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好久不見隨筆散文好久不見散文詩實用篇一
“我想你了。”“我也想你了。”幽暗的月光映射在我的側臉邊,書桌前,淚眼朦朧,捧著手機回憶拉長了千萬里。
如今看多了世事變遷,我愈發變得念舊。走過了一個無比漫長的盛夏,踏入了一個陌生地帶——初中。我身邊的新同學時常提起“早戀”“藍顏”“誰喜歡誰”等字眼,我的心緒開始不寧了。這些字眼對于我來說像是玻璃窗里的華貴服飾,不可觸碰。那是一段最美好的回憶,最純真的友誼,卻又被流言蜚語重重包圍,讓我們年少的心不得不提前去面對和接受。
朋友之間怎么可能不喜歡呢?難道會討厭嗎?難道喜歡就是早戀嗎?爸爸媽媽那個時候不也是男女生一起“你拍一我拍一”嗎?……對于這些問題,我深深地迷惑不解。
二年級,還很無知的日子,我隨著美好時節的到來轉入了這所學校,就此,認識了你。自中隊會結束后,各位“小大人”的八卦神經就開始蔓延擴張。一場校園風暴整整持續了五年,當然,即使現已離開,一年級的小朋友還是知道我和你的“鼎鼎大名”。這不可思議的五年,在我童年的句點和青春的扉頁都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時光流轉。科學課上,老師說可以買一套科學用具回家自己做實驗,你買了并把它帶到了學校。去上體育課的路上我開著玩笑跟你說:“幫我也買一個吧,我可不給錢哦——”話未說完就被朋友拉去了操場,身后傳來你痛快的一聲“行”。我當時以為你只是在附和我的玩笑。可是你是一個一語千金的人啊,你在網上很快地下了訂單。你問我什么時候送來時,我著實吃了一驚:你真的買了。而且最令我感動的是,你和你媽媽把那套工具送到了我家,雖說你們是來游泳就順便帶過來了,但是我還是覺得不好意思但心里卻感到暖暖的。我要還錢的時候,你告訴我不用了,因為你媽媽說都是同學一場,不用還錢了。那個數字,我深深的記得:168元。
柔和的陽光懶散地垂落下來,運動會上,我穿了一件黃色衣服,膩蟲一個勁兒地往我身上飛,我像嫌棄自己一樣一下又一下拍打著身體的各個部位。我感到很無奈。過了一會兒,你卻在我身后,正幫我一個個地把膩蟲“趕下去”。還不時在身后說些搞笑的段子讓人忍俊不禁。最后從后背,胳膊到頭發,所有的小膩蟲都不見了。那個時候,我真的覺得你這個朋友沒白交,特別仗義。我也為自己感到慶幸,在歡聲笑語的童年,回憶有你一份兒。
短信,qq,微信,電話,我們交流的方式已經不再是面對面的交流。可是那又怎樣呢,至少我們還呼吸著同樣的空氣,仰望著同一片藍天,學習著同樣的知識,回憶著美好的回憶……時間它只是替我們保留著快樂的,過濾掉傷心的。我們還在互相激勵,雖不在同一個中學,但是心卻是朝一個方向而去。不在乎他人的言語,做好自己。你,永遠是我最好的朋友。
好久不見隨筆散文好久不見散文詩實用篇二
時間悄聲無息的流逝,泉水經久不衰的流淌,樹上的年輪不知不覺中已增加好幾圈。
再次來到這個承載我們三年讀書時光的小城,迎接我的是一場不期而遇的磅礴大雨。
雨,很大;街道上,腳步匆忙。而我在車站避雨的人來人往中,等待你的到來,沒有一絲焦急與不耐,帶著閑適的心情望著窗外濕漉漉的景色,期待與你的相逢。
幸好,我們的重逢,沒有“你好嗎”的問候,也沒有“好久不見”的寒暄。你拍下我肩膀,輕喊一聲昵稱,這樣的相聚,僅此而已,就已足夠。我們很幸運,時間這樣厚待我們。再次相見,沒有陌生,沒有隔閡,也沒有所謂的相顧無言的靜默和尷尬。恍然一顧,原來離別已有三冬兩夏。相視一笑,我們還是彼此記憶中的模樣。
雨水漸積,放眼望去,路上廖無幾人。似乎只有我們毫不猶豫的撐起雨傘走進雨幕中,慢悠悠的行走在小城的街道上,行走在我們的世界里。雨聲很大,腳下的鞋也已濕透,即使這樣也妨礙不了我們互訴往來。
源于這場雨,我們在超市門口不顧眾人異樣的眼光,換上了相同的鞋和襪。期間,你來我往,默契依舊。
雨后,風很輕;天氣很溫和。走在往事中熟悉的風景里,互相說著近況,仿佛又回到了那時愛笑、愛鬧的好時光。
可惜,相遇,相知,難相伴。長大后的我們,朝著各自的方向努力奔跑,地理上的距離越來越遠,心卻靠的越來越近。你知我傷悲,我懂你苦樂,雖沒有一直相伴左右,但都默默地做著各自背后的支持者,這樣就很好。
離別似乎總是來的猝不及防。短短一天,時間遠遠不夠我們說完該說的話、走完當初留下足跡的地方、品嘗完鐘情的美食,就已來到落幕時候。
生活在成人世界的我們,相聚時安逸悠閑、隨心所欲的時光,總是叫人格外留戀與珍惜。
下次再見,不知何時。只愿你我在各自的世界里披荊斬棘、乘風破浪,不被世俗所擾,不為名利紛爭,堅持初心,用最喜歡的方式,過我們最自在的生活。
好久不見隨筆散文好久不見散文詩實用篇三
閑著沒事就想事,說得好聽是思考,說白了就是自己找事。
觸景生情、悲春傷秋其實都是感情泛濫,環境就在那里,不咸不淡,根本妨礙不到誰。但是,很不幸,人都喜歡借景抒一下情,或者用環境渲染自己的情緒。借完了景,便又去尋另一種可以讓自己寄托感情的東西,尋著尋著,就尋到了比較文藝的東西上去,例如詩,例如歌,例如曲。
我來到你的城市
走過你來時的路
想象著沒我的日子
你是怎樣地孤獨
拿著你給的照片
熟悉的那一條街
只是沒了你的畫面
我們回不到那天
你會不會忽然地出現
在街角的咖啡店
我會帶著笑臉揮手寒喧
和你坐著聊聊天
我多么想和你見一面
看看你最近改變
不再去說從前只是寒喧
對你說一句
只是說一句
好久不見
……
這首歌節奏比較舒緩,比較柔情,也有點傷感。我最喜歡這一句:“你會不會忽然地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每當聽到這一句,腦海里就會出現一個人,這個人忽然地、悄悄地出現在我們學校附近的雕刻時光咖啡館,淡笑著向我揮手。這個人大的臉越來越清晰,漸漸就成了她的臉。
每當我走在學校那條行人稀少的小路,看著頭頂光禿禿的樹干,天邊那一朵朵云,心里都會涌上一股哀傷。又是把心情賴到了景色上,無處可賴時,這便是最好的慰藉。總是在感情這條路上摔得遍體鱗傷,究其原因就是三個字:放不下。
我過分地追求一種維系感情的方式,認為人與人之間只有時常見面、時常聯系才不會遺忘了彼此。當對方從來不主動聯系我時,我就認為是她不在乎我,她沒有像我珍惜她那么珍惜我。可我又偏偏不愿舍棄這段感情,于是就在委委屈屈的主動中越來越累。等我誰也沒有聯系過了將近一個月時,有幾個幾乎從來不會主動想到我的朋友主動聯系了我。也許這就是距離與適度的問題,過分的主動與頻繁,只會讓人厭煩,更不會珍惜。可是,這幾個人里面沒有她。過了半年,還是一樣。原來,我不聯系她,我們這輩子就不會再聯系了。我不去想她在是對所有人都這樣還是只對我這樣,當我在與她沒有什么矛盾的情況下,她能這樣,與高中時形成巨大反差,讓我接受不了。盡管我說過很多次,她也沒有改進,久而久之,我委屈就變成了負氣,最后就完全變成了淡漠。我也曾期盼過、挽回過,現在這樣的情況,讓我不得不反思,不得不冷淡。
同學說,真正的友情,是不會因為久不聯系而變淡的。就算好久沒有見面,等見面的時候,還是會像以前那樣好。我不否認這句話很美好,但是這么說的人,一定不是敏感的人,一定不是會主動聯系別人的人。我認為,友情一定是雙向的,不能只是一方的付出,一方的主動。要達到像前面同學所說的那種程度,那一定是這兩個人都這樣想才行。如若不然,一個人認為可以疏于聯系還能像以前一樣好,另一個人認為只要經常聯系才能長久,你若不聯系她,她就覺得你不在乎這段感情,覺得委屈,既然你不在乎她,她為什么要在乎你呢?這樣的感情,怎么能長久呢?再若,你以為很久不聯系之后再聯系也可以很好,但如果她換了住址換了手機號也不再上qq玩微信,你上哪里去聯系她?她可能去了天涯也可能到了海角,總之你再也找不到她了。你還能說你們像以前一樣好嗎?我是個喜歡浪漫的人,總覺得千里傳書是一件特別有情調的事,喜歡拿到信時的那種心情。所以,經常和同學朋友寫信。
想到這里,我也才真正明白了,朋友不在多,有那么一兩個、兩三個懂你、珍惜你的,就很足夠、很幸福。
這些天一直被女生之間的關系所困擾。一是一女生因占有欲太強不允許另一女生和別的女生交往過密,并記恨上了和那個女生關系比較好的`我。為此我早在開學之初就不和她們摻和在一起了,沒想到到現在了她還擺出一副受害者的樣子,好像我搶了她的朋友,她被朋友拋棄了一樣。為此,我恨我的懦弱,因為我不希望她記恨我而百般讓步。二是閨蜜和別人出去玩沒有告訴我,而我一直期待著與她有一場穿越林海雪原的旅行。她不會因為我的高興而喜悅,也不會因為我討厭哪個人而減少在我面前表達對她的喜歡。我知道可能我的要求太高,但我無法控制這種酸澀的心情。而當我聽到她的聲音時立刻就把這些不開心的想法拋到腦后,仿佛一切思想上的徘徊都沒有發生過。所有的原因,都是我自己悶頭想事,不能擺正自己的心態。
就像剛上大一的學弟跟我說的那樣,離自己預想的軌跡越來越遠了。而我覺得,有些時候,軌跡這個東西,漸漸地就偏了,最后什么時候沒有的也不知道。可是仔細想一想,有些軌跡,是注定的,是每個人都要沿著走一遍的。
關于友情的軌跡,對于有些人,即使有一段如膠似漆的時間,最終也會形同陌路;對于有些人,原本平平淡淡,最后也會兩肋插刀;對于很少的人,原來形影不離,最終還是如膠似漆。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一顆平靜、寬廣的心。誰都不是離不開誰,最好的情形是,有人陪著,我很開心,沒有人陪,一個人,也可以很好,不會失落,不會委屈。
人都會這樣,給別人分析問題的時候頭頭是道,而當自己攤上同樣的事時,什么分析什么道理都沒有了,像是陷入了泥潭怎么掙扎都出不來。總是在撞得頭破血流之后才幡然醒悟,當初誰誰誰說得真對。很多時候不是自己不知道這些道理,只是自己不服,不信,不愿,最后只能慘淡一笑,無奈接受。
友情本身是沒有值得懷疑的,該反思的是人。她為什么不會忽然地出現,為什么不能看看最近改變,為什么不能說一句好久不見。我為什么矯情委屈、苛求完美,苛求別人以同等感情回給自己。感情就是不斷地去磨合,沒有什么是不可以理解與接受的,關鍵在于心態。以一顆平淡的心去對待一切委屈與不忿,便皆大歡喜。既然決定對一個人好,就不要期待別人給你同樣的東西。因為,對一個人好,一定要心甘情愿,如若不愿,就不要覺得委屈,收回你的好。因為別人沒有要求你對他掏心掏肺,沒有人讓你對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