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首先必須開頭要開門見山,既要一下子抓住聽眾又要提出你的觀點,中間要用各種方法和所準備的材料說明、支持你的論點,感染聽眾,然后在結尾加強說明論點或得出結論,結束演講。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環保為的演講稿篇一
作為一名小記者,我也有幸參加了由晉江市團委、晉江經濟報、晉江市教育局、晉江市政園林局、晉江市農業局、晉江市水土辦聯合主辦的“小家”種棵樹,“大家”綠成蔭的晉江全民公益植樹活動。
今天來得有些晚,可是,也沒有遲到。八仙山公園人山人海的,熱鬧極了!活動宣布開始后,我們便去山上植樹。
一路上,我緊緊握住那把鋤頭,雖然看上去不太重,但是真正拿起來好沉的!于是,我便不再相信農民伯伯們鋤地的時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小山路有些顛簸,我走得氣喘吁吁。
我緊握住笨重的鋤頭,在這陽春三月里,在這片小山上,擦下我第一把充滿綠色希望的勞動汗水。越干越熟練的我們,好一會兒終于將土鏟完了。鏟完土,我們不忘踩上幾腳,讓土扎實點兒。
當我們將水澆向小樹苗,當我看到漫山遍野的小樹苗時,我感受到,澆過水的小樹苗生機勃勃,像個可愛的少女亭亭玉立!一瞬間,覺得剛才的辛苦不算什么!
多種樹,少砍伐!
以環保為的演講稿篇二
在上個星期一的升旗儀式上,我們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給這束本應繼續為綠化美化我們的校園奉獻綠意、帶來生機的小黃楊,舉行了莊嚴簡樸的綠色惋別儀式。當天下午,各班召開了“我愛綠色,我愛生命”的主題班會。在對綠色情誼的追念和對生命安全的探討中,全校師生“珍愛綠色,珍重生命”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得以喚醒。
老師們、同學們,綠色是人類生存的忠誠衛士,我們應該把珍愛綠色變成保護環境、和平發展的真心行動。是綠色為我們改善了成長的環境,是綠色家園陪伴我們走過每天溫馨的生活,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愛綠色。珍愛綠色,請你不要再刻破樹的皮衣、搖動樹的腰身;珍愛綠色,請你不要再摘掉盛開的鮮花,踐踏嬌嫩的綠地;珍愛綠色,請你不要再把廢紙滿地丟棄,更不要隨地留下你的痰跡。珍愛綠色,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把我們學習、工作、生活的環境改造得更加清潔、更加美麗!
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我們應該把對生命的珍重變成安全自護的實際行動!是生命為我們提供了成長的強勁支撐,是蓬勃的生命捍衛我們走過有為的人生,我們沒有理由不珍重生命。珍重生命,請不要再狂奔亂跑、追逐打鬧;珍重生命,請不要再登高臨險、盲目活動;珍重生命,請不要再自尋煩惱、自我封閉。珍重生命,需要大家互相提醒、嚴格自律、學會自護,做到安全警鐘時時敲、處處敲,讓我們遠離危險、相伴平安。
“我曾經是鮮活的綠色,用我全部的生命,點綴著美麗的校園,給可愛的小主人們帶來綠的生機,給尊敬的老師們送來綠的祝愿。
我痛心,我吶喊!我的小主人為何如此殘忍地把我摧殘?!我痛心,我吶喊!我的小主人為何如此無情地對我作了死刑的宣判?!
我本來不該這樣早早地死去啊,因為我是你們的朋友,是你們生命搖籃的綠色花邊。
我知道,因為我的離去,你們體驗到了什么叫后悔,什么叫痛心。親愛的小主人,尊敬的老師們啊,不要后悔,不要傷悲,不要因為我,讓你們的臉上失去灑滿溫情的燦爛。
快快行動起來吧!用你們的愛心、責任,用你們生命的.源泉,精心哺育我的兄弟姐妹——那滿園的綠色生命,與你們共享成長的權利,爭奇斗妍,生機無限!
我遺憾地走了,走于公元二00四年的十一月十二日。我遺憾的同時,也有了一絲的安慰,因為我的靈魂親眼看到了,看到了在公元二00四年十一月十五日的升旗儀式上,有一位身材高大、聲音洪亮、情真意誠的老師,高擎著我綠色尚存的身軀,向我的小主人們發出了愛綠護綠的吶喊!
他還說,在以后每周的升旗儀式上,他都將高擎著我漸漸枯萎的身軀,來告誡我親愛的小主人們共同發出這樣的心聲,投身這樣的行動——‘我愛綠色,我愛生命!’若果真如此,我無眠的靈魂將不再遺憾!
以環保為的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愛護校園環境從我做起》。
每當我們跨入校園大門,步入教室時,我們是否感覺到好像走進了自己的另一個家。是的,校園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在這里學習、生活、成長,學校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的伙伴、我們的朋友,這里的每一條小徑都曾留下我們求知的腳步,見證著我們成長的歷程。我們在這兒學習,在這兒生活。優美的環境,能讓我們懂得珍惜,學會關愛;優美的環境,能讓我們知書達禮,更加文明;優美的環境,能讓我們學習進步,道德高尚;優美的環境,能讓我們寬容謙讓,學會做人。作家說:環境是心靈的港灣,畫家說:環境是靈感的源泉,軍事家說:環境是制勝的法寶,教育家說:環境是塑造人的搖籃,學生則說:環境是保證我們學習的必要條件。
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是這個校園的主人,都有維護校園環境的.義務與責任。那么,作為彭浦三中的主人,愛護校園環境,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呢?這里不妨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一段在澳大利亞留學的一個中國年輕人的親身經歷。他說,一天,他在林蔭道上走,忽然從后面跑來一個老人,仔細一看,原來是在追趕一張紙,風好像故意和老人作對,把紙片吹得忽高忽低,但老人還是堅持追趕。年輕人想:這一定是一份對老人來說很重要的材料。于是,趕上前去,把紙條撿在手里,交給老人。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接過紙條,轉身放進一旁的垃圾桶,高興地說:總算讓它到了該去的地方了。
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呢?我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那位老人那樣彎彎腰,隨手撿起一點什么,那么,我們的校園一定會因我們的文明而春風長駐,錦上添花。
大家也都知道環境對于我們健康成長的重要性。誰不想生活、學習在舒適的環境中呢?碧綠的草坪,干凈的走廊,潔白的墻壁,寬敞明亮的教室,哪一樣不是我們渴望見到的呢?可是,正因為一些學生的一點小小的自私,幾分懶惰,這美麗的環境從他們的指縫間悄無聲息地溜走。以往,每當下課后、午休時、放學后,操場、過道、樓梯、綠化帶內……凡是有我們學生走過的地方,都散落著同學們隨意丟棄的包裝袋、糖果紙、塑料瓶等,這些都破壞了我們的美麗校園環境。這些不文明行為與我們美麗潔凈、充滿和諧人文氛圍的校園環境是極不相稱的。作為學校的主人,我們為何不去阻止它,改變它呢?這美麗的環境屬于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盡力去保護它。
俗話說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就是要求我們保護環境,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呵護我們的校園。如果我們多走幾步,將垃圾丟棄到垃圾桶;如果我們撿起一張紙,拾起一個塑料瓶;如果看到不文明行為,立即制止。那么我們的校園里就會干凈幾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與時間,只需要每一位同學一些簡單的動作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貴在堅持不懈,用心去努力。我想,這不僅是一種付出,同時也是一種回報!我相信滴水可以穿石,鐵杵能夠磨成針,我們的校園一定會在我們用心的呵護下越來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