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報告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報告。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引言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篇一
當代大學生群體已成為手機消費的重要主體。手機在大學生中的重要性也逐步體現,我團隊試圖通過了解大學生對手機態度,為手機銷售商和制造商提供參考,同時對大學生在手機方面的選擇給予一定建議。
本次調研通過調查問卷形式共回收有效問卷200份,其中書面問卷50份,網絡問卷150份,通過統計得出大學生在使用手機時間,對品牌效應的看法,注重哪些功能等方面的結論,由于樣本容量較小,選擇地區為經濟相對發展較好地區,因此對于數目龐大的手機使用者來說,代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通過本次調查,我小組對相關關系人有如下建議:
此我國國產品牌手機要想獲得持續的發展,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在廠商的策略行為中,由技術研發而導致的新產品的競爭,實質上比現存產品價格上的邊際變化的競爭更為重要。因此手機生產商應該切實考慮用戶體驗,不斷創新功能設計,以滿足用戶的需要。
根據我們對手機的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手機產品最關注的還是質量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消費者,在買手機的時候,質量因素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因此國內品牌的手機生產應該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流程,確保產品的質量。
目前消費者對國外品牌具有比國內品牌更高的認知度和信任度。雖然事實上國產手機無論是在質量和技術上都已經有了很多的提升,但是消費者對國內品牌手機的認知度還是很低,這就要求我們國內品牌手機要加快品牌建設,塑造品牌內涵,有長遠的品牌發展規劃。
在手機競爭上,豐富的營銷手段可成為爭奪市場的有利武器。廠家可采用捆綁銷售、積分兌換等多種形式來豐富營銷手段可以有效地將不同層次的終端制造商以及電信運營商聯系在一起。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目前手機中端的需求量很大,存在很大的空間,因此我國國產手機可以調整戰略,走中端。除此以外,目前國內還有很多邊遠地區、農村等對低端手機的需求還是相當可觀的,加上更換新機的,國內廠商要盡量爭取這些邊遠山區、農村的份額。
1、繼續走手機價格中低檔的路線。
2、在銷售地點選擇上,主要將手機放在離學校較近的手機大賣場和自己的品牌專賣店上銷售;采用多樣化的促銷方式。
3、在廣告宣傳渠道上,要力爭做到范圍廣,傳播面全。
4、在銷售渠道的競爭方面,尋求與廠商建立合作的戰略伙伴關系。
對于大學生消費者來說:
大學生的消費動機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求質量與實用的購買動機;
2、求新款式新功能的購買動機;
3、求方便的購買動機;
4、求價格廉價的購買動機。
一般情況下,大學生手機族的這四種消費動機相互交織,共同推動他們的消費行為進一步的發生。
我團隊建議大學生應當以質量和實用而不是品牌為選擇手機的標準;對國內手機品牌加大信任;選擇與自己的經濟狀況相匹配的手機,不盲目攀比。
目前我國手機的現狀是集中度很高,是典型的寡占,而進入壁壘又很高,潛在企業和剛進入新企業有一定的門檻。在我國手機上,國外知名品牌的份額在一半以上,國內品牌手機的份額跟其相比還差了一大截,主要是因為品牌知名度不夠以及核心技術缺乏。那么在這個消費者需求越來越高,對各種娛樂型、時尚型等新功能手機頗為青睞的背景下,國產手機要想在上有所作為就應該要加大研發力度,加強質量管理,塑造產品品牌,提高產品知名度,同時在營銷上下工夫,豐富營銷手段。只有克服了“技術”和“品牌”兩塊硬板,國內品牌手機才能在市場上有所作為。同時消費者也需要調整觀念,切合實際,選擇與自己相匹配、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我國手機市場才能健康發展,在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爭創一流!
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引言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篇二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機的普及率逐年升高,使用者的范圍也逐步擴大。現在,高中在校生攜帶手機的越來越多。為全面了解我校學生校園內攜帶手機及使用情況,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與做法,4月21日,校教育處組織了《學生校園內攜帶使用手機情況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500份,實收有效答卷3850份,問卷上不要求填寫任何個人信息,確保了調查結果的真實性。調查結束后我們對調查問卷進行了認真的統計,分析研究。
在校園內攜帶手機的學生共占52.83%,22.73%的學生一直帶或經常帶手機。在手機的存放問題上,25.12%的學生放在宿舍,20.75%的學生選擇隨身攜帶但上課關機,還有4.13%的學生選擇隨身攜帶上課也開機,即在攜帶手機群體中,隨身攜帶的占近50%。由此看出,我校學生手機持有率較高,使用較頻繁,對部分學生來說,手機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且造成消極影響。
(1)在攜帶手機的作用方面,53.04%的學生認為可有可無,3.82%的學生認為手機只是滿足個人虛榮心的需要,36.81%的學生認為非常有用。另外,有6.62%的學生認為沒有任何的積極作用。
(2)在對待學生校園內攜帶手機的看法上,25.90%的學生選擇家長支持,選擇家長堅決反對的占21.95%,47.64%的學生選擇家長認為無所謂,還有4.49%的學生認為家長是因為孩子看到同學帶極力要求沒有辦法才為其購買手機。
(3)關于手機的消費問題,價值500元以上的手機占大多數,其中1001元以上的占12.75%。每月的消費金額21以上的占9.06%,即18%左右的攜帶者月消費超過21元。
以上統計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手機并不會對生活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部分學生購買手機僅為滿足個人虛榮心的需要。而手機對于沒有經濟能力的中學生來說,算是一種高消費,這樣的`購買動機勢必引起同學之間的互相攀比心理,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給家庭經濟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中學生使用手機用于家庭聯系的占48.49%,用于和校內同學、校外人員聯系占10.61%。有15.9%的同學收發過無聊x,并有2。99%的學生通過手機接觸淫穢等不健康信息。從這項統計來看,手機的使用對部分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學生主要任務應該是學習,不必要的x、電話,勢必會分散其學習的精力,最終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不健康的信息更是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
56.13%的同學認為公用電話太少,不能滿足學生需求;22.51%的學生表示從來不使用校園內的公話。針對這一問題,學校將適度增加公用電話數量,充分滿足學生需要。
綜合調查結果來看,我校學生在使用手機的動機和用途上均存在一些問題,其危害性主要有:部分學生上課時間開機,違規使用手機,擾亂課堂秩序,影響教學,也是對老師、同學的不尊重;學生使用手機不利于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高中生正處于性格塑造時期,思想不穩定,情緒波動大,易受外界環境影響等特征,使得他們的消費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學生使用手機,會造成攀比的心理,不利于良好消費習慣的養成;更重要的是,學生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必要的x、電話,會分散他們的精力,影響學習成績。
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又能確保學生和家長聯系方便,建議學校在校園內增設公用電話。學生不再攜帶手機進入學校。
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引言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篇三
自上世紀末手機問世以來,截止20xx年12月,中國手機用戶已有13.06億戶,普及率高達95.5%(數據來源于互聯網),現在的智能手機已不僅是人們簡單的通訊工具,而且是集通訊、娛樂、游戲、音樂、網絡為一身的多功能通訊工具,高速上網、視頻通話、手機電視、手機支付等應用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本文將通過調查問卷、實地考察、專家訪談等方式較為客觀地了解手機使用過程中對人們造成不良的影響,倡導大家要恰當地使用手機。
周末我和爸爸開車回農村老家,走到碼頭的十字路口,一個低頭玩著手機的年輕人穿著紅燈從馬路邊橫穿過來,爸爸一個急剎車,年輕人撞在了車子的后視鏡上,幸好人并沒有什么大礙。只是手機掉在地上,屏幕摔得粉碎。事故雖然不大,但卻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意識到手機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危害。在爸爸的鼓勵下,我決定對手機的一些不良使用情況以及給人們帶來的危害進行調查研究。
首先,針對人們手機使用的時間、習慣以人們對手機的認知,我設計了一個調查問卷。
發放調查問卷
統計調查問卷
1.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們使用手機的時間普遍偏長,從上表可以看出,有將近一半的人每天使用手機時間超過4小時。
2.多數人會忽視了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危害,睡覺前不關機比例高達94%。
3.因為沉迷于手機,少部分人會在開車時或過路口時使用手機。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嚴重時,可能導致慘禍發生。
4.人們對手機不良影響的認識不足,多數人只認識到過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影響視力,而對長時間使用手機的其他危害認識不足。
通過統計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手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智能手機在大大方便人們之間的聯系的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業余生活,但是人們因為使用智能手機的娛樂功能而沉迷其中,長時間使用手機的人占到了近一半,由于人們缺乏了解長時間使用手機給人帶來的危害,所以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過馬路、開車時甚至有人使用手機看視頻、發微信。
我隨機抽取了幾條路口觀察了15分鐘,解放西路人民路口過馬路或騎車時使用手機的有8例,淮海東路承德路口有4例,北京東路與銀川路口有5例,淮海南路環城路口有5例。通過調查發現:行人及騎行者在馬路上使用手機的現象非常普遍,其中大部分人在過路口時能自覺停止使用手機,同時也有少部分人不重視交通安全,過路口時仍在使用手機,過路口使用手機的危害不容忽視。
爸爸帶我采訪了淮安市高速交警大隊二中隊的中隊長司洪超叔叔,司叔叔對開車過程中使用手機給交通安全帶來的許多負面影響做了詳細的介紹: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實施條例》第六十二條明確規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違者將被200元以下扣2分。駕駛人在撥打或接聽電話時,會造成駕駛人注意力分散,對交通情況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嚴重威脅路面其他駕車人和行人的安全,使用手機時單手把握方向對駕駛車輛也形成采訪司洪超叔叔較大妨礙,同時開車時使用手機也會使司機的視野更狹窄,降低對外圍視覺的感知能力。有數據顯示開車過程中,開車過程中尋找手機會增加9倍的車禍幾率。開車發短信出車禍的概率是正常駕駛的23倍,另外,司叔叔還告訴我馬路上經常能看到些目不離手機的“低頭族”,走到哪玩到哪,低頭玩手機時,會降低對身邊不安全環境因素的認知和警惕,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處于逐步步上升的趨勢,安全隱患極大。
為了更多地了解長時間使用手機對人體造成哪些不良影響,爸爸還帶我采訪了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劉秀明主任,劉主任告訴我們,玩手機時,眼睛要不停的捕捉屏幕上不斷閃爍的光影,注意太過集中,自然眨眼次數大大減少,會造成眼睛的干澀,導致干眼癥。另外長時間用眼本身就容易造成眼睛疲勞,會導致視力下降。近年來,年輕人的視力持續下降,和長時間的使用手機也是有關聯的。手機屏幕發射的高能量藍光可也直接穿透晶狀體到達視網膜,對視網膜黃斑也會造成傷害,特別是晚上不開燈玩手機都視網膜造成的傷害會更大。劉主任還告訴我們手機輻射對人的頭部危害較大,可以引起頭痛、頭昏、失眠等癥狀,長期使用手機患腦癌的危險性大大增加。低頭玩手機對頸椎的傷害也是很大的,隨著手機的普及到醫院治療頸椎病的患者也日趨漸多,同時,長時間使用手機對人體的內分泌、心臟、耳朵、手指、皮膚、生殖系統等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降低人體免疫力。
手機最初作為一種通訊工具,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從原始的“鴻雁傳書”到現在的手機應用終端,智能手機還在進一步的發展。通過以上的調查我發現,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可以說,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主角,可同時手機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小覷。手機雖小,危害長遠!
1.應避免長時間使用手機通話,通話時間盡量控制在半小時以內,最好用耳機接通,不要長時間貼近耳朵。
2.手機不要貼身攜帶最好放包里,離我們的身體越遠越好。
3.睡覺前要關機,避免手機夜間長時間輻射。
6.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合理使用手機,杜絕沉迷手機!
感謝我的爸爸在調查中給我提供的很多幫助,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感謝接受采訪的司洪超叔叔和劉秀明主任,也非常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宗全全老師給我提供很多的悉心指導,感謝問卷調查中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們,同時感謝此次“科學小院士”活動的組織者。謝謝!
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引言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篇四
報告題目 : 大學生手機app使用情況調查 系 : 財經傳媒系
年級專業 :13級漢語言文學
學 號: 131603215
姓 名: 林許
提交日期:20xx年 12月15 日
學生姓名 林遠成績
評語:
評閱教師(簽名) 年 月 日
目 錄
(二)如果有一款為您推薦學?;拘畔?、校內及周邊購物、
餐飲、租房及娛樂場所信息的手機應用,您愿意下載嗎.. 6
內容摘要:
社會發展著進步著,實踐證明了手機這一科技產品為人們開發利用,app在大學生生活中越來越重要。鑒于此,我們以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經常使用的手機軟件類型,如果有一款為您推薦學?;拘畔?、校內及周邊購物、餐飲、租房及娛樂場所信息的手機應用是否愿意下載,希望通過自己學校的手機應用看到什么功能,一天中,使用常用軟件所占據的時間,是夠愿意為應用軟件付費,付費可以接受的'價格區間,在校大學生認為手機app體驗哪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通過何種渠道獲得手機軟件,使用哪些應用商店提供的手機軟件,使用手機app的主要目的等。
關鍵字: 大學生手機app 正確處理
科技不斷向前發展,為適應社會主流,手機的使用不再單單是打電話,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積極發展的情況下,各種手機應用(app)相繼推出。現在從手機游戲到手機工具、從新聞查看到百科收錄、從資訊分享到社區討論,手機應用幾乎占領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雖然各種手機應用不計其數,但真正能夠融入我們生活的應用卻寥寥無幾。
我組調查研究包括大學生,對于手機的消費也持有不同的態度主要目的是在于了解大學生手機應用狀況,以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手機應用觀,合理應用,正確的處理學習和手機應用的關系。這能控制大學生漸漸成為手機控的數量,并引導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也為學校的管理和大學生的心理狀況給出一些建議與分析,并能進一步指導大學體制的變革與學生心理狀況的培養。
一、調查信息
調查對象:大學生
性別
調查內容:這次調查主要涉及大學生關于app類型、大小等相關問題。
二、問卷結果分析及探討
(一)大學生使用app類型的調查
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引言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篇五
通過調查了解我校在學校同學所使用的手機數量,手機品牌和手機的價位,以便了解其對手機市場的行情。對我校同學的消費傾向及消費行為進行分析,為手機生產企業制定營銷策略,提供客觀依據。
采用網上調查問卷的形式與電子郵件問卷的形式相結合調查方法。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手機的價格下調,使不少大學生擁有了自己的手機,但在他們大部分中,究竟是什么時候開始擁有自己的手機的?在調查中發現,1998年擁有自己手機的人只占總調查人數的15%;而1999年也不見有什么起色,只有總調查人數的13%;但在xx年時,一切卻改變了,有26%人開始擁有自己的手機,還記得那時候,剛好是手機競爭風暴,各手機商紛紛降價,很多人都是在那時候買的;不過更厲害的是在xx年,有30%的人擁有自己的手機,可見需求成上升趨勢。到底哪個手機商擁有的顧客最多呢?最多人使用的手機牌子是諾基亞,在調查中,一共有36%的人使用這款手機,耐用是它的一個最大賣點,而不斷擴張的功能也使不少人選擇它;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愛立信,雖然使用者人數卻是諾基亞的一半,即總人數的18%,但它的市場份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亮麗的外形與實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選擇的重點;第三位是三星,占13%,三星雖然擁有高技術,但價錢卻令不少學生消費者望而卻步;接著是摩托羅拉和西門子均占6%;阿爾卡特占3%;飛利浦占2%;與飛利浦占人數比相等的是索尼;接著是nec和國產牌子,均是占總人數的1%??梢娭Z基亞這一世界手機銷售商果然不負眾望,霸占了頭位,而其他牌子也不甘示弱,擁有一定的支持者。
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引言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報告篇六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機的普及率逐年升高,使用者的范圍也逐步擴大。現在,高中在校生攜帶手機的越來越多。為全面了解我校學生校園內攜帶手機及使用情況,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與做法,4月21日,校教育處組織了《學生校園內攜帶使用手機情況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500份,實收有效答卷3850份,問卷上不要求填寫任何個人信息,確保了調查結果的真實性。調查結束后我們對調查問卷進行了認真的統計,分析研究。
一、調查數據顯示,在校園內攜帶手機的學生共占52.83%,22.73%的學生一直帶或經常帶手機。在手機的存放問題上,25.12%的學生放在宿舍,20.75%的學生選擇隨身攜帶但上課關機,還有4.13%的學生選擇隨身攜帶上課也開機,即在攜帶手機群體中,隨身攜帶的占近50%。由此看出,我校學生手機持有率較高,使用較頻繁,對部分學生來說,手機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且造成消極影響。
二、(1)在攜帶手機的作用方面,53.04%的學生認為可有可無,3.82%的學生認為手機只是滿足個人虛榮心的需要,36.81%的學生認為非常有用。另外,有6.62%的學生認為沒有任何的積極作用。(2)在對待學生校園內攜帶手機的看法上,25.90%的學生選擇家長支持,選擇家長堅決反對的占21.95%,47.64%的學生選擇家長認為無所謂,還有4.49%的學生認為家長是因為孩子看到同學帶極力要求沒有辦法才為其購買手機。(3)關于手機的消費問題,價值500元以上的手機占大多數,其中1001元以上的占12.75%。每月的消費金額21以上的占9.06%,即18%左右的攜帶者月消費超過21元。
以上統計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手機并不會對生活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部分學生購買手機僅為滿足個人虛榮心的需要。而手機對于沒有經濟能力的中學生來說,算是一種高消費,這樣的購買動機勢必引起同學之間的互相攀比心理,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給家庭經濟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三、在手機用途上,中學生使用手機用于家庭聯系的占48.49%,用于和校內同學、校外人員聯系占10.61%。有15.9%的同學收發過無聊短信,并有2。99%的學生通過手機接觸淫穢等不健康信息。從這項統計來看,手機的使用對部分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學生主要任務應該是學習,不必要的短信、電話,勢必會分散其學習的精力,最終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不健康的信息更是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
四、在校園內公用電話的問題上,56.13%的同學認為公用電話太少,不能滿足學生需求;22.51%的學生表示從來不使用校園內的公話。針對這一問題,學校將適度增加公用電話數量,充分滿足學生需要。
綜合調查結果來看,我校學生在使用手機的動機和用途上均存在一些問題,其危害性主要有:部分學生上課時間開機,違規使用手機,擾亂課堂秩序,影響教學,也是對老師、同學的不尊重;學生使用手機不利于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高中生正處于性格塑造時期,思想不穩定,情緒波動大,易受外界環境影響等特征,使得他們的消費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學生使用手機,會造成攀比的心理,不利于良好消費習慣的養成;更重要的是,學生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必要的短信、電話,會分散他們的精力,影響學習成績。
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又能確保學生和家長聯系方便,建議學校在校園內增設公用電話。學生不再攜帶手機進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