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一葉知秋一葉知秋的初中篇一
朋友念叨她的月餅購買經,如果不是送禮,買來自吃不如中秋當天或隔天再買,價格便便宜不少。新加坡四季實在不明顯,大家也似乎無法意識到四季的輪替,只有過節了,才明白已經該是夏去秋來的光景了。
在這蒼蒼綠意里久了,秋在心里就遠了,只能懷念。念起秋來突發奇想,若能在細密秋雨里騎著頭小毛驢和緩的走過秋的盛景,遠遠的逡巡漫天遍野火紅楓葉之所在,眼中那有如人世間能通天的一片圣火,竟能映照的霞光漫天。
如今世界變了,春去秋來似乎被直接精簡省略了去。嚴冬過去還沒來得及退去冬衣已經要夏裝著身,酷熱的像要熔了一切,腳下的柏油路面都是軟燙的。該是秋高氣爽的時節,秋老虎卻在發威啃噬著人們最后生存的神經,秋涼還不曾遭遇,嚴冬又批頭蓋臉夾著百年不遇的徹骨寒,白茫茫覆蓋了你的世界。動物們不是蟄居就是冬眠,人們更選擇躲在溫暖的室內麻痹神經。
文人騷客最愛詠春傷秋,春帶來是一切美好和希望,一年之際在于春,而秋卻在心里頹廢了去。其實若能細細品味卻能輕易的打破這千古迷思和既定印象。春因之退冬而至,故而溫暖充滿希望,秋在夏的盛景和溫度中漸冷,一葉落而知秋至,萬物萬樹由油綠生機變做金黃。金秋過后的赤條零落使人徒增傷感。其實倒也不然,秋季卻也是收獲的節氣。一望無際的金黃是等著你收割的糧餉,變做桌上滋養的美味,填饑充飽,想來這應該才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季節吧。
不逢北國之秋已經有十載之久,記不清澄空萬里秋之天色,想不起秋高氣爽那種感覺,忘記了繁星滿空朗朗的秋夜,還有老槐樹下斑駁有致漏下的秋陽日光。盛放的牽牛花或紅或藍,落葉鋪滿常走的小徑,沙沙作響的腳步都是人間最美的.場景。小時總在夏天一來就迫不及待去大樹下挖知了(蟬),一直到入秋時,卻是它們最是呆滯好逮之時,可是卻比夏蟬多了一雙薄翅。將這獵獲品裝入玻璃瓶中,拿回家中沖洗干凈用油炸了,撒上細鹽,滿滿蛋白質最是人間美味。
秋雨輕輕落了,孩子們最開心,明天又可以填暖衣了。一場秋雨一場寒,添衣生火都是孩子們的樂趣。最愛母親手織的高領紅毛衣,漂亮溫暖,在眼中燃起火一般的熱情。
往事不能回憶,目下已沒了四季,不見春的綠意盎然,夏的瓜果桃李,秋的碩果金黃,冬的冰清玉潔。此時這個城市隨處新綠,萬物生機,卻不見四時煙火,蘆花隨風,一片秋景。透過摩天高樓耀眼的玻璃窗幻想得臨小榭亭閣迎風眺望遠景江河,更是美至天庭的人間絕唱。
沒有四季的地方倒也專情專一,四季大一統獨愛流火夏,萬物只在盛夏的空氣中永久綻放。蔥蘢的綠意永不褪色,生機勃勃,至少不會為難忍之嚴寒憂心竭慮。
夏風夏雨夏常綠,秋不知又在人間何處游蕩。既然見不得秋景那就吃塊月餅吧,嘗嘗這秋的味道。嘆天下之大沒有永恒不變,四季輪回互為因果,只是莫貪一時歡愉,毀壞了天候,滅絕了生跡才好。
由夏綿延至秋,人似乎疲累了,不如萬事不為,向天而望,靜看云卷云舒,或是走馬調鷹遛鳥觀花,牽情望遠在這秋季最是宜性。又裹挾在三五好友中登山賞紅,小風習習,撫樹蕩葉,颯颯有聲,有如濤音浪語。晚來圍爐夜話貼秋膘,薄酒微醺擊鋏高歌,讓苦夏的清癯溫潤起來。鍋涮肥羊夜沉聽雨,好一個秋雨夜。
一葉知秋一葉知秋的初中篇二
當第一片葉飛落,我知道秋天來了。
春風把第一片葉子吹綠,大地開始生機。但似乎也預示了終結。
芽是大樹最初醒來時的一抹萌發。它開始生長。走向成熟的過程中,芽的渴望——沖破“樊籬”的渴望是最艱難最痛苦的。多少次掙扎與忍耐,多少次努力與失敗,但它成功了!如果說松柏常青,我不贊成它的漫長;如果說白楊挺拔,我不贊成它過于筆直;如果說葉的生命很平凡,我不贊成這種說法,相反我認為葉是植物中最偉大的!
有人說春是“一年之計”。不錯,但若有人說春最美,是因為冬的離別。那就大錯特錯了。“春在浸透著汗水。”對于葉來說這句話就再恰當不過了。葉在奮斗,它確實奮斗了一生。在經歷萌芽后的它更加堅強了在夏雨的洗禮中,驕陽的考驗下,它迎來了它最燦爛的一季——秋。
葉雖平凡,但它很美;葉雖美,是因為它平凡。
當第一片葉帶著滿足的微笑被深深地埋在泥土里時,我知道秋天走了。
一葉知秋一葉知秋的初中篇三
秋風微微有些蕭瑟了,不甚溫暖,亦不甚凜冽。輕風拂著窗欞,吹進一片落葉,偷偷地躺在我的桌上,我知道,秋天來了。
靜坐在樹下,聽著徐徐涼風撥弄滿山的樹葉,嘩啦啦地吵著、鬧著。枝上的葉子斑駁成趣,黃綠相間。盡管楓葉還沒紅、楊樹的樹冠還沒呈現出濃烈的金光色彩。但,初秋真的來了。遠望群山,大片綠色中摻雜著微光,陽光照耀,習習涼風,烘托出秋日里最祥和的一抹,我想,這便是秋姑娘最美的畫作罷。
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不錯的,秋水中漂浮的正是秋的使者,惠風和暢,推送著這些特殊的來客。
山中微妙的變化,難道不美嗎?不禁贊嘆道:秋風的手真巧啊,竟能繪出如此巧奪天工的畫卷!
走進山間,小草也失去了往日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的蓬勃生機,一大片一大片低下了頭,尖上展現出淡黃色。小花見勢,重新打理了一下妝容,把光鮮亮麗的模樣展示在人們面前。我思緒萬千:過幾天秋風颯颯,它們還能如此得意嗎?要是敗落了,豈不令人惋惜?陣陣涼風吹過,小花對我的臆測笑彎了腰,但的確的,自己的命運別人是最清楚不過了。
一葉知秋一葉知秋的初中篇四
秋天的上學路上,總可以看到那一場又一場的‘落葉雨’——落葉如舞一般在空中旋轉著、下降著,最后從一種優美的舞姿落到地上,歸于塵土。
‘呼——’,又一場‘落葉雨’襲來,這棵樹上幾乎光禿禿了,可還是有幾片枯黃的樹葉傲立于枝頭,抵抗著一陣陣襲來的寒風。對面的樹上還有零散的幾簇枯葉。風吹來,葉子在枝頭飄飄然,又晃了幾下,才落了下來。更有奇者,調皮地在我頭頂轉了一個又一個圈之后,才落在了我的頭頂上,我伸手將它拂去。
什么季節的落葉最美,無疑是秋天。
葉是秋天的使者,她在夏時繁盛到了極點,卻又在最茂密之時悄然落下,仿佛花朵一樣,消逝總在美好之后。每當看見有紅葉落下時,我都會有一絲暗淡。因為它正一步步走向消逝,但卻又有一絲欣慰——它們消逝的過程在我眼中也是它們一生中最好的鏡頭,當這樣的鏡頭越來越多時,我會感嘆秋天來了。也許這便是"一葉知秋”的感覺吧!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千年之前,劉禹錫一首《秋詞》道出了他心中對于秋日的情意。
秋日,萬物凋零,春日,萬物復蘇;秋日,寒風乍起,春日,風和日麗;秋日,景色悲寂,春日,萬紫千紅總是春!
是呀,秋天不如春天有生氣和活力,但是,靜觀紅葉如與落卻別有一番雅趣。秋天是安靜的,又是凌厲的。如果把秋天比作一個人,那么累累的碩果是她珍愛的發飾,翩翩的落葉是她素樸的衣裙,陣陣的秋風是她發絲蕩起的微風,她的一舉一動,都是秋天最美的一道風景線。
我認為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她一點兒不遜色于春、夏與冬,她在我心中永遠占有著只屬于她的一席之位。
看!地上已經鋪滿了落葉,我在上面走著,走著,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我喜歡聽踩在樹葉上那種“沙沙”的聲音。我閉上眼,嗅著涼涼的空氣——那份只屬于她的氣息。葉子還在往下落,我側著頭欣賞著落葉所帶給我們的舞蹈,這是一個美好的秋日。我不禁聯想起夏末,那時,我看到落下的葉子都會停頓一下腳步,心中卻是歡喜的,因為我知道,她已經在我期待中翩然而至。
當秋天快要消失,冬天已欲動的時候,每一棵樹的枝頭都光禿禿的,地上的落葉越來越少,偶爾,還會有調皮的落葉落在我頭上。我無比懷念秋,我還想再去看上幾眼“落葉雨”,再去體味下“一葉知秋”的感覺。
我愛秋天,一個“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秋天;一個落葉滿天飛的秋天;一個美而不華的秋天;一個在我心中擁有無上地位的秋天。
現在的我,懷念并期待著以往和未來的每一個秋天,我會去嗅她的氣息,觀她的美麗,品她的雅趣,醉倒在她的懷中,去用每一個感官捕捉她帶給我們的一切。
一葉知秋一葉知秋的初中篇五
楓葉,落木,一縷秋寒搖曳了秋葉,蕭瑟了秋露。楓葉落根飄濕了紅塵,陣陣幽泣,輕輕哀鳴。溪泉暖流,飄一片楓葉。
秋風吹黃了夏日的菁綠,漸冷漸寒中,執筆過往的風雨,在掩飾的心事里,望琉璃不再開花,聽荷塘月色無語。又是一季水深,又是一片紅葉。轉身千般,柔情依舊。
靜坐,聽一葉知秋。
暖一壺月光,相伴秋色;彈一曲蓮韻,琴弦翠綠。秋風酌浪,紅葉漣漪。秋來秋走,在風雨的罅隙里鋪灑著輪回的四季,品賞了月下一片星辰。
也許秋戀、也許冬愛、也許春情、也許夏朗。激情中浸染了歲月的痕跡,疏暢了一浪清歡。捧一杯紅塵,伏案秋韻,把山的情懷、水的眷戀潑墨出一幅知秋。
這多情的秋哦。
一彎歲月,蹉跎風姿。繁花里桃源盛開嫣紅,一笑的風花讓秋寒溫暖了薄霧,朦朧夜色交織了正好的月光。相約彩云,牽手秋葉,同讀一本秋,共賞一月紅。
秋箋一簾心事,呢喃細語著燈前的倩影。紅醉的櫻桃,湛綠的芭蕉,相擁珊闌牽掛月色。掬一捧花香,在歲月的長卷上描摹芬芳,微薰輕風。
一片紅葉,醉了整個夏天;三千癡纏,甜了一世情緣。在掌心上種一片百花,只為了一個人欣賞;在心中植一片森林,只為了一個人乘涼;在紅塵上開一片地老天荒,也只為一個人擋風遮陽。
臨窗,潤幾片玉蘭。端盞,泯兩口香茶。靜坐,聽一葉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