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總結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總結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總結篇一
“丁鵬,別插隊”我站在活動室門口正在組織男孩子們飲水,幼兒個案觀察記錄。段陽陽手里拿著水杯也插口道“丁鵬,你這樣不聽話,會把老師累壞的”然后又向我“王老師,你不累嗎?你也喝點水吧!”“謝謝!段陽陽”他的胖臉上馬上樂開了花。
個案觀察2
觀察3
觀察4
早上我正在院子里帶孩子們做操,忽然發現段陽陽抹著眼淚。不作操了。“怎么了?段陽陽”我過去問。他不做聲。旁邊看操的姨奶奶過來拉起他的手走出了隊伍。做完操回到教室發現姨奶奶正在撫摸著他的頭說著什么。我剛要問個究竟,姨奶奶沖我遞了個眼色,拉我到一邊說“作操時,他看見張辰喧媽媽親了一下張辰喧走了,他可能又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心里難過了”姨奶奶眼圈紅了,我的心里也酸酸的。我走過去對段陽陽說“來,讓老師媽媽親親”親了一下他的胖臉蛋說“來,當老師媽媽的小助手做值日生給小朋友發勺子去吧!”“好吧!王老師”他紅紅的眼睛樂成了一條縫。忙開了。
觀察5
段陽陽是個胖乎乎、個頭較高的小男孩。入園以來姨奶奶就告訴我們老師。孩子生下沒幾個月媽媽就丟下他走了。因為爸爸和奶奶工作忙他一直由姨奶奶帶者缺少母愛的段陽陽感情非常細膩,幼教之友《幼兒個案觀察記錄》。也很脆弱。他很善良。也很有禮貌。懂事的他會在生活中主動關心周圍的人。但在集體生活中他的自制力較差。集體活動中做小動作。不能很好的遵守游戲規則。動作操作能力較差。因此對與這個純真、可愛的小男孩既需要我們做老師的有一顆細膩的母愛之心去鼓勵安撫他嬌嫩敏感的心。一面又要有老師的理智去發現引導他改正不足。
教育:
1)與經常照顧他的姨奶奶溝通建議在家里作為成人盡量少讓他感覺到自己的生活缺憾。不要讓孩子嬌嫩的心中留下自己從小就沒有媽媽。自己很可憐的感覺。因為母親對他來言是不存在記憶的、更多的信息還是來自于自己周圍成人的暗示。更何況家中愛他、關心他的人也很多。有時候可以通過故事等引導他知道雖然媽媽離開了自己。但現在有奶奶、爸爸、姨爺爺姨奶奶、姑姑等許多人也在愛他、關心他所以其實他也很幸福。應該聽他們的話。努力做個好孩子。
2)在園老師可以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生活中像一位媽媽一樣引導他、關心他。也要保持老師的理智。發現引導他改進不足。促進他各方面健康的發展。如生活中多一點安撫、也不妨對他的進步以親親額頭、臉蛋予以鼓勵。對他的錯誤也應該認真、嚴肅指出。
3)特別在某些特殊的場合如親子活動中。老師可適當顧及他的情緒與他多結伴。或充當媽媽角色帶他參與游戲。以避免孩子心中的敏感傷心。
經過一段時間段陽陽不再發生因為看到別的小朋友與媽媽親熱而傷心流淚的現象了。有時對個別新入園幼兒流淚找媽媽的樣子還會關切的說“好了,咱們都長大了。想媽媽在心里想一會就行了。”集體活動中當管不住自己時為了贏得老師媽媽的喜歡他也會在老師眼神的暗示下控制自己的言行。本學期“禮貌兒歌朗誦會”上雖然有許多媽媽的身影以及與寶寶親熱的場景出現但段陽陽能微笑地認真參加活動。讓來的奶奶姨奶倍感欣慰。是的,我也相信。我們的小小男子漢戶隨著年齡的增長變的更加堅強、勇敢、作為老師。我們也應該更加懂得育人育心。
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總結篇二
幼兒進入午餐時間,小朋友們都在低頭吃飯,有的小朋友愛吃肉,所以把肉先吃完了,然后又和老師要肉,而有的小朋友不愛吃肉,便把菜都吃了。大壯壯最愛吃今天的雞腿了,一會就吃完了,然后眼睛一直盯著老師看,可能還想吃,但他并沒有向其他小朋友一樣去向老師要,我用眼神暗示了好幾次讓他表發他的想法,可是他依然瞪著眼睛注視著老師,我走進去問他怎么了,他只是簡單的說了句“要肉”。
大壯壯的父母因都忙著自己的事業,平時很少照顧孩子,更沒有時間來接送孩子上幼兒園。他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爺爺奶奶都不會說普通話,帶孩子的方法只是讓孩子吃飽穿暖別生病就是了,導致孩子平時很少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游戲,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在同伴眼里是一個被冷落的人,而他偶爾說一句話就會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嘲笑,時間一長,他便更加難以啟齒了。
首先,我們向他介紹了班里的三位老師,多給他創造與老師接近的機會,并讓老師有意的多和他聊天,慢慢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大壯壯有時冒出一句話,都會引來小朋友的笑料,有的小朋友覺得有意思還會模仿他,但經過一段時間在小朋友面前表揚、鼓勵以及情感滲透,孩子們的笑聲少了。平日,老師抓住與他多接觸的任何機會和他多說話:“大壯壯,你會自己穿衣服嗎?”“會自己挽袖子嗎?還想再吃點......?”“大壯壯,拉上小朋友的手我們一起做游戲吧!”漸漸地,大壯壯勇敢多了,并且也交到了幾個自己要好的朋友。
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總結篇三
觀察記錄
孩子們來到了玩水區,開始穿上雨衣、雨鞋,我領著孩子們到材料柜前,先讓幼兒介紹了各種材料的擺放位置及注意事項,然后請孩子們開始游戲。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拿著工具,有的在灌水,有的在擺弄玩具,有的在洗材料,玩的不亦樂乎。第一次操作后,我問孩子:“剛才你們在玩水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么?”孩子們都靜下來了,穆冉說:“我把木頭積木放進水里玩。”“那你發現了什么?”“沒有發現。”這時汪梓豫說:“老師,我發現了,泡沫在水的上面,不在水的下面,鐵絲到水的下面去了。”“你觀察得真仔細,老師教你們兩個好聽的字,在水的上面我們說‘浮’,在水的下面我們說‘沉’。”“我知道了,泡沫浮在水的上面,鐵絲沉在水的下面。”“現在你們知道了沉和浮,接下來我們再去玩一玩,看看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是浮的。”“好!”孩子們響亮地回答著,進入了第二次操作。孩子們用老師提供的材料一一進行了試驗,這一次孩子都對沉與浮有了一點概念,玩起來比較有序了。這時我有了新的想法,我拿出便簽問:如果把便簽放在水里會是什么情況了。汪梓豫說:“老師,我猜便簽是浮在水上的,你說是不是?”“你說呢,試試就知道了。”于是她拿起一張便簽放到了水里,便簽穩穩地浮在了水上沒有沉下去,“哦,我猜對了!”可是,過了一會兒,便簽慢慢沉下去了,這是怎么回事呀?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叫了起來。于是我又拿了一張便簽放到水里,讓幼兒觀察它的變化:便簽先浮在水面上,慢慢地變濕了,慢慢地沉下去了。原來便簽會吸水的,當它吸足了水后,身體變得好重,就沉到水下了。活動結束了,孩子們意猶未盡,“還有哪些東西也和便簽一樣,先浮在水上,再慢慢地沉下去呢?”汪梓豫又有了新的思考,于是我讓他們回到教室里找找還有哪些材料,去發現更多的秘密。
分析評價
1.孩子們在一起探索沒有爭搶材料
2.第一次的操作活動孩子們純粹是瞎玩,沒有動腦筋,但是汪梓豫小朋友能將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說出來,說明他觀察得很仔細。
3.第二次的操作活動,孩子們都有了如何玩的方向,小朋友又想到了先猜猜這東西是浮還是沉,再來驗證,當發現便簽吸了水后沉了下去,汪梓豫又有了新的思考:“還有哪些東西也和便簽一樣,先浮在水上,再慢慢地沉下去?”說明汪梓豫是一個善于思考的孩子,從她今天在活動中的表現看是很出色的。
支持策略
1.操作前要提出規則。第一次的操作活動前老師沒有提出要求,讓孩子們自己去玩,使大部分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沒有發現什么,因而操作前對孩子提一些簡單的要求是很重要的。
2.提供的材料要豐富。兩次操作活動,孩子們已初步知道了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是浮的。其實在第二次操作活動中,幼兒已不滿足于老師提供的這些材料了,可以再多提供一些,也可以請小朋友到教室里找找,哪些材料也可以拿來做沉與浮的實驗的。
觀察實錄
上周孩子們利用稻草制作了草房子,效果很好,這周我們把材料投放在美工區,z對于這個活動非常喜歡,他選擇繼續制作一個草房子。剛開始的時候,他不太會貼雙面膠,所以拿了一個已經貼好的半成品。他把雙面膠撕掉,并且撕的時候沒有全撕掉,只撕了一面。然后用稻草在牛奶盒上比一比長度,用剪刀進行修剪,貼在牛奶盒上。旁邊的x說“你怎么不全部剪好,然后一起貼,這樣會很快。”z聽了x的話,開始把稻草都修剪好,然后一下子貼上去,果然又快又方便。
分析措施
分析:這個活動對于孩子們的技能要求特別高,需要測量稻草的長度,還要用剪刀修剪,我們班對于剪刀的使用比較熟練了,所以z在使用剪刀時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旁邊的x掌握了制作的技巧,并且告訴z怎么做,可見孩子們越來越有主見,并且能夠相互指導。
措施:
1.鼓勵孩子們像x學習,善于發現制作技巧,并與大家分享。
2.引導孩子們多練習,敢于表達自己對活動的感受和受到的啟發。
觀察記錄
本周的特色活動是請孩子們制作稻草人,制作之前我示范了制作過程,在我示范的時候,z在下面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話,我看著他,他反應過來,不能說話,然后看著我示范。可是還沒過5分鐘,z又開始做小動作了,摸摸衣服,搖搖椅子。
我示范結束,孩子們開始自己操作,等大部分孩子都完成操作了,我看到z的稻草撒的一桌子都是,并且稻草人的樣子沒有剪出來。我看著他,他看著我,然后說“我不會做。”這時我有點生氣,我說“你是應該不會做,剛才小朋友都在看我示范的時候,你在干什么?”z不說話,就拿著一堆稻草在那發呆。
分析措施
分析:z是個聰明的孩子,平時在活動中的各項表現都能看出,但是他的耐心不夠,上課容易走神,喜歡做做小動作。美術活動中的表現也不如其他小朋友,可見他在手工方面是弱。
措施:
1.與家長溝通,請家長幫助孩子一起改正問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多鼓勵孩子參加美術活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z多練習用剪刀。
大班個案觀察記錄20篇幼兒觀察記錄大班50篇
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總結篇四
觀察對象:xxx
觀察周期:9月——11月
觀察一:9月13日
觀察二:11月9日
繪畫活動開始了,成碩磊趁老師不注意,拿著記號筆在畫紙上、桌布上亂涂亂畫。當老師走近他時,他就對你笑嘻嘻的,讓你又好氣又好笑。
觀察三:11月23日
成碩磊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差,一緊張就小臉漲得通紅,讓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有時也會結結巴巴說不清楚,有時直接說;我不會;。
1、好奇心很強。這時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強,不管對什么東西都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己沒有的一些東西。他們總想弄個明白,想個究竟,因此他們會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壞。事實上,孩子所表現出的惡作劇、小破壞有時并非真的壞行為,但卻是一種不利于他人的行為。
2、父母對孩子管束較嚴,并且缺少溝通。由于成碩磊的父母都由于工作比較忙,很少照顧他,更別說和他交流了。當孩子遇到事情時就將他暴打一頓,慢慢地使孩子內心產生緊張和壓抑感,家庭是孩子成長最自然的生態環境,是他的第一個學校,沒有良好的環境,孩子自然會有些反常。而這種情緒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這樣的孩子,太需要有人去關愛他、寬容他,需要有人去真誠地對待他了。
針對成碩磊畫畫時的表現,我讓能力較強的幼兒坐在他的身邊,時常關心他,照顧他。畫畫的時候,孩子繪畫能力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勾線,教他涂色。并與家長取得聯系,在家多為孩子添置一些繪畫工具,讓他在家里涂涂畫畫,培養他的興趣。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成碩磊對小汽車、槍等等的玩具特別感興趣,根據他的特點,在區角活動時我為他準備了許多有關這樣的圖畫,讓他也學著畫,他十分感興趣。每次我都將他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表揚他畫得越來越好了。另外,自由活動時,與他多交流,多講道理,他慢慢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
針對孩子口齒不清、說話結結巴巴這一問題,我在平時注意與孩子多交談,讓他重復其他幼兒的回答,并時常找機會讓成碩磊在集體面前講述。另外,請家長平時用普通話與孩子交談,讓孩子在家多聽故事,多接觸語言環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動中,陪伴在他身邊,引導他描述周圍的景色、人們的活動,讓他復述別人的話,漸漸地孩子的語言有了較大的進步。一次,他回老家一星期沒來,入園時他還將自己回老家的情景講給我們聽。
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總結篇五
貝貝:女,4歲半,幼兒園中班幼兒,該幼兒自出生后一直由其奶奶撫養,一直到入園前不久才由其父母領回家中,該幼兒文靜、內向、膽小、性情孤僻、不合群。
二、觀察記錄
觀察時間:20xx年xx月xx日
問題的分析:該幼兒由于幼兒是插班生,因此和其他小朋友不太熟,有時,想加入到他們的游戲行列,但是沒有人主動地請她,每一次都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加入游戲,比較被動,所以不能很好地投入游戲。據調查,該幼兒自小到大,一直由奶奶帶著呆在家里,極少出去玩,更難與其他幼兒交朋友。 教育措施:加強愛心教育通過談心和故事,啟發引導幼兒,使幼兒能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勇敢、主動地和小朋友一起玩,在此基礎上,教師時刻和她保持親密的關系,并讓其他幼兒感覺到,從而使其他幼兒自內心發出想和該幼兒交朋友的愿望,私下里,教師發動幾位能力強的幼兒和該幼兒做好朋友,帶好做游戲,經過三周的努力,該幼兒變得活潑多了,也開口說話了,能和別人一起做游戲。
觀察時間:20xx年xx月xx日
行為表現:上課時,小朋友齊聲唱著歌,我發現她邊唱歌邊表演著可當她發現我在注意她時,馬上害羞地低下頭,我裝成沒看見,過了一會她又跟著唱了起來,她的聲音好聽且節奏感強。
問題的分析:父母關系不和,母親經常在外玩,父親較孤僻,不太愛講話,只要該幼兒不順她母親的意,她媽媽就又打又罵,造成幼兒心理緊張,這就造成了家庭氣氛沉悶,缺少輕松、愉快的氛圍,幼兒缺乏鼓勵,沒有自信心。
教育措施:
通過游戲活動等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的愿望,充分發揮該幼兒的語言、音樂才能,增強她的自信心,經過多次活動,該幼兒的臉上出現了笑容,也能主動來幼兒園了,為了穩定幼兒的情緒,我通過家庭將矯治計劃、方案告訴家長。使家長明確,并積極支持配合教師進行矯治。和家長取得聯系,要求家長配合,協同教育。
觀察時間:20xx年xx月xx日
行為表現:在繪畫活動中,只見她一會功夫就換了好幾張紙,然后開始四處張望,見沒人理會她,開始把椅子弄得“吱吱”響,我走了過去,,她趕緊捂住畫紙,我摸了摸她的頭說:“你為什么不畫?”她從嗓眼里發出了蚊子大的聲音:“我不會。”說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教育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請該幼兒多做一些工作,諸如:小組長、檢查員、值日生等,多給她一些鍛煉的機會。在幼兒唱歌比賽中,該幼兒聲情并茂的演唱獲得大家的贊賞,從而奠定了她在其他幼兒心目中的地位。
觀察時間:20xx年xx月xx日
行為表現:體育活動前,小朋友照例自告奮勇地表示要幫助拿活動器械,她也舉起了小手,并悄悄走上前使自己靠的更前,讓老師看到她,我請到她,她很興奮,去拿了器械,并主動幫助分發器械,活動結束后,她還這招呼伙伴們把器械放到籃子里,帶回班上。
問題的分析:該幼兒主動幫助班級做事,做事情有始有終,能指導他人把物品放到指定的地方,對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要逐漸鞏固其良好行為。
教育措施:
逐漸鞏固良好的行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漸漸減弱強化行為,使幼兒在自然情境中自由和幼兒交往,并教育家長努力克制自己,改變教育方法,從而使幼兒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并樂于和同伴交往。
三、矯正結果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育、矯正,貝貝小朋友基本上改變了孤僻的性格。現在這個孩子情緒穩定,樂觀積極,能主動來幼兒園,上課積極,樂于和同伴交往,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家長反映,現在我的孩子活潑可愛多了,各方面能力提高很快,為此他們多次感謝老師的關心、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長。
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總結篇六
觀察對象:xxx
觀察周期:9月——10月
連續幾日我班整體午睡情況都較好,可有一小朋友卻有點“個性”,這種情況引起了我對他的好奇。班級中的行為表現:陳子安是名大班的幼兒,基本上午睡不睡的,但他會遵守幼兒園的規則,那就是每到睡覺時間他會乖乖的睡覺,就算看到他,眼睛也是閉好的,過不了幾分鐘也會不斷翻身,比較好的是他不會影響其他的幼兒。這孩子臉上沒什么血色。雖然這樣,但他的精力還很往旺盛。午睡時所有小朋友都睡了,但他還是不睡,就躺在床上玩一個中午。這樣玩不會影響其他的幼兒午睡,只是他不睡而已。情況稍好時可以觀察到他睡了十幾分鐘左右。
原因分析:找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陳子安從小就不喜歡睡覺,在睡覺方面父母沒有給他更多的要求,特別是時間上比較忽視。因為他比喜歡睡覺,晚上也睡得比較晚,所以個子不太高,臉色不好看。
9月2日——9月24日
開學前幾天的時候,陳子安根本沒法靜靜地躺在床上午睡,東轉西翻,在床上手舞足蹈。我覺得有點影響其他小朋友,所以就制止了他。他的表情看起來很難受,于是我就陪著他,悄悄地和他說話,給他講故事,他慢慢的安靜下來,我告訴他如果再動的話會影響其他小朋友的,他朝我點點頭。
分析:孩子只在情緒很主動的情況下才能接受意見,懂道理,所以我采取了先講故事后陪他的策略。
10月11日——10月22日
陳子安能夠安安靜靜躺在床上睡覺了,這時,我開始試圖嘗試讓他睡覺,于是我守著他,拍著他的背,幾分鐘后睡著了。
分析:由此推測,孩子不想睡覺可能是因為沒有對他進行嚴格的要求。但是我也發現就算守著他,睡的時間也不是很長,最多半小時,但至少也算可睡覺了。
11月15日——11月19日
起床的時候我開始和他談話,談話了解他自己不喜歡睡覺,他告訴我他在家確實也睡得比較晚,我問他既然不喜歡睡覺,為什么幼兒園午睡的時候躺在床上,他說的話令我很意外,他說,我想睡但我睡不著,所以我就不喜歡睡覺。
分析:這孩子可能是先天性睡眠少,加上老師和家長對他沒有嚴格的要求,就造成了現在的這種情況。孩子不喜歡睡覺是因為睡覺睡不著,而并不是真的不想睡,其實她也很無奈。
和家長溝通,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配合調整他的睡眠時間。
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大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總結篇七
觀察對象:xxx
觀察周期:9月——10月
教師方面:
孩子平時基本都是老人帶對孩子,老人對他百依百順,比較寵愛,想管好孩子但是一見孩子生氣就軟下心來,順著孩子。
9月13日星期一
晨間活動小朋友們在玩;找朋友;的游戲,當老師說:;三人一組;的時候,李治儒積極地向朱沈裁冰跑去,沒想到朱沈裁冰把他推開另外找了自己的兩個好朋友,而他偏偏光往這組插。一來一去,別人都拉好手了,就他落了單,當時就撅起了小嘴巴,叉著腰,用腳跺了兩下地,其他幼兒看見了哈哈地笑了起來,這更惹惱了他,他便揮著拳頭向譏笑他的幼兒打去嘴里還說;叫你笑話我,打死你!;我見了拉開他,讓他冷靜了一會兒,問他:;你認為打了那些笑話你的小朋友,就會有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了嗎?;他想了想皺著眉搖了搖頭,;遇到問題別急,動動腦筋,打人可不行,你好好想想。;聽我說完,他撓撓頭,接著點了一下頭,說了句:;嗯!;接著我拉過了他的手說:;我來做你的朋友,咱們兩個人一組。;后來的游戲中我經常和他一組叫其他幼兒加入所以沒有再落單過。
情況分析:幼兒在游戲和活動中,會遭遇同伴有意或無意的阻礙,像上面李治儒找朋友被拒絕或者受到其他幼兒的批評嘲笑,這樣的事件往往讓幼兒很生氣,引起的是幼兒直接的攻擊行為,我們應該讓幼兒明白解決問題的真正方法。
9月20日星期一
今天在玩接力游戲的時候,李治儒跑得特別快,在與后邊的小朋友交接的時候停不住,一下子撞倒了朱沈裁冰的身上,這下朱沈裁冰不樂意了,兩個人打了起來??我見狀很快將兩個人拉開,看著兩個氣呼呼的小家伙,我讓兩個人先在一旁冷靜。過了一會我見兩人都安靜了下來問明了原因后,我問李治儒;你覺得這件實事誰的錯?;他還有點不服氣,;我不是要撞他的,他打我的臉了!;朱沈裁冰更委屈說:;他先撞的我。;我說李治儒的確是他先撞的人呀。;那――對不起!;小家伙漲紅了臉,朱沈裁冰接著說了句沒關系,兩人之間好像也不象剛才那樣橫眉冷對了,于是我還讓這兩個;敵人;相互進行了一場接力比賽,很快這兩個人就又開始了游戲。
情況分析:幼兒在活動中,會發生無意碰撞,不小心影響到了他人,幼兒面對這樣的狀況,不會解決,導致其處理爭執的方式要么打回來,要么告狀,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沖突。在成人的世界里,如果我們不小心影響到別人,會說聲;對不起;來解決問題,然而幼兒往往要么不會說;對不起;,要么很不情愿地去說;對不起;。這些都可以造成幼兒間很多不必要的爭執。應當注意培養幼兒的禮貌習慣。
10月13日星期三
今天幼兒要玩積木我特意讓李治儒當發玩具的小朋友,他很高興,特別是在小朋友說謝謝的時候。結果發到最后發現還剩很少的一點,自己搭了房子卻沒有屋頂,很著急,看見旁邊周思宇有個三角形的屋頂于是就要拿。周思宇當然不同意,就這樣兩人搶了起來。最后周思宇來向我告狀,李治儒看見我過來了很不高興得把積木扔了出去,然后看著自己的房子嗚嗚的哭了。看來他也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我把他叫過來問他:;你為什么拿周思宇的積木?;;我的太少了,我沒法搭房子了!;;所以你就用搶,老師不是說過用嘴巴來解決問題,你怎么又用拳頭了?;后來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說了李治儒因為給小朋友發玩具結果自己的玩具很少后,小朋友們紛紛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一個要送給他,周思宇這時候特意把三角形的積木送給他,小家伙的眼淚還沒流完就破涕而笑了。
情況分析:大班孩子已經對如何交往和合作有了一定的認知,在老師的教育下,能明白搶奪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但李治儒控制自己的行為意識還不是很強,語言表達與動作能力的不協調發展可以導致幼兒產生同伴爭執。所以如何讓幼兒說出來,通過語言解決爭執,很關鍵。教師有責任對其進行引導教育、講道理使幼兒真正的知道自己的過錯。
10月25日星期一
今天的區域活動李治儒在時裝組,在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李治儒就和劉翔爭了起來,兩個人都在爭一件迷彩服,一個抓著衣領,一個扯著袖子。我將兩人拉開問明原因都想當解放軍,可是就一件衣服都想先穿,于是就爭了。我說;你們兩個人這樣爭下去,看衣服都快讓你們撕破了,這樣誰都穿不了,必須有個人先讓步,輪著穿,誰先?;兩個人都看我,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出都想先來,;這樣吧,剪子包袱錘來決定,同意嗎?;小家伙們點點頭。結果李治儒輸了但是他卻主動幫劉翔把衣服穿上。
情況分析:幼兒在游戲和活動中,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好東西想多得,游戲想多玩一會兒如此不肯謙讓而引起的爭執,究其根源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自我中心,不肯分享;另一方面是缺乏解決問題的策略,不會分享。
《綱要》中指出同伴關系對于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同伴關系能夠促進幼兒智力、個性和社會性的全面發展,不良的同伴關系將影響幼兒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人格的發展,間接影響幼兒智力的發展。因此,解決同伴爭執,培養幼兒化解沖突的技巧,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在幼兒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李治儒小朋友在人際交往方面總與別人發生沖突,原因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語言表達和動作能力發展的不同步遇事不用語言表達,而急著去插手,由此引起其他幼兒的誤會;不肯和不會與其他幼兒分享;缺乏解決挫折問題的策略;不會使用禮貌用語;經常使用攻擊性行為來解決問題。
我們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一、運用一些故事和其他表現好的幼兒的榜樣作用來感化幼兒。講一些團結友愛的故事還安排一些人緣好的幼兒與他做朋友,從他人身上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
二、遇到問題發現錯誤及時批評及時糾正。合理運用懲罰、鼓勵、批評、講道理等方法讓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
三、教育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及時提醒。特別是與其他幼兒發生交往的禮貌用語如借東西時用;我能接你的※※,可以嗎?;以及用完后的;謝謝;讓他養成習慣。
四、提供機會讓李治儒在其他幼兒面前表現自己,增加與其他幼兒的交往,增強其自信心。在幼兒園時讓李治儒多當值日生,為他人服務,從其他幼兒的感謝中感受幫助人的快樂。五、家長方面。將在幼兒園內的一些教育方法告知家長相互配合做到園內園外相一致,并要求家長將孩子在家中的情況反饋回來,做到家園雙方共同教育。
現在李治儒已經比剛剛來到的時候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想加入游戲時能說;我可以玩嗎?謝謝你。;的話,能夠和別人一同玩插塑游戲,和劉翔,朱沈裁冰成了好朋友。但孩子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在以后的日子中還要對孩子進行觀察和適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