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詳案篇一
1.愿意跟著老師一起進行10以內的唱數活動。
2.能按正確的順序唱數1-10。
3.能合著身體動作有節拍地唱數。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學具:小矮人指偶,卡紙制作的10步階梯。
一、游戲:小矮人上樓梯
1.老師操作紙偶講故事:
小矮人很想爬到高高的樓梯上去玩玩,看看上面有什么。小矮人一邊爬樓梯一邊有節奏地唱數:12345,678910。小矮人爬到了10步高的樓梯上,他高興得跳呀跳,向小朋友們揮揮手。
2.請幼兒用手點桌子或身體某部位,老師操縱小紙偶,師生一起有節奏地學小矮人唱數,反復唱數幾遍。
3.幼兒操縱小指偶玩上樓梯唱數游戲。教師觀察幼兒唱數的情況,能否按正確的順序唱數,是否有節奏,手口能否配合一致等。對不能正確唱數的幼兒老師可操作教具同小朋友一塊玩游戲,帶領幼兒唱數。
二、音樂游戲:《十個小矮人》
1.請十個小朋友當小矮人。老師一邊唱一邊輕輕摸小朋友的頭。邊唱歌曲《十個小矮人》。
2.十個手指頭當做十個小矮人,一邊唱一邊伸出手指頭。
三、戶外游戲:小朋友上樓梯。
帶小朋友到教室外樓梯處,邊上樓梯邊唱數。
這是一個數前教育活動,目的在于讓幼兒熟悉10以內各數詞的順序。在幼兒學習點數之前,首先要學會按照順序念數詞,為幼兒正式學習數數打下基礎,這種唱數活動常常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比如:一邊走路、或者上樓梯,一邊和孩子念數詞;通過兒歌進行唱數練習,如《上山打老虎》等。當然,也可以組織一些典型的游戲活動,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強化訓練。上面這個教學活動就是一個典型的唱數練習活動。在組織這個活動是要注意三點:
(1)趣味性。整個活動以游戲的口吻貫穿,使活動充滿趣味,這樣才能激發兩歲多到三歲左右的`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以動作伴唱數。在唱數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幼兒做各種不同的動作伴隨口頭唱數,這樣有利于幼兒從口頭數數逐步發展到按物點數。
(3)注意練習的密度。老師要少講,幼兒要多練,變換不同的形式,不斷地練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詳案篇二
天空中的飛機
1、 讓幼兒學會運用數的組成等知識解答口述應用題。
2、 培養幼兒的分析、推理能力。
貼絨教具蘋果樹1棵,蘋果4個,幼兒每人一套1~4的數字卡片,加號、減號、等號卡片若干。
1、以音樂游戲“找朋友”的形式復習4的組成。
幼兒每人任取一張1~3的數字卡片握在胸前,邊聽音樂拍手邊尋找和自己所持卡片合起來數量是4的持卡人。
2、學習4的`加法和減法。學會編算式題3+1、1+3、2+2、4-1、4-2的口述應用題并會對這幾個算式進行加減運算。
(1) 教師演示貼絨教具并口述“摘蘋果”的加法應用題。引導幼兒用數的組成知識算出答案,并說出理由,擺出加法算式:3+1=4(個),2+2=4(個)。討論算式中各數字和符號的意義,知道交換算式左邊兩個數的位置,右邊的得數不變。
(2) 教師口述“分蘋果”的減法應用題。引導幼兒用已有的知識算出結果,說出自己所用的方法,不論幼兒運用數的組成、形成或其他知識推算出結果,教師都應給予鼓勵。列算式逐一討論各數字和符號的意義。
3、指導幼兒做練習。
活動以游戲開始,激發了幼兒興趣。
請個別幼兒講一講它的操作活動,集體進行評價,教師對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的表現進行簡單的小結,讓幼兒也有說的機會。
在做練習時,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實物的數量,啟發幼兒根據不同的特征列出算式。
在教學設計上,本著突出教科書編寫的原則:生活性、趣味性、過程性、科學性、開放性、著中注意了以下幾點問題:把握課程目標:教學是教學活動的教學和師生交流的過程;有開發的意識和責任感、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個性化的鼓勵性語言;盡量創造性的組織教學。力求體現以下特點:倡導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呈現兒童的數學;在玩中學數學;重視與生活的聯系.
1、在教學中要重視關注全體學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發揮。如:2+2=4
2、課件制作上還應注重兒童化、形象化。
3、再做《畫冊》練習時,應準備一范例,或利用投影儀領幼兒做一道題,因為幼兒年齡小,領悟能力還比較弱
4、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