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節快樂初中生隨筆春節隨筆篇一
一年結束了,除夕夜是大家團圓的日子,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的,慶祝一年平安,除夕過完意味著新的一年好的開始。
在除夕前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貼好春聯。其實這春聯學問也挺大的,你在過年時只要一看這春聯,就會知道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希望和打算。
在大年初一這天,我們回了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年。拜過年后,爺爺給我們發了壓歲錢。
大年初二,我們一家去了姥姥家。吃過午飯后媽媽問我們要不要去她同學家玩,我和妹妹異口同聲地說好。到了之后,有好幾位媽媽小時候的同學,她們長大后因為工作或生活的原因,一般一年甚至幾年也聚不到一起。看著她們聊得熱火朝天的場面,心中不由感嘆天底下最真摯的同窗情誼。
這時我聽到門外熱熱鬧鬧的,跑出去看到成群結隊的`人們都在朝著東邊的方向涌去。我回頭喊過來媽媽向她說明后,我們一行人也加入了大軍的隊伍。路程雖然有點遠,但是我們也很快趕到了目的地,這是一個不小的廣場。只見大人小孩里三層外三層地圍成了一個大圓圈,我們很好奇,里面的人到底在做什么。媽媽已經看出了我的疑惑,并告訴我們,他們是在表演一個叫“迎親”的節日活動。我和妹妹看不清就鉆到最里面那一層,妹妹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表演,高興得手舞足蹈。這時迎親的隊伍已走到我們跟前,我看到一個人拉車,另一個人在后面推著,車上坐著新郎官和迎娶新娘的彩禮。媽媽看我們津津有味地觀看著,就說其實她們小時候每年都會看到這種節目。可前幾年已經不流行了,但是近兩年又流行了起來,是為了吸引那些入城打工回來的年輕人,在他們回家過年時,能感受到家鄉節日喜慶的氛圍。
節目表演結束之后,我們一行人有說有笑地走在返回的途中。媽媽不禁感慨家鄉的變化真是日新月異,并叮囑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長大后為祖國的發展建設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春節快樂初中生隨筆春節隨筆篇二
我鄭重決定,今年的春聯由我這位“書法大家”親手揮毫了。
說干就干,我從商店買來一張紅紙,裁成大小合適的條狀。接著,我又把硯臺從“冷宮”中請出來,快速地研起墨來。
擦完桌面,剛一下筆,新的麻煩又來了:由于剛才的墨汁只研了很少的幾下,現在寫出來的字淡淡的,而且還很容易滲開。于是,我又研起墨來。“嘿咻,嘿咻……”我搖頭晃腦地數著研的圈數。有時還停下,用筆沾點墨,在報紙上試一試濃淡。經過多次研墨,墨汁的濃度終于“達標”了。
我再一次拿起筆寫了起來,“嘿,收鋒!”第一個字——“虎”終于新鮮出爐了。我橫看豎看,得意得不得了。
就在我的大作快要完工時,“不幸”又發生了。我那調皮的弟弟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來,撞了我一下。我手一歪,毛筆偏離了原先的軌道,在紙上畫了長長的一筆。完了,我的心血全白費了。我狠很地瞪了弟弟一眼。他吐了吐舌頭跑開了。哎,真是好事多磨呀。沒事,只不過是重頭再來嘛!我袖子一卷,又開始了新的“長征”。
“哈哈,完工!”我欣喜若狂地歡呼起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那調皮地弟弟聞訊都圍了過來。
“馬振雄風留浩氣,羊迎盛世蔚新春。好!寫得好!”爺爺帶頭鼓起掌來。奶奶抿著嘴直樂呵。爸爸、媽媽忙著把我的大作貼起來。還有小調皮,蹦跳著搬來一條凳子,說是給貼春聯的爸爸、媽媽墊腳。
春節迎著人們的忙碌緩悄悄來臨,卻在無聲無息中遠去,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的眷戀。
春節快樂初中生隨筆春節隨筆篇三
放寒假,同學們開心的不是假期,而是要過年了。一家人團圓圍著一張桌子吃飯,那才是最開心的時候。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拜年。
我還沒有清醒,當我清醒過來的時候已經到老姑家了,我瞬間精神起來,因為等一會兒是要發紅包的。
我們說笑著進了門,大人們坐在茶桌上喝茶聊天,有時聊得哈哈大笑。而我在和比我小一點的弟弟玩耍,我們倆玩的來。不一會兒飯菜端上了桌,人們一一入座,大人們都禮貌地先讓對方坐,而我們小孩已經迫不及待,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起筷子吃起來,那個吃相可像是餓了10年的狼。大人們也開始夾菜,還喝著酒,也不知道在聊什么,有時還會笑一笑。我看大人們喝酒喝的那么高興,以為這酒有什么奇特之處,便偷偷地抿了一小口,那個味道我至今忘不了,我是喝過啤酒的,可是一點也不像啤酒的味道,可以說是辣,可以說是燒,剛入嘴,感覺是辣辣的,就到你的喉嚨里的'時候就變成燙燙的,然后就一直從你的喉嚨燒到你的肚子,總之就是三個字:不好喝,也不知道大人們為什么總是愛喝。
吃完飯又坐了一會兒,我們就要走了,可我想著為什么還是不發紅包,就一直回頭望,終于,老姑父喊住了我:“來,肖瓚給你發一個紅包。”我嘴里推辭著,卻用一只手將布兜拉得大大的,老姑父看懂了我的心思,將紅包放在了我的布兜里。
拜年是我們中國從古以來的傳統習俗,而發壓歲錢是過年里面必不可少的,估計大多數孩子都像我一樣,嘴里說著不要,可心里卻想著恨不得直接拿過來吧!
春節快樂初中生隨筆春節隨筆篇四
風景如畫的故鄉里,有一種奇特的風俗,那就是每逢春節的時候,只要是那里的'人,都要走過名叫“珞河”上的一條狹窄而長的橋,并要在橋邊燒一串鞭炮,以祈求這年的安康與幸福。
還模糊的記得距離上次走過這座橋,已經過去了六七年。那次我還是要母親抱著我過去,但這一次,是我一個人走過了。
先是隆重的開幕儀式。“劈里啪啦~”幾聲鞭炮在耳邊響起,漫天飛舞的鞭炮紙灑落在人的身上,雖說有點異味,但每個人都不會把它拿下來,因為通紅的鞭炮紙就代表著財富,像冬天飄雪的一樣繽紛多彩。十幾個小伙子駕馭著幾條兇猛而威嚴的龍“從天而降”,去追尋珍貴的龍珠。
寓意著跨過困難,迎接順意的過橋儀式開始了。第一個走過的是村長,年邁的他看上去垂老無力,走起路來卻精神抖擻,一點兒也不比年輕人遜色。村長走過去了,接著一個又一個,整齊有序地走到了對岸。
風吹得呼呼響看著眼前搖晃不停的橋,薄薄的橋板,洶涌流淌的河水,我本還是信心滿滿,一下子整個心都涼了一截。我慢慢地試著把腳伸出去一些,剛碰到橋面,又警惕的縮回來。這時,過了對岸的母親向我揮了揮手,大聲說:“快點過來,別耽誤著時間了。我又何嘗不是想快一些過去,但自信總拼不過內心的害怕。在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我終于邁出了第一步,步步走過去,剛到橋中間,橋被風吹得更厲害,我緊緊的抓住橋旁的扶繩,生怕抓不緊就會掉下去了。等風漸漸停下來,我便快步跑過橋,終于到了對岸,心里一邊想著:真嚇人啊,差點兒就掉下去了!一邊也鼓勵著對面的其它跟我一樣害怕不敢過來的小孩。
等孩子救上來后,大家才發現,原來這個英勇的人竟是年邁的村長,婦女是因為去上個廁所,所以才沒有照顧好。為了感謝村長,婦女在自家做了些菜,招呼大家。虛驚一場過后,終于可以開開心心地過一個春節了。在盛宴上,幾乎全村的人都帶上了自己的一些食品,歡喜地聚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
春節快樂初中生隨筆春節隨筆篇五
我的家鄉在江蘇,雖然離開家鄉已經多年。但對家鄉過春節的情景可是記憶猶新。
“酸溜溜,甜絲絲。蘸著餃子真好吃!”照我們那兒的習俗,過春節每家每戶都要用上得“醋蒜”。這醋蒜是四五月份就要開始泡制了,先是把一些沒剝皮的蒜放進壇子里,再加上有一定比例的醋和糖,封上,留著過年吃餃子用。到了年底,醋蒜泡成米黃色,醋汁酸酸甜甜的,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孩子們最喜歡過春節,從一放寒假就開始準備。頭一件大事就是由父母帶著去買一身新衣服,連襪子也要是新的,而且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一才能穿。我們這些愛美的女孩子總會忍不住拿出來摸一摸,看一看。第二件大事就是買爆竹,“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怎么能少得了鞭炮呢。男孩子們跑在大街小巷,“噼里啪啦”響聲,響徹云霄,嚇得那些膽小的女生直捂耳朵。
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過小年,其實就是相當于春節的“彩排”。夜幕一降臨,就會有鞭炮聲,這便有濃濃的年味,但家鄉有個習俗,就是這一天不可以倒垃圾,象征財氣不外流。小年前后的幾天,每家每戶都得大掃除,必須干干凈凈得迎接春節。
除夕夜非常熱鬧,這一天每家每戶張燈結彩,走在街市上,就好像在看花燈似的。門外貼著紅紅的對聯,屋里貼著年畫,鞭炮聲不間斷。年夜飯也是少不了的,每家每戶的都圍著大桌子,這時封存了半年多的醋蒜可要粉墨登場了。一打開塞子,一聲酸甜味撲鼻而來,一會功夫,幾大盆餃子就見底了。晚上后,孩子到院子了放煙花,美麗的煙花帶著一家人的祝福,飛上天空,整個鎮子都沉浸在了喜悅的氣氛中國。這一夜,除了小孩子,其他人都必須守歲。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夜迥然不同,每家每戶門前堆積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碎紙片,全鎮都休息了。
元宵節又是一個高潮,鎮子沿河的街道掛上的一排大紅燈籠。孩子提著各色的花燈出門了,有兔子燈,龍燈、猴子燈……他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比較著誰的花燈漂亮。
正月十五一過,這春節就結束了。年輕人們帶著新的希望又離開了家鄉,老人又翹首期盼著下一次的團圓。
春節快樂初中生隨筆春節隨筆篇六
大年初四,我們回到了外婆家。我迫不及待的去找外婆,在一樓的大廚房里見到了外婆。
廚房的門口有個小院子,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果樹,小鳥吱吱喳喳地唱個不停。外婆坐在小板凳上,一縷縷溫暖的陽光灑在外婆的周圍,顯得特別親切。外婆一見到我就笑開了,臉上的皺紋就像綻放的鮮花一樣燦爛。
外婆是一名家庭主婦,她烏黑的眉毛下面有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眼角邊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皺紋,外婆個子不高,胖胖的身子總是那樣忙忙碌碌。
我一下子覺得自己特別幸福,平時我從來不愁吃肉,也不愁新衣服穿。現在,我們小孩都有自己的手機和微信號,過新年還可以搶微信紅包呢。
外婆包的粽子的樣子也很特別,像一節竹子的樣子,圓柱子長條形的,圓碌碌的,用綁帶捆得一節一節的,從外形看也寓意著節節高。看著外婆包粽子,聞著淡淡的糯米清香,聽著外婆娓娓道來的春節趣事,我心里美滋滋的,難怪我每一年都很喜歡吃外婆包的粽子,外婆小時候的春節也是那么的有趣。
春節快樂初中生隨筆春節隨筆篇七
春節是小孩子最喜歡的節日,我也不例外。春節的前一個星期左右,大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了,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糖果以及拜訪親戚朋友的禮品。
相傳,古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年”,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平常深居海底,可是每到除夕之夜,這可惡的怪獸就跑上岸來吞食牲畜和人,搶奪東西,無惡不做。人們對它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
這年除夕,人們照例要上山避難。從村東頭來了一位老人,他手拄拐杖,白發蒼蒼。一位好心的婆婆勸他趕緊上山避難,不料那老人笑道:“若婆婆讓我在你家呆上一夜,我準會把‘年’趕走。”婆婆見老人不聽勸,只好自己上山去了。
半夜時分,“年”果然來了,卻發現村里氣氛不同:在村頭婆婆家點著紅蠟燭,門口貼著紅對聯,爆竹驟然響起,“年”渾身打顫,不敢再往前走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的火光,急忙狼狽逃竄了。
第二天,人們回到村子,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奇怪,這時,婆婆看見自家屋里未燃完的蠟燭、地上的爆竹屑和墻上的紅對聯,恍然大悟,向村民述說其中的原委。這件事很快地在周圍村里傳開了。
從此,我們有了過春節的傳統,過年時,要在除夕夜放鞭炮,貼對聯,給壓歲錢,倒貼福字,還有吃團圓飯的風俗,當然,我們地大物博,各地過春節也有不同的習俗。
春節是我們的十大傳統節日之一,過春節,是為了來年的健康幸福,寓意著家和團圓。
我喜歡過春節。
春節快樂初中生隨筆春節隨筆篇八
“噼噼噼”這是什么聲音讓我從夢中醒來?我探出窗外,一看是鞭炮。春節到了嗎?去看一下日歷,這是春節的第一天!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古老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前有一個村莊,每一年的春節,人們都會遇到“年”的攻擊,“年”搶糧食、殺村民、破壞莊稼。這一年,村民們大膽地向“年”反擊,“年”被趕跑了。但也不可以年年這樣吧!這時一位老道人走了過來說:“趕走‘年’這可不難。”村民們說:“真的嗎?有什么辦法?”老道人:“年怕鞭炮、怕紅色,只要在門前貼上對聯就可以了。”下一年人們按照老道說的做,放鞭炮、貼對聯,果然趕跑了“年”,春節貼對聯等習俗就傳下來。
當然現在我們也不可以放過“年”,我們也要貼春聯。春聯分為上聯、左聯、右聯,我的爺爺會寫毛筆字,寫的字可好啦!爺爺在上聯寫“吉星高照”,左右兩聯分別寫“一年四季隨春到”,“四季財源順意來”,第一張代表:我的家人的一年四季都隨著春節來臨,都會像春節一樣吉祥。第二表示:我的家人在四季都會有財,財會順意來。
貼好春貼,我們一家一起去芳村逛花街,那兒人山人海,鮮花各種各樣,美不勝收。那里的花,讓我賞心悅目的是桃花,從遠處看它,就像一座粉紅色的小山,真美麗!桃花的顏色從深到淺,真令人陶醉!一陣微風輕輕吹過桃花,花瓣從我的鼻前飛過,一陣香氣也從我鼻前飛過。
這就是我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