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心生心生篇一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每當我聽到這首歌,便總會憶起那縷香,那片桂花樹,以及那一幕幕令人難以忘懷的往事。
金秋時節,正值桂花盛開時,處處都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心醉神迷。隨風而落的桂花飄揚著,飛舞著,好似一群小精靈在追著,鬧著,多么活潑的場景啊!風吹,風落,一朵朵小巧精致的桂花便緩緩的落于房屋上,枯枝落葉上,地上,深深淺淺,構成了一副極其和美的畫面。
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長大。
忽然,一陣風吹來,幾朵小花緩緩而落,散落了滿地。拾起、聞聞,一陣清香便迅速鉆入、蔓延。桂花的香是獨特的。一股獨有的清香,且濃且淡,與泥土的清香混合,再配上桂花那特有的葉香,便形成了桂花那獨一無二的味道,令人心曠神怡,就好像一只手輕撫過你的面龐,我的心突然平靜了下來。揚起嘴角,踏著夕陽的余暉,伴著桂花的芳香,慢慢朝家走去。
讓我心生歡喜的是那片桂花樹,那陣清香將永駐我心間。哪怕萬事俱變,唯有你獨存依舊。我愛你,家鄉的桂花樹!
心生心生篇二
曾經的曾經,我們喝著便宜的飲料開心地嬉笑著;我們得到一點點零花錢也會高興地蹦蹦跳跳;我們看到乞丐會悲憫地看著他并上前施舍。那是小時候的我們,如此天真純潔善良,心里用清澈的水蘊育著一朵含苞欲放的蓮花。
然而,時光荏苒,曾經的孩童也漸漸成長為今天的少年。心中那朵蓮花還來不及綻放潔白的花瓣,那一彎清水已被世俗染成了渾濁的污水,因此那朵蓮花慢慢枯萎凋零——這是現在的我們:便宜的飲料不再入得了我們的眼,喝的吃的應該是高檔次的東西。那點零花錢根本不夠我們揮霍,于是我們向父母伸手要錢,永無休止。因為,總有更好的東西捕獲我們的心,父母不允許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被我們不斷浪費,所以我們滿足不了無盡的貪欲,把一切的不快撤在他們身上。遇見乞丐,不再走近,反而漠視甚至躲避。也許是因為他們臟兮兮惹我們厭煩,也許是因為我們漸漸把施舍當作丟臉的事。
回首過往的時光,我們也許會為失去純真而吁噓,會有過懊悔和慚愧。但我們仍然按照世俗的步伐走下去,任由純真與我們背道而馳。因為我們認為時間殘酷地帶走曾經純真的心,我們回不到童年,也養不活那朵在污水中枯萎的蓮花。
其實不然,只要我們愿意,即使無法讓污水變得清澈,卻可以讓蓮花再次生機盎然。蘊育蓮花的是我們的心,純真的心才能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
世俗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但心卻是由我們掌控的。即使我們身處是非交織,喧囂復雜的世俗之中,也能保持內心的純真,供養那一朵蓮花,讓它綻放出潔白的花瓣,讓我們變得純潔寧靜。
心生蓮花,我們會漸漸遠離是非喧囂,遠離不利于我們成長的因子。我們不會再因為自卑而與成功擦肩而過,不會再因為嫉妒而與友誼背道而馳,不會再因為緊張而與從容緣慳一面。我們會從容淡然,純潔善良,慢慢走上那道正確的路。
心生蓮花,放飛心靈,我們一起歡樂地成長,逐漸成為一個擁有美麗內心的人。
心生心生篇三
想起途中老師所推薦的蘇軾的《定風波》,許是有先見之明,希望我們為蘇軾的那句“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所染,且拋去所有不快,所有煩悶,好好領略這閩南風光。
在江南久居的越人,不曾知這方閩南之地冬日的與眾不同。不同于江南人們在這暮冬蟄居一室,與暖氣為伴,這兒卻宛如初夏,陽光正好,穿過樹隙,帶著奪目的絢麗,似是最繁華的煙火??諝庵袕浡氖菣幟嗜~的香氣。確實是一個宜人之地。但由于糾結選課,郁郁之氣結于胸腹,對這份初夏的溫柔便興致缺缺。
林語堂紀念館是一個很讓人靜心的地方,不必按捺心中的不愉悅,煩悶自會被洗滌。坐落于一片香蕉林海,與江浙滬相異的是:這兒少了幾分游客的喧囂,多了幾分寧靜與從容,大抵任何喧響都是對比般溫情最殘忍的打擾。紀念館很小,不過一間二層小樓。但就是這方寸之地,卻讓人輕松,讓人愉悅。紀念館講述了林語堂的家庭、他的學歷、他的作品,流露著他的柔情、他的淵博、他的幽默風趣。我其實并不了解林語堂,但在這方寸的格局中,我萌生了應該多多認識他的沖動,以及不曾對他有過深入了解的后悔,即使我曾讀過《蘇東坡傳》,即使我知道來漳州定會參觀他的紀念館。我總覺得他的文宇過于平實甚至有些平淡,沒有什么晦澀難懂的哲思之句,不如秋陽般的《黃州突圍》,語言亦不似同代的魯迅那樣尖銳辛辣,帶著濃濃嘲諷。作為越人,偏愛魯迅無可厚非,因為語言的親切感,因為俚語。但平淡之言加諸于林語堂,實屬無稽之談。
林語堂的文字深刻之處,不在于難懂的字句,而在于背后的深意。他定義蘇東坡是標志,代表了文人的愉悅,看似好懂,卻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在一塊刻石上,我找到了《京華煙云》中的一句話:“別輕易認輸,別總對自己說沒有辦法,人生中許多事,只有經歷過,疼過,才能真懂。”很簡單,很直白,卻猝然擊中了我的心,我一直憂心選純文會學不好歷史,但既然喜歡,為什么不去試一試。
在眺望臺上遠眺,陽光漸漸柔和下來。風拂過香蕉樹葉,溫柔地輕輕搖晃寬大的葉子。
回想起紀念館最后寫的,林語堂在閩南長大,他有好奇,便用目光在樹干上摸索;他反感人爭搶,覺得是在高山上看螞蟻。直白而幽默,帶著孩童般的打趣。
或許只有閩南此地才能養出這樣直白而幽默的人才。在閩南久居,亦會沾染此般年少的氣息,養出年輕的心境。
林先生的那句:“賞玩一樣東西中,最重要的是心境?!逼鋵?,欣賞的美景,亦是心的風景,而風景的凈化,亦是心的蛻變。越人游閩,心境改變于云深不知處。
心生心生篇四
那天下午,你剛買了一盆梔子花,很開心,電腦右下方有消息在那里閃,有人要加你為好友。你發現她的簽名是:親手種的梔子花開了,因為愛,芳香自是不同。頓時,你對那位朋友心生好感。
博客上,你正讀一篇喜歡的文字,突然一段雨聲簫聲的背景音樂響起,心頃刻被擊中。那一刻,你對這個博客心生好感。
讀一本書,作者在文字中多次談到喜歡在晚上賞月,喜歡看花,你對這位作者心生好感。
你打開了一個博客,發現博客的主人是位已近不惑的特級女教師,看起來那么年輕。她愛美,喜歡穿背帶裙,有一件裙子竟和你的裙子很像,頓時,你對她心生好感。
看一個電視訪談節目,那位旅法大提琴演奏家說,他喜歡一切美的東西,美食、美服、美月、美夢。那一刻,你心生好感。
看到一位中年女演員在微博上說,誰也別想同化她,她絕不穿老年服,到老也要美美的。那一刻,你對她心生好感。
一個雨夜,不遠處的黑暗中傳來一段笛聲,吹的是十年前一部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曲。一剎那,你對那個地方心生好感。
大學時,隔壁宿舍,一群人在聊天,你見一位女同學,端坐桌前手執毛筆安靜寫《蘭亭集序》,頓時,心生好感。
偶然切換到本地電視臺,你看到當地那所大學里,一位愛好寫作的中年女教師,撐一把傘,在細雨中,邊走邊接受電視臺的采訪,一件灰色的t恤,長發,優雅端莊。那一刻,你對她心生好感。
夏天,你正在街上走,不經意間朝一個方向一瞥,發現一位女子,身穿粉色旗袍,撐一把淺色太陽傘,在前面裊裊婷婷地走,正是你心目中穿旗袍的樣子。剎那間,你對她心生好感。
每個人都生而孤獨,你在別人身上尋找自己,發現自己,驗證自己。
在別人的生命中尋找自己的方向,在別人的文章中讀自己的思想,在一部影片中看自己的命運,在一首歌中聽寫給自己的那幾句歌詞,在一段旅途中尋找契合自己心靈的風景。
取一些暖,然后在自己的世界里繼續孤獨前行。
心生心生篇五
生活是一個大舞臺,我們就如同一個個演員一樣,共同演繹著多姿多彩的生活,而那一部部電視劇就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或喜或憂。然而,不同的眼睛所看到得世界,卻總是千差萬別,何也?是他們生活的態度不同吧!正如有的人,他們的人生或許并不順利,但,他們卻不曾放棄,追求幸福的步伐從未停止過,那是因為他們知道感恩生活。然而還有一些人,他們稍遇挫折便輕言放棄,甚至放棄了生命。當然,生活也絕不會眷顧他們,于是他們便日復一日地開始了悲嘆命運的不濟。在我的身邊就有一個朋友,他用自己的行動闡釋著感恩的真諦。
曾經的他活潑、開朗,朝氣蓬勃,然而,誰也不會知道下一秒到底會發生什么,一次無情的車禍永遠的改變了他的一生。
當我趕到醫院時,他還插著氧氣罩,面色蒼白,仿若死了一般,天啦,他的褲腿是空的。那時的我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后來,他醒了,什么也沒有說,兩眼空洞而無神的望著前方,只是無聲地流著眼淚,灰色籠罩著一切。
試想,如果處于這種狀況的人就是你,難道你不會悲痛欲絕?不會失去生活的勇氣?誠然,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然而,他卻告訴了我什么才是堅強!
過了些日子我又去探望他,我想他一定很消沉,很憔悴,我已經想好了很多種安慰他鼓勵他的方法,但我不曾料到這一切早已不再需要,敲了敲門,我耐心地等待著,門被拉開了,我面對的是一張充滿笑意的臉。他雖然坐在輪椅上,行動卻很敏捷,那里看得出一絲憔悴,一絲消沉。他看著我驚訝的神情,笑了:“怎么,不認識我了?我跟以前一樣啊?!薄安?,正是因為你還和以前一樣,所以我才這么驚訝……”我的心仿若被什么敲擊了一下,發出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但他后來對我說的話,讓我終身難忘。
聽完他的話,我感觸很深,一個人在經受了這樣的磨難后,仍能堅強地面對生活,這早已不是一種單純的勇氣,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命運讓他失去雙腿,他卻沒放棄生命,我想,憑著他的這顆感恩的心,命運之神一定會眷顧他的。
朋友,就像他一樣懷著感恩的心生活吧,直面困難,勇對挫折,這顆感恩的心將賦予你無窮的力量。
心生心生篇六
你是高懸天邊的一顆星,伴著那苦等黎明的世人熬過漫長黑夜;你是深潛滄海的一顆明珠,伴著那艱難存于驚濤駭浪的海魚守望天晴;你是燭,燃盡自身散出光;你是光,傾盡一生散發熱;你是熱,晝夜不息驅走嚴寒……所作所為,皆源于心;所嘆所憂,皆源于情。
隨心而行,愛由心生,你的舉動令世間動容……心非木石豈無感漫漫征途,悠悠風雪,生死相托,情真意切。
天山里,一次希望的交付成就了一個滌蕩心靈感人肺腑的軍人形象。
陳俊貴,從背負使命的那一刻起,你便將你的一生奉獻給戰友。澄澈雙眸奉獻給戰友,似能融化一切的目光一一掃過他們碑上的遺像,滿懷敬意,不可褻瀆。
粗糙大掌奉獻給戰友,似帶著糧食余溫的雙手一一撫過他們的墓碑,誓要用殘存的溫熱將其溫暖。渺小余生奉獻給戰友,風雪中的感動還在,戰友間的情誼還在,半生相守換他們永不寂寞。
酒未干,人未完,歲月崢嶸難忘懷;禮未畢,情未斷,生死相依不負卿。隨心而行,愛由心生。你用愛驅走他們歸途的黑暗……紉秋蘭以為佩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胡佩蘭,那個獻其一生為他人的百歲仁醫,此刻依然駐守在醫院的一線……噓寒問暖的言語下難掩擔憂神色,淡定從容的表情下深藏深思熟慮。你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關心病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一個對自己節儉對病人大方的人,一個極有耐心深切為病人考慮的人。
人為自己而活,這句話與你的作為卻有著天壤之別。收入微薄卻為病人墊付醫藥費,生活節儉卻在“希望書屋”上出手闊綽,更甚的是,心臟病發后的第二天依然準時到醫院坐診。這樣的你,怎能不令人欽佩。
從青春歲月到耄耋之年,為情相持相守的龔全珍呢?他們以心靈為航向,不畏困難奮勇向前,伴著自然生于心中的大愛感化這蒼茫世間。隨心而行,愛由心生。垂眸,一顆晶瑩落下。我愿做那星辰的余輝,助其驅趕無盡黑暗;我愿做那燭火的余熱,助其驅走難耐的嚴寒;我愿隨心而行,感化世間,讓世人愛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