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篇一
2、行云去后遙山暝。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3、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文征明《拜年》
4、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5、作縣幾時同志苦,投荒萬里倍情真。王遜《西夏重陽》
6、夜深微雨潤堤沙,香風(fēng)萬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7、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8、夢入藍(lán)橋,幾點疏星映朱戶。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9、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10、好處時光,須用著些難。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1、時霎清明,載花不過西園路。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
12、年年此夕費吟呻,兒女燈前竊笑頻。黃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13、重陽佳節(jié)意休休,與客攜壺共上樓。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
14、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15、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16、滴露和云,添花補柳,梳洗工夫。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17、緱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學(xué)癡牛騃女。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18、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張繼《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19、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20、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fēng)放夜時》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篇二
2、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文征明《拜年》
3、調(diào)露初迎綺春節(jié),承云遽踐蒼霄馭。——佚名《郊廟歌辭。五郊樂章。舒和》
4、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錢謙益《丁卯元日》
5、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6、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7、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陸游《除夜雪》
8、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筳開聽頌椒。——戴復(fù)古《除夜》
9、事關(guān)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來鵠《除夜》
10、年年此夕費吟呻,兒女燈前竊笑頻。——黃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篇三
2、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jié)局在今宵。戴復(fù)古《除夜》
3、風(fēng)輕惟響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隱《壬申七夕》
4、宿草春風(fēng)又,新阡去歲無。楊萬里《寒食上冢》
5、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裊間花鈿,卷簾直出畫堂前。韋莊《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
6、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7、老去惜花心,相對花無語。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8、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9、今宵樓上一尊同。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0、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fù)春。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yè)》
11、把紫府清都作一家。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12、秋明白鷺雙飛處。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13、涼月橫舟,銀河浸練,萬里秋容如拭。張埜《奪錦標(biāo)七夕》
14、清明時節(jié)雨聲嘩。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jié)》
15、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
16、五更風(fēng)雨斷遙岑。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17、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18、謂洋海底問無由。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19、不負(fù)東籬約,攜尊過草堂。妙信《九日酬諸子》
20、河漢女,巧云鬟。吳文英《訴衷情七夕》
21、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張埜《奪錦標(biāo)七夕》
22、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孟云卿《寒食》
23、尋常豈是無三五。郭應(yīng)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4、洛陽城里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fā)。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yè)》
25、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篇四
2、涌金門外小瀛洲。——仲殊《訴衷情·寒食》
3、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彥《蘭陵王·柳》
4、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蘇軾《守歲》
5、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李賀《七夕》
6、東飛烏鵲西飛燕。——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7、月到中秋偏皎潔。——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8、今宵樓上一尊同。——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9、岑生多新詩,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參》
10、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11、開過南枝花滿院。——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12、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孟浩然《清明即事》
13、他鄉(xiāng)逢七夕,旅館益羈愁。——孟浩然《他鄉(xiāng)七夕》
14、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李商隱《壬申七夕》
15、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16、永夜閑階臥桂影。——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7、筍柱秋千游女并。——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18、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19、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20、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來哭人。——云表《寒食詩》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篇五
2.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3.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5.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6.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7.淡蕩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8.梨花風(fēng)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9.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10.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11.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12.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13.相逢一醉是前緣,風(fēng)雨散、飄然何處。——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14.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崔液《上元夜六首》
15.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17.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18.此日六軍同駐馬,當(dāng)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19.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蘇軾《守歲》
20.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21.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江總《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
22.蕭疏白發(fā)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24.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5.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27.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韋應(yīng)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8.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
29.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白居易《除夜》
31.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風(fēng)雨自東來。——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32.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33.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34.好風(fēng)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5.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蘇軾《守歲》
36.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37.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38.對青山強整烏紗。——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39.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張繼《閭門即事》
40.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1.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42.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張先《青門引·春思》
43.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xì)看。——杜甫《九日藍(lán)田崔氏莊》
44.中秋誰與共孤光。——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45.今日清明節(jié),園林勝事偏。——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46.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徐凝《七夕》
47.年年端午風(fēng)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趙蕃《端午三首》
48.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49.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50.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51.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蘇轍《水調(diào)歌頭·徐州中秋》
52.八神奉命調(diào)金鼎,一氣回春滿降囊。——瞿佑《屠蘇酒》
53.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jié)。——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54.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明開。——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篇六
2、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3、東飛烏鵲西飛燕。——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4、滴露和云,添花補柳,梳洗工夫。——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5、腸漫回,隔花時見,背面楚腰身。——吳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6、鴻鵠歸何處,長天空落霞。——趙時春《原州九日》
7、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8、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9、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10、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11、同是瀛洲冊府仙。——張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2、名字因農(nóng)具,襟懷屬釣蓑。——張镃《寒食》
13、行云去后遙山暝。——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14、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文森《九日》
15、不惜羅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陰移改。——晁沖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16、六曲屏山和夢遙。——納蘭性德《采桑子·九日》
17、問深宮,姮娥正在,妒云第幾。——吳文英《永遇樂·乙巳中秋風(fēng)雨》
18、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19、少年自負(fù)凌云筆。——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20、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1、瓜果幾度凄涼,寂寞羅池客。——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22、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23、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嚴(yán)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24、好處時光,須用著些難。——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5、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fēng)里賣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詞》
26、風(fēng)輕惟響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隱《壬申七夕》
27、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28、出門復(fù)入門,兩腳但如舊。——杜甫《九日寄岑參》
29、把紫府清都作一家。——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30、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31、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張埜《奪錦標(biāo)·七夕》
32、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
33、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xù)廣寒游。——慧霖《閏中秋玩月》
34、夢回山枕隱花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35、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煙雨中。——韓偓《夜深》
36、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7、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wèi)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38、地僻人稀到,檐虛燕未過。——張镃《寒食》
39、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40、露冷闌干,定怯藕絲冰腕。——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4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42、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43、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fēng)。——張繼《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44、憶得盈盈拾翠侶,共攜賞鳳城寒食。——李甲《帝臺春·芳草碧色》
45、更蕭蕭隴頭人去。——吳文英《掃花游·西湖寒食》
46、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47、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49、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趙鼎《寒食》
50、腸斷裂,搔首一長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篇七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蘇東坡
“江上冰銷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蘇轍(踏青)
春節(jié)的.詩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nóng)。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xì)夂颍舱f此年豐。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端午節(jié):
競渡歌(節(jié)錄)(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zhǔn),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lián)浔窍悖y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biāo)將近,兩龍望標(biāo)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biāo),后船失勢空揮撓。
節(jié)令門.端陽(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zhí)瑓s疑賬主怕靈符。
七夕:
古詩十九首之一(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元宵: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詩曰(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fēng)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冬至: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傳統(tǒng)節(jié)日表以下節(jié)日未特定說明皆按農(nóng)歷(又稱夏歷、陰歷)來算
2、正月初五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上元節(jié)(元宵節(jié))
4、二月初二春龍節(jié)又叫龍?zhí)ь^青龍節(jié)
5、二月十五花朝節(jié)
6、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寒食節(jié)
7、三月初三上巳節(jié)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8、春分后十五日清明節(jié)(現(xiàn)定陽歷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佛誕日,又有牛節(jié)之稱過了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
11、夏至節(jié)
12、六月六曬伏節(jié)六月六,曬紅綠。”姑姑節(jié)”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jié)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jié),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jié)日,叫做翻經(jīng)節(jié)。
13、七月七日,習(xí)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jié)
14、七月十五日中元節(jié),又稱鬼節(jié),盂蘭盆節(jié)。
15、七月三十地藏節(jié)
16、八月十五日中秋節(jié)
17、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
18、十月初一十月朝,又稱祭祖節(jié)
19、十月十五日下元節(jié)
20、十一月二十二日冬至
21、十二月八日臘八節(jié)
22、臘月二十三日祭灶節(jié),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篇八
2、鶴鉤空帶蛛絲卷。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3、夢魂偏記水西亭。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4、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5、鷺窺蘆箔水,鳥啄紙錢風(fēng)。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6、流蘇翠帳星渚間,環(huán)佩無聲燈寂寂。王建《七夕曲》
7、帽墮笑憑纖手取。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8、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趙蕃《端午三首》
9、彩索平時墻婉娩,輕球落處晚寥梢。溫庭筠《寒食日作》
10、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蘇軾《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11、干鵲收聲,濕螢度影,庭院深香。劉鎮(zhèn)《柳梢青七夕》
12、東風(fēng)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張泌《滿宮花花正芳》
13、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14、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15、偏只到、涼秋半破,斗成雙絕。史達(dá)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16、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陰行先《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7、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齊之鸞《九日登清水營城》
18、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史達(dá)祖《壽樓春尋春服感念》
19、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月當(dāng)門。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20、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嚴(yán)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21、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22、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周端臣《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23、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趙時春《元宵飲陶總?cè)旨叶住?/p>
24、黃四娘沽酒當(dāng)壚,一片青旗,一曲驪珠。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25、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張養(yǎng)浩《折桂令中秋》
26、帝命守墳,王令修墓,男子正當(dāng)如是邪。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27、恨無端、添葉與青梧,倒減卻、黃楊一寸。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28、昨宵風(fēng)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猶自得,陰晴快。晁沖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篇九
2、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姜白石《詩曰·元宵爭看采蓮船》
3、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孟浩然《他鄉(xiāng)七夕》
4、此日六軍同駐馬,當(dāng)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5、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6、玉纖暗數(shù)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7、綠柳朱輪走鈿車。——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8、步月移陰,梳云約翠,人在回廊。——劉鎮(zhèn)《柳梢青·七夕》
9、白衫眠古巷,紅索搭高枝。——王建《寒食》
10、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篇十
他鄉(xiāng)逢七夕,旅館益羈愁。——孟浩然《他鄉(xiāng)七夕》
空接靈臺下,方恧辨支機。——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一月可曾閑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慧霖《閏中秋玩月》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成陰結(jié)子后,記取種花人。——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dāng)時纖手香凝。——吳文英《風(fēng)入松·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
莫驚時節(jié)換,安分看如何。——張镃《寒食》
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孤兔凄涼照水,曉風(fēng)起銀河西轉(zhuǎn)。——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鳥啼官路靜,花發(fā)毀垣空。——張繼《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
嘆雨濡露潤,還思宰柏,風(fēng)柔日媚,羞看飛花。——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府醞傷教送,官娃豈要迎。——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仲殊《訴衷情·寒食》
夜深微雨潤堤沙,香風(fēng)萬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陽關(guān)曲》
日月常懸忠烈膽,風(fēng)塵障卻奸邪目。——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趙鼎《寒食》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日斜無計更留連,歸路草和煙。——薛昭蘊《喜遷鶯·清明節(jié)》
梨花自寒食,進節(jié)只愁余。——楊萬里《寒食上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