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工作計劃的編制要注重綜合性和整體性,使各項工作相互銜接,形成完整的教育鏈條。這是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編寫的幼兒園工作計劃,內容詳實全面。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一
教師的專業發展對教師自身的學習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專業學科知識,還要具有教師專業技能,所有這一切,都要求我要加快自身學習的速度,緊握時代脈搏,緊跟改革步伐,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思維、新理念。本學期為進一步加強舞蹈對的團隊力量,將繼續按照園內的相關安排,積極帶動各教師加強專業化水平,提升專業功底。先將本學期的具體工作安排如下:
本月主要是尋找相關的資料和視頻,為“三八”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1、圍繞“三八”主題活動,組織教師排練2―3個節目,作為“三八”聯歡會的節目。節目選擇不會過難,會選擇一些簡單、易學的舞蹈、小品、相聲等。
2、尋找晨練的新素材,晨練中的素材時間長了就有點陳舊了,需要增添新的血液,才能夠喚醒心底的那份沉睡的激情,所以本月中還要組織教師學習新的晨練活動,基本選材是健美操、爵士、肚皮舞等,健美操的比例要多一些吧。
1、本月初期要選擇“六一”的的節目素材,首先要聽取園領導的一些建議與意見,為我的選材增添更廣泛的空間。
2、中期開始節目的排練,首先是對人員的選擇,緊接著是對排練的時間進行安排,最后是動作的排練。
1、月初是對“六一”節目的鞏固與練習,讓我們的節目能夠更加的出彩。
2、月中期是對節目進行隊列的排練。
相信通過我們今年的早安排、早動手,能夠使節目更加的精彩。總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按照計劃嚴格執行,把工作落實好,力求取得最佳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二
小班舞蹈課教學計劃由于小班幼兒剛接觸舞蹈,對一切都特別好奇,且興趣較濃。因此在教學中要激發和保持這種興趣。但小班幼兒的自制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差,所以教學活動要形象、生動有趣。針對這些,我在小班教學中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
1、律動練習、走步練習。根據走步的方法和節奏、速度、力度來表現不同的人物及情緒,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壯的走,歡快的走。
2、碎步練習、蹦跳步練習。根據幼兒步伐來選擇相應的歌曲來表達游戲或律動,來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掌握身體平衡,培養幼兒的節奏感。例如《乘飛船》《小鳥飛》等。
4、律動《劃船》模仿劃船動作。學習按照音樂的節奏使手臂和身體動作相協調。
5、律動《這是小兵》模仿小兵吹號、打銅鼓、開槍、開炮等動作。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表現能力,陶冶幼兒的興趣和品格。學習弓箭步和單腿跪等動作。
6、《攤推手》掌握攤、推手,轉動手腕等基本動作。
7、《踢小球》模仿踢小球動作。學習原地跑。用腳盤球、踢球、停球、用頭頂球、雙腳跳起、雙手抱球等動作。
8、《撲蝴蝶》模仿撲蝴蝶動作。學習蹦跳步。
2011年2月。
中班舞蹈課教學計劃中班幼兒對舞蹈有了初步的接觸,且基本功達到了一定要求,因此中班的舞蹈要帶有一定的表演性。
1、舞蹈《小紅帽》學習基本動作:踏步擺手、蹦跳步、踵步、后踢步、吸跳步、等。
2、律動《小魚游》模仿小魚游水的動作,兩腳用碎步,手臂的動作較多。小魚游水時,可向前、向左、向右、向后及可轉圈。
3、舞蹈《跨世紀的新一代》學習基本動作:踮步、跳點步、旁點步等。
4、舞蹈《摘葡萄》學習基本動作:學習進退步,要求一前一后的墊步。邁步轉身、三步、三步一抬、碾步、手腕花,學習手腕花時,要求轉動手腕要柔軟,靈活動作,不要僵硬,眼睛跟著手轉動。認識手腕花是新疆舞的基礎動作。
5、《開槍,開炮》游戲模仿解放軍開槍開炮的動作。增長幼兒團結一致的精神。認識踵趾步的步法,掌握步法的要求。
7、《表情歌》訓練幼兒的表情,做出豐富的臉部表情。在舞蹈游戲中進行舞蹈練習。
8、《邀請舞》基礎動作:碎步走,小步跑時做到兩腳踮起,用前腳掌輪流快速地向前走,膝蓋稍彎曲。在小跑時要求步子輕快,速度均勻。鍛煉幼兒的相互合作精神。為便于幼兒記憶,邀請時按音樂節奏口唱。
1、基本訓練前、后抬腿,大踢腿,前、后滾翻,掌握前、后滾翻的技巧,訓練腿部控制能力。
2、舞蹈《格桑花》學習基本動作:顫膝、退踏步、嘀嗒步、搖步、悠步等3、舞蹈《草原小騎手》學習基本動作:跑馬步、硬腕、提壓腕、硬肩、柔肩、笑肩等。
4、手絹花組合學習基本動作:單臂花、雙臂花、雙開花、雙繞花、雙蓋花等。通過各種手絹花動作的訓練使幼兒初步掌握一些民間舞蹈的風格特色。戰線幼兒活潑、歡快的性格。
5、舞蹈《摘葡萄》學習基本動作:學習進退步,要求一前一后的墊步。邁步轉身、三步、三步一抬、碾步、手腕花,學習手腕花時,要求轉動手腕要柔軟,靈活動作,不要僵硬,眼睛跟著手轉動。認識手腕花是新疆舞的基礎動作。在做好日常教學工作的同時,我將認真排練各節日的舞蹈節目。以上是我本期的教學計劃。教學目的和任務:舞蹈教學是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教育形象、生動活潑、感染力強,是幼兒十分喜愛、易于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舞蹈教育適合幼兒的發育成長,使之更好地掌握身體,便于有表情地、創造性地使用動作語言,以表達豐富的內心世界。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三
一、基訓部分地面:
1、勾繃腳組合拍手(訓練目的:腳的靈活與后背直立)。
2、吸伸腿組合(訓練目的:腿直腳繃有延伸感)。
3.、前壓腿組合(訓練目的:前腿韌帶的柔韌性)。
4、青蛙趴(訓練目的:為橫叉打基礎)。
5、手抓腳踝跪下腰,手撐地起后彎腰(訓練目的:腰的柔韌性)(輔助練習:推腰1、2。推胯前頂。兩頭起撐花籃。)。
二、中間:
1、走步與拍手組合(訓練目的:沉肩拔背走步與節奏訓練)。
2、蹦跳步組合(訓練目的:訓練膝蓋靈活與正步位)。
3、頭與肩的動作組合(訓練目的:正確做到低頭、仰頭、轉頭與肩的靈活性)。
4、站的練習(改變自然體態:如沉肩、收腹、拔后背等)。
三、成品舞蹈。
《快樂的我》。
計劃在(18節課)完成以上內容與訓練。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四
2、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覺。
3、發展學生的柔韌性和協調性,樹立學生大膽表現的個性。
4、增進學生的靈活的形體,培養學生群體的合作精神。
5、培養學生舞臺表現能力,增進他們的表現欲。
6、使學生們對舞蹈表演產生濃厚的興趣,善于用肢體語言表現自己最美麗的一面。
3、通過舞蹈特長培訓使孩子們的形體得到良好的發展,使學生們在舞蹈訓練中感受舞蹈的樂趣,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
4、了解我國不同民族舞蹈和外國個別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訓練的基礎上感受舞臺表演使孩子們的特長得到充分展示。通過各種民族音樂學習表演各種民族舞蹈。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五
轉眼間,愉快的暑期生活結束了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新學期里,幼兒園大班教師如何制定舞蹈教學計劃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舞蹈計劃,歡迎閱讀。
第一學期。
適齡寶貝:3-6歲。
教學目標:
1、讓孩子認識身體各部位的同時,增強舞蹈方向感,做到初步簡單動作協調。
2、逐步規范舞蹈姿態,基本做到腿直、腳繃、背挺。
3、增強孩子對音樂律動的感覺,提高學習舞蹈的興趣。
4、發展幼兒柔韌性和協調性,幫助樹立孩子的勇敢自信。
5、培養孩子舞臺感覺及團結友愛合作意識。
教學內容:
1、節奏訓練。
2、基本功訓練。
4、舞臺感訓練。
幼兒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可以逐步培養孩子的節奏感,領略舞蹈及音樂的無窮樂趣,它對幼兒身心健康,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兒童參加生動活潑的舞蹈訓練和表演活動可以增長他們的體力,促進幼兒骨骼發育、肌肉、呼吸、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的身理機能發育。舞蹈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導孩子們用肢體來詮釋音樂,擁有與眾不同的優雅氣質和美麗、健康,體型,增強自信以及勇于展示自我的能力。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舞蹈興趣班幼兒絕大部分是中大班幼兒,并且有的大班幼兒已有過半年至一年的舞蹈基礎,對音樂的感受力、協調能力的發展已比較完善。而中班幼兒只是剛剛起步,有些插班生則對舞蹈一無所知。這樣的混合班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較大的難度。這便需要我們老師策劃出新穎適合的教學內容,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耐心的教學態度,使幼兒產生親切感,提高對舞蹈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開展分層次和大帶小等等多種的教學活動形式,使每名幼兒在舞蹈興趣班的學習中都能得到發展。
二、工作目標:
1、通過教師指導,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發展舞蹈潛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全發展.
2、訓練幼兒協調,速度,肌力,耐力,瞬發力,柔軟性等基本能力.
3、進行形體訓練并學會簡單的舞蹈基本動作,并知道其名稱。
4、在訓練過程中鍛煉幼兒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5、培養幼兒具備透過舞蹈,提高幼兒對舞蹈藝術的審美能力、表達思想、情意的創作能力。
三、具體工作安排。
第一周:熟悉幼兒,激發舞蹈興趣。
1、交代舞蹈的常規要求。
2、方位、站姿的練習。
新授:組合:芭蕾手位(配樂:仙境)。
第二周:復習:芭蕾手位(配樂:仙境)。
新授:
1、勾繃腳練習。
2、走步和敬禮(組合)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三周:復習:走步和敬禮(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
1、地面壓腿(前腿、旁腿)。
2、壓腿組合。
(配樂:小木偶)。
第四周:復習:壓腿組合(配樂:小木偶)。
新授:
1、手腕、頭、肩的練習。
2、音樂反應(一)。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五周:復習:音樂反應(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
1、手臂動作練習。
2、音樂反應(二)組合。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六周:復習:音樂反應(一、二)。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
1、壓垮的練習。
2、擴指組合。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七周:復習:擴指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
1、腰的練習。
2、彎腰、轉腰組合。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八周:復習:彎腰、轉腰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前壓腿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九周:復習:前壓腿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雙吸腿(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周:復習:雙吸腿(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腳位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一周:復習:腳位組合(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頭部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二周:復習:頭部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擺臂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三周:復習:擺臂組合(歌曲: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
1、蹦跳步。
2、匯報演出準備(手絹花:喜洋洋)。
共
2
頁,當前第。
1
頁
1
2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六
1、訓練幼兒手位的同時,鍛煉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及動作韻味的培養。
2、加強幼兒地面形態動作的練習,要求幼兒學習正確的吸氣、呼氣。
3、感知音樂、理解內容,在音樂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以動作姿態來表現音樂。
4、喜歡參加舞蹈活動,積極主動用身體動作探索,并樂意與他人合作。教學內容:
一、基本功練習:勾繃腳、地面壓腿、一位練習。
二、手位練習:蘭花指、提碗、壓碗、虎口掌、芭葉掌。
三、舞蹈:《小紅帽》、《上學歌》2015年幼兒園舞蹈教學計劃的延伸閱讀——工作計劃的寫作注意事項不論哪種計劃,寫作中都必須注意掌握以下五條原則:第一,對上負責的原則。要堅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上級的指示精神,反對本位主義。第二,切實可行的原則。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定目標、定任務、定標準,既不要因循守舊,也不要盲目冒進。即使是做規劃和設想,也應當保證可行,能基本做到,其目標要明確,其措施要可行,其要求也是可以達到的。第三,集思廣益的原則。要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博采眾長,反對主觀主義。第四,突出重點的原則。要分清輕重緩急,突出重點,以點帶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五,防患未然的原則。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七
新授:1.頭組合:培養孩子的頭部上下左右方位感。
第二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走步(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三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2.胸肩組合:培養孩子開并胸肩伸展姿態。
新授:音樂反應(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四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3.壓腿組合:培養孩子前旁腿的柔韌性。
新授:音樂反應(二)(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五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4.壓大胯組合:培養孩子胯部的柔韌性。
新授:3擴指(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六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5.腰背肌組合:培養孩子的腰部背部正確姿態。
新授:4手臂動作(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七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6.腰組合:培養孩子腰部的柔韌性。
新授:5彎腰、轉腰(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八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7.腿組合:培養孩子的后退和腰部的柔韌性。
第九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律動部分1.《走路》。
第十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律動部分2.《小手小腳》。
第十一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律動部分3.《我的本領多么大》。
第十二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6前壓腿(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三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7雙吸腳(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四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8腳位(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五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9頭的動作(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六周:基本功訓練。
新授:10擺臂(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八
5.展現幼兒本身的表現力(表情訓練)6.節奏訓練(音樂游戲配合步伐訓練)8.(成品舞蹈)。
小班(啟蒙班)。
二、小班。
三、中班。
適齡寶貝:3-6歲。
教學目標:
1體各部位的同時,增強舞蹈方向感,做。
教學內容:
3編排。
腰和胯的練習。
綜合素質組合第一、讓孩子認識身、節奏訓練、基本功訓練、幼兒成品舞蹈、舞臺感訓練。
7.一、基訓部分地面:
1、勾繃腳組合拍手(訓練目的:腳的靈活與后背直立)。
2、吸伸腿組合(訓練目的:腿直腳繃有延伸感)。
3.、前壓腿組合(訓練目的:前腿韌帶的柔韌性)。
4、青蛙趴(訓練目的:為橫叉打基礎)。
5、手抓腳踝跪下腰,手撐地起后彎腰(訓練目的:腰的柔韌性)(輔助練習:推腰1、2。推胯前頂。
二、中間:
1、走步與拍手組合(訓練目的:沉肩拔背走步與節奏訓練)。
2、蹦跳步組合(訓練目的:訓練膝蓋靈活與正步位)。
3、頭與肩的動作組合(訓練目的:正確做到低頭、仰頭、轉頭與肩的靈活性)。
4、站的練習(改變自然體態:如沉肩、收腹、拔后背等)。
三、成品舞蹈。
《快樂的我》。
計劃在(18節課)完成以上內容與訓練。
一、舞蹈教學目標。
中間動作:大踢腿(前旁后)、基本姿態、舞姿訓練。
二、舞蹈的基本訓練。
三、民族民間舞、幼兒舞訓練。
幼兒舞蹈是每個幼兒都能參加的大眾化舞蹈,它是以增強體質、建立正確的身體姿勢概念,把握基本舞蹈動作,塑造健美的形體,促進身體全面均衡地發育為努力方向的。
(一)進行基本時間、空間、方位的練習。
(三)律動練習。
律動練習實際也就是按照一定節奏規律進行的舞蹈小組合的練習。律動練習以各種簡單的、典型性的舞蹈動作為手段,根據不同的音樂性質、節拍、速度等變化來做不同的律動性的練習,它既可以是單一動作的重復練習,也可以是幾個關聯的動作連接成的律動組合練習,這種律動組合,就是一個小舞蹈組合。由于幼兒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心肺功能差,肌肉不發達,輕易疲憊,運動神經尚不健全等生理特點,所以,幼兒的律動組合不應過長、過于復雜,應以簡單、有趣為主。另外,幼兒有著喜歡進行形象思維和愛模仿的特點。
(四)歌伴舞。
幼兒喜歡邊歌邊舞,在幼兒學習歌唱或表演歌唱當中,假如配上與歌詞大意相符的簡單、形象的舞蹈基本動作,就能使幼兒更快地學會歌唱。而竊冬幼兒在歌伴舞或舞伴歌當中,加深了對歌曲的理解,并能培養幼兒對歌曲內容和音樂的形象表達能力。
(五)集體舞。
幼兒園舞蹈班教學計劃舞蹈班教學計劃新學期新的開始,本學期由我擔任舞蹈班的教學工作,通過開學的家長會和一周的教學實驗課,我對各年齡班的幼兒基本情況有了大致了解,下面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本期的教學計劃。
一、小班舞蹈課教學計劃由于小班幼兒剛接觸舞蹈,對一切都特別好奇,且興趣較濃。因此在教學中要激發和保持這種興趣。但小班幼兒的自制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差,所以教學活動要形象、生動有趣。針對這些,我在小班教學中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
1、律動練習、走步練習。根據走步的方法和節奏、速度、力度來表現不同的人物及情緒,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壯的走,歡快的走。
2、碎步練習、蹦跳步練習。根據幼兒步伐來選擇相應的歌曲來表達游戲或律動,來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掌握身體平衡,培養幼兒的節奏感。例如《乘飛船》《小鳥飛》等。
4、律動《劃船》模仿劃船動作。學習按照音樂的節奏使手臂和身體動作相協調。
5、律動《這是小兵》模仿小兵吹號、打銅鼓、開槍、開炮等動作。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表現能力,陶冶幼兒的興趣和品格。學習弓箭步和單腿跪等動作。
6、《攤推手》掌握攤、推手,轉動手腕等基本動作。
7、《踢小球》模仿踢小球動作。學習原地跑。用腳盤球、踢球、停球、用頭頂球、雙腳跳起、雙手抱球等動作。
8、《撲蝴蝶》模仿撲蝴蝶動作。學習蹦跳步。
二、中班舞蹈課教學計劃中班幼兒對舞蹈有了初步的接觸,且基本功達到了一定要求,因此中班的舞蹈要帶有一定的表演性。
2、律動《小魚游》模仿小魚游水的動作,兩腳用碎步,手臂的動作較多。小魚游水時,可向前、向左、向右、向后及可轉圈。
3、舞蹈《跨世紀的新一代》學習基本動作:踮步、跳點步、旁點步等。
4、舞蹈《摘葡萄》學習基本動作:學習進退步,要求一前一后的墊步。邁步轉身、三步、三步一抬、碾步、手腕花,學習手腕花時,要求轉動手腕要柔軟,靈活動作,不要僵硬,眼睛跟著手轉動。認識手腕花是新疆舞的基礎動作。
5、《開槍,開炮》游戲模仿解放軍開槍開炮的動作。增長幼兒團結一致的精神。認識踵趾步的步法,掌握步法的要求。
7、《表情歌》訓練幼兒的表情,做出豐富的臉部表情。在舞蹈游戲中進行舞蹈練習。
8、《邀請舞》基礎動作:碎步走,小步跑時做到兩腳踮起,用前腳掌輪流快速地向前走,膝蓋稍彎曲。在小跑時要求步子輕快,速度均勻。鍛煉幼兒的相互合作精神。為便于幼兒記憶,邀請時按音樂節奏口唱。
》學習基本動作:顫膝、退踏步、嘀嗒步、搖步、悠步等。
3、舞蹈《草原小騎手》學習基本動作:跑馬步、硬腕、提壓腕、硬肩、柔肩、笑肩等。
4、手絹花組合學習基本動作:單臂花、雙臂花、雙開花、雙繞花、雙蓋花等。通過各種手絹花動作的訓練使幼兒初步掌握一些民間舞蹈的風格特色。戰線幼兒活潑、歡快的性格。
5、舞蹈《摘葡萄》學習基本動作:學習進退步,要求一前一后的墊步。邁步轉身、三步、三步一抬、碾步、手腕花,學習手腕花時,要求轉動手腕要柔軟,靈活動作,不要僵硬,眼睛跟著手轉動。認識手腕花是新疆舞的基礎動作。在做好日常教學工作的同時,我將認真排練各節日的舞蹈節目。以上是我本期的教學計劃。教學目的和任務:舞蹈教學是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教育形象、生動活潑、感染力強,是幼兒十分喜愛、易于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舞蹈教育適合幼兒的發育成長,使之更好地掌握身體,便于有表情地、創造性地使用動作語言,以表達豐富的內心世界。日期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第一周把身體訓練成有表現力的工具,動作協調,對動作、音樂、節奏等的感知更敏銳。基本功訓練(1)地面壓腿第二周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
1、基本功訓練(1)地面壓腿、(2)雙吸腿第三周把身體訓練成有表現力的工具,動作協調,對動作、音樂、節奏等的感知更敏銳。
3、小碎步練習。
4、神秘的森林。
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第十一周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和協調性與柔韌性。
1、基本功訓練(1)地面。
(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
2、訓練組合《踏浪》。
3、小碎步練習。
4、神秘的森林。
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6、春天在那里第十三周培養創造力、即興表演能力以及藝術欣賞力和鑒力。
1、基本功訓練(1)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
2、訓練組合《踏浪》。
3、小碎步練習。
4、神秘的森林。
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6、春天在那里第十四周培養創造力、即興表演能力以及藝術欣賞力和鑒力。
1、基本功訓練(1)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
2、訓練組合《踏浪》。
3、小碎步練習。
4、神秘的森林。
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6、春天在那里第十五周培養創造力、即興表演能力以及藝術欣賞力和鑒力。
1、基本功訓練(1)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
2、訓練組合《踏浪》。
3、小碎步練習。
4、神秘的森林。
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6、春天在那里。
7、小鳥小鳥第十六周1、把身體訓練成有表現力的工具,動作協調,對動作、音樂、節奏等的感知更敏銳。
2、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
3、培養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共同合作的能力。
現力的工具,動作協調,對動作、音樂、節奏等的感知更敏銳。
2、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
3、培養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養創造力、即興表演能力以及藝術欣賞力和鑒力。
1、基本功訓練(1)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
2、訓練組合《踏浪》。
3、小碎步練習。
4、神秘的森林。
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6、春天在那里。
7、小鳥小鳥。
8、恰恰恰第十八周1、把身體訓練成有表現力的工具,動作協調,對動作、音樂、節奏等的感知更敏銳。
2、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
3、培養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養創造力、即興表演能力以及藝術欣賞力和鑒力。
1、基本功訓練(1)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
2、訓練組合《踏浪》。
3、小碎步練習。
4、神秘的森林。
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6、春天在那里。
7、小鳥小鳥。
8、恰恰恰第十九周1、把身體訓練成有表現力的工具,動作協調,對動作、音樂、節奏等的感知更敏銳。
2、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
3、培養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養創造力、即興表演能力以及藝術欣賞力和鑒力。
1、基本功訓練(1)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
2、訓練組合《踏浪》。
3、小碎步練習。
4、神秘的森林。
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6、春天在那里。
7、小鳥小鳥。
8、恰恰恰第二十周1、把身體訓練成有表現力的工具,動作協調,對動作、音樂、節奏等的感知更敏銳。
2、培養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
3、培養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共同合作的能力。
基本功訓練(1)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
2、訓練組合《踏浪》。
3、小碎步練習。
4、神秘的森林。
5、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6、春天在那里。
7、小鳥小鳥。
8、恰恰恰 舞蹈班教學計劃(小班)舞蹈教學計劃l九月份:目標:吸引幼兒興趣,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內容:a.律動練習、走步練習。根據走步的方法和節奏、速度、力度來表現不同的人物及情緒,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壯的走,歡快的走。b.碎步練習、蹦跳步練習。根據幼兒步伐來選擇相應的歌曲來表達游戲或律動,來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l十月份:內容:小跑步、后踢步、點步目標:根據舞蹈和幼兒發展水平的變化,讓幼兒能夠在歌表演以及游戲中進一步體會各種舞蹈步伐的特點。l十一月份:踮步、踏點步、小跑步目標:通過幼兒在對這三種步伐的學習,培養幼兒的形體,增強幼兒足尖、足踝的力度及準備部位的協調性。l九月份:內容:模仿動作:打鼓,吹喇叭、小鳥飛、小兔跳、開火車、摘果子目標: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表現能力,陶冶幼兒的興趣和品格。l一月份:基本功練習-勾繃腳、地面壓腿、一位練習、一位。手位練習:蘭花指、提碗、壓碗、雙晃手、單晃手、虎口掌、芭葉掌。目標:
1、訓練幼兒手位的同時,鍛煉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及動作韻味的培養。
2、加強幼兒地面形態動作的練習,要求幼兒學習正確的吸氣、呼氣。教學目的和任務:舞蹈教學是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教育形象、生動活潑、感染力強,是幼兒十分喜愛、易于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舞蹈教育適合幼兒的發育成長,使之更好地掌握身體,便于有表情地、創造性地使用動作語言,以表達豐富的內心世界。
1、把身體訓練成有表現力的工具,動作協調,對動作、音樂、節奏等的感知更敏銳。
與集體共同合作的能力。
1、基本功訓練(1)地面壓腿、(2)雙吸腿、(3)勾繃腳練習。
2、訓練組合《我是小班的小朋友》。
3、小碎步練習。
4、我有一雙小小手。
5、辦家家。
6、洗手絹。
7、小鴨子。
8、玩具進行曲。
9、舞蹈組合《小蜜蜂》中班:
1、基本功柔韌練習。
2、勾繃腳訓練組合3、壓胯練習。
4、手腕練習。
5、小碎步組合《找朋友》。
6、腰部訓練組合7、舞蹈組合《桔子豐收》。
8、舞蹈組合《娃娃樂》大班:
1、基本功柔韌練習。
2、訓練組合《波浪柔手》。
3、腰部訓練組合4、基本功訓練組合《吹泡泡》。
5、舞蹈組合《手絹花》。
6、舞蹈組合《藍鳥》。
7、舞蹈組合《數星星》。
8、蒙古舞組合《筷子舞》。
一、班級分析:
二、學期目標:
幼兒舞蹈興趣班在訓練教學上分為兩大部分:
1、舞蹈基礎訓練。也可稱為舞蹈的基本技能訓練。
(學會基本手位,腳位及基本功的練習:大八字位、小八字位。壓腿:前壓,測壓,后壓。踢腿:前踢。
2、表演型組合。主要訓練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藝術表現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兒的天性,使幼兒的舞蹈動作能夠達到高一層次的協調流暢。
舞蹈班課時安排。
教師:廖莎莎。
一、教學目的啟蒙舞蹈班授課內容針對才接觸舞蹈幼兒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好奇心強、缺乏身體協調性的特征,以激發孩子對舞蹈及音樂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身體協調性及樂感,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為教學目的。
二、教學任務。
1、培養幼兒喜歡舞蹈和做音樂游戲。
3、學會正確的站姿和雙跪坐、交叉盤坐、伸腿坐等幾種基本姿態。
4、能按照音樂節拍做動作,培養節奏感。
5舞蹈,能在眾人面前自如地表演,培養自信心。
1壓、側壓)。
1234、擺臂。
級考級教材。
學習中國舞二學習一個成品幼兒教學目標:
周次和目標:
第一周:
1、練習隊形,站立姿勢。
2、交待舞蹈課的常規要求。
3腳的基本位置。
1位置。
2手的基本位置。
3的形態和基本位置。
1頭部、肩部練習。
2步、并步。
3“牛奶歌”
(一)第四周:
1“牛奶歌”
(一)2胸部、腰部練習。
3跳步、開合跳、后踢步。
4“牛奶歌”
(二)第五周:
1、復習舞蹈組合:“牛奶歌”前兩節2含胸屈腿、壓胯練習。
——開掌、腳跟點地。
4、新授舞蹈組合:“牛奶歌”
(三)第六周:
234第七周:
23第八周:
2第九周:
23第十周:
2、復習舞蹈組合:“牛奶歌”前三節、基本功訓練——勾繃腳、繞腳練習、基本手型——單指、空心拳、新授舞蹈組合:“牛奶歌”
(四)、復習舞蹈組合:“牛奶歌”前四節、基本功訓練——振臂、下前腰練習、舞蹈組合:“牛奶歌”
(五)、基本功訓練——雙屈腿、腰的軟度練習、強化所有舞蹈組合:“牛奶歌”、基本功訓練——胯部、膝部練習、基本手型——蘭花掌、新授舞蹈組合:“踏浪”
(一)、復習舞蹈組合:“踏浪”
(一)、基本功訓練——腳腕、手腕練習2。
3、基本步伐——腳尖點地、移動重心。
4、新授舞蹈組合:“踏浪”
(二)第十一周:
1、復習舞蹈組合:“踏浪”前兩節。
2、基本功訓練——仰臥舉腿壓胯練習。
3、基本步伐——膝彈動。
4、新授舞蹈組合:“踏浪”
(三)第十二周:
1、復習舞蹈組合:“踏浪”前三節。
2、基本功訓練——地面踢腿練習。
3碎步。
4“踏浪”
(四)第十三周:
1“踏浪”前四節。
2地面搬腿練習。
3“踏浪”
(五)第十四周:
1合:“踏浪”
2仰臥起坐、背肌練習。
第十五周:
1(一)。
2(二)。
3完成所有基本功動作。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九
一、教學任務:
1、增強對舞蹈的興趣,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節奏。通過舞蹈表演培訓使學生認識、了解舞蹈。
2、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覺。
3、發展學生的柔韌性和協調性,樹立學生大膽表現的個性。
4、增進學生的靈活的形體,培養學生群體的合作精神。
5、培養學生舞臺表現能力,增進他們的表現欲。
6、使學生們對舞蹈表演產生濃厚的興趣,善于用肢體語言表現自己最美麗的一面。
3、通過舞蹈特長培訓使孩子們的形體得到良好的發展,使學生們在舞蹈訓練中感受舞蹈的樂趣,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
4、了解我國不同民族舞蹈和外國個別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訓練的基礎上感受舞臺表演使孩子們的特長得到充分展示。通過各種民族音樂學習表演各種民族舞蹈。
二、基訓:
1、練習:壓腿(前、旁、后),踢腿(前、旁、后),控腿,腰的訓練。
2、中間動作:大踢腿(前旁后)、大跳,倒踢紫金冠,轉的技巧,舞姿訓練。
3、舞蹈技巧訓練:身、跳、翻、轉等訓練。
三、民族民間舞、成品舞蹈。
1、學習廣場舞、漢族舞、等。
教學內容。
第一階段:基本內容。
1、認識舞蹈。
2、舞蹈的基本功訓練。
第二階段:興趣培養、分類舞蹈的'基本動作體驗。
民族舞部分:漢民間舞蹈。
第三階段:完整舞蹈小組合的學習。
1、民族舞蹈。
2、形體舞蹈。
第四階段:展示。
四、教學計劃。
九月份:基本內容:。
認識舞蹈、了解舞蹈、站立的姿勢、優美的體態。
正、旁、后壓腿、行進中的正、旁踢腿。
把桿上的后踢腿、地面上的踢腿組合。
把桿上的開肩練習、下叉(豎叉、橫叉)。
跪立的空腰、跪立的下小腰。
平躺的反手撐腰、直立的涮腰練習。
十月份:興趣培養、分類舞蹈的基本動作和組合。
漢民間舞蹈的基本動作。一年級小學生學習舞蹈(歡聚一堂)。
十一月份:完整舞蹈的學習(小蘋果)(火火中國風)。
分解舞蹈動作的學習。
編排舞蹈動作的順序進行訓練。
完整舞蹈的訓練,配樂舞蹈訓練。
體能的練習、舞蹈的鞏固。
十二月份----一月份:舞蹈的展示。
鞏固舞蹈,進行展示。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十
1、認知目標:通過竹竿舞的學習,增強學生民族傳統體育知識,拓寬視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動作。
2、技能目標:學生通過學習竹竿舞的基本動作,掌握竹竿舞的動作要領,發展學生合作創編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參與民族傳統體育積極性和創造性,體會民族傳統體育帶來的樂趣,增強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品質。
1、教學重點:竹竿舞基本節奏學習。
2、教學難點:竹竿與跳桿的協調配合。
場地器材1、籃球場。
2、音響設備。
教學。
步驟時間教學內容。
預設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組織形式次數強度。
收心引趣2分鐘。
一、課堂常規。
目標:學生精力集中,
提高學習興趣。
1、師生問好。
2、通過提問與學生交流,導入課的教學目標、內容。
3、安排見習生。
1、學生成四列橫隊集合,動作快、齊、靜。
2、積極回答問題,認真聽取教師講解本節課教學目標、主要內容。
愉悅身心4分鐘。
1、喊數抱團。
目標:學生充分熱身,
對本節課學習產生興趣,期待學習。
2、徒手操練習。
1、示范領做。
1、集中注意力練習。
2、充分活動開身體各關節,以更好的預防傷病。
教學步驟。
教學內容。
預設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組織形式。
興趣培養6分鐘。
一、街舞。
目標:通過街舞練習,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增強學生的集體感。
1、組織。
2、播放音樂。
1、集中注意力練習。
2、享受街舞帶來的快樂。
1、步法練習。
2、敲竹竿練習。
3、步法和竹竿結合。
4、音樂配合完整跳好竹竿舞。
1、教師示范動作練習。
2、指揮學生練習,監督指導,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做的好的語言鼓勵,充分調動學生在練習中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3、及時點評,表揚優秀。
4、和學生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
要求:和學生互動,有活力、有激情。
1、注意力集中,積極參與到練習中去,認真練習團結協作。
2、認真聽老師點評。
3、積極參與練習,樂意接受教師指導。
4、主動展示,認真聽教師的點評,學會自評、互評。
5、和老師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
要求:團結協作、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十一
1、舞蹈基本功節奏的訓練。(難點)。
2、幼兒學習一些舞蹈造型,能夠大膽跟著音樂擺出造型,動作優美。(重點)。
3、幼兒體會舞蹈帶來的快樂。
幼兒穿上自己的舞蹈鞋、坐墊、音樂。
一、開始。
1、教師帶幼兒做基本功熱身。
2、提問:小朋友你們都拍過照片嗎?那么你們拍照片的時候都喜歡擺什么造型呢?
請個別幼兒上臺來展示,其他幼兒一起來學一學。
二、播放ppt。
1、師幼一起觀察圖片中幼兒的造型。
2、教師分動作教幼兒,提醒幼兒擺造型時的注意點。(提腰、頂胯、繃腳尖等)。
3、提問:怎么擺造型最好看?
4、教師總結:擺造型時不能亂動、要微笑、要自信。
三、播放音樂,幼兒表演。
1、教師跟著音樂節拍表演,幼兒觀察。
3、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做動作一邊練習數拍子。
請能力強的`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一起練習。
4、播放音樂,幼兒全體隨一起表演。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十二
1、通過操縱木偶表演,感受木偶動作的特征,引起對“關節”的興趣。
2、體驗與木偶共舞的快樂。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幼兒人手自制木偶一個、小木偶的音樂磁帶、紙、筆。
一、木偶跳舞。
師:前幾天,我們看了《小木偶歷險記》的影片,里面的小木偶一開始不喜歡上學,后來呀,它漸漸地變了,變得聰明又機靈,今天,小木偶又來了,現在,請出我們的小木偶。
1、聽音樂,幼兒集體操縱木偶表演:小木偶。
師:小木偶表演的真棒,我們一起表揚表揚它。
2、提問:剛才你們看了小木偶的表演,你們發現木偶的動作和我們的有什么不一樣?(體會木偶的動作是由許多不連貫的'定格動作組成的。)。
3、師小結木偶動作的特征(大關節會動)。
4、我們人的各個小關節都能動,做的動作柔軟、連貫(試著比較幾個動作)。
1、幼兒聽音樂,自己學跳木偶舞。
提問:小木偶除了會做這些動作外,還會做什么動作?
2、幼兒自由討論表演。
3、個別幼兒表演。
三、游戲“拷貝不走樣”
小木偶說我們的小朋友真聰明,學他們的動作真像。現在小木偶說要表演一個游戲給我們看看,今天他們玩的游戲是“拷貝不走樣”,也就是說木偶老師跳什么動作,你們的小木偶也要學什么動作,看你們哪個木偶學得最像。
1、師生共同做游戲。
2、幼兒自由結伴操縱木偶玩游戲。
四、記錄木偶的舞蹈動作。
1、師示范記錄方法(用單線條)。
2、幼兒邊擺放木偶邊記錄。
提醒幼兒先擺好木偶的動作,再記錄。相同的動作不要重復記。
五、展示交流。
互相交流:誰的木偶做的動作最多、最優美。(數一數、評一評、學一學記錄的動作)。
六、聽音樂,幼兒操縱木偶自由跳舞。
1、選材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愛好,通過讓幼兒在操作、記錄、表演、比較中進一步感知小木偶的動作特征。
料投放充足(幼兒人手一個自制的小木偶),設計新穎,讓幼兒百玩不厭。
2、整個活動在學一學、共同游戲等環節中充分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充分體驗到木偶和人動作之間的不同。了解到了各自動作的特殊性。
3、幼兒能根據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記錄,興趣濃厚。最多的記錄了二十幾種。該部分可根據幼兒的記錄速度和興趣,可適當延長時間。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十三
1、感受樂曲曲風,并學習看圖譜探索動作。
2、在熟悉動作的基礎上,根據音樂變換隊形。
3、鼓勵幼兒用目光、體態與同伴進行友好交流。
1、圖譜、磁帶、錄音機。
2、動作前置,經驗準備。
(一)激趣:
師:我們都是西班牙的小小斗牛士,今天,我們一起來跳快樂的西班牙舞。
(二)出示圖譜,學習隊形變化。
出示圖一:
1、師:你發現了什么?小紅人是誰?(小黃人呢?)。
小黃人走到哪里去了?小紅人有沒有動?
2、集體練習,師唱譜。
出示圖二:
1、師:怎樣才能使小人轉圈圈?
2、幼兒練習,師唱譜。
出示圖三:
1、師:小人們又在干什么呢?
2、幼兒探索,師唱譜。
(三)完整舞蹈。
(四)情感要求:目光、體態的交流。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十四
1、舞蹈基本功節奏的訓練。(難點)。
2、幼兒學習一些舞蹈造型,能夠大膽跟著音樂擺出造型,動作優美。(重點)。
3、幼兒體會舞蹈帶來的快樂。
幼兒穿上自己的舞蹈鞋、坐墊、音樂。
一、開始。
1、教師帶幼兒做基本功熱身。
2、提問:小朋友你們都拍過照片嗎?那么你們拍照片的'時候都喜歡擺什么造型呢?
請個別幼兒上臺來展示,其他幼兒一起來學一學。
二、播放ppt。
1、師幼一起觀察圖片中幼兒的造型。
2、教師分動作教幼兒,提醒幼兒擺造型時的注意點。(提腰、頂胯、繃腳尖等)。
3、提問:怎么擺造型最好看?
4、教師總結:擺造型時不能亂動、要微笑、要自信。
三、播放音樂,幼兒表演。
1、教師跟著音樂節拍表演,幼兒觀察。
3、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做動作一邊練習數拍子。
請能力強的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一起練習。
4、播放音樂,幼兒全體隨一起表演。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十五
1.掌握踵趾小跑步、踮步和小跑步的動作要領。
2.能圍繞摘果子的情節自主探究舞蹈動作,按音樂結構變化隊形跳舞。
3.體驗與同伴一起舞蹈的樂趣,感受摘果子的快樂心情。
1.音樂磁帶、隊形圖示、果園背景圖、幼兒果園采摘蘋果的照片。
2.活動前讓幼兒感受音樂,并隨音樂節拍拍手,掌握音樂節奏。
3.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6組。
1.出示幼兒果園采摘時的照片,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2.感受、理解音樂,創編摘果子的舞蹈動作。
(1)幼兒傾聽第1遍音樂,隨音樂節奏探究摘果子的動作。
然后向外翻動表示果子放進筐子。
(2)幼兒傾聽第2遍音樂,運用已有舞步經驗自由創編舞步。
教師與幼兒交流討論:用什么步子,能表現出摘果子時的喜悅心情?幼兒隨音樂自由表現,教師及時幫助幼兒梳理出踵趾小跑步、踮步和小跑步等舞步。
(3)引導幼兒手腳協調地隨音樂節奏表演舞蹈。
教師啟發幼兒圍繞去果園、摘果子、相互問候的'情節創編舞蹈。如:去果園時,我們手里拿著什么?拿著筐子去果園,用什么舞步能表現出我們的快樂心情?引導幼兒嘗試用踵趾小跑步表示去果園,然后摘果子,最后用小跑步高興地相互問候。
3.幼兒探究隊形圖示,了解隊形變化的方法。
(1)教師出示隊形圖譜,幼兒分組嘗試練習隊形。
教師引導分組練習,鼓勵每組排頭帶領全組小朋友嘗試練習“太陽形”中的一直排;練習“6個小圓”中的一個圓。
(2)幼兒集體練習隊形。
引導幼兒協商合作,排頭明確站位,6組幼兒集體練習,學習太陽形、6個小圓、大圓隊形。
(3)隨音樂,嘗試隊形變化。鼓勵幼兒隨音樂運用踵趾小跑。
變成太陽形:用踮步變成6個小圓;用小跑步變成大圓;變化隊形時,教師及時用語言提示。
4.幼兒隨音樂,嘗試完整表演舞蹈。
(1)教師帶領幼兒嘗試完整表演舞蹈,及時規范幼兒動作,鼓勵幼兒隨以音樂節奏舞動。
(2)出示果園背景圖,讓幼兒在情境中舞蹈,更好地表現豐收的喜悅心情。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十六
開展“可愛的蟲蟲”主題活動期間,各種各樣的小蟲子成為孩子們關注的焦點,毛毛蟲變蝴蝶的神奇過程尤其吸引大家。孩子們喜歡翻看毛毛蟲變成蝴蝶的教材圖畫,圖書角里《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圖書也成了孩子們的最愛。我發現“毛毛蟲變蝴蝶”這個題材非常適合進行舞蹈創編。因此,精心制作了“毛毛蟲變蝴蝶”的動畫課件和音樂,借助動畫以及段落分明的音樂,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各種身體姿勢表現毛毛蟲到蝴蝶的變化過程。這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又幫助幼兒體驗到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1感受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各種身體姿勢創編毛毛蟲變蝴蝶過程中的表情、姿態、動作。
2能與同伴友好商量、合作,創編舞蹈動作。
3充分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經驗準備:知道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卵――毛毛蟲、毛毛蟲――繭、繭――蝴蝶),有蝴蝶飛舞的動作經驗。
物質材料:“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和音樂。第一段和第二段音樂節選自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第三段音樂節選自肖邦的《仙女圓舞曲》,課件設計剪輯自《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視頻文件。
重點:根據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頭、手、軀干動作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難點:理解音樂性質,用相應的姿態、表情、動作進行表現。
1回憶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第一次欣賞音樂。
師:現在大家來聽一段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音樂。聽完以后告訴我聽起來感覺怎么樣?(感覺很優美、歡快;聽起來想跳舞……)
3第二次欣賞音樂,并播放“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
師:請遙遙和成成來表演一下。(身體扭動變成毛毛蟲,雙臂學蝴蝶飛)
1感受第一段音樂,大膽創編卵變成毛毛蟲的過程。
(1)欣賞音樂的第一部分,引導幼兒用身體、手臂創編毛毛蟲爬、鉆的動作。
師:我們來聽聽卵變成毛毛蟲活動的這段音樂,大家想想卵是怎樣活動的,我們可以怎樣將自己變成毛毛蟲。
(2)集體表現,體驗創編的樂趣。
師:我們跟著音樂來跳一跳卵變成毛毛蟲的舞,要注意動作與節奏的配合,把你們喜歡的動作用上。
(3)請大家欣賞同伴的'表演,并評價。
(4)再次集體表演,進行表情的突破。
師:舞蹈不光要有動作,還要有表情。想想好奇的毛毛蟲有怎樣的表情,該怎樣做?(睜大眼睛、要笑、嘴巴要張開)我們配上表情再來一次,我想看到最可愛的毛毛蟲。
(5)評價幼兒表現。師:有了表情,毛毛蟲變得可愛極了。
2感受第二段音樂,大膽創編動作表現毛毛蟲變成蛹的過程。
(1)欣賞毛毛蟲變成蛹的音樂。師:這段音樂是毛毛蟲的身體變成了蛹,邊聽邊想想它是怎樣變成蛹的。
(2)根據音樂的情緒,創編毛毛蟲吐絲、纏絲的動作。
師:音樂變慢了。毛毛蟲慢慢地、小心地開始吐絲把自己包起來。它怎樣吐絲的?(引導幼兒用手臂往身體的上面、下面、旁邊、前面等方位,用站著、跪著、蹲著等姿態表現“吐絲”。)
(4)評價幼兒的表現。師:你們能配合音樂的節奏,動作慢了下來,看上去很美。
3感受第三段音樂,與同伴互動。
(1)欣賞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音樂,運用已有的蝴蝶飛的動作經驗。表現毛毛蟲歡快地飛舞。
(2)與同伴互動,表現毛毛蟲變成蝴蝶后的心情。
師(根據幼兒回答不斷追問):毛毛蟲終于變成了蝴蝶,它多么高興啊。你能用什么樣的動作把快樂的蝴蝶跳出來?動作很優美,你和朋友打招呼了嗎?蝴蝶怎樣打招呼?你們一起慶祝了嗎?怎樣轉,用什么樣的步伐?還能用什么步?太好了。你們會用這么多的動作和步伐。
(3)集體練習,充分體驗創造的快樂。
師:讓我們一起跳起來吧。注意和音樂、朋友的配合。
(4)評價幼兒的表現。師:你們不僅自己會跳,還能和朋友合作。真是一群快樂的小蝴蝶。
4完整隨音樂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1)幼兒完整表現創編。師:剛才小朋友們自己編出了毛毛蟲變蝴蝶的舞蹈,我們連起來跳一次,一定要注意音樂的節奏和變化。有表情地跳出毛毛蟲變蝴蝶的舞蹈。
(2)欣賞同伴的舞蹈,并評價。
(3)再次完整表現創編,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1出示彩帶。引起幼兒的興趣。師:和朋友商量一下怎么把彩帶用到剛才的舞蹈里。
2幼兒到場地的四周取彩帶,并和同伴商量。
3請幼兒說說商量的結果后,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自由使用彩帶跳起舞蹈,
4教師總結幼兒的表現。師:你們能靈活運用彩帶,每一組都用得不一樣,還能和音樂配合,很好。
2和教師一起再次表現舞蹈。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十七
開展“可愛的蟲蟲”主題活動期間,各種各樣的小蟲子成為孩子們關注的焦點,毛毛蟲變蝴蝶的神奇過程尤其吸引大家。孩子們喜歡翻看毛毛蟲變成蝴蝶的教材圖畫,圖書角里《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圖書也成了孩子們的最愛。我發現“毛毛蟲變蝴蝶”這個題材非常適合進行舞蹈創編。因此,精心制作了“毛毛蟲變蝴蝶”的動畫課件和音樂,借助動畫以及段落分明的音樂,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各種身體姿勢表現毛毛蟲到蝴蝶的變化過程。這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又幫助幼兒體驗到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1、感受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各種身體姿勢創編毛毛蟲變蝴蝶過程中的表情、姿態、動作。
2、能與同伴友好商量、合作,創編舞蹈動作。
3、充分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經驗準備:知道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卵——毛毛蟲、毛毛蟲——繭、繭——蝴蝶),有蝴蝶飛舞的動作經驗。
物質材料:“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和音樂。第一段和第二段音樂節選自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第三段音樂節選自肖邦的《仙女圓舞曲》,課件設計剪輯自《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視頻文件。
重點:根據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頭、手、軀干動作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難點:理解音樂性質,用相應的姿態、表情、動作進行表現。
1回憶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第一次欣賞音樂。
師:現在大家來聽一段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音樂。聽完以后告訴我聽起來感覺怎么樣?(感覺很優美、歡快;聽起來想跳舞……)。
3第二次欣賞音樂,并播放“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
師:請遙遙和成成來表演一下。(身體扭動變成毛毛蟲,雙臂學蝴蝶飛)。
1、感受第一段音樂,大膽創編卵變成毛毛蟲的過程。
(1)欣賞音樂的第一部分,引導幼兒用身體、手臂創編毛毛蟲爬、鉆的動作。
師:我們來聽聽卵變成毛毛蟲活動的這段音樂,大家想想卵是怎樣活動的',我們可以怎樣將自己變成毛毛蟲。
(2)集體表現,體驗創編的樂趣。
師:我們跟著音樂來跳一跳卵變成毛毛蟲的舞,要注意動作與節奏的配合,把你們喜歡的動作用上。
(3)請大家欣賞同伴的表演,并評價。
(4)再次集體表演,進行表情的突破。
師:舞蹈不光要有動作,還要有表情。想想好奇的毛毛蟲有怎樣的表情,該怎樣做?(睜大眼睛、要笑、嘴巴要張開)我們配上表情再來一次,我想看到最可愛的毛毛蟲。
(5)評價幼兒表現。師:有了表情,毛毛蟲變得可愛極了。
2、感受第二段音樂,大膽創編動作表現毛毛蟲變成蛹的過程。
(1)欣賞毛毛蟲變成蛹的音樂。師:這段音樂是毛毛蟲的身體變成了蛹,邊聽邊想想它是怎樣變成蛹的。
(2)根據音樂的情緒,創編毛毛蟲吐絲、纏絲的動作。
師:音樂變慢了。毛毛蟲慢慢地、小心地開始吐絲把自己包起來。它怎樣吐絲的?(引導幼兒用手臂往身體的上面、下面、旁邊、前面等方位,用站著、跪著、蹲著等姿態表現“吐絲”。)。
(4)評價幼兒的表現。師:你們能配合音樂的節奏,動作慢了下來,看上去很美。
3、感受第三段音樂,與同伴互動。
(1)欣賞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音樂,運用已有的蝴蝶飛的動作經驗。表現毛毛蟲歡快地飛舞。
(2)與同伴互動,表現毛毛蟲變成蝴蝶后的心情。
師(根據幼兒回答不斷追問):毛毛蟲終于變成了蝴蝶,它多么高興啊。你能用什么樣的動作把快樂的蝴蝶跳出來?動作很優美,你和朋友打招呼了嗎?蝴蝶怎樣打招呼?你們一起慶祝了嗎?怎樣轉,用什么樣的步伐?還能用什么步?太好了。你們會用這么多的動作和步伐。
(3)集體練習,充分體驗創造的快樂。
師:讓我們一起跳起來吧。注意和音樂、朋友的配合。
(4)評價幼兒的表現。師:你們不僅自己會跳,還能和朋友合作。真是一群快樂的小蝴蝶。
4、完整隨音樂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1)幼兒完整表現創編。師:剛才小朋友們自己編出了毛毛蟲變蝴蝶的舞蹈,我們連起來跳一次,一定要注意音樂的節奏和變化。有表情地跳出毛毛蟲變蝴蝶的舞蹈。
(2)欣賞同伴的舞蹈,并評價。
(3)再次完整表現創編,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1、出示彩帶。引起幼兒的興趣。師:和朋友商量一下怎么把彩帶用到剛才的舞蹈里。
2、幼兒到場地的四周取彩帶,并和同伴商量。
3、請幼兒說說商量的結果后,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自由使用彩帶跳起舞蹈,
4、教師總結幼兒的表現。師:你們能靈活運用彩帶,每一組都用得不一樣,還能和音樂配合,很好。
2、和教師一起再次表現舞蹈。
愉快的“小蝴蝶”飛到操場玩耍。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十八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學習小籬笆舞蹈的基本動作。
2、通過新的學習,能夠跟隨老師完成基本動作。
3、樂意跟隨音樂跳舞。
活動準備:
鋼琴伴奏《小籬笆》,熱身舞蹈《暖和和的太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上的是什么課嗎?舞蹈課。那么在上舞蹈課之前,我們應該做什么?熱身!”
二,播放音樂,做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動起來吧。”
三,鋼琴《小籬笆》,讓幼兒熟悉音樂。
師:“老師接下來要教給小朋友一個舞蹈,現在,請小朋友聽聽這首舞蹈的旋律。”鋼琴彈奏《小籬笆》。
師:“小朋友們有沒有覺得這音樂很熟悉啊?它叫什么名字?《小籬笆》。我們之前有學習過小籬笆的歌曲,小朋友們還會唱嗎?那么,老師表演一遍小籬笆的舞蹈,小朋友們可以跟著鋼琴唱小籬笆,為老師伴奏。”
四,教師剖析動作,幼兒學習動作。
1,教學重點:
鍛煉幼兒手腳的協調性,幼兒能跟隨音樂跳出大部分的舞蹈。
2,幼兒回憶動作。
師:“老師表演完了,那現在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老師剛剛跳舞用了哪些動作?”
請幼兒回答。師:“哦,我剛才做了這個動作,那么,老師剛才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小朋友們在唱小籬笆的哪句歌詞?是青青的草兒發嫩芽這句歌詞對不對。那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的這個動作像不像小草在發芽啊?那我們都來學習一下小草發芽這個動作好嗎?首先,小草還沒有發芽之前的動作是什么樣的?兩只手掌和在一起,放在身體的前面,放低一點。然后,小草開始長大,我們的兩只手慢慢的向上,在長大的時候,小草很高興,于是它就邊搖邊長,我們的手,也要左右搖,來試一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好,現在小草露出地面了,它要發芽了,小草發芽是什么樣子的,這樣的是不是,好,那么我們把它連起來做一遍。”教師邊唱歌詞邊做動作。
師:“那么,你們還記得老師做了其他什么動作嗎?”
3.教師有順序的教導幼兒學習動作。
師:“我們剛才學了幾個動作,現在,老師要把整個舞蹈的動作交給你們。”
1x8前奏:身體左右搖晃,往右搖的同時踮起左腳,反之亦然,身體左搖右腳踮起。兩只手在身體的兩邊微微攤開,當腳踮起來的時候,手微微張開。同時壓腕。
師:“身體左右搖晃,往右手搖的時候,左腳要踮起來,往左手要的時候,右腳也要踮起來。兩只手在身體的兩邊微微攤開,當腳踮起來的時候,我們的手,也要張得稍微開一點。同時,我們的手掌往下壓,指尖是往下的,就像老師這樣。壓完,回來。好,我們來試一下。”
1x8雙手舉上頭頂,身體左右搖晃,腳隨身體踮起來,向右搖踮左腳。兩只手是隨身體的搖晃而左右大幅度的搖擺。方向與身體一致。
師:“現在我們來學第一句歌詞的動作,小朋友們還記得第一句歌詞嗎?微風吹進小籬笆,那么,我們是怎樣用動作來表示微風的呢?雙手左右搖。老師也是用這個動作來表示微風的。不過,老師的手是伸的高高的,在左右搖的時候啊,身體也在左右搖晃,你們還記得剛剛學的前奏的動作嗎?身體是怎么搖的?我們這個身體的動作和剛剛的動作時一樣的`,只有手的動作改變了,身體往左邊搖的時候,手也往左邊搖。我們來試一下。跟著歌詞再來一遍。”
1x8雙手高舉,一手高一手與身體成九十度角,腳尖踮起來,往高舉的手的那一邊轉一圈。眼睛看向低的手。接著雙手在頭頂前指尖相碰,手臂保持平行,并微微下蹲。然后放下。
師:“那么,第二句歌詞是什么?把春天送到我的家。那小朋友都是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家的?老師是這樣表示的,把我們的手伸到頭的前面,然后兩只手的指尖碰在一起,注意,我們的手臂不可以張得太開,太開就不像一個家了。稍微的開一點點就可以了。同時,我們還要蹲下一點,不要蹲的太多。這是家的表示,那前面還有一個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我們把手伸起來,右手伸的高一點,左手伸的低一點,同時開始轉圈,從舉得高的那只手那邊開始轉,但是,要腳尖踮起來轉,這樣會轉的更好看,在轉的時候,我們的眼睛,要看著我們舉得比較矮的那只手。來我們轉一下試試。跟著歌詞再跳一遍。”
1x8前四拍雙手高舉,呈120度角,同時抬頭向上看。后四拍,雙手交叉放在胳膊上,頭向右倒兩拍,再向左倒兩拍。
師:“下一句歌詞太陽出來天氣暖,好,我們來表示太陽出來了,讓我們把雙手高高的舉起來,舉得開一點,同時頭也要向上看,看太陽出來了。接著,我們把手收回來,在身體前交叉,要兩只手都能碰到另一只手的手臂,同時,頭向右邊倒,然后向左邊到。我們把這兩個動作做一遍,再跟著歌詞做一遍。”
1x8雙手和在一起,由下往上手腕左右搖動,身體同時一起左右搖擺,身體與手搖擺的方向一致。最后一拍,合并的雙手張開手腕內側部分貼在一起同時停止身體和手的搖晃。
師:“再接下來一句歌詞是輕輕地草兒發嫩芽,這句歌詞的動作我們剛剛已經學過了,我們來回憶一下,再跟著歌詞做一遍。”
1x8雙手平伸在身前兩只手提壓腕交替進行。雙手從身體的中間開始移到右邊,在移到左邊。同時左腳腳尖點地四拍,再右腳腳尖點地四拍。
師:“野外的小河流水啦這句歌詞中,小河流水你們會用什么動作表示?我用這個動作,把手伸起來,一只手的手背向上抬,一只手的手背向下壓,這兩只手不能同時做同一個動作,接著,把手背向上抬的手向下壓,另一只手的手背向上抬,就這樣,一直做這兩個動作,都練一練。做著兩個動作的同時,手慢慢的向右邊移動,同時左腳踮起來,腳的前半部分踩在地上。然后手由右邊移向左邊,同時右腳放下,左腳踮起來。我們做一遍,跟著歌詞再做一次。”
1x8雙手屈伸于胸前,手掌向前,雙手保持一定的距離左右擺動并慢慢的往下移動,同時身體左右搖擺,與雙手的方向一致。前四拍膝蓋慢慢蹲下,后四拍膝蓋慢慢伸直。
師:“籬笆的積雪融化啦我們來學一學這動作,小朋友們知道擦玻璃的動作嗎?把手伸到和我們肩膀差不多的地方,手掌要對著老師,你們只能看見手背,然后雙手左右搖擺,兩只手要有一些距離,然后慢慢的往下移動。在做這個動作的同時,身體也要左右搖擺,我們的雙腳并攏,膝蓋慢慢的蹲下,再起來。我們來做一遍,跟著歌詞再做一遍。”
2x8右手高舉,左手低舉與右手成180度角,手指張開,轉動手腕,同時左腳點地八拍。后八拍右手高舉,左手低舉,手腕轉動,右腳點地。
師:“滴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滴滴滴答這是最后兩句歌詞。動作也和簡單,我們來學一下。把我們的右手舉高,左手舉得低一點,,張開我的五個手指,然后轉動手,同時左腳踮起來,像我們之前做的一樣,這樣做八拍,然后,緩過來,左手舉高,右手低一點,同樣張開手指轉動,這時我們踮起的是右腳,這樣再做八拍。好我們連起來,跟著歌詞做一遍。”
4.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跳一遍舞蹈。
師:“好,我們把整個舞蹈都學了下來,那么,我們跟著音樂完整的跳一遍吧,小朋友們要把歌詞唱出來。”
師:“小朋友們很厲害,那么你們能夠自己跳一遍嗎?老師不跳,就你們跳。”
6.讓幼兒自由的尋找對象跳舞。
師:“現在,你們找一個好朋友來一起跳這個舞蹈,看一看是誰跳的根更好。”
五.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都學會了這個舞蹈啊,那么你們可以跳給其他人看。”
幼兒園大班舞蹈工作計劃(模板19篇)篇十九
1、熟悉旋律,學習小籬笆舞蹈的基本動作。
2、通過新的學習,能夠跟隨老師完成基本動作。
3、樂意跟隨音樂跳舞。
鋼琴伴奏《小籬笆》,熱身舞蹈《暖和和的太陽》。
一,談話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上的是什么課嗎?舞蹈課。那么在上舞蹈課之前,我們應該做什么?熱身!"。
二,播放音樂,做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動起來吧。"。
三,鋼琴《小籬笆》,讓幼兒熟悉音樂。
師:"老師接下來要教給小朋友一個舞蹈,現在,請小朋友聽聽這首舞蹈的旋律。"鋼琴彈奏《小籬笆》。
師:"小朋友們有沒有覺得這音樂很熟悉啊?它叫什么名字?《小籬笆》。我們之前有學習過小籬笆的歌曲,小朋友們還會唱嗎?那么,老師表演一遍小籬笆的舞蹈,小朋友們可以跟著鋼琴唱小籬笆,為老師伴奏。"。
四,教師剖析動作,幼兒學習動作。
1,教學重點:
鍛煉幼兒手腳的協調性,幼兒能跟隨音樂跳出大部分的舞蹈。
2,幼兒回憶動作。
師:"老師表演完了,那現在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老師剛剛跳舞用了哪些動作?"。
請幼兒回答。師:"哦,我剛才做了這個動作,那么,老師剛才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小朋友們在唱小籬笆的哪句歌詞?是'青青的草兒發嫩芽'這句歌詞對不對。那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的這個動作像不像小草在發芽啊?那我們都來學習一下小草發芽這個動作好嗎?首先,小草還沒有發芽之前的動作是什么樣的?兩只手掌和在一起,放在身體的前面,放低一點。然后,小草開始長大,我們的兩只手慢慢的向上,在長大的時候,小草很高興,于是它就邊搖邊長,我們的手,也要左右搖,來試一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好,現在小草露出地面了,它要發芽了,小草發芽是什么樣子的,這樣的是不是,好,那么我們把它連起來做一遍。"教師邊唱歌詞邊做動作。
師:"那么,你們還記得老師做了其他什么動作嗎?"。
3、教師有順序的教導幼兒學習動作。
師:"我們剛才學了幾個動作,現在,老師要把整個舞蹈的動作交給你們。"。
1x8前奏:身體左右搖晃,往右搖的同時踮起左腳,反之亦然,身體左搖右腳踮起。兩只手在身體的兩邊微微攤開,當腳踮起來的`時候,手微微張開。同時壓腕。
師:"身體左右搖晃,往右手搖的時候,左腳要踮起來,往左手要的時候,右腳也要踮起來。兩只手在身體的兩邊微微攤開,當腳踮起來的時候,我們的手,也要張得稍微開一點。同時,我們的手掌往下壓,指尖是往下的,就像老師這樣。壓完,回來。好,我們來試一下。"。
1x8雙手舉上頭頂,身體左右搖晃,腳隨身體踮起來,向右搖踮左腳。兩只手是隨身體的搖晃而左右大幅度的搖擺。方向與身體一致。
師:"現在我們來學第一句歌詞的動作,小朋友們還記得第一句歌詞嗎?'微風吹進小籬笆',那么,我們是怎樣用動作來表示微風的呢?雙手左右搖。老師也是用這個動作來表示微風的。不過,老師的手是伸的高高的,在左右搖的時候啊,身體也在左右搖晃,你們還記得剛剛學的前奏的動作嗎?身體是怎么搖的?我們這個身體的動作和剛剛的動作時一樣的,只有手的動作改變了,身體往左邊搖的時候,手也往左邊搖。我們來試一下。跟著歌詞再來一遍。"。
1x8雙手高舉,一手高一手與身體成九十度角,腳尖踮起來,往高舉的手的那一邊轉一圈。眼睛看向低的手。接著雙手在頭頂前指尖相碰,手臂保持平行,并微微下蹲。然后放下。
師:"那么,第二句歌詞是什么?'把春天送到我的家'。那小朋友都是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家的?老師是這樣表示的,把我們的手伸到頭的前面,然后兩只手的指尖碰在一起,注意,我們的手臂不可以張得太開,太開就不像一個家了。稍微的開一點點就可以了。同時,我們還要蹲下一點,不要蹲的太多。這是家的表示,那前面還有一個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我們把手伸起來,右手伸的高一點,左手伸的低一點,同時開始轉圈,從舉得高的那只手那邊開始轉,但是,要腳尖踮起來轉,這樣會轉的更好看,在轉的時候,我們的眼睛,要看著我們舉得比較矮的那只手。來我們轉一下試試。跟著歌詞再跳一遍。"。
1x8前四拍雙手高舉,呈120度角,同時抬頭向上看。后四拍,雙手交叉放在胳膊上,頭向右倒兩拍,再向左倒兩拍。
師:"下一句歌詞'太陽出來天氣暖',好,我們來表示太陽出來了,讓我們把雙手高高的舉起來,舉得開一點,同時頭也要向上看,看太陽出來了。接著,我們把手收回來,在身體前交叉,要兩只手都能碰到另一只手的手臂,同時,頭向右邊倒,然后向左邊到。我們把這兩個動作做一遍,再跟著歌詞做一遍。"。
1x8雙手和在一起,由下往上手腕左右搖動,身體同時一起左右搖擺,身體與手搖擺的方向一致。最后一拍,合并的雙手張開手腕內側部分貼在一起同時停止身體和手的搖晃。
師:"再接下來一句歌詞是'輕輕地草兒發嫩芽',這句歌詞的動作我們剛剛已經學過了,我們來回憶一下,再跟著歌詞做一遍。"。
1x8雙手平伸在身前兩只手提壓腕交替進行。雙手從身體的中間開始移到右邊,在移到左邊。同時左腳腳尖點地四拍,再右腳腳尖點地四拍。
師:"'野外的小河流水啦'這句歌詞中,小河流水你們會用什么動作表示?我用這個動作,把手伸起來,一只手的手背向上抬,一只手的手背向下壓,這兩只手不能同時做同一個動作,接著,把手背向上抬的手向下壓,另一只手的手背向上抬,就這樣,一直做這兩個動作,都練一練。做著兩個動作的同時,手慢慢的向右邊移動,同時左腳踮起來,腳的前半部分踩在地上。然后手由右邊移向左邊,同時右腳放下,左腳踮起來。我們做一遍,跟著歌詞再做一次。"。
1x8雙手屈伸于胸前,手掌向前,雙手保持一定的距離左右擺動并慢慢的往下移動,同時身體左右搖擺,與雙手的方向一致。前四拍膝蓋慢慢蹲下,后四拍膝蓋慢慢伸直。
師:"'籬笆的積雪融化啦'我們來學一學這動作,小朋友們知道擦玻璃的動作嗎?把手伸到和我們肩膀差不多的地方,手掌要對著老師,你們只能看見手背,然后雙手左右搖擺,兩只手要有一些距離,然后慢慢的往下移動。在做這個動作的同時,身體也要左右搖擺,我們的雙腳并攏,膝蓋慢慢的蹲下,再起來。我們來做一遍,跟著歌詞再做一遍。"。
2x8右手高舉,左手低舉與右手成180度角,手指張開,轉動手腕,同時左腳點地八拍。后八拍右手高舉,左手低舉,手腕轉動,右腳點地。
師:"'滴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滴滴滴答'這是最后兩句歌詞。動作也和簡單,我們來學一下。把我們的右手舉高,左手舉得低一點,,張開我的五個手指,然后轉動手,同時左腳踮起來,像我們之前做的一樣,這樣做八拍,然后,緩過來,左手舉高,右手低一點,同樣張開手指轉動,這時我們踮起的是右腳,這樣再做八拍。好我們連起來,跟著歌詞做一遍。"。
4.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跳一遍舞蹈。
師:"好,我們把整個舞蹈都學了下來,那么,我們跟著音樂完整的跳一遍吧,小朋友們要把歌詞唱出來。"。
師:"小朋友們很厲害,那么你們能夠自己跳一遍嗎?老師不跳,就你們跳。"。
6.讓幼兒自由的尋找對象跳舞。
師:"現在,你們找一個好朋友來一起跳這個舞蹈,看一看是誰跳的根更好。"。
五、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都學會了這個舞蹈啊,那么你們可以跳給其他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