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黃步遙個人簡歷 黃步選校長篇一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童年趣事散文 推薦度:
- 春天優美散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算起來,黃步來老先生今年99歲。可是,他老人家駕鶴西去已經六年了。六年來,每到荷花盛開的季節,我都特別懷念這位愛蓮若蓮的杏林高人。
七十年代初我就認識黃步來老先生了,那時我們家住在人民醫院。我們姐妹感冒咳嗽,或者親戚朋友生病,特別是生了瘡癤什么的,父親總是帶了去中藥房找黃藥師,也就是當時在藥房負責配藥的黃步來老先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走向社會后獲取信息管道的增多,我了解到黃步來老先生是我市中藥界最早的中藥師,是主要靠勤奮學習,自我鉆研,自我實踐成長起來的,對皮膚及皮下組織化濃性頑固疾病有神奇治愈本領的著名中醫。他15歲就到萬和堂藥店當學徒,師從對藥理和醫理有相當造詣的洪浩然先生。39歲到啟東匯龍鎮,跟老中醫葉祥學醫。另外,他總是利用工作必須接觸醫生開的處方,并且可以了解病人用一藥效果的便利,博采眾長。所以,中醫院一成立,老先生便到皮膚科掛牌坐診。而該院也因老先生的坐診成就了特色,提高了美譽度。
走近老先生還是與他最疼愛的孫女黃建云結了一段師生緣以后的事。當時,老先生因年事已高,很少到醫院上班,主要在家接待尋醫問藥的人。我就在那時暑期的一天,因為手臂上的日照皮炎,尋到了他們位于東市街的家。
當我跨進院門的時候,一下子被青磚鋪地的小院子里盛開的兩盆荷花吸引住了。一紅一白,一單瓣一重瓣分別包裹一著姜黃色的花一蕊,并被綠玉般,圓盤似的亭亭的荷葉圍著、護著。涼爽的荷風,淡淡的荷香讓我情不自禁的沉醉、駐足,我兀自立于荷前竟忘了來意。當須發皆白的老先生和他的孫女從屋子里走出來招呼我的時候,我才恍然醒悟。
聽著我對荷花的贊嘆,老先生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他索性帶我看荷,并如數家珍似的給我講荷。這時我才發現他們家的院子被半堵墻隔成了南北兩塊,我進的是北邊院子,南邊院子更小,但南院里也是“荷”意盎然,荷花飄香。看,一只荷花缸里荷葉、荷花、蓮蓬正在風中向我們微微點頭致意呢。另一只缺了一大塊角的.水缸,竟是兩盆根有小孩子臂膀粗的重瓣睡蓮的泳池。墨綠色、臘質的蓮葉在水面上自一由舒展,紅色的狀似蓮臺的蓮花在葉間競相開放,美麗、芬芳。此時的我,竟有踏入了仙境的感覺。
老先生告訴我:睡蓮也叫子午蓮,晨開午閉。一朵花能開三天,此謝彼開,花期較長,根入藥,不能離水,無需澆其它肥料,在花盆中插根煮過的豬統骨,第二年換新的就能夠滿足睡蓮對肥料的需求。三缸荷花是兩個品種,白的叫千層卷丹,紅的叫十八瓣。荷花喜陽,越曬長得越好。生長季節不能缺水,早晚澆水,可到理發店里要頭發做肥料,最好每年清明前后換一次盆。
黃建云插話說,爺爺可喜歡荷花了,這荷花都種了50多年了。過去每年春天都到農村挖河泥給荷花翻盆,如今上了年紀則請親戚送河泥,至少兩年換一次盆。并指著一只大缸說,這里儲放的是澆花的水,爺爺從來不用自來水直接澆花。
感覺到我對荷花的興趣,老先生慷慨地說,明年換盆時送兩盆給你。并吩咐我買荷花缸,準備河泥。第二年清明時老人家真的和孫女一同給我送來了兩種荷花的塊莖,并給我示范,徒手將千層卷丹種在缸里,弄得滿手黑乎乎的爛泥。初夏,荷葉長到80公分左右高時,老先生又在孫女的陪同下,拿來了一捆長竹竿和塑料紙繩,親自動手用竹竿把荷葉的柄固定了起來,以防風將荷葉吹斷。當年我家院子里就開出了漂亮的荷花,結出了香甜的蓮蓬。后來,民主巷拆遷,老先生又送了盆睡蓮給我,如今這盆睡蓮正盛開在我一位朋友家頂樓的水池里呢。老先生就是這樣一位不僅關心自己種的蓮花,而且關心送出去的蓮花的特別愛蓮的老人。
走進黃步來老先生的客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面墻壁上掛滿的錦旗。這些錦旗盡管內容各異,但意思相近,都是贊揚老先生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
說到醫德高尚,我想起了父親在知道我想寫黃步來老先生時說的話:“黃步來先生你是寫不好的,他幾十年來,看好了的病人無數,卻從不收病人的錢,對家庭困難的人,甚至還自掏腰包,給人家買藥。他是個了不起的人啊!”
送錦旗的人中,不少是被老先生從死亡在線救回來的。其中有一面是位年輕人送的,香港回歸的那一年,這人在上海爬上高高的圍墻觀煙花,不幸摔到3.5萬伏的變壓器上,觸電,3度燒傷,燒傷面積達70%以上,在上海大醫院承受不了昂貴的醫療費,便轉到南通治療。先后花了十幾萬元人民幣,不僅沒治好,反而因深度感染導致敗血癥,高燒不退,奄奄一息,可以說被醫院判了死刑,回到了家里。家人看著少不更事的孩子和白發蒼蒼的老人,實在舍不得他離去。于是就抱著撈撈看的態度,找到了黃步來老先生。老先生竟未取分文,上門為他檢查、配藥、治療,并終于讓他起死回生。
『群芳譜』中說:「凡物先華而后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華,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我忽然醒悟,黃步來老先生對蓮的愛已經深入骨髓了,他其實更是一位若蓮的杏林高人呢。
s("content_relate");【憶名中醫黃步來老先生散文】相關文章:
《憶》散文09-10憶的散文05-26經典散文:憶緣07-01憶靈兒散文06-17憶大連經典散文08-19憶友人經典散文07-07滄海憶經典散文07-12憶初中-經典散文07-19憶爺爺-經典散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