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篇一
__,51歲,唐海縣民營企業家,唐山萬通發動機檢修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執行董事、黨支部書記。15年來他堅持誠信經營、熱心公益,多次受到群眾的稱贊和政府的嘉獎,2009年被評為唐海縣“道德模范”,同年被推薦為“唐山市誠信形象大使”獲選人,2008年被推薦為唐山市第十屆政協委員,市海外聯誼會理事、市企業信用管理協會常務理事、唐海縣企業信用管理協會辦事處主任、縣工商聯執行委員、縣慈善協會常務理事、縣第五屆政協委員。2010年被評為唐山市第三屆道德模范。
一、誠信經營鑄就優秀企業。
1995年,__創立唐山萬通發動機檢修有限公司,他一直本著依法經營、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2008-2010年企業經營合同履約率100%,客戶滿意率100%,與18個鐵路局,36個鐵路段建立友好業務聯系。2006年被河北省中小企業信用評價委員會評定為“信用優良企業”,被唐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業。2007年-2009年連續3年評為唐海縣安全生產先進單位。2009年被唐山市企業信用管理協會評為“一級(aa)誠信企業”,作為唐海縣誠信企業代表成為2010年唐山市誠信文明成果展示會參展企業。
在與客戶的長期合作中,萬通公司始終本著“客戶第一,誠信至上”的原則,以誠實守信的經營風范,贏得了客戶的信賴,用實際行動塑造了企業品牌。2005年春運前夕,公司承接了沈陽鐵路局發電車檢修項目,這份合同是萬通公司成立以來的第一單大生意。但是接車后發現車況非常糟糕,3臺發動機組其中兩臺需要大修,一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夠用,但是為了誠信一定要按期交車,失去誠信就是失去了企業的生命。于是,__帶領技術人員晝夜加班加點,最后三天連續突擊了72小時,終于保質保量如期交車。此后,該局的檢修訂單全部交給了萬通。他們用誠信樹立了公司的形象。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他不安于現狀,勇于開拓。企業2004年開發鐵路發電車(機組)檢修項目,實現與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成功合作,取得了中國重慶(美國)康明斯、中國國蘇州(德國)mtu鐵路柴油機發動機檢修資質授權,成為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發電車柴油發動機組檢修供方企業。2005年,企業通過iso9000-2001質量體系認證,連續5年年銷售收入3000與萬元,利稅200萬元以上。16年來,萬通公司創立之初至今始終依法足額納稅,從不偷稅漏稅。2002年,公司被縣政府授予“納稅示范戶”的光榮稱號。從企業初創至今,在信貸機構無一次不良貸款。
自創立公司之日起,__就堅持經營和管理兩手抓,他堅信只有打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才能更好的提高企業效益。他建立健全了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以人為本,為勞動者創造良好的工作、學習和文化生活條件。同時,他推行全員合同化管理,吸納大學生就業,組織42名企業改制人員重新上崗,發揮企業工會組織作用,推行勞動工資集體協商制,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幾年來,未發生過一起勞資糾紛。被當地政府授予“優秀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2004年,公司建立了一支優秀的售后服務團隊,樹立及時、準確、圓滿服務標準,為鐵路局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承諾:接到客戶故障反饋,24小時內必須服務到位。如果遇到遠途,寧可讓員工乘飛機趕赴搶修,也絕不會延誤時間。截至目前,他們的維修人員乘坐飛機為客戶服務不下百余次。雖然生產成本大大增加了,但是保證了服務質量,樹立了誠信的企業形象。
二、愛心奉獻彰顯道德情操。
2008年《河北省鄉音雜志》第11期、2009年《燕趙兒女》(二)刊登了他的事跡《讓責任成就財富》,詮釋了__在創業致富道路上,感恩回報社會、奉獻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理念。
從1998年開始,__把扶弱助貧作為行動的追求,為家鄉捐款、捐物累積金額達40多萬元。他還積極參與縣內慈善協會組織的慈善活動。由于__十幾年如一日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對待鄉親像親人一樣,深受農工群眾的擁護,成為全場乃至全縣的道德楷模。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篇二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品德高尚,有素質的道德模范。這個城市有了他們才更加美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人們洗卻了心靈的污垢,用愛心注滿人間。
我就認識這樣一個人。這位老人今年已六十多歲,蒼老粗糙的臉上布滿了皺紋,飽含著生活的艱辛。他的工作是小區送奶工。
平日里,我總能見到年輕的叔叔阿姨騎著自行車輕裝上路。他們年輕力盛,一會兒的工夫便送完一棟樓,而這位老人,跨著年邁的步子,一步步爬上那遙不可及的高樓。他雖有些力不從心,但是,腳步中卻總透著堅定。對此,我還是有些不解的。老人為居民服務的心情我能夠理解,但他年事已高,早應在家養老,享受天倫之樂了。若是賺錢,那他的一雙兒女又是怎么了?誰家的孩子忍心讓老父親在外打工而坐視不管呢?我是這樣想的,可老人的精神卻不得不使我感到一陣敬佩。我決定幫幫這位老人。
星期天,我起得極早。我奔下樓,卻還是發現老人正從一樓走出。我對他說:“爺爺,您送貨太辛苦,我幫您吧!”說著便去取奶,誰知老人卻急忙說:“孩子,你怎么能起來這么早呢。我不累,就當鍛煉身體了。現在還早,快回去睡吧,爺爺謝謝你。”我愣住了。他如此辛苦,為什么不愿接受我善意的幫助?正想著,也全然沒有知道老人已走遠。等回過神來,他的影子早已化入天地,與朝陽融為一體。
無論是風霜雨雪,烈日炎炎,他總能準時將物品送到每戶人家。對于這點,我也是深有感觸的。
那天,我正在睡夢中,便被一陣雷聲在驚醒。起床一看,啊,多么大的風雨啊!這對整個小區似乎是一個考驗,樹木都在搖擺,而我種的花草早已被淘汰成一堆爛泥。我不禁發起愁來:如此惡劣的天氣,我該怎樣去上學呢?吃飯時,媽媽為我夾菜:“唉,這下那個送奶老人終于可以歇歇了。誰會這時來送那微不足道的奶呢?”我正附和,突然聽見門鈴一響,原來是那位送奶老人。他全身都濕透了,雨水一行行、一滴滴地順著頭發滴下來。見了我,他說:“送奶來。天氣冷,別忘了熱熱再喝。”媽媽請他進來坐,他卻一句“不用了”,連傘也顧不得打,一頭扎進雨霧。看著他單薄,微小的身影在頑強地與天氣抗爭,我不禁鼻頭一酸。
我對這位老人,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深深的敬意,他是一個普通人,可內心比任何一個人都要高尚;他不懂索取,卻用行動為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相信,我一定會將這一份對人民的愛、甘于貢獻的精神融入到社會中去,以這種方式共建和諧而又充滿道德的城市!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篇三
劉付昌,男,漢族,1922年5月生,生前系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魯班街道山水社區居民。郭德剛,男,漢族,1951年1月生,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魯班街道隆堡社區居民。
劉付昌、郭德剛兩名退伍軍人,在烈士陵園接力守陵50余年,起早貪黑,無怨無悔,用誠實守信的高尚情操,守護“紅色根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讓英烈事跡代代相傳。
遵義市仁懷市魯班場紅軍烈士陵園,長眠著長征中犧牲的紅軍烈士。1968年,遵照組織安排,退伍軍人劉付昌接受了守護烈士陵園的任務,立下“我一定守好,守到老死”的誓言。他修圍墻、修道路、修墓地,栽樹、掃地……一守就是50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在守陵的同時,他還向前來祭奠烈士、為英魂掃墓的人們講述紅軍故事3000多場次,讓更多人了解革命英烈的感人事跡。
為了維修烈士陵園,劉付昌帶著工人從山腳下一塊一塊把磚背上山,再一塊一塊用磚砌起圍墻。陵園里雜草叢生,劉付昌又一背簍一背簍地從山腳下背土上山,然后種上樹木。有時候,甚至將石旮旯鑿出洞,再培土種上柏樹。這一干就是3年,工人換了一批又一批,只有劉付昌始終堅持。陵園修繕完畢,劉付昌就在烈士墓旁搭起簡易工棚安了“家”,幾十年如一日守護著長眠于此的紅軍烈士。
1999年,同為退伍軍人的郭德剛了解到劉付昌老人守護烈士陵園的事跡后,深受感動,主動向民政部門提出申請,成為烈士陵園的第二代守護者。劉付昌老人用50年的時間踐行“守到死”的承諾,在他逝世后,郭德剛不負重托,接力守護好陵園的每一寸土地。
兩代守陵人守護的是烈士忠魂,堅守的是對黨忠誠的初心和承諾踐諾的使命。
劉付昌榮登“中國好人榜”。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篇四
如果說干涸的土地需要雨水的滋潤,那么道德就如一切,為世間萬物帶來希望;如果說漆黑的夜晚需要一盞明月,那么道德就如前方的一盞指明燈,引你向人生的大道走去……讓道德之花綻放,用道德的力量喚起人們心中的良知。
道德,是一種信念
“買饃,請把錢放筐里,主人已回家吃飯。”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勾起了人們心中的道德,也在無形中檢驗了人們心中的道德分量。賣饅頭的老奶奶為什么敢放下自己的攤子徑直回家吃飯,因為她相信這些人,她相信這些人夠誠信能夠把錢主動的放到筐子里,她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她這樣的做法是微不足道,但其影響卻不容小視。她向我們證實了一個道理:公德自在人心。道德是一個人的自身修養,是反映一個人品質的一面鏡子,照出一個人真實的面貌。讓我們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促遞社會的正能量吧!
道德,是一種信仰
如果一個人心中沒有了信仰,他便如走在迷谷的迷路者,再怎么轉再怎么絞盡腦汁得想辦法,也逃脫不了被困在迷宮中的困境;又如在黑暗中行走,沒有了指明燈的指引,再怎么小心翼翼,也免不了受到磕磕碰碰的危險。還記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張麗莉嗎?身為老師的她一次護送學生離校,正準備過馬路時,一輛突如其來的大卡車迎面沖來,她想都沒想推開學生,自己卻被卡車撞倒造成腰部以下高度截肢。可是,她卻受到了人們的贊賞,她用自己的行動很好地詮釋了道德的名義。德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一絲一毫都關于節操,不能用錢來買,需要我們一同去遵守去落實,如果人人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么這個世界將變得無限美好!
道德,是一種堅持
無論做什么事,一旦有了堅持,事情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道德,一旦堅持,你的人生將會是光輝燦爛的,你的人格將會褶褶生輝。“何處春江無明月”,一個何玥把道德的概念詮釋的淋漓盡致。何玥,正值豆蔻年華,卻不幸被病魔纏身,在得知自己無救治的希望時,毅然決定將所募集到的錢捐給別人。她的這種精神同樣值得我們學習。道德,其實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近得觸手可得!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我們走向燦爛的輝煌!讓我們心中的道德之花永遠綻放,傳遞社會正能量!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篇五
劉習明,男,漢族,1959年4月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長沙生殖醫學醫院院長。
38年初心不改,專注不孕癥的研究和治療,為近3萬個不孕癥家庭實現生兒育女夢想;承諾“不讓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錢”,26年來減免患者治療費用1000余萬元,為踐行“醫者仁心”寫下最美注解。
踐行初心與諾言,全力攻克不孕不育難題。劉習明在行醫過程中,常接觸到不孕癥患者。1983年,劉習明立下諾言:攻克不孕不育難題,哪怕耗上一生的時間。劉習明遍訪全國知名老中醫,廣讀中醫典籍,刻苦鉆研醫術。1995年,劉習明拿出全部積蓄創辦了長沙不孕不育專科醫院。2008年該院獲批試運行夫精人工授精技術。2013年獲批正式運行試管嬰兒技術。目前醫院已形成中醫中藥、康復理療、西醫手術、宮(腹)腔鏡微創手術、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的不孕癥治療體系。
劉習明承諾,“不讓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錢”。他嚴格規范醫療項目收費,“因病制宜”制定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案,對經檢查確診無法治愈的患者耐心勸導,不做無謂的治療。他身體力行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廉潔行醫,拒收紅包、禮品。他為特困家庭患者減免醫療費,甚至補貼回家路費。26年來,劉習明為4000多名患者減免治療費達1000余萬元。
劉習明常年組織醫療隊深入貧困、偏遠地區免費送醫送藥;他在湖南師范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吉首大學、南華大學等大學設立“劉習明獎學金”,目前累計獎勵學生460人次、教師52名,獎金合計115.4萬元;他為武陵山區等省內90所曾是貧困地區的中小學累計捐款1850余萬元。
劉習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