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植樹節日記篇一
今天,我們與春天來了一次親密的約會——爬山植樹。
我們要爬的山不是魏峨高山,也不是磅礴峻嶺,只是一座平凡小丘,叫公園山,具體為什么叫公園山就不細講了。
公園山十分好爬,不一會兒,就到山頂了,哦。不,應該是丘頂。站在丘頂上向四處望,身旁都是綠樹鮮花可美了。
我將買來的小樹苗兒從背后的背袋中取出,用小竹棒和姐姐一起挖起了土坑,為了使土質變松、易挖,我們買了一瓶水,澆在土上。
很快,“工作”完成了,澆上水,綠樹苗在春風、水珠、陽光與鮮花的襯托下顯得更美了。
這第一次去踏青植樹,將會令我一生難以忘懷,因為我會將它銘記于心。
植樹節日記篇二
今天是植樹節,一大早起床,媽媽就說準備帶我去植樹,爸爸一起去,我高興得歡呼起來。
可是,當我們準備好東西,來到到了植樹的地方就傻眼了。那里連一棵草都沒有,就是黃黃的小土坡,我有點難過。不過,我還是賣力地干了起來。我拿起了一把鏟子,雖然鏟子和我人差不多高,但我沒有灰心,兩條腿分開站立,拿起鏟子,使勁一鏟,鏟子才進去了兩厘米。于是,我左右腳互換著踩鏟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鏟子終于進去了一半,我又把鏟子往下一壓,終于有了一個小坑。我繼續努力地挖著,累得滿頭大汗,終于挖完了一個稍大的坑。
接著,我又去提水。我提著水桶來到小河邊,把水桶里灌滿水后,提著水桶一搖一晃地走回去??墒?,當我回到坑邊的時候,發現水桶里的水潑了一大半,鞋子也濕了。于是,媽媽帶著我回到車上換鞋,爸爸只好自己去打水了。看著自己笨拙的樣子,我難為情得都不知道說什么好。
換好鞋子,我還是跑去幫忙,把小樹苗放進剛剛挖好的坑里,再費力地把土埋上,澆上水,施上肥。施完肥我一聞手上,臭臭的,但我的心里卻甜滋滋的。我洗完手,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想著自己種下的小樹很快就會茁壯成長,眼前出現了小小的森林,樹上有著可愛的小鳥,我的疲勞也消除了很多。
植樹節日記篇三
今天是植樹節。下午,我們班全體同學在班主任董老師的帶領下,帶著鐵鍬來到操場旁的空地上,參加植樹活動。
董老師首先按值日小組給我們分了工,然后又講了挖樹坑的標準和應注意的問題。勞動開始了,頓時,場地上出現了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同學們有的搬磚頭瓦片,有的清理雜物,有的運送樹苗,有的挖樹坑……個個都像小老虎似的,干勁十足。
不一會兒,同學們按標準把樹坑全挖好了,在老師的指揮下又一棵一棵地把小樹苗放在樹坑里,填上土,踩得結結實實……一排一排小樹挺立起來了,整整齊齊。
勞動結束了。同學們雖然都很累,但看到一排一排自己親自栽的小樹苗整整齊齊地站在那里,在微風的吹拂下向我們招手致意,都高興地笑了。
植樹節日記篇四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藍藍的天上飄著一朵朵的白云,還有小鳥在天空自由的飛翔,小兔也鉆出洞來曬太陽。小紅、小亮和小剛拿著一顆小樹苗,去郊外種樹。
于是,小紅拿著水桶飛快的跑到了小湖邊,小心翼翼的把水桶放到了湖里,打完水后,小紅提著水桶就往回走,那水桶太重了,在路上走走停停手都痛了,腰也累得直不起來??墒?,小紅還是提著沉甸甸的水桶一步一步的向小亮和小剛的方向走去。她一會擦擦頭上的汗,抖抖鞋上的土,小紅實在太累了。
可是她看見,小剛和小亮在叫她:“小紅快回來?。∥覀兌嫉燃绷?!”小紅用了最后一點力氣把水桶提回了原位。小剛接過小紅手里的水桶后,給小樹澆上了清涼的水。小樹仿佛在對他們點頭說:“謝謝!謝謝!你們辛苦了!”他們三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植樹節日記篇五
三月十二日的植樹節到了,我和小剛小明一起去種樹。
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路邊的柳樹發芽了,垂下了長長的綠枝條,小鳥也在樹上歡快地唱起了歌兒。
我們選了一塊空曠的草地,小明拿著鏟子,小剛拿著樹苗,我提著水桶。
開始種樹了,小明用大鏟子挖土,小剛等小明把樹洞挖好之后,把樹苗種了進去。我等他們種好樹之后,把水桶里的水倒在了樹苗的旁邊,就這樣,一棵樹苗被我們種好了。
我們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心里卻高興極了,真希望小樹能快快長大。
草地旁邊那條叮咚流淌的小溪,不時有小魚游來游去,它們看著我們,好像在說:“你們真棒。”太陽公公好像也在望著我們笑呢。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植樹節。
植樹節日記篇六
寒風還意猶未盡地吹著,孰不知春天何時又來到,便已是三月,草綠了一地,又一個植樹節即將來到。
植樹節,顧名思義就是植樹的節日,而中國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的人是孫中山,由于時代的變遷,植樹節的日期曾改過三次。辛亥革命后,在孫中山的倡導下,植樹節被定于7月21日;北伐完成后,又將植樹節延長為一周,自3月9日至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其五屆全國人大會議上,將植樹節正式定于3月12日,以此紀念孫中山。
為什么要設立植樹節呢?就是為了保護環境。在幾年前,或許這個節日并沒有重大意義,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不斷的進步,近幾年來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霧霾問題困擾著多個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這些大城市無一幸免,就連發展相對落后的合肥也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植被大量的砍伐還造成水土流失嚴重,極易引發洪水、泥石流等災害。
這么說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就要放棄經濟發展,全身心投入到環境的保護中去呢?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當今社會就有實力可以證明。
的空氣,也不要過著原始落后的生活,因為那是我們過去的生活,我們需要的是進步,是水平不斷提高的生活。倫敦不是也用了一百年時間,一面不斷追求發展,一面治理環境問題,最終擺脫了“霧都”的頭銜?那么,我們也可以,只是比英國晚了幾百年罷了。
植樹造林固然好,保護環境家園美,但保護環境植樹造林不等于經濟發展人人叫停!
趁著這個春寒料峭的植樹節,去山上植棵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