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需要通過深度調查、采訪、分析等方式獲取信息,確保報道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在下面的部分中,我們將為大家展示一些新聞報道的經典案例,希望能夠給您帶來啟發。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一
中華上下五千年,沉淀下來不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有著純樸的文明精神。彈指間,大二上半學年已經結束了。在上半學年的學習生活中,班級中也涌現出了一些好人好事,一下為同學的具體事跡:
在班級里和同學一起了生活不長不短的時間,但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是該被記住的,總有一些人——他們誠懇,他們安靜,他們不求回報,他們默默無聞的帶給我們幫助,使我們在集體中更好的學習,更好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我的記憶中,曾看到過……。
電教員在我看來是很辛苦的職位,在上課之前要為任課老師拿電腦的設備以及整理上課需要用到的電子設備,每每上完課還需要把設備拿回辦公室,有時上課途中有設備出現故障還會負責修理。可以說是:最先到達教室且最后一個離開,還要做我們不做的工作。因為有電教員所以我們能更好的聽課,在更好的環境里學習,在上大學開始,一年半的時間里李昭給我們和老師提供幫助,總是默默無聞的不求回報,沒有聽到什么抱怨或者不情愿的聲音,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服務于同學,服務于老師。我想如果沒有電教員我們便不能這般悠閑,沒有困擾的學習聽課了。
生活委員也是如此。掌管負擔著班級大大小小的事情,別的不說,單單管理班費一項為例:我班40多人每個人每學期更是上交班費無數,而果亞楠要把這大概四千多元的班費整理和調度等,使其用在有用的地方更是煞費苦心,試問有誰會把那些不小的數目帶在身上?為了應付不時只需,為了給班級里提供方便,帶著“不定時炸彈”,以防被偷,總是小心翼翼的保管著,認認真真的做好記錄,是每一筆消費的班費有帳可查,我們同學也是很放心的把班費交給她管理,不僅是管理班費這一項,還有考試報名登記,傳達班主任的下達的通知……比一般的普通同學要辛苦一些,但是在這之下我們做班級的事情總是有條不紊的順利進行下去。
不僅如此,班級里還有一些人也是這樣——默默無聞的服務于同學,服務于老師,他們是飛鳥,安靜的揮動翅膀,但是天空中總有他們飛舞的痕跡,這些是我們不能忘卻的,因為有他們在我們在更好更舒適的環境下學習生活聽課,做我們想做的事情,我想好人好事是不論大小的,在點點滴滴中也能體會出來自身邊的關懷。
感謝他們為我們做的一切,為班級所作的一切……。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二
在特大洪災面前,他不懼危險,忠于職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風采。他單薄瘦弱,卻無懼風雨;他滿身疲憊,卻勇挑重擔。
為了打嬴搶險救災這場硬仗,小余沒有睡過一個安心覺。手中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即有救災一線源源不斷的災情匯報,又有受災群眾心急如焚的求助電話,更有省環保督查組的限期整改任務需要處理。面對復雜的局面,小余沉著冷靜,一方面組織鎮村干部開展防汛抗洪工作,安撫受災群眾;一方面審核環保呈報材料。
7月8日問桂道圩漫決以來,洪水持續上漲,房屋被淹,電力中斷,村里4000多人困。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小余拿出遇水架橋,逢山開路的英雄氣概,硬是帶領當地鎮村干部不分晝夜僅僅用了30個小時將一條荒廢多年,全是爛泥雜草叢生的坎坷山路修復搶通,使得救援物資迅速送到被困村民手中。被困名群眾也成功被安全轉移到地勢較高的地方,全村零傷亡。
看著小余瘦弱的身軀在不知疲倦地忙碌,甚至顧不上擦拭滿頭的`雨水,大家感激不已,心中格外溫暖。面對一波又一波的新聞媒體記者,看著安頓好的受災群眾,他說得最多的卻只是兩個字:責任。他就是我的同事,鄱陽鎮道汊第一書記小余。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三
我們班里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傳為佳話,我就說兩件值得我們學習的事。
這學期我們班級的劉亞男等五位同學每天她們早早的來到學校,有的去幫助小同學拖地,有的去幫助小同學擦桌子,還有的去幫助他們掃地、抬水、涮拖布……她們從這學期開學,天天如此,從沒有言,還經常教小同學擦玻璃,把一年三班的'教室收拾的窗明幾凈,我們班里的衛生委員,是張宏,她每天都早來晚走,干活不怕苦,不怕累,哪里苦有她,哪里活累也有她。張宏不僅很能干,而且也很有組織能力。常常指揮同學在大型勞動中怎樣干活或去干什么,有一次張宏同學給校長室糊窗縫,因為她干活累,一不小心掉在辦公桌上,桌上是玻璃,把她的手扎出了血。但她沒有哭,還想干,讓同學扶進了教室。
文檔為doc格式。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四
就在下午,我又發現了我們班一例好人好事。在第二節課下課時,小程感到不舒服,方以誠見勢就馬上帶著龍程去醫務室找校醫看病。他們直到上課才回來,此時的小程看起來好多了。要不是方以誠及時把龍程送去醫務室,不然龍程在第三節課時會多難受啊!這可要多謝謝方以誠了!
在我們班還有一個人一直默默地為班級做好事,那就是陳思韜。老師曾多次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因為他天天留下來幫值日生掃地、倒垃圾。有一次快掃到全校空無一人他才回家,值班老師問他為什么這么晚才離開,他回答說他在掃地。老師懷疑他是不是邊掃邊玩,結果陳思韜說是真的在打掃。
我們身邊有許多像雷鋒一樣的好人,只要細細觀察,身邊都是一條條好人好事的痕跡,雷鋒精神就在我們心中,雷鋒就在我們身邊!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五
“一尺不如行一寸,敬業奉獻俯首甘為孺子牛” 。
20xx年,xx物業人懷著一顆真誠待人的熱忱之心,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譜寫贊歌。一封封感謝信、一幅幅錦旗、一件件禮物的背后,隱藏著無數件令我們感動的事例。
事例一:
20xx年6月28日上午,商丘桂園27#2單元8b業主張寶岐先生送來一面“正德厚生,臻于至善”錦旗,以表達對四期貼心管家徐亞感謝之情。
張寶岐先生家是外縣的,裝修過程中,來來回回很不方便,因為貼心管家在裝修監管方面時不時打電話告之業主裝修進度,在很多細節問題提醒得非常到位,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房屋裝修好后,管家得知業主有意出租,不幾天,又成功了把房屋租了出去。
這位業主說,買房子就是因為建業物業好,可是沒想到這么好。他為成為建業的業主感到高興,為有這樣的管家感到幸福!
事例二:
20xx年12月18日上午,陳蘭英與家人一行帶著“感謝好心人、好人一生平安”的錦旗、鮮花、牛奶,來到濮陽壹號城邦營銷中心表示感謝。
事情原由是這樣的:12月17日下午,陳蘭英女士78歲高齡的母親因出門散步,一時迷路,老人自下午16:00至深夜一直在寒風中轉悠,其間敲了幾家商鋪的門面也無人應答。23:00左右,壹號城邦禮兵杜書杰在戶外巡視過程中,看到了幾乎已被凍僵的老人在路邊徘徊,杜書杰及時把老人攙扶到禮兵值班室,找來熱水、棉襖為老人取暖。后又幾經周折,通過派出所才找到老人女兒陳蘭英的聯系電話。此時,陳女士已全家出動在外面奔波了數小時,當陳蘭英女士看到老人時,潸然淚下,當即從錢包里拿出500元錢要感謝禮兵。金錢退回去了,但建業人的精神永遠留在了陳女士家人的心中。
第二天,陳女士帶著錦旗和禮品來到壹號城邦售樓部并連聲說“建業,是咱們濮陽人的驕傲!”
20xx年期間,物業總公司通過多種渠道,共收到各類好人好事和表揚176例,其中,集團服務指揮中心接到來電52例,總公司接到來電30例,表揚信36例,錦旗46例,網絡表揚12例。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六
xxx,男,大專學歷,現任國際能源霍州市朝陽污水凈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經營部經理。從事污水處理工作,曾獲省屬企業先進個人和“青年崗位能手”、20年度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光榮稱號。多年來,蘆強同志在認真抓好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同時,強化污水處理工藝的全過程管理,克服了重重困難,保證了設備設施性能的穩定運行,中水回用達標率一直保持在100%。
同時,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設備管理方案,使噸水處理電耗由0.42降到0.38,為企業節能降耗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蘆強同志不論是作為一名普通工人,還是一名管理人員,都盡心盡職做好每一件事,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以堅定的政治素質、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做出了優異的成績。
861.89噸,污染物減排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減少水污染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得到了企業和社會的認可。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七
“學習雷鋒,好榜樣……”大家對這一定很熟吧,它是關于雷鋒叔叔的歌。
我們班的好人好事可多了。就像今天上午我在作業的時候,我的水筆在稿紙上寫不出水來了,我很著急,因為稿紙要寫完,在中午放學前交給老師。陳欣看出了我的焦急,連忙問我:“你怎么啦,曉雯”“我的水筆沒水了……”陳欣顧不上她的作文了,連忙從自己的鉛筆盒里拿出一根筆說:“你趕快先寫,別耽誤了作文!我只有0.5筆芯的筆了,你喜歡用0.35的……這樣吧,你先用我的備用筆,我再丫子借筆芯細的筆。”說完,轉過身去,我連忙說:“不用,不用,你這只筆也挺好用的,你看,很有水呢!”說完,我在作文紙上寫了幾個字,“你看,不好嗎”“這……你喜歡的可是比這個要細哦,這只比較粗,不太美觀,你還是先用我這只,我找丫子借吧。”“沒關系,草稿嘛。”我說完就開始作業了。“那對不起,沒有一只好的水筆借給你,我下次一定多準備幾只細一點水筆,讓你選最好的!”我一邊作文一邊聽到陳欣在我后面說到。“是我向你借,陳欣,你是活雷鋒,謝謝你啦。”
還不只這些。
道謝,老師也會欣慰地笑笑。
看吧,我們就是這樣的一個班――團結、友愛的五年級(4)班。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八
物業中心各家屬區物業員工心系業主,憂業主之憂,想業主之想。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發揚雷鋒精神,讓各家屬區多了些和諧的元素。
2月17日早七點左右,我校西家屬區計算機學院一名老師不慎將錢包丟失,物業保潔辛雪田在打掃衛生時撿到錢包后親手還給了失主,現金等財務分文不少。
咸寧家屬區保潔張新虎也因多次幫忙行動不便的業主受到業主的表揚。咸寧家屬區2號樓的一位業主寫來感謝信說因兒女不在身邊,多次得到張師傅的幫忙,將自己送回家,業主十分感謝。
自201月份以來,僅統計在案的員工好人好事就有50多件,物業辦公室收到業主的表揚信近10封。其中各院區員工提醒業主車窗未關、車燈未關、車鑰匙忘記拔掉等共38件,物業員工拾金不昧共7件,主動幫忙業主拎送重物、抬輪椅等助人為樂的行為幾乎天天都有。
物業員工這些細微的舉動,不僅僅為廣大業主挽回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而且解決了業主的燃眉之急,讓業主在家屬區中生活的更安心舒心、放心。
在后勤領導的帶領下,物業員工內在素質普遍提高,工作態度認真用心,為了激勵和鼓舞這種職業精神和工作態度在我們的團隊中不斷的傳播,物業中心按照管理制度,對以上好人好事進行了表揚和獎勵。相信物業中心的員工們會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關愛他人,傳遞溫暖。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九
12月18日上午,陳蘭英與家人一行帶著“感謝好心人、好人一生平安”的錦旗、鮮花、牛奶,來到濮陽壹號城邦營銷中心表示感謝。
事情原由是這樣的:12月17日下午,陳蘭英女士78歲高齡的母親因出門散步,一時迷路,老人自下午16:00至深夜一向在寒風中轉悠,其間敲了幾家商鋪的門面也無人應答。23:00左右,壹號城邦禮兵杜書杰在戶外巡視過程中,看到了幾乎已被凍僵的老人在路邊徘徊,杜書杰及時把老人攙扶到禮兵值班室,找來熱水、棉襖為老人取暖。后又幾經周折,透過派出所才找到老人女兒陳蘭英的聯系電話。此時,陳女士已全家出動在外面奔波了數小時,當陳蘭英女士看到老人時,潸然淚下,當即從錢包里拿出500元錢要感謝禮兵。金錢退回去了,但建業人的精神永久留在了陳女士家人的心中。
第二天,陳女士帶著錦旗和禮品來到壹號城邦售樓部并連聲說“建業,是咱們濮陽人的驕傲!”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十
楊柳拂面杏花開,大地披綠迎春來。三月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進了28中的校園。校園里掀起了一股學雷鋒做好事的熱潮,其實,人們并不是只在3月5日這天才會想起雷鋒,也并不是走走過場式的向雷鋒學習做點好人好事,在默默無聞中,有很多青年志愿者、老年服務隊、營業員、列車員、農民、解放軍等等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們用行動證明了雷鋒并沒有遠去,雷鋒永久活在我們心中。
會培養出成績優異的才子,更會培養出愛憎分明、立場堅定、勤奮踏實的合格的“人”。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十一
林留芳老師自接到擔任徐教院附中持續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信息員的工作任務以來,始終能持續高漲的工作熱情,踏踏實實的完成每一項工作。
從8月10日徐匯區教育系統持續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到此刻,林留芳老師犧牲了許多自己的時間。每次活動后她要協助支委對參與活動的同志進行采訪,一天的群眾學習活動結束后,她立即要整理、總結一天的學習活動狀況,及時地修改宣傳稿,制作簡報,將附中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狀況上傳到教院和附中網站的先進性教育專欄中。每一天最晚離開校園的幾個人中你總能發現她的身影。由于校園與她家的路程比較遠,每一天她都要花上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在路上,晚上十二點睡覺,早晨五點多起床。但她從沒有抱怨過,因為她明白這是校園對她的信任,這也是她做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應做到的,要首先思考校園的利益和群眾的利益。她還放棄了許多休息的時間幫忙其他老師一齊布置了附中先進性教育的主會場,使學習有更好的氛圍;協助完成了櫥窗展板的制作。盡管每一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她卻覺得過的很充實,把這次工作當作是自己學習和鍛煉的機會。
“平常時刻看得出來,關鍵時刻沖得出來,危難時刻豁得出來”,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形象。在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學習過程中,她努力將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內化,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黨員,全心全意地為群眾服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十二
每天會在家和公司中間穿梭,基本59路公交我算是從起點坐到終點。因此,我會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見證各種各樣的事。我注意到公交車上每次都會有年輕人給那些老奶奶或者老爺爺讓座。每次他(她)們起身的動作是那么的熟練。盡管公交車上我可能會站不穩,但我依然會去觀察他們各自的面部表情因為在他們的熟練中透露著一份難得的不經意。這個看似不經意的動作,是累了自己還是對中華美德的一種最有力的彰顯。我覺得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尊老愛幼是美德,誠信做人亦是絕唱!一個人尚且如此,一個企業要想更好的發展更應該做到誠信。
誠信經商。
禹澤·水帶多年來一直秉承著“不賣產品,賣人品”的宗旨,在行業中摸爬滾打了近十年,我們有過挫折,但我們看到的更多是成功!因為我們相信,挫折能使我們更快更精確的.進步,成功才代表著我們的價值。因為我們的這份執著的理念,贏得了廣大顧客對我們產品的認可,對我們公司的信任與支持。
真實的交易記錄展現品質。
我們自知“金碑,銀碑,不如顧客的口碑”,我們愿用每天真實的交易記錄來換取更多顧客珍貴的信賴!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十三
2017年12月18日上午,陳蘭英與家人一行帶著“感謝好心人、好人一生平安”的錦旗、鮮花、牛奶,來到濮陽壹號城邦營銷中心表示感謝。
事情原由是這樣的:12月17日下午,陳蘭英女士78歲高齡的母親因出門散步,一時迷路,老人自下午16:00至深夜一向在寒風中轉悠,其間敲了幾家商鋪的門面也無人應答。23:00左右,壹號城邦禮兵杜書杰在戶外巡視過程中,看到了幾乎已被凍僵的老人在路邊徘徊,杜書杰及時把老人攙扶到禮兵值班室,找來熱水、棉襖為老人取暖。后又幾經周折,透過派出所才找到老人女兒陳蘭英的聯系電話。此時,陳女士已全家出動在外面奔波了數小時,當陳蘭英女士看到老人時,潸然淚下,當即從錢包里拿出500元錢要感謝禮兵。金錢退回去了,但建業人的精神永久留在了陳女士家人的心中。
第二天,陳女士帶著錦旗和禮品來到壹號城邦售樓部并連聲說“建業,是咱們濮陽人的驕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十四
**管理處工程員——蔡雄先,在物業服務第一線,幾年如一日,盡職盡責,兢兢業業,既贏得了大家的贊許,他在物業服務工作中用真心為業主服務,也贏得了業主們的稱贊。
他從公園前管理處調到**那里服務面積達7萬方760住戶。負責小區的公共設施維修工作。由于管區面積大、戶數多。他認真學習房產相關政策精通維修業務知識熟悉并了解管區的狀況摸清管區住戶的基本信息。他干一行、鉆一行、愛一行他為自己選取的行業無怨無悔。服務業主就是盡自己最大的潛力保障公共設施完好無損確保業主的正常生活。平時在維修中以節能降耗為前提給住戶維修就像給自己家修東西一樣待人以誠。此外工作中他不分分內分外只要業主有需求他有求必應。
今年4月15日,他和往常一樣完成維修任務經過一樓電梯口,有個業主十分焦急要求把電梯關掉,說新購買的手機掉電梯井了,期望能幫忙解決,蔡雄先立刻聯系服務中心,粘貼告示,聯系電梯工程師關掉電梯電源,進入狹窄昏暗的電梯井里尋找手機,但下去后手機根本不在電梯井一樓,在電梯工程師的配合下,一層一層尋找。經過1個多小時,最后在8樓的電梯暗槽中找回了手機,此時的工程師已是滿臉灰土,滿身的汗水,業主接過手機,感動的連聲道謝。
4月28日5棟1502的業主反映家中的窗臺玻璃被樓上掉下來的木板砸中了,木板卡窗臺玻璃中無法取下來,求助物業,蔡雄先第一時間趕到業主家中,在保安隊長的配合下,翻上窗臺及時解決業主難題,對此業主表示不勝感激,對**管理處的物業服務大加稱贊。
作為**的工程員,除了平日里兢兢業業做好日常本職工作外,他還樂于助人,經常熱心的為業主搬運一些大物件、為老人們提重物,讓業主們一進小區就能感受到回家的溫暖。受到廣大業主的一致好評。
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讓業主感受到了貼心關懷。蔡雄先的事例,是無數個完美物業人的縮影,他用真情感動業主,用真心為業主服務,默默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十五
當天中午11時30分,xx下班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她要去給丈夫做飯了。記者本以為xx要回家了,結果她帶記者來到電子街上一家旅館北側一個簡陋的小棚子里。記者發現,這個棚子是順著一家旅館的樓梯口用木板搭起來的,面積只有兩平方米左右,這個小棚子沒有門口,只留有一個10厘米寬的縫隙。記者側著身子擠進去發現,里面非常簡陋,只有菜板、煤氣灶、鍋等廚房用品,跟打掃衛生一樣,xx麻利地做起了飯。
過了10分鐘,飯出鍋了,xx端著菜送到了東城·四平佳園小區的家中,“廚房”距家約500米。xx告訴記者,6年了,她天天如此。談及丈夫,xx打開了話匣子,她的丈夫李會清患有氣管炎,對油煙、灰塵等過敏,一聞到油煙味就惡心嘔吐,影響正常呼吸。以前住平房時,他們在院子里搭了個棚子做飯。20xx年,房子拆遷,他們住進了東城·四平佳園小區,她就在外面借用一點空間搭了個棚子做飯,做完飯再給丈夫送回家。
xx家住13樓,記者發現,室內沒有進行裝修,家具比較簡單,水泥地面個別地方已經破損,露出了沙子。xx急匆匆跟丈夫吃了幾口飯,就出門繼續工作了。
每天打掃十幾箱垃圾,剛打掃干凈的地面又臟了,這些對xx來說都不是問題。“我們干得就是這份工作,當一條臟亂的街被我打掃得干干凈凈時,心里甭提多高興了。”xx表示,最讓她難以忍受的就是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常常被人瞧不起。
很多時候,打掃衛生時,有人遞上一杯水;下雨天,有商鋪老板讓自己到店里躲躲雨,這些都會讓xx覺得非常暖心。
xx區環衛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環衛工人干著最臟最累的活,為大家創造了潔凈、舒適的生活環境,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每個人都應該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為維護市容整潔出一份力。沒有環衛工人的辛勤勞作,人們無法正常生活。是這些環衛工人“寧肯一人臟,換來了萬家凈”;是這些環衛工人默默地清掃,使得城市環境煥然一新。這些環衛工人是最美的人、是最可愛的人、是最值得贊頌的人。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十六
20xx年1月30日下午,xx花園的保潔員尹仁春在日常清掃中,在一輛汽車停靠的花壇中撿到一只紅色皮夾,打開一看,十幾張紅色的百元大鈔,4張銀行卡,以及身份證。尹師傅仔細端詳身份證上的照片,憑著他十多年在xx花園打掃的經歷,他對小區里常年居住的人幾乎知根知底,馬上就辨認出是居住在別墅區的某戶人家。尹師傅拿著皮夾,心中沒有絲毫雜念,沒有一點為私利己的念頭。皮夾丟了失主該有多著急啊,他立刻找到那戶人家想還給失主李某。碰巧人不在,他就直接扔進圍墻去,然后一身輕松地離開,繼續自己的工作。
4點鐘的時候,李某回到家撿到失去的皮夾。他通過家里的探頭知道了原委,然后立刻找到了尹師傅,握著他的手一直說感謝的話。皮夾丟了,李某急得不得了,錢丟了不算什么,關鍵那銀行卡,年底有筆生意款項要打進來。卡如果丟了,補辦需要時間,那時生意就黃了。沒想到關鍵時候,尹師傅幫了他。李某當場拿出500元現金要給尹師傅,作為拾金不昧的獎勵。可尹師傅堅決不收,在他眼里這只是一件偶然的小事,他會這樣處理,相信其他人碰上也會這樣做的。李某懷著感激之情卻無以為報,當聽說尹師傅是湖瀆社區評出的“小善大愛”先進人物之一時,而且還在社區組織的慈善募捐活動中捐款了一個月的工資后,立即委托尹師傅,要把皮夾中的現金全部捐給社區的慈善箱中,已盡綿薄之力。社區工作人員收到尹師傅轉送的善款,清點完畢共計1350元,又由尹師傅把捐款證書轉交到了李某的手中。
據悉,尹師傅家里放著一本簿子,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他打掃衛生這十幾年來撿到的失物明細。小到鑰匙,大到錢包,林林總總百多樣東西,大部分后面標明全部歸還,少部分實在找不到主人的,他都放在盒子里,等著失主認領。十幾年來的拾金不昧經歷,讓尹仁春精神上收獲良多。他始終堅信做好事有福報。他說:“很多居民在找回丟失的物品后都來感謝我,還有人給我送禮物,都被我退了回去。我又不是圖東西才做好事的,再說了大家都住在同一個小區,理應互相幫助。后來那些失主們見到我,都會主動來跟我打招呼,大家跟朋友一樣。”
可以說尹師傅這些行為背后不僅折射出他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也是湖瀆社區“善文化”品牌中的“行善揚善”的體現。在全社區倡導“善心善德善行”下,尹仁春用他個人的善行,傳遞著善的力量,感染熏陶著身邊眾多的人,讓更多的人的心田開出善情的花朵,串起一條善情鏈來。
好人好事表揚信合集六篇
簡歷設計大賽的新聞稿
訃告范文精選
訃告精選范文
團代會賀信范文精選
父親訃告范文精選
致悼詞范文精選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十七
9月22日,新泰市向陽小區的張女士來到翟鎮煤礦治安保障部,緊緊地握住護衛隊員付新利的手連連說道:“太感謝您了,太感謝你們翟鎮煤礦的護衛隊員了。”隨后,她將一面繡著“礦山衛士,盡職盡責”的錦旗送到護衛隊員手里。
原來,一天前,張女士來礦辦理業務,一時疏忽忘記了鎖車門和關閉車窗玻璃,當護衛隊員付新利巡邏到這里時,發現了這一情況,由于車牌號未在本礦登記,無法找到車主,他只能在這里守候,直到車主張女士想起車內的東西回來取時,時間已經過去了4個多小時,事后才知道,張女士車內有現金1萬多元、對賬單200多萬元,如果出現意外,張女士會有很大損失。
好事成雙,兩天前,盛泉公司的張先生也送來一面繡有“護衛隊員,盡職守責”的錦旗。幾天前,張先生的父親不慎走失,當老人走到翟鎮煤礦時,引起了護衛隊員的注意,他們及時詢問,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趕忙與盛泉公司聯系,經過多方努力,終于聯系到張先生。而當張先生與護衛隊員交談時,泰安電視臺《天天說事》欄目組編導黃靜還在緊張忙碌地拍攝翟鎮煤礦支持創業的好媳婦劉旭的工作鏡頭。黃靜告訴筆者,這是她這一周內第三次到翟鎮煤礦拍攝鏡頭了。
為宣傳全國見義勇為模范鞏蔚的先進事跡,黃靜來礦拍攝。休息之余,職工家屬告訴她:“礦上的‘新鮮事’可不只鞏蔚一個,有一人照顧四位老人、兩個孩子的梁久霞;有十九年如一日,照料臥病在床老伴的崔孝安,還有孝敬公婆的好礦嫂陳西娥,都該拍拍啊。”有心的黃靜后來仔細了解,這些事兒都感人至深,因此才有了她的“三顧翟煤”。
近年來,翟鎮煤礦以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為核心的“四德”工程建設為主抓手開展文明創建工作,堅持把“愛心、誠心、孝心、責任心”作為職工道德教育的核心,組織開展爭創“文明示范點、文明家庭、文明崗位、文明窗口”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挖掘典型,選樹典型,切實發揮先進典型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和諧、溫馨、奮進的文明之風日益濃厚。
班級的好人好事的新聞稿(專業18篇)篇十八
“學習雷鋒,好榜樣……”大家對這必須很熟吧,它是關于雷鋒叔叔的歌。
我們班的好人好事可多了。就像這天空上午我在作業的時候,我的水筆在稿紙上寫不出水來了,我很著急,因為稿紙要寫完,在午后放學前交給老師。陳欣看出了我的焦急,連忙問我:“你怎樣啦,曉雯”“我的水筆沒水了……”陳欣顧不上她的作文了,連忙從自己的鉛筆盒里拿出一根筆說:“你趕快先寫,別耽誤了作文!我只有0.5筆芯的筆了,你喜歡用0.35的……這樣吧,你先用我的備用筆,我再丫子借筆芯細的筆。”說完,轉過身去,我連忙說:“不用,不用,你這只筆也挺好用的,你看,很有水呢!”說完,我在作文紙上寫了幾個字,“你看,不好嗎”“這……你喜歡的但是比這個要細哦,這只比較粗,不太美觀,你還是先用我這只,我找丫子借吧。”“沒關系,草稿嘛。”我說完就開始作業了。“那對不起,沒有一只好的水筆借給你,我下次必須多準備幾只細一點水筆,讓你選最好的!”我一邊作文一邊聽到陳欣在我后面說到。“是我向你借,陳欣,你是活雷鋒,謝謝你啦。”
還不只這些。
道謝,老師也會欣慰地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