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莫高窟導游解說詞二篇一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我是你們這次參觀的導游,我姓徐,大家也可以叫我徐導,大家本次的參觀由我為大家講解。
現在我們所在的'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西大約25公里處,為中國的四大石窟之一,國家的重點保護單位,也是全世界洞窟藝術的瑰寶!莫高窟開始建造于公元339年,后面的幾個朝代也繼續建造,最后完成的壁畫面積近45000平方米,飛天約2400尊,佛像約4000座,分布于492個石窟中。
游客們,你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第292窟的飛天壁畫!飛天是中國古代佛教中的八大護法之一,形象接近于著盛裝的美女,這些在空中飛舞的飛天神態各異,輕盈靈動,手上拿著佛教中的傳說的寶器:蓮花、笛子、硨磲、鮮花……在你們的左手邊是一尊高大的佛像,佛像身上雕刻的線條清晰,顏色絢麗,體現著中國古代精湛的雕刻和繪畫技巧。
現在各位游客們注意了,你們來到了著名的第17號石窟,這里的飛天和佛像相比于其它洞窟不僅數量多,而且雕刻的特別精致。比如這座佛像,雙腿盤坐于蓮花座上,雙手捏了一個手勢放在膝蓋上,手心朝天,雙眼細咪,神態安詳,仿佛若有所思;另外那個佛像則是一副滿臉不高興的樣子,真是好笑;另外天空中的飛天衣帶飄飄,灑落的花瓣就像是為人間送上的祝福。
莫高窟導游解說詞二篇二
大家好!我是夢想旅行社的金牌導游,大家叫我小吳就可以。今天,我將帶領大家游覽世界著名的敦煌莫高窟。
大家先立足,咱們從外部看一下。敦煌莫高窟之所以有名,有三大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的開鑿年代較早,至今已有1638年的悠久歷史。二是,莫高窟的規模非常宏大。它開鑿在這座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米,上下排列分為五層,高低錯落有致,現在保存完好的洞窟有492個,大家看這些洞窟像不像密密麻麻的蜂窩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莫高窟的雕塑及壁畫非常的精美。現有彩塑雕像2415尊,壁畫45000平方米。
莫高窟中著名的有45窟的釈迦如來,96窟的北大佛,148窟的釋迦牟尼涅槃臥佛等,大家跟上我的腳步,咱們去參觀254窟。
大家跟我進入洞窟,看正前方這個中心方柱,柱子正面的這尊佛像兩腳交叉,身披紅色袈裟,頭部微俯,曲眉寬長,雙眼微合下視,略含笑意。佛像臉部的金箔雖然已經褪去,但仍可以想象當時佛像光彩奪目的情景。左右墻壁上還雕刻著幾尊菩薩像,守護著中間這尊大佛。這個洞窟的佛像并不是莫高窟最著名的,讓這個洞窟著名的還是墻上的壁畫。
大家仔細觀賞,四壁和窟頂上繪滿了壁畫,這些壁畫絢麗多彩,栩栩如生。
看這副著名的‘薩埵太子舍身飼虎’壁畫,整個畫面非常生動。這里還有一個感人的傳說。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南瞻部洲有—個大國,國王有三個王子。小王子摩訶薩埵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腸。有—天,薩埵和兩位哥哥在森林里看到一只雌虎奄奄一息,似乎正要吞食它的幼虎。小王子想救活它們,于是便支走哥哥們。爬上山崖,刺破身體,然后跳了下去,摔死在老虎面前,餓虎就把小王子吃掉了。薩埵就這樣舍身救活了老虎,死后因為此善舉成佛到了天界。
這個洞窟我就介紹到這里了,請大家自行欣賞。我們要用眼睛去欣賞,不要用手去觸碰,更不要亂涂亂畫,保護好這個寶貴的世界遺產。謝謝大家的配合!祝大家玩得開心,再見!
莫高窟導游解說詞二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的行程是游玩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是《世界遺產名錄》29處景觀之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其中位于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關于莫高窟的來歷,就不得不說起一個故事了。
傳說一個名叫樂樽的和尚云游四方到了此地,已是黃昏時分,卻只見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金光燦爛,似有千佛在躍動。他跪下來,發下宏愿,從今以后要廣為化緣,在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為圣地。從此,他到處化緣籌資,請來工匠,在這沙漠上開鑿起石窟來。這就是后來被稱作第一石窟的樂尊窟。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許多善男信女來頂禮朝拜。建造石窟者也隨之多起來,從和尚到王公貴族,又由地方大小官吏、有錢商人到普通百姓。根據自己不同政治地位和經濟條件,在那里布施不同功德。到唐朝武則天時已成為擁有1000多個石窟的佛教圣地了。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些壁畫記錄的內容一般有三種:
其一,古人做過的偉大事跡;
其二,古人的幻想;
傳說在漫天黃沙的莫高窟中,埋藏著佛教的珍貴典籍,任何得到此典籍的人都有可能一步登天,成為超脫六道輪回的存在。雖然這個傳說不知道是真假,但是卻引來了邪魔歪道的覬覦。各路人馬紛紛登場,不遺余力地掠奪偷竊毀壞,導致大量珍品遺失,給后人留下了諸多遺憾。唉,美麗,難道真的是一種罪過?各位,當你們看到眼前這好不容易保留下來的殘缺的美麗,可不要讓它再成為毀滅的因由哦!
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希望在莫高窟的時光能成為您的永恒記憶,也請大家保護好我們的世界文化遺產,繼承和發揚好我們的民族文化。
莫高窟導游解說詞二篇四
各位朋友:
你們好!現在我帶大家去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離敦煌市區東南25公里處,我用這段時間,就莫高窟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敦煌莫高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大同的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莫高窟的開鑿比龍門石窟早128年、比云岡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創建年代之久。建筑規模之大、壁畫數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藝術價值之博大精深而聞名天下,享譽國內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來,絡繹不絕,對促進文化交流,傳播學說,弘揚民族藝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畫藝術是龍門、云岡石窟所沒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無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藝術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畫一張張連接起來將長達25公里,要把這些壁畫哪放在路邊的話,可以構成個從市區到莫高窟的一條長長的畫廊。其規模之宏大,題材之廣泛,藝術之精湛,被日本學者稱之為“一大畫廊”;法國學者稱之為“墻壁上的圖書館”;正如一位學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說:“看了離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項高窟俗稱千佛洞,“千”這個數字在這里不指具體的數目,而是喻指很多,因為這里有許多佛教塑像、壁畫的洞窟,所以俗稱為“千佛洞”。莫高窟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隋代洞窟第423號洞窟題記中,其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說菲高窟開鑿于沙漠的高處而得名,在古漢語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說從藏經洞出土的文書和許多唐代文獻都記載,唐代沙州敦煌縣境內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稱,據此考證,鳴沙山在隋唐也稱漠高山,因此將石窟以附近的鄉、里名稱命名;其三是說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脫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譯。
由于敦煌自漢魏以來,是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聚集雜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東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人們篤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門貴族、善男信女以及貧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銀兩來開窟、造像、繪畫作為自己的家廟來供養佛和菩薩;來往于絲綢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侶等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進入天國的投資。于是在鳴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龕不斷涌現。
大家看前邊有綠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鳴沙山,面對三危峰,窟區南北全長1600多米,現存洞窟492個,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錯落,密布崖面,每個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飛天,精美絕倫的壁畫,構圖精巧的花磚,構成了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佛國世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歷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現存的洞窟中有壁畫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30多米,最大壁畫約50平方米。這些壁畫、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從4世紀到14世紀上下延續千年的不同時代的社會、生產、生活、交通、建筑、藝術、音樂、舞蹈、民情風俗、宗教信仰、思想變化、民族關系、中外交往等情況。在我國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開鑿最早,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貴的價值。有“人類文化珍藏”、“形象歷史博物館”、“世界畫廊”之稱。
現在我進入洞窟參觀,首先我們去參觀有名有“藏經洞”。這個洞窟位于系統工程號洞窟甬道的北側,編號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時期河西都僧統洪的“影窟”,有碑文載這一事實。1900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打開了秘百多年的“藏經洞”,這些珍貴無比的文物終于重見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愚昧,使這些珍貴的文物遭到了帝國主義分子的肆無忌憚的掠奪和盜劫。1905年沙皇俄國的奧勃魯切夫來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為誘餌,騙取了一批文物。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僅用數十塊馬蹄銀,劫取了約一萬多卷,同時還有佛教繡品和佛畫五百多幅,現藏于大英博物館;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盜走文物六千多卷,現在藏于巴黎法國國立圖書館和吉美博物館。1911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盜走約九百余卷。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將被劫余的文物運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圖書館。在運輸途中及運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損壞、遺失,是中國考古史上一次難以估量的損失。“藏經洞”發現的這些文書內容包括宗教經典和多種文字寫的世欲文書,它涉及到許多學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重要資料,經過國內外學者幾十年的研究、開拓出一門全新熱門的學科——敦煌學。
莫高窟導游解說詞二篇五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來到歷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叫我小潘吧!敦煌莫高窟可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哦!四大石窟還有:
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
但是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的歷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這幾個朝代都修建過。
說完了這些,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松軟,并不適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為木骨泥塑。
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
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極高,而且與壁畫相融映襯,相得益彰。
莫高窟導游解說詞二篇六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我是你們這次參觀的導游,我姓徐,大家也可以叫我徐導,大家本次的參觀由我為大家講解。
現在我們所在的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西大約25公里處,為中國的四大石窟之一,國家的重點保護單位,也是全世界洞窟藝術的瑰寶!莫高窟開始建造于公元339年,后面的幾個朝代也繼續建造,最后完成的壁畫面積近45000平方米,飛天約2400尊,佛像約4000座,分布于492個石窟中。
游客們,你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第292窟的飛天壁畫!飛天是中國古代佛教中的八大護法之一,形象接近于著盛裝的美女,這些在空中飛舞的飛天神態各異,輕盈靈動,手上拿著佛教中的傳說的寶器:蓮花、笛子、硨磲、鮮花……在你們的左手邊是一尊高大的佛像,佛像身上雕刻的線條清晰,顏色絢麗,體現著中國古代精湛的雕刻和繪畫技巧。
現在各位游客們注意了,你們來到了著名的第17號石窟,這里的飛天和佛像相比于其它洞窟不僅數量多,而且雕刻的特別精致。比如這座佛像,雙腿盤坐于蓮花座上,雙手捏了一個手勢放在膝蓋上,手心朝天,雙眼細咪,神態安詳,仿佛若有所思;另外那個佛像則是一副滿臉不高興的樣子,真是好笑;另外天空中的飛天衣帶飄飄,灑落的花瓣就像是為人間送上的祝福。
莫高窟導游解說詞二篇七
大家肯定都到別的地方玩過。我去過的最好玩的地方是莫高窟。
一進莫高窟,就要排隊買票。我嘀個乖乖!隊伍排了一百多米長!莫高窟一定很好看,不然,不會有這么多人氣定神閑地等待。耐心買到票,我很激動,以為就快看見莫高窟的廬山真面目了。誰知,又要觀看兩個小視頻。我收獲很大,知道了絲綢之路的從哪里出發,到哪里結束。
終于看見了莫高窟!入口處的那棵大柳樹,足有一座小樓高!我高興地抱住它,讓媽媽給我們拍了合影。
聽導游說,他的一個同事在莫高窟當導游十三年多了,還有四百多個洞窟沒去過——莫高窟一共有七百五十三個洞窟呢。這么多啊!數都數不過來,人們是怎么開鑿的呀!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組畫和一尊佛像。這組畫不像我看過的連環畫,它畫了一個故事,第一段在最前面,第二段在最后面,第三段在中間。奇怪吧。那尊佛像我不記得它的名字了,有三十五點五米高,巍然而莊嚴,光是眉心的一點紅痣就有三平方多米大,比我的小床大一半。我佩服創作這些作品的不知名的藝術家。
游過了莫高窟,我實在忘不了它。
莫高窟導游解說詞二篇八
甘肅省敦煌市東南二十五公里處鳴沙山的懸崖上,石窟南北長一千六百余米,上下共五層,最高處達五十米,現存洞窟四百九十二個,壁畫四萬五千余米,彩塑兩千四百一十五身,飛天塑像四千余身,莫高窟規模宏大,歷史悠久,與山西省云南石窟、河南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游客們,洞窟數目達到492個,塑像20xx尊以上,其中最大者33米,最小者僅10厘米。所以,塑像在莫高窟中最有名。
壁畫總面積為45000平方米,若將所有壁畫排列起來,就有30公里長。
如果說是莫高窟使的敦煌聞名全球的話,那么,使得莫高窟聞名的就首推這些壁畫,是旅游時的參觀重點。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鳴沙山東麓。洞窟始鑿于公元4世紀,至14世紀結束,前后延續約一千年。
莫高窟是一座燦爛輝煌的建筑,是繪畫和雕塑之宮,是中國現在石窟中規模最大、內容最多的石窟。
莫高窟旁邊長滿了草,這些雜草不僅在旁邊裝飾,還長得又高又密,兩旁栽了粗壯的大樹,便也成了這里一道風景,從遠望去,莫高窟在青草綠樹之間,多漂亮呀!
好了,各位游客,游覽現在開始,莫高窟確實很美麗,祝愿大家旅行快樂、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