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mouqm"></ul>
  • <strike id="mouqm"></strike>
    <ul id="mouqm"></ul>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

    時間:2025-05-16 作者:雨中梧

    教案模板包括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內容,可以全面指導教學活動。接下來,我們將分享一些備受好評的教案模板范文,請大家認真參考。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一

    一、本課題的地位和作用。

    聲音是人們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物理現象,本章講述的是一些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有關的聲學初步知識。本章教材在整個初中階段物理知識中雖不是重點,但從新課程標準要求來看,本章教材對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信息意識、研究意識、創新意識和合作意識以及科學探究精神都有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課題研究的是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從知識和技能上應該掌握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和聲音的快慢三個問題。為了體現“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和“物理現象就在我們身邊”的新課程理念,教材中設計了一些探究實驗。

    二、本節教學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知道聲速在固體中最大、氣體中最小。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和“真空罩中的鬧鐘”的實驗,鍛煉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識。

    三、本節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聲音產生的原理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對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學生聯系生活會有一些膚淺的認識,而對于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速度不同,學生可能就知之甚少,所以實驗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和不同介質中聲速不同是本節的一個關鍵。

    本節課的難點是引導學生觀察、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解釋生活中的聲傳播現象。所以本節課堂組織教學的過程應突出體現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最終實現本節教學的三維目標。

    【教法設計】。

    聲音的產生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是本節教學的兩個中心環節,我采用教師演示實驗、質疑、引導學生觀察等實驗探究的方法,啟發引導學生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氣體、固體、液體都能傳聲,而真空不能傳聲。俗話說:“真理越辯越明”因此對于聲速、回聲的知識,我采用先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得出初步的猜想或者判斷,設立懸念、激疑,在學生中營造各持己見、百家爭鳴的討論氛圍,然后以“信息平臺”、“信息快遞”等板塊形式向學生提供相關的知識信息,再讓學生分組討論提出的問題,學生結合提供的信息進行討論交流,肯定或者否定了自己原來的想法,最后再選出代表發言在全班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歸納出問題的正確答案。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于這些問題正確觀點的認識,又通過這些觀點的形成過程,鍛煉學生的思維行為和合作交流的科學精神。因此本節教法我設計為實驗探究法、質疑誘導法、自學討論法相結合,組織學生獲取和掌握相關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器材準備】。

    本節教學中,實驗器材牽涉較多,要恰當合理正確地操作使用,增加直觀性和可信度,創設物理情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認真細致進行觀察,讓學生貼近生活,探索其中的奧秘。

    真空鈴實驗裝置、鼓、鑼、音叉、共振音叉、懸掛有乒乓球的鐵架臺。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導入。

    ?激發興趣。

    1.我等上課鈴響后,邊敲鑼邊走進教室。

    2.利用ppt課件展現一些自然界中正在發聲的情景,這里可以在ppt中的錄制旁白里面把把這些聲音錄下來。(通過對自然界一些聲音的播放,使學生體會到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聲的世界里,從而對聲音產生濃厚的研究興趣)。

    ?提出問題。

    啟發,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經常制造出一些聲音來,現在利用書桌上的東西你能不能制造出一些聲音來。(學生利用書桌的東西制造出聲音)。

    提問:你對聲音有什么問題?(學生說出自己想知道的有關聲的'問題和不懂的問題)。

    在黑板上列舉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

    二、新課教學。

    1.問題啟發。

    (1)你能不能使正在發聲的物體停止發聲。

    (2)觀察物體發聲時與不發聲時有何區別。

    (3)正在發聲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特征。

    (4)發聲物體分別是什么。

    ?學生思考:通過提出的問題使學生感悟到:實驗中要用到比較的方法,比較發聲時與不發聲時物體的區別。

    2.探究實驗。

    ?實驗1用鋼鋸條、橡皮筋、喉頭進行發聲實驗。

    (教師指導觀察學生實驗,尤其強調將發聲與不發聲時進行比較;指導學生回答以上問題)。

    學生開始實驗1討論答案:物體發聲時振動,不發聲時不振動。

    ?實驗2用音叉、鼓做實驗。

    問題(1)你觀察這次物體發聲時與不發聲時的區別像實驗1一樣明顯嗎?

    (2)怎樣使不明顯的現象變明顯呢?緊挨著音叉。

    啟發學生(可用風吹草動,風吹樹葉動)是否可利用它對別的物體產生的效果來顯示呢?

    學生回答:可以在鼓上放一些輕小的物體(如紙屑)緊挨著音叉放一乒乓球。

    學生改進實驗再做,并同樣回答前面的問題。

    歸納:在物理的研究中經常用到變抽象為具體,變細微為顯箸的研究方法。

    ?實驗3用瓶子、小絨球做實驗。

    吹瓶子口,聽聲音。

    問1:這個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學生猜想可能是空氣的振動產生的。

    問2:假如空氣在振動,你能看見嗎?怎么辦?

    學生實驗分工,一人吹,一人觀察小球,然后交換進行。

    問3: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呢?

    歸納:氣體振動可以產生。

    ?實驗4利用水產生聲音,并注意觀察水面的振動情況。

    學生進行實驗并歸納總結。

    總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問:去年,我國航天員_______駕駛的“________”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在宇宙中航行5天的時間,并與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進行了交談。聽到這一令人激動和振奮的好消息后,我禁不住要問大家:

    你們知道在宇宙中,宇航員之間是通過什么進行交談的嗎?他們為什么不能直接進行交談?

    ?學生討論列舉生活中哪些物質可以傳播聲音。

    空氣、玻璃、金屬、墻壁、水等。

    ?生活中的物理。

    1.在課堂上,在座的各位都能聽到老師講課的聲音,同學們之間討論問題時彼此能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說明了________的傳聲。

    ?提出問題。

    宇航員在宇宙中為什么不能直接進行交談呢?

    ?實驗探究。

    演示“真空罩中的鬧鐘”實驗,探究真空能否傳播聲音。引導學生回答課前提出的問題。(做這個實驗時,一定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實驗中的現象。)。

    ?總結:

    氣體、固體、液體都____傳聲,而真空____傳聲。能傳播聲音的物質叫____。

    我現在拿一張紙,它沒有發出聲音,問:怎樣才能讓它發出聲音呢?

    教師揮動手中的紙,引起紙的振動,紙發出了聲音。

    問:紙的振動會影響到周圍的空氣嗎?

    我們可不可以用水波類比一下呢?從而引入了聲波。聲音在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

    問:一根裝滿水的很長的鋼管,在一端敲擊一次,在另一端能聽到幾次敲擊聲?同學們猜想一下,相互討論交流自己的意見。(提示:有幾種介質)。

    (三)聲速。

    學生活動:閱讀小資料。

    學生討論交流,歸納總結規律。

    ?總結:

    1.常溫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_____。

    2.常溫時聲音在_________中傳播速度最大,在________中傳播速度最小。(填固體、液體、氣體)。

    (四)回聲現象。

    ?提出問題。

    在空曠的房間里說話,為什么比在野外說話要響亮的多?

    學生討論,交流意見。

    老師說明: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被反射回來(使原來的聲音得到了加強),這種現象叫回聲。

    五、回顧總結和板書設計。

    3.聲速。

    關鍵詞:振動、介質、340m/s。

    六、作業設計。

    作業設計為兩道題,第一題是讓學生聯系生活列舉氣體、固體、液體傳聲以及回聲的實例,引導和強化學生“物理來源于生活”的學習意識。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第二題設計為實踐活動題,讓學生兩個人一組,以細繩(棉線、棉繩、金屬絲)、紙杯(塑料杯、易拉罐、飲料桶)等為原料,制作一個土電話,兩個人一組實驗,驗證固體能傳聲。要求學生寫出實驗報告。

    作業設計體現和鞏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同時又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和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本節課的整體設計思想,不僅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而且在教法設計上突出體現以學生為本,依靠學生的自學、探究、討論、交流、歸納、總結等形式來獲取和掌握知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

    文檔為doc格式。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二

    [師]同學們對聲有這樣濃厚的興趣,這很讓我高興,要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需要同學們和老師共同協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和演示實驗.

    二、進行新課。

    [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師]請每組選一位同學,做各種活動,使物體發聲,其他同學仔細觀察.

    [生甲]把一根橡皮筋張緊,撥動橡皮筋,橡皮筋振動發出聲音.

    [生乙]把一只塑料尺壓在桌邊,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撥動尺的伸出端,尺振動發出聲音.

    [生丙]用鼓棰打擊鼓面,鼓面振動,聽到宏亮的擊鼓聲.

    [生丁]撥動小提琴的琴弦,弦振動發出悅耳的琴聲.

    [生戊]我這個活動,需要全體同學來配合一下:請同學們把手指放在喉結處,讓我們從1數到10,聲帶振動,發出聲音.

    [師]通過同學們的探究活動,總結概括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征.

    [生甲]打擊或撥動物體可以產生聲音.

    [生乙]我們發聲時沒有打擊,也沒有撥動.

    [生丙]所有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師生共同活動]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vibration)產生的.

    [師]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聲音產生的奧秘被我們揭開了謎底,為我們的成功合作鼓掌.

    [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情緒十分高漲.

    [想想議議]。

    [生甲]吹口琴的聲音,是由于氣流的沖擊,琴內的彈簧片發生振動發出的.

    [生乙]悠揚的薩克斯聲是由于氣流通過管時,使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發出的.

    [生丙]吹口哨聲是口腔內空氣振動產生的.

    [生丁]炎熱的夏天,響亮的蟬鳴是蟬的發音肌收縮時,引起發音膜的振動而產生的.

    [生戊]氣球爆炸聲是氣球膜的振動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而產生的.

    [生己]聲勢浩大的瀑布聲是水撞擊石頭,引起空氣的振動發出聲音.

    [生庚]笑樹能發出笑聲是果實的外殼上面有許多小孔,經風一吹,殼里的籽撞擊殼壁發出聲音.

    ……。

    [生]我們平常聽唱片、錄音是怎么回事?

    [師]同學的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振動可以發聲.如果將發聲體的振動記錄下來,需要時再讓物體按照記錄下來的振動規律去振動,就會產生與原來一樣的聲音,這樣就可以將聲音保存下來.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規則的溝槽.當唱片轉動時,唱針隨著劃過的溝槽振動,這樣就把記錄的聲音重現出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還發明了用磁帶和激光唱片記錄聲音的方法.

    [探究]聲音怎樣從發聲體向遠處傳播?

    [師]請同學們大膽猜想一下,聲音怎樣從發聲體向遠處傳播?

    [生甲]聲音由發聲體傳播出去,可能沿直線傳播.

    [生乙]聲音傳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東西來作媒介.

    [師]請同學們設計一個實驗證實你的猜想.

    [生]把兩張課桌緊緊地挨在一起.一個同學輕敲一張桌面的一端,而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另一張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聽到擊桌子的聲音.

    [師]剛才同學設計的這個實驗簡單易行,而且有力地說明了聲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medium).

    [生]意見有分歧.有的認為不需要介質,有的認為需要介質.

    [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讓我們通過實驗來證實大家的想法.

    [演示]。

    [生]隨著罩內空氣的抽出,鈴聲逐漸變小,最后直到聽不到鈴聲.

    [師]請同學們再注意觀察: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聲音又有什么變化?

    [生]隨著空氣逐漸進入,鈴聲逐漸加強.

    [師]啟發學生思考,由上面的實驗同學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生]真空不能傳聲.

    [師]經過同學們的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同學們得出了真空不能傳聲的正確結論.實際上,我們平常能聽到彼此講話的聲音,就是依靠了空氣這種介質.假想云層和我們之間是真空,大家就聽不到雷聲了.我們周圍充滿了空氣,空氣為人類、動物傳遞聲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條件.

    [生]月球上沒有空氣,登月宇航員怎么交談呢?

    [師]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員即使近在咫尺,也只能通過無線電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看錄像]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

    聲音在空氣中怎樣傳播呢?以擊鼓為例:鼓面向左振動時壓縮左側的空氣,使得這部分空氣變密;鼓面向右振動時,又會使左側的空氣變稀疏.鼓面不斷左右振動,空氣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這個過程和水波的傳播相似.用一支鉛筆不斷輕點水面,水面就會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斷向遠處傳播.因此,聲音也是一種波,我們把它叫做聲波(soundwave).

    [想想議議]。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固體和氣體都可以傳聲.那么,聲能在液體中傳播嗎?請同學們找出事實或實驗來支持你的想法.

    [生甲]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潛入水底時仍能聽到岸邊人的談話聲.

    [生乙]釣魚時要保持周邊環境的安靜.

    [生丙]漁民們常用電子發聲器發出魚喜歡的聲音,將魚誘入魚網.

    [生丁]把正在響鈴的鬧鐘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聽到鈴聲.

    ……。

    [師]通過上面的探究活動、演示實驗、想想議議,我們已經知道了:氣體、液體和固體都可以做媒介將聲音傳播出去,那么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快慢一樣嗎?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15頁圖表:幾種物質中的聲速,并回答下列問題:

    [投影]。

    問題3:對比表中的數據,你可以發現什么?

    [生甲]1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2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6m/s.說明聲速跟介質的溫度有關.

    [生乙]2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6m/s,25℃時蒸餾水中的聲速為1497m/s.說明聲速跟介質的種類有關.

    [生丙]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

    [想想做做]。

    [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每組想出一個測量聲速的方法,盡可能的話,進行實際測量,看看哪個組的方法更合適,測得的聲速更接近當時的真實值.

    第一組:百米賽跑時,測出計時員與發令槍的發令地點之間的距離s,再測出計時員從看到發令槍發令時的煙霧到聽到槍聲的時間t,利用v=就可以計算出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

    第二組:測出海底的深度s,把恰好沒在海面下的鐘敲響,測出鐘聲傳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用的時間t,利用v=就可以算出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

    第三組:對著山崖喊話,測出從喊聲發出到聽到回聲所用的時間t,再測出喊話者距山崖的距離s,利用v=,就可以計算出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

    第四組:利用聲納對著墻壁發出超聲波,它會自動記錄從發出超聲波到接收到被墻壁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共用的時間t,再測出聲納與墻壁之間的距離s,利用v=計算出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

    第五組:兩個同學相距較遠的距離s,讓其中的一位同學喊話,并記下開始喊話的時刻t1;當另一位同學聽到喊聲時,也記下聽到喊聲的時刻t2,則利用v=計算出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

    [師]同學們剛才設計的方案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可行性,祝賀同學們成功的設想,課后若同學們能通過實驗測出聲速,就更加完美了.

    [動手動腦學物理]。

    1.學生想出了許多辦法說明桌子聲是由桌面的振動引起的.

    方法(1):在桌子上固定一根彈性較好的細棍,細棍頂端固定一根細彈簧,彈簧上連接一個輕質小球,敲打桌子,輕質小球也隨著跳起舞來.

    方法(2):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紙屑,用力敲打桌面,紙屑會跳動起來.

    方法(3):把手放在桌面上,當用力敲打桌面時,感覺手在振動,說明桌面在振動。

    t1==14.3h。

    t2==2h。

    t3==0.8h。

    3.能聽到兩次敲打聲.第一次聲音是由鐵傳來的,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是由鐵管中的空氣傳來的.

    三、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

    1.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聲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聲在不同介質中的聲速不同.

    四、布置作業。

    p16動手動腦學物理1、2、3寫在作業本上.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三

    1、體驗聲音的產生是由于振動引起的。

    2、領會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3、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標

    1、初步培養實驗操作技能,能初步學會有目的地觀察。

    2、能利用常見的器材進行實驗探究。會描述實驗現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據信息歸納科學規律。

    3、在學習過程中領悟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目標

    1、培養團結合作、主動與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見解的精神。

    2、初步認識科學對人類社會和生活的實際意義,培養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1、聲音產生的原理;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三、教學難點

    探究物體傳聲實驗

    四、教 具:音叉、小錘。

    五、教學過程:

    生:獅吼、虎嘯、鳥鳴、青蛙叫、流水潺潺、呼呼的風聲……

    師:那這些美妙的聲音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

    探究并舉例:讓全班同學都摸正在發聲的音叉然后討論回答,討論后再舉出其他聲音產生的例子。(讓同學自己探究,比如摸自己發聲的喉嚨……最后看書上的圖片并總結聲音是怎樣產生?)

    總結: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聲源的定義:正在發聲的物體稱為聲源。

    生:聲源振動發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傳到人耳中,反映到人腦中我們就聽見了聲音。魚之所以會被嚇跑,是因為聲音由空氣中傳入水中把魚嚇跑了。

    提示引導并提問:聲音是怎么傳播的呢?以什么形式傳播的呢?(讓學生看課本 29 頁后討論)

    學生討論后小組代表發言:聲源振動,引起空氣振動,最后傳到人耳。由于空氣振動形成疏密相間的聲波,就像水波波紋一樣有高有低。

    結論:聲音以聲波形式傳播(半數以上學生能說出此過程)

    總結: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實驗探究

    師: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還可以在哪些物質中傳播呢?有什么例子可以證明呢?請同學們討論后舉例回答。

    學生討論后小組代表發言:

    a :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例:釣魚時大聲說話會把魚嚇跑;把一根管子伸進海水下,可以聽見遠處船只航行的聲音;海豚在海中的叫聲能被人聽見。)

    b: 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例:在某一間教室敲暖氣管,一座樓的每個教室都能聽到敲擊聲;古代人打仗,先鋒官把耳朵貼地聽一下,就能聽到遠處敵軍行進的聲音;在課桌一端很輕的敲擊一下,在另一端耳桌面就可以清楚的聽見敲擊聲,而不貼桌面就聽不見。)

    c :真空不能傳播聲音。(例:月球上沒有空氣,宇航員不能直接對話,要靠無線電。)

    總結: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如水),固體(如鋼鐵、木頭、土壤)等物質中傳播,真空中不能傳聲,但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我們把這些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稱為介質。

    引出:介質的定義:凡是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稱為聲的介質。

    師:百米賽跑時,小明先看到發令槍冒煙,后聽到槍聲。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若給你一個秒表,采用什么做法你能估測出槍聲從百米起點傳播到終點所需的時間?通過這種做法你能估測出聲每秒傳播的距離嗎?與同學交流合作進行回答。(見課本 30 頁)

    學生討論結果:有同學可以說出 s=100m,t是從看見冒煙到聽見槍響的時間,則聲速 v=s/t。但有同學對未計算光傳播所需要的時間提出質疑,也有同學說光傳播速度極快,所以短距離內光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不計。

    討論總結:聲速比光速慢的多,所以光速在短距離內傳播所需要的時間不計。故 v=s/t 此計算方法可行。

    聲速的定義:聲每秒鐘傳播的速度為聲速。

    影響聲速的兩個因素:介質的性質,介質的溫度。

    學生看表格后,得出結論:聲音在氣體、液體、固體當中的傳播速度依次加快。注:有半數學生得出了此結論。

    六、總結歸納:本節課主要講了聲的產生原因和傳播條件,聲的傳播形式以及聲速。本節內容與生活非常貼近.

    七、布置作業: 動手動腦學物理1、2、3、4、5。(見課本 31頁)

    八、板書設計:

    §1. 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一、聲音的產生。

    1、 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 、正在發聲的物體稱為聲源。 水源 、聲源

    二、聲音的傳播

    1 、水波聲波: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2 、凡是能夠傳播聲波的物質稱為聲的介質。

    3、 聲速:聲音每秒鐘傳播的距離稱為聲速。 聲速的兩個決定因素:介質的性質,介質的溫度。

    4 、 聲音在氣體、液體、固體中的傳播速度依次加快。

    自我點評: 在授課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腦思考,親自體驗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充當課堂的主角。尤其體現在讓學生探究聲除了可以在空氣中傳播,還可以在液體、固體等物質中傳播。探究完聲的傳播形式、聲的介質以后,討論了聲傳播有多快。充分利用了集體優勢,體現了物理學習方法中的合作交流環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通過探究、討論、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性和感性上很好的掌握聲的產生原因、傳播形式和傳播條件以及聲速等知識。授課方式與授課過程很好的體現了新課標的探究性學習方法,并且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四

    在教室內播放悠揚的音樂。

    欣賞音樂、琴詩,陶冶情操。

    創設情境。

    1、用多媒體展示多種聲音。

    觀察畫面與聆聽相關的聲音。

    讓學生對耳濡目染的聲現象產生研究的興趣。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它是怎么被我們聽到的?

    深入思考,進行猜想。

    讓學生知道聲音是傳遞信息的一種形式,觀察圖后讓學生思考、討論一些問題,把學生帶入聲的世界,在討論中切入本節課題: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給學生提供“制造”聲音的器材:音叉、鼓、鑼等,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進行實驗探究:讓音叉、鼓、鑼等發聲,并觀察聲音產生伴隨的現象。

    在老師的鼓勵、引導下,學生合作探究,直接觀察和觸摸感受發聲的物體在振動,引導學生討論。

    學生進行探究,得出結論:發聲體振動停止,聲音消失。

    3、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通過觀察、分析,總結出結論。

    通過觀察、體驗與對比、概括,建立聲音和振動的關系。

    4、介紹弦樂器和管樂器:彈奏吉他、展示自制管樂器,并播放使用自制管樂器演奏視頻。

    讓學生在發出聲音的同時,用手捂住自己的聲帶處,再次感受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

    鞏固和驗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指導學生用所學知識分析自然現象。

    1、提出問題:我在這說話,我的'聲帶在這振動,聲音怎么傳到你的耳朵里了?

    學生思考:我們之間有什么,是什么把聲音傳過來的?

    誘導學生自己得出:聲音在空氣中能夠傳播。

    2、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空氣,你還能聽到我講話的聲音嗎?

    深入思考和聯想。

    讓學生提出猜想,引導他們提出證明猜測正確性的方法。

    3、演示: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

    觀察實驗現象。

    通過探究,讓學生初步認識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4、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聲音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通過根據已有的知識對傳聲的原因,進行猜測和討論。

    廣口瓶內發生器聲音的變化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不能在真空傳播。

    5、演示實驗并得出結論:聲音可以液體中傳播。欣賞《小兒垂釣》和“水上芭蕾”。

    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果,觀察與思考。

    提高觀察、分析和總結能力。

    6、學生實驗并得出結論: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學生輕敲桌子一端,耳朵貼近桌面另一端聽聲音。

    探究固體傳聲,初步感悟科學探究。

    7、試用“土電話”,強化固體可以傳聲。

    讓一學生“接聽土電話”并進行課堂討論和小組發言。

    初步培養學生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實質的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8、歸納結論: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

    綜合、歸納,舉手發言。

    系統總結規律。

    9、聽覺的形成:播放視頻:人耳的結構和動畫(聽覺的形成)。

    觀察與思考。

    了解人耳的結構和為什么能聽到聲音。

    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

    學生閱讀課文(第38頁),了解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并總結規律。

    啟發學生從閱讀中找出規律。

    提出問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思考、交流,談收獲、體會等。

    通過合作、交流,及時小結,讓知識系統化。

    出示練習題。

    閱讀、思考,舉手答題。

    應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

    延伸興趣。

    課后第2、3題。

    當堂完成。

    鞏固所學知識。

    (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

    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在介質空氣中:340m/s(1標準大氣壓、15℃)。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五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知道聲音在空氣(15℃時)中的傳播速度。

    4.知道回聲現象和回聲測距離。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2.通過學習活動,鍛煉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師、學生的雙邊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對科學的熱愛,2.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3.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教學難點】回聲測距離。

    教學工具。

    音叉、乒乓球、橡皮筋、刻度尺、紙屑或泡沫、土電話。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二、新課教學。

    (1)課本圖1.1—1中各是什么物體在發聲?他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2)實驗:學生觀察音叉發聲時叉股在振動。敲打音叉——音叉振動,發聲。握住振動的音叉,聲音馬上停止。

    (3)實驗:撥動吉他的弦,琴弦或者橡皮筋。

    (4)實驗: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活動,我這個活動,需要全體同學來配合一下:請同學們把手指放在喉結處,讓我們從1數到10,聲帶振動,發出聲音。

    小結:歸納以上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指出鳥、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蟲發聲也是由于振動。

    由學生列舉一些奇特的發聲現象:蟬、蚊子、笛子。

    機械唱片的簡單原理。

    (1)實驗:把耳朵貼近桌面,用手敲桌板,可聽見清晰的敲擊聲。——固體也能傳聲。

    (2)實驗: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潛入水底時仍能聽到岸邊人的談話聲;釣魚時要保持周邊環境的安靜;漁民們常用電子發聲器發出魚喜歡的聲音,將魚誘入魚網;把正在響鈴的鬧鐘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聽到鈴聲。——液體也能傳聲。

    (3)實驗:右邊音叉的振動通過空氣傳給左邊的音叉。——氣體能傳聲。

    小結:聲音能靠任何氣體、液體、固體物體傳播出去——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4)實驗:1.1—4(有條件的可以做,也可觀看視頻。):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我們平時交談都是靠空氣傳聲。

    思考:圖1.1—5月球上的宇航員能正常交談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分析圖1.1—6:聲音是靠聲波這種形式傳播的。

    學生對比表中的一些聲速并找出空氣中15℃時的聲速:340m/s。

    讀作:340米每秒。含義:聲音在空氣中每秒傳播340米。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15頁圖表,幾種物質中的聲速,并回答下列問題:

    1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2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6m/s.說明聲速跟介質的溫度有關.

    2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6m/s,25℃時蒸餾水中的聲速為1497m/s.說明聲速跟介質的種類有關.

    問題3:對比表中的數據,你可以發現什么?

    聲速與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與溫度有關。

    一般來說: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液體中其次,氣體中最慢。

    4、回聲。

    (1)回聲:回聲是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

    講述為什么有時候能聽到回聲,有時又不能。

    解:340×0.1/2≈17米。

    (2)利用回聲測距離。

    解:340×1.5/2≈255米。

    “想想做做”請同學們分組討論,每組想出一個測量聲速的方法,盡可能的話,進行實際測量,看看哪個組的方法更合適,測得的聲速更接近當時的真實值。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六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物質傳播,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傳聲,真空不能傳聲。

    3.聲音傳播的快慢:空氣(15℃)中聲速是340m/s;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快,液體中次之,在氣體傳播得慢。

    4.回聲。

    【布置作業】。

    1、認真閱讀課文。

    2、進行課本37頁的實踐活動。

    3、作業本上寫p371、2、3三道題。

    共3頁,當前第3頁123。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七

    1、下列樂器是由于空氣柱振動發聲的是()。

    a、架子鼓b、笛子c、小提琴d、口琴。

    2、關于聲現象,下例說法正確的是()。

    a、在鋼鐵中的聲速小于在水中的聲速b、在水中的聲速小于在空氣中的聲速。

    c、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d、人唱歌時是聲帶振動發聲的。

    3、桌子上的魚缸中有若干條金魚,敲擊桌子,魚立即受驚,這時魚接收到聲波的主要途徑是()。

    a、空氣—水—魚b、桌子—空氣—魚缸—魚。

    c、桌子—魚缸—水—魚d、桌子—空氣—水—魚。

    4、站在橋洞里說話時聽不到回聲.這是因為()。

    a、橋洞兩端是開口的不反射聲音b、橋洞窄小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聽不出來。

    c、橋洞反射的回聲從橋洞跑了d、橋洞兩側反射的聲音剛好抵消。

    5、下列事例中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是()。

    a、我們聽到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嘀嗒聲b、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c、花樣游泳員在水下隨著音樂翩翩起舞d、人們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6、一人對著一座高山呼喊,經過10s聽到回聲,那么人離高山()。

    a、1700mb、3400mc、170md、340m。

    3.八年級物理聲現象教案。

    5.八年級物理復習教案。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八

    在實驗之前對小朋友提出要求,請小朋友認真的聽,細心的看:

    1、你看到什么?

    2、你聽到什么?

    1、先請小朋友看清楚在老師沒有拉響小提琴的時候琴弦是怎樣,然后老師拉響小提琴的時候請小朋友注意聽到什么,看到什么?(如果小朋友回答不出來,可以提示觀察琴弦)。

    2、把一些小物體,如豆粒放在鼓面上,然后敲鼓,請小朋友聽聲音,觀察鼓面的小豆顆粒有什么現象發生?(小豆都在跳動,原因是鼓面的振動引起小豆的跳動)。

    3、老師敲響三角鐵,然后請一兩個小朋友觸摸三角鐵,然后告訴小朋友們有什么感覺(有震動)在請小朋友用手摸之前說清楚要求:“請你摸摸三角鐵,有什么樣的感覺。”然后老師再敲響三角鐵,請小朋友用力按住三角鐵,阻止它的振動,請小朋友聽還有沒有聲音?(沒有)。

    告訴小朋友,聲音是因為震動而產生的,如果阻止物體振動聲音就馬上消失了。

    1、請小朋友所有把耳朵都趴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撓桌底或者敲桌面,請問小朋友有什么發現?(聲音可以在桌子這樣的固體傳播)。

    2、老師在水中敲響三角鐵然后請一兩個小朋友把耳朵貼住水槽,然后問他能不能聽到聲音,請他把結果告訴所有小朋友;老師再在水中敲響三角鐵,請所有小朋友傾聽,能不能聽到聲音?(告訴小朋友聲音可以在水這樣的液體傳播)。

    3、老師播放一段音樂,請小朋友聽,能不能聽到聲音?(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可以提示小朋友,我們周圍有什么是看不見的?(空氣)。

    4、引導小朋友思考聲音在空氣中是向什么方向傳播的——老師講話是不是只有前面或者后面的小朋友才能聽見啊?我們平時起床的鈴聲是不是在所有角落都能夠聽到啊?那么聲音是響什么方向傳播的呢?(四面八方)。

    實驗三、聲音怎樣在物體中的傳播。

    把一個小鼓立在桌面上,然后在鼓的右面(或者左面)立一個紙屏,在紙屏上吊一個小球,老師敲鼓的左面,請小朋友觀察紙屏和小球有什么現象發生?(告訴小朋友,當物體振動發聲時,會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形成聲音的波浪,聲波從鼓的左面傳到右面引起鼓右面的振動,又傳到紙屏從而引起小求的振動,所以就看到這樣的現象了)。

    最后,請小朋友注意保護我們的耳朵,因為聲音傳到我們的耳,我們才能聽到。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九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1、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介質: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

    2、聲音在所有介質中都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3、聲速:

    (1)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

    (2)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氣體中傳播得快。

    (3)1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十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聲音的發生和傳播過程,學習聲現象的基本知識。

    二、聲音的發生。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起就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這些千千萬萬的聲音到底是怎樣發生的呢?

    通過實驗和研究我們發現:一切發生的物體都在振動(解釋何為振動)。

    舉例:講話發聲是聲帶在振動、吹口哨、打雷是空氣在振動、打鼓時看到鼓皮在振動………。

    演示實驗驗證:音叉發聲,彈開乒乓球。

    音叉發聲,濺起水花。

    得到結論: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提問:反過來,是不是一切振動的物體都在發聲呢?

    學生討論,老師歸納總結:一切振動的物體都會發聲,只不過有些振動發出的聲音我們人耳聽不到。(聽不到的不一定是不存在的)。

    提問:振動就會發聲,發聲就一定有振動,那如果振動停止,聲音會怎樣呢?

    手握音叉演示實驗說明: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

    舉例:老師講課,每個同學都聽得見,聲音是怎樣傳到你們的耳朵的呢?

    聲音能通過空氣傳播,物理教案《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演示實驗證實:音叉共鳴,另一音叉彈起乒乓球。

    提問:除了空氣可以傳聲外,還有哪些物質可以傳聲?

    學生討論、舉例,老師歸納:其他氣體、液體、還有固體都可以傳聲。

    舉例說明:釣魚、潛水員喊話,鐵道游擊隊聽軌等等。

    學生實驗:將耳朵貼在桌面上,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

    我們把所有可以傳播聲音的物質(媒介)叫介質。

    氣體、液體、固體都是介質。

    提問:如果沒有氣體,也沒有液體和固體,沒有介質,還能不能傳播聲音?

    沒有介質不能傳聲,即真空不能傳聲。

    請學生查看課本p33聲速表。

    得出結論:一般而言,聲音在固體中比在液體中傳播快,在液體中比在氣體中傳播快(由分子密集程度決定)。

    找出15c時,空氣中聲速為:340m/s要求學生識記。

    一般空氣中,如無另外說明,都認為聲速是340m/s。

    四、回聲。

    回聲: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

    老師講課,為什么沒有聽到回聲?

    回聲存在并被聽到,只是人耳不能區分---和原聲時間間隔太短。

    人耳區分原聲和回聲最小時間間隔為:0.1秒。

    組織學生計算聽到回聲的最短距離:

    s=vt=340ml=s/2=17m。

    五、回聲的利用。

    1、測距離:l=vt/22、測深度:h=vt/2。

    七、小結:作業:p43頁3題,4題.

    七、板書設計:

    第四章聲現象第一節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一.音的發生。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1.聲音靠介質(任何氣體、液體和固體)傳播。

    2.聲速(15℃)340m/s。

    3.聲速由大到小排列:固體、液體、氣體。

    三.回聲。

    1.回聲是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聽到回聲條件:0.1s以上,17米)。

    2.利用回聲測距離:s=1/2s總=1/2vt。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十一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難點:探究真空不能傳聲,利用回聲計算。

    教學工具。

    橡皮筋、直尺、哨子、小鈴鐺、梳子、音叉、杯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錄像:電閃雷鳴、江河咆哮、鼓樂齊鳴、放鞭炮、電鋸切割木板、小孩啼哭等畫面。

    今天我們來共同探討與聲音有關的問題。

    觀看錄像。

    由直觀的畫面創設聲音產生的情景,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從而順利的導入新課。

    二,合作探究。

    師巡視并指導,幫助學生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利用不同物體進行發聲實驗,在探究中發現并提出問題,學生有的拉長橡皮筋,有的撥動尺子,有的吹口哨,有的搖小鈴鐺等等自己設計的實驗,興趣盎然。

    [引語]現在已有不少組同學發現問題了,下面我們共同交流一下。

    其它小組的同學是否和他們有同樣的發現?還做了哪些實驗?學生交流。

    剛才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善于動腦,把不同器材結合使用很好,下面讓我們再一次感受聲音的產生。用手按住喉頭部分,大聲說“振動”

    生活中聲音產生的現象很多,同學們聯系生活實際,分析生活中的物體是如何發聲的?

    通過小組間的交流加深他們的合作意識同時也為后面發現聲音的產生的原因作好鋪墊學生在交流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通過他們的交流盡可能多的做實驗,通過實驗也就不難得出聲音產生的原因,讓他們真正體驗探究的快樂。

    讓學生再一次感受聲音的產生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

    剛才同學們回答的都非常好,有誰知道蟬是怎樣發聲的?

    有時我們需要將聲音記錄下來,怎么辦呢?學生閱讀課本31頁。

    我站在講臺上說話,你們可以聽見,聲是靠什么傳播的呢?

    同學們思考固體能否傳播聲音?并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猜想。

    氣體、固體可以傳聲,那液體能否傳聲呢?

    師:出示裝有小金魚的魚缸,輕敲魚缸,看金魚的反應,說明液體也可以傳聲。

    師:演示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總結歸納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師用塑料圈在水平方向上來回推動,可以看到疏密變化從而引出聲波,學生看課本33頁明確聲是以聲波的形式在介質中傳播。

    下雨天,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為什么?

    (1)一般來說固體傳聲最快,液體次之,氣體最慢。

    (2)聲速與介質的種類有關。

    (3)在空氣中聲速的大小與溫度有關。

    在教室里說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為什么?

    學生回答,聲傳播的速度慢。

    學生仔細分析討論,然后起來交流獲得的信息。

    通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聲速。

    通過學生分析表格獲得信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理解回聲。

    三,整體感知。

    學生理解聲音產生的條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傳播的形式,聲速的大小。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

    四,知識拓展。

    課本34頁1、2、3、4、5學生完成練習。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們對本節課有什么收獲和不足之處?

    學生紛紛發言。

    六,布置作業。

    文檔為doc格式。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十二

    知識目標: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2.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不同介質傳播聲音的速度不同。

    4.常識性了解回聲和利用回聲可以加強原聲、測量距離.。

    能力目標:

    通過實驗的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本節的學習,體會從實驗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通過本節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法建議。

    1.本節為聲現象的第一節課,簡要簡述聲音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2.本節是典型的現象教學,應以實驗為主.。

    3.對物理現象的觀察要分層次進行.。

    4.利用回聲現象及應用,既調動學生情趣又鞏固前一章簡單運動的知識.。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教學難點:

    教學工具:音叉、共鳴箱、鐵架臺、塑料小球、彩紙。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先用收音機播放一段音樂,大家聽到了美妙動聽的音樂聲.。

    新課教學。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教學方法:由學生對發聲現象的觀察,概括出上述結論.。

    供老師參考選擇的實驗如下:

    用音叉和乒乓球演示。

    觸摸喉頭。

    用碎紙屑和收音機演示(紙盆外露,上放碎紙屑)。

    請同學觀察播放音樂前后,碎紙屑在紙盆上的情況.。

    用紙人和少先隊隊鼓演示。

    用音叉和水演示(可視范圍小,若有實物投影儀則可選用)。

    分別觀察不敲擊和敲擊音叉,把音叉放入水中時,是否濺起水花.。

    注意:每個實驗都應對比觀察,由學生總結得出結論: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簡介:鳥、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蟲發聲也是由于振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

    教學方法:由實驗現象概括歸納得出結論.。

    可共選擇的實驗:

    演示:如圖3-1-3所示,

    解釋此實驗:用石塊激起水波類比振動在空氣中激發聲波.(可看書圖3-4解釋,也可做成課件)。

    叉股振動――壓縮周圍空氣振動――空氣發生疏密變化――形成聲波――向遠處傳播.。

    “土電話”表明:固體也能傳播聲音.。

    真空罩演示真空不能傳聲.簡介:月球上宇航員用無線電設備通話。

    結論:氣體、液體、固體物質都能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

    聲速:

    空氣中:(15°c)340m/s。

    回聲。

    引導學生展現已有感性認識:對著高山喊話,在大禮堂中大聲講話等出現回聲現象.。

    提出問題:

    為什么有時能聽見回聲,有時又聽不見呢?

    聽到回聲的條件是什么?離障礙物至少要多遠?

    為什么在屋里講話比在操場上講話聽起來響亮?

    回聲是否能應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你知道哪些?

    結論:聽到回聲的條件是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

    回聲可以加強原聲,可以測量距離.。

    通過想想議議中的問題思考物力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簡介:回音壁、三音石、圓丘等建筑,擴展知識,激發興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總結。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不同介質傳播聲音的速度不同。

    利用回聲可以加強原聲、測量距離。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應用。

    【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

    【活動目的】。

    【活動流程】。

    制訂計劃;查閱和收集相關的材料;綜合分析材料;寫出論文;與其他組交流.。

    【備注】。

    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

    2、和其他成員交流.。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十三

    今天我們來共同探討與聲音有關的問題。

    觀看錄像。

    由直觀的畫面創設聲音產生的情景,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從而順利的導入新課。

    二,合作探究。

    師巡視并指導,幫助學生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利用不同物體進行發聲實驗,在探究中發現并提出問題,學生有的拉長橡皮筋,有的撥動尺子,有的吹口哨,有的搖小鈴鐺等等自己設計的實驗,興趣盎然。

    [引語]現在已有不少組同學發現問題了,下面我們共同交流一下。

    其它小組的同學是否和他們有同樣的發現?還做了哪些實驗?學生交流。

    剛才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善于動腦,把不同器材結合使用很好,下面讓我們再一次感受聲音的產生。用手按住喉頭部分,大聲說“振動”

    生活中聲音產生的現象很多,同學們聯系生活實際,分析生活中的物體是如何發聲的?

    通過小組間的交流加深他們的合作意識同時也為后面發現聲音的產生的原因作好鋪墊學生在交流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通過他們的交流盡可能多的做實驗,通過實驗也就不難得出聲音產生的原因,讓他們真正體驗探究的快樂。

    讓學生再一次感受聲音的產生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

    剛才同學們回答的都非常好,有誰知道蟬是怎樣發聲的?

    有時我們需要將聲音記錄下來,怎么辦呢?學生閱讀課本31頁。

    我站在講臺上說話,你們可以聽見,聲是靠什么傳播的呢?

    同學們思考固體能否傳播聲音?并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猜想。

    氣體、固體可以傳聲,那液體能否傳聲呢?

    師:出示裝有小金魚的魚缸,輕敲魚缸,看金魚的反應,說明液體也可以傳聲。

    師:演示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總結歸納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師用塑料圈在水平方向上來回推動,可以看到疏密變化從而引出聲波,學生看課本33頁明確聲是以聲波的形式在介質中傳播。

    下雨天,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為什么?

    (1)一般來說固體傳聲最快,液體次之,氣體最慢。

    (2)聲速與介質的種類有關。

    (3)在空氣中聲速的大小與溫度有關。

    在教室里說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為什么?

    學生回答,聲傳播的速度慢。

    學生仔細分析討論,然后起來交流獲得的信息。

    通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聲速。

    通過學生分析表格獲得信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理解回聲。

    三,整體感知。

    學生理解聲音產生的條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傳播的形式,聲速的大小。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

    四,知識拓展。

    課本34頁1、2、3、4、5學生完成練習。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們對本節課有什么收獲和不足之處?

    學生紛紛發??

    六,布置作業。

    刻印題一頁。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十四

    1教學目標。

    知識與目標。

    1.認識聲音可以向四面八方傳播。

    2.知道氣體、固體、液體都能傳播聲音。

    能力與過程。

    通過探究聲音的傳播現象,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和與人合作能力。

    2重點難點。

    聲音是如何傳播的,聲音的傳播形式。

    3教學用具。

    聽診器、水杯、砂紙、木尺、聲強傳感器、土電話等。

    4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

    一、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師:同學們,課下十分鐘,你們都做什么呢?

    生:我們經常到樓下、操場上活動、玩耍。

    師:十分鐘過后,你們為什么又回到教室呢?

    生:因為上課了,所以我們回到教室里。

    師:那么,你們是怎樣知道已經到了上課的時間,應該回到教室了?

    生:聽到上課的鈴聲,我們就回到了教室。

    師:對,是上課的鈴聲把我們招回教室。現在,老師正在講課,你能聽到老師講課的聲音嗎?這位同學呢?你呢?還又你呢?坐在教室每個角落的學生都能聽到老師講課的聲音。

    生:想!

    (學生交流匯報)。

    生:我想知道這些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的耳朵的?

    生:我想知道我們的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生: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師:同學們的問題提得真好。今天,我們就圍繞著“聲音究竟是怎樣傳播的?它能在哪些物體中傳播?”這一問題來展開研究。(“物體傳聲”板書課題)。

    活動2【導入】自主探究。

    自行探究,解決問題。

    1、啟發學生提出猜想和假設。

    師:聲音究竟是怎樣傳播的?它能在哪些物體中傳播?同學們猜想一下這個問題。(學生交流)。

    生:我認為聲音可以通過桌子傳播。

    生:我認為聲音能在水中傳播。

    生:我認為聲音可以在尺子中傳播。

    (教師把學生猜想的結果板書)。

    2、實驗探究,自行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談了自己的想法,那么你們的想法是否正確呢?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最好辦法。

    實驗完畢后。

    師:同學們,在實驗中你驗證的是什么?怎樣驗證的?

    生:我認為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因為老師講課,我們都能聽到。在老師和我們的耳朵中間隔著空氣,這說明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

    師:其他同學,你們同意他們組的觀點嗎?

    生:我非常同意這位同學的看法。上課鈴聲一響,我們都能聽到,在電鈴和我們的耳朵之間隔著空氣,聲音就是通過空氣傳到我們的耳朵里的。

    師:假如沒有空氣的真空環境,我們還能聽到聲音嗎?。下面讓我們通過一段錄像了解這些問題。

    (播放錄像)。

    師:能聽到聲音嗎?說明了什么?

    生:不能,說明真空不能傳聲,空氣可以傳聲。

    師:說的真好,接著匯報你們組的實驗結果!

    生:我認為聲音能在桌子中傳播。因為我們組有個同學撓桌子時,我們把耳朵貼在桌子上能聽到撓桌子的聲音。在撓桌子時和我們的耳朵中間隔著桌子,這說明聲音能在桌子中傳播。

    師:其他小組你們是怎么想的呢?

    生:同意他們的觀點,我組認為聲音不僅能在桌子中傳播,還能在玻璃瓶中傳播,我們組有一個同學輕輕敲玻璃瓶,另一個同學用耳朵貼在玻璃瓶上,能聽到敲玻璃瓶的聲音,這說明聲音能在玻璃瓶中傳播。像玻璃瓶,桌子都是固體所以我們實驗發現: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

    生:老師,有一次我在家里寫作業,隔壁的阿姨用什么東西在墻上劃,我就聽到“唰唰”的響聲,這說明聲音能通過墻壁傳到我的耳朵里的。這也是固體傳聲。

    師:看來大家有不同的異議,那我們就做個試驗來驗證一下吧。

    師:大家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同意。

    師:可以這樣說,但更確切地說聲音是通過水、杯子、空氣傳到耳朵里的。

    師:以上實驗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聲音能在液體、氣體、固體中傳播。

    師:很好。那么聲音的傳播方向又是怎樣的呢?

    生:我認為聲音的傳播方向是向著四面八方的。

    師:為什么這樣說?

    生:在操場上玩時,校園的各個角落都有學生,當鈴聲響時,各個角落的學生卻都能聽到鈴聲,這說明聲音是朝著四面八方傳播的。

    師:同學們談得很好。我們了解了聲音能在固體、氣體、液體中傳播,那么,聲音又是怎樣通周圍的物體向外傳播的?要想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師:來一位學生演示,你們看到了什么現象?

    生:我看到聲音像水波一樣向遠處傳播。

    生:我認為聲音像山峰一樣向遠處傳播。

    師:同學們描述的真好,當物體振動發聲時,會引起周圍空氣也跟著振動,這樣就會形成聲音的波浪,就像水波可以向遠處傳播一樣,聲波也可以向遠處傳播。

    活動3【導入】鞏固練習。

    三、鞏固訓練,延伸提高。

    師:你們知道了這么多科學知識,能不能解釋一些現象呢?請看第一題。

    師:說的真完整,哪位同學再說一說?

    師:同學們解釋的真清楚,看第二題你們能難住你們嗎?

    2、出示課件:為什么宇航員在月球上借助無線電通話機通話?

    師:大家真聰明,我這里還有一道難題看你們能不能解決?

    師: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聽診器,大家感受一下吧!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實驗與體驗你們有什么收獲?

    師:同學們科學的殿堂美不勝收,只要大家積極動腦,你們一定能創造出巨大的財富,有沒有信心?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十五

    知識與技能:正確解釋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過程與方法:通過猜想與實驗相結合,提高科學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運用科學思維方式聯系生活實際的科學素養。

    二、重難點。

    難點:物體產生聲音的探究過程。

    三、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分組實驗法、談話問答法。

    四、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播放視頻(喜羊羊召開的音樂會)。

    提問:美妙的音樂是如何產生的.?引出課題,書寫題目。

    新課探究:

    (1)ppt播放聲音:小鳥叫聲、汽車鳴笛聲、水流聲音等,提問:分別是什么聲音?還有哪些是你熟悉的聲音?(手機鈴聲、談話聲)。

    總結:聲音無時不在。

    (2)提供鼓面放有花生米的小鼓、鋼尺、氣球等試驗器具,四人一組,討論如何使這些物體產生聲音,并填好實驗記錄。

    引導大膽猜想: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

    (3)驗證猜想:舉例聲帶振動而發出聲音;倒水觀察水面波動。

    鞏固提高:

    提問:列舉其他物體振動產生的例子。

    小結作業:師生共同總結。

    作業:搜集人們控制聲音大小的方法。

    五、板書設計。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十六

    1、體驗生活:捉兩只蟬,觀察會發聲蟬和不發聲蟬結構的不同,并了解發聲蟬是怎樣發聲的。

    2、我們知道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發出的,但有時候我們聽到聲音卻看不見振動,如桌子、音叉你分別用什么方法證明它們在振動。(溫馨提示:放大法。)。

    (1)、敲桌子。

    (2)、敲音叉。

    2、設計一個測量聲速的方法,并實際測量。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課堂教案(模板17篇)篇十七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聲音靠振動產生,它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原理,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師生雙邊的教學活動,體會從實驗得出結論,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習興趣,并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一切發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難點】:理解在空氣中聲波以疏密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預設:這些聲音是怎么產生的?又是怎樣傳播到我們的耳朵的呢?聲音為何不盡相同?為什么有的聲音動聽,而有的聲音卻是噪聲等等。

    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對其中的部分問題予以解答。(板書標題)。

    (二)、探究學習。

    學生小活動:動手使身邊的盡可能多的物體發聲。

    活動時注意觀察物體發聲與不發聲時有何不同?與同桌討論發聲的物體又有怎樣的共同特征。

    預設:有抖紙張,彈橡皮筋,倒水,拍手,敲桌子,吹氣球,說話唱歌等等。

    通過對比師生歸納聲音的產生實質都是在動。教師講解這實質是繞中心位置來回運動,物理學中稱之為振動。也即是說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則發聲停止。

    提問:那么是所有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嗎?

    實驗探究:用錘敲擊音叉,請同學聆聽并觀察,可以聽到悅耳的樂器聲,但很難看到發聲的物體音叉是否振動,如何才能觀察呢?教師介紹一個好的辦法,用鐵架臺下懸一只乒乓球,音叉挨著乒乓球,對比不敲擊和敲擊音叉時乒乓球的狀態,發現不敲擊時球靜止,敲擊時球有明顯跳動。

    思考:乒乓球在什么情況下跳動?為什么跳動?請學生試著說一說。

    通過觀察,知道敲擊音叉時才跳動。是因為敲擊時音叉發出聲音,音股在振動,靠近很輕的乒乓球時帶動球跳動。這種把叉股看不見的振動轉化為可以看見的乒乓球的跳動,物理學上稱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為轉化法。

    請同學思考還有什么方法可以驗證,預設有同學提出了用水或者撒上胡椒粉等。請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現象,并解釋原因。(把音叉放置水中,對比不敲擊和敲擊音叉時的狀況,可看到后者水花四濺,原因是發聲的音叉的叉骨在振動,放置水中會使得水發生振動甚至激起水花。也是轉化法。)。

    教師講解:科學家做了大量的實驗,均表明一切發的物體都在振動,我們把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

    補充小資料:早期的機械唱片發聲原理。即將發聲體的振動記錄下來,需要時再讓物體按照記錄下來的振動規律去振動,這會產生與原來一樣的聲音,這樣就可以將聲音保存下來。

    聲音是靠振動發聲的,那么聲源產生的聲音又是如何傳到人耳的呢?

    演示實驗:聲音兩個相同的'音叉a與b,相隔一段距離,a音叉靠近靜止懸掛的乒乓球,用力敲擊b音叉,發現乒乓球也會跳動。

    提問:音叉b并沒有與乒乓球接觸,為什么球會振動,又是誰將振動傳給了a呢?

    得出:他們之間只有空氣,應該是空氣傳播了聲音。

    提問:那空氣又是怎樣傳播聲音的呢?

    教師點撥:原來敲擊音叉時,叉股不停的左右振動,引起他周圍的空氣形成疏密相間的波動,并向遠處傳播,形成聲波。聲音就是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最后到達我們的耳朵,引起聽力。平時我們人與人的交流就是靠空氣傳播聲音的。

    那只有空氣才能傳播聲音嗎?你還知道什么可以傳播聲音呢?同學們請看下面的實驗看看他又說明什么問題。

    用氣球包裹一個手機,打開音樂,并將他懸吊起來,放入空桶中,可明顯聽到空氣傳播的音樂。接著往空桶中注入水,請學生觀察并聆聽是否還是可以聽到聲音,這一現象說明什么問題,什么可以傳播聲音。

    結論:兩個實驗分別說明空氣是氣態,水是液態都能傳播聲音。

    提問:那固態物質是否能傳播聲音呢?你又有什么具體實例來說明呢?

    預設壓在枕頭下面的手表,可以通過枕頭傳播指針走動的聲音;土電話傳播聲音,有細線連接可以聽到,沒有細線不能聽見,說明細線可以傳聲。

    總結:大量的實驗表明一切氣體、固體、液體都可以作介質傳播聲音。

    提問:思考有沒有不能傳聲的地方呢?

    預設月球上,兩名宇航員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通過無線電來交談。這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也即是在真空狀態不能傳播聲音。

    演示實驗:用小實驗輔助理解真空不能傳聲: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用電動抽氣機逐漸抽走里面的空氣,注意聲音的變化。可以引導推想如果把罩內抽成真空,就不能聽到聲音了。再做對比實驗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注意聲音的變化。

    師生總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傳聲的介質可以是氣體、固體或液體,真空不能傳聲。

    聲速。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那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嗎?

    生活現象:生活中電扇雷鳴的天氣,我們總是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為什么?

    討論得出: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也就是說聲音傳播有一定的速度。

    教師講解:我們把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稱為聲速。它的大小等于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具體。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

    展示ppt,列舉一系列聲音在介質中的出納博速度,請同學仔細觀察數據,有何發現?

    可以看到在一般情況下,聲音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液體、固體中的傳播速度。請學生記住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教師講解:這是回聲現象,用物理的語言描述就是聲波遇到障礙物的反射現象。

    教師講解:當障礙物離人較遠時,發出的聲音經過大于0.1s回到耳邊,人們能把回聲與原聲區分開;而當障礙物離得太近時,聲波很快反射回來,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人耳難以分辨,但是會覺得聲音更響亮。

    拓展小資料:回聲現象除了測量聲速之外還有很多應用。如在建筑學中我國天壇的回音壁巧妙利用回聲享譽中外,醫學上疾病監測,工業加工除塵,軍事中利用聲納海底探測等等。

    (三)、應用提升。

    科學世界資料補充:《我們是怎么聽到聲音的》。生物課上知道基本過程就是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信號經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在這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如果只是傳導障礙,而又能想辦法通過其他途徑將振動產生的信號傳遞給聽覺神經,人們也能感知聲音。例如,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遞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科學上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骨傳導常應用在工業和戰場上,利用骨傳導原理制成的助聽器、耳機等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物理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讓我們不禁感嘆好神奇的物理世界,它造福于我們的生活,讓生活更美好。

    習題鞏固:將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讓另外一個人敲一下鐵管的另一端,你會聽到幾次敲打的聲音?請說出其中的道理。

    (四)、小結作業。

    思考兩個問題:為什么我們能聽到房間里蚊子的嗡嗡聲?然而蝴蝶飛行時翅膀也在振動,我們卻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的聲音,這又是為什么呢?帶著這個疑惑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試著尋找答案。

    猜你喜歡 網友關注 本周熱點 精品推薦
    優秀作文具有良好的結構和合理的組織,它能夠清晰地表達作者的意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啟示和借鑒。這些范文內容豐富,觀點
    演講稿是一種通過口頭表達方式向聽眾傳遞信息和觀點的文本材料。小編整理了一些精彩的演講稿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啟發和靈感。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寫檢討書需要真誠面對自己的錯誤,勇于承擔責任,不回避問題。現在請大家閱讀以下這些優秀的檢討書范文,它們可能會給你們一些啟示和思考。尊敬的老師:宿管老師對我們宿舍
    講話稿的寫作還需要注意掌握節奏和聲調,使得演講更加生動有趣。每一篇講話稿都有其獨特的亮點和特色,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主題演講的策略和技巧。開學以來,無論是德育活
    優秀作文是在語言運用上精準、流暢、生動,能夠讓讀者產生強烈的閱讀沖動。以下是一些老師點評的優秀作文示范,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思路和技巧。在我看來,一年四季
    優秀作文不僅僅是語言表達上的準確和流暢,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深度和觸動人心的力量。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優秀作文,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和情感。春天來了,春天里,冰雪融
    每一篇優秀作文都是作者用心靈的火花和文字的魔力創造出來的。通過閱讀以下優秀作文,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真情流露和對人生的思考。“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在撰寫報告之前,我們需要進行充分的調研和分析,以確保我們的結論和推論是有根據的。通過閱讀這些報告范文,我們可以學習到不同的寫作風格和思路。市干休所根據市編委核定
    一篇出色的作文需要經過反復推敲和精心雕琢,才能呈現出優美的語言和流暢的表達。趕快來看看下面這些優秀作文范文,相信會對你的寫作有所啟發。愛能給人許多感覺,能給人溫
    教學目標是指教育者在一定的教學時間段內,希望學生達到并掌握的知識、能力和素養等方面的要求。通過參考一些優秀的一年級教案范文,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教育教學
    優秀作文是表達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藝術形式,它能夠給讀者帶來思考和感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背影》講述的是作者朱自清那
    月工作總結可以促使我們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發展方向,為未來的工作做好準備。接下來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實用的月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上的參考。
    心得體會是在一段時間內對自己的經歷、感悟和體驗進行總結和歸納的一種表達方式,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反思和總結自己的成長和進步。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一
    這是我向上級匯報我的工作情況、成果和存在的問題的一種方式。1.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述職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好!我叫陳潔,五官科護士長,15年前,
    這次實踐讓我領悟到了很多人生道理,我覺得有必要把這些心得體會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以下是一些通過寫心得體會能夠提高學習和工作效果的案例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領導講話稿的撰寫需要深入了解領導的思想和要求,準確把握核心內容。通過學習范文,可以提升我們撰寫領導講話稿的水平和能力。同志們:在喜迎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xx周年之
    在工作場景中,情況報告常被用來向上級匯報工作進展或向團隊成員傳達重要信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情況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給您寫報告提供一些啟示。
    優秀作文以其與眾不同的寫作風格和獨特的思想表達方式脫穎而出。以下是一些經典的優秀作文示范,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有所幫助。周三上午,我們西關學校五六
    在自我介紹中,我們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幽默或者有趣的元素,以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借鑒以下自我介紹范文,相信大家可以更好地寫好自己的自我介紹。各位領導:大家早上好:首先
    軍人入黨申請書是對自己理論水平和思想境界的一種自我評價和歸納,也是對自己深化學習和開展實踐的一個新起點。這是一些具有啟示意義的軍人入黨申請書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
    通過撰寫月工作總結,我們可以對自己的工作目標和計劃進行回顧和檢查,看看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如果你想了解一些成功的月工作總結范文,那么請看一下以下的參考資料。
    尊敬的各位嘉賓和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們特別榮幸地邀請到各位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
    發言稿的撰寫需要注意時間的控制和適應具體場合的需求,以確保演講的流暢和有效。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成功的發言稿,看看其中的精彩之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
    教研不僅關注課堂教學,還包括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教材的研究。以下是教師教研的一些成果和經驗分享,希望能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幼兒園為孩子安排的日常活動,有助于培
    范文范本是對某一類文章、作品或者實踐活動進行總結概括的一種參考材料。鑒于總結的重要性,以下是幾篇經典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
    工作體會匯總了我在項目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解決方案,對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啟發和指導。工作體會范文二:通過這次工作,我學會了與同事合作、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更
    合伙協議是兩個或多個個體或實體之間達成的一種合作協議,旨在共同經營、分享利益。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選的合伙協議范文,以供參考和學習。甲方:身份證號碼:乙方:身
    優秀的作文不僅是對自身學習和成長的總結,更是對社會問題和人生經驗的思考和發現。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有關寫作的思路和啟示
    每個月結束時,總結工作是一個必要的步驟,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劃未來的工作計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在鎮政府物業指導下
    活動總結可以加深對活動內容和目標的理解,提高我們對活動的把握和主導能力。最后,希望這些活動總結范文能夠對大家寫作有所啟發和提高。為全面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為進一
    教學計劃的編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確保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合理、教學過程有序,以實現優質教學的目標。在下面的范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年級和學科的教學計
    教案模板的編寫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興趣,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在下面的教案模板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一些具體的教學案例和實施步驟,幫助你更好
    通過調研報告,我們可以識別出問題的核心要素和關鍵因素,提供優化和改進的建議。以下是一些經過認真篩選和整理的調研報告樣本,希望對您的寫作有所啟發。近年來,我局牢固
    通過撰寫演講稿,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對問題的思考更加深入。下面是一些鼓舞人心的學生演講稿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靈感和啟示。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優秀作文能夠展現學生的思維深度和觀察力,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范文,這些范文經過精選,無論是在語言表達還是思想深度上都具有較高的水準。
    工作計劃書是在工作中對今后一段時間的計劃和安排進行書面化的一種文件,它能夠幫助我們規劃好工作任務。讀完這些工作計劃書范文,相信你會對編寫自己的工作計劃書有更清晰
    優秀作文往往富有個人特色,能夠打動讀者的情感和思維。接下來,小編將和大家分享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優秀作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和學習。尊敬的領導,評委,親愛的朋友們:下
    教研可以幫助教師總結和提煉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教研總結經典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根據學校整體工作安排和教導處的工作計劃,以課
    范本包含了豐富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可以提高寫作的質量。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和指導。服務業發展的滯后是我國城市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而
    人生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充滿了喜怒哀樂和起伏不定的經歷。接下來是一些經典的人生總結示范,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示和思考。1、人生太短,歲月太長。對于生活不要有太多的
    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和追求。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得體會的寫作技巧,我們一起來看一些范文示例。第一段:創業是現代社會中一門敢于挑戰的藝
    這次培訓給了我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提高了我的思維能力。探索一些創新和獨特的培訓心得體會范文,拓寬自己的寫作思路和風格。第一段:引入背景和目
    借款合同屬于合同法范疇,是金融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借款合同的注意事項,可以繼續閱讀下文。法定代表人:_______。法定地址:________
    寫心得體會有助于我們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在總結的過程中找到改進的方法和思路。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寫心得體會,小編特地整理了一些模板和寫作指導,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寫作有
    在現代社會中,通知在組織、學校、企業等各個領域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您需要寫一份通知,以下的范文或許能夠給您提供一些寫作思路和技巧。20__年春節即將來臨,根
    教學計劃是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步驟,對教學活動進行規劃和組織的文檔。希望以下教學計劃范例可以給您的教學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今天這節課,我們
    中班教案作為教學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教師及時反饋教學效果,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如果您對中班教案的編寫有困惑,可以參考以下這些范文,相信會對您有所啟示
    講話稿的語言應該簡潔明了,通俗易懂,使聽眾能夠輕松理解我們的觀點。小編希望通過分享這些講話稿范文,能夠為大家的演講活動提供一些參考和指導。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大
    工作計劃書不僅可以用于個人工作,也可以用于團隊協作,提高團隊的整體工作效能。小編整理了一些工作計劃書的注意事項和技巧,供大家參考和學習。為了全面落實本園的計劃方
    6.優秀的作文往往能夠給讀者帶來思考和啟發,具有積極的社會影響力。掌握一些優秀作文寫作技巧和方法,相信你也能寫出出色的作品。一個下午,在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上,
    寫一份中學生演講稿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公眾演講的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學生演講稿范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
    這段時間的心得體會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發展方向。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別人的總結,或許能給我們一些靈感和思路。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目前正在熱播,作
    幼兒園大班的教學方法注重游戲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力、思維力和動手能力。小編為大家收集了一些適合幼兒園大班孩子們學習的APP和教育資源,希望能給大家提供
    國慶節是全民共同慶祝的節日,無論年齡、職業、地區,人們都以各種方式慶祝這一特殊日子。國慶節美食推薦,分享了一些地方特色美食和美食制作的教程,讓大家在假期中享受美
    在寫優秀作文時,我們要注意語法和標點的正確運用,要認真校對文章中的錯誤,力求做到語句通順,表達準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欣賞和學習。
    通過讀一篇優秀作文,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希望通過閱讀這些優秀作文范文,大家能夠提高寫作水平,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前幾天,哥哥到我家來小住了幾
    在寫作時,我們要注重用詞精準、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來提升作文的文采和感染力。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選段,它們的觀點獨到,用詞精準,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靈感。
    幼兒園中班的教育目標是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和創造力。在這里,我們為您精選了一些幼兒園中班的教學資源,供大家參考借鑒。一眨眼,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
    述職報告的寫作風格應該清晰、簡潔并充滿自信,同時要考慮讀者群體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便更好地傳達自己的工作成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經典述職報告范文,希望對
    優秀作文是通過深入思考和充分準備,選用合適的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展現出思想和情感的高度融合。下面是一篇優秀作文的范文,希望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啟示和參考。
    優秀作文不僅要注重邏輯嚴密,還要注重感情充沛,讓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和感受。以下是一些經典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靈感和啟示。“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
    經典是具有不朽價值的作品,它們承載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內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選的幾套經典服裝設計,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時尚靈感和搭配參考。今天是“六一”兒童
    心得體會反映了一個人對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思考和領悟。在下面的范文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寫心得體會的常見方法和技巧。絲綢之路曾經繁榮過、輝煌過。主席在主旨演講
    為了達到預期效果,活動策劃需要充分調研市場需求、分析競爭對手并制定相應的策略。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活動策劃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12月24日(周五)——
    活動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慮參與者的意見和需求,以增加活動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在這里,我們為大家收集了一些具有創意和實效的活動方案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
    出納在處理資金收支時,需要與合作伙伴、銀行等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調。以下是一些出納工作的注意事項和經驗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為了遵守財務制度,結合安徽亞能電力
    個人簡歷是一個展示自己學習與工作經歷的重要文檔,它能夠展示我們的能力和潛力。個人簡歷是展示個人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和技能能力等信息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幫助我們向
    寫心得體會能夠讓自己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方式,找到不足,并從中成長。小編為大家挑選了一些精華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給大家的寫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創意。
    個人簡歷是展示個人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和技能能力等信息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幫助我們向招聘者展示自己的優勢。以下是一些被雇主認可的個人簡歷范本,它們展示了成功求職
    優秀作文是通過精確的描述和細致的觀察描繪出真實的情感和情景,并通過深度思考展現出作者的獨特見解。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批優秀作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以啟示和借鑒。
    參加比賽可以培養我們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操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下是一些比賽中的技巧和竅門,可以提高大家的比賽表現和成績。和:大家下午好!男:
    撰寫一份仔細的檢討書,可以幫助我們汲取經驗教訓,以免重蹈覆轍。小編為大家搜集了一些寫作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寫檢討書提供一些啟示和幫助。尊敬的班主任老師:在此我懷
    月工作總結是一個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的過程,通過總結我們可以不斷進步和成長。以下總結范文的出色之處在于它們不僅具備內容豐富和邏輯清晰,還能體現出作者的個性和工作風
    通過撰寫述職報告,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并找到改進的方法。對于如何寫一份出色的述職報告,我們可以從下面這些范文中找到答案。尊敬的領導:20xx年的工作即將
    教研可以提高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以下是一些關于教研實踐的研究論文和學術成果,供大家學習和參考。在新的學期里,教研工作將繼續以課程
    大班教案是一種為幼兒園大班學生制定的教學計劃,它能夠幫助教師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工作。歡迎大家閱讀以下關于大班教案的范文,相信對你們的教學工作會有所幫助。
    計劃書是對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工作、學習或者生活目標和計劃進行詳細闡述和規劃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明確目標、合理安排時間,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計劃書了吧。以下是一
    月工作總結需要客觀、詳細地記錄自己過去一個月的工作安排、工作內容和工作收獲。接下來是一些關于月工作總結的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2019年的腳步即將邁向身后,回
    通過班主任工作總結,我們可以找出教育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進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服務質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工作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
    個人簡歷應該清晰、簡潔、重點突出,以引起招聘者的注意并展現自己的實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個人簡歷范本,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求職起到一定的幫助和指導作用。
    優秀作文往往能夠巧妙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讓文章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永遠的朋友:朋友是一輩子的財富,他們就像陽光一樣,永遠溫暖著我。在我的腦海里,時常浮現老師的
    讀后感是一種記錄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讀之書。下面是一些經典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對大家的寫作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看完《綠野仙蹤》之
    競聘是一個機會,可以讓我們向雇主展示自己的獨特之處。下面是一些經典的競聘范文,讓我們一起從中學習和提高。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你們好!我非常榮幸能在這里參加
    職工是指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是組織中最基礎的勞動力。以下是一些成功職工的勵志故事,希望能夠激勵大家在工作中勇往直前。一、學校建立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加強民主
    月工作總結是對一個月內的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總結工作表現,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問題、改進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我想我們每個月都需要寫一份工作
    夢想是心靈的翅膀,它讓我們飛越平凡,追逐遠方的希望。這里有一些關于夢想的人物傳記,通過了解他們的故事,或許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和鼓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
    中班教案的編寫需要細致入微,注重考慮每個環節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教師們可以通過對比不同的中班教案范文,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教學重點。1、了解信號燈、斑馬線
    優秀作文描繪了作者深入思考的過程,展現出獨特的觀點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它不僅具有良好的組織結構和條理清晰的內容,還表達了作者豐富的情感和獨到的見解。這篇作文一定能
    自我評價是個人對自己在某個領域的能力、成就和不足進行客觀評價和總結的過程。自我評價是一個主觀和客觀結合的過程,需要我們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自己。隨著時光的流逝,三年
    演講稿范文是演講者思考和表達的結果,它能夠讓聽眾更加明確地理解演講內容。通過這篇演講稿范文,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熱情和努力,以及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中國是一個有著
    學好英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和融入世界,拓寬我們的視野。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英語學習的培訓課程,希望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學習需求。abstract:activi
    通過寫作,我們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力。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寫作的啟示和參考。讓我們一起畫出一個時間軸,那么就可以
    作文是一種對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鍛煉,通過寫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表達和思考能力。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范文,這些作文在思想和表達上都有著獨到的見解和亮點,希望能夠給大家
    事跡材料的寫作可以從事件的背景、過程和結果來展開,以便讀者全面地了解事件的全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事跡材料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醫院無小事,關乎患者生命健
    競選是政治和組織中常見的一種活動,旨在爭取選民的支持和信任。希望以下的競選范文能夠給候選人提供一些思路和靈感,幫助他們寫出一篇出色的競選演講稿。尊敬的老師、親愛
    通過寫作,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自信心和創造力。在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作文的亮點和特點,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1、欣賞詩歌,理解四季特征
    范文范本是寫作技術和表達能力的充分展示,它可以給我們帶來學習和進步的動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這些范本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給出了優秀的寫作示范,值得我
    環保是一種理念和意識的轉變,需要教育和宣傳的力量來推動。看看下面這些環保總結范文,或許能給您一些新的思路和啟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星球上,
    演講稿范文的編寫需要注意言簡意賅、有條理和信息豐富等要素。在撰寫自己的演講稿范文時,可以參考這些優秀的范文,并結合自己的創新和個性進行寫作。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一篇優秀的作文,應該是內容充實、結構緊湊、語言優美、思想獨特的完美結合。下面是一篇優秀作文的樣例,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思路和方法。美好幸福的生活要靠良好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蜜国产精品jk白丝AV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97|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精品久久久久久|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99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2020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