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是教師教學的基礎,它能有效提升教育質量,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在這里,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中班教案的案例,希望能對您的教學有所幫助。
尋找蛋寶寶中班教案大全(12篇)篇一
1通過活動是幼兒了解蠶一生的生長過程。
2在活動中對幼兒進行體能訓練,增強幼兒身體柔韌性,協調性。
3通過活動使幼兒感受學習和運動的快樂。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5激發了幼兒對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重點:了解蠶的生長過程
難點:了解蠶的四態變化,感受學習的快樂
蠶4四種形態的照片魔法棒
課件2個:一、4種形態幻燈片二、蠶一生的生長過程視頻
一、律動“春天在哪里”引起幼兒興趣
二、認識圖片操作圖片觀看視頻了解蠶的生長過程
師:春天來了,大地媽媽叫醒了她的蟲寶寶們,有一只淘氣的小昆蟲偷偷的跑到了咱們班,你們看看他是誰呀?(出示蠶蛹圖片)
師:蠶蛹寶寶說你們知道我小時候長什么樣長大后又是什么樣嗎?師:今天我帶來了一些我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幻燈片分別介紹每張內容)。
師:哪一組小朋友排得對呢?看看我的生長過程吧!(觀看蠶生長過程視頻。)
幼兒自己指出錯誤并改正
三、游戲“快樂的蠶寶寶”體驗蠶的生長過程
師:你們真聰明,你想不想也做一只快樂的蠶寶寶和我一起長大呢?(幼兒:想)
師:魔法棒,魔法棒,變變變變蠶卵(幼兒身體縮小)。變蠶蟲(幼兒身體伸長),蠶寶寶餓了找桑葉了(幼兒進行爬的練習),蠶寶寶累了要睡覺了,讓我們來該做新房子吧!(幼兒做頭部運動,鉆進口袋里),蠶寶寶睡著了,夢里他夢見自己長出翅膀了,夢醒了,蠶寶寶真的長出翅膀了(幼兒鉆出口袋做飛的運動)結束。
在備課時,我考慮了活動內容、教學方法和幼兒的接受能力,使教學內容盡可能變抽象為形象使幼兒更容易接受。
整個活動的效果是不錯的,能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活動,就連平時不愛參加活動的幼兒都能積極地參與到這次的活動中來。這節課不僅變抽象為形象,而且讓幼兒自主的去學習,真正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學習模式。并且讓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蠶的生長及變化,更加了幼兒的印象。
不足之處在于活動的時間沒掌握好,有點前緊后松;課堂節奏不好。其次是在驗證學習效果時進行的圖片排序環節,應將圖片先集中在一起不應分組進行。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的收獲是對昆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積累了一些科學知識。而我的最大收獲是提醒自己在以后準備活動時要更仔細、更周全。
尋找蛋寶寶中班教案大全(12篇)篇二
1.讓幼兒了解蠶寶寶變蝴蝶的過程,并養成保護身邊的小動物的好品質。
2.重點字詞的認讀:蠶、姑娘、變成、脫、舊。
字卡、課本。
1.談話引起興趣。
拿出蠶寶寶,問這是什么呀?有幾個啊?你知道蠶寶寶平時是吃什么的嗎?(桑葉)
2.學習兒歌《蠶寶寶》。
教師朗誦兒歌。
告訴幼兒這一過程,蠶寶寶吃了桑葉之后會先吐絲,變成一個個白色的繭,然后蝴蝶會破繭而出,之后會灑下籽,明年的時候又會變出來了。
3.根據兒歌,讓幼兒學會觀察。
現在你們看到了蠶寶寶是這個樣子的,其實啊它每天都在變化著,你明天或是后天看看,看它會有什么樣的變化,是不是和天天老師說的一樣,我們大家一起來驗證一下。
觀察小動物。
在孩子們的幫助下,蠶寶寶已經養了一段日子了。孩子們看著蠶寶寶一天天地長大,只要有空就會去看看它、喂喂它,漸漸的有了一份難割舍的感情。正是這些背景與孩子的興趣成了這次活動的開展的動機。利于在養蠶過程中的觀察與經驗的積累來幫助幼兒整體蠶的生長過程與其中的不同特征。活動中以游戲與繪畫的形式來鞏固知識點,而討論、經驗分享的方式給了孩子說的機會,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自信心。在活動蠶絲的各種用途告訴了孩子蠶并不是一味的當寵物養殖,其實它為我們人類帶來了無限的財富。
尋找蛋寶寶中班教案大全(12篇)篇三
在“春天里”的主題課程中,孩子們探索了蠶寶寶的一生,并參與了蠶寶寶的養殖全過程。并表現出對此活動的濃厚興趣。
1.通過觀察了解蠶寶寶的生長過程與蠶絲的各種用途,培養幼兒做一個有愛心、細心的好孩子。
2.能通過繪畫的方式將蠶寶寶的成長過程繪畫出來。
1.在養蠶的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各個過程的照片。
2.蠶繭若干
3.人手一份記號筆、蠟筆、白紙
4.用蠶制作的物品照片
一、出示蠶繭引出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咦!這一個個白色的小球球怎么在這呀,我們的蠶寶寶去哪了呀?
二、引導幼兒回憶在養蠶過程中,蠶個階段的形態與特征。(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各階段的照片)
卵——幼蟲——蛹——成蟲(蛾)
三、討論、經驗分享、教師補充——蠶的用處。(用蠶制作的物品照片)
四、游戲:
我是可愛的蠶寶寶。
幼兒用肢體動作大膽地表現蠶各生長過程中的形態。
五、活動延伸:
繪畫活動——蠶寶寶的一生
在孩子們的幫助下,蠶寶寶已經養了一段日子了。孩子們看著蠶寶寶一天天地長大,只要有空就會去看看它、喂喂它,漸漸的有了一份難割舍的感情。正是這些背景與孩子的興趣成了這次活動的開展的動機。利于在養蠶過程中的觀察與經驗的積累來幫助幼兒整體蠶的生長過程與其中的不同特征。活動中以游戲與繪畫的形式來鞏固知識點,而討論、經驗分享的方式給了孩子說的機會,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自信心。在活動蠶絲的各種用途告訴了孩子蠶并不是一味的當寵物養殖,其實它為我們人類帶來了無限的財富。
尋找蛋寶寶中班教案大全(12篇)篇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蛋寶寶有的為什么會跑得快有的卻跑不快。
2、比較快慢,學習用數字記錄快慢。
3、幼兒大膽嘗試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生蛋、熟蛋兩個,課前裝飾成蛋寶寶,兩個大盆標上生熟標志混一起的生蛋和熟蛋若干,兩個碗、記錄紙、筆。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明白生蛋滾不快,熟蛋滾得快。
難點:引導幼兒學會邊操作邊記錄。
活動過程:
一、課題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個小客人,你們看看是誰來了?
二、幼兒交流探討區分。
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看怎么把他們區分開。
(幼兒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區分雞蛋的生熟,比如搖晃著放耳邊聽聽看,看看表面蛋殼有什么不一樣,再還可以轉轉看)。
三、幼兒嘗試區分生熟蛋。
幼兒分組把生熟雞蛋區分并做記錄。
出示小跑道,請一幼兒拿來兩個標著不同記錄的雞蛋同時輕輕推動一下雞蛋,看看滾動情況如何,如果一樣快說明兩個是同樣的一家人,否則就不是一家人,并請幼兒用數字作記錄。再請幼兒拿兩個雞蛋進行比賽,以此類推進行分類。分出有不一樣的快慢速度后做上標記放兩個籃里。
師檢驗生熟:
幼兒各拿兩個雞蛋在桌上輕輕滾動的速度來區分,重新檢驗剛才區分的雞蛋生熟是否正確。
游戲結束師總結:
本次活動幼兒都很能干,知道了區分生蛋寶寶和熟蛋寶寶,生蛋熟蛋寶寶也特別表揚我們小朋友,謝謝小朋友的幫忙。
尋找蛋寶寶中班教案大全(12篇)篇五
1.了解蠶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以及用途。
2.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進一步了解蠶的生長、變化過程。
3.愿意養蠶和關心蠶寶寶,萌發對小動物的愛。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各個生長階段的蠶寶寶圖;蠶生長過程圖片;班里飼養的蠶寶寶以及其照片;人手一片桑葉。
一、談話引出主題
最近我們班的自然角來了一些小客人,他們在我們的照顧下慢慢長大了,你們知道是誰嗎?(蠶寶寶)
蠶寶寶是什么樣子的?蠶寶寶愛吃什么?
二、通過討論、觀察,了解蠶的生長變化過程
1.提問并出示相應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1)蠶寶寶是由什么變成的?(蠶卵)蠶卵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先說一說,再出示圖片)
(2)蠶卵怎么樣能孵出蠶寶寶來?蠶卵孵出來的幼蠶像什么?叫什么?
師小結: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我們可以用棉花把蠶卵包起來曬曬太陽就能孵出蠶寶寶來了。(遷移小蝌蚪的成長)幼蠶很小,像螞蟻一樣,它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蟻蠶。
(3)蠶寶寶吃了很多桑葉,一天天地長大,它又有哪些變化?又變成什么樣子?(依次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蠶寶寶在各個階段的特征)
2.幼兒分批觀察班里的蠶寶寶,等待的幼兒和小伙伴說一說蠶寶寶是怎么樣慢慢變化的。
3.出示蠶寶寶的一生循環圖,幫助幼兒理順蠶寶寶的生長過程。
師小結:蠶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剛孵出來的幼蠶,身體黑色很小,像螞蟻,叫蟻蠶。蟻蠶吃了很多桑葉,慢慢地長大,經過四次蛻皮,身體一次比一次變白、變大。最后,蠶開始吐絲作繭,在繭里,蠶再蛻一次皮,變成蛹,由蛹變成蛾,然后咬破繭爬出來,蠶蛾灰白色,有翅膀,雌蛾產卵后不久就死去。
三、了解桑葉以及蠶的用途
1.蠶寶寶喜歡吃什么?(桑葉)桑葉是什么樣子的?(桑葉人手一片觀察)
2.飼養蠶有什么用?
蠶屎可做枕芯,有藥用價值;蠶繭能抽絲紡織成絲綢,可做面料和服裝。
3.師:蠶對我們的用處很大,我們在飼養時,應注意些什么?
勤換桑葉,讓蠶寶寶吃飽;幫蠶寶寶清理便便,注意衛生;蠶結繭時,不要移動等。
四、聯系生活,情感遷移
1.出示我們班養的蠶寶寶照片,激發幼兒去關愛蠶寶寶的意識。
2.教師小結:希望我們小朋友能用今天學到的養蠶寶寶的方法去好好照顧我們班的蠶寶寶,每天去看看他們,喂喂他們,觀察蠶寶寶是怎么長大的。(幼兒教育)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尋找蛋寶寶中班教案大全(12篇)篇六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蛋。
2.嘗試剝蛋,體驗動手的樂趣。
3.了解蛋是有營養的,喜歡吃蛋制品及蛋做的菜肴。
4.激發了幼兒對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2.雞蛋、鴨蛋、鵪鶉蛋和鵝蛋每桌一個。每位幼兒一個煮熟的蛋。
活動過程:
提問:你拿的是什么蛋寶寶?介紹一下,它長什么樣兒?
雞蛋寶寶在哪里啊?舉起來,看一看。它又是什么樣兒的?
咦,你的蛋寶寶呢?說說看。
來,輕輕摸摸你的蛋寶寶,有什么感覺?
小結:這些蛋寶寶都是硬硬的、橢圓形的、有的`大有的小。鵪鶉蛋穿著花衣服。雞蛋寶寶穿著粉色衣服。還有鴨蛋寶寶穿著淡綠色的衣服。
二、了解雞蛋的構造。
我最喜歡的就是雞蛋了。(拿生雞蛋)它穿著粉紅色的衣服。猜猜看,里面會藏著什么呢?來,脫掉衣服看一看。(透明玻璃杯)呀,你看到了什么?(蛋黃)什么形狀的?顏色呢?還有什么?這蛋清可是透明的,沒有顏色的哦。
你也來把蛋寶寶的衣服脫開來看一看吧。(幼兒剝蛋)巡視問,你發現了什么?(蛋白)你們的怎么和我的不一樣啊?為什么呢?(熟的,我的是生的)原來,雞蛋煮熟后,透明的蛋清就變成了白色的蛋白,咬一口,蛋黃也凝固在一起了。好吃嗎?全部吃掉吧!蛋白、蛋黃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我們吃的時候要一起吃。每天吃一個雞蛋,會讓我們更健康、更強壯。
三、了解蛋是有營養的,喜歡吃蛋。
1.雞蛋做出的美味菜肴。
雞蛋很有營養,大人、小孩都喜歡吃。所以媽媽經常把雞蛋做成美味的菜肴。你吃過什么?嗯,一定很香。
說得我都想吃了。好,今天我就來給你們露一手,做一道小蔥炒雞蛋,等會兒讓你們嘗嘗我的手藝。
炒雞蛋步驟:先加油、再打蛋,蛋清蛋黃攪一起,油熱了,倒進去,炒一炒,翻一翻,撒點蔥,加點鹽,出鍋咯!聞一聞,好香哦!嘗一口,蛋白蛋黃一起吃。想吃嗎?好嘞!
尋找蛋寶寶中班教案大全(12篇)篇七
1、認識數字8和9,正確感知8和9的數量,并能匹配相應的數字卡片。
2、學會將8個或9個物體按大小的順序進行排列。
1、數量8和9的實物卡片,如蘋果、小花、圓形等。8朵大小不一樣的向日葵,9朵大小不一樣的桃花。《幼兒畫冊》,蠟筆。
2、電視機、視頻轉換儀。
重點:正確感知8和9的數量。
難點:能將8個或9個物體按大小的順序進行排列。
直觀感知法、探索操作法、游戲教學法、講解演示法。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一、引導幼兒用目測或點數的方法,正確感知數量8和9。
1、教師出示數量8和9的實物卡片,引導幼兒觀看。
2、提問:
(1)卡片上有什么?
(2)每樣物體有幾個?
(3)你是怎么知道的?
3、組織幼兒自由回答。
4、師:卡片上有8個蘋果,9朵小花。可以用目測或的一個一個點數的方法知道它們的數量。
5、觀看老師出示的數字實物卡片。
6、根據問題回答,說說卡片上有什么,有多少,介紹自己數的方法等。
7、了解、掌握目測和點數兩種不同的點數的方法。
幼兒通過觀看實物卡片,來感知數量8和9,在整個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也讓幼兒體驗到自主參與數學活動的樂趣。
通過自由介紹自己不同的點數方法,既可以豐富幼兒的點數經驗,又可以幫助幼兒掌握更多的點數方法。
二、引導幼兒學會按數量歸類,感知8和9的數量,并匹配相應的數字卡片。
1、教師出示兩幢房子,房頂上標有數字8和9,引導幼兒認讀。
2、教師出示一張8和一張9的實物卡,先請幼兒感知兩張卡片的數量。師: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叫“租房子”。
3、教師交代游戲玩法,幼兒傾聽。(如果想住進房子里,那么必須是8個好朋友在一起住進8這幢房子里;9個好朋友在一起可以住進9這幢房子里。)。
4、組織幼兒玩游戲,將8個花寶寶住進8的房子;9個圓形住進9的房子。
5、以同上的方法,再出示若干不同數量的實物卡,請幼兒放一放。
6、認讀標有數字8和9的房子。
7、感知兩張數量不同的實物卡片。
8、傾聽教師介紹游戲“租房子”的玩法,知道數字8對應的數量是8;數字9對應的數量是9。
9、個別幼兒示范玩游戲。
10、集體玩游戲。
以“租房子”的游戲形式開展活動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幫助幼兒鞏固掌握數物匹配的知識要點,活動也顯得更有趣。
通過不同組數量的卡片進行游戲、操作,可以扎實幼兒的匹配意識。
三、組織幼兒學習將數量8和9的物體,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規律進行排序。
1、教師出示排序在板上8朵大小不一樣的向日葵的圖片。
2、提問:
(1)板上一共有幾朵向日葵?
(2)它們有什么區別?
3、組織幼兒觀察回答。
4、師:請你們按照一定的順序將這幾朵向日葵來排排隊。
5、請個別幼兒將幾朵向日葵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并介紹自己的排序方法。(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6、組織幼兒以同樣的方法再對9朵桃花進行排序。
7、數數在排序在板上一共有幾朵向日葵,說說這幾朵向日葵有什么區別。
8、嘗試將這幾朵向日葵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排排隊。
9、個別幼兒上前操作,試一試,如可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
10、以同樣的方法再對9朵桃花進行排序。
這一環節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來點數向日葵的數量,說說幾朵向日葵間的不同之處等,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
另外,讓幼兒通過自己操作進行排序,可以加深幼兒對順序排序的印象,從而掌握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兩種不同方式,豐富幼兒的排序經驗。
四、幼兒動手操作“花寶寶”,鞏固幼兒感知8和9的數量。
1、結合《幼兒畫冊》,交代操作要求。
師:出示兩朵花,請幼兒根據要求將每朵花瓣上數量是8的物體涂成玫紅色;數量是9的物體涂成黃色。
2、組織幼兒動手操作《幼兒畫冊》,教師巡回指導幫助。
3、作品評析。
請幼兒互相欣賞、檢查別人涂色完成的花朵和自己的是否一樣。
1、傾聽教師交代操作要求。
2、動手操作《幼兒畫冊》,正確點數8和9的數量,并按要求涂上相應的顏色。
3、互相檢查、欣賞同伴的作品。
給每位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讓每位幼兒有鍛煉的機會,更好的感知8和9的數量。
在幼兒操作的同時,也能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另外,在欣賞其他小朋友作品的同時,也是對自己作品的檢查,同時也幫助幼兒再次鞏固掌握8和9數量的點數經驗。
在活動第三個環節排序的掌握上,孩子們基本都能掌握從小到大和從大到小這兩種方法。最后幼兒的操作活動中,我發現班上大多數幼兒都能很好的掌握目測和點數的方法,準確的點數出9以內的數量,而且也能根據要求給對應的花瓣涂上顏色。但是,我發現除了個別粗心的幼兒會涂錯一兩片花瓣,也有個別動手能力較差的幼兒,沒有根據要求來涂色,而是隨意的亂涂,所以在這方面的動手能力還需要加強。
在今天的數學活動中我也結合了一些情景游戲的內容,所以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是較高的,通過游戲的方式掌握了8和9的數量,也能夠匹配相應的數字卡片,活動的整體效果較好。另外,我覺得自己教具設計的還不是很好,如我準備了9朵大小不一樣的桃花請幼兒排列,可是有其中有幾朵花的大小區別并不是很明顯,所以影響了活動效果,以后教具設計還需要更精細化些。
尋找蛋寶寶中班教案大全(12篇)篇八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已有經驗描述春天的景象。
2、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春天景色的特點。
3、欣賞春天的美麗景色,喜歡大自然。活動重點:
發現春天的變化,感受春天景色的不同。活動難點:
欣賞春天的美麗景色,喜歡春天,喜歡大自然。活動過程:
1、《春天在哪里》歌曲導入。
2、小朋友們,請你們說說春天在哪里?
3、現在是什么季節?那剛剛好,我們一起去尋找春天的足跡。
4、足跡是什么意思?教師解題。
1、你覺得春天是什么樣的景象?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匯報。
2、你覺得在哪里可以找到春天的足跡?幼兒自由匯報。
3、尋找春天的足跡你覺得我們需要帶上那些工具?幼兒匯報。
1、出示校園小草發芽的圖片,迎春花開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匯報。教師小結:這些是老師在周末的時候去戶外找到的春天悄悄留下的足跡。
2、出示柳條發芽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匯報。
3、出示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很熱脫雕外套的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你發現了什么?幼兒匯報。
4、你們來討論一下,春天的足跡還有哪些?幼兒討論。
5、幼兒匯報討論結果。(小河的冰融化了,燕子回來了,冬眠的小動物醒來了,太陽照射的時間變長了,天氣暖和了等等。)。
6、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我們已經找到了春天的足跡。
7、你覺得春天的景色怎么樣?你能用一句話贊美春天嗎?幼兒贊美春天。
8、對于春天這個話題,你們還有問題嗎?鼓勵幼兒提出問題,并試著去尋找答案解決問題。
我有問題,我的問題是:誰把春天送來的?你覺得呢?幼兒匯報。
1、今天回家,小朋友們查閱資料了解春天是怎樣來的?
2、周末的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戶外尋找春天的足跡欣賞春天的美麗景色。
文檔為doc格式。
尋找蛋寶寶中班教案大全(12篇)篇九
設計意圖:
我園位于小區中心,旁邊就有個小公園,風景宜人。特別到了春天,鮮花盛開,美不勝收。結合中班主題課程《花花朵朵》。我們利用小區的良好資源,開展了這次科學探索活動《尋找春天里的花》。
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中春天的氣息。
2、通過為花兒拍照,觀察花朵多姿多彩的形態。
3、初步嘗試記錄,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幼兒操作材料:相機、彩筆、記錄表人手1份;教師材料:喊話器1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邊走邊聊:現在是什么季節?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總結:春天來了,路邊的小草從土里鉆出來了,小樹發芽了,公園里的花兒也開了。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尋找春天里的花”。你可以給花兒拍一拍照,仔細的觀察它,也可以摸一摸,聞一聞,然后把你觀察到的,還有你的感受都記錄在記錄表上。
1、帶領幼兒一起尋找春天里的花,鼓勵幼兒用相機拍攝下來。
2、幼兒記錄:花的形狀、顏色,開在哪里,幾個花瓣,什么氣味,自己喜不喜歡等等。
1、教師帶領幼兒回園。
2、將幼兒拍攝的照片輸入電腦,結合剛才的記錄表,幼兒做花兒的介紹。
觀察。
2、在幼兒用書上畫畫春天開的花和自己找到的花兒朋友。
尋找蛋寶寶中班教案大全(12篇)篇十
活動目標:
1、利用室內家具,探索準確的鉆、爬動作,能靈活的完成行進任務。
2、能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識,掌握在體育活動中探索安全游戲的方法。
3、在活動中體驗室內體育活動的樂趣。
4、能遵守規則玩游戲。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桌子、椅子、玩具柜、熟雞蛋、沙蛋。
2、場地布置:四張桌子練成行,四對椅子對排,兩個玩具柜豎直擺放。
3、適當音樂背景。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準備活動。
1、幼兒聽指令做活動:重點手腕、肩部、上肢、腰、膝關節。
2、了解場地設置(巨人山洞、低矮的地道、消防通道)。
二、基本部分。
(一)引導幼兒空手嘗試鉆過,感受鉆爬動作要領。
1、教師:為了能安全的護送蛋寶寶回家,我們大家先空手鉆一鉆,試試用哪種方法能安全通過。
重點:鉆爬椅子和玩具柜時,注意幼兒動作。
2、集體討論:說說自己認為最難通過的地方?用什么樣的方法能安全通過?
(二)護送“替身蛋”,感受持物通過的動作要領1、教師:雞媽媽有些不放心,擔心在護送蛋寶寶的過程中,碰壞她的蛋寶寶,所以,想讓大家先用替身蛋試試,看看能不能既保證護送員的安全,又能保證蛋寶寶的安全。
(三)護送真正蛋寶寶,安全通過,感受完成任務的.成功。
1、教師:有了剛才的成功經驗,這次我們要真正的護送蛋寶寶了,你們護送員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和蛋寶寶,雞媽媽在家等待你們的好消息!
重點:注意通過障礙的動作要點。
2、集體討論,說說自己成功通過的好方法,感受成功感,對失敗的幼兒給予鼓勵,總結問題在哪里及改進方法。
三、結束部分。
1、一起放松活動,重點手臂、腿的放松。
2、小結: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活動中也要象保護蛋寶寶一樣保護好自己,讓自己不受傷。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于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尋找蛋寶寶中班教案大全(12篇)篇十一
2、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模仿成人照顧需要照顧的'。
3、幼兒愿意大膽與他人交流。活動重點:知道生病時要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豬玩偶、故事、醫生玩具。
一、開始部分:聽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結合幼兒自身經驗,進行分組談話。
(1)說說自己的生病經歷。
2、歸納預防常見疾病的常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3、教師進行展示,引發興趣。
4、幼兒進行操作。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進行游戲。
(2)教師指導幼兒如何去給小豬看病。
1、教師總結: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做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
2、整理操作材料。
1、在日常生活中然幼兒加強飯前便后要洗手,多吃蔬菜水果,早睡早起,經常鍛煉身體,根據天氣及時穿脫衣服等。
2、娃娃家進行帶“寶寶”出去看病的游戲。
尋找蛋寶寶中班教案大全(12篇)篇十二
1.主題活動中融入的數活動。
近日我班正在進行“動物世界真奇妙”的主題活動,在認識一些鳥類的過程中,孩子們開始對于各種各樣的蛋產生了好奇與濃厚的興趣,此時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將孩子比較熟悉與喜歡的四種鳥卵作為孩子們數數的載體,既幫助孩子們積累了相關的數經驗,同時也進一步地增強了孩子們對于各種鳥卵的興趣與認識。
2.數活動中融入的趣味游戲。
數活動本身邏輯性概念性較強,而幼兒又是具體形象性思維,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數活動融入到有趣形象的游戲環節中,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富有情節的游戲,在輕松的環境中,在愉快的游戲中積累數經驗。
3.本班幼兒數經驗的最近發展區。
有序數數對于我們班的孩子而言已沒有多大挑戰性,大多幼兒都能較為準確地點數,然而在幼兒的生活中,游戲中我也發現孩子們在點數一些排列成封閉狀的物體時,由于缺少方法,常常出現數錯與數不清的現象。孩子已經積累了較多的點數經驗,但是在點數中缺少方法,所以在數一些亂序排序與封閉式排序的物體時,出現了困難,因此,只要在方法上稍加引導,就能使幼兒較好地掌握了。
4.活動中的生生互動。
在學習活動中,孩子們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更能為幼兒所接受。數活動中我多采用了分組教學的方法,一來在活動中教師能更為全面地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二來給幼兒較大的'選擇與操作空間。此次分組,我主要是隨機抽樣分組,幼兒中存在個體差異、能力差異,在設計活動時我考慮到了給幼兒提供生生互動、相互交流的機會,讓幼兒在探索、發現數數方法之后,與同伴充分交流、分享各自的經驗,讓孩子來教孩子,從中又使孩子們得到了更多不同的數數方法。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封閉式數數的方法,初步積累封閉式數數的經驗。
2.發展幼兒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激發幼兒參與數活動的興趣。
1.連線紙、水彩筆。
2.雞、鴨、鴿、鵪鶉圖片及蛋樣品各一只。
3.擺放成封閉式的平面雞蛋、鴨蛋、鴿蛋、鵪鶉蛋若干。
4.數字卡片。
5.錄音機、磁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