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200字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800字篇一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作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記事性強、報道性強的作品。作者斯諾真實的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進得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
作者斯諾向全世界真實的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真實情況。
一個外國人,在一個混亂的國家,深入西境,不遠萬里來采訪中國革命者,這一點是我值得敬佩的。
我覺得他可以去采訪采訪蔣介石。讓他談談對毛主席的看法,形象。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加的了解,認識毛主席。全書精致的刻畫了紅軍領袖的形象,細致的描寫紅軍領袖的故事。讀完這本書我體會到了紅軍與國民黨的斗爭多么不容易。同時還要打小鬼子。可謂“腹背受敵”啊。這本書寫的是紅軍與國民黨的斗爭,對我們以后學歷史有一些幫助。
中華上下五千年之余,封建千年。始于秦皇,腐于滿清。有高祖斬蛇起義,有漢之明君,有強盛之唐,有元之疆闊,亦有昏庸之清皇。如若不是滿清之廢庸,人權之不等,怎生會使華夏大地飽受滄桑焉?
人民起義,自有其理。中華大地,千年之余。爾等倭寇,速速退去!
吾,自豪為之炎黃孫,來世還做華夏兒!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200字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800字篇二
這兩天,我和同學們在班里上了兩節網課,這個網課并非是老師直播線上教課,而是看視頻講解。
我們讀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為了鞏固讀后感悟和所獲知識,老師就找了兩個講解視頻讓我們看。(有同學認為這沒有必要,但我比較贊同。下面,讓我和你們分享一下我的閱讀理解吧!
這本《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斯諾,此書描述了斯諾到中國目睹了二十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事業。他的采訪時間由1936年6月一10月,在陜甘寧邊區進行訪問,受訪的人數有幾百人,記錄了十幾本密密麻麻的筆記和日記,并拍攝了幾十卷膠卷照片,真是太兢兢業業了。
就在采訪后一年,也就是1937年10月,斯諾所寫地《紅星照耀中國》首先在英國出版了,這本書一問世便轟動世界,各界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個杰作,標志著西方對中國的了解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使西方了解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
我認為此書所描寫的紅軍隊是一支平等團結、互助友愛、紀律平明、英勇無畏的隊伍。讀了這本《紅星照耀中國》,我看到了共產黨領袖的非凡魅力;他們心懷天下,憂國憂民;他們智慧非凡,敢為人先;他們胸襟寬廣,大公無私;他們堅毅執著,百折不撓。
我希望這本書被更多的青年學者所閱讀,傳承紅色精神,譜寫華夏新篇。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200字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800字篇三
長征二萬五千里,就像一團火焰照亮征程。其中不乏艱難,而長征中“大渡橋橫鐵索寒”的“強渡大渡河”無疑是最艱難的一段。
首先面臨一難——英勇好戰的彝族人。“彝族人對漢族人的仇視由來已久,只要有漢族的軍隊經過他們的邊界,幾乎無法避免損失慘重或全軍覆沒。”如此沉痛代價,可見要想經過領區確為難事。然而紅軍利用談判巧妙化解,可見其機敏、有謀。
其次面臨一難——河水的湍急險迫,敵人的瘋狂進攻。第三天要花4個小時才能運人至岸。河水越急,速度越慢,并且蔣介石的飛機已經發現紅軍,敵軍正從東南方趕來。狂轟爛炸、子彈猛掃、河水洶涌的三重夾擊更使紅軍進退兩難,岌岌可危。
最后面臨一難——飛奪瀘定橋。峽谷屹立,河道狹窄,是地理環境之難。鐵索空蕩、槍林彈雨是敵軍布置之難。如此艱險,紅軍卻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無數人落下,無數人前行。穿過熊熊烈火,全速沖過橋板,是紅軍戰士的無畏。白軍逃跑,投降,紅軍興奮歡呼……
三難重加,實為艱險,紅軍以大無畏的精神沖破囚籠,確為人民典范。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200字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800字篇四
我們從來不是生在一個和平的時代,我們只是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家,如今山河雖已無恙,但讀到二萬五千里長征,內心震動。
地勢險峻。
“峽谷中巖壁屹立、河道狹窄、水深流急。”
“有時要爬幾千英尺高,有時又要下到漲水的河面。”
紅軍赤著腳在峽谷、泥濘中蹣跚而行,他們不是神是人,卻承受著如此惡劣的環境,那是怎樣一股信念去支撐著他們?長征難,難于上青天啊!
再看敵人的圍追堵截:
“敵軍也用機槍進行還擊。”
“鐵索上原先鋪著厚厚的木板被拆掉了。”
為了革命的勝利,熊熊烈火在所不辭,這就是紅軍精神。敵人的窮兇極惡,改變不了赤膽忠心;死亡可以摧毀肉體,但信念永世長存。
最后,來看精神上的壓力:
“他們不能放慢腳步,不能三心二意,不能放松懈怠。”
“勝利就是生命,失敗必然死亡。”
懷揣著全國人民的希望,國家復興的志向。不想輸也不能輸!正是這一股力量帶領他們甚至全中國走向前端。
長征路漫漫,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是狀態!(李佳陽)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200字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800字篇五
《紅星照耀中國》是震撼世界的成就,這本書的意義首先在于它是通過一個外國人的所見所聞,客觀地向全世界報道了紅軍的真實情況。1936年,埃德加·斯諾冒生命危險深入西方媒體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在延安,他解開了心里的疑惑。
《紅星照耀中國》中對人物的外貌刻畫細致入微,如第二篇中,對周恩來的外貌描寫,個子清瘦,中等身材,胡子又長又黑,外表卻仍不脫孩子氣,眼睛又大又深,富有吸引力。還有第三篇中對毛澤東的外貌描寫,面容消瘦是一個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半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發留的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突出,還描寫了彭德懷,林伯渠等人,并配附大量照片,為后人留下許多珍貴影像。
第三篇中還寫了許多關于毛主席的事,表現了毛主席的性格特點,如毛主席在街上和兩個年輕農民談話,作者起先沒認出他,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像中國農民一樣質樸的人。他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生活簡樸,甚至有些粗俗,而且不拘小節。
作者還寫了,毛主席對作者寫的文章或者拍的照片,從來不加任何檢查,使作者盡力弄到能說明蘇區生活的各個方面的材料,這使作者非常感激。流露出作者對毛主席的敬佩、贊美之情。
這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作品值得我們仔細品讀。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200字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800字篇六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這是偉大革命家毛澤東的名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讀書可以賦予人豐富的知識色彩。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紅色的略呈灰灰的書的色調,立即給人以“紅色”的感覺,更兼有歷史的厚重感。
翻開書本,心就平靜下來了,平鋪直敘、娓娓道來他的西部之行,而一個個鮮活人物躍然紙上,一幅紅色蘇區斗爭圖浮現在眼前。作者運用歐美作家善用的描寫的手法,以平視的角度,樸實的筆觸給我們講述著那段歷史。樸實的語句卻將東西方文學的區別體現的淋離盡致,當時這樣的文章應該算作新聞或通訊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傳記了。
“在我看來,毛澤東是一個令人極感興趣而復雜的人。他有著中國農民的質樸純真的性格,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這是對偉人毛澤東的描寫——是一個喜歡憨笑的人。
西路軍的很多故事、當然也包括很多女紅軍戰士慘烈經過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在中國革命史上可能是絕無僅有的,當年的殘酷是我們現代人無法想象,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紅軍精神。讓我們現在擁有了如此安寧的生活。我們現在所獲得的一切都是鮮紅血液換來的,為了這些,我們不得不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讓我們銘記那段歷史吧,珍惜今天所擁有的,跟一位美國人——斯諾一樣深愛這片紅色土地或者說更愛這片土地,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200字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800字篇七
文:曹必承。在埃德加·斯諾編著的《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中,我被作者堅強的精神所感動。
作者生活的年代,也是中國最困難的時候,如同一道長城,連綿不絕,使中國紅區宛如一座孤島,可作者并沒有退縮,而是選擇越過那道長城。他并不了解中國紅軍是怎樣的一支隊伍,他可以把非議置之度外,勇敢地踏入這片土地,在這條路上,他遇到許多困難,白匪軍的追殺等,但他終于排除萬難,開始與紅軍接觸,把他之前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文中的作者遇到問題時,他選擇去探究,去試驗,直到自己了解真相,他不怕任何困難,勇往直前。
但我就沒有這種毅力,我遇到問題時,很輕易地放棄,遇到困難時,我會選擇逃避,而不是去面對。做任何事總是缺少那一份勇氣,一份毅力,使我很難做成功一件事,因此我的成績也很難提高上去。
以后我必須改掉自己的惰性,以文中的作者為榜樣,學會勇敢,學會堅強,遇到困難不退縮,做什么事情都不放棄,堅持到底,多一份探究的勁,使自己不斷完善,做一個男子漢,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做一個像作者那樣勇敢的人。
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的前兩章,曲折的故事情節吸引著我,影響著我,作者還會經歷什么事呢?請聽下回分解。
胡說:確實如必承所言,開頭一章的敘述展示了一個獨特的新聞記者的“我”的模樣,那般真誠、執著,只為追求真相。給予我們許多啟示和感慨。書未開讀,已然被感。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200字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800字篇八
《紅星照耀中國》一書出自美國的埃德加·斯諾,他把來到中國后的所見所聞和切身經歷寫成一本不朽的著作,讓我們年青一代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長歷程和偉大征程。
書中提到對毛主席的印象:面容削瘦,有些駝背卻雙眼炯炯有神,是一個非常精明的知識份子面孔。毛主席雖然是紅軍領導人,但卻與人民同甘苦,共命運,有著中國勞動人民的樸素外表,又有機智幽默,喜歡憨笑的內在涵養。
埃加·斯諾把天真質樸的優良品質同銳利機智和老練的世故結合起來,為我們呈現了一個豐富的毛主席形象。
毛主席熱愛學習,對工作一細不茍,對斯諾提出的如何對待侵略者問題,主席有著獨到的見解,并提出了一些創造性意見。他是一個對中國人民有著深厚感情的人,有幾次他回憶起戰死的同志和由于自然災害而死去的勞苦大眾,他的雙眼都濕潤了,在談論抗日戰爭時,他認為中國的主要問題是抵抗日本帝國主義,并且能得到國際社會的幫助,但不意味著沒有別人的幫助中國人就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統一。毛澤東表明,中國人只有團結一致,抵抗侵略,停止內戰,才能將侵略者趕出中國。
談工作時他事無巨細,一絲不茍,有一次和斯諾談話時,心不在焉的解下腰帶,搜尋寄生蟲,看到此處,我忍俊不禁,他有非凡的頭腦,也有農民的個人習慣。
他是偉大的人民領袖,他又是平易近人的農民朋友,他是中國危急時刻的救星,毛澤東給外國友人留下了神秘又偉大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