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介紹玉米說明文篇一
金秋十月,是豐收的季節,安靜的村莊一下子熱鬧起來了。而我,在老家幫爺爺奶奶剝玉米呢!
這一天,我們來到玉米地里摘玉米,姐姐為我們分工作。姐姐說:“陳天(我弟弟)和子琦(我)留在外面剝玉米,小興(我二哥)和我(我姐姐)去里面摘玉米,陳浩(我大哥)運送玉米。”
接下來,我們開始工作了,二哥先進玉米地里摘了一些玉米,讓我和弟弟來剝。接著,二哥便和姐姐一個人拿著一個籃子進去摘玉米了。而大哥沒事干就來幫我和弟弟來剝玉米。
我剝玉米的時候,不是太用力把手弄疼了,就是太輕了剝不下來。后來,大哥幫我找了一個鐵條,我一開始還不知道怎么用??珊髞恚衣卣莆樟朔椒ǎ合扔描F條劃一條縫,再用手把它剝下來。而弟弟呢?他早已經跑去和小朋友們玩耍了。
過了一會兒,二哥和姐姐從玉米地里出來了。他們說太累了,出來休息會兒,于是便坐下了,我們邊聊天邊剝玉米。
到了傍晚,我們五個人高高興興地回了家。到家后,爺爺把玉米粒做了一些處理,奶奶把玉米粒做成了香噴噴的玉米粥。
品嘗著由自己的勞動換來的果實,我感到心里甜絲絲的。
介紹玉米說明文篇二
國慶節放假了,正是回老家的好機會。十月一日寫完作業,第二天我們一家人就踏上了歸途。
一路上,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路旁的田野里種滿了瓜果蔬菜,有花生、石榴、柿子……種的最多的就數玉米了。玉米穿著淡黃色的紗衣,留著長長的棕紅色的卷發,像一個個美麗的少女。
很快就到家了,哇!院子里堆滿了金黃色的玉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美麗極了!
第二天,我們一家人去地里收玉米。遠遠望去,玉米地像一片淡黃色的紗帳,微風拂過,傳來陣陣沙沙的響聲。到了地里,我抬頭一看,玉米稈好高呀!頂上的玉米花已經枯萎了,變成了灰色。玉米桿的中間長著玉米,有的是一個,有的是兩個。我學著爸爸的樣子,把一個個玉米小心翼翼的從玉米桿上掰下來,放入地上的竹筐里。
掰完玉米,就要砍玉米稈了。我拿起小斧頭向玉米桿的根部砍去,可怎么也砍不斷。爺爺笑著對我說:“別看它細,可結實著呢!”我又砍了幾下,終于砍倒了一個玉米稈??苫仡^一看,爸爸已經砍倒五六個了。很快就下午了,我們終于滿載而歸。
晚上,我們全家坐在灑滿月光的院子里剝玉米,邊剝邊說話,院子里一片歡聲笑語。這時,我聞到了一陣煮玉米的清香。奶奶在屋里喊:“來,休息了,吃玉米嘍!”我第一個跑回屋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一口氣就吃了三個,要不是媽媽怕我吃太多不好消化,我還能吃好幾個呢。
今天,我收獲了香甜可口的玉米,你收獲了什么呢?
介紹玉米說明文篇三
爸爸種的黑玉米成熟了。
野里的稻子低下了頭;黃澄澄的梨子像一個個小葫蘆;再看玉米,也穿上了閃亮的珍珠衣;樹上也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還有晶瑩剔透的`葡萄。
早晨,我跟著爸爸下地收玉米。每年這個時候,我這里盛產玉米,家家都忙著收自家的玉米。
啊!玉米長得真高呀!可能有3米高。那玉米棒子又粗又大,有的還露出了小黑臉。我迫不及待地跳下地。爸爸拿起鐵釬鏟倒一株玉米,丟給我。我忙撿起玉米,用腳踩住玉米稈,雙手使勁掰玉米棒子,只聽“咔嚓”一聲,玉米棒子掉下來了。我撿起玉米,把上面的皮一層層剝開。哇!好漂亮的一個花玉米!
就這樣,我們一會就把玉米收完了。爸爸要我把玉米搬到太陽底下。我拿不了,就放在裙子里。剛走一步,一個玉米掉下來。我彎下腰去撿,不料,又有一個玉米掉了下來。我只得把裙子里的玉米放到太陽地下再去撿。
爸爸笑著說:“你看你,這么小的活還干不好!”
我說:“人家還小嘛,等我長大了,一定能趕上你!”說完,我笑起來了,爸爸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介紹玉米說明文篇四
玉米,又稱玉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蘆、大蘆粟,潮汕話稱幼米仁,粵語稱為粟米,閩南語稱作番麥。
屬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玉米稈直立,一般不分枝,它的基部各節生有氣生支柱根。玉米葉窄而長,邊緣波狀,在莖的兩側互生。玉米谷穗被多層變態葉包裹。
玉米傳統的加工方式是曬干后谷穗脫粒,可儲藏、磨粉或制米渣。
玉米粒磨碎成玉米粉??芍谱鞲C頭、絲糕等。由于玉米粉中的蛋白質不具有形成面筋彈性的能力,持氣性能差,需與面粉摻和后方可制作各種發酵點心。
玉米粒制出米渣,可用于煮粥、燜飯。
另外,玉米胚特別大,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因此可從玉米胚中提取玉米油。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逐漸成為粗糧中的保健佳品,吃玉米對人體的健康很有好處。
玉米的佐餐食用方法很多。如:鮮嫩秸稈微甜如甘蔗是小朋友的最愛;新鮮的玉米谷穗可烤著吃、煮著吃,是很受歡迎的時令美食;鮮嫩的玉米粒,可做各式菜肴,味道鮮美。
玉米原產地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魯一帶,人類栽培玉米的歷史大約有七千多年,從野生狀態改造成栽培類型約四、五千年。
玉米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大約有四百七十多年。目前我國播種面積在三億畝左右,僅次于稻、麥,在糧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僅次于美國。全世界熱帶和溫帶地區廣泛種植,為一重要谷物。玉米在全國各地都有種植,以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和西南各省較多。東北地區多種硬粒型玉米,華北地區多種植適于磨粉的馬齒型玉米。
介紹玉米說明文篇五
在菜市場里有許多水果,現在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那香甜可口生津止渴的西瓜吧!
西瓜有六種品種分別是:黑美人、無籽西瓜、花皮西瓜、特小鳳、蜜寶,樂寶。你知道啥是黑美人?它橢圓形,瓜小,而瓜皮純黑色。無籽西瓜,就是瓜肉沒有籽核,圓形瓜皮花條。花皮西瓜,橢圓形,瓜大,瓜皮淺綠和深綠色相間。特小鳳,是不是像個人的名字,它圓形,瓜皮花條,黃瓣。蜜寶,圓球形,果皮墨綠。樂寶,圓形,果皮深墨綠色。西瓜有兩種形狀,分別是圓的和橢圓形的。外皮主要顏色是綠色和黑色的,那一條條黑色的條紋印在西瓜上似的。把西瓜切開,里面的肉呈紅色,現在也有一些西瓜是黃色的。肉中還夾著一粒一粒的黑籽,如同黑芝麻般。
它的種子源于它體內的黑籽,生長在矮矮的地上,不像石榴,蘋果一樣掛在高高的樹上,鮮紅嫩綠使人一看見就生愛慕之心。只要把籽埋進地里,澆上水,過一段時間籽就慢慢變成了西瓜,等到成熟時就能摘下來了。在炎熱的夏天,坐在樹陰下喝一口西瓜汁或吃上一口清甜的西瓜那是再好不過的享受,準能解渴!嘗起來香香甜甜的,一咬下去肉里的汁立即從嘴角兩邊滲出來。光看吃不到的人,看看都眼饞了!
西瓜內含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對人體有極大的幫助哦!它能增強抵抗力,補充維生素,使人少生病。
本水果店正舉行一年一度的水果推銷會,西瓜只要1.8元,只要1.8元,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介紹玉米說明文篇六
今年春天,我發現后院里長出一株玉米,我非常喜歡它。
玉米剛長出來的葉子是綠油油的,顯得那么嬌嫩可愛。玉米過了一段時間,小葉子逐漸拉長、變尖,顏色也變成翠綠色的了。雨后,玉米的葉子上鋪滿了水瑩瑩的雨滴,在雨后的陽光下邊的一閃一閃的,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在閃閃發光,那時的葉子綠得非常新鮮,讓人看著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玉米在春末夏初開的花,令人陶醉。玉米的花長在莖上,莖和葉柄之間,吐出一串淡黃色的花蕾,玉米的花開后,一陣風拂過,風姑娘用她的魔杖在玉米花頭上點了一下,就會落下一片花粉,美麗極了!不久后它就會長出果實了。
玉米的果實成熟了,成熟的玉米像一個巨大的棒槌,頭頂還留有老爺爺一般的紅纓,等它完全成熟,粒兒突破包殼的束縛,露出金黃的牙齒,仿佛向人們炫耀。
玉米還很抗旱。有一次,爸爸說玉米很抗旱,我不信,我就故意連續幾天不給它澆水,看看它還能不能活,過了幾天,我一看,玉米居然還活著,真是不可思議。
我是多么喜歡我家的玉米啊。
介紹玉米說明文篇七
一碧深澗的清澄是水的作品,春日滴綠的`風華是水的姿態,虛懷若谷的心境是水的靈性。
水,嬉戲在清澈小溪,一路歡歌笑語;水,澎湃在蔚藍大海,形成驚濤駭浪;水,靜默在如鏡湖面,制造風情無限。它波瀾壯闊,深不可測;它溫柔恬美,柔中帶剛。
水能使所有干涸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機,也能摧毀一切堅固的壁壘。它的能力是無法估量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與人精神相通,從而使人的靈魂得到升華。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水的品性在現實世界中隨處可尋。善良的人都會在社會的蔭掩下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們像魚兒一樣游動在水的內部,身上沒有標簽,只有水。
介紹玉米說明文篇八
這部小說主要描寫了男孩兒桑桑六年中在油麻地里的小學生活,六年間經歷的許多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讓少年桑桑獲得了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人生啟蒙。
《草房子》中最讓我難忘的就是桑桑的爸爸桑喬。桑喬年輕時是一個獵人,但當時的獵人很受他人的唾棄,所以他撿空識字讀書,終于一步步成為了油麻地小學的校長。他不想讓兒子成為沒有文化的人,所以他很重視的學習,也很重視自己的名譽。剛開始我認為桑喬只是一個只顧自己名聲和榮譽的人,看到后面他為了桑桑的病而四處奔波、風雨無阻的情景時,我忍不住為之感動。
父母的愛很偉大,他們每天起早貪黑,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有更優越的生活。盡管他們有時說的話并不近人意,讓我們很難接受,但“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可能所有的好話都好聽,雖然父母們會用不同的方式來教育我們,與我們相處,但他們的出發點只有一個,那就是對子女的愛。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新聞:某市發生了一起大地震,地震停止后,搜救隊在救人時聽到了廢墟中嬰兒的哭啼聲,當他們挖開廢墟看清里面的情況時,都為之一震——一位母親跪伏在地上,身體下護著一個才幾個月大的小嬰兒,這位偉大的母親已經停止了心跳,而她身體下的嬰兒還安然無恙,后來搜救隊員們在這位母親的身體下發現了一部手機,手機上留下了她對孩子的最后一句話:“孩子,不管怎樣,媽媽永遠愛你?!?/p>
許多人認為這離他們都太遙遠,但父母的愛隨處可見:一杯熱牛奶,一次鼓勵一句關心……都是愛的表現,不要質疑父母對我們的.真心,因為他們的愛永不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