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語文學習的目標之一,我們都希望通過努力實現這個目標。接下來,我們將分享一些優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寫作的靈感和啟發。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一
1.夜間起步前,應當先開啟近光燈。
正確。
錯誤。
2.機動車儀表板上(如圖所示)一直亮,表示發動機控制系統故障。
正確。
錯誤。
3.車輛不得在高速公路匝道上倒車。
正確。
錯誤。
4.機動車儀表板上(如圖所示)亮,提示兩側車門未關閉。
正確。
錯誤。
5.駕駛車輛在交叉路口前變更車道時,應怎樣駛入要變更的`車道?
a、在路口前實線區內根據需要。
b、進入路口實線區內。
c、在虛線區按導向箭頭指示。
d、在路口停止線前。
6.雪天在高速公路上駕駛時,關于安全車距錯誤的說法是什么?
a、雪天路滑,制動距離比干燥柏油路更長。
b、雪天能見度低,應該根據能見度控制安全距離。
c、能見度小于200m時,與前車至少保持50m的安全距離。
d、能見度小于50m時,應該駛離高速公路。
7.這個標志是何含義?
a、向左急轉彎。
b、向右急轉彎。
c、向左繞行。
d、連續彎路。
8.這個標志預告什么?
a、高速公路服務區預告。
b、高速公路避險處預告。
c、高速公路客車站預告。
d、高速公路停車場預告。
9.這個標志是何含義?
a、多股鐵路與道路相交。
b、有人看守鐵路道口。
c、無人看守鐵路道口。
d、注意長時鳴喇叭。
10.這個標志是何含義?
a、低速行駛。
b、注意行人。
c、行人先行。
d、步行。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二
(滿分120分)。
一、認真思考,對號入座(20分,每空1分)。
1、3∶()==24÷()=()%=六成。
2、目前,我國香港地區的總面積是十億五千二百萬平方米,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寫作()平方米,省略“億”后面的尾數約是()平方米。
3、a與b是相鄰的兩個非零自然數,它們的最大公約數是(),最小公倍數是()。
4、如果=y,那么x與y成()比例,如果=y,那么x和y成()比例。
5、甲數是150,乙數比甲數多15%,丙數比乙數少20%,丙數是()。
6、一張精密零件圖紙的比例尺是5∶1,在圖紙上量得某個零件的長度是25毫米,這個零件的實際長度是()。
7、某藥店經營的抗病毒藥品,在市場緊缺的情況下提價100%,物價部門查處后,限定其提價的幅度只能是原價的10%,則該藥品現在需降價()%。
8、一個圓擴大后,面積比原來多8倍,周長比原來多50.24厘米,這個圓原來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9、一根木料,鋸成4段要付費1.2元,如果要鋸成12段要付費()元。
10、兩個高相等,底面半徑之比是1∶2的圓柱與圓錐,它們的體積之比是()。
11、6千克減少千克后是()千克,6千克減少它的后是()千克。
12、如圖,在平行四邊形中,甲的面積。
是36平方厘米,乙的面積是63平方厘。
米,則丙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13、用8個棱長1厘米的立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其中表面積最大的與最小的相差()平方厘米。
二、反復比較,擇優錄取。(10%)。
1、一根繩子分成兩段,第一段長米,第二段占全長的,比較兩段繩子的長度是()。55。
a、第一段長b、第二段長c、一樣長d、無法比較。
2、一個真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加上同一個非零自然數,得到的分數值一定()。
a、與原分數相等b、比原分數大c、比原分數小d、無法確定。
3、a、b和c是三個非零自然數,在a=b×c中,能夠成立的說法是()。
a、b和c是互質數b、b和c都是a的質因數。
c、b和c都是a的約數d、b一定是c的倍數。
4、把一段圓柱形的木料削成一個體積最大的圓錐,削去部分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
()。
12a、b、3倍c、d、2倍33。
5、31÷7=4??3,如果被除數、除數都擴大10倍,那么它的結果是()。
a、商4余3b、商40余3c、商4余30d、商40余3。
6、四個同樣大小的圓柱拼成一個高為40厘米的大圓柱時,表面積減少了72平方厘米,原來小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a、120b、360c、480d、720。
7、用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木塊,擺成底面積是12平方厘米,高是2厘米的長方體,可以擺成()種不同的形狀。
a、1種b、2種c、3種d、4種。
8、當x為()時,3x+1的值一定是奇數。
a、質數b、合數c、奇數d、偶數。
9、只看三角形的一個角,()判斷出它是什么三角形。
a、能b、不能c、不一定能d、肯定不能。
10、隨著通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某通訊公司的手機市話收費按原標準每分鐘降低了a元后,再次下調了25%,現在的收費標準是每分鐘b元,則原收費標準每分鐘為()元。
5543a、b-ab、b+ac、b+ad、b+a4434。
三、看清題目,巧思妙算。
(1)直接寫數對又快(8%)。
(2)神機妙算(寫出簡算過程)(12%)。
128881×(+)×5×7999+99+9+579993。
(3)解方程,我沒問題(9%)。
x21x:25=5x-5×=0.88-4.5+5.5=1053。
四、動畫世界,探索創新(11%)。
(1)準確作圖:下面是用小正方形組成的l形圖,請你用三種不同的方法分別在下圖。
中添畫一個小正方形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6%)。
1厘米的小圓盤(盤中畫有娃娃臉)它們的連接點為a、e(如圖)如果小圓盤沿著長方形內壁,從a點出發,不停的滾動(無滑動),最后回到原來位置,請你計算一下,小圓盤(娃娃臉)在b、c、d位置是怎樣的,并請一一畫出示意圖?小圓盤共自轉了幾圈?(5%)。
8.28厘米。
五、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列式計算(6%)。
(1)用1.2加上1.8與4的積,(2)一個數減少它的15%后是5.1,
去除0.4,商是多少?這個數是多少?
12、小明用8天的時間看完一本書,每天看了這本書的還多2頁,這本書共有多少頁?9。
(5%)。
3、一個人從縣城騎車去鄉辦廠。他從縣城騎車出發,用30分鐘時間行完了一半路程,這時,他加快了速度,每分鐘比原來多行50米。又騎了20分鐘后,他從路旁的里程標志牌上知道,必須再騎2千米才能趕到鄉辦廠,求縣城到鄉辦廠之間的總路程。(6%)。
4、單獨完成一項工程,甲隊要24天,乙隊要30天。現在甲、乙兩隊合作4天后,丙隊參加進來又經過7天完成全工程。如果一開始三隊就一起工作,多少天可以完成全工程?(6%)。
兩個同樣大小的雞蛋放入杯子中,浸沒在水里。這時水面上升8厘米,剛好與杯子口平齊,求玻璃杯的容積。(6%)。
6、有大小兩筐蘋果,大蘋果與小蘋果單價比是5∶4,其重量比是2∶3,把兩筐蘋果混合在一起成100千克的混合蘋果,單價為每千克4.4元,大小兩筐蘋果原單價各是多少?(7%)。
7、一個長方體的寬和高相等,并且都等于長的一半(如圖)。將這個長方體切成12個小長方體,這些小長方體的表面積之和為600平方分米。求這個大長方體的體積。(7%)。
8、某廠甲車間有工人180人,乙車間有工人120人,現從兩車間共調出50名工人支援新廠,余下工人因工作量增加,每人每天增加工資20%,因工種不同,甲車間工人每人每天工資60元,乙車間工人每人每天工資48元,已知工廠每天所發工資總額與以前相同,甲車間現有工人多少人?(7%)。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三
一、激情導入.
1、學生讀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1624年荷蘭侵略者強占了臺灣,并且殘酷地奴役著臺灣人民(電視錄像)。
3、看到這一幕幕情景,此時,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4、當時駐軍廈門的鄭成功和你們有著一樣的感受,他是如何做的呢?讓我們一起再次走近鄭成功。
二、讀書感悟。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1)選擇你最感興趣的畫面讀一讀、劃一劃并且想一想,能讀的也可以演一演。
(2)同學們四人一小組,自學交流;把你最感興趣的畫面向同組的同學介紹介紹;你可以用讀書的方式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
(3)課堂讀議交流:現在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最感興趣的畫面?
a、當學生讀到第3小節時:
a學生可能會先讀、再講。
b還有誰對這個畫面感興趣,感興趣的一起站起來讀一讀,
c演一演,做一次自信的鄭成功。
b、學生讀到第4小節時:
a學生先讀、再講為什么感興趣。
b再指名感興趣的同學讀。
c還有誰對這個畫面感興趣,感興趣的一起站起來讀一讀。
c、學生讀到第4小節時:
a指名讀、介紹自己感興趣的畫面。
b再指名讀、介紹,感興趣的一起讀。
d、當學生讀到第5、6小節時:
a先介紹戰斗的場面。
b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五節,再次感受戰斗經過。(準備講故事)。
c誰能用講故事的方式向大家介紹這個戰斗畫面。
d指名學生講故事。
師述:臺灣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你們高興嗎?臺灣人民更加高興,大家一起感受臺灣人民對收復臺灣的高興心情(聽錄音)。
e、當學生介紹到六到八小節時:
鄭成功不僅收復臺灣,而且(引讀)……。
(以讀促講)。
2、哪個畫面又使你感到最氣憤呢?你也可用讀書的方式向大家介紹。
a指名讀、抓住重點詞語講。
b還有誰氣憤,再指名讀。
c氣憤的同學站起來一起讀。
三、自主練習,課外擴展。
2、學生思考剛才學習、理解的畫面。
3、你準備向大家用什么方式介紹你的拍攝過程。
5、你此時想對李登輝、陳水扁之分裂主義者說些什么呢?
6、假如時光會倒流,現在鄭成功還活著,又會對他們說些什么?
四、課堂小結。
1、希望同學長大以后努力學習,能為早日實現祖國統一而努力。
2、描繪一個你在電視(或電影)中看到的戰斗畫面。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四
四、計算題:
1、727,9801,106,8.2,1,0.04,,;
2、1000,99.96;。
3、2565,3.8,1,37.5;。
4、(1)1;(2)12;。
5、11.14立方米;
6、略;
五、應用題。
1、78.5平方厘米;
2、540棵;
3、55千米;
4、1360元。
5、51頁;
6、135個。
猜你喜歡: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五
一、正確填寫(每題2分,共20分)。
1、一艘潛水艇在海水下面55米處,位置表示為-55米;一條鯊魚在潛水艇的上方10米處,它的位置可表示為()。
2、一個點從數軸原點開始,先向右移動3個單位,再向左移動7個單位的長度,這時點所對應的數為()。
3、用一張長4.5分米,寬1.2分米的長方形鐵皮制成一個圓柱,這個圓柱的側面積是()平方分米。(接口處不計)。
4、一個圓柱形油桶,側面展開是一個正方形,已知這個油桶的底面半徑是10厘米,那么油桶的高是()厘米。
5、一個圓柱體的底面周長是另一個圓錐體的底面周長的2/3,而這個圓錐體的高是圓柱體高的2/5,圓錐體體積是圓柱體體積的()。
6、叔叔今年存入銀行10萬元,定期二年,年利率4.50%,二年后到期,扣除利息稅5%,得到利息()元。
7、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是6厘米,10厘米,以其中一條直角邊為軸旋轉得到圖形的體積是()。
8、一支牙膏出口直徑為5毫米,每次擠1厘米牙膏,可以用40次,這只牙膏的容積是()立方分米。
9、一個原木長2米,如果截取長6分米的一段后,表面積就減少18.84平方分米,原來這根原木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10、五年級一班在銀行存了活期儲蓄52.5元,每個月的利率是0.165%,經過半年后,可以取出本息()元。
二、慧眼識真。(每題2分,共10分)。
1、數軸上,-1/2在-1/8的左邊。()。
2、兩個圓柱的側面積相等,他的底面周長也一定相等。()。
3、如果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那么他們一定等底等高。()。
4、最小的正整數是+1,沒有的負整數。()。
5、應納稅額與各種稅收的比值叫做稅率。()。
三、對號入座。(每題2分,共10分)。
1、小紅和小麗以大樹為起點,小紅向東走10米記做+10米,小麗向西走8米記做-8米,小紅和小麗相距()米。
a、18米b、19米c、20米d、2米。
2、一種餅干包裝袋上標著:凈重(150+5克),表示這種餅干標準的質量是150克,實際每袋最少不少于()克。
a、155b、150c、145d、160。
3、圓柱側面積的大小是由()決定的。
a、圓柱的底面周長b、底面直徑和高c、圓柱的高。
4、下面()圖形是圓柱的展開圖。(單位:厘米)。
5、張浩編寫的《秋天的童話》出版后取得稿費2600元,按規定稿費超過800元部分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張浩納稅后所得稿費()元。
四、圖文結合。(1、2、4小題各4分,3小題6分,共18分)。
1、用鐵皮做一個如下圖所示空心零件(單位:米),需用鐵皮多少平方厘米?
2、將一塊長方形鐵皮,利用圖中陰影的部分,剛好制成一個油桶,求這個油桶的體積。
五、解決問題。(每題6分,共42分)。
3、把一個高3分米的圓柱體的底面分成若干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圓柱體切開,拼成一個與他等底等高的近似長方體,他的表面積比圓柱體的表面積增加了36平方分米,求圓柱體的體積。
4、將一個圓柱體木塊沿上下底面圓心切成四塊,表面積增加48平方厘米;若將這個圓柱體切成三塊小圓柱體,表面積增加50.24平方厘米。現在把這個圓柱體木塊削成一個的圓錐體,體積減少多少立方厘米。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途、篷、蠻、叛”四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講述課文故事。
3、了解魯濱孫在荒島戰勝困難、木求生存的非凡經歷,感悟要想生存,就得自己想辦法創造條件的道理。
教學方法:自學法、討論法。
教材分析:
《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長篇小說,魯濱孫是書中的主人公,本課是該書的縮寫。魯濱孫因乘船遭遇暴風失事,漂流到荒島,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勝了種.種困難,生活了二十多年。課文安魯濱孫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魯濱孫“遇險上島”“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這些故事情節,處處緊扣“險”,塑造了一位不畏艱險、機制堅強、聰明能干的主人公。重點是魯濱孫在島上艱難、驚險的經歷。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二、自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1、讀一讀課文前“閱讀提示”,給自己確定閱讀目標。組織交流一下。(知道魯濱孫漂流到荒島以后,在嚴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樣戰勝重種.種困難生存下來的。)。
2、自己認真讀課文。讀準帶注音的字的字音;邊讀邊記內容,練習講課文里的故事。讀一遍記不下來,再讀一兩遍。
3、3、小組講故事。一人講,其他同學補充。
三、重點研讀。
細讀第2~8自然段,知道魯濱孫戰勝了那些困難。
1、自讀自悟,思考:魯濱孫戰勝了那些困難?是怎樣戰勝的?畫出有關句子。
2、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教師幫助從“食物、住所、安全、孤獨”幾方面進行歸納。
四、談體會,感悟謀求生存的道理。
從魯濱孫戰勝種.種困難的非凡經歷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學生交流,教師酌情點撥。(要有生存的勇氣,積極想辦法,改善生存環境。)。
五、推薦原作,拓展閱讀。
英國作家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是世界的長篇小說,情節曲折,向來擁有眾多可讀者,有興趣的話,可以找原作讀一讀,情節將比克文協的更具體、更有意思。
板書設計:
魯濱孫漂流記。
不畏艱險。
險機智堅強。
聰明能干。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七
六年級語文試卷試題注重考察學生知識的積累程度與靈活運用的能力,側重考察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具體語境理解詞語、運用詞語進行閱讀的能力。
從總體來說,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扎實,獨立閱讀能力有明顯的進步,習作方面能夠按照要求有條有理地進行表達。但漢字的正確使用方面還有待加強。
1、拼音方面:學生拼讀能力比較強。能按照拼音正確寫出詞語,而且寫字比較規范,正確率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給多音字選擇正確讀音方面大部分學生區別詞語中多音字的讀音比較準確。
2、字詞方面。考察了學生對成語的掌握。學生對這道題掌握很好,但是從中挑選詞匯去填空時卻出現了許多問題。大部分學生并不了解題意,自己任意填詞。結果丟分很多。
二、閱讀。
(一)把握課文重點方面:學生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握課文重點內容,體會出文章蘊涵情感。但是也有很多同學在做這題時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說在說“狐貍媽媽爬過了一座山有爬過了一座山”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時,學生的回答達不到點子上。
(二)課內閱讀方面:學生基本能夠讀懂課文,把握有用的文字信息。在段落結構上能夠準確體會出總分結構,可見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能夠借助典型課文引導學生把握。在體會小蝦吃食特點時,能夠抓住重點字、詞語進行體會。并能結合生活實際按照課文中句子的表達方式正確仿寫。只是個別學生在造句時候表達有些不通順,部分學生別字現象嚴重。建議教師在為學生搭建語文實踐平臺時,把說和寫并重,讓學生在寫、讀、交流、修改的過程中提高正確用字的能力。在找表達順序詞的時候找的不全,可能是平時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說說而已,沒有用表達順序的詞進行實踐練習,致使學生把握不全。
(三)課外閱讀方面:學生能夠獨立讀懂課文,并根據自己的感受認真積累知識。聯系上下文和實際理解詞語能力稍顯薄弱,能理解詞語的意思,但表達時語言不是很清楚、很準確。
三、習作表達。
孩子們有話可寫。所以,字數都達到了標準,只是在構思上還欠缺一點火候。
四、對試題的意見。
我個人覺得試題很好。符合孩子們的特點,很貼近現在考試的試題。很好。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八
馬的成語:不亂行止惟(馬首是瞻.)瞻:往前或向上看。原指作戰時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后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
馬的俗語: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人在衣裳馬在鞍;風馬牛不相及。
馬到成功;千軍萬馬。
按圖索驥;伯樂相馬一馬不跨雙鞍。人有錯手,馬有失蹄。
人奔家鄉馬奔草。人怕理,馬怕鞭,蚊早怕火煙。
人要煉,馬要騎。人是衣裳馬是鞍。
小馬兒乍行嫌路窄。千里騾馬一處牛。
馬上不知馬下苦,飽漢不知餓漢饑。馬上摔死英雄漢,河中淹死會水人。
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發。馬至灘,不加鞭。
馬行十步九回頭。馬屁拍在馬腿上。
見鞍思馬,睹物思人。牛頭不對馬嘴。(驢唇不對馬嘴)。
心急馬行遲。
馬的詩句:馬【唐】陳凝。
未明龍骨駿,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價,寧忘伯樂酬。
雖知殊款段,莫敢比驊騮。若遇追風便,當軒一舉頭。
白馬【唐】杜甫。
白馬東北來,空鞍貫雙箭。可憐馬上郎,意氣今誰見。
近時主將戮,中夜商於戰。喪亂死多門,嗚呼淚如霰。
紫騮馬【唐】李白。
紫騮行且嘶,雙翻碧玉蹄。臨流不肯渡,似惜錦障泥。
白雪關山遠,黃云海戍迷。揮鞭萬里去,安得念春閨。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九
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第七課《愛之鏈》。愛是什么?有人說,愛如茉莉,潔白純凈芬芳怡人;有人說,愛如港灣,可以遮風擋雨;有人說,愛如大海,能夠包容一切;還有人說,愛如珠鏈,串起生活中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愛是什么?今天,咱們就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感受愛,感受溫暖。
二、復習:
1、課文寫了哪兩件事?
2、指名說,板書:喬依--老婦人--女店主(成心形上半部分,中間用箭頭連接,箭頭斜著畫)。
學習1--8節:
1、請同學們瀏覽課文1--8節,老婦人的車胎癟了,她當時心情是怎樣的?
指名說。又冷又怕緊張無助幾乎完全絕望了。
從“幾乎”這個詞能讓我們感受到,老婦人的內心還是非常渴望--有人來幫助她的。
2、喬依是怎樣幫助老婦人的?請同學們默讀第四節,你的腦海中浮現怎樣一幅畫面?
3、交流。
4、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婦人,看到這一切,你的內心涌動著怎樣的情感?你眼中的喬依是怎樣一個人?(感激,感動。助人為樂,熱情,真誠)。
5、所以,老婦人一邊打開錢包,一邊問:“我該給你多少錢?”言下之意就是--你要多少錢,我就給你多少錢。老婦人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6、導讀第六節,出示小黑板:“喬依愣住了……他一直就是這么做的。”
7、理解“天經地義”。
從“常常、從來、一直”你體會到什么?
8、因此,喬依壓根沒想到應該得到錢的回報,(導讀第七節),喬依笑著對老婦人說--“如果您遇上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就請您給他一點幫助吧。”其實,喬依這個時侯也遇到了麻煩事,請同學們看看第一節。
指名說,喬依遇到了什么麻煩事?(家境本來就不好,工廠又倒閉)。
簡單講解環境描寫作用。
9、過渡:在這種情況之下,喬依還那么真誠、熱情的幫助老婦人,他從沒想得到過錢的回報,只希望老婦人能夠把愛心繼續傳遞下去,這使老婦人深受感動,于是在他的影響之下,第二個感人的故事發生了。
四、學習9--11節:
1、默讀9--11節,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出示小黑板填空題:
來到了小餐館,老婦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是()。
提示:她還看到什么,會想起什么?思考,同位交流。
2、全班交流。
點撥:老婦人留下錢和紙條,僅僅是因為女店主懷有身孕嗎?(引導學生體會女店主的熱情周到的服務)。
五、學習12節:
1、引讀。
2、出示句子“她輕輕地親吻著丈夫的臉頰……親愛的,喬依……”
從女店主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3、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一起來唱這首歌《愛的奉獻》。
六、全文。
1、回憶課文內容,說說課文為什么用“愛之鏈”做題目?
喬依在困難時常常得到別人的幫助,所以,他認為在別人需要時伸出友愛之手是天經地義的。他幫助了困在風雪中的老婦人,老婦人又幫助了女店主,女店主反過來關心喬依,一切因為愛,形成一條美麗的珠鏈。
2、想想課文內容,是不是僅僅這三件事形成的珠鏈?(不是,之前喬依常常得到別人的幫助,也常常幫助他人,以后,相信這種愛的故事還會發生,延續。)。
3、師小結,豐富板書內容。在愛心串成小珠鏈的外側畫一條大的心形珠鏈。
4、結束語:
是啊,即使我們身處困境,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們也不要忘記幫助別人,把溫暖帶給別人。
七、作業:
以“喬依醒來……”為開頭,展開想象寫一段話。
提示:(1)注意故事的連續性;
(2)注意細節描寫,抓住人物的對話、表情和動作等;
(3)注意構思的巧妙性,與課文情節發展能夠吻合。
(4)要升華“愛”的主題。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十
小明的爸爸在莞城做生意,已經兩年沒有回家探望住在廣州的父母了,小明問爸爸:“我們什么時候去看望爺爺奶奶呀?”爸爸說:“我每個月都匯錢過去,現在,你爺爺奶奶吃得好,穿得好,又有保姆照顧,我們看不看他們都沒關系,你只管好學習上的事情就行了。”
爸爸說得對嗎?為什么?
(二)習作。(35分)。
題目:在課堂上。
要求:根據材料展開合理想象,寫一篇完整的記敘文,不少于400字。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十一
首先,今年的語文試卷在結構上與往年一致,分為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閱讀和寫作三大板塊(另有卷面書寫5分),分別對學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鑒賞評價這五個層次的能力進行了難易不同的考查。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板塊中的古詩文名句默寫依然以“8選6加4”的形式出現,小語段閱讀、名著知識、綜合性學習與口語交際中考查的內容及形式也與往年相似。閱讀板塊里現代文閱讀部分考查說明文及散文,符合議論文與說明文隔年一考并與記敘文搭配的慣例;文言文則考查了近11年未考的大熱門《陋室銘》。“重頭戲”作文板塊給出了命題作文“這就是我的承諾”,強調“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題材定位在貼近考生生活實際的層面(題目中多含有“我”或“我們”),確保每個考生有事可敘,有理可析,有情可抒。
但是,今年的語文試卷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不光給試卷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預示著未來語文中考的趨勢。例如,多年未考的理解型默寫考查得以回歸;課外閱讀積累中前兩分不是填空,而是以選擇題形式呈現,且其中錯誤選項涉及2016年考查的《海底兩萬里》,很多考生因為思維定式不重視剛考的篇目,不敢肯定其作者凡爾納的國別,就會造成失分;當然,整張試卷變動最大的當屬文言文閱讀部分,安徽中考多年來未曾涉及的課外文言文閱讀理解的加入讓人出乎意料,《論語·子罕》與《陋室銘》構成對比閱讀,會給一些文言基礎不扎實、功底不深厚的考生造成困擾,考后已有考生反映他將句子“或曰:‘陋,如之何?’”中的“或”解釋成了“或許”而不是“有的人”,痛失一分。不過,雖然課外文言文閱讀的出現讓很多考生措手不及,但不可否認這是安徽中考語文的一大進步,這些簡單的課外文言文考查的字詞釋義、內容理解、思想分析的難度不大,不會真正地為難考生,又會充分體現考生對文言基本知識的掌握水平,全面考查其靈活運用文言知識的能力,一定會成為今后文言文考查的走向。
綜上所述,2017年中考語文試題堅持了“穩中有變,變中求穩”的原則,打響了2017年安徽中考第一槍,認真細心、基礎扎實的同學一定能取得中考的開門紅!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十二
一、練習復述課文。
1、根據段意,抓住重點詞語,練習復述課文。
2、指名復述。
3、教師小結。
二、仿寫。
1、課文第五自然段寫得特別精彩,讓我們一起看看,它哪兒寫得好?
出示句子:
荷蘭侵略者憑借高大堅固的鐵甲艦和艦上的大炮,企圖負隅頑抗。英勇的鄭軍官兵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駕著艦船向敵艦隊沖去。他們團團圍住敵艦,使敵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隨著轟隆一聲巨響,所有的艦船都震動起來,海面上掀起了十幾丈高的水注。原來是一個炮手瞄準敵艦放了一炮,剛巧打中了彈藥庫,那艘敵艦被炸成許多碎片,飛向天空。敵人驚恐萬狀,敵艦隊亂作一團。鄭軍官兵乘勢用鉤子鉤住敵艦,一個個跳了上去。敵艦官兵無法逃脫,只好統統舉手投降。
2、學生交流。
3、教師小結。
總的來說,寫戰斗場面時一般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寫好場面中的各個人物。寫時,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進行描寫。
第二,既要勾畫出場面的整體情況,又要著力描寫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鏡頭,以突出場面的激烈。
第三,還要穿插描寫戰斗時所處的環境,以烘托出戰斗的氣氛。
4、選擇一部電影或電視片,播放有戰斗場面的片段。當堂把其中的一個戰斗的場面描寫下來。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十三
材料作文:擴寫、續寫、改寫、縮寫、看圖作文等。
知識點總結。
作文是字、詞、句、段等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在小學階段要求會寫簡短的記敘文。做到思想健康,內容具體,條理清楚,語句通順,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學過的標點符號。會寫常用的應用文:留言條、請假條、板報稿、日記、書信、通知及簡單的讀書筆記和會議記錄等。
要寫好一篇作文必須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審清題意。即要看懂題目的意思和要求。
第一,必須弄清題目要寫的對象。
如:《我這個小孩》和《鄰居家的小孩》,雖然都是寫小孩,但前者是寫自己,后者卻是寫別人。又如在狀物的文章《我最喜歡的×-×》一題,仔細研究,它要求我們寫最喜歡的東西或有趣的動物等。如果按《我最喜歡的人--媽媽》來寫這就弄錯了寫作的對象。
第二,必須弄清題目要寫的范圍。
有的題目從時間方面規定了范圍,如《夏天的晚上》、《課間》。有的從地點方面規定了范圍,如《操場一角》、《在公共汽車上》。有的從內容方面規定了范圍,如《學洗衣》、《植樹》。也有的從幾個方面規定了范圍,如《放學路上學雷鋒》,就是從時間、地點、內容幾方面規定了寫作的范圍。
第三,必須弄清題目要寫的重點。
重點是指題目中表示思想意義或思想感情的關鍵詞。如,《二十年巨變》重點應放在“巨變”上,寫出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國(或家鄉)所發生的巨大的變化,以贊頌改革開放政策的輝煌成果。
二、認真選材。
選用哪些材料來表達中心,這就是選擇題材,選材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要圍繞中心選擇材料,與中心有關的就選取,與中心無關的就不采用。
第二,要選擇熟悉的有意義的材料,使別人讀了能受教育或有收獲。
第三,題材要力求新穎,吸引人,避免一個模式。但也不能為“奇巧“憑空編造。
三、把事寫具體。
記敘事情或活動,必須將事情或活動寫具體。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在動筆時,要把材料準備充足,對要寫的事情作認真的回憶。其次,要重點寫好一些重要的場面或過程。把它寫得具體形象,整個事情就能給人深刻的印象,不要停留在一般現象的記敘上。
四、有條理地記事。
無論記事寫人,都離不了事。認真寫好一件事是寫好記敘文的關鍵。
記敘一件事(或一項活動),要有條理。要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掌握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順序記敘下來。
一般來說,記敘的順序可按時間的先后。事物的發展的順序和地點變換、方位推移的順序等來寫。但有時為了增強表達效果,也可采用倒敘或插敘的方法。
五、怎樣寫好寫人的文章。
寫人的文章,必須抓住所要寫的人物的特點,具體描寫他的外貌、行動、語言和心理活動,使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感人。
1、人物外貌描寫。
人物外貌描寫就是對人物的容貌、衣著、姿態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寫。寫人物的外貌要注意三點:
第一,寫人物的外貌是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征。如:小作者記敘他的老師“那時十八9歲。右嘴角邊有榆錢大小的一塊黑痣。在我的記憶里她是一個溫柔和美麗的人。”這是為了用她那美麗的形象和溫柔的性格,襯托她那美好的心靈。
第二,寫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點,表現出人物的個性。就拿“眼睛”來說,千百萬人就有千百萬雙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情況下,眼睛的表情也不同。比如當你成績考得好時,眼睛會閃爍出欣喜的光芒;當你受到委屈時,眼睛又會流露出哀怨的神情;當你看到不良行為時,眼睛立刻會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這些特征,你寫的眼睛就活了。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十四
一、教學大綱對本年級本學科的基本要求: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朗讀方法,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
(2)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并養成習慣。
(3)培養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學會搜集材料并養成習慣。
(4)培養學生不懂就問的習慣,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
2.漢語拼音。
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3.繼續練習鋼筆字、毛筆字。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3)討論問題能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養成先想后說的習慣。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3)能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4)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的習慣。
6.習作。
(1)學習有順序、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2)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3)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對教材體系和內容的簡要分析:
1.關于閱讀。
本冊教材大體上按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應用文等組織單元,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語言文字的基礎訓練。
本冊教材所編選的課文內容風富,體裁多樣。既有反映歷史人物的,又有頌揚現代英雄人物的;既有描寫著名自然景觀的,又有蘊含人生哲理的。
本冊課文安排生字時繼續采用了“識寫分流”的辦法。全冊共安排生字222個,其中要求寫得為165個,其余的57個生字只要求認識。
三、對本班學生學習情況的基本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7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1人。
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習慣良好、學習成績穩定、優異的,還屬女生居多。但男孩子相對而言,腦子比較靈活,接受知識、掌握知識比較迅速,課上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且質量較高。但也有個別男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態度也不夠端正,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教育。
學習習慣很好,學習成績穩定、優異的學生有:寧天暢、倪夢雪、陳雪、孫夢、高婷婷、徐俊鋒、何明星、趙雅文、郭招娣等,共計10人。
學習習慣不錯,但學習成績不夠穩定的學生有:李楊、李森、王詩睿、姜濤、王頂尚、王純、王厚棟、姜衍坤、陳雪、閻雪等。共計10人。
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學習習慣不好,而且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有:肖芳芳、楊楊、孔芮、孟曉清、劉欣雨、張偉龍、袁苑、俞亞楠、朱桂君、王力群、湯宇等,共計11人。這些學生還有待于老師和家長的進一步加強管理。
四、改進教法提高質量的設想:
針對本班孩子的整體情況,特提出一些改進教法提高質量的設想:
1.要堅持不懈的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方面,我要認真抓好本冊所安排的關于讀書做筆記和不懂就問的習慣培養;另一方面,對本套教材以往所提的各項學習習慣也要常抓不懈,始終抓緊、抓實,務求達到預定的目標。
2.要堅定不移的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我在教學中堅持“以讀為主,以講助讀,以各種教輔手段促讀”,指導學生原原本本地把書讀好;注重感受、領悟、積累、運用,讓他們能“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水平的目的。在平時,多開展讀書、摘抄活動,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從而促進他們多讀書,讀好書。
3.要明確本冊課本的編寫意圖,注重讀寫結合,循序漸進的進行作文教學。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十五
2、abab:通紅通紅鮮紅鮮紅碧綠碧綠雪白雪白研究研究。
3、abac:一心一意一模一樣半信半疑人山人海十全十美。
4、aabc:津津有味多多益善栩栩如生濟濟一堂頭頭是道。
5、abcc:生機勃勃興致勃勃生氣勃勃得意洋洋喜氣洋洋。
6、abb:紅通通紅彤彤黃燦燦金燦燦綠油油。
7、abab(聲音)嘩啦嘩啦轟隆轟隆嘀嗒嘀嗒叮咚叮咚淅瀝淅瀝。
詩句、名言警句。
1、描寫春天的詩句: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描寫夏天的詩句: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3、描寫秋天的詩句: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語文學習方法技巧。
托爾斯泰曾說:背誦是記憶力的體操。適當背誦有價值的材料,就像常做體操可以增強體力一樣,可以增強記憶力。
背誦法的主要適用范圍是古詩詞和一些優美的語句、段落。古詩詞是流傳至今的古人的智慧結晶,出彩的詩句承載了詩人多少離愁別緒與悲歡離合。優美的語句段落,是作家對世界萬物的獨特體會,賦予了萬物靈魂。
詩詞的背誦,是教學大綱要求的,考試中是必考內容。詩詞的背誦要建立在對詩句大意了解的基礎上,學生首先要熟讀詩句,可以適當參考輔導書,做到口述詩句大意;抓住關鍵字理解詩句意思,在此基礎上背誦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優美的語句段落的積累和背誦,可以幫助小學生增加知識儲備,做仿寫句子等題時,只要從自己的知識庫中提取有關信息即可。簡單來說就是“存”與“取”。
我們不僅要背,更要做到有技巧地背誦。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減慢。一個人在學習了新的知識之后,若不及時復習,則一周之后的記憶率僅為13%。
人的大腦是一個記憶的寶庫,人腦經歷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練習過的動作,都可以成為記憶內容。艾賓浩斯記憶法認為記憶是一個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的記憶方法是:記住后,在5分鐘后重復一遍,20分鐘后重復一遍,1小時后、12小時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分別復習,就會記得很牢固。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十六
本次檢測全班應考人數37人,參加考試人數30人。優秀人數0人,優秀率0%;及格人數15人,及格率50%,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為分。
二、命題評價。
本次月考采用的是青龍縣教育局小學科學試題庫中的第一單元測試卷。總體來看命題題量適度,難易適中,基本覆蓋到所有應該掌握的知識點,同時突出了實驗教學的內容,符合新課改的精神。
三、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本次學生答題情況總體上說差強人意,大多數學生能正確理解出題者的意圖,從而做出自己的答案,但也有個別題答題情況整體上不是很好。現將學生的具體答題情況進行簡要剖析:
第一題,我來填一填,即傳統的填空題,滿分22分,學生一般得分在15分――18分左右,答錯率較高的是第1小題。本題雖然是書本上的內容,但師生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從而造成失分。
第二題,我是小法官(判斷題),滿分20分,學生一般得分在16分左右,差錯率較高的是第3小題。并不是所有的鳥類都擅長飛行,但相當多的學生卻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按常理,即使課本上沒有相關知識,學生在平時的影視節目中也經常接觸到這方面的內容,如駝鳥、企鵝等都是不擅長飛行的鳥類,只要學生稍加注意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這說明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應強化訓練。此外,第10小題的答錯率也較高。“自然界只要有動物和植物,人類就能繁衍生息”,本題涉及的是微生物的作用,正確答案應該為“錯誤”,但相當多的學生卻判斷為“正確”,同樣說明學生的應變能力欠缺。
第三題,我有雙慧眼(選擇題)。本題滿分為20分,學生得分將近50%。究其原因,一是在平時的練習與測試中沒有涉及到多項選擇題,所以學生普遍對多選題不知所措,因而造成失分;二是學生對所學知識似是而非,在考試時只能亂選一氣。當然也有部分學生由于馬虎大意,從而造成了明顯的失誤。如第3小題:“下列動物屬于鳥類的是”,答案應該為“企鵝、貓頭鷹、蜂鳥”,可有許多學生卻誤把“企鵝”丟掉,錯選了“蝙蝠”或“蜻蜓”。
四、教學建議。
1、抓住雙基,抓住教材重點,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強化實驗教學,引領學生通過各種手段、各種途徑進行實驗探究,真正把知識學活、學透。
3、知識的復習鞏固環節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更牢固。
4、對學生適當進行考試技巧訓練,使他們在答題時能夠發揮出正常的.水平。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十七
教學。
質量監測試卷,分為認真想,仔細填、準確判斷、仔細選擇、計算、操作題、解決實際問題五個部分,通過分析,我發現本套試題具有三個特點:1、在考核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目的。
2、注重對學生雙向思維的考核,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的發展。
3、注意了系統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考查,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重要性。
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進行質量分析如下:從本次期末教學質量監測來看,基本運算、基礎知識部分學生掌握得很好,學得比較扎實,同時,計算也比較準確。
1、認真想,仔細填。本題大部分學生都答得很好,出現錯誤最多的題目是6題,多數學生能進行正確的計算,但是都沒有完整地寫出單位名稱,此題的正確率僅為35%,出錯的主要原因:教材安排的課內練習都是填表格形式的,直接填結果,淡化了單位名稱的書寫意識。
2、準確判斷。這道題的正確率高,個別學生因為沒有很好審題出現錯誤,3、仔細選擇。本題錯誤率較低,少數學生第5小題因缺乏推理能力而導致結果出錯。
4、計算。本題中大部分的題正確率高,少數學生計算錯誤,主要原因:一是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出現錯誤;二是忽略了題目要求,應按簡便計算的,按正常計算步驟進行計算了,導致整題覆沒。
5、操作題。
因為平時作了針對性的訓練,所以本題學生解答的較為理想,學生在計算出正確的結果后,準確畫圖,動手操作能力在題中得到了充分運用。
6、解決實際問題。
本組題目能充分考查出學生的分析、判斷、綜合、推理能力。其中1、2、3、4、5題答得較好。6題算理雖不復雜,但問題的出現形式靈活,學生缺乏聯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思維能力的層次淺,造成部分學生理解出現偏差,跌入智力陷阱,學生思維能力的層次淺,缺乏思維的靈活性,審題不清,沒有弄明白究竟求的是什么。也有部分學生計算不準確,只能追悔莫及。6題雖然是我們練習中的原題,但還是有少部分學生出錯。
總之,卷面基本上反映了學生的真實水平,體現出了優、良、中、差四個層次學生的綜合能力,說明試卷出得比較客觀、合理。通過試卷分析,我們也看到了自己教學工作中的成功與不足,弄清了今后改進與提高的方向。首先,在扎實基礎的前提下,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其次,要注重學生雙向思維及多向思維的培養,以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創造性;第三,要注意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聞一知十的能力,使學生做到活學、活用。
陳引連。
蘇教版六年級試卷四(優秀18篇)篇十八
一、(每空1分,共22分)。
1.
2.47800。
3.25250.440。
4.
5.90%。
6.170。
7.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8.353。
9.96.7。
10.1615。
11.2821。
二、(每題1分,共4分)。
應屆'-中國校園招聘第一網站,宣講會微信公眾號。
1.×2.×3.√4.√。
三、(每題1分,共4分)。
1.b2.a3.c4.c。
四、(40分)。
1.(8分)。
2818.781129。
2.(18分)。
(1)1375+4501825=1375+625=2000。
3.(8分)。
(1)=11。
=
=11。
=
=7。
=24。
4.(3分)。
解:設這個數為x。
1.5x=6(3.1+0.5)1.5x=21.6x=14.4。
5.(3分)。
解:1010-3.1455=21.5(平方厘米)。
答:陰影部分的面積為21.5平方厘米。
五、圖略(2分)。
六、(第1~6題每題5分,第7題2分,共32分)。
1.解:8×28+12×20=464(元)答:共需付464元。
2.解:(棵)答:這批樹苗有700棵。
3.解:1.8×5÷1=9(米)答:這棵大樹高9米。
4.解:3.14×3×3+3.14×3×2×8179(平方分米)答:至少需要179平方分米鐵皮。
5.解:(個)答:丙要做1200個零件。
6.解:[2](厘米)答:這個圓柱的高是25厘米。
7.解:甲公司:x+(32-1)×0.75x=24.25x(元)乙公司:32×0.8x=25.6x(元)。
因為25.6x24.25x,所以甲公司的方案更便宜。答:甲公司的方案更。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