恩莫忘”。現(xiàn)實中總是有很多人持著自己孤傲的心,經(jīng)常在自己受恩者前面顯擺自己,殊不知這樣只會讓人覺得沒有氣度,更有甚者,因為自己施恩,總覺得別人歉自己的,讓他人回報,結果回報的遠比他施的恩要多。受他人之恩當然不能忘,由于家庭條件不好,上學收到社會大量的資助,有招一日,等我發(fā)達了,一定加倍的回報他們,畢竟,在這個時候,我得到的不僅是資金,還是希望,更是動力。我沒有韓信的能力可以一飯千金的回報老婦人,但至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讀書志在圣賢,非徒科第”這句話在現(xiàn)在這個只認文憑的社會可以說是基本上是沒有用的。但是在我看來“書”不是學業(yè)。此書指的是單純的書,可以擴充為知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讀書可以增加人的涵養(yǎng),擴充知識面,甚至可以改變?nèi)松鋵嵖频谝婚_始的作用應該也是選拔一些有修養(yǎng)·愛讀書的人,可以從書中悟出許多道理方法的人,只不過到后來,都變得功利了,成了為科第而讀書,為未來而讀書,啥時候能為讀書而讀書,才掌握了讀書真正的樂趣。
古代真正的圣賢,有幾個是為了科第而讀書,他們都從書中參悟了一些道理,有著自己的理想,諸子百家是,各代名臣是。古代的才子大家更多的是官場失意,當沉浸在他們的文章,體會的將是別樣的滋味。
《朱子家訓》在此時就不僅僅是家訓了,更是一部鞭策個人行為的箴言,以此訓律自己,規(guī)范自己,將塑造一個更嚴謹?shù)尼t(yī)學人士。
朱子家訓讀書心得篇二
讀完《朱子家訓》我感慨良多。它講述一個道理,一個人對他人、對生活應有的態(tài)度。全篇以偶句連成,頗具韻律。反復吟讀,更覺得蘊涵豐富,深意綿長。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即昏邊息,關鎖門戶。"一種田園般的悠然生活,躍然于眼前,每天早晨伴著晨露,把庭院內(nèi)外收拾的干干凈凈,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當太陽走完一天的行程,灑下最后一束陽光,便關鎖門戶,卸下一天的勞累疲憊,準備進入夢鄉(xiāng)。這是怎樣的一種安然,一種恬靜,恐怕只有不被世俗沾染的人才能享受這份安逸吧。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微艱。"看看如今,美國的"次貸風波"引起了世界經(jīng)濟的強烈波動,且不說其他,就一路飆升的糧價或許就是08年一個籠罩在人們頭頂?shù)慕?jīng)濟陰霾。聯(lián)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前不久也發(fā)出警告:每天晚上地球上有8。5億人饑腸轆轆地入睡。或許一日三餐能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在很多人眼里成了一種奢望。報紙上那些"饑民"特寫,怎不為我們一次次的敲響警鐘:杜絕浪費,從我做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的基礎。社會能否達到所謂的"太平盛世"歸根到底就是看每個家庭過的是否幸福如意。但是,總有太多太多的家庭處于不幸之中,隔閡、爭吵和打鬧,日子雞犬不寧,孩子的心沒有依靠,惴惴不安,心存膽怯,平靜的生活總是那么短暫。一時話不投機,就可能瞬間爆發(fā)一場戰(zhàn)爭。對此前人早已告誡過我們,"居家戒爭訟,訟而終兇"是啊,兩個人從相遇、相知、相戀,到最后組建起家庭,畢竟都付出過,努力過,何苦用曾經(jīng)接吻的嘴說出中傷對方的話呢!"凡事當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做事不能太絕,說話亦然,所謂話說太盡,緣分必定早盡。
讀完全篇我有太多的頓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中國優(yōu)秀文化,優(yōu)秀傳統(tǒng)很多都包含在里面。它對于一個剛剛踏出校園尚且稚嫩的青年,在對成人的世界探索中,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當然所處的時代不同了,一些內(nèi)容可能以不適合這個時代了,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對女性的某種偏見、自得守舊等是那個時代的歷史局限,但其大部分還是有道理的。人生是有取舍的,書中的內(nèi)容也可以取舍。
朱子家訓讀書心得篇三
精簡的522字里不乏傳世名句,從小至大,茶前飯后,父母長輩也都會向我們嘮叨上兩句。作為家訓,代表著長輩對自己一生經(jīng)驗的總結,也是對自己后輩子孫的期許。可見朱子用心良苦。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這樣違背審美需要的句子,大家也是能夠應著時代發(fā)展自行甄選的,畢竟時代不同,也無法對古圣先賢太多苛求,即便朱子倡導民主自由作出劃時代被現(xiàn)代人都能完全認可的壯舉,估計他的作品也流傳不到今日,畢竟封建君王都不是吃干飯的。
去糟粕取精華的事情大家都會做,剩下的就是這本家訓其本身了。
我的感想就是,家訓其實很是個雞肋的東西。
要說x訓,大家都不陌生,什么家訓校訓多的就是,套路也不多,類似于名人名言與成語錦集一樣。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與思想道德,要說作用,或許也能夠在你桎梏的時候給你一縷明亮,在混沌的時候給你一絲清明,但基本也就一個字,幾句話。朱子洋洋灑灑522字就有點嫌多了,嫌多并不是指讀起來看起來麻煩,而是說他管的太多了,從三綱五常到生火做飯娶妻生子,什么事都訓的牢牢的,無疑目的是讓后輩少走彎路,先不說自己走的路正確與否,即便后輩一絲不茍的跟著路走,也最多成了朱子第二,即便真的達到了和自己一樣的境界,那時是否一樣被接受被認同還是另一回事。況且我也想問一句,朱子啊朱子你自己做得到么。
理論教導和實踐是兩碼事,為人若此,庶乎近焉朱子在522字的家訓最后說了一句這么可怕的.話,如果這么做,那就差不多和圣賢做人的道理相合了。如果按著朱子家訓完完全全的去做,必定成為當時的一代圣人,反正我是信了。因為他把當時好的品德都寫下來了。但能做到的,太少了。畢竟,明白和能做到是兩碼事。就像誠實守信一樣,簡單的四個字,婦孺皆知,但從小到大,說這四個字完完全全履行毫無愧意的人恐怕很少了。再說誠實守信,世上總不少善意的謊言,有時候委曲求全也是好的。家訓變成框框,后輩們行事的范本,就變成了嘮叨。只是一本書啊。
說白了,我趕腳家訓就是一種家庭教育的理念,如何教育后人,后人應該如何做人。家訓不像座右銘一樣自己勉勵自己就行了,人們都有權利決定成為怎樣的自己,但沒有權利決定別人的世界觀,即便為人父母。這樣看起來為子女好的愛,反而是一種對子女未來的掠奪,子女作為生命他們也是獨立的,而不是父母生命的單純延續(xù),所以完全將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子女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同化世界觀的行為,這樣同化世界觀的家訓也是儒家禁錮人們思維的表現(xiàn)。
綜上所述,朱子家訓是儒家一種家庭教育理念的表現(xiàn),作為為人的要求與人生經(jīng)驗的總結,他說好的,作為家訓,她是不妥的。
朱子家訓讀書心得篇四
《朱子家訓》以聊聊數(shù)百字能成為儒家經(jīng)典之作,幾百年為世人說重的原因,也才明白學校老師要求我們學習的良苦用心。
且不說《朱子家訓》蘊含豐富,深意綿長,就看它全篇以對偶句連成,實具韻律之美,讀來朗朗上口。
比如里面的“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開篇就給人悠然的意境,很多人都憧憬恬然自若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如作者所說,每天清晨早起,整理自己,干干凈凈的迎接新的一天,當最后一束陽光被收走,便就著月色進入夢鄉(xiāng),緊緊的大門將煩擾關在門外,沉淀自己,沉淀雜念……保持寧靜的心態(tài),認真的對待每一天!
它教我們勤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已經(jīng)廣為流傳。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物質(zhì)生活極大的改善后的今天這更是不能丟棄的珍寶。任何一件不起眼的物品都是大自然的賜予與人類勞動的結晶,都有它獨特的價值,不可浪費;生產(chǎn)勞動區(qū)別了人和動物,是人類生存的必須。因此,節(jié)儉與勤勞是人最基本的美德。
它教我們思考。“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正如“居安思危”,生活中沒有一帆風順,學會思考,有遠見,是成功所需的。
它教我們交友。“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與那些為人不良的惡少交往,長久必會被其說累,與老陳有德人交往,危急的時候就可以依靠,這也是孔子所說的交友之道。可見慎重交友,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它教我們傾聽。“輕聽發(fā)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是的,我們要善于傾聽,做領導的尤其要如此,但傾聽不等于輕信它教我們寬容。“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待人要學會寬容,學會給別人機會,一個寬容的人胸懷必定如大海般寬廣,這樣的人才是平和的人,她的心才會常有安寧。為人不可存有妒忌之心,見不得比自己好的人永遠生活在妒忌的煎熬里,這不僅會傷害別人,更會傷害自己,所以,“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慶心。”
朱子家訓讀書心得篇五
今年暑假,我在家認真閱讀了《中華經(jīng)典誦讀》這本古詩小冊子。一首首經(jīng)典古詩讓我如醉如癡,有的詩句描繪了優(yōu)美的景色,有的則告訴我們深刻的道理,很值得細細品味。
《朱子家訓》是“經(jīng)典誦讀口袋書”的一種,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朱子家訓》僅522字,精辟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許多內(nèi)容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現(xiàn)實意義,當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對女性的某種偏見、迷信報應、自得守舊等是那個時代的歷史局限,我們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我記得有一首詩叫《朱子家訓》,其中有兩句話讓我最難忘: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它的意思是:對于食物,哪怕只是一頓粥飯,都應當想著它來之不易;對于衣服,哪怕是半根絲或半條線,也要常念著這些東西的生產(chǎn)是很艱難的。讀著這樣的詩句,我覺得自己很慚愧,因為我曾經(jīng)是一個不知道珍惜東西的孩子。吃飯時,桌上總是掉下許多飯粒,我也不管;衣服有一點破舊,就放在一旁,不再問津,吵著要媽媽買新的。這兩句詩讓我懂得了勤儉節(jié)約的道理,我下定決心,以后再也不浪費了。
決心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一次,只有我和奶奶在家吃飯,我吃得非常快,因為同學們還在外面等我一起玩呢!我用的就是所謂的“狗刨式”吃飯法。飯粒一粒一粒地掉下來,我把臉抬起來時嘴巴的外面一圈沾滿了飯粒。顧不上那么多了,我把飯碗一丟,用風一樣的速度跑了出去。只聽見奶奶在外面喊:“哎!你的飯還沒吃完呢!”“哎呀,不吃了。不就是那么一點點飯嗎?真啰嗦,倒掉!”“你不是說過以后再也不剩飯了嗎?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奶奶居然模仿我的口吻背起了那兩句詩。我聽著聽著,放慢了腳步,臉發(fā)起燒來,真不好意思。我立馬轉身回到家里,把那碗飯吃得干干凈凈,才出去玩。
自小便生活在武漢,身邊的親戚朋友也是在武漢,印象中家里沒有什么家書來往。要說到印象深刻,值得學習借鑒的家書,倒還真有。學生時期大都是圍繞學習來進行閱讀學習的,工作后,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朋友相贈的一本《朱子家訓》,便抱著無聊時看看的想法翻開了。當時心想這只不過是一家之法,但在細細品讀之后,我覺得這樣的家訓下百我們現(xiàn)代社會每個家庭都應該學習的。
在整篇家訓中我最喜歡的一句便是“易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在我想來,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做到三件事。第一,有足夠的實力。機會隨時可能會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要有十足的底氣去面對,我們可以努力地做到在任何情況面前說:“我可以!”第二,做事有準備。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我們做什么事情必須有充足的準備,考慮應該全面,對可能的后果有一定的預測。第三,要勇于承擔。一件事情有時候我們必須要做,但是在我們預見中卻需要付出許多,這就需要我們敢于承擔這樣的損失。獲得的同時我們應該學會接受失去,世間沒有十全十美。
“重貲財,薄父母,不成人子”這句話不能不讓人叫好,“重貲才,薄父母”現(xiàn)在有多少人不是如此?身為人子,父母永遠是第一位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父母供養(yǎng)我們幾十年,父母教會我們做人,當我們開始獨擋一面時,我們怎可忘卻我們的父母,我們怎可讓錢蒙蔽我們的雙眼,我們怎可讓父母孤單寂寞?在學習工作閑暇之余給父母打個電話,假期時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聊聊天。父母所期待的并不是你帶多少錢回去,父母真正在意的是你,只有你!不可否認的是現(xiàn)代生活壓力很大,成為錢的奴隸并不稀奇,我們在忙于自身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忽視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父母也常常理解我們,因為他們想讓我們過得更好。但是,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再大的生活壓力下,我們也必須保持內(nèi)心的清明,把父母放在心上。
《朱子家訓》以聊聊數(shù)百字能成為儒家經(jīng)典之作,幾百年為世人說重的原因,也才明白學校老師要求我們學習的良苦用心。
且不說《朱子家訓》蘊含豐富,深意綿長,就看它全篇以對偶句連成,實具韻律之美,讀來朗朗上口。
開篇就給人悠然的意境,很多人都憧憬恬然自若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如作者所說,每天清晨早起,整理自己,干干凈凈的迎接新的一天,當最后一束陽光被收走,便就著月色進入夢鄉(xiāng),緊緊的大門將煩擾關在門外,沉淀自己,沉淀雜念……保持寧靜的心態(tài),認真的對待每一天!
它教我們勤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已經(jīng)廣為流傳。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物質(zhì)生活極大的改善后的今天這更是不能丟棄的珍寶。任何一件不起眼的物品都是大自然的.賜予與人類勞動的結晶,都有它獨特的價值,不可浪費;生產(chǎn)勞動區(qū)別了人和動物,是人類生存的必須。因此,節(jié)儉與勤勞是人最基本的美德。
它教我們思考。“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正如“居安思危”,生活中沒有一帆風順,學會思考,有遠見,是成功所需的。
它教我們交友。“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與那些為人不良的惡少交往,長久必會被其說累,與老陳有德人交往,危急的時候就可以依靠,這也是孔子所說的交友之道。可見慎重交友,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朱子家訓》在此時就不僅僅是家訓了,更是一部鞭策個人行為的箴言,以此訓律自己,規(guī)范自己。
在很多年之前,就聽說過“朱子家訓”,但多年來總是腳步匆匆,從沒有認真看過。隨著年齡的增加,感覺自己能靜下心來看一些想看的書了,于是就在閑暇時間認認真真讀了家訓,讀后感觸頗深,現(xiàn)把一點感想寫出來,與各位分享。
由明末的朱柏廬編寫的“朱子家訓”,字雖寥寥數(shù)百,卻通俗易懂,堪稱儒家的經(jīng)典之作,家訓中不僅表達了正確的治家之道,更是蘊含了深刻做人和育人之理,幾百年來,為世人所重。
在我看來,雖然家訓蘊理厚重,字字珠璣,但最能給我們?nèi)粘9ぷ鲙韱⒌系膭t是下面這句話:“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閉門鎖必親自檢點”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句話說得是居家過日子應該秉持的態(tài)度,與我們的工作風牛馬不相及。但我覺得不是這樣子的,世界上的事情很多都是殊途同歸的,生活與工作也一樣,必須要有一個好的習慣和態(tài)度。
居家應該“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工作中的每個早晨又何嘗不是這樣子呢?每早早來十五分鐘,清潔自己的工作臺面,為大家燒一壺開水,然后梳理一下工作思路,擬好每天的工作計劃,你會發(fā)現(xiàn),你自己不僅一整天心舒氣暢,工作也可以有條不紊。相反,如果每天早上都是壓點才到辦公室,如遇突發(fā)或者較為急迫的任務,可以想象隨之而來的凌亂無章。
同理,居家應該“即昏便息,關門閉鎖必親自檢點”,難道我們的工作不應如此嗎?每天下班晚走五分鐘,把今天沒有完成明日亟待完成的工作過一下,做好各種應急預案,把容易忘記的事項做好標識置于較為明顯的地方,然后檢查開關插座和門窗,然后安心離開。這樣即使明早遇到突發(fā)事件,也可以從容應對。
當然,“朱子家訓”帶給我們的還有很多,比如讓我們淡泊名利,修身齊家,又比如讓我們勤儉持家,謙虛做人等,這些話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仔細閱讀,你會覺得好像在與一個睿智的長者進行促膝長談。每一句話,或許都會對你的人生觀價值觀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想,這也許就是家訓帶給我們最珍貴的東西吧。
利用假期,我和媽媽共讀了《朱子家訓》。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百個字,但我卻讀得津津有味,它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當我讀到“自奉必須簡約,宴客切勿留連”這句話時讓我想起了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一件事,讓我慚愧不已。
記得有一次,媽媽的好朋友要來我家做客,阿姨的女兒也一起來了。小女孩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我爸爸媽媽非常喜歡她,親切地稱呼她“阿然”。從她進門后就一直拉著她的手噓寒問暖,甚至還抱起她親了兩口。我十分嫉妒,好像爸媽平時都沒對我這么好過,我心里冷冷地哼了一聲。就在這時,媽媽朝我大喊一聲:“阿磊,趕快把好吃的零食拿出來招待妹妹。”我心里很不痛快,不情不愿地哦了一聲。我打開零食盒,翻翻這個是我喜歡吃的,翻翻那個還是我喜歡吃的,拿起這個不舍,拿起那個依然舍不得,最后我忍痛割愛挑了兩樣摔到了桌子上,看到那媽媽口中的阿然妹妹愉快的分享著我的美食,我恨得牙癢癢。
大人們在客廳談他們的事,媽媽怕妹妹無聊,就對我說:“去,帶妹妹去你房間一起玩。”我十分無奈,只好帶她到房間,一來到房間我就惡狠狠地對她說:“你來是可以的,但我告訴你,我房間的任何東西你都不可以碰,只許睡覺或者看你自己帶來的書。”說完我立刻轉身。她聽了我的話楞了一會兒,隨后就坐在地板上看書了。可能她覺得看書太無聊了,也可能我書桌上五顏六色的磁力貼吸引了她,在我推開房門的時候,正看見她聚精會神地拼著我的磁力貼。那可是我最心愛的玩具,還是我過十歲生日時舅舅送的,我惱羞成怒跑過去奪下她手里的磁力貼,把她重重的往后面一推,她跌坐在地上“哇”地哭了起來。媽媽聽見哭聲來到我的房間,見妹妹這樣,生氣地批評起我來:“妹妹今天是我們家的客人,你是小主人,你就是這樣招待客人的嗎?”我也覺得很委屈,眼淚唰唰唰地落了下來。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地明白我錯在哪里,《朱子家訓》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的“混沌之門”,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它,做一個明事理的好孩子。“自奉必須簡約,宴客切勿留連”這句話也牢牢地印在我的心里,時刻提醒自己在生活上必須節(jié)約,宴請客人上要大方慷慨,不要藏匿留戀不舍。
朱子家訓讀書心得篇六
《朱子家訓》是明末的朱柏廬編寫的,它可以說是集做人處世之精華,其以修身齊家 為宗旨,集儒家做人處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義博大精深。
這整篇的大意是:每天清晨就要起床,先用水來灑濕庭堂內(nèi)外的地面然后掃地,使庭堂內(nèi)外整潔,到了黃昏便要休息并親自查看一下要關鎖的門戶。對于一頓粥或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于衣服的半根絲半根縷,我們也要常念看這些物資的產(chǎn)生是很艱難的。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須節(jié)約,聚會在一起吃飯切勿流連忘返。餐具質(zhì)樸而干凈,雖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治得好;食品節(jié)約而精美,雖是園里種的蔬菜,也勝于山珍海味。不要營造華麗的房屋,不要圖買良好的田園。
社會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荒淫和盜竊的媒介,美麗的婢女和嬌艷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家童奴仆不可雇傭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艷麗的妝坊。祖宗雖然離我們年代久遠了,祭祀?yún)s要虔誠;子孫雖然愚笨,五經(jīng)四書卻要誦讀。自己生活節(jié)儉,以做人的正道來教育子孫。不要貪不屬于你的財,不要喝過量的酒。
和做小生意的攤販們交易,不要占他們的便宜,看到窮苦的親戚或鄰居,要關心他們,并且要對他們有金錢或其它的援助。對人刻薄而發(fā)家的,決沒有長久享受的道理,行事違背倫常的人,很快就會消滅。兄弟叔侄之間要互相幫助,富有的要資助貧窮的,一個家庭要有嚴正的規(guī)矩,長輩對晚輩言辭應莊重。聽信婦人挑撥,而傷了骨肉之情,哪里配做一個大丈夫呢?看重錢財,而薄待父母,不是做兒子的道理。嫁女兒,要為她選擇賢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貴重的聘禮;娶媳婦,須求賢淑的女子,不要貪圖豐厚的嫁妝。
對人施了恩惠,不要記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記在心。無論做什么事,當留有余地;得意之后,就要知足,不應該再進一步。他人有了喜慶的事情,不可生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禍患,不可有幸災樂禍之心。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見,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壞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惡人。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將來報應,會在自己的妻子兒女身上;懷怨在心而暗中傷害人的,將會替自己的子孫留下禍根。
家里和氣平安,雖缺衣少食,也覺得快樂;盡快繳完賦稅,即使口袋所剩無余也自得其樂。讀圣賢書,目的在學圣賢的行為,不只為了科舉及第;做一個官吏,要有忠君愛國的思想,怎么可以考慮自己和家人的享受?我們守住本分,努力工作,上天自有安排。如果能夠這樣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賢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朱子家訓讀書心得篇七
《朱子家訓》雖只有寥寥數(shù)百字,卻以通俗易懂的文體表達了深刻的治家之道,是儒家的經(jīng)典之作,幾百年來,為世人所重。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得意不宜再往”,不可否認,欲望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它就像一株生命旺盛的草,只要有適宜的條件,便會恣意生長。大千世界,紛繁復雜,好精彩。于是我們匆忙穿梭于市井繁華,為了名與利奔走,身心疲憊,或許沒有人想過也沒有閑暇去想過要暫停一下腳步,更沒有多少人能明白自己究竟在苦苦追尋著什么,他們就這樣走著,得到著,得到自己認為他們想要或該擁有的東西。
然而,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擁有所有。
蒙特奎爾曾經(jīng)說過:“如果我們追求幸福也就罷了,實際上我們追求的是比別人幸福。”不錯,一個小小的“比”字,讓無數(shù)架天平失衡了,讓無數(shù)顆心勞累了。應該學會知足,知足常樂。在喧囂奔走中留出一些時間,陪陪為自己操勞了半輩子的雙親,體貼關愛所愛的人,問候一下朋友……有時候,幸福就是這樣。
中國優(yōu)秀文化,優(yōu)秀傳統(tǒng)很多都包含在里面,如果一個民族缺失了自己的文化,而去捧讀外國文化是非常可怕的。東方悠久的文化,被我們曲解和遺忘得太多了,而在我們的周邊國家卻保存得很好。要想中國在世界之林有一席之地,就要發(fā)揚我們的本土文化,讓老外來學習我們。
有個美國教育家聽說中國2·5億學生在學英語的時候,帶著一種嘲諷的表情,為什么?因為英語的變化太復雜了,大家都在保留自己語言中那種民族的東西不被人同化和影響。不要說我們的小學生了,就是我們的研究生,博士生也在花很大的功夫,很多時間學習一種不屬于我們自己文化的東西。
記得曾看過胡適先生的一篇關于誦經(jīng)的文章,說他在讀私塾的時候,也是天天死背四書五經(jīng)之類的文章,當時對他而言是頗為頭痛的事情,好在人小只需要背會,不用理解,在走漫漫人生路的過程中,才發(fā)現(xiàn)那些枯燥的東西竟成了指點人生的明燈!
當然時代在變,可能古經(jīng)中的一些內(nèi)容不適合這個時代,但大部分還是有道理的。人生是有取舍的,書中的內(nèi)容也可以取舍。避開市井的喧嘩,讓我們讀一讀《朱子家訓》,來審視心靈最底層的那一方空間!
朱子家訓讀書心得篇八
《朱子家訓》是'經(jīng)典誦讀口袋書'的一種,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朱子家訓》僅522字,精辟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許多內(nèi)容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現(xiàn)實意義,當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對女性的某種偏見、迷信報應、自得守舊等是那個時代的歷史局限,我們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其中的幾句是我印象深刻。
第一句就是:'器具質(zhì)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這句話告訴我們要節(jié)約。雖然石器簡樸而又粗糙,但是比金器好;雖然是果園里的蔬菜,但是也勝于山珍海味。
第二句是:'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意思是不要貪圖不是自己的錢財,不要喝過度的酒。告訴我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
第三句是:'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tài)者賤莫甚。'意思是看見富貴的人就擺出一副討好的模樣是最可恥的;看見貧窮的人就標出一副驕傲的模樣,是最賤的。
最后一句就是:'施惠無念,受恩莫忘。'意思是對人施舍,不要牢記在心上;別人幫助了自己,一定要永記在心。
外國人也羨慕中國有朱子這么偉大的人。
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學習朱子的精神,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