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思考書中的主題和人物形象,加深對書籍的理解和品味。接下來是一些經典作品的讀后感分享,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一
悲劇,之所以能撼動人心,是因為它的美好足夠動情,而它的破滅也十分徹底。“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焦仲卿與劉蘭芝的愛情悲劇中,性格獨特鮮明的主人公主導著故事的發展,而正是他們性格中的種種矛盾,加上外界環境推動,促使一段兩情相悅的愛情走向了終結。
焦仲卿雖深愛著劉蘭芝,然性格軟弱,優柔寡斷。他敢于為了愛情挺身而出,出言說服母親,卻因為沒有主見,在夫妻生活中處于被動地位,而遭受到母親決絕的反對。其實,若不是焦仲卿的多愁善感與后知后覺,他完全有機會挽留劉蘭芝,趕在失去她之前將她追回。他不像一個真正的男子,沒有身為男子的勇敢果斷,更沒有身為男子的陽剛與頑強。
而劉蘭芝,投入了充分的感情于這段苦難的博弈,與焦仲卿恰恰相反,她堅決、有主見,不僅多才多藝,能言善辯,而且在愛情中占據主導地位,而恰是因為她過于地強勢聰穎,使得婆婆心生反感,出言不遜,行為挑釁,使她離開焦仲卿成為了必然。
他們并沒有錯,他們善良、柔情,也都深愛著對方,但錯就錯在他們在戀情之中的關系。如果膽小懦弱的焦仲卿勇敢地成為主導戀情的人,如果剛毅強勢的劉蘭芝放下自作主張的行為習慣,或許就能長久地在一起,就不再迫于外界的壓力。
而他們愛情悲劇的制高點,便是“舉身赴清池”“自掛東南枝”。這段在深情與果敢的跌宕中,最終墜入現實的萬丈深淵,唯有在這時,我們真正地看到,一段美好卻不恰當的愛情,敗給了殘忍而又必然的現實。從“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的海誓山盟,到“卿但暫還家,吾今且投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的緩兵之計;再從“舉手長勞勞,而情同依依”的傷感別離,到“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的無奈放手,透露著的,是兩人的未堅持與家人的不理解。明明愛得那么認真,沒料想到化成一場美麗的錯誤,一個痛心的悲劇。
“悵然遙相望,如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這免不了的告別,卻是深情千種。二人甘為愛情付出生命,也只在“念與世同辭,千萬不復全!”的一聲吶喊后,終于相互成全。
“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美好的愛情只有在這萬般激流的毀滅后,才顯得如此動人。幻麗的夢想只有在殘忍現實的摧朽下,才變得無比悲情。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二
讀《孔雀東南飛》的時候我的心顫抖了,因為我看到美好的感情被世俗禁錮,被禮教肢解,并最終因感情本身容不得分離,而死亡的這一過程。
然而,又是殘酷也造就了美好的契機,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在他們殉情之后,也隨之涅磐,讓當時的社會覺醒了――又有些事物是不會被摧毀的,有些事物是不會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改變的,比如愛情。
我懷疑上天為人們定下緣分之后,總會制造出一些悲劇,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生動,也更加凄美。如果它不想讓這份緣分與感情被浪費,便會讓人們去另一個世界,去繼續他們未走完的路,只留下人間的空虛與悲傷。
因為上天的這個習慣,人們只得,一次又一次為愛情苦惱而又無可奈何,于是便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于是便有了“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有了“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轉朱戶”的佳句與感慨。
于是,因為上天的這個習慣,人們只得一次又一次地接受苦難的洗禮。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魂化彩蝶,賈寶玉與林黛玉的紅樓緣怨,《大話西游》中的經典對白,以至于網上《第一次親密接觸》的生死決戀,可以說,人每走一步,愛情就在人的腳邊建起一座墳墓,一座情冢。
《孔雀東南飛》是一種無奈,兩人的反抗,始終沒有擺脫世俗的枷鎖。
《孔雀東南飛》是一種選擇,它用血洗清無瑕愛情上沾染的塵世污垢。
《孔雀東南飛》是一種覺醒,告訴人們只有愛情才值得人用生命捍衛。
《孔雀東南飛》是一種感嘆,哀嘆人生苦短只有珍愛才能在空間雋永。
正可謂:百媚千紅只識君,君我不見愁益深。
愿為鴛鴦嘆孔雀,告與東西南北人。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三
當日,劉蘭芝這樣立下誓言“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哪成想,這一日她收獲的卻是焦仲卿的如此指責“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這對苦命的鴛鴦能在二三里外就聽出了故人的馬蹄聲,內心里的那份愛戀呵,它該是怎一個深字了得?!
然而,別人不明了劉蘭芝的心倒也罷了,連心中念念不忘的愛人也這樣指責于她,試問劉蘭芝除了說出“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又還能怎樣?!
相愛卻不能相守。癡癡苦等著情郎早日實踐“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的誓言。然而,辭過了縣令又來了個太守……媒人一個接一個地上門,他的誓言卻始終沒有做到……母親的抱怨兄長的責難,身為被遣回家的一個“棄婦”,她又該何去何從?!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四
“上邪,吾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把美好的事物放在你面前,然后任其摧毀、折磨,直至其失去活力,不復存在,消彌無形。這就是殘酷。
讀《孔雀東南飛》的時候我的心顫抖了,因為我看到美好的感情被世俗禁錮,被禮教肢解,并最終因感情本身容不得分離,而死亡的這一過程。
我懷疑上天為人們定下緣分之后,總會制造出一些悲劇,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生動,也更加凄美。如果它不想讓這份緣分與感情被浪費,便會讓人們去另一個世界,去繼續他們未走完的路,只留下人間的空虛與悲傷。
于是,因為上天的這個習慣,人們只得一次又一次地接受苦難的洗禮。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魂化彩蝶,賈寶玉與林黛玉的紅樓緣怨,《大話西游》中的經典對白,以至于網上《第一次親密接觸》的生死決戀,可以說,人每走一步,愛情就在人的腳邊建起一座墳墓,一座情冢。
《孔雀東南飛》是一種無奈,兩人的反抗,始終沒有擺脫世俗的枷鎖。
《孔雀東南飛》是一種選擇,它用血洗清無瑕愛情上沾染的塵世污垢。
《孔雀東南飛》是一種覺醒,告訴人們只有愛情才值得人用生命?i衛。
《孔雀東南飛》是一種感嘆,哀嘆人生苦短只有珍愛才能在空間雋永。
正可謂:百媚千紅只識君,君我不見愁益深。
愿為鴛鴦嘆孔雀,告與東西南北人。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五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整理書柜時,我無意間看到了自己高中時的讀書筆記,而這篇《孔雀東南飛》則被自己工工整整的抄在了第一頁。至今仍記得自己初讀此文時眼淚潸然、泣不成聲的樣子。
其實故事也很簡單,人物也很平常,情節也不像現代小說那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切是那么的平淡,文章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一雙情篤伉儷殉情于世的故事。然而我每每讀之,總會傷感至極。世界上真的會有如此美好的愛情嗎?我不信,我不敢相信。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那一種”、“縱然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這些千古名句不管是甜言蜜語的搪塞還是應詩應景的做作,著實讓人揪心的感嘆、羨慕了一番。而文中焦仲卿與劉蘭芝的“君當做磐石,妾當做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地讓我們真正領略了一番感情的忠貞與圣潔。
傻,真的很傻。在今天這種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中,充斥我們視網膜的大多是那些用青春在男人這座金山上蹭下絢爛的粉末,等待著聚沙成塔的嬌艷女人;或者是打著愛情的旗號,盯著男人的腰包,不惜橫刀奪愛、鳩占雀巢的第三者,與劉蘭芝的完全不必煞費苦心便可名正言順的坐享其成,卻不去享受,簡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六
現在世俗的感情讓我有點看不大懂,現在更多的感情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也許在朋友之間,談起真愛還真有點不好意思,最近看了《孔雀東南飛》一書,去找一下傳說中的感情。在看之前,還特意了解了一番:此書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被人稱之為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之一,它講述了發生在廬江郡的一樁婚姻悲劇。歷代傳唱,成為藝術創作不竭的源泉。
如果問愛一個人需要什么?也許我會想半天,轉著眼珠還想不到一個讓我堅定的回答。在看完這本書后,給我的感覺是主人公似乎在回答我,這份感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渝的信念……書中的主人宮身邊發生種種事端全都被一樣東西所驅動和主宰,也許那就是人性中陰暗的一面,懷疑、猜忌、誤解,一波沒停一波又起的興風作浪,這些滲透進了他們的感情中,出現裂縫,必須要及時補全,不及時修復這后果根本無法想像。
文中由于男母的極度冷眼,嫁入才兩年的妻子無奈之下回了娘家。對此,男主人宮卻無能為力,在孝字當頭的社會里,他斷然選取了妥協。縱使男主人宮極力的保護著自己愛的人,無奈之下送了愛人回了娘家,也許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兩全的辦法,公務纏身的他實在無法顧及家中變故,也許當初只想緩和一下局勢的他,根本不會料想到由此而引發的后果,從此人隔兩地的`同時也隔絕了兩顆相愛的心。
按照當時的風俗,媳婦被婆家趕回家也就相當于被休棄了。在這種風氣的時局下,經過了漫長而又消沉的歲月中,男主人宮當時鑒別時給她的誓言和期望,猶如殘留的燭光一樣越來越暗。在家人的再三勸說讓她重新再嫁下,與處在當時環境的她心里萌生的懷疑,種種的疊加之下,她最后還是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涂的答應了家里人說的再嫁一事。也許當時的她只僅僅為了明白他還是愛她的,他立刻就會來接她的,她是在為了確定什么還是在試探什么呢,在我看來,這場感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如果那個熟悉的聲音再次傳來時,那種雨過天晴、心花怒放的情緒怎樣能不使她欣喜若狂,此時的他們深情對望著,她的心結不復存在。但男主人宮的話卻深深的刺痛了她,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這時后悔不已的她應對另外一個誤解,她無能為了了。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七
“人間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那一種”、“縱然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已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這些千古名句不管是甜言蜜語的敷衍還是應詩應景的做作,著實讓人揪心的嘆息、傾慕了一番。而文中焦仲卿與劉蘭芝的“君當做磐石,妾當做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地讓我們真正明白了一番感情的忠貞與圣潔。
實故事也很簡略,人物也很通常,情節也不像現代小說那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切是那么的平庸,文章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報告了一雙情篤夫婦殉情于世的故事。然而我通常讀之,總會傷感至極。天下上真的會有如此優美的戀愛嗎?我不信,我不敢相信。
一把酸楚淚,鑄就了戀愛的至去世不渝;淚眼問天,抒發了內心的激怒;舉身赴清池,執著見證戀愛的誓詞;哭號百轉,只為仲卿獨守內室......
誰的旋律,將誰纏繞?誰的悲涼,讓誰斷腸?縱有萬般真情,都市洋溢在暗淡的黑夜中。當緬懷化成灰燼,我好像看到了蘭芝的無法,當天下依然縈繞在你的面頰,一切的一切,都將從順入流。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八
愛一個人需要什么?我說不出。但焦仲卿與劉蘭芝會堅定的告訴你:這份感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愈的信念,真心的告白等等。不明白你發現沒有,圍繞在焦、劉身邊的種種事端全都被一樣東西所驅動和主宰,那就是人性中陰暗的一面,懷疑、猜忌、誤解,無不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興風起浪,這些滲透進他們的感情中,如不及時化解,后果是災難性的。
由于焦仲卿之母的極度冷眼,嫁入焦府才兩年的劉蘭芝無奈的被遣回了娘家。對此,仲卿顯的無能為力,在孝字當頭的社會里,他選取了妥協。且不談焦母與劉蘭芝誰對誰錯,單是焦仲卿為蘭芝極力的袒護中,焦仲卿愛劉蘭芝是有目共睹的。或許送走劉蘭芝只是權宜之計,公務纏身的他實在無法顧及這家中變故,也許只想緩和一下局勢的他,怎樣也料想不到由此而引發的后果。從此人隔兩地,兩顆心也隔絕了。
根據其風俗,媳婦被婆家趕回娘家無異于被休棄了。在這種風氣的定勢下,在漫長而又消沉的歲月中,焦仲卿臨別時給她的誓言與期望,猶如殘留的燭光一樣越來越暗。在家人的止不住的勸說再婚下,與內心里萌生的懷疑,種種的疊加,她最后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涂的答應再婚。不要責備她,她僅僅只為了明白他還是愛她的么,他什么時候來接他?她是為了確定什么還是在試探什么,我想這場感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
當那個熟悉的聲音劃破夜空傳來時,那種雨過天晴心,花怒放的情緒怎能不使蘭芝欣喜若狂,奔出門去,兩人深情對望時,蘭芝的心結不復存在。但仲卿的話卻深深刺痛了她“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悔恨不已的蘭芝應對另一個誤解,她無能為力,唯一死以證明她對仲卿愛之深,愛之烈,超越生死與時空。
結局是美滿的,他們完成了他們認為最能保留這段感情的唯一方式。在臨死前,他們心中不再疑惑,不再猜忌、誤解。在此之后,那些曾令他們嘗盡辛酸的東西將永遠不會再撼動他們的感情了。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九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這部經典的愛情史詩講述的是我國漢末建安年間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悲劇故事,仲卿和蘭芝兩情相悅,卻不能長相斯守,便有了"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蒼涼。為了擺脫獨自徘徊的悲涼,他們選擇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的千古盟誓。《孔雀東南飛》這部劇被稱作是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部流傳千古的愛情神話。
看完《孔雀東南飛》,心中一片戚然,依然還在為焦仲卿和劉蘭芝的纏綿的悲劇愛情而感嘆、而惋惜,一對多么恩愛的少年夫妻就那樣匆匆的離去了,一段多么美麗的佳話就那樣匆匆結束了,他們還不滿二十歲,正值豆蔻年華,卻走本文來自的`那么倉促、那么凄婉"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那堅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時空,時常回響于耳畔。焦仲卿不是沒有抗爭過,當焦母堅持遣蘭芝走時,只聽到仲卿絕望而悲愴的呼喊:"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但在那個所謂"孝"字當頭的年代,母親舉起"孝"的大棒逼散鴛鴦,賢惠美貌的兒媳含冤受屈被遣送回家,從此人隔兩地,兩顆心也隔絕了。悲劇的序幕被慢慢拉開"攬裙脫絲履,舉身赴青池"、"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生不同衾,死同穴",害人的休妻制度,吃人的封建禮教,讓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一個無奈而無悔的選擇。他們用生命捍衛了感情的忠貞,他們用生命拒絕了私欲的誘惑,寫下了如歌如泣的凄婉愛情。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十
紅塵有愛,人間有情,我們總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使他們的愛情從起點到終點,經歷磨難回歸美麗的團圓。然而,縱觀一下滾滾紅塵,一幕幕愛情悲劇不也正在上演嗎?“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且看仲卿與蘭芝這對恩愛夫妻的誓別,難道不令我們感動嗎?他們“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的凄美場面不禁讓我們潸然淚下。為什么相愛的人不能白頭偕老。我們可以從《孔雀東南飛》和《衛風?氓》兩篇文章中找到一點答案。
第一,婚姻,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學會與家人相處。《孔雀東南飛》一文以劉蘭芝與婆婆不相容開始,以劉蘭芝夫婦雙雙徇情、焦母失去唯一的兒子而孤苦伶仃、劉家為失去女兒而悲痛結束情節。劉蘭芝與婆婆為什么不相容?劉蘭芝說是婆婆故意刁難,“大人故嫌遲”;焦母說是劉蘭芝沒禮節,凡事自作主張,“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雙方各執一詞,怎么判斷,我們只能再找旁證。請看焦仲卿說,他們“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他們結婚幾年了,盡管焦仲卿覺得很短,實際上并不短了,而劉蘭芝還沒有生下一男半女(詩中任何地方都看不出有孩子),盡管她的品行沒有不端正的,但是沒有子女是不孝啊(按傳統倫理),作為封建時代的婆婆誰也不能容忍!她必然怪罪媳婦無能(那時人們不會認為男子有問題)。這正是那個時代婦女被休的原因之一。有人說,那為什么縣令和太守要為兒子求婚?這與劉蘭芝沒有生子無關,因為詩歌并沒有寫到他們是否知道這個情況,只能從其他處知道是因為劉蘭芝的貌美、能干、知書達理。
第二,需要重新審視我們自己在婚姻中的一言一行。《衛風?氓》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民歌。詩歌通過生動的筆墨,敘述了女主人公從戀愛、結婚直到被遺棄的婚戀過程,塑造了女主人公天真純美、忍辱負重而又剛烈清醒的復雜形象。
首先表現為女主人公的天真無邪。詩歌是從熱戀場面入手描寫的。詩歌開頭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幾句,著墨不多,就交代了氓是一個滑頭滑腦的家伙,到女主人公這里來“貿絲”只是一個由頭,真正的用意是“來即我謀”。為了達到目的,他裝出一副“蚩蚩”的忠厚面孔,來向少女求婚。這位單純的少女一下就被氓的虛情假意迷惑了,她絲毫不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口就答應了氓的要求,許下了“秋以為期”的諾言。婚期臨近,癡心的少女天天登上破舊的城垣眺望復關,望眼欲穿。沒看到氓的身影,她就“泣涕漣漣”,看見了他的身影,她就“載笑載言”。迎她的車一來,她就帶上嫁妝不顧一切地跟他走了。作為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女,在她的世界觀里,愛情是純潔無暇的.。既然愛神已向她敞開了心扉,那么就用不著再行考慮,可完全將自己的一生托付給他。然而正是她的天真善良,為她將來的悲劇婚姻埋下了伏筆。
其次表現為女主人公的忍辱負重。為了獲得真正的愛情,建立幸福美滿的家庭,她可謂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無怨無悔。“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多年來無論怎樣的困苦她都甘心忍受,無論多重的擔子她都愿意承挑,甚至連丈夫的暴怒虐待她也毫無怨言。然而,盡管她如此地忍辱負重,殘酷的現實留給她的只是一掬辛酸的眼淚,一幕凄慘的人生悲劇。原來那一片“信誓旦旦”的假忠誠,那一臉“蚩蚩”的假厚道,在氓“言既遂矣”之后,就逐露出來了他的廬山真面目:生活上對她拳腳相踢,感情上也變得三心二意。盡管如此,女主人公追求理想愛情的夢仍沒破碎,丈夫的辱罵毒打始終磨不掉她對他的愛,她堅信只要自己忍辱受重,維系這個破碎的家庭,丈夫終竟會有回心轉意的一天,會和她再度共建美好的家園。
最后表現為女主人公的剛烈清醒。時間是一點一點的流逝了,在無望的等待中,她逐漸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的忍辱受重是不會讓丈夫回心轉意的。因此她只能“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回憶起和氓相戀的情景,昔日的言笑,旦旦的誓言,仿佛還在眼前,何曾想到他會違背誓言?她不愿相信氓會將她拋棄。可殘酷的事實擺在她的面前,不得不讓她重新冷靜的面對這一切。“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自己的幽怨何時才有盡頭?既然如此,與其整天生活在這種恨意綿綿之中,不如痛下決心與男子割斷感情上的聯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想到這里,她終于做出了大膽的抉擇,決定從感情的旋渦中勇敢地走出來,重新找回自己。同時她又用自己的血淚教訓,告誡天下所有癡情的女子“無與士耽”,因為“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否則就會重蹈她的覆轍。
可見,愛情需要時時更新,否則就有可能破裂。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把最刻薄的話留給最親愛的人;心中的關愛脫口而出時,卻變成了埋怨;對愛的渴望也總是以指責對方的形式出場;愛人的一個小缺點,我們總是習慣上綱上線,最后竟然以人身攻擊而收尾。導致家庭的破裂。
因為生活不是童話,而婚姻,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十一
云寒雨冷,寂寥夜半景色凄清。獨自路上彳亍行。
荒山悄靜,依稀隱約傳來了夜半鐘聲。循著鐘聲,來到一處禪院。聲更響,相思難平;鐘聲驚破夢,更難成。
是誰令我愁難罄?唉——悲莫罄。大學畢,就業匆,未有關系、人脈于我身。縱有滿腹經綸,無處用,處處碰壁,難掩悲情淚。樹信念,忍世俗,結人脈,本應通情達理順人心。可奈何?不被容,情無訴,只可獨傷心。
出公司,漫街頭,解憂愁。俊男靚女,滿面春風,自心亦敞開。工資未發,滿不在乎,窮開心。感發亂,塵滿面,蓬頭垢面惹人瞧。至發廊,整觀容,容光煥發精氣足。神采奕奕,滿心舒暢,以前悲傷棄。
正衣冠,調心態,重整河山待后生。復回公司,見一生面孔。命運幾何?與我相無異。此乃女子,憂慮更甚,艱難苦恨繁霜鬢。于我看,不忍心,時時處處相幫依。倆新人,互扶持,于患難,見真情。人非禽獸,知恩圖報,一來二去,紅顏知己知我心。
時光流逝,情誼更深,眉目相對,含情脈脈。于公司,漸順意,我倆人,郎才女貌人稱贊。情誼更深,愛意更濃,每日嬉笑怒罵,好不快活。不知父母意,豈敢曰與?泛舟湖上,大槐樹下,私定終身。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結婚意日濃。終下決心,戰戰兢兢,各見父母。意說明,如料想,父母不允,恩許難求。無他,唯有奮力一搏。吾與父母曰:“兒已薄祿相,幸復有此女。事業相扶持,生活常照料。兩人情終確,終身已私定。生即為鴛鴦,死亦化成蝶。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父曰:“爾乃窮小子,其乃貧家女。貧賤夫妻,百事悲哀。吾只你一子,爾受苦何能?愿你事業成,或攀富家女,此生富且貴。”語畢,吾不再言。身臥在床,輾轉反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謂其女,無偏差,父母亦不允。在外遇相見,低頭共言語:“父母不允,勿失吾心。待看形勢,隨機應變。若有逼迫,吾等私奔。吾當作磐石,汝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時光如流水,白駒過隙,我倆情誼日更深。爾等同私奔,怎奈現實窘,無以繼終日,只得回桑梓。父母之命無相許,兩人分居空悲切。其女家欲嫁。而吾窮小子,無以言表,無法以對。其女軟禁家,父母不允出。行至其窗外,陽臺不得見。只得電話言,聊表心意,徒增傷感。
忽一日,信息交流止。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兩相思。憶汝迢迢隔青天,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半年不相見,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半年后,其女父母復登門。留一信、一嬰孩,無話,匆離去。開信,上書:“吾等苦命人,有緣而無分。應結為夫婦,黃泉共為友。怎奈世事迫,孔雀東南飛。父母逼吾嫁,則吾誓不從,以死而明志。送去那嬰孩,系爾親骨肉。吾先走一步,爾將兒養大。心系鴛鴦佩,此時已分離。吾手拿一半,一半于信封。待到爾升天,切記握玉佩。以此為憑證,世代為夫妻。”讀罷淚沾襟,情緒不可抑。俯瞰那嬰孩,他亦對視我,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情緣泡影,鴛鴦夢,三生約,何堪追認?傷心哀我,負愛抱恨,決心請逃。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辭別父母,遠離這傷痛地。帶嬰孩,走遠方。女子,汝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邁步入禪院,剃度成為僧。我禪心修佛性,夢幻已今朝醒。情根愛根,恨根怨根,春花怕賦詠;情絲怨絲,愁絲愛絲,秋月怕留情。情心早化灰,禪心經潔凈。
輕觸琴弦,如風之纖細,思念為誰斷?繞指的情愫,一生的眷戀,在琵琶和鳴中,演繹了一場又一場歲的留戀;情到深處,孤寂難掩,耳畔的呢喃似花落時一聲輕嘆;情緣訴不盡笙簫,一世寂寞誰人憐,難掩相思雨。
看破紅塵,內心無欲無求,經歷過的情愛恍若隔世。瑟瑟的蒼穹,綿綿的清愁,在誰的琴曲下柔成了一個千千心結?月落烏啼,那又是唱響了誰的風霜千年?藕花深處,煙雨樓臺依舊是滄海茫茫。今宵的我,無由得卻飲醉在了前世的那一場曉風殘月里。
禪院蕭蕭嘆孤影,仿似杜宇哀聲泣血夜半鳴。隱居山林,菩提,伴我苦敲經;凡塵,那堪復聽。情似煙輕,為愛為情恨似病,對花對月懷前程。徒追憶,花月證。情人負我,變心負約太不應,相思當初枉心傾,怨句妹妹太薄幸。怎可獨自離去,留我在這人世間。
禪院鐘聲,深宵冷清。夜半有恨,我人已淚盈盈。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十二
想到蘭芝對我忠貞的真如蒲葦一樣堅韌,我定當如同磐石一樣不能辜負了她的一片真情,更不能違背我們當日的誓言。
她果真去了,我當日真不該說那樣的話,真不該沖動。我當初就應該堅信蘭芝對我的忠情。我不應該像懦夫一樣詆毀蘭芝對待我如蒲葦的真情。當初或許我應該百般地請求她留下,當初,我應該不顧母親的反對,把她留下。誰知孝與蘭芝的愛情不能兼得。
今日,她走了,我該怎么辦呢?我是在世間茍且活著,忍受喪妻之痛嗎?這樣的日子又什么趣味呢?人心已死,世間即使再繁華,我也不想留戀。蘭芝走了,或許我也該走了,在這世上,所有的相思都伴隨著凄涼的秋風吹散,所有的沉痛都伴隨著冰冷的秋雨拍打在我身上。我不該懦弱地逃避現實,我多么地應該把公務與你分的孰重孰輕。于是我錯過了你。終于我失去了你,以至于此刻我如此想念你,想念你的勤勞,想念你的溫順。
你也不會被遣回娘家,受弟兄的逼迫,才造成今天這種局面。
美麗的夢和美麗的詩一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遇到你,注定將與你黃泉為友,我對于真正想要的東西,在這一刻,我明白了。我懂得了你才是我世界的所有,我懂得了沒有你的日子就像隆冬一樣毫無生機。秦羅敷即使再傾城傾國,也比不上你的美麗與溫順。
在此刻,在你死去之時,我的世界已經消失,讓我一起追隨你而去,去追尋你,追尋我們之間溫存的愛情。即使世間再多繁華,這對于我來說,早已經如深秋一樣凄涼。即使世間有太多的羈絆。
如此逼人,風已徹底吹進了我的骨頭縫里,僅僅一天時間,一切全變了,這不禁使我暗自驚心,把自己穩住,是到了在風中堅持或徹底放棄的時候了。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十三
誰的旋律,將誰纏繞?誰的凄涼,讓誰斷腸?縱有萬般真情,都會彌漫在暗淡的黑夜中。當思念化成灰燼,我仿佛看到了蘭芝的無奈,當世界依然縈繞在你的臉頰,一切的一切,都將從順入流。于是乎,我感慨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也許仲卿與蘭芝的“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在后人眼里不過是過眼云煙,什麼山盟海誓,什麼至死不渝,都是一席空話。
一朝為情死,萬念皆下情啊!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癡心,都將成為虛無。即使是無,也要固守愛情的忠貞不渝。“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哪一種”今生今世的諾言,亙古不變。
蘭芝啊!汝何所懼?即使黑暗中的愛情,我相信,真情的曙光會驅逐一切。從古至今,“不守婦道,紅杏出墻”諸多都是在形容你,但我相信你的堅強,只要自己做過的,都會無怨無悔。千般戀愛萬種情,一切盡在不言中。縱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你寧死不再嫁,只為仲卿對你許下的承諾,你的專情,你的專一,讓我傾佩。
君淚盈,妾淚盈,
洛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十四
自漢樂府中“君既為儂死,獨活為誰施”到梁祝化蝶,再到西方的羅密歐朱麗葉,殉情似乎成為了證明愛情的絕佳方式。
而當我第一遍讀完《孫雀東南飛》時,亦曾以為這只是一首描寫愛情沖破封建束縛的敘事詩,內心頗為不屑。畢竟,我更向往《泰坦尼克號》中為了愛情而活下去的人生態度。
而當深度解讀到蘭芝后,我為我第一次的淺薄感到愧疚,也并非是殉情,而是“殉義”。
“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美人之美,美在風骨。作為世家貴女,她自小學婦功,習儀態,守禮節。手如蔥根,口含朱丹。蓮步微移間如青蓮破浪,流風回雪。
蘭芝的美,在于她的莊重。世人常道女為悅己者容,可即使焦仲卿不在,蘭芝仍然盛裝打扮。無關張揚,無關妖媚,只是出于對自己的尊重。無人悅己,我自悅己。丈夫不在,亦要鄭重對待每一天。即使將回娘家,內心荒涼千瘡百孔,也要梳洗四五道,自身地高傲地漂亮地離開這里,而非發如蓬草,哭紅了雙眼后落魄收場。
蘭芝之美,在于她的真摯。本為天之驕女,卻為焦仲卿走下神壇。本有無數鮮怒馬的少年郎可供選擇,她卻偏偏愛上了僅為府吏的焦仲卿,“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生者同寢,死當同陵。”她的愛,濃烈似火,一往直前。他人再好,終不是你。蘭芝信奉著對焦仲卿的愛,真摯純潔。
蘭芝之美,在于她的決絕。她愛焦他仲卿,卻不愿為改變自我,忍受壓迫,任勞任怨并非善良,而是懦弱。她自請下堂,不是不痛,只是不遠被腐去棱角。她知與焦仲卿再難相見,亦曾有過放下過往的念頭,譬如陸游唐婉的《釵頭鳳》令多少人潸然淚下,其間真情自是不假,可唐婉不也嫁作她人婦?不是不愛,只是不能繼續了。最后一次,蘭芝走到街頭試圖埋葬自己的脆弱,她本想將深情吞咽入喉,卻又見到[]那人踏馬而來,日瞑,馬鳴悠悠,多少深情說不盡,只留詩,一聲嘆,她以為這會是相忘于江湖的最后一面,卻不料焦仲卿竟撕碎她的尊嚴。她本就是極其固執的人,更不許他人折辱她的尊嚴,尤其是當被她最愛的人質疑是,魯迅以血存軒轅,劉蘭芝便以死證清白。
“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何其決絕。她凜然赴死,毫不遲疑。以她的血,全了她的尊嚴。
古今容貌出眾者,不知幾許也。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絕美外表下是脆弱的靈魂。可美人之美,美在風骨,如劉蘭芝般鐵骨錚錚者,可謂美人。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十五
這天,風最后一次摩擦著臉頰,最后的風仿佛顯得更加的輕柔、舒適。風吹云飄,烏云也加快了籠罩整片天空,枯葉也被無情得甩落,飄零在一片秋色中,最終脫離了那唯一的依靠。
她,輕輕的閉上了雙眼,就如那清亮的澗水,只是無助地抱住飛鳥的倒影,等待回歸,而飛鳥飛回那一澗流水早已物是人非。這一切以塵埃落定的沉痛在蘭芝心里汩汩流過……她毅然決定了,“攬群脫絲履,舉身赴清池”,任淚水決堤,任漣漪飛逝。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多么好的一個女子,只為一句“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的誤會,和兄長的威逼,促使蘭芝一躍而下,用死的代價換來了對愛情的堅貞。
然而焦仲卿,在無奈地思考,回憶。很冷靜地。腦海中回蕩起昔日與蘭芝的溫馨畫面,流露出一種甜甜的歡樂香味。然而,這畢竟是昔日的夢。此時的他,矛盾如浪潮般涌上心頭——愛情與親情,難舍難分,究竟如何是好。風聲瀟瀟,焦似乎聽懂了蘭芝的呼喚,淚開始把眼眶濕潤了,一滴一滴地濺下來。他拿起了韁繩,策馬飛跑在青石板路上,風咧咧地刮著他的臉,卻不知自己已淚流滿面。
到了那樹下,知道蘭芝已為他殉情,焦不再徘徊,不再猶豫,他給不到蘭芝幸福,決定不可以再辜負她。“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他,也應著當日的誓言,自掛東南枝,陪君至黃泉。
心碎的時候。
秋聲格外讓人悲。
天若不盡人意。
我愿生死相隨。
情深的時候。
哪種離別不傷悲。
這次癡心赴水。
何時何地相會。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十六
秋日突然神傷,碎雪零星滿樓,夕陽凄涼地依在山頭。
秋菊開了,星星點點,愁容滿面。
我安靜地穿過花園,心底涌上無限悲涼,秋菊盛開的時候,是我與夫君續緣之日,秋菊又開了,是我與夫君緣盡之日。
“年年寒水斷腸處,惟有淚兩行,寂寞梧桐染院鎖清秋,是離愁,月如鉤,物事人非事事休,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兩處閑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滿心凄苦,無語訴說,心如裂帛淚如泉涌。
夫君有苦難言,婆婆對我已沒有恩情,園中花兒也好似不舍與我匆匆作別,淚光閃閃、飽滿深情、我亦又舍得?可婆婆逼催,只能揮淚作別,縱有萬般無奈,千種留戀,無人領會,意決去。
“為伊消得人憔悴,雙溪舴艋難載愁,煙雨黃昏,非那點點愁,西風調碧樹,望盡天涯路,風飄飄、心悠悠、腸斷情深處。”
月兒彎彎,暮色低沉,經過婆婆門前,婆婆熄燈就寢,無奈,只得回房,夫君滿臉愁緒,看我進來說道:“并非我無意留君,母命難違。”我苦笑:“夫君何出此言?不必多慮,知君重情重意,豈可怨君?”夫君擁我而泣。
長夜難眠淚沾襟,輾轉反側不能寐,與君深情相望,淚眼訴惆悵,逝者如斯,不知東方之既白。
終到哀腸斷情處,訴君如蒲葦,蒲葦紉如絲,愿君作磐石,磐石無轉移,君嗚咽、高馬轉頭、萬丈塵土起、淚眼把君望。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相見時難,別亦難,人不寐,孤夜難熬盡,高樓請酒入斷腸,化作相思淚。”
哥哥許我與人家,心如死水淚如雨下,可憐衷情人,如今兩相隔。
“紅藕香殘玉簞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欲語淚先流。”
夜夜思君切,盼君早日歸,惆悵馬悲傷,躡履相逢迎,嗟嘆!便心傷。“自君別我后,日夜思君苦、逼迫有兄弟、以我應他人!”君泣擁入懷,哽咽不成聲,“生不能日日相守不離不棄,但愿黃泉下相見,永不分離!”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冷落清秋節、楊柳岸、曉風殘月、綿綿愁,一江春水向東流。”
今生與君緣分已盡、來生,愿廝守至死不瑜。
冷冷清秋、紅裝雅容、心與君作別,尸留人間魂伴君,與君化為蝶,比翼雙雙飛,含笑躍清池,愿與君相見!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十七
第一次讀完孔雀東南飛,真的沒感覺,平靜的如一汪死潭。愛情的悲劇太多,多得讓人嘖嘖稱奇。太完美的東西總是沒人欣賞,如同給斷臂的維納斯加上雙臂,那無疑是一個敗筆。
死,是大多數悲劇中的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局,活著,相思之苦會讓你生不如死。有一句話叫做:百年修的同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如果非要找一個理由,那就是他們的道行不夠深。劉蘭芝這個形象,比較之下還是比較喜歡,我覺得她反抗焦母,只是一種無奈,或者自遣回家只是留一個較軟弱的`尊嚴,比起虞姬的烏江自刎,簡直不值一提。他的心理活動很簡單,愛情是純潔的,容不得一點瑕疵,它可以為了愛去死,但又太多俗套。如果她真的是想反抗到底,那么死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如果她是一個忠孝的人,那么死又是一種不負責任。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愛一個人不一定要得到他,看著她得到幸福其實更是一種偉大的愛。只是有人將愛看得太自私,零距離接觸,你只會看到它更多的缺點。距離不會讓愛變得淡泊,只會讓愛變得更無形,但你卻隨時能感覺到他的愛。如果劉蘭芝能明白這些,他會覺得赴清池是多麼的不值。焦仲卿更不必自掛東南枝。
喜歡你并不怕別人愛你,但害怕你站在我面前心里卻想著另一個人。所以即使劉蘭芝嫁給了別人,但她還是愛著焦仲卿,而焦仲卿也同樣忘不掉劉蘭芝。這就足夠了。愛不一定要海誓山盟,愛不一定要相依看夕陽西下。只要你愛過一個人,真心愛過,這就足夠了。
思念一個人是幸福的,被人思念更是一種幸福,因為你知道在天涯海角,有一個人為你傷心為你流淚。
癡情并不一定等于殉情,殉情只能證明你愛一個人,但不能說明你比別人更愛她。有一種愛叫放手,為愛放棄地久天長。
時間在你的感嘆和惋惜中劃過,沒有一絲痕跡。當你再讀這篇文章時,發現時代變了,但愛情的忠貞沒有變。忠,就是拿一把劍插在自己心里,當你選擇忠的時候,你已替自己掘好了墳墓,只是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掉進去而已。這時時間對你來說已毫無意義,因為結果早已注定。愛也如此,完美的愛太稀少,只能用淚水來彌補。
孔雀東南飛讀后感孔雀東南飛暗喻了(優質18篇)篇十八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東南庭樹下,劉蘭芝,那個善良而又堅忍的女子,含淚回眸,你在通過那低矮的殘墻望誰?是那個深愛你的仲卿嗎?蘭芝,你的淚并未落下,你想仲卿也不想看見你哭泣吧,所以你笑了,笑顏如花,孰不知迷倒了多少風流才子,你在想仲卿何時攜一身風塵來與你將那諾言詮釋-誓天不相負。你也曾苦苦奔波于這喧囂的.塵世,追尋著你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