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暖陽篇一
三月的春光,明媚而又充滿善意。在那一刻,我遇見了你。你的笑容,你的一舉一動,深深地打動了我;你的幫助,你的待人有禮,頃刻間喚醒了我。如同這春天的陽光沐浴著大地,你讓我倍感溫暖。
春天,是一個充滿愛意的季節。暖陽,把人們從冬日的嚴寒中拉了出來。和煦的春風,使萬物復蘇。嫩綠的小草也從地里露出了頭,五彩的花兒漫山遍野。
對于我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來說,一個星期的開始是周日。學生們匆匆地收拾著書包,準備向新一周的征途出發。此時的我,和往常一樣,正在有條不紊地整理著作業,準備著一周所需的物品。不同的是,這一周,父母實在是抽不開身送我到學校。我將要獨自一人前往學校,我的自己乘車前往。望著別人有父母的陪伴,我十分羨慕。
在出發之前,天空下起了小雨,雨后的空氣,格外清新。我無心欣賞這雨后的景致,獨自一人走進了地鐵站。地鐵站的冷氣撲面而來,讓人感到一絲涼意。我見人并不多,便加快腳步,買票進入了車廂。
地鐵里,因為人不多,空氣中也少了往日的混濁。我就近找了個座位坐下,便放空自己,四處張望。地鐵里,除了少數幾個像我這樣的學生外,大部分都是社會人士。有的懷抱著皮包,翹著二郎腿;有的則戴著耳機,閉目養神;有的緊盯著手機,時而露出微笑……在我座位旁邊,站著一個姐姐,穿著和我同一個學校的校服,應該是高中的學姐了。她手抓著扶手,斜靠著地鐵門旁的立柱,另一只手拉著一個旅行箱,看來也是要寄宿在學校。可是她并沒有找座位坐下,我想應該是想把座位留給有需要的人吧!
因為是第一次獨自上學,我并不熟悉公交路線。于是,我就上前問這位姐姐:“學姐,您知道下地鐵后,坐哪輛公車去學校嗎?”原本,我還在擔心她會不理我。沒想到,她卻顯得很大方,跟我打了招呼后,清楚地告訴了我,并囑咐我,如果找不到,可以跟著她。
下了地鐵,我來到公交車站。很快,姐姐告訴我的那條路線的公交車行駛了過來。我便急忙隨著人群上了車。上車后,車上人很多,我被擠在車后門旁。我緊緊地抓住扶手,另一只手拿著行李,艱難地站著。車子飛快地向著駛去,沒過多久,車子在途經的一個公交站前減緩車速,即將停靠。突然,一股力量把我往后拉了一下,我隨之退后一步。我不明所以,回頭望瞭望,是地鐵上的那位姐姐。我疑惑地望著他,她笑而不語。這時,車子到站了。司機猛剎了車,隨即車后門打開了。我這才醒悟過來,如果我不往后退一步,車門打開時,會夾到我。我忍不住向姐姐投去感激的目光。
車子到了目的地。天空放晴了,陽光灑在雨后的路面上,泛著金光。我本想尋機問問姐姐叫什么名字時,她卻順著人群走遠了。我甚至都沒有親口對她說聲謝謝。
一番親切的話語,一個細微的舉動,卻如同這春日的暖陽,照耀著我的心房。而我心頭這股暖流,一直都不曾逝去。
暖陽篇二
冬姑娘穿著白裙子,帶著鋼琴,踏著“風雪輪”悄悄的走來了。她用輕柔的手指彈出一只和諧的雪之曲。公園里,小溪聽了急忙穿上冰衣,小樹聽了趕忙站直了身軀,把碧綠的裙子收起,往常頑皮的小草,聽了冬姑娘的歌曲,不在象往常那么頑皮,逐漸沉沉欲睡,松樹還是那么頑強,把剛織好的雪帽子戴在頭上,真神氣!我邁步走進公園,看到一切都那么新鮮。感到萬物都是銀白,只有梅花傲然站在墻邊,不怕大雪紛飛,不怕寒風刺骨,這不禁讓我想起梅花這首詩來,我真佩服它頑強的生命力。
冬姑娘彈一路美妙的鋼琴曲,馱一車白色的夢來了!冬姑娘的琴聲,把小溪變白了,把小樹變銀了,給小草蓋上了棉被,公園變的更美了。多美的一幅冬天圖畫呀!
昨天呼嘯一夜的北風,我就深深體會到了寒冬的淫威。我跟著爸爸一大早匆匆地往爺爺家趕去,昨天夜里起風的時候,我就聽到爸爸來回踱步,不停地說:“這老天,說冷就冷了,可不知道兩個老人怎么御寒的,爐子點了沒有,門窗糊嚴沒有。”爸爸說的兩個老人就是我年邁的爺爺奶奶,他們都已經年逾80了,在剛入冬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勸他們把爐子點起來,或者到我們家里來住,可爺爺奶奶一生儉樸,總認為天還不是很冷,不愿意浪費,還怕給爸爸媽媽添麻煩,也不愿意來城里住,總說窮家難舍,再說在老家還可以給那些老哥們一起曬曬太陽,拉拉家常,到城里太不方便,所以總沒有來。
走在大街上,昔日流水嘩嘩的小河停止了歡唱,路旁只剩下少許枝椏的小樹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行人明顯地少了,也許大家都賴在熱乎乎的被窩里不愿意起來,也許大家都在暖洋洋的空調下侃天論地,只有那些為了生計的人們才不懼嚴寒,來回奔波。
我接過這沉甸甸的棉襖時,正好一縷陽光投射過來,霎時間我覺得我們這個家此時猶如春天般的溫暖。
暖陽篇三
回想我的老師們,我就會想到春日暖陽,有沐浴后的清新舒暢。
她是我的語文啟蒙老師,回憶她放飛自我的樣子,我覺得是種享受:頭微微揚起,眼睛瞇成一條縫,嘴角快咧到耳朵邊了,一只手還會急促地拍著胸口,她的魔性的笑聲,從辦公室里傳出來,在整層樓里,像剛走路的孩子那樣跌到地板上,撞上門和窗還有墻。這么豪放的女高音,這么強的穿透力,只有劉老師才能擁有。
有時候,調皮的同學會學她的樣子來博人一笑,劉老師也不生氣。生氣的劉老師,像“包公”一般嚴厲,犀利的眼神“嗖”地射過來,震懾的不止是頑劣的同學,坐在一旁認真聽課的我都會為之一凜。劉老師最為高頻的話是“你們要認真學習,這樣才能像上一屆我帶的學生那樣,個個有出息!”我無從知道“上一屆”師哥師姐怎樣優秀,但劉老師每每談及他們時眼睛里溢出來的光芒,仿佛能照亮整個教室。我暗下決心:努力,我也要成為老師口中那令人自豪的“上一屆”!
沒等到我成為老師口中那令人自豪的“上一屆”,劉老師卻成為我們思念的“上一任”老師。三年二期的時候,換成了卜老師擔任我們班主任。記得當時,我們還沒來得及從更換班主任的沮喪中走出來,就被她女神般的外貌吸引了:她清淺地微笑,兩個酒窩嵌在她圓圓的、潔白如滿月的臉上,再是溫柔不過。可惜,這樣溫柔的第一印象只維持了一天。第二天上課,她往講臺前一站,洪亮且威嚴地開嗓:“數學是嚴謹的學科,不容許絲毫的馬虎。”我們被她唬得一愣一愣的,還來不及調皮搗蛋,就被收服了,并且馬上自覺地更換了她的標簽:女漢子。
遺憾的是,卜老師的身體并不怎么“女漢子”,她不得不調動了工作崗位,沒能陪我們到畢業。
遇到鐘老師時,我已經是六年級畢業生了。鐘老師喜歡在黑板上寫鼓勵我們的話,她的字頗有書法韻味。鐘老師喜歡微笑著和同學們說話,當然,她也會陰沉著臉嚴厲地指出我們的不足,也會在被同學誤會的時候淚流滿面地申訴……有時,幾個同學會被她請入辦公室,他們一個個忐忑著低頭進去,卻昂然地笑著走出來。于是,被她請進辦公室聊天,竟成了我們向往的事。如果不能實現,看到家校聯系本上那句“加油,噢力給!”似乎也是種滿足。
時間卷著我奔向了初中生活。新的語文老師微胖,她會調侃自己“全身都是令人羨慕的膠原蛋白”。她自我介紹,“屬牛,做事勤勤懇懇,有股牛勁,但絕不鉆牛角尖,沒有牛脾氣。”真誠、樂觀、踏實的她就輕易地走進了我心。班主任老師,終于不再是“女字旁”,而是一位帥“哥”了,他眼角已經有了些許歲月的痕跡,睿智的眼神里盛滿光,他宣揚的那句“越努力,越幸運”,成為了我新的座右銘。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這么多老師,在我的生活里點播夢想,點燃希望,想起他們,我就覺得應該奮力生長!
暖陽篇四
中午一放學,我就急匆匆地騎著電動車沖出校門,由于只有20分鐘的吃飯時間,我必須以超人的速度出去買飯。
我騎著車溜了一圈,發現以往買飯的小吃攤不見了,來不及思考,立馬跑到附近的小吃攤。
“阿姨,4元烤冷面!”
“好的,還有5個人就到你了!”
啥子鬼,我猶如遭受十萬點暴擊,感覺自己臉上已經掛了兩根面條淚,心里不禁哀嘆,老師留的作業怎么那么多!本想在12:30之前進去寫完,看這樣子,估計下午上課前寫完就很不錯了。可是再哀嘆也沒用啊,只能不住地催促阿姨快點做。
不愧是“征戰廚場”多年的老手,翻面擦油之間,六碗冷面就做好了,我趕緊拎起屬于我的那一碗,以投胎般的速度沖向校門,心里不住祈禱門衛大爺不要那么無情地把我擋在校門外。啊!看見校門了。不過只剩下一丟丟的小縫,我趕緊一加油門,沖進了進去。
正當打算趕緊解決掉眼前的冷面時,忽然發現賣飯阿姨忘記找我錢了。不僅沒有找我,就連筷子也沒有給我,這真讓我有想掀翻小吃攤的沖動。
錢沒有找不要緊,可是筷子就不能不給了吧!用手抓吧,有辱我斯文的淑女形象,一口吃完呢,嘴也沒有飯碗大,正當我急得心焦火燎抓耳撓腮之時,朋友大余來了。
一會兒就像一個世紀。
大余還沒來。我只好改成豪放的“手抓飯”了。當我不好意思地抬頭看有沒有人看到我的囧相時,大余的身影出現了。
大余向我揮舞著,手里還拿著一個小東東。
等等,那不是筷子嗎?
“朋友之間還用說謝字?”大余豪爽地說。
暖陽篇五
不曾忘記那個冬天,不曾忘記山腳下的那一座小鎮,不曾忘記那里的孩子們燦爛而純真的微笑,如冬日暖陽般溫暖著我的心。
那一年寒假,我隨父母跟著“多背一公斤”活動公益團,來到了“彩云之南”的一座山腳的小鎮。從麗江驅車,過了大半天,我們終于拐進了一個藏族小村鎮,它依著山,傍著滾滾的瀾滄江。不出我的意料,那里只有低矮破舊的平房,狹窄泥濘的道路,稀疏的幾根電線桿。但也有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最遠高山坡的地方,一根旗桿佇立著,五星紅旗依然是那么顯眼,在暖陽照耀下泛著光。
五星紅旗的所在地就是我們一行人的目的地——學校。“多背一公斤”組織就是在旅行的過程中給山村的孩子們帶一些書,一些學習用品。每到一處,都會有一個固定的目的地就是學校。這里的教學樓比不上上海校舍高大氣派,僅是一幢低矮的兩層建筑。盡管放寒假了,還是有些學生在教室里上課。從窗外看進去,他們求知的眼神注視著黑板和老師,都滿懷著對學習的渴望。一縷暖陽照入,烘托出一派恬靜的景象。
午間,終于有機會和這些山區的孩子們聊聊了,聽他們說,他們都是這所學校六年級的學生。我給他們講上海的高樓與繁華,他們眼中現出欣喜與好奇。他們用帶有方言口音的普通話和我聊著天,從話語中我聽出這些山區孩子的純真和善美。
別看他們年紀小,卻比我能干多了。這群與我同齡的孩子們每日里從十幾里外的其他村莊爬著山路走過來上課,放學后還要干農活,這種困苦的生活卻沒有絲毫動搖他們的求知欲。我發覺了,貧苦對他們來說不是痛苦,而是動力。從他們帶著微笑的臉上,我看不出一絲的憂傷,那閃亮的眸子里顯現出明亮的光芒,仿佛對生活充滿著憧憬和向往。而我,生在條件優越的大城市,每日有校車接送上學,卻依然到處喊苦叫累……我不禁反思起來。
我們一行人即將告別這所山區學校,不忘將帶來的書本一一贈送給那群純真好學的孩子們。我親手將書本交到他們手中,他們羞澀地接過心愛的書本,連連真誠地向我們表示感謝,興奮地雀躍著散開。他們急切地翻閱著,交流著,臉上都展露出那燦如暖陽的微笑,映入我的心田。
暖陽篇六
不知怎的,今日起得很晚,草草的吃過早飯,日已迫近中天,一個人無言的坐在日光下,面朝著陽光,微閉著雙眼,盡情的沐浴著陽光的溫暖。只覺得眼前忽紅忽紫,忽藍忽綠,忽明忽暗,有一點眩暈的感覺,但很舒服,真不知瞇眼對日有這種享受。揉揉眼,想睜開,日光太強,難以睜眼。
心覺速起,輕閉門,領著斜陽踱步,漫步出院,默然經歷一條柏油馬路,穿過一個門,拾階而上,穿過一個小門,門很狹,最多同時穿過兩個人。續前走,再拾階而上,行至火車道軌。
沿軌輕踱,迎著暖陽,低著頭,軌邊的野花很多,正值春季,所以野花遍地,有黃的,有紫的,錯序交錯,雜亂天然,輕起一朵,送至鼻尖,微微皺鼻,一股清香襲身,好不自在。
兩邊的鋼軌閃閃發亮,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耀眼,四周的冰冷的碎石也不像平時那么沉悶,在陽光的洗禮下道顯得有幾分溫情。忽一只黃色的蝴蝶從身邊掠過,偶差點捕捉到它的身影,只可惜動作太慢,讓它跑掉了,蝴蝶本是成雙入隊,今怎就你一只翩行呢?難道是見偶形單影只,與偶作伴嗎?沉思間,又一只黃色的蝴蝶掠過,頃刻與前只纏綿花間,偶的多情只會換來傷感。
見此狀,心微涼,輕抬頭,前方軌旁一條小路映入眼簾,出軌沿行,小路極狹,僅能容一人通過,小路的兩旁是兩排兩米多高的手腕粗的柳樹,它們已經葉墜滿枝了,葉間還夾雜著柳絮,別有意蘊,在陽光的普射下直逼你的眼。行幾步,左拐,也是一條僅通一人的小路,路得兩旁是幾排青松,個個拔然挺立,英姿颯爽,盡顯身姿。再往前走似乎是誰家田園,需留情,當心罵,只好駐足轉身。
引著陽光,沿著一條上坡小路前行,另外一條道軌呈現,沿軌走了好久,前方是一個轉彎處,這一轉不知要通往何方?旁邊的兩棵白楊驕然的挺立著,樹上的葉子呈現著深青色,在日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如天上的星星,如遠邊的許愿燈,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忽明忽暗,煞是顯眼。
忽現如此多的美物,似愁非憂的心情有幾分轉變,攜著微笑,迎著微風,背著日閑行。遠處的垂柳在清風下搖擺,地上的小草隨風翩翩,纏綿的蝴蝶此時似乎沒了體力,任春風決定著它們的去向,隨風飄向了遠方。只因背日前行,所以影子被拉得好長,隨著偶的行走在前方不停向前晃動著,恐怕,在這世界上,只有它可以陪偶一輩子吧。但仔細想想,碰到陰天黑夜,它卻逃竄了。
人生其實也很短暫,即便陰天,微風過后,自會全然不見,獨立風中,心中的苦悶悄然隱沒在世間。
前方的路還很遠,不覺間已日過中天,近日的愁緒已隨風飄遠,帶著美麗的心情伴著暖陽回家,在外累了,家永遠是溫馨港灣。
暖陽篇七
這兩天早上,空氣都是格外新鮮,因為剛下了雨。
清晨,還看不到太陽公公的身影,太陽還蓋著厚厚的棉被在睡覺呢!看不到它的身影,但我還是期待著……我想它好長一段時間沒和我們見面了,今天睡個好覺,再起來看我們近幾天怎么樣了吧!
慢慢地,太陽公公滿臉微笑地從云朵中徐徐升起,明媚的陽光照著剛剛蘇醒的大地。一陣風吹來,大地上的花草樹木都點頭微笑,好像在向風伯伯問好,太陽公公那時還沒提起精神來,有一段時間沒相見了,想讓我們多和它聊一聊。
到了正午,該它出馬了。它一挺胸,站直了腰,高興地向周圍的人們打著熱情的招呼奔向了我們。等了半天,終于等到那時候了!
又過了一會兒,風云發現了陽光,怒吼著,于是風云又把位置給搶了過來。不過這次風云和陽光結合在一起,還是一種不錯的搭配哦!
晚風徐徐,太陽已歸,新的一天也即將結束。
暖陽篇八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我的小學生活就要結束了。我從那個剛剛進入一年級的懵懂無知的小女孩一點一滴地成長起來,造就了現在的我—一個對事都有一定理解的少女。小學生活中,我見過了許多的人和事。但在這些人和事中,有一件事是最最令我難忘的。
此時,老爺爺肯定希望周圍的人能夠幫一幫他。可是,周圍的人好像沒看見似的,還是在繼續自己干自己的事,連目光都沒有停留在這位可憐的老爺爺身上一下。
她把老爺爺輕輕地扶了起來,并讓老爺爺坐到了椅子上。問道:“老爺爺,您沒事吧?”老爺爺答道:“沒什么大問題,我一會兒自己去醫院檢查一下就行了。姑娘,真謝謝你了。”一聽老爺爺要自己去醫院,龍心語立馬慌了:“老爺爺,您自己去可不行。我陪您去。”老爺爺沒辦法,只好同意了。
看著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為什么擁有善良心靈的人那么少!
記得前段時間我看到了一則新聞:河南地區突發暴雨,使路面積水。一位老人騎著電動車在馬路上行駛,突然,老人一下子摔倒在了地上,人們看到之后,都沒有去幫助那位無助的老人,而是停留了一下之后就走開了。大約三分鐘之后,才有路人扶起了那位老人。但那時,老人已經停止了呼吸和心跳。
三分鐘的糾結,最終讓老人的生命停止。我看了這則新聞之后,不禁反思:如果摔倒的是年老的自己,面對冷漠無情的人們,心中是何等的無助和恐懼!
反觀龍心語的所作所為,無時無刻都透露著她的善良。而她的善良,好似一縷冬日的暖陽,流進了每個目擊者的心田。
暖陽篇九
今年的冬季多雨水,難得近幾日艷陽高照,便顯得彌足珍貴了些。柔暖的陽光透過樹梢,斑駁地灑在我的身上。我沐浴在陽光下,午后,泡上一杯清茶,手捧一本閑書,拋開生活的瑣碎,盡情地享受著冬日暖陽帶來的愜意。感覺身上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抬頭忽而望見墻上掛著的日歷,那日歷上用紅筆特意圈出的日子是2月4日。我思索著,不禁感嘆道:真快,新春將至!2月4日便是除夕了。
今年的縣城格外美。雖春節未至,但整個縣城隨處可見枝頭懸掛著的大紅燈籠在黑夜里隨風搖曳著,處處充滿了光明與希望,處處彌漫著濃濃的年味。老縣城的"鐵橋",可謂是家喻戶曉,也是縉云縣代表性建筑之一。這座見證著千年古縣歲月滄桑和世事更迭的"鐵橋",今年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網紅橋"。夜幕降臨,"網紅橋"上一串串大紅燈籠閃爍著,紅光閃耀,如夢似幻,仿佛置身于喜慶祥和的畫境之中,對來年充滿了美好的期待。望著橋上琳瑯滿目的大紅燈籠和許愿條,心里暖暖的。
大年三十,對全中國人民而言是最為重要的日子。在這天,即使在遠方工作的游子也會心急如焚地趕回家鄉,同家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過除夕。在除夕夜前夕,家家戶戶都會清掃庭舍,張燈結彩,除舊迎新。除夕這一天的晚飯時間,是家家戶戶最熱鬧的時候。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坐在餐桌前,豐盛的菜肴擺滿整整一大桌,有說有笑,共吃團圓飯。團圓飯的菜品也是十分地講究。在我家,最少不了的那便是魚了。"魚"和"余"諧音,象征著"吉慶有余",也喻示著"年年有余"。吃著一大桌美味的菜肴,心里暖暖的。在除夕夜,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守歲。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對過去的一年作總結,對即將來臨的新年抒發著新的希望。
隨著新年第一聲鐘聲敲響,新的一年來臨了!每逢此時,外婆都會到城隍廟去祈福,祈求家人來年風調雨順,諸事順利,有個好盼頭。心善的外婆,一路上給乞討的人們分發零錢行善,看得我心里暖暖的。
新春的暖陽輕柔地照著,地里的綠芽開始從地里鉆出來,這是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一切美好,都隨著春天的到來破土而出,有光,有暖,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