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散文篇一
秦牧(1919--1992 )著有散文集《秦牧雜文》、《星下集》、《貝殼集》、《花城》、《潮汐和船》、《藝海拾貝》等,《古戰場春曉》、《土地》、《潮汐和船》、《花城》、《社稷壇抒情》等篇是他的代表作。
秦牧散文特點之一,是言近旨遠,哲理性強。贊頌新中國、新生活,鞭笞丑惡現象是貫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條主線,在闡述觀點,講明道理時,絕不枯燥。
秦牧有別于同時代其他作家的特色是,他的散文題材廣泛、知識豐富、談古論今、旁證博引,顯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識根底,《土地》便是其中極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從歷史和日常生活中的見聞侃侃談起,以土地為對象,時而展現新時代的風貌,時而追敘慘痛的歷史,時而歌頌新社會的建設者和保衛者,時而寫到古代的封疆大典,時而又將筆觸延伸到殖民者的暴行,從古到今,從草木禽獸到人情世態、到故事傳說、到現代科技,都囊括在一篇散文之中,向讀者提供了一部信息量極大的歷史教材。
秦牧散文表達方式沒有固定格式,瀟灑自然,語言流暢講究,文筆游走靈活,聯想奇妙,思路開闊,感情自然流露。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他的散文中藝術成就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溫州和蹤跡》之二的《綠》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僅以描寫見長,并且還在描寫中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他的寫景散文在現代文學的散文創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運用白話文描寫景致最具魅力。如《綠》中,就用比喻、對比等手法,細膩深切地畫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質和色,文字刻意求工,顯示出駕御語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在描寫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時,作者將它比喻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時,又用了“仿佛遠處高樓上飄過來的渺茫的歌聲似的”一句,以歌聲比喻香氣,以渺茫比喻香氣的輕淡,這一通感手法的運用準確而奇妙。
與上述絢麗禾農艷的比喻相比,朱自清還有另一語言風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語言,在樸素的敘述中寄寓真摯深沉的情愫。這類作品常常能表現作者正直、熱情、進步的心懷,如《生命的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等均為這一風格的代表作,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背影》。這篇散文描繪了一幅父子車站送別的圖畫。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寫了父親爬上站臺的動作,于滑稽、笨拙的動作中,傳達出父子間的真情。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鉛華,透過父親的一舉一動,讀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慘淡的家境。
碧野(生于1916年)著有散文集《在哈薩克牧場》、《情滿青山》、《月亮湖》和《碧野散文選》等。
歌唱英雄的時代是碧野散文的主調。不論是描寫山光水色,還是展示建設大業,他的作品總是格調高昂、春光明媚,充滿了對新生活的希望和祝福。他的游記作品中的力作《天山景物記》,介紹了新疆天山的豐富物產和異彩奇情的景物,歌頌了邊疆各族人民的新面貌;《山高云深處》是碧野散文的又一代表作,描寫了一位赤膽忠心,為人民開拓新生活的縣委書記。作者將人物心靈的刻畫與景色描繪融為一體,將讀者帶入一個云深霧重、宛若仙山的境界之中。
碧野散文注重人物刻畫和情節安排。在以人物為主的作品中,景物只作烘托之用,而在寫景抒情的散文中,人物服務于抒情。比喻、對仗、排比、擬人是碧野常用的修辭手段,借此來創造富有節奏感的藝術境界。他的語言生動形象、氣韻飛揚、詩意盎然。
劉白羽(1916--2005)出版的散文集有《紅瑪瑙集》、《秋窗偶記》、《冬日草》和《平明小札》、《劉白羽散文選》。他的散文基調是歌頌光明、歌頌英雄的人民;深刻的哲理性是他散文的特色。劉白羽散文風格激越、剛健,閃耀著時代的.光彩。
藝術上,劉白羽善于通過一幅幅典型的“形象”展現時代的真實畫面,比如《青春的閃光》中,他見到天安門工地上一位“昂起胸脯,大踏步行走”的年輕建筑工人時,就聯想到20年前天安門前插著太陽旗的侵略者的坦克車隆隆開過。然而,今天,第一個十月一日,“從天安門前走過的人……走上建設的步伐。”隨后,建設隊伍中的伐木者、農民、戰士的畫面又閃現出來,歷史與現實的交錯出現,迸發出強烈的視覺效果。
另外,作者善借景抒懷,使作品充滿鼓舞人心的力量。
劉白羽散文的語言激情充沛,詞句鮮亮峭拔,富有充實感。
孫犁早期的散文形式自由,筆觸細膩、優美,呈清新自然之態。他的散文以寫人見長。他善于抓住人物特點鮮明的音容笑貌,淡淡幾筆勾勒,便使人物躍然紙上,如《投宿》、《隨感》都是這方面成功的作品。
孫犁散文不尚濃妝,只求清麗,這一特點在他的敘事散文中表現突出。他的敘事散文從無豪言壯語,而是以細致委婉的筆調表現人物美好純潔的情感,干淡淡的客觀描述中包含著濃濃的情致。
新時期以來,孫犁散文在清新明麗之中又注入了深沉凝重,主觀色彩加重。在《童年漫憶》、《保定舊事》、《同口舊事》等形式各異的作品中,都貫穿著“我”的情感和思想。這一時期,孫犁散文多夾敘夾議,議論的成分明顯增多,充滿人生體驗的睿智見解、雋永的哲理、歷史的思索,字里行間閃爍著理性的色彩。像《文字生涯》、《伙伴的回憶》等都是他這一時期思想內涵豐富、理論色彩濃厚的代表篇章。
孫文語言修飾而不造作,華美而不濃艷,純樸自然之態始終如一。
楊朔(1913--1968)散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他作品的基調是歌頌新時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勞動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萊仙境》、《雪浪花》、《香山紅葉》、《畫山繡水》、《茶花賦》、《海市》等。
楊朔創造地繼承了中國傳統散文的長處,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達到詩的境界。他營造意境時,常在謀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勞創造而無所求的特點,來寄情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高尚情操。
楊朔散文在寫人狀物時詩意濃厚。他寫人善于選取感情色彩豐富的片斷刻畫人物的神貌、內心;他的景物描寫,在寫出自然美的同時,也是創造意境,深化主題的重要手段。
楊朔散文的結構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霧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轉之后,曲徑通幽,豁然展現一片嶄新天地,而且結尾多寓意,耐人尋味。
楊文語言具有苦心錘煉后的魅力,象詩一般精確、凝煉、含意豐富又富音樂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轉蘊藉的風格。
散文篇二
當春帶她特有的新綠,海一樣地漫來時,真能讓人心醉;當春攜她特有的溫煦,潮一樣地涌來時,也能讓人斷魂。
春,絕對是一楨浸染生命之色的畫布。新綠、嫩綠、鮮綠、翠綠,滿眼的綠色呀,溫柔我們的視線。還有那星星般閃動的一點點紅、一點點黃、一點點粉、一點點紫呀,也驚喜我們的目光。
于是,開始在春天漫步。踩在她松軟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溫床可以如此地平實。只要季節的老人飄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種子,都可以在這里孕育,并賦予生命一種變換的姿態。
春,絕對是一幅飽蘸生命繁華的畫卷。無論是破土而出的,還是含苞待放的;無論是慢慢舒展的,還是緩緩流淌的;也無論是悄無聲息的,還是鶯鶯絮語的,只要季節老人把春的帷幕拉開,他們就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這里匯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于是,開始在春天漫游。披柔媚的春光,讓略帶甜意的風,從身邊掠過。就會領悟到春的氣息里,其實包含一種最令人感動的柔情。也會覺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親,她竟選擇在萬物蕭條的冬的盡頭,將千姿百態的生命孕育而出,讓它們踏那最為柔媚的第一縷春光,相擁而至,把無限的生機帶給人世。
春,也是一拱彰顯生命神奇的畫廊。
你看,每一種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態,而每一種特定的形態,都包含特定的生命信息。無論是高大的,還是弱小的,都要經歷有生也有死的歷程,也都有稚氣與成熟的時節。無論是引人注目的,還是平淡無奇的,都要沿那特定的時令軌跡,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間里,完成一段生命的壯舉。也無論是否有名有分,無論是生在富饒的家園,還是長在貧瘠的沙土,所有所有的、所有的在春天萌生的萬物呀,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用盡全部的熱情,譜出一曲生命的頌歌。
這就是春,因萌生在這里的生命的齊奏,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種神奇的美麗。
散文篇三
一想三十年。萬水千山走遍,卻沒有去探尋這少年時的念想。生命里的許多時刻,我總愛舍近求遠。
那天,晴得很好,一線如翠,百里的青山盡在眼前。我從當年坐的地方出發,一路向北,去踐行遲到的追尋。
也就四個小時,到達在我八里山的房子前能看到的最高的山上。順坡下去,有村有樹,也有人家。只是有屋無人,庭樹寂寂。四顧無聲,我心里有味難言。
拐過一個彎,忽聞雞鳴。見幾樹槐花,在院墻角飛白撒雪。艷陽當頭,門前溝底下的小麥正在揚花。麥田西頭,是青青的菜園?;痉鍪柚校欣衔汤蠇灉蕚錆驳亍?/p>
我走過去,他們站起,親人般問道:“回來了?”
地頭有泉眼,用鐵锨一挖,水便順勢流入田里。但老人太老,干著吃力。我接過工具,干了幾下就找到了當年的感覺。
老人讓我坐下,雖是初識,我們卻很快說到了一塊。前唐后漢,地北天南,他們老夫妻咧開沒牙的嘴大笑著。
中午,老人家搟了面條,菠菜隨著下鍋。我吃了兩大碗,喝了一碗面湯。
我要走,他們不舍。最后我們約定,以后我周周來,和他們說話,幫他們干活。老人說,整年見人太少,心可空。他們說山里的食物吃不完,讓我把小麥、豆子、番茄、青菜帶到山外,滋養我那沒到過這山中的孩子們。
我的心,開始牽念這久想一遇的北山了。
散文篇四
每一個開始也代表著結束。我與你們的開始是相識、相聚、相知,結束代表分離。我與你們在一起的日子是快樂而又短暫的,在這段日子里,我用我的十個手指裝著我們在一起所學到的東西和約定的諾言。
第一個手指我裝著感恩。我要感恩你們。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也許我還是一個怕困難、怕吃苦、怕失敗的女孩。如果沒有你們的支持,也許我會一厥不振。
第二個手指我裝著回報。我要回報你們,“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我不會令你們失望的。
第三個手指我裝著友誼。我要隨時隨地帶著友誼,不會忘記曾經的快樂,曾經的我們。我要讓友誼之花開遍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第四個手指我裝著快樂。我曾經答應你們,要快樂,要堅強,絕不能脆弱,絕不能憂愁。
第五個手指我裝著勤奮。我答應你們要勤奮,我就一定要做到,我不想讓你們失望。
第六個手指我裝著刻苦。我要刻苦學習,不再懶惰,我要為前途而刻苦。
第七個手指我裝著寬容。正是與你們一起,我才學會了寬容,寬容別人等于是寬容自己。
第九個手指我裝著和諧。正是你們教會了我和諧相處,和諧地與別人一起快樂地生活著。
第十個手指我裝著尊重。也是你們教會我尊重別人,我才會被別人尊重。
十個手指如同十兄妹,將會被我時時刻刻攜帶在身邊,時時刻刻銘記在心。
十指緊扣,如影隨行。
【簡評】本文開篇總起,語言精練而富有哲理。主體部分逐一羅列十根手指所裝的內容,真是豐富之極。其中,有的語句非常精彩,不妨重點品味。如:“第四個手指我裝著快樂。我曾經答應你們,要快樂,要堅強,絕不能脆弱,絕不能憂愁?!苯Y尾回扣文題。
散文篇五
夜幕低垂,我與友人相約至晚,意趣盎然。想用腳丈量一下土地,走在松一軟的土地上,腳下的路綿一軟而實在。道路兩旁的樹陰郁茂盛,走在路上心緒寧靜,月光穿透枝杈斑斕的傾灑下來;把我們的影子拉得好長;好長。小路幽靜而蒼茫。
夜晚是幽深的, 黑色逐漸向我們襲來,遠處的山像鑲嵌在天邊,又像是海市蜃樓,莫黛相間,朦朧而深遠。把我們浮躁的心,漸漸扶平。我們手牽著手走在這寂靜的小路。心緒飛揚在遠山綠水間。
夜幕壓得更低了,黑色逐漸像我們壓來,遠處的山越來越朦朧,慢慢的消融殆盡,被夜幕吞噬,蹤跡全無,黑色取代了一切。
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有的時候,機遇稍縱即逝,我們觸一摸一到了,但是沒把握好,遠了山遠了水??肇摿艘磺粺岢?,無處揮灑。
嘆只嘆!人生苦短,歲月悠悠,轉眼間草木一秋,青春已遠,白發慢慢爬上雙鬢,人生老矣!
夜還原了原有的神秘與浪漫,猶如一個意境,深遠的夢境,繁星閃耀,我感嘆人類之于宇宙的渺小,也感嘆人類改造自然的偉大。
夜幕漸漸籠罩了一切。夜幕下的我們是幸福的......
散文篇六
在行色匆匆的日子里,終于可以放慢了自己的腳步。
擇一處菊園,砌一杯香茗,坐在可以飽覽一園秋菊的風景中,愜意地深吸一縷裊裊的馨香;于是,那心靈的鴿子便開始翱翔。
盡管已是十月小雪;然而,江南的十月,依然如小陽春。陽光,通過這爬滿青藤的木屋,斑斕地撒落在各色的金菊與雛菊上。那滿院的秋色,如氤氳在瑤池中的黛影,牽動著我的心扉,也打動了那潛伏在心間的年輪!
自從很多年前,背離那江岸邊的桃花,依依惜別年幼的愛子,踏上這塊日益崛起的熱土;我的腳步,就像鉚足了馬力的輪子。只有鏗鏘的步子,再無柔曼的舞步!
那骨子里的柔,早已被俗事與節奏充填,更無閑心書妙句。不知不覺地,韶華飛逝;內心里,總是被往事一點點地拉回。再捻指一算:竟已人到中年!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真的還想重蹈那江岸邊的覆轍。靜心地守候著那滿江的桃花盛開,讓那溢滿青春的日子,不留一點一滴的傷懷!
可是,桃花和秋菊,顯然已是兩個季節的物語。身值秋園,便成為了這個季節里的人!在這陌陌的阡塵中,又如何做得了桃花的主?如是,只能做一個等待下一個季節的人!
靜靜地,掬一把幽菊,拋向天際,很想讓它變成桃花飛絮;掠一弦心曲,迷漫空間,再做回一個說夢的癡人。
漸漸地,我又把桃花種在心里,在空靈中繼續做著桃花中的人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