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寫作能力,寫好作文是一個不斷提高自己的過程。下面是一些寫作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作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一
在一個寧靜的早晨。
六點鐘,我們準時來到了大成廣場。一會兒,車來了,我與龔益、李俊浩一齊沖了上去,占據了最后一排的三個座位。
車緩緩開動了,我們帶著滿腔的興奮與快樂坐了四個小時的車,來到了我們旅游的第一個景點――石柱縣千野草場。
在一望無垠的草地上,散布著一些千姿百態的石頭,有的石頭上長滿了植物,像一座迷你小山;有的石頭上有些小孔,似乎是一塊海綿;還有些石頭上有一條條整齊有序的裂紋,酷似竹筍;還有……這些石頭與滿地綠草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水粉畫。仰望蒼穹,那湛藍如鉆石般的天空上飄著一些孤獨的白云,一絲絲,一團團,一卷卷,帶著些許淡雅,慢慢將天空染色……這就是我們游覽的第一個景觀,“石芽石筍”。
群羊下山、觀江長廊……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游覽完了千野草場。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大風堡,不同于千野草場的美,大風堡的美在于它的遠景、云朵、陽光。
眺望大風堡,映入眼簾的便是充滿活力的綠色,它們輕輕地拂著、搖著、波動著,把它們的韻味發揮得淋漓盡致。
瞧那云朵,一團團,多么有立體感、層次感。在這里觀云,云朵最不容易顯現出的高低感是那么輕松地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是多么美啊。
陽光,是這里最美的。云層遮住了陽光,陽光便把云撕開一個小縫,陽光就以立體的形式出現在了人們面前,那么可愛,我真想收藏陽光!
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了畢茲卡綠宮,所謂畢茲卡,就是土族人對自己的稱呼,綠宮,顧名思義,就是綠色的宮殿了。
綠宮門口有兩只石頭做的大白虎,它們似乎在守護著綠宮。
綠宮是美的,也是好玩的。
走進綠宮,才發現它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無聊,好玩的多著呢!
比如“森林蹺蹺板”就很好玩,不過更好玩的要數“森林拓展區”了,它就像電視上那些闖關游戲一樣,很有趣。
第一關,走像秋千一樣晃來晃去的木板,我開始還以為走起來很簡單呢,可我一走上去,木板就搖晃起來了,我不由得抓緊了繩子,等前一個人走了以后,我馬上跨上了另一塊木板,真是一分一秒也不耽擱,好不容易走完了,我發現我手上竟全是汗!
第二關,在網上走,我又開始自以為是了,不就是網嗎?這么簡單,哼,看我怎么沖過去!可偏偏事與愿違,我剛擺出一副要沖刺的樣子,腳沒踩穩,我的一條腿便卡在了網的中間,我好不容易抽出腳,走出了第二關。呼,累死我了!
第三關,走還容不下半只腳的樓梯,這個比較簡單,我兩三下就爬上去了。
第四關,走鋼絲,因為我不會,所以我走的是兩根鋼絲,我幾乎是爬著過去的,這下,我的體力消耗殆盡,需要休息一會兒才能繼續走。
第五關,走梅花樁,這個我經常玩,所以我很輕松就過關了!
第六關,拉著繩子爬坡,我直接沖了上去,真過癮!
第七關……。
畢茲卡綠宮真有趣。
見識了美麗的千野草場,碧水幽幽的月亮湖,好玩與美麗并重的畢茲卡綠宮……我們便結束了這次愉快的黃水旅行。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二
我的家鄉安陽有很多名勝古跡,有岳飛廟、殷墟、文峰塔……其中,我最喜歡歷史悠久的h里城。
雙休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h里城游玩。一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銅鑄塑像,雕塑的是正氣浩然的周文王。他雙手捧著竹簡,凝望著遠方的藍天和白云。我們沿著清幽的小路,向h里城深處走去,樹林中傳來小鳥“嘰嘰喳喳”歡快的歌聲,草地里不時發出“啾啾”的蟲鳴聲,花兒和小草的清香撲鼻而來。一陣微風吹來,路旁的垂柳像媽媽的手輕輕撫摸我的臉頰,真是舒服極了!
h里城中,我最喜歡兩個地方,一處是龍頭井,一處是八卦陣。龍頭井非常奇特,只要輕輕拍一下井口的龍頭,清甜可口的泉水就會從龍嘴里流出來。傳說文王演繹八卦時,口渴了就喝龍頭井里的水。我最感興趣的是八卦陣。八卦陣神秘莫測,妙趣橫生,陣內“流連忘返”、“啼笑皆非”、“左右為難”、“權宜之計”等陣名讓我感到了八卦陣的神秘,而“一如即往”、“勇往直前”、“乘勝進軍”、“凱旋而歸”等陣鼓勵我不畏艱險,積極克服困難,取得最后的勝利。
在h里城的游玩雖然短暫,但在我旅游的星空里,它是最大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三
答案:“八大山人”指的是一位畫家的名號。“八大山人”是清代著名畫家朱耷的名號。朱耷(約1626年—約17)明末清初畫家,明朝宗室。號八大山人,又號雪個、個山、入屋、驢屋等。
相關閱讀:
朱耷(1626—約1705),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由m,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驢屋等,漢族,江西南昌人。明寧王朱權后裔。明亡后削發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宗,形象夸張奇特,筆墨凝煉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存世作品有《水木清華圖》《荷花水鳥圖》等。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四
八大山人紀念館座落在歷史修久、風景優美的青云譜內,相傳二千五百多年前,周靈王之子王子晉到此開基煉丹。西漢末年,南昌尉梅福曾棄官隱釣于此,后人建“梅仙祠”祀之。東晉年間許遜治水至此,始倡道教“凈明派”,并建“太極觀”,唐大和五年易名“太乙觀”。宋至和二年復易名“天寧觀”、至清順治十八年始定名“青云圃”,后易“圃”后“譜”。譜內屋宇布局以關帝殿、呂祖殿、許祖殿為主體,三殿逐次遞進,曲廊相通,甚是幽雅。一九五七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五九年辟為八大山人紀念館,陳列八大山人書畫作品。
八大山人是我國明末清初的杰出畫家,生于明天啟六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一六二六——一七0五),享年八十歲。他姓朱名耷,僧名個山、傳啟,別號八大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后,他抱著對清王朝不屈的態度出家為僧。后還俗,自筑陋室“寤歌草堂”于南昌城效,孤寂貧寒地度過了晚年。八大山人在藝術上有獨特的建樹。他以水墨寫意畫著稱,尤擅長花鳥畫。其畫面構圖縝密、意境空闊;其筆墨清脫純凈、淋漓酣暢;取物造形旨在意象,筆簡意賅,形神兼備,體現出其孤傲落寞清空出世的思想情感。其書法善用淡墨禿筆,猶盡流暢,含蓄內斂,圓渾醇厚,亦工篆刻。其詩文多為幽澀古雅。三百年來他飲譽畫壇,清代“揚州八怪”,吳昌碩,近代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等畫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響。
本館還陳列了牛石慧等畫家的作品,牛石慧相傳為八大山人之弟,也是一位杰出的畫家。其畫作筆墨簡省,風格粗獷,意趣橫生。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五
八大山人有幾個?1個,八大山人不是八個人,而是一個人的別號。
傳說中的八大山人,其實是明末清初的一個藝術家,真實的名字叫朱耷,他還有個大的嚇死人的背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第十代孫。
朱耷(1626—約1705),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由桵,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人屋、道朗等,漢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后削發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夸張奇特,筆墨凝煉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
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存世作品有《水木清華圖》、《荷花水鳥圖》等。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六
今天,媽媽帶我去八大關玩,那里有一個海灘,沙子很粗很松,一踩腳就陷進去了,海水清澈見底,還有很多綠色的海帶,好看的貝殼和石頭。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島八大關游記。
作文。
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今天下午,我們去八大關參觀。
我看見有高大的樹木挺立在天地之間。有些不知道名字的花兒在靜悄悄地開放。遠遠望去一片片小草就像鋪在地上的綠毯子。我一抬頭看到了湛藍的天空,伴隨著草地的翠綠顯得越發純凈。遠處有一片小樹林顯得很幽深。樹林中有一個小水池,這片深水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里有許多松樹,松樹下有許多綠色的粉末,我曾經聽媽媽說:這是黑松開花飛落的花粉,只有空氣很好時才有這種現象。我吸一口空氣覺得舒服極了!我和同學們過馬路的時候,車來車往,到紅燈時就像一條大長龍。
今天我來到了美不勝收的八大關,那里的景色令我吃驚。
一進入風景區,你會呆呆的站在那里好長時間。原來,一片片樹葉正慢慢的飄下來,宛如一只只蝴蝶在比賽跳舞。落下來的像一個個金子擺放在那里,或像一塊金燦燦的地毯。小草都換上了淡綠色的衣裳,好像在說:“小朋友們,快換上厚厚的衣服,千萬別著涼!”一陣微風吹來,菊花們點點頭,好像在自豪地說:“快看我呀!我多美。”它們的確很美,五顏六色的,有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粉的……菊花的姿態更美,有的倒掛枝頭,有的一枝獨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態呀!我雖然眼花繚亂,但是令人心曠神怡。
時間像飛一樣快,轉眼間到了中午,我們要吃飯了。爸爸和媽媽準備了素雞,剛打開蓋子,我就饞涎欲滴,恨不得馬上吃。他不僅準備了素雞,還有自制的秘方鹽水鴨,可好吃了呢!
請到風景如畫、流連忘返的八大關來吧!這里非常美。
今天,媽媽帶我去八大關玩。我們早晨八點就出發了。那里有一個海灘,沙子很粗很松,一踩腳就陷進去了,海水清澈見底,還有很多綠色的海帶,好看的貝殼和石頭,我還抓了好多的海帶,媽媽幫我攤在巖石上曬干,聽說本地人都喜歡用這個燒湯吃呢,因為味道很鮮美,和普通的海帶不一樣。
另外還有很多人在拍結婚照,我看見了好幾對新娘新郎呢,白裙子都漂到海里去了,真有趣。我一邊踩著浪花,一邊撿貝殼和漂亮的石頭。太陽快要下山了,媽媽把海帶,貝殼和石頭用袋子裝起來,帶著我回去了。
今晚我們還在劈柴院吃飯,媽媽喝了一大扎的啤酒,竟然沒有醉,酒量真大啊!我吃了一串烤花枝丸,還吃了一點鲅魚餃子,真美味啊!就這樣,我們又度過了快樂的一天!
不知不覺中,秋姑娘已經悄悄地來到了八大關。
楓樹的葉子變紅了,像一只只紅色的小手在揮舞;梧桐樹的葉子變成褐色了,在風中擺來擺去;銀杏樹的葉子變黃了,在陽光下金燦燦的,好看極了;只有松樹依然挺立、蔥翠。
走在鋪滿銀杏樹葉的小路上,好像走在黃地毯上,輕輕的,軟軟的,不時發出“沙沙”的響聲,好像正在講著秋天的故事。拾起一片樹葉,瞧,它多像一把小扇子啊!一片,兩片,三片……不一會兒,就拾起了滿滿一大捧。我把它們使勁拋向天空,黃色的銀杏樹葉立刻變成了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然后輕輕落下,可真美啊!
小孩子在樹下嬉戲玩耍。老人在小路上悠閑地散步。年輕人趕緊拿出相機,記錄下這一美好的時刻。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七
《格列佛游記》是18世紀英國杰出的諷刺小說家喬納森?斯威夫特。他以諷刺小說反映出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社會矛盾,毫不留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英國統治階級的和罪惡,以及英國資產階級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瘋狂掠奪和殘酷剝削。
這本書講的是主人公格列佛因為熱愛航海,就以一個醫生的身份出海。但每次航海都不順利,先后去了“小人國”、“巨人國”、“飛島國”和“慧因國”。在這四個國家里,格列佛分別擔當著不同身份:在小人國里他是人山和巨人;在巨人國里他是小矮人;在飛島國他是怪物;在慧因國他是野胡。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做人要勇敢、誠實、善良,不能有嫉妒心。總之,這本書讓我收獲很大。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八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八大山人梅湖景區游玩。爸爸告訴我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是明末清初的大書畫家,明末清初畫壇“四僧”之一。原來是明朝的王孫貴族,明朝滅亡以后,他的心情十分悲憤,出家做了和尚。他擅長畫花鳥和山水,但是畫的都是殘山剩水,表達出他的悲傷之情。
最有意思的是“八大山人”的來歷。他常把“八大山人”四個字豎著寫,前兩個字在一起既像“哭”字也像“笑”字。后兩個字在一起像“之”字,“哭之”“笑之”就是哭笑不得的意思。聽著爸爸的介紹,我懷著迫切的心情來到了景區的門口。
走進景區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一條寬闊的水泥大道,大道兩旁豎著兩排茂密的大樹,大樹的腳下是嫩綠的小草,好似一群可愛的孩子圍繞在媽媽的身邊。大樹的旁邊有兩排仿古的建筑。那灰的瓦、青的磚、白的墻,仿佛讓我回到了古代,只有偶爾掠過的一兩輛摩托車在提醒我現在不是古代。我耳邊聽到了一了陣陣鳥兒的歌聲,我的腳步和著節拍走過古色古香的仿古街道,走過優雅古樸的小橋,沿著八大山人的足跡,來到了八大山人紀念館。一進大門就看到有許多的古樹,有古樟樹、苦楮樹、羅漢松等,一棵棵蒼勁挺拔、枝繁葉茂。繁茂的枝葉覆蓋著青磚灰瓦白墻紅柱的殿宇,顯得格外清靜幽雅。陽光穿過茂密的枝葉,灑在清幽的小徑上,明暗閃爍。我沿著小徑來到一條長廊。這是一條書畫廊,這里用石刻的方法展示了八大山人的許多作品。我一邊走著一邊欣賞著。我從畫中果然看到了很多悲傷。我停下腳步注視著那些畫,我仿佛能看見八大山人正站在古樹下抬頭望著天空,臉上滿是悲傷。他打開宣紙,拿起筆,蘸滿墨汁,急筆而畫,把自己的悲傷撲在了紙上,最后落筆豎著寫下“八大山人”。那一陣陣悲傷和一股股墨香穿越時光向我涌來。我輕輕的離開了八大山人紀念館,生怕自己的腳步聲打亂了這份寧靜。
走出景區,一輛輛汽車在我眼前飛奔,陽光照射著高樓大廈。城市一片繁華的景象。我想要是八大山人如果生活在這個時代,那他筆下肯定不再是悲傷,而是喜氣洋洋的和高興快樂的。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九
各位團友:
大家好我們的汽車現在已經駛入了青島的市區內,我們今天要參觀完了棧橋、海軍博物館、魯迅公園、海底世界,現在咱們去游覽素有“萬國博覽會”之稱的八大關。
八大關是我國著名的旅游療養勝地,其內因為有不同國家的建筑而得名。20世紀30年代,青島市政府對八大關內的道路進行建設,整個建設分三個階段,先修一條,再修六條,最后修三條,在這10條道路當中有7條是以關隘名稱命名的,他們分別是山海關、嘉峪關、居庸關、武勝關、函谷關、寧武關和紫荊關,另外三條是以我管古代的三條稅官命名的,他們分別是正陽關、臨淮關和韶關路。
八大關不光有別具特色的建筑,道路兩旁的樹木呢也是非常吸引人的,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青島市政府就對道路兩旁的樹木進行了有計劃的改造,每條道路上都有一個特殊的樹種作為代表,例如正陽關路的紫薇;山海關路的法國梧桐還有韶關路的碧桃都是非常漂亮的,大家待會可都得仔細的欣賞一下呀。
好了,說著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八大關賓館的停車場內,小蔣呢,待會會帶著大家重點參觀一下八大關的幾個代表性的景觀,由于八大關景區比較大,游人有多,多以大家要互相提醒,緊跟著小蔣以防走散。
好了,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八大關小禮堂”,它始建于1959年,選用了人民大會堂的設計圖紙,當時呢因為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僅建成了地上、地下各一層的建筑。建成后,青島市的政治性大型宴會,都在這里舉行。李鵬等中央領導人和近百位國際友人也都曾在禮堂出席會議和參加宴會。
大家現在跟著我往回走,現在在我們面前的這條東西走向的路便是有名的山海關路了,山海關路的兩旁植有法國梧桐,往前走我們看到的這座兩層平頂建筑,他呢就是元帥樓,是一座日式建筑,是1940年時由日本人所修建的。他之所以被稱之為元帥樓,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中有六位元帥曾在此居住過。其中徐向前元帥是第一位入住該樓的元帥。隨后羅榮桓、彭德懷、劉伯承、賀龍、葉劍英元帥也都先后入住此樓。20世紀60年代,紅軍女戰士賀子珍曾多次下榻該樓。1988年,應邀來青島時,亦下榻于此。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十
今天我來到了美不勝收的八大關,那里的景色令我吃驚。
一進入風景區,你會呆呆的站在那里好長時間。原來,一片片樹葉正慢慢的飄下來,宛如一只只蝴蝶在比賽跳舞。落下來的像一個個金子擺放在那里,或像一塊金燦燦的地毯。小草都換上了淡綠色的衣裳,好像在說:“小朋友們,快換上厚厚的衣服,千萬別著涼!”一陣微風吹來,菊花們點點頭,好像在自豪地說:“快看我呀!我多美。”它們的確很美,五顏六色的,有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粉的……菊花的姿態更美,有的倒掛枝頭,有的一枝獨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態呀!我雖然眼花繚亂,但是令人心曠神怡。
時間像飛一樣快,轉眼間到了中午,我們要吃飯了。爸爸和媽媽準備了素雞,剛打開蓋子,我就饞涎欲滴,恨不得馬上吃。他不僅準備了素雞,還有自制的秘方鹽水鴨,可好吃了呢!
請到風景如畫、流連忘返的八大關來吧!這里非常美。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十一
面積70余公頃。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青島市政府規劃建設湛山特別區域時,修筑了八條以我國著名關隘命名的道路,命名為“八大關”。后來又增添了兩條,形成了十條以關隘命名的道路為主要街道的景區,但習慣上人稱之為“八大關”。八大關的特色之一是別墅群建筑風格的多樣化。據統計,景區內的建筑群中代表了俄德英法24個國家的建筑風格,故有“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美譽。
八大關街道綠地是吸引游人的景觀之一。景區內每一條路都有一個特殊的樹種為代表,如韶關路中的碧桃,山海關路的法國梧桐,紫荊關路的市樹“雪松”等,形成了四季有特色,路路華不同的景觀特色。
徜徉在八大關幽靜美麗的街道上'仿佛置身于異國他鄉,別有一番情趣。走在八大關的道路上,你可能覺得有些地方特別眼熟,好像在哪里見過。請不要懷疑自己的眼睛,雖然你可能沒有來過青島,但這些景色你確實見過。許多電影、電視劇都選擇八大關作為外景拍攝地。新中國成立前后40多部影片和20余部電視劇在這里拍攝;前蘇聯、德國、日本等國拍攝的影片也曾在這里取過景。因此,八大關又有“天然攝影棚”之稱。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十二
八月一日下午,我們一家來到青島八大關風景區游覽。景區原來有八條馬路,分別以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命名,所以叫八大關。八大關曾經是外國租界,陸續建造了一些俄、英、德、法、美、日、丹麥等二十多個國家建筑風格的洋樓別墅,造型獨特,不少建筑至今仍保留完好,因此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也最能體現青島“綠樹紅瓦、碧海藍天”的特點。
我們先坐著游覽車在景區轉了一圈,然后準備參觀幾幢著名的別墅,可惜大部分建筑都不對外開放,尤其是那幢藍色的公主樓,只能在外面欣賞里面的風景。最后我們來到了聞名遐邇的花石樓,花石樓三面環海,是八大關的標志性建筑,是一幢小型石頭城堡式別墅。我們沿著狹窄、彎彎的樓梯,一路到達頂樓,走到觀海臺上,眼前豁然開朗。一望無際的大海就在眼前,海天一色,海浪如萬馬奔騰,撞擊礁石,浪花四濺,然后撲向海灘,再慢慢退卻,周而復始,不時吹來陣陣咸咸的`海風。陽光、海灘、海風,這就是大海的味道啊!
這樣的美景真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十三
順著山海關路往前走,在我們右邊的便是青島市最具神秘感的海水浴場——第二海水浴場。由于浴場兩邊有陡峭的巖壁擋住了來自海中的大浪,雖然海中風大浪高,但是這里卻風平浪靜。它與山海關路海濱公園相毗連,環境清幽,景色迷人,是一處休憩和游泳的絕佳場所。初建時曾稱“山海關路海水浴場”,新中國成立后將其定名為”第二海水浴場”,那么我們青島的市民呢稱它為“太平角海水浴場”。此地留下了眾多黨和國家領導及外國元首足跡。
大家可以看一下哈,在浴場東邊有一個寬敞的涼棚,1957年7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就是在那里舉行的。
再往前走,我們便來到了山海關路的盡頭,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歐洲古堡式建筑就是花石樓了。花石樓是八大關內名氣最大的一座別墅了。樓內用大理石砌貼,外面出了用花崗巖石砌筑以外,還鑲嵌有許多的鵝卵石,因此被稱為“花石樓”。又因為蔣中正曾在此避過難,它還被稱為“蔣公館”。該樓建于1931年,為一位流亡中國的俄羅斯貴族所建。它的名字叫淶比池。由于建筑造型別致,環境幽雅,深為世人所矚目。青島解放后,黨和國家的領導人董必武和陳毅也曾下榻于此,其中陳毅元帥的《初游青島》長詩就是在這里所創作的。
好了我們現在轉身往前走,現在面對著我們的這條與山海關路垂直的路就是紫荊關路了,紫荊關路的兩側種植的是四季常青的雪松,大家現在跟著我左拐,我們便來到了居庸關路,該路多植五角楓。往前走,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居庸關路9號----貴賓樓,周恩來、劉少奇、李鵬、等都曾在此下榻。同時呢該樓也曾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柯克上將的住宅,其室內家具全部從美國運來。至今樓內的許多家具人保持著原來的樣式。
再往前走,我們便來到了居庸關路14號,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座建筑呢是一座美式民居建,大家所熟知的電視劇《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們》就是在這里拍攝的,電視劇播出后人們便順手推舟,將它稱為“宋氏花園”。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十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我們南昌旅游,今天我們參觀的景點是八大山人紀念館,她位于南昌南郊8公里處的梅湖定山橋畔青云譜。八大山人紀念館是一紀念性博物館,紀念一位在中國美術史上承前啟后的大書畫家—八大山人。那里的陳列室內有系統的展示了八大山人的書畫藝術和生平史料,并時常展出歷代畫壇高手的佳作。在園林里,有以碑刻方式展示八大山人藝術精品的書畫碑廊,我們將置身于古色古香,人文氣息濃郁,曲徑幽幽,機具逸趣的八大山人紀念館,我想我們的八大山人紀念館之游,將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現在我們來到了八大山人紀念館,這是一處極具江南特色的園林建筑。院內有數百年的古樟樹,苦櫧樹,羅漢松,青葉蒼干,繁陰廣被,覆護著青磚灰瓦白墻紅柱的殿宇,顯得格外清靜。密葉篩過的天光灑在小徑上,明暗閃爍,野趣橫生。一灣荷池倒映著籠籠修竹,魚兒嬉戲,花影搖曳。園外清溪蜿蜒,微波蕩漾,溪畔農田阡陌縱橫,農舍炊煙縷縷,環境非常優雅。八大山人紀念館成立于1959年10月,是國內第一座古代畫家紀念館。她的前身是青云譜道院。現在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青云譜的概況。青云譜道院的創立有著久遠的歷史文化背景。相傳早在2520xx年前,周靈王之子此開基煉丹,西漢末年,南昌郡尉梅福曾棄官隱釣于此,后人為了紀念他建了“梅仙祠”。東晉始有道教凈明派,在此建“太極觀”。唐代時易名“太乙觀”,宋朝時為“天寧觀”;直至清代時定名為“青云圃”,這時的“圃”為苗圃的“圃”,而現在的“譜”是家譜的“譜”。
遺址現存大門、二門建筑,大門石額刻有“青云圃”三個大字。二門前后額分別刻有“凈明真境”,“眾秒之門”字樣,整個建筑于1957年定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南昌道教文化積淀深厚,凈明道教產生形成于此。現在我們所見的建筑基本上是明清建筑。主要三大殿依次是關帝殿、呂祖殿、許祖殿(現已經改為陳列室)。三殿前后之間有天井內院,種植古樹,形成前后四合院布局,古樸幽雅,整個紀念館占地約11000平方米。建筑與園林透露出蒼莽野逸的情趣,不同于各地達觀顯貴的私家園林,在文史價值方面,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意義。
現在我們來到了陳列館,這里陳列著八大山人生平事跡和他的繪畫、書法作品,在欣賞他的書畫作品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國粹之一,中國畫,又簡稱國畫。它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國畫根據其表現形式可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八大山人擅長水墨大寫意,是中國畫壇三百余年來很有影響的人物。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da),生于明天啟六年(1620xx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20xx年),享年80歲。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權的九世孫,世居南昌。他幼時天資聰穎,承襲儒學,受過良好的藝術熏陶,過著王孫貴族生活.甲申之變(1644年),明朝滅亡,清政權建立,使當時只有19歲的八大山人承受著國破家亡的沉重打擊。擁有特權的貴族家庭破落了,美好理想破滅了,他從赫赫皇族論為逃避殺身之禍的遺民一員,先是躲進深山老林,后剃發為僧,昄依佛門,苦心修煉,成為禪門之中的佼佼者.50多歲還俗.他一生隱于書畫,并將儒、釋道思想融通在其書畫藝術當中。集遺民、禪師、畫家于一身,以那奇情逸韻,拔立塵表的手筆,屹立于藝術之林,成為一位承前啟后的藝術巨匠。八大山人作品幽深宏遠,寧靜純潔,超凡脫俗,渾然天成,形成了“八大”獨特風格。大家看,他畫的鳥,鼓腹聳背,白眼向人,寥寥數筆勾勒出的花草樹石,清新、自然,以最簡省的筆墨,表現大千世界豐富的氣象。再來看看他的題款,他將自己的身世遭遇,玩世不恭的態度表現在“八大山人”這四個字的連草書寫中,酷像“哭之”,“笑之”,寓意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后人評八大畫“松、蓮、石”最佳,我們看他畫的荷花,長長的荷柄頂著片片荷葉,迎風搖曳,喻意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風范。再來看所畫松樹,虬枝蒼干一氣呵成,筆簡意賅,筆墨無多,氣勢磅礴,姿態非凡。他的畫面中常常只有一枝花,一只鳥,一拳石,一尾魚,簡潔凝煉,留出許多空白,使其余意豐富,供人們有開闊的想象空間。
八大山人為清代初畫壇革新派“四大畫僧”之一,其人品、畫品啟迪著三百年來畫壇上“揚州八怪”、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張大千、李苦禪等一代又一代畫家,藝術生命力經久不衰。
走出陳列室,我們來到園林中,這里有一座銅像—八大山人像。于1986年為紀念他誕辰360周年而立,八大山人面目清秀卻又十分倔強,微笑著迎接大家的到來。兩棵古樟守護在他的身邊,與他朝夕相伴。在園林的東面建有一座八大山人書畫碑廊,將八大山人部分精美作品篆刻在石碑上,供大家欣賞、學習。
八大山人紀念館自1959年開館以來,受到各級人民政府的支持,國內外賓客參觀后都贊不絕口。今天我們的八大山人紀念館之游就要結束了,不知大家是否有了一個較完整地認識。目前八大山人紀念館成了我市與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進行文化藝術交流的窗口,所以說八大山人藝術,不光屬于江西,中國,也正逐步走向世界。
最后,請大家對我的講解多提寶貴意見,也祝大家在我們南昌玩得愉快、盡興!謝謝大家!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十五
八大山人是中國清代著名畫家之一,他的作品藝術性強、風格獨特,為中國畫壇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而他的思想對于我們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也具有啟示意義。本文將闡述我對于八大山人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學習態度。
八大山人是一個勤奮的學者,他謙虛謹慎,虛心學習。他曾說過:“萬事起頭難,知難而退更難。不敢大言自高,自望有人超我,特別我自責自問。”盡管他一向不以自己十分聰明或者天資優秀而著名,畢竟是非凡的聰穎,態度謙虛卻也是他成功的一部分。
第三段:創作思維。
八大山人注重自然環境,專注于個性意象,他盡力追求畫家的交流,通過自己的動筆來表達他的心靈。他崇尚自然,懂得從大自然中去尋找美的靈感。他認為:筆者“應以個人感覺為第一考慮,其次方是別人的看法”。在他的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到他對于自然的認識和對于生命的關注,體現了他真正的藝術思維。
第四段:價值觀念。
八大山人對于金錢的態度十分淡泊,他一生中沒有追逐金錢的追求。他的價值觀念是:一個人應該追求的是一種高貴的道德精神。他以“修心求道”、“自我勉勵”、“竭力自勉”為人生所追求的目標。這種價值觀念在現今社會中仍然具有啟示意義,讓我們深刻了解到:人生的價值并不在于擁有物質財富,而是要追求精神上的豐富與自由。
第五段:總結思考。
總之,八大山人的事跡和這個偉大畫家的心得體驗給我們深刻啟示了許多方面,其價值遠不止于一些藝術層面,更體現出一種處事態度、一種修身養性的境界,引導著我們在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中,發現生命的真諦,尋求人生的方向,開創自己的人生成就。我們應該向著這樣的方向去追求,以期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實現更為不凡的自我的價值。
八大山人游記大全(16篇)篇十六
今日是“五·一”黃金周的第五天,我和媽媽游覽了八大關風景區。那兒的西式建筑和美麗的風光真讓我們心曠神怡、大飽眼福。
八大關景區是最具青島特色的景點之一。它分正陽關、山海關、武勝關、紫荊關、函谷關、嘉峪關和居庸關等。我們沿著山海關路前行,一路上,徐徐的海風迎面吹來,讓人感到十分愜意。往前走,有名的建筑“花石樓”展現在眼前。這是一座著名的哥特式建筑,聽說這里曾經是蔣介石的住所。花石樓是古老的歐式古典城堡式建筑,它是用花崗巖建成的,看起來古樸而堅固。游客可以沿樓梯上到圓柱形的城堡頂端,在上面觀賞海景,別有一番韻味。樓下有一個小院子,里面修建了花壇和秋千,可以供游人小憩。
沿著小路下行,我們來到了第二海水浴場。往遠處望去,海面上白帆點點,天空中有許多滑翔艇像鳥兒一般在飛行。這時,我不由暗想:如果我能飛上一遭,那該多爽啊!只可惜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