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妞妞讀后感300字篇一
今天,我和媽媽在售樓部看到了一條非常可愛的狗狗。那是一條狐貍狗,毛色雪白雪白的,就像一個大雪球,大眼睛,還是雙眼皮呢!
初次見到妞妞時,我和弟弟都被她那龐大的身軀給嚇壞了——我從來都沒有見到過那么大的狗。而且,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牙齒尖尖的,吐著舌頭。我聽說過狐貍,從小,我就聽說《狐假虎威》、《狡猾的狐貍》、《烏鴉和狐貍》等關于狐貍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狐貍是狡猾的象征根深蒂固。眼前看到的這條狐貍狗,還頗有幾分狐貍的狡猾與兇悍。打心眼兒里,我十分不喜歡她。
媽媽告訴我和弟弟,千萬不要招惹這只狗。(前一段時間,我家的小貓在和弟弟玩耍時,不小心抓了弟弟的手,害得弟弟打了五針的狂犬疫苗。)弟弟還沒有被嚇著,但是媽媽真可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現在是見了狗和貓,媽媽就一再叮嚀我和弟弟,千萬不要招惹它們。今天見了這么一只“膘肥體壯”,媽媽怎能不擔心呢?
可是弟弟天生就喜歡這些貓啊,狗啊。他慢慢地走到那只狗身邊,撫摸她的耳朵。看起來,這只狗被撫摸地挺愜意的。我連忙警告弟弟,這可是狗,小心被咬了。弟弟非但不聽,還大聲說:“姐姐,我不怕,這只狗很乖,她的皮毛很厚,摸上去很舒服的,你也來試試吧”。我有點心動了“這只狗也不像書里所說的,狡猾,奸詐。”我悄悄地撫摸了她一下,嘿,別說,真的挺舒服的。后來,在這短短的幾分鐘的時間里,我已經和她非常的熟悉了。我只要一喊:“妞妞,坐下”。妞妞便會聽話的坐下,我再喊一聲:“妞妞,站起來。”妞妞馬上就會站起來,并且后兩爪著地。看得我是哇哇大叫。妞妞還很會拜造型,我想和她拍影留念,我抱著她的脖子,她便會將一只爪舉起來,真是聰明啊!直到媽媽走的時候,我和弟弟還是很戀戀不舍。妞妞的眼神中,也露出了幾分傷感。
現在,我對狐貍的印象也好了許多。有機會,我一定會再去看看妞妞。
妞妞讀后感300字篇二
記得在去年一個夏天的上午看完了妞妞,那是在外地很是燥熱,幾篇綠蔭投在窗前的書桌上,蟬兒唱得很歡。
書中的周國平是一位父親,不再是國學家,哲學家,用親情的角度看著妞妞的成長。我才發現,原來世上所有的男人的心中,女兒都是最柔軟的那一部分。從內心深處涌現的溫柔,恨不得將時尚所有的美好都給予面前的這個小東西。正當他歡喜于這個小生命的誕生時,一個噩耗如晴天霹靂般傳來,妞妞得了絕癥,誰又能想象這么一個如花朵般嬌嫩美好的小生命會與殘酷的死神打交道。于是周國平開始記載了他痛心而又珍貴的一段記憶。過程中不乏平凡父女的溫情,但更多的仍是一個即將失去女兒而又無能為力的一個付清的凄苦低吟。最后,妞妞仍是離去,這個小家庭也散了。
讀后,我記得當時我是淚流滿面的,也開始越發珍惜眼前的一切了。
曾經想過很多次生與死的界限,生是為了什么,死又是什么樣的。后來認為生沒有意義,這樣想來,死就如此罷了。生前的一切都有留下痕跡,即便是為人,死后的人生也只傳唱于余暉下孩童的口中。
記得有幾次在欄桿上仰望著天,心想著跳下去算了,但這年頭只是一瞬間便消失了,因為我眼前忽然出現了家人的面孔。
我經常給朋友說,我活著并奮斗著的理由便是家人,我并不留戀于成功是他人的張申,但我喜歡看家人的微笑,我知道這是個多么微不足道的表情,但他成了我奮斗的唯一理由。
家人都是從事科研工作的,信仰著存在著的東西,有事給他們講述自己一些很奇異但恐怖的想法時,他們總是一怔,說:“丫兒啊,千萬別成為什么哲學家,一些事情別想太明白了,就好好活著,啊?”
于是心里就想著那就糊糊涂涂的過日子吧,至少家人是放心的。
我想,很少有人可以超脫便在這點上吧,或者太好了,太好了,不在于可以簡單掃這個世界,也不在于可以實現自我,而在于可以為愛的人奮斗著。
至少相比較于妞妞,我是幸運的,至少我可以健康的或者,看見家人的臉龐,聽見他們的聲音。不用一直擔心著自己何時會與他們離別。可以撒嬌,耍無賴,沒心沒肺的大笑著。
我不清楚時間會帶給我什么,會帶走我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世界觀會發生什么變化,但是為了家人,我會一直努力并奮斗著。
妞妞讀后感300字篇三
我常常想,如果當初妞妞的媽媽沒有被傳染上感冒;如果當初高燒急診的妞妞的媽媽可以遇上一個人性化點的醫生;如果可笑的醫學博士沒有反復對只存在了五個月的妞妞照致命的x輻射,如果……可是這世上哪有如果?那么多的“如果”,都是抵不過一個“可是”的。
你可曾經歷過,明知道一個至親至親的人在不久之后就會死去,卻什么也做不了的痛苦?
你可曾目睹過,一個至圣至靈的小生命,沒看見過這個世界長什么樣,就失去雙眼失去感受色彩的權利?
你可曾想象過,一個你最愛的小孩子,臨死前還要承受著病痛的折磨,痛得不知怎么辦才好的情景?
這個可憐又可愛的小生命,名為妞妞。
可是妞妞不怕這些,因為她是孩子啊!孩子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存在!她愛爸爸,愛媽媽,愛音樂,愛陽光,什么都愛。你要問,這個世界給了她那么多痛苦,不愛吧?“瞎說八道!”妞妞笑著回答了你。她不明白她的痛是腫瘤造成的,她一遍遍的令人心碎的哭訴著:“磕著了!”她以為她只是被什么東西磕疼了!
這個讓人心疼的小生命最終還是消失了。也許正是因為她如此天真如此招人疼愛,才使得這個生命悲劇更加悲哀吧?
我不想冰冷地說我們可以從妞妞的死去中得到什么。我只想說,活著,就是一切。這個世界每天都有無數的生命出現和離去,我們的生活充滿著悲喜劇。但誰的死都不會阻礙得了地球的轉動。我們所能做的,只有適應,適應這個世界的不公平,適應這個世界的殘酷,適應這個世界的悲劇。當然,我們也會遇到如妞妞般堅強的人們,他們所帶來的溫暖,是我們活下去的依托,是我們與邪惡斗爭的最有力的武器。
在這個嚴酷的適應的過程中,有的人迷失了自我,有的人緊緊的守住了自己的本心。然后,在多年以后,后者仰望天空,依舊微笑。他們,就是這個世界的希望。
妞妞讀后感300字篇四
深夜零點過半,我扔保持讀完《妞妞》清醒的腦子。
更像是目睹她痛苦離去的漫長過程,那種反復的恢復,復發,本來就難熬的癌癥痛苦被周國平抻扯的更加冗長!這樣的過程,我幾度讀不下去,即期望快點結束又不愿錯過任何一個描寫妞妞生命的章節。無論結果如何,就算是心里明知,也希望從父親口中得知,如同失散已久的孩子終得回家般的解脫和釋懷。
無論周國平用如何溫柔的語言描寫妞妞,我都覺得字里行間的冷峻。如南昌晚報評論所言,都被這冷峻所寒。妞妞那乖的令人心痛的安靜,讓我心神不寧,既然我是如此無奈,周國平又何以度!
讀《妞妞》的日日夜夜里,我幾度失落,后來盡量選擇夜晚讀,是以便能夠讓漫漫長夜淡去那份無法自拔的惆悵。
一:讀《妞妞》的初衷
對于整篇,我承認從未讀過內容介紹,也談不上因為什么而讀。我只是只是對書名存在主觀片面的誤解,本身我對父親角色就會很敏感,讀此書之前只是好奇。
二:被吸引
讀開始時,便拋棄了起初的想法融入到周國平和妞妞的世界中,我以為,,我以為,,,妞妞就是獨一無二的。并理解了一個迎接新生命的驚喜,撫養新生命的愉快。甚至同周國平目睹了生命的終結。那些對生命的意義,在此之前我仍存在著不屑只言的蔑視。而現在不得不重新審視生命。
三:關于生命
但生命又是珍貴的脆弱的,任何人無權終止的,受尊敬的。不滿歲的妞妞尚且對生命有這般強烈的求生欲,我又有何如?甚至那些行善救命的醫生對妞妞所做的不負責任的診療,所謂鬼神迷迷信對生命的褻瀆,也令我義憤填膺。在這樣的社會里,又有多少個妞妞葬送在這種儈子手的手里!
四:人性
人性的脆弱又不是錯誤,但又不可避免,卻讓人承受這一遭接一遭的災難,失去親人還不夠,還要失去愛人,什么是愛,我又開始不相信愛情了。時隔4年不僅妞妞不見了,這個小家庭也不復存在了。因為就算是周國平這樣飽腹哲理的人,在失去妞妞后也經歷大多小家庭的命運------離婚!這是周國平意想不到的,也是我萬萬想不到的。
妞妞讀后感300字篇五
前些天在一本書上看到《妞妞》的一小段文字,一時興起,便在網上搜索了看,昨天才看完。
《妞妞》 一書記錄了一個父親周國平,在女兒出生、患病、死亡過程中的生活點滴。全書充滿了一個至情至性的父親對女兒的平凡而無以復制的融融愛意,同時也蘊含著作者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一個父親在搖籃兼墓畔守著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這是一種我無法體會的錐心之痛,一份唯有父親才能感受的五臟撕裂,六腑挫裂的難以言表的痛苦。
這是一本感動全中國的父愛書寫,感人至深的不僅僅是悲劇本身,而是在面對悲劇時的堅強與信念。我想,這份堅強與信念名為父親。
寫到這兒,我想到我的老爸。
小時候的我特淘特愛哭,每次惹媽媽生氣被打后,就躲在墻角鬼哭狼嚎著。每次都是我爸趁我媽做飯的時候來安慰我,總是先把我抱在懷里,拿著我愛吃的糖,重復著“你媽媽是為你好”之類的話,那情景如今已模模糊糊了,不過那份安慰是很珍貴的記憶。
再大一點,我就上幼兒園了。第一天是我媽帶著我去的,那哭得天崩地裂的。放學回家我爸看到我紅腫的雙眼,只摸了摸我的頭,說咱哭幾天就適應了,這……果然是親爸!
果不其言,我哭了三天左右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因為哭得實在太累了)大約幾星期后幼兒園開家長會,我爸帶著我屁顛屁顛就去了。中午跟一小朋友吃飯,她跟我說我幾個星期前我爸總站在門口看著我,我將信將疑地問了我爸,結果回了句“你當你爸閑的!”。
有一回我媽說起這件事:
“你小時候第一次上幼兒園,你爸怕你適應不了幼兒園的生活,總是偷偷地去看你,看你有沒有哭?有沒有好好吃飯?有沒有受欺負……”
“我爸去看我?”那他還否認。
“那時你爸要我別說,大概這就是父親吧!即使到了80歲也總想守在女兒旁邊。”
我點了點頭,低頭的那一瞬間借機抹掉眼角的淚。這一刻我清楚地知道父親未曾言說的守護,還有在悄無聲息中,筑起我生命的象牙塔。
每個父親都會為了自己的孩子百煉鋼而化為繞指柔,周國平先生是如此,我的父親亦是。
妞妞讀后感300字篇六
前幾天,我讀完了《妞妞》這本書。我輕輕地合上書,細細品味,心里怎么也不能平靜。
《妞妞》這本書是周國平寫的。周國平是一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他的第一個女兒——妞妞。
妞妞出生在1990年4月的一天,她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她的生命短促,只活了一歲半,她一生的命運同樣也是悲慘的。出生后不久就被診斷患有絕癥,她的雙眼多發性視網膜母細胞瘤,左眼底有一個大病灶,右眼底有三個小病灶,都是惡性的,并且惡性度極高。她帶著絕癥極可愛也極可憐地度過了短促的一生。
這本書主要講了妞妞在災難中不向死神低頭屈服,仍是笑著面對生活。她先天性失明,在她的印象里,生活是灰蒙蒙的一片,沒有任何絢麗的色彩來裝扮,但是她天天笑,笑得若無其事,散發著燦爛的光輝。正是在災難中,一個人對于生命可以有更真切的體驗,對于人生可以有更深刻的思考。
我以前遇到一丁點兒困難就想躲避,不想去面對。就拿我剛上二年級寫作文的事來說吧。
那時候,老師剛讓同學們學寫作文,還經常把寫作文定位當天的家庭作業。我經常把作文留到最后寫,而且一寫就是幾個小時。有時,甚至一直坐著,手握著筆桿支著下巴,可就是不寫。因為,我的腦子里一片空白,找不到較好的題材。
后來,我買了那本擺在書架上的《妞妞》,經過一遍又一遍的細細品味后,我感到十分慚愧,看人家妞妞身患絕癥還那么剛強,總是微笑著面對她終生無法擺脫的災難;而我呢?別說災難了,生活上的一些困難都能把我嚇得“罷工”。于是,我下定決心向妞妞學習,學習她不向災難屈服,而是微笑面對的精神!
不久,我的寫作水平漸漸提高,遇到其他困難時,只要我一想起我的好榜樣——妞妞,一股敬佩之情就會油然而生,我就會想方設法解決掉!而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一個活了一歲半的孩子,在痛苦中的微笑。正是這個微笑,讓我明白了:人身高真諦,給我指明了方向!
當我讀完了周國平叔叔滿紙的冷峻和溫柔,我想說的是: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