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加深對書中情節和人物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這是一些來自讀者的讀后感評論,他們通過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思考,對書籍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和評價。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一
該書中記敘了當時在世界上人們發現了一艘潛水艇,但被誤認為是一只大鯨魚,結果因潛水艇經常撞壞海上的船只,法國政府就派林肯號剿滅這只鯨魚。林肯號船長邀請阿斯拉龍教授和他的助手,教授應約,登上了船。結果在日本附近海域發現了鯨魚,就在魚叉手投擲魚叉的一剎那鯨魚撞上了林肯號,把阿斯拉龍教授、他的助手和魚叉手摔入了海里。到現在他們三個人才知道它是一只人造的鋼鐵之怪。善心大發的船長把他們救起,帶他們仨游覽了神奇的海底世界,并踏上了從未去過的南極,結果三個人為了以后的自由在北極圈中,冒著北極大風暴逃走了。
幻想自古以來便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源泉.而至今天,事實證明作者儒勒·凡爾納的一切幻想或是推理都是有現實作為基礎的,例如: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阿拉伯海底地道,蘇伊士下面一條通往地中海的地道),一塊沉沒的陸地(大西洋洲)。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二
讀了《海底兩萬里》好象自己也同尼摩船長一行人一起在大海中遨游,仿佛我也處于大海中。讀了這本書就仿佛自己走過了一次科學與幻想的路程。學到了不少科學知識,也啟發我的思考。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三部曲之二。(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女兒》,第二部是《神秘島》。)內容主要講諾第留斯號潛艇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為海上見到了一條獨角鯨,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最后發現那是一艘叫諾第留斯號的潛艇,并且帶著仆人康塞爾和一個捕鯨手,跟隨尼摩船長乘坐這艘潛艇在海底作了兩萬里的環球旅行。尼摩是個不明國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島上秘密建造的這艘潛艇不僅異常堅固,而且結構巧妙,能夠利用海洋來提供能源。阿龍納斯通過一系列奇怪的事情,終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長仍與大陸保持著密切聯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萬金銀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正義斗爭。
凡爾納的小說如此動人,還在于它們是科學與幻想巧妙結合的結果。他獨具特色的幻想由于符合科學的原理,變成了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作出的推理和預言。
但是,我最喜歡的是他的小說由于具有科學依據而令人信服,因而不但能夠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更能啟發我上午思考,使我大膽的幻想未來的遠景。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三
文/初一付佳陽。碧藍的大海一望無垠,層層波濤,總能為人提供遐想的空間---法國作家凡爾納,就用自己的想象與科幻相結合,創作了《海底兩萬里》。
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也都富有個性特點:阿龍納斯知識淵博;康塞爾生性沉穩,隨和自然;尼德蘭脾氣急躁;尼摩船長睿智沉著。文中的角色盡管寥寥無幾,卻都個性鮮明。這也是該小說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小說的結局也是留有懸念的:尼摩船長究竟經歷什么才致使他放棄陸上生活?“鸚鵡螺”號的命運到底如何?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卻不知不覺也如作者一樣,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向想象的海洋飛去。同時,主角勇敢無畏的精神也將被我們深深銘記在心。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四
海洋無邊無際,蘊藏著那不為人知的秘密,等待著人們的探索,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那本——《海底兩萬里》。
這是一本科幻小說,講述了主人公阿羅納克斯先生與他的兩個伙伴在“鸚鵡螺號”上探尋海底的故事。
那神秘的“獨角鯨”;那神秘的海底森林;那失落的亞特蘭蒂斯;那令人心生畏懼的大章魚……無疑都吸引了我的眼球。
只有探索才能知道答案。我看到海底森林時不禁十分的驚異:林間空地,寸草不生;叢生的灌木枝條既不攀緣匍匐,也不彎腰下垂,所有植物的枝葉全都垂直向上,任何一根細莖,任何一條葉帶,無論多細多薄,無不像鐵絲一樣垂直向上。
雖然這一切是作者虛幻,但如果不是主人公那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又怎么看到海底那奇物的景觀呢?從這兒,我不禁十分地佩服主人公對知識的渴求。
在主人公的探索中,卻總是有一個人在幫助他——尼摩船長。他似乎是大海的守護者,他了解還有的每一處,他感恩大海給他的一切。
他指引著主人公探索海底,竟然看到了失落的大陸——亞特蘭蒂斯,一座雄偉壯觀,令人驚嘆的城市,雖然已經是廢墟了,但絲毫都不會影響它的雄偉。
“屋宇傾覆,寺院坍塌,拱門散架,梁柱倒地,不過從中還能感覺到托斯卡那建比例勻稱的構造;稍遠處橫擔著一個巨大的輸水工程的廢墟,這邊是一座護城的加固墻,還有……”
探索,探索,再探索,真理就是如此來的。要為科學留一份好奇心,要為事物留一份好奇心,將探索堅持到最后,正因為探索才會發現一些令人驚奇的知識。
從前我根本不了解南極,但主人公竟然在尼摩船長的帶領下來到了南極,讓我領略了南極極晝極夜的場景,還有那令人絕望的幾十層厚冰。
不,不是,這一切都由科學家們千辛萬苦地一點一點的探索出來的。
探索,發現一切,一切令人驚奇的景象,一切令人覺悟的真理,堅持探索,你最終將會成功。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五
寒假里,我閱讀了一本世界科幻名著——《海底兩萬里》。這本書語言生動幽默,情節引人入勝,讓我愛不釋手。
書中的重要任務有“鸚鵡螺”號的船長尼摩,在我看來,他真是一個怪人。還有教授阿龍納斯以及他忠實的仆人康塞爾,最后就是與教授他們一起被困在“鸚鵡螺”號上的“魚叉王”尼德·蘭。
《海底兩萬里》描繪了主人公們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它給我們講述了被人們誤以為市海怪的“鸚鵡螺”號潛水艇的神出鬼沒,政府派出了艦隊去追逐這個神秘海怪,結果受到了“鸚鵡螺”號的攻擊,教授等三人被迫逃到了“海怪”里頭。與世隔絕的尼摩船長把他們當做俘虜,隨后又成為了朋友,但不允許他們離開這艘潛艇。驚險刺激的故事也就開始了。在“鸚鵡螺”號的海底環游旅行中,他們遇到了土著人的追逐、章魚的襲擊,但是他們都一一克服了。最終,“鸚鵡螺”號遇到了大漩渦,于是這艘潛水艇就從此消失了,包括尼摩船長和船員們在內,只有教授他們三人幸免于難,被一個漁夫所救。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驚險而又引人入勝的小說,又是一部關于海洋的百科全書。作者凡爾納有著豐富的海洋地理知識,在小說的情節之中,很自然地向讀者介紹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的海底景觀。此外,還介紹了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鯊魚、章魚搏斗,反擊土著人的圍攻等等驚人情景。更重要的是,小說以豐富的想象力,大膽新奇的幻想和逼真、生動的描寫讓我有身臨其境質感,仿佛在驚險曲折的故事情節中,跟隨主人公一起經歷各種壯觀場景。
作者把小說中的尼摩船長等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讓人難忘。我最喜歡的就是“鸚鵡螺”號的船長尼摩,他的沉著與冷靜,尤其值得我學習。每當遇到危險時,他總能想出辦法,快速而又正確的解決問題。這讓我聯想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我也應該不慌張、不放棄,而是沉穩地應對。當然,前提就是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正如尼摩船長所擁有的海洋知識和航海經驗那樣。
一百多年前,凡爾納在《海底兩萬里》中暢想的場景,很多都已成為現實,也在激勵著中國人,向探索海洋寶藏前進。聽大人們說,我國“蛟龍探海”工程之“蛟龍”號載人潛水艇已經在2011年8月1日成功下潛到水下5188米,能在海洋深處探尋海底生物及大量的礦產資源等,威人類管理和利用海洋資源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和經驗。我期盼著,不久的將來,我也能乘坐載人潛水艇,體驗海底世界的多姿多彩。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六
《海底兩萬里》第一部分的后半部分寫了阿龍納斯教授和仆人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在“鸚鵡螺號”上的一部分經歷。主要講了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只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好像這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唯一目的。在這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并與他共同經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其中有幾處是我覺得比較引人入勝:上部第二十章托里斯海峽:鸚鵡螺號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觸到海峽的礁石而被迫停下來。然而這對阿龍納斯,他的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卻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能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這對一個原來生活在陸地上卻因為某種原因而留在海上3個月的人來說是上天何等的優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剛想享受戰利品時卻遇到了土人圍攻。最終以尼摩船長沉著冷靜去對付土人圍攻,以及在珊瑚墓地的故事而告一段落。
從一個方面講,就是經歷了一場壯美、勇敢的旅行。從自己陌生的地方——海洋,開始的一段充滿想象的旅行。如今自己已經擺脫了過往的稚氣,但是偶有時間,還是會回味一下這本充滿奇幻的小說。在回味的同時,依舊能感受到那種奇幻的美麗。
《海底兩萬里》第二部分的前半部分寫了阿龍納斯教授和仆人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在“鸚鵡螺號”上的另一部分經歷。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他們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讓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知識,尤其是光的折射、海洋生物的分類、采集、潛水艇的構造……這些東西如今都已變成了現實,作者儒勒·凡爾納的想象力,能在還未發明電燈的社會中預料到未來世界,把科學與故事結合,創造出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七
在寒假里,我閱讀了《海底兩萬里》這本書,這本書寫得生動有趣,其中也不乏驚險和悲傷。
《海底兩萬里》寫于1870年,這本名著是凡爾納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洋旅行真實的所見所聞!
1866年,上海的人們發現了一只怪物,阿龍納斯參加了捕捉行動,但在捕捉行動中阿龍納斯和一些人都不幸落水,于是,他意外到了這個怪物身上,后來才發現這不是怪物,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艇,從此這個構造奇妙的潛水艇帶著他過著海底的生活,帶他環游海底兩萬里。
我看了這本書之后,我才發現海底的生活是多么的有趣啊!他們每天都吃魚,當他們的食物不夠時他們還到海底“打獵”。他們環游了南極、大西洋。潛水艇里非常漂亮、繁華。如果我要是能有這樣的潛水艇我也要環游世界各地,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啦。
他們環游世界各地過著童話般的海底生活當然是不可能事事順利的。有一次,諾第留斯號受到了沖撞,機器上的一根杠桿被弄斷了打中了一個人。當時副船長在那個人得旁邊,他奮不顧身沖上去擋在那個人的前面經受杠桿撞擊,結果那個船員后來還是得病了。尼摩船長要阿龍納斯先生為他治病。但結果卻是讓人很傷心,那個船員只能活兩個小時了。最后,其他人為他準備了海底葬禮。還有一次他們游覽到南極。一天,潛艇突然被急速增多的冰層給壓在了海底下。壓著船身的冰層一共有十米厚,而船內的空氣只夠用48小時了。他們每天顧不著吃飯,從早到晚拿著鏟子去鏟冰。可他們每天只能鏟掉一米厚的冰。到了晚上,寒氣增多了,早晨被他們挖掉的一米厚的冰又增高起來。就這樣,兩天過去了,尼摩船長不得不放出了倉庫內儲存的氧氣來維持生命。見挖冰的方法不行,于是他們采取用熱水去沖冰的方法。一天下來,冰層還剩4米了。最后一天,當冰層還剩1米時,船內的氧氣幾乎所剩無幾了,阿龍納斯昏了過去。突然,他感到了一股清新的空氣,那是他朋友將他們儲存的空氣給了他。于是,他們又信心大增,努力沖了出去!
它告訴了我各個我不懂的美麗的島嶼,它告訴了我康塞爾是何等的忠誠,還告訴了我許多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作者在海底遨游,能看見許多珍貴的魚兒,又能經歷這么多希奇古怪的事,我是多么的羨慕。
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這本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后,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獲。
非常佩服他們都不自私自利。
這本書還寫了冰山封路、章魚襲擊……許多險情。這些故事情節都是非常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爐。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
不得不說,這本書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八
再讀一遍,因為如果一本好書讀一遍就能把整本書都讀透了,那么,他也不會那么偉大,它也不會成為一部好書了。
看完這一本書,我會想到一個充盈豐富的世界,一片浩瀚無邊的海洋,尼摩船長帶著我們一起探索海底的奇妙。在這本書里,我能感受到平時所感受不到的,能想到我們平時想象不到的。
在這本書里,你可以知道海底森林是可以漫步的,可以知道在海底是如何打獵的,可以知道尼摩船長是怎樣制服鯊魚的,還可以了解到諾第留斯號是怎樣沖破冰山的圍攻脫離險境,安然無恙地奔馳在危機四伏的海底的,這里能給你全新的感受,體驗到另類,刺激的人生。
我可以了解到這些,也要感謝作者。是作者寫出了這么好的文章,本文作者是儒勒——凡爾納,他被公證為十九世紀最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說家。他寫的作品都是特別離奇。
我了解了這么多,說到底還是要讀書,如果不讀書,也就不會了解這么多。其實多讀書是有好處的,像我讀《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有時可以開發你的智慧,啟迪人們的思維,活潑人們的大腦,讓大家在驚險與刺激中得到藝術的享受。
讓大家多讀書,走進文學的時代吧!走進文學,情感會為之溫潤;走進文學,心靈會為之舞蹈;走進文學,生命會為之永恒,在這個時代里,“課外書”將會讓新世紀少年前行的路上多飄逸幾縷純靜怡人的書香。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九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中最為有名的一篇,它主要描寫了一位名為阿龍納斯的學者在水中乘坐被人們認為是“大鯨魚”的潛水艇遨游海底世界的經歷。
其中我比較喜歡的是尼摩船長,他十分冷漠的外表下卻有一顆十分火熱的心,他擁有著巨額財富,卻把大部分都給了別人;他博學廣識,卻十分厭惡那人類世界,他也十分冷酷,有時卻柔情似水;他熱愛著自己的國家,卻從不登上土地。他,就是我眼中的尼摩船長,一個性格古怪卻無比熱愛海洋的人,一個名字意思為“查無此人”的人。
他足智多謀,在潛水艇被困于大冰洞中時巧妙地利用了熱水能融化冰的原理使冰層不再加厚,從而使大家都避免了死亡的危險,成功地浮上水面,脫離了危險的冰海,也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避免了二氧化碳中毒的危險,使得一船人死里逃生。
他有時也是殘酷無情的,當潛水艇遇上了不明國家的攻擊船只時,他毫不留情地用沖角把船給撞沉了,看著一船九百號人在烈焰中喪生,在水中被淹死,在巨大的爆炸中被炸得灰飛煙滅,他卻面無表情。
他還是柔情似水的,在他進入船長室看著他那死去的妻兒時,他彈起了手風琴,不禁淚如泉涌。在看見自己的船員被死神無情地奪去生命之時,他也不禁落了淚。
也許是對人類世界的痛恨,也許是他在骨子里還有親情與友情,也許是因為以前在人類社會中學到了豐富的知識,而這一切綜合在一個人身上,就構成了他——尼摩船長,一個矛盾、復雜、讓人喜愛而又讓人琢磨不透的人。
我也從里面感受到了許多,也許是當時人類社會太黑暗太糜爛,使他從心底里對人們產生一種仇恨,也使他離開了這個世界而進入了海洋,與世隔絕。但這個世界的光亮也未曾消失,他的廣博的知識也是從人類社會中得來的,而這些知識又是他最好的幫手,也就是說在尼摩船長身上可以看到這個社會的陰暗與光亮。
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親情,這是別的社會所不能給你的,只有在人類社會中你親身去體驗才會得到它。這也許就是為何尼摩船長有時也柔情無比的原因吧!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十
于幾年前讀過凡爾納的這部小說,現在寫讀后感,記得的,有感而發的,恐怕只剩下最令人影響深刻的東西了。
在書中,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那位博物學家登上了一艘驅逐艦,參與“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動。“怪物”原來只是一艘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潛水艇,名“鸚鵡螺”號。社會上的議論紛紛,猜測這“怪物”是鯨魚類動物甚至引經據典,挪威童話,古代傳說等等,對比真相,這一切都顯得的那么可笑了。
這猶如最近幾年新疆的喀納斯湖上的水怪一般,本來喀納斯湖就是有名的變色湖,現在這水怪又給喀納斯湖平添了何止幾分的神秘色彩,有人前仆后繼的去觀察去研究,有認為是水面上的浪花、浮游生物和漂浮的枯木的,有認為是哲羅鮭,還有認為是一種怪獸,一種類似史前巨鱷或恐龍的龐然大物。其實這水怪真正是什么并不重要,既然它是水怪,既然它出現在喀納斯湖那么神秘美麗的地方,人們就不會相信這只是我們人類對自然現象的誤判,這只是條大紅魚。所以這水怪必定是水怪,必定是我們人類前所未見的生物。
尼摩船長有這一個閱覽室,里面包含了一萬二千本。這是尼摩船長跟大地上的唯一聯系。從此他就結束了在大地上的生。在陸地上的人類世界有著各種各樣的事物。尼摩船長可以帶其他東西,但他卻帶了書,畫,銅像和石像,這些正是人類的智慧結晶啊。
作為我們學生,無論上哪里去,總喜歡帶書,可每次歸來時,總是悵然發現這書我還沒翻過,心里一陣懊悔,下次依舊還是要帶書的。什么都是失去了才知道珍貴。讀書的機會也是。
至如今,最記憶猶新的是就是尼摩船長埋葬船員的場景。不用說那如夢如幻的珊瑚林,尼摩船長替他死去的船員選了一個好地方。并且他認為“兄弟為自己的兄弟犧牲,朋友為自己的朋友犧牲,再沒有更簡單的事!這是諾第留斯號船上全體船員共同遵守的規律!”
而今犧牲這個詞只出現在少數人的身上。那種舍生的精神啊。現在科技發達,似乎機器磨去了善心,只剩下麻木的我們,行走在水泥森林中。但事實是我們還沒有發達到有機器人能自動扶起跌于路上的老人。不扶人的路人是對的,不清肇事者的老人也是對的。只是我們都太聰明,似乎看透了人性的善惡,鄙棄了信任。路人覺得扶老人會被訛上,老人覺得他如果不是肇事者他扶我干嘛。他們的想法哪有一點的錯呢?如果孔子生于現在,他恐怕會變得聰明一點,不再篤定人之初,性本善了吧!
讀完全書,以上幾點我還記得,其他關于神奇科學景觀之類的則全忘了。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十一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1866年,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從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一次關于劣質土地的科學考察活動歸來,而在此期間發生了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的斯哥提亞號事件。阿龍納斯教授接到美國海軍部的邀請,加入“林肯號”的遠征,驅逐令人不安的海洋怪物。在捕捉過程中,他與仆人及驅逐艦上的一名捕鯨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虜!原來他們追捕的“怪物”是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水艇。為守住秘密,尼摩船長表示他們在船上“完全自由”,但永遠不會釋放他們。阿龍納斯雖為失去自由而心有不甘,但奇妙的海底國度深深吸引了他。他們三人在尼摩船長邀請下參觀了他親自設計建造的“鸚鵡螺”號。
之后,教授一行人跟著潛水艇,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海、印度海、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南極,一路領略著光怪陸離的海底景象和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然而,他們在海底環球探險時,也屢屢陷入險境。譬如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船只擱淺、遇到土著人圍攻、在印度洋的采珠場與鯊魚搏斗、在南極遇冰山封路、在大西洋被章魚襲擊等。在此期間,阿龍納斯也發現了神秘的尼摩船長實際上仍與大陸保持聯系。十個月后,“鸚鵡螺”號潛艇在挪威西海岸遇上了大漩渦,教授三個人終于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僥幸逃脫。回到陸地后的阿龍納斯教授選擇把這件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凡爾納在小說中塑造了尼摩船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反殖民壓迫也成了小說的重要主題。
尼摩船長是小說里的主人公,作者賦予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沙皇專制統治的批判。從尼摩船長搜集海底沉船里的金銀財寶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正義斗爭的行為中,可以窺見身上的正義感和反抗精神;從“南極冰山脫險”等事跡中,可出看出他英勇頑強,遇事沉著冷靜;此外,他知識淵博、身份神秘,譬如他憑借聰明才智解救出采珠人、擊退土著人等。表面上冷冰冰的他看似難以接近,強留阿龍納斯一行人,且帶有畸形的復仇思想,甚至眼睜睜看著戰艦沉入海底;實則有博愛之心,有情有義,比如他含淚請求阿龍納斯教授為部下治療、含淚掩埋同伴等。只要他一息尚存,他就永遠同被壓迫的國家人民站在一起,其無疑是作家心目中的反殖民主義的正義英雄!
我的心還在這個國家,并且,直到我最后一口氣,我的心也是在這個國家!
這是尼摩船長的原話。他表面上是一個心如死灰的隱士,在反抗失敗后選擇歸隱大海,但是他內心深處的正義與激情是無法遏止的。極端痛恨民族壓迫和殖民主義的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反抗英雄!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十二
海底有一種生物,形狀像紡錘,身體細長,有時會發出磷光,體積比鯨魚還大,行動卻快捷無比,這是什么海怪?一時間引來無數爭議,多變的海風講述著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海洋三部曲》之一的《海底兩萬里》故事。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接受邀請,參加追捕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在追捕過程中,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爾,以及一個捕鯨手尼德·蘭不幸落水,受邀與“獨角鯨”的主人,也就是鸚鵡螺號潛水艇船長尼摩一起環游海底。鸚鵡螺號構造奇妙,異常堅固,能夠利用海洋來提供能源,依靠海洋中的各種動植物來生活。尼摩船長一行四人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海、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還有南極海域、大西洋、北冰洋。險象叢生的海底冒險拉開帷幕。
1866年,海底還有什么?靠海洋提供電能和氧氣的鸚鵡螺號漫游在海底森林,遇到土著人攻擊時,尼摩船長用他連接在金屬梯子上的閃電擋住土著人進入鸚鵡螺號;還有尼摩船長發現的海底通道,一個狹長的,又黑又深的通道,使鸚鵡螺號隨著高速的水流從紅海進入地中海,只花了不足20分鐘。在那還沒有使用電的年代,這些想象力是多么的超前,多么的驚人,能預料到未來世界的事物,把科學與故事結合,創造出一個奇幻莫測的海底世界。不愧是“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的經典作品之一。
一切的一切盡在《海底兩萬里》,陪伴在鸚鵡螺號潛水艇旁,透過你的雙眼去發現大海的美麗和神奇;握緊雙拳,緊跟尼摩艇長,和他們一行四人去冒險,拿斧頭和章魚展開肉搏戰,用魚叉和兇惡而巨大的展開搏斗,冰山封路時團結一心砸開厚10米的冰蓋逃上大海,擊沉炮轟鸚鵡螺號的英國驅逐艦……體驗正義而高尚的尼摩艇長、阿龍納斯教授、康塞爾、尼德·蘭是如何的英勇頑強、不畏艱難,創造了這個史詩般壯麗的傳奇故事,一部屹立至今的不朽神話。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十三
《海底兩萬里》主要講了一艘潛水艇在千奇百怪的`海洋世界旅行的事。
《海底兩萬里》的主角是阿尤納斯和尼摩船長,才開始大家都認為那艘潛水艇是海怪,他們不停的追擊潛水艇,可是不但沒有抓住海怪還差點把自己的性命都搭上去了,阿尤納斯和他的仆人和尼德都掉落在潛水艇里了,他們從此只能在潛水艇上生活,而且還必須聽從尼摩船長的。
尼摩船長代領他們見識了各種的貝殼和水母,他們還看見了海底的森林,海底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啊。
他們在島上吃到了人間美味,他們還做出了西米面條,真是太神奇了。
他們捕捉過鯊魚,他們看過海底火山,他們還看過毀滅的城市。
…………。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十四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雨水敲打著玻璃,仿佛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氣,從里到外什么都看不清楚。這時,我正坐在書桌前,聽著鬧鐘的滴答聲,看著一本科幻小說。
這本書介紹了尼摩船長駕駛《鸚鵡螺號》,帶康塞爾、尼德蘭和劉博士到海底。他們跨過太平洋,跨過印度洋,跨過紅海,跨過地中海,跨過大西洋和南極海域,成功地克服了各種困難,領略了海底的奇觀。其中,康塞爾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誠實、強壯、善良、熱情、勤勞、聰明、忠于主人。尤其讓我感動的是,他把最后一點氧氣給了主人。
當然,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他們被困在冰里。想想看,鸚鵡螺號只能提供兩天的氧氣,但破冰需要四天五夜。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能不讓人擔心呢?但是,他們并沒有過于慌張,而是保持冷靜,想出了各種加快破冰的方法。最后,在最后的關鍵時刻,他們在鸚鵡螺號強大推進器的推動下破冰而出,讓大家呼吸到了海上的新鮮空氣。
看完這本書,我感慨萬千,被他們的英氣所震撼。如果我走了,我可能已經去天堂報道了,我只會在船艙里匆匆忙忙地跑來跑去。和他們比起來,我們的氣勢相差太遠了!看著它們,挑戰兇猛的鯊魚,折磨食人族,與大章魚搏斗,走出冰面,并不是一次驚心動魄的冒險。我覺得我們要改變吃完就伸手張嘴的習慣,開始磨練自己的勇氣和毅力!
雨還在下,風還在呼嘯。我明白了,要想冒險,光有想法是不夠的。只有勇氣和智慧相結合,你才能有一次完美的冒險。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十五
今年暑假,我在哥哥的書架前左看看右看看,看見了一本名叫《海底兩萬里》的書。我很感興趣就拿下來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海底兩萬里》講的是一八六六年,海洋上發生了一件離奇的怪事。一個紡錘形的龐然大物有不少的船只受到它的攻擊。為了保障海上交通的安全,北美聯合眾國發表聲明宣布成立剿滅怪物的遠征隊。當遠征隊的戰艦與“怪物”發生撞擊主人公被撞下水中,才發現人們說的怪物原來是一艘世間絕無僅有的巨大的潛艇。隨后主人公被帶到潛艇中,開始了一場奇異的海底之旅。(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
雖然海底世界很美,有各式各樣的小魚,有水草,有五彩繽紛的貝殼和珊瑚,還有許多動物和植物。但是,美麗的海底世界里也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成了鯊魚的口中之食,還有可能會被水母、海膽、電鰻等所傷害。所以,如果要下海,一定要小心!
讀后感大全匯總。
中外名著讀后感匯總。
四大名著讀后感匯總。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文章(實用16篇)篇十六
“《圣經》中,據說六千年前的“傳道書”提問:“誰能測知深淵的最深處呢?”當今世界上有權回答這個問題:尼莫船長和我。”
它的作者是法國科幻小說大師凡爾納。這部小說描述的是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底深處旅行的故事。故事發生在1886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只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應此阿龍納斯接收到了邀請,參加追捕,但是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到了這只怪物的背脊上,才發現其實這只怪物不是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船長尼莫邀請他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時看到了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上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許多危險,最后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灘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諸于世。
《海底兩萬里》中主人公們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精神啟發了我,讓我明白了:一個人要勇于探索,否則什么也干不成。比如說:哥倫布勇于探索,才發現了新大陸。
看完了這部小說,我想到了我自己,一個沒有自信心、不勇敢、遇到困難就退縮的女孩,有一次,我去游泳,但是害怕自己掉下去便遲遲不敢下水,結果還是他們推我下水的呢,現在我已經是游泳健將了!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改變,是因為看了這部小說后我的內心深受感悟,所以努力變得有自信心又勇敢,遇到困難不退縮了,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去做,什么事都能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