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專汽修畢業論文5000篇一
摘要:隨著世界人口增多,資源匱乏、污染嚴重、環境惡化等現象隨即出現,并不斷加劇,在這種環境中生存發展的現代人身心疲憊。因而現代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望自然,希望生活在近自然的環境中,而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人們對城市小區的綠化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關鍵字:居住小區,生態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
1、“以人為本”的思想為導向
作為人居環境的城市居民區,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區住戶的要求,即居
住區的綠化造景要最大限度地考慮居民的生活和休閑的要求?,F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圍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展開的,在物質生活得以滿足、精神生活逐漸豐富的今天,人們會追求一個更健康、與自己更有親和力地環境。
居住區綠化中,不僅要考慮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慮居住區里的主體——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了這種需要,再從這種需要出發進行設計,進行必要的美的處理,才能達到居民滿意的效果。
對于一個能滿足實用、美觀的原則小區設計,要“以人為本”的思想作思想基礎,以人立足點,從人的方位去綜合考慮,在此同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是城市發展到現在的一種趨勢,就現在及未來很長時間都有其正確性。
2、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園林發展方向
18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均以工業化發展的程度作為衡量經濟強國的標準,
即“把追求gdp的增長看做是建設強國的唯一目標與動力”,在這各思想導向下,人類對自然造成了無窮的破壞。不過人類很快看到了自己對世界所起到的負面影響,1972年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
1982年《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的發展?!薄翱沙掷m發展”的理論在各界引起高度重視而用來指導城市小區綠化的直接表現就是出現了生態型小區綠化景觀。
根據景觀生態學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規劃呈現空間結構,使廊道、鑲嵌體及基質等景觀要素的數量,及其空間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質流與能量流暢通;使景觀不僅符合生態學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學價值,適于人類聚居。
3、居住小區的健康理念
2002年,零點調查公司,在全國做了一次市場調查:“你最想擁有什么?
”被調查者中有70%以上的人選擇了“健康”。由此可見,現代人對健康的關注程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就是指人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處于良好的狀態。”在現在巨大的工作壓力、單調的生活內容、復雜的人際關系的圍繞下,保持健康有其難度。
為此重視環境問題的設計師們應努力為現代人創造一個更適合的人居環境,從單純的對藝術形式和視覺的追求中走出來,注重生態對人類身心的調劑功能。將自然引入居住區,引到每個居民身邊,以景觀學、行為學、生態學、美學等學科理論綜合考慮、科學論證、合理規劃,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區環境。
1、充分利用空間擴大綠化面積
在進行小區綠化時,規定了綠化面積的標準,小區綠化應確保35%以上的綠化率,而綠地本身的綠化率要大于70%,也就是說綠地中的硬質景觀,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噴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積只能控制在30%以內,而這個數字也應越小越好。一個小區綠化質量,雖然不能通過純數字來體現,但是為了有更多綠化的面積,設計師們必須認真思考。
住宅小區停車設施的管理機制混亂、分工不清、缺少協調,而且管理手段落后。目前,住宅小區大多數停車場的管理是與物業相結合的,物業管理人員承擔著住宅小區停車場的管理和維護工作,使得住宅小區停車場的管理基本處于人工階段,由于缺乏停車管理的相關專業知識,管理工作相當混亂。以昆明某住宅小區停車規劃為例,探討住宅小區停車規劃問題
1。規劃背景
該住宅小區位于昆明市西南部,廣福路以南,福康路以北。整個地塊總面積為55畝,凈用地面積為41。15畝。該住宅小區屬于昆明市前衛20號地塊城中村改造規劃的一部分,主要作為居住用地來開發,同時承擔著部分商業和辦公的功能。
2。住宅小區停車設施布置的基本原則
2。1因地制宜
在建設停車設施時,停車空間的選擇將受到多方限制,在盡可能多的為居民提供方便、舒適的停車設施的同時,結合居民的公共活動空間,配合綠化環境因地制宜的考慮設置。在宏觀方面,綜合考慮城市地段、地貌、現實狀況[2];在微觀方面,結合住宅小區地形特點,使用功能以及周邊環境關系加以綜合考慮,確定切實可行的空間模式,使停車場的設置更加方便,快捷、舒適,同時融入整個住宅小區的環境。
2。2效益優先
住宅小區停車場的設置應注重綜合效益,停車方式的選擇、停車場的布置應從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面來衡量。
2。3相互協調
停車場地的布局在大的方面要盡可能的與區域總體規劃相協調,其選址應考慮其規劃范圍內未來停車發生源在位置和數量上的變化,以及城市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做到規劃的連續性和協調性[3]。在小的方面要綜合考慮地區經濟,住宅小區的規模,居民經濟能力、汽車擁有率等因素,盡量與停車需求相協調,按照一定的停車位指標來建設停車空間。
2。4安全方便
在設置停車設施時,在保證居住宅小區整體交通組織合理有序的前提下,盡量少占或不占路邊和宅前空地,并且盡量遠離老人活動場地和小孩游戲場地,確保居民特別是老人、小孩的生命安全。為了方便居民的出行和存、取車的方便,住宅小區機動車停車場(庫、位)的設置應考慮停放車輛阻抗和車輛的可達性。因此,一般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規劃布置方式。
在對住宅區建筑規劃設計之時要考慮綠化對屋頂產生的承重、防漏等問題。這樣設計過的房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屋頂與墻面的綠化,做到空間的六面綠化效果,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居環境,使居民更貼近自然。例如上海五大豪宅之一的河濱豪園,其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室內綠化及地面綠化成了一個完整的綠色鏈,成了蘇州河邊綠帶的代表。
由于現在的居民樓相對的樓層都較高,在小區綠化時不能只考慮樓層低的居民,也應該考慮樓層中、高的這些居民俯視時對小區綠化的景觀感受。因而設計師在小區綠化造景之時,要充分考慮樓層較高的居民的俯視感受。
2、小區原始狀態的改造
現在有些小區在建設之初,一般只有初步的考察一下地形然后將地推平,然后在平地上建設、綠化。這樣完全破壞了當地的原始風貌。在小區建設之初,應該充分考查其現狀。在建設時應該對其當地的自然遺跡、古樹名木進行適當的保護及利用。因為自然遺跡、古樹名木時歷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積淀,在有意識的.保護之下能夠體現一個小區的文化氣息,展現居民小區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態意識。
3、景觀道路、雕塑、健身設施等戶外空間在住宅區綠地中的設計
在景觀道路、雕塑、健身設施的設計安排時,必須將建筑的尺度、景觀小品的尺度、樹木的尺度進行綜合的考慮、合理的量化。每個人都需要適度的戶外空間,在盡量加大綠化面積的同時,所有人的參與園林的因素都應該加以考慮。
因為沒有人的參與的、沒有感知的綠地是蒼白的、沒有意義、缺少品位的。小區綠地需要有公眾性、開放性、參與性,對應這樣的需要的就是盡量的使居民能夠在小區綠地中聚集,即現在所經常討論的“人居”與“人聚”的問題。景觀道路、健身設施等戶外空間合理分布于綠地中正是“人聚”的需要。
1、尊重居民喜好
在對居住區的綠化植被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居民的喜好,選擇居民喜聞樂見的植物進行配置。只有與居民的喜好相一致的植物選擇才能使小區的綠化具有親和力,使居民產生認同感。例如在小區中栽植均一成行的松柏,使之森森然的樣子。
表面上好象綠化很好,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里會對這樣的環境產生墓地的感覺,被居民所排斥,不能達到其應有的效果。這里不是說人們對松柏就沒有認同感,小區綠化造景中不能使用松柏,而是人們由于厭惡一些事物而會對與之相近的事物產生厭惡的感覺。松柏在小區綠化中進行孤植,作為焦點景物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園林表達效果的。
2、以喬木為綠化骨干
喬木在小區中的應用主要是從生態和造景兩個方面來考慮。由于喬木樹冠的絕對面積大,因而在在小區綠化中能夠制造更多的氧氣,吸收更多的廢氣及有害
氣體,因而喬木的應用在小區中更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在對喬木的選擇上,落葉喬木與常綠喬木在整個小區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約為1:1—2的比率。
由于落葉喬木越古樸,枝干、樹形越迷人,最具備樹木的色彩美、形態美、季相美、風韻美,因此最能體現園林的季相變化,使小區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綠喬木可以給人四季如春的意境。
在做小區綠化設計時應該根據設計意圖合理安排選擇。在喬木的選擇上一個小區不能太多,多則雜、雜則亂,一般選2—3種主體樹種,選3—4種輔助樹種。喬木的種植不能離住戶的窗戶太近,尤其是南北窗戶,在南面窗戶外6m不得種植喬木。
3、保健植物的選擇
基于現代居民對健康的要求,小區綠化的樹種,必須選用無毒的喬灌木,可以在居住區綠化時選擇美觀、生長快、管理粗放的藥用、保健、香味植物,即利于人體保健,又可調節身心,也可美化環境。
這類植物如香樟、銀杏、雪松、龍柏、羅漢松、粗榧、枇杷、無花果、含笑、牡丹、門冬草、萱草、玉簪、鳶尾、吉祥草、射干、野菊花等喬灌木及草花。在優先選擇保健植物的同時,還應注意花期較長及色葉植物如垂絲海棠、木瓜海棠、紫荊、榆葉梅、櫻花、溲疏、噴雪花、黃馨、金鐘、迎春、棣棠、紫薇、金絲梅、梔子花、桂花、紅楓、雞爪槭、蠟梅、紅瑞木等。
1、植物配置要層次分明、注重色塊
在居住小區中進行植物配置時,也應該注重其層次的搭配。利用喬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層四個層次,這樣再進行空間的分割及聯系,通過各個層次,使空間更具自然的節奏。在進行這種層次的搭配之時,應注意喬木與灌木的比例約為1:3—6為宜,草皮面積(喬、灌木投影范圍除外),不高于綠地面積的30%,另外要注意植物種類的豐富多彩。
小區在注重運用色塊組合的同時,應該徹底摒棄以往的一種大色塊造景的誤區。但是色塊的處理手法仍然在園林造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塊布置時色彩簡潔明快,可按設計者的要求任意作出各種圖形圖案;采用色塊的模紋形狀可以達到最快的成形效果,滿足快速綠化美化的要求;
養護相對簡單,只需要一次成形后經常間斷性進行修剪,就可以達到較好的綠化效果;只要合理選擇色葉樹種,就可以讓色塊四季基本不變,更加重要的是色塊的設計比較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特別在歐式建設的小區中和環境比較和諧;容易使人感覺環境整潔有序,現代氣息較濃。合理運用色塊,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現在常見的色塊組合有:紅色塊為紅葉小檗,紅花檵木;綠色塊有瓜子黃楊、雀舌黃楊、大葉黃楊、杜鵑;黃色塊有金葉女貞、灑金珊瑚、金邊黃楊;也有用紅綠草、雪葉菊等草本花卉。
2、掌握季節性觀花觀葉植物相搭配
“春意早臨花爭艷,夏季濃蔭好乘涼,秋季多變看葉果,冬季蒼翠不蕭條?!边@首詩道出了季節變化及對小區設計的最直接要求:應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另外注意整個小的色相變化,在有色樹種的搭配上,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對比度較大的樹種,這樣可以使小區的綠化更加生動活潑。
3、以草本花卉彌補木本之不足
雖然草本花卉在應用中的管理比較煩瑣,但是相對來說更容易為進行控制,易于成為造景要素。在組合時必須考慮到小區中植物的色澤、花型、樹冠、形狀和高度、植物壽命、生長勢等方面,才能互相協調。對于每個組合的設計時,還應該考慮周圍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幾個組合之間的關系。
4、主基調及主景
每一個園林都有一個主題思想,每一個園林也必須有一個視覺焦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這個園林中的主景。對于城市居住小區設計來說不可能不考慮其焦點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也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與環境相協調就是好的,能被小區居民所認同的就是優秀的。
在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小區的主基調的問題?,F在的園林不是空洞的、沒有思想的、沒有內容的園林?,F代園林本身就是一種思想、一種文化的存在,我們尊重這種存在的同時,就必須理解園林中主基調的作用,定了基調才能創造出小區的園林氛圍,才能表達出主題。
結束語:城市居住小區的綠化,作為城市園林的一部分,為城市人群聚居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只有園林設計師尊重生態學的觀點,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追求人與自然相和諧為目標,不斷進取,才能使居住區的綠化更貼近居民、貼近生活。
參考文獻:
(1)谷茂《園林生態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2〕王祥榮《植物造園與生態設計》城市規劃匯刊1992
〔3〕江銘《居住區綠地規劃設計探》生態園林論文續集1993
〔4〕潘文明《觀賞樹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5〕程緒珂《生態園林研究和實施報告》生態園林論文續集1993
〔6〕胡長龍《園林規劃設計》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大專汽修畢業論文5000篇二
淺析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實踐教學分析
【論文關鍵詞】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 實踐教學 一體化教學
【論文摘要】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是汽車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
隨著汽車機電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推行實踐教學成為該課程關鍵。
如何培養優秀人才,促進汽車專業特色建設,培養學生實戰能力,成為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衡量標準。
教師要在課程的實踐教學中注重學生實戰能力的培養。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從事汽車修理行業,特別是現代汽車修理的必備知識。
其課程主要包括汽車電氣設備的構造、原理、特性、使用、維修、故障檢測判斷與排除等內容,需要電工學、電子學、物理及電工學等知識,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
一、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實驗設備不足。
實踐教學主要方式為以班級為整體的演示性教學。
演示性教學不僅要求教師正確講解,更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
實驗室設備臺套數不足,學生很難有操作機會,不能實際操作,教師也不能預計學生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狀況,無法進行針對性講解,完全不能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教師的指導作用。
學生主導地位不突出。
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根據生產實際設置故障,然后帶領學生進行分析、診斷和排除,不能培養學生的獨立判斷能力。
實踐指導教師隊伍教學脫節。
實踐指導隊伍有理論課和實踐課。
理論課教師不注重實踐訓練,實踐課老師不注重理論學習,造成理論和實踐的脫節,重復教學但是效果不佳。
教學隊伍的“斷層”不利于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汽車這種實踐性較強的學科。
反饋信息無法測評。
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是否在實踐過程中掌握了理論知識,并能獨立操作,都無法進行測評。
學生的反饋信息無法傳達到教師那里,造成單向教學,教學效果勢必受影響。
二、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實踐的教學方向
設計教學模塊,明確目標。
鑒于汽修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汽修、售后或相關部門,該專業學生首先必須掌握構造原理特性等基礎知識;其次必須具有獨立的故障判斷、排除等修理技能。
此外,還應了解汽車電氣設備的型號、性能特點以及相關設備使用等技能。
根據以上情況,可以將教學工作分為如下幾個模塊:第一模塊:種類型號模塊。
該模塊主要就汽車電氣的種類、型號、型號特性等進行分析講授。
第二模塊:原理特性模塊。
該模塊為基礎模塊,通過原理和特性掌握,為下一步學習故障判斷和排除打下基礎。
第三模塊:構造、拆裝、檢修模塊。
第三模塊和第二模塊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實物演示和操作,便于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論。
第四模塊:識圖、接線、故障判斷和排除模塊。
該模塊是教學工作的關鍵,是汽修專業必備的專業技能。
第五模塊:儀器設備使用模塊。
該模塊要求學生認識使用儀器設備,學會用才能會修。
以上模塊的劃分,是為了使教學知識點更為集中,方便教學工作開展和學生學習。
一體化教學。
所謂一體化教學,就是指課堂教學為主線,輔助教學設備為載體,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視覺、聽覺和行動為一體,聽課、提問、實踐操作相貫通,全方位教學。
一體化教學的出發點,是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培養,不僅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更要注意各個模塊的相互滲透,以能力為主線,全方位實施。
嚴格遵循教學規律,結合學生實習,充分利用課堂和校外場所等教學資源,逐步深入、循序漸進;注重師生互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獲得實實在在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實行一體化教學,需要把握以下幾個環節:合理設計教學模塊,教學模塊是一體化教學的依據,教學模塊的設計,但一定要考慮本專業就業崗位的需要,在遵循課程教學體系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注意模塊之間的相互關系,由淺到深,從基礎到專業,避免“斷層”;處理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比例關系,不能過分注重理論學習,更不能盲目增加實踐學習時間,造成理論和實踐比例失當,可以將理論學習放在實踐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忌“滿堂灌”,加強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
三、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實踐教學的具體措施
實行“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法。
即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的現場教學、技能訓練、模擬故障三者結合,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學工作圍繞學生實際操作技能開展。
通過現場教學進行實踐,通過學生實際操作進行理論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實行“協作學習”的組織模式。
協作教學的組織模式是基于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自身的特點而定。
該課程的教學計劃中,包括蓄電池的結構與工作原理的認知、充電系統和故障診斷、汽車空調系統的故障判斷和排除等,都有大量實踐環節,加上教學設備、實踐導師缺乏和學生自身興趣等原因,引入“協作學習”模式很有必要。
協作學習指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精神為宗旨,根據學生成績、技能水平和學生興趣,隨機分成不同檔次,組成協作小組。
協作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對促進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都有很大的作業。
實行“理論加實踐”的考核模式。
傳統考核模式側重于理論(理論成績70%,實踐成績20%,平時成績10%),忽視實踐成績,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學質量的總體上升。
“理論加實踐”的考核模式,就是給予理論成績和實踐成績對等的地位,提高實踐所占比重,促使學生加強實踐能力的訓練,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同時增加實踐成績的比重,也避免了學生在考核過程中濫竽充數、相互抄襲的現象,保證了考核的真實性。
結語: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實踐教學本身就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突出實踐教學的地位,將理論教學融入實踐教學,避免脫節。
本文從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從教學方法和具體實施方面進行分析,提出一體化教學,三位一體和協作學習等模式。
筆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對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實踐教學提供參考價值,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汽修行業培養更多專業化人才。
參考文獻:
[1]馮崇毅.汽車電子控制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郭斌峰.汽車電氣設備的構造與維修課程實踐教學新法[j]企業技術開發,,22.
[3]李敏.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一體化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科技信息,,9.
[4]王朋.項目教學法在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產學研薈萃,7.
淺談plc應用技術及應用中注意問題【2】
論文關鍵詞:工業控制編程plc
論文摘要:伴隨時代發展,進入21世紀嶄新工業控制領域,plc仍然能夠引導自動化行業的發展,主要是由于在最初其采用計算機的設計思想和適應各種現場應用,隨著電子事業的飛速發展,plc已經可以在各個領域去適應不同的客戶要求。
這就是plc的生命力,具有一個非常靈活的大腦和可以隨時變化和更新的身體部件。
現代化工生產中,傳統的手動操作已遠遠不能獲得好的控制品質。
目前,在電氣控制領域,國內外普遍采用plc。
特別是在高溫高壓、易燃易爆高危生產領域,plc以其在工業惡劣環境下仍能高可靠性工作,及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而獲得更為廣泛的使用。
plc將電氣、儀表、控制這三電集于一體,可以方便、靈活地組合成各種不同規模和要求的控制系統,以適應各種工業控制的需要。
由于plc是專為工業控制而設計的,其結構緊密、堅固、體積小巧,是實現機電一體化的理想控制設備。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plc的制造成本不斷下降,而其功能卻大大增強。
在先進工業國家中plc已成為工業控制的標準設備,應用幾乎覆蓋了所有工業企業,日益躍居現代工業自動化三大支柱(plc,robot,cad/cam)的`主導地位。
一、plc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極高的可靠性
由于工業生產的環境條件遠比通用計算機所處的環境差,因此要求plc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并且應能在比較惡劣的運行環境中(如高溫、過電壓、強電磁干擾和高濕度等)長期可靠地運行。
2.使用方便
(1)操作方便:對plc的操作包括程序輸入的操作和程序更改的操作。
大多數plc采用編程器進行程序輸入和更改的操作。
更改程序的操作也可直接根據所需的地址編號繼電器編號或接點號進行搜索或順序尋找,然后進行更改。
(2)編程方便:plc有梯形圖、布爾助記符、功能表圖多種程序控制設計語言可供使用。
(3)維修方便:當系統發生故障時,通過硬件和軟件的自診斷,維修人員可根據有關故障信號燈的指示和故障代碼的顯示,或通過編程器和crt屏幕的顯示,很快地找到故障所在的部位,為迅速排除故障和修復節省了時間。
3.靈活性高
plc的靈活性表現在下列三方面。
(1)編程的靈活性:plc采用的編程語言有梯形圖、布爾助記符、功能表圖、功能模塊圖等,只要掌握其中一種語言就可進行編程。
(2)擴展的靈活性:plc根據應用的規模的不斷擴展,它不僅可以通過增加輸入、輸出卡件增加點數,通過擴展單元來擴大容量和功能,也可通過多臺plc的通信來擴大容量和功能。
(3)操作的靈活性:操作的靈活性指設計的工作量大大減少,編程的工作量和安裝施工的工作量大大減少,操作十分靈活方便,監視和控制變得容易。
4.機電一體化
plc是專門為工業過程控制而設計的控制設備,它的體積大大減小,功能不斷完善,抗干擾性能增強,機械和電氣部件被有機地結合在一個設備內,把儀表電子和計算機的功能綜合在一起。
二、plc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plc是一種用于工業生產自動化控制的設備,一般不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業環境中使用。
然而,盡管有如上所述的可靠性較高,抗干擾能力較強,但當生產環境過于惡劣,電磁干擾特別強烈,或安裝使用不當,就可能造成程序錯誤或運算錯誤,從而產生誤輸入并引起誤輸出,這將會造成設備的失控和誤動作,從而不能保證plc的正常運行。
要提高plc控制系統可靠性,一方面要求plc生產廠家提高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設計、安裝和使用維護中引起高度重視,多方配合才能完善解決問題,有效地增強系統的抗干擾性能。
因此在使用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工作環境
(1)溫度
plc要求環境溫度在0~55oc,安裝時不能放在發熱量大的元件下面,四周通風散熱的空間應足夠大。
(2)濕度
為了保證plc的絕緣性能,空氣的相對濕度應小于85%(無凝露)。
(3)震動
應使plc遠離強烈的震動源,防止振動頻率為10~55hz的頻繁或連續振動。
當使用環境不可避免震動時,必須采取減震措施,如采用減震膠等。
大專汽修畢業論文5000篇三
(1)尾數“0”多的5位以上數字,可以改寫為以萬和億為單位的數。一般情況下不得以十、百、千、十萬、百萬、千萬、十億、百億、千億等作單位(百、千、兆等詞頭除外)。例如:1 800 000可寫成180萬;142 500可寫成萬,不能寫成14萬2千5百;5000字不能寫成5千字。
(2)純小數必須寫出小數點前用以定位的”0”。數值有效位數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應全部寫出。例如:、、不能寫作、、2。
(3)數值的修約按照gb 8170-1987《數值修約規則》進行,其簡明口訣為“4舍6入5看右,5后有數進上去,尾數為0向左看,左數奇進偶舍棄”。例如:修約到1位小數,修約為;修約為;修約為,修約為。
(4)附帶長度單位的數值相乘,每個數值后單位不能省略。例如:5 cm×8 cm×10 cm,不能寫成5×8×10 cm或5×8×10 cm3。
(5)一系列數值的計量單位相同時,可以僅在最末1個數字后寫出單位符號。例如:60、80、100 mol/l,不必寫作60 mol/l、80 mol/l、100 mol/l。
(6)分數在1行中排列時,分號用斜線。
(8)表示數字的增加或減少,用詞要準確。①增加:可用倍數或百分數表示。例如:增加到原來的2倍(原來是1,現在是2);增加(或增加了)2倍(原來是1,現在是3);增加80%(原來是1,現在是);超額80%(定額是100,實際是180)。②減少:不能用倍數的提法,只能用百分數或分數表示。例如:降低到原有的80%(原來是100,現在是80);降低(或降低了)80%(原來是100,現在是20);減少到原有1/5(原來是1,現在是);減少(或減少了)1/5(原來是1,現在是)等。
[畢業論文字數要求?]
大專汽修畢業論文5000篇四
目前科技期刊的論文摘要一般要求按結構式摘要的格式書寫,即明確寫出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
不同期刊對論文摘要的寫法有不同的要求,《中國煙草學報》采用的是結構式摘要。
現針對本刊部分來稿在摘要撰寫中存在的問題,對結構式摘要的書寫方法和注意事項介紹如下。
2 摘要的結構目的:應簡要說明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一般用1~2句話簡要概括,不宜太過冗長。
目的部分的文字最好不是對文題中已有信息的簡單重復。
方法:應簡述研究的材料(對象)、方法、設計方案、資料的收集處理和統計學分析方法等。
結果:應簡要列出主要的結果,描述結果要盡量用具體數據,不要過于籠統。
盡可能不用“高于”、“低于“、“大于”、“小于“等籠統表達方法,應用具體數字說明是多高或多低,并注明統計學分析結果。
結論:應根據研究的目的和結果,得出客觀適當的結論,并指出研究的價值和今后有待探討的問題。
3 書寫摘要注意事項撰寫論文摘要應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