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合唱社團活動教案篇一
在每一次進入正式的合唱訓練前,我們都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呼吸訓練與發聲訓練,使全體隊員掌握基礎知識,為合唱教學打好基礎。
1.呼吸訓練
氣息是發聲的動力,只有掌握正確的呼吸后,才能獲得理想的聲音。我們在訓練合唱前,首先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一般用兩種呼吸方法訓練。①舒起練習。吸氣時,根據指揮手勢,口鼻一起緩緩吸氣,吸后停留瞬間,用輕柔的嘶--聲,有控制地慢慢呼出。②突起練習。緩吸后停一會兒,用跳音嘶、嘶、嘶、嘶將氣呼出。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在發聲練習中便逐步感覺到了氣息的支持,并能逐步運用到歌唱中來。
2.發聲訓練
剛入合唱團的學生都未經過正規發聲訓練,聲音白而扁,氣吸淺,位置低,口腔打不開,下巴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先采用哼鳴進行練習,以便盡快統一聲音位置,取得聲音的共性。
在發聲訓練中注意了結合咬字吐字進行練習,我們要求學生將不太容易讀的字用漢語拼音標好,每首歌詞都用普遍話正確朗讀,隨時注意糾正不正確的咬字吐字,結合發聲訓練用,對準同聲母、韻母的正確口形,逐步學會自然圓潤的發聲。當咬字唱詞訓練有了一定基礎之后,我們才進行合唱訓練。
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這一學期訓練我選了一首抒情的歌曲《螢火蟲》。在合唱訓練中我一般采用視唱法,指導隊員分聲部先后作識譜練習,要求音高準確、節奏準確。每次練唱都用較慢速度,力求連貫、完整。識譜練唱方式講究多種多樣,避免單調乏味而致學生疲勞。演唱時不急于填詞,先要求學生將兩個聲部都唱會,然后進行聲部練習。在分聲部練習時著重指導學生唱好自己聲部的旋律,除音高、節奏唱準外,應注意正確的分句、氣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后,用哼鳴來合唱,這樣減少填入歌詞后的音準問題,又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歌曲的內容,表現意義、音準。各聲部的旋律掌握后,才進入填詞演唱階段。
2.歌曲的藝術處理
隊員們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為了更好地表現它的內容,我們及時的作了藝術處理。
經過處理合唱隊各聲部本身聲音的整齊、統一。聲部與聲部相互結合時聲音和諧,恰當的表現了歌曲的風格和特點,每個隊員都能自覺地按照作品規定的速度、力度與表情歌唱。
我在合唱訓練中堅持不單是要讓學生唱會一個聲部或唱會一首歌,而是要通過合唱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和聲聽覺,發展和聲思維,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學生要將所有聲部的旋律都掌握,讓學生在各個聲部都相互了解其藝術要求的前提下,能調節自身的音量和速度,達到聲音和諧的效果。
通過這次社團的訓練激發了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有表情地歌唱使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藝術的魅力,以發展更多的隊員,壯大我們的合唱隊伍!
合唱社團活動教案篇二
1、用流利的普通話復述故事
2、認讀字“驢、狗、貓、雞、狼”
動物圖片及字卡、箱子
一、回憶故事情節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快樂的動物合唱團》里都有哪些小動物?
(幼兒作答)教師隨著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2、教師:這些可愛的小動物之間有著什么好玩的故事?小朋友們還記得嗎?(幼兒回答)
那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完整的來講一講,記住一定要用普通話(提示小朋友認真聽,可以補充,但要舉手回答,在中途不要打斷小朋友的回答)
再請兩位小朋友講一講,并請其他小朋友說一說這幾位小朋友的優缺點
3、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剛才的幾位小朋友,給他們加加油,相信下次會更好,那其他小朋友下次一定也要來試一試。
二、學習識字
2、在做游戲前,先簡單來認識一下字卡寶寶及動物圖片,教師領讀
3、教師出示圖片、字卡貼到黑板上(隨意),請小朋友連一連(找兩三位)
4、教師:小朋友剛才表現的都很棒,那接下來再說一個小游戲《猜一猜》
規則:1、抽到字卡后,不能說話,用肢體動作或收聲來表示
2、其他小朋友舉手回答。
(教師請一位小朋友到準備好的箱子前,抽取一張,然后表演。)
三、小結:
合唱社團活動教案篇三
1、初步感受到并用嗓音與動作創造性地表現音樂的高低與強弱變化。
2、喜歡欣賞音樂,初步養成良好的欣賞習慣。
1、準備一大一小的兩只青蛙教具。
2、教育掛圖《青蛙合唱》
1、談話引入,吸引幼兒興趣。
師:長滿荷葉的池塘里來客人了,你們猜是誰呢?
2、出示一大一小兩只青蛙,模仿青蛙的聲音向幼兒問好
師:呱呱呱。小朋友們好,我是小青蛙(老青蛙)
3、通過教師示范,引導幼兒感受并嘗試用嗓音表現老青蛙低、粗、啞、響的聲音與小青蛙高、細、亮、輕的聲音。
師:小青蛙和老青蛙的聲音是怎么樣的,誰來學一學。
4、引導幼兒欣賞音樂,提出要求
①第一遍欣賞
師:青蛙要歌給我們聽。老師要考考你們的小耳朵,注意聽什么時候是小青蛙唱歌,什么時候是老青蛙唱歌。
②第二遍欣賞
教師啟發幼兒用相應的動作表現
師:小朋友都聽的好認真,把小青蛙和老青蛙都認出來了。那你們能不能在聽到小青蛙的時候,雙手舉過頭頂做青蛙;聽到老青蛙是,雙手放在膝蓋附近做青蛙。我們來試試吧!
③全曲聽完后,教師把最后一句再談一遍引導幼兒討論
師:這時候是誰在唱歌?
教師小結:原來是小青蛙和老青蛙一起在唱歌,這種唱歌的方法我們叫“合唱”。
5、出示教育掛圖,幫助幼兒進一步體驗音樂的節奏與結構。
師手持青蛙教具(左右各持一種)跟著音樂在涂上按節奏演示:荷葉的大小代表音樂力度的強與弱,一張代表一小節。力度強的小結大青蛙跳到大荷葉上;力度弱的小結小青蛙跳到小荷葉上;最后兩小結大小青蛙一起跳。(教師手持教具跳時,根據音樂的強弱加重或減輕跳的力度和弧度,讓幼兒從教師的動作中也感受到音樂的強弱。)
6、組織幼兒游戲
師:今天的青蛙合唱好聽嗎?(好聽)那我們來跟著音樂來玩《青蛙跳荷葉》的游戲。
請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是老青蛙、一組是小青蛙跟著音樂有節奏地跳。
第二遍游戲時幼兒可增加學青蛙叫,并體會最后一句合唱部分和諧的感覺。
7結束
師:游戲好玩嗎?(好玩)這么好玩的游戲我們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
活動過程對幼兒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發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幼兒通過美麗的荷葉展開想象,聯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種叫聲并向同伴表現。
幼兒在師幼、同伴之間的的互動中感受音樂的樂趣,從而對音樂感興趣、能充分體驗、展開豐富想象和極力表現。感受平時也應該用合適的聲音表現歌曲,不能喊唱、亂唱。
合唱社團活動教案篇四
1、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愛國意識
本節音樂課將以我國近代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合唱歌曲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包括一首外國歌劇中的合唱歌曲),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2、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鑒賞和教唱我國大量的優秀合唱歌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合唱藝術從結構、形式、情緒、人文內涵中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培養學生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3、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創造能力,重視音樂實踐
本著“普遍參與與發展個性”的教學原則,重視音樂的實踐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藝術創造意識,激發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創造意識,從而獲得審美體驗和學習音樂知識技能相結合的基本方法。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參與來發展個性化的特點,增強學生音樂表現音樂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讓學生熟悉并演唱新中國成立前后的一些優秀合唱作品,從而受益終生。
本人以“享受合唱的藝術美”為主題來展開這一節課。試圖通過欣賞幾首不同形式的合唱引導學生去感受、發展和歸納合唱的魅力,為以后的合唱實踐做鋪墊。
由于這一節課涉及合唱歌曲眾多,本人獵取了教材中的幾首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東西南北茉莉花》,《獵人合唱》,《檳榔樹下搖網床》,《在燦爛陽光下》,《美麗草原我的家》這五首合唱歌曲的欣賞,并學唱《在燦爛陽光下》這個作品的片段。
三、在感受、體驗、理解合唱歌曲的基礎上,采用討論的方式,拓展探究合唱作品的不同分類。
四、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創作,動員全體學生共同參與,表演體現個性化的特點。
本節課以欣賞一些優秀合唱歌曲為主線,并學唱這些合唱歌曲的優秀片段。從這些作品的演唱形式探討不同的合唱歌曲分類,其中對比不同作品風格異同,拓展思維訓練,從另一個側面看合唱歌曲分類。并根據本班學生自身特點的開展綜合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高尚的音樂興趣,發展音樂鑒賞評析能力,創造并表現音樂作品能力,提高了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增進學生熱愛祖國的音樂要求,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1、合唱歌曲題材廣泛,題材多樣,民族文化多元化,音樂作品浩如煙海。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感受、體驗作品的情緒,認識歌曲所反映的時代特點及社會內容,進而了解當時創作作品的基本特征,認識作品的體裁及風格,掌握合唱相關的基礎知識。
1、提前布置作業,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整理、學唱有關合唱歌曲。布置的演唱和表演任務,讓唱的好的學生課前積極和本組內成員配合演練,以便在課上表演時能夠作到游刃有余。
2、教師準備譜例、音響等有關的資料,制成課件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教學內容。
3、以小組為單位就坐,隨時進行討論和交流。
用問題導出課題:
2、請同學談談對合唱歌曲的理解,并列舉出一些自己所認識的合唱歌曲?
1、學生之間相互交流
(1)、同學之間共同分享課前所收集的關于合唱的知識,并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歌曲哼唱,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嘗試組合演唱和分聲部唱。
(2)、由學生談談他們對合唱歌曲的理解,并嘗試分類別列舉一些合唱歌曲。
2、欣賞幾首合唱歌曲:
(1)、《東西南北茉莉花》
聽賞的同時隨樂哼唱主旋律。
老師介紹:這是一首由我國各地(廣東、江蘇、河北、遼寧)廣泛流傳的傳統小調《茉莉花》匯編而成的女生合唱,匯集了各地各具特色的民間音調。
(2)、《獵人合唱》
老師介紹:韋伯的歌劇《自由射手》中一首非常著名的男生合唱曲,具有濃郁的德國民間音樂風格。
感受男生合唱所表現出的氣質、力度與厚度,及其在表現歌曲主題上的個性和內涵。
(3)、《檳榔樹下搖網床》
老師介紹:這是一首具有鮮明民族色彩的童聲合唱曲。
合唱社團活動教案篇五
1、在情境中學唱歌曲,并初步嘗試用分組接唱的形式進行演唱。
2、樂意參與歌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同伴共同歌唱的快樂。
1、對活動素材的分析
《小黃鴨合唱隊》是一首旋律輕快、朗朗上口的兒童歌曲,是由不同旋律演繹的二段體式歌曲。a段歌曲以小黃鴨附點節奏的叫聲為主要歌詞內容。b段歌曲的歌詞反復兩遍,旋律稍有變化,第一遍的結尾由上行旋律推進,第二遍的結尾由下行旋律結束。歌曲中小黃鴨的形象是幼兒喜歡的,而且歌詞中也涉及到小黃鴨游泳、唱歌等內容,因此,該素材是幼兒感興趣且符合其年齡特點的。
2、對幼兒經驗的分析
我班幼兒個性活潑,特別喜歡歌唱活動。現階段,基本能演唱簡單的2拍子、3拍子兒歌。但是在演唱的形式上,我班幼兒對齊唱和分組齊唱的經驗較為豐富,但是對于接唱的經驗較為匱乏。因此在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鼓勵幼兒分成3組,在情境中進行表演,進一步鞏固對接唱的方法,從而感受到多種的演唱形式。
3、活動價值分析
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為:
(1)在情境中學唱歌曲,并初步嘗試用分組接唱的形式進行演唱。
(2)樂意參與歌唱活動,體驗和朋友合共同歌唱的快樂。
一、出示角色,激發興趣;
過渡語: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喜歡玩水的小動物,它是誰呢?(小黃鴨)
你們喜歡小黃鴨嗎?為什么呢?
重點提問:老師也很喜歡這只小黃鴨,來聽聽老師為什么喜歡它?(教師演唱歌曲a段)
小結:是呀,小黃鴨會嘎嘎嘎叫,還會陪我洗澡,我真心喜歡它。
二、傾聽理解,學唱歌曲
(一)學唱歌曲a段
重點提問:讓我們再來仔細地聽一聽,小黃鴨是怎么叫的?
這里來了兩只小黃鴨,他們是好朋友,好朋友一起洗澡、唱歌開心嗎?
小結:讓我們也來大浴缸里跟小黃鴨們一起洗個澡吧!
(二)學唱歌曲b段
過渡語:小黃鴨不但陪我洗澡,它還有其它的本領,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重點提問:你聽到了小黃鴨有幾個本領?是哪些本領?(游泳、唱歌、吹泡泡)
過渡語:是不是向你們說的那樣呢?(播放動畫驗證)
過渡語:讓我們一起看著大屏幕,完整地把歌曲唱一唱吧!
三、分組演唱,完整表演
過渡語:今天小黃鴨邀請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沙灘表演,表演之前要排練一下哦。(師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一遍)
(1)交代分組要求
師:小黃鴨邀請大家組成合唱隊一起去演出,你愿意嗎?觀眾要求合唱隊要分三組來演唱,這可怎么分呢?(幼兒自由選擇參加的泡泡隊、游泳隊和嘎嘎隊來進行分組唱)
(2)討論分組唱規則
聽好音樂,不搶拍
其它小組唱的時候,仔細聽,不跟唱。
(3)完整歌唱表演1—2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