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戰爭篇一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和勝利》是下冊第三章第二節內容。本節教材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勝利,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形勢,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美軍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勝利,使太平洋戰場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轉折;英軍在阿拉曼戰役勝利,是北非戰場的轉折點。第二,二戰的勝利。在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根本轉變的形勢下,反法西斯同盟國家通過四次重要的國際會議,加強了合作。加之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浴血奮戰,終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第三,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在很多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1、重點一:斯大林格勒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本節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教材的中心環節之一。它使蘇德戰爭的進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極大提高勒蘇聯的國際威望,鼓舞勒世界各國人民;加強了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國家的合作與團結,促進法西斯集團內部的瓦解;推動了整個戰爭形勢的轉折,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因此重點講解。
突破策略:
(1)讓學生閱讀、看《地圖冊》戰爭形勢圖。
(2)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視頻資料,并結合課文內容講解。
2、重點二: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
第二戰場的開辟、蘇軍在東線向德軍發動猛攻,兩個戰場遙相呼應,這樣德國法西斯在歐洲戰場上便陷入東西兩面夾攻之中,腹背受敵,加速了走向滅亡的過程。因此重點講解。
突破策略:
指導學生從第二戰場開辟的背景、過程、意義全面掌握該知識點,同時結合講述二戰中的三次著名的登陸戰役:美英盟軍北非登陸、西西里登陸、諾曼底登陸,一并鞏固掌握。
3、重點三: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
這些會議協調了盟國行動,加強了合作,加快了戰勝法西斯的步伐。但同時帶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因此重點講解。
突破策略:
指導學生從會議的背景、目的、召開、內容對該知識點進行全面掌握,同時針對其意義進行討論分析。
4、難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原因和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它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和破壞;摧毀了法西斯主義,教育了各國人民,爭取和平和進步的思想日益深得人心;沉重打擊國際帝國主義;促進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促進國際社會主義力量的發展壯大;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因此是教學中的難點。
突破策略:
引導學生對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和影響進行比較,也可聯系第三次科技革命內容,對其影響加以掌握,使學生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突出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
1、知識目標:
(1)、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海戰,阿拉曼戰役,諾曼底登陸
(3)、意大利投降,德國投降,日本投降和二戰結束
(4)、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2、德育目標:
(1)通過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這一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
(2)通過對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這些會議對打敗法西斯國家所起的積極作用,認識到合作與斗爭的辨證關系。
(3)通過對本節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反法西斯的勝利,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斗爭、浴血奮戰的結果。中、蘇作為亞歐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4)通過引導學生對二戰的反思,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和平對于世界發展的重要性,從而樹立全球意識。
3、能力目標:
(1)通過對有關歷史資料的分析,培養學生閱讀和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
(2)通過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和影響,培養學生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二、說教法:
有關二戰的知識,學生并不生疏,因此要注重教學上的情景設置和參與性:
1、采用“閱讀看圖—提出問題—討論回答”的方式,對二戰的轉折性戰役進行教學,加強學生動手動眼動腦能力,活躍課堂氣氛,體現“三個整合”的教育理念。
2、采用導學法,運用“學生閱讀—教師設問—討論回答—思考補充—教師總結—認知練習”的教學模式,遵循“感性認識—實踐應用—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對一系列國際會議的教學就可以這樣嘗試。
3、教學設備:多媒體平臺、音頻視頻材料、地圖等。
三、說學法:
1、學情分析:
學生已具備相當水平的文科知識和自學能力,對二戰的內容在初中也有所學習,感性認識較強,但發散思維、知識連貫性、學科遷移能力不夠。
2、學法指導:
(1)、課前指導:帶著問題預習;準備地圖;整理學過聽過的有關二戰的史實材料。
(2)、課堂指導:要求學生讀文、看圖、講圖,學會以圖代文,圖文轉換。加強歷史學習的時空觀。
(3)、課后指導:指導學生觀看二戰的影視或閱讀有關文章書籍。
四、教學流程:
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導入、授課、小結、小練、作業五個部分。
1、導入:由兩個問題的思考而導入新課的學習
(1)、二戰中哪兩個戰場直接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同盟的建立對二戰產生了什么影響?
2、授課:
學習模塊:二戰的轉折二戰的勝利二戰的影響
(1)、第一個模塊:二戰的轉折
太平洋戰場:中途島海戰(美——日)
北非戰場:阿拉曼戰役(英——德、意)
蘇德戰場:斯大林格勒戰役(蘇——德)
(2)、第二個模塊:二戰的勝利
開羅會議:開羅宣言
德黑蘭會議:戰中戰后合作、第二戰場開辟
雅爾塔會議:消滅法西斯、聯合國、蘇軍對日作戰
波茨坦會議:《波茨坦公告》
(3)、第三個模塊:二戰的影響
造成災難、消滅法西斯、促進民解、社會主義、科技進步
3、小結:以圖例完成總結
4、小練:以重點內容出兩三題練習
5、作業:課后練習
(1)、課后組織觀看電影《斯大林格勒戰役》或《太平洋戰爭的結局》或閱讀有關文章書籍,把你的感想寫下來。
(2)、課后組織學生觀看“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大會”,開展一次以“牢記歷史,珍視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活動:如出一期以此為專題的圖片宣傳欄。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和勝利說課稿
戰爭篇二
2016年最近戰爭新聞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聞一則:瞬間被打臉:菲先批中國造島后向中業島運物資
菲律賓駐美國大使庫西亞12日在馬尼拉召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稱,有跡象顯示,北京很可能打算在黃巖島大興土木,令地區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然而據報道,菲律賓近日派遣數架運輸機向中業島運送了大量物資,準備重啟中業島機場升級改造工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2日說,這充分暴露出菲方言行不一的虛偽性,也充分證明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仲裁案就是一個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挑釁。
據美國廣播公司12日報道,菲律賓駐美國大使庫西亞當天說,美國一名海軍軍官報告稱,黃巖島附近海域數周前出現疑似中國探測船,這加劇了一種懷疑——北京正瞄準這個龐大島礁,準備把它作為實施工程的下一個目標。他說,菲軍方檢查了該海域,但什么也沒有發現,可能是由于中國船只已經離開。如果屬實的話,菲律賓沒有能力阻止中方的行動,希望美國和其他國家介入勸說。
談到4年前發生的黃巖島對峙事件,庫西亞還披露了一段“內情”。英國《每日郵報》12日報道稱,庫西亞說,在菲中緊張對峙期間,美國國務院出面斡旋,菲中達成同時撤船的“口頭協定”,但在菲撤走船只后,中國船沒有離開那里。他說,中國不承認有這樣的協定。
然而,在指責中國可能在黃巖島大興土木之時,有媒體爆出,菲律賓近日派遣數架運輸機向中業島運送了大量物資,準備重啟中業島機場升級改造工程。 12日,陸慷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說,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菲律賓通過武力非法侵占包括中業島在內的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并且不斷在上面大興土木和部署武備。現在,菲律賓一方面口口聲聲稱其單方面提起的強制仲裁不是為了解決所謂領土主權問題,并裝模作樣地宣稱暫停在中業島的建設,另一方面卻不斷在非法侵占的中國南沙群島中業島上公然升級改造機場等設施,企圖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對中國領土的非法侵占,并企圖通過仲裁庭的一紙裁決將其非法侵占“合法化”。
陸慷說,中方敦促菲方停止一切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和權益的行為,早日回到通過雙邊談判妥善解決有關爭議的正確軌道上來。
新聞二則:俄外長:薩德若入韓威脅中俄 兩國將采取行動
亞太地區作為全球軍事、政治、經濟、外交博弈的核心區域,其間任何地域、任何性質的風吹草動都會吸引整個世界的全面關注。亞太已經成為大國戰略爭奪與利益角逐最為激烈的地區。4月12日,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中俄關系、美在韓部署薩德、南海局勢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俄中協作是國際事務中的穩定因素,美國在東北亞部署反導系統將威脅俄中利益。至于南海問題,拉夫羅夫闡述了俄方立場,他指出企圖將南海爭端國際化是徒勞,爭端的所有相關國家都應遵循不使用武力的原則,繼續尋找相互都能接受的政治外交解決途徑。
“美國在東北亞部署反導系統將威脅俄中”
“美國在韓國部署反導系統的計劃不是孤立的,而是美國的全球反導防御系統的一部分。當然,我們與中國都認為,繼續實施該計劃將為俄中兩國的安全產生真正的威脅,并會因在該地區部署反導系統而破壞戰略穩定,如同歐洲一樣。”拉夫羅夫說。
他還透露,俄羅斯與中國的有關部門已經進行了專家級別的會晤,并就東北亞局勢交換了意見,雙方一致認為,兩國將采取行動保障自己在這些威脅面前的安全,這些威脅依然存在,并在某種程度得到了擴大。
“俄中協作是國際事務中的穩定因素”
“企圖將南海爭端國際化是徒勞”
2013年1月,菲律賓單方面在國際海洋法法庭就中國對南海一系列區域的訴求提出申訴。中國曾多次表示,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中國的領土主權由中國人民自己做主。
戰爭篇三
——《辛德勒的名單》觀后感
把人性的美丑憎惡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深刻地揭露出來,在戰爭的瘋狂年代,有些人種將不被看為是人,甚至連牲口也不如,他們可以無條件無反抗無理由的被殘暴著任意宰割,甚至整個人種被徹底滅絕。一如二戰,猶太人......第一次知道《辛》這部電影是在高中的時候,當時它是作為劇本的例子放在教科書上,很清晰記得當時語文老師極力向我們推薦這部影片。兩年后,當我真正地將它看完的時候,心里被一種很沉重的感覺充斥著,同情、憐憫、感動等等的感情緒混雜在一起,導致我對戰爭的厭惡。
戰爭帶給是恐怖的,帶有流血和死亡。死神揮著他的死亡鐮刀隨意地收割生命,讓處在戰爭環境下的人們覺得生命無比脆弱,讓人們完全沉浸在恐懼之中。在這種恐懼的逼壓下,為了自己或他人生存下去,所有人性的善與惡,美與丑都有如至于顯微鏡下被放大。
電影的主人公辛德勒開始是一個貪婪的商人,他大發戰爭橫財,雇傭當時被納粹德國逮捕關押的猶太人為他制造生產,而雇傭費卻比一般的波蘭人低得多。這使得他從一個一文不值的異鄉人變成了當地聞名的富豪。他生活糜爛,只懂享受,整天花天酒地并和他的情婦廝混。但就算如此,他在當時卻被許多猶太人感激著。即使猶太人沒有得到工錢,但辛德勒的工廠卻為他們撐開了一面保護傘,為他們在充滿死亡的納粹集中營提供了庇護,使他們不用隨時擔驚受怕,不用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之下。影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焚燒受難者尸體那一幕。整部影片除了開頭和結尾處,其他地方幾乎全是黑白色調,除了那個后來被運去焚燒的穿著鮮艷大紅色衣服的小女孩。而在這之前,辛德勒在揮舞棍棒、瘋狂掃射的黨衛隊和被驅趕的猶太人之間第一次看見了這個本應該天真快樂的小女孩,那時的她,也是衣著著這一身火紅的衣裳。僅僅第二次見面,一個美麗的生命就這么夭折了。孩子有什么過錯,大人們的利益戰爭中最無辜的犧牲者啊!擁有花一樣的年紀、最純真笑顏的孩童啊,在戰爭中,那稚嫩柔軟的肌膚在被子彈穿透過后變得僵硬而冰冷。那種火紅,代表著生命的熱情與張力,而它,即將化成灰黑色的“雪花”,消失不見。這讓辛德勒不得不為之動容,在他貪婪的背后,始終有保有一份善良,而在看到這樣慘無人道的、毫無理由的屠殺之后,他的善良——好吧,我承認這句說辭很俗套——戰勝了內心的貪婪,在那一刻,他下定決心傾盡一切可能保住猶太人。從那天起,他開始關心自己的猶太工人,關注他們的生活,開始保護他們,讓猶太人盡量過得更好。而這樣的辛德勒,真正的折服了他的會計師伊扎克.斯坦恩,一個充滿正義感、善良且智慧的猶太人。影片的高潮時辛德勒這個曾經唯利是圖、以自我為中心的德國商人更加“貪得無厭”地和他的會計師在一間狹小的屋子里打印以工廠需要技術純熟的員工為理由買走的猶太人的名單。他不斷抽這煙,神情急切,不時拿起打好名字的紙,說著“不夠”,在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辛德勒的靈魂在閃耀金色的光芒,那么奪目,讓人充滿希望。
終于,二戰結束了。當辛德勒收到猶太人為他打造的純金的戒指時,辛德勒卻不認為自己是個英雄,他沒有作為一個拯救者施舍和恩賜的姿態,他沒有一個英雄豪 杰的正義凜然,他只是一個剛剛懂得了生命的尊貴而為自己未能更竭盡全力救出更多的人感到無比追悔的人,他覺得自己有罪,因而滿懷愧疚之心以至于痛苦不已,他無法讓自己逃過自己良心的詰問。是這些猶太人讓辛德勒懂得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他拯救了那些猶太人的生命,那些猶太人拯救了他的靈魂,對那些猶太人的營 救同時也是辛德勒對自己的救贖。辛德勒沒有達到一輩子享盡榮華富貴的個人目的,但是他用猶太人幫他掙到的那些錢,拯救了1100個生命,完成了對自己靈魂的救贖。他確實為人所不能為,他確 實成就了非凡的事業,盡管那并不是他最初想象的那個事業。從不在乎什么象征性意義的辛德勒本人卻因此成為了一個象征,在納粹德國黑暗的時代背景中,辛德勒 的形象閃耀著人性的光輝,給所有苦難中的人們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