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大班教案可以提前預判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策略。以下是一份圍繞大班語文課程內容編寫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啟發。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一
1、使幼兒知道故事的名稱、角色、基本內容。
2、幼兒模仿小動物的叫聲。
3、學習詞:太輕、太響、太快、太慢。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圖片。
一、出示小花貓,問:小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呀?(小花帽)對了,小花貓今天要去參加小動物們的唱歌比賽,你們想不想知道有哪些小動物參加了比賽,誰得了第一名呀?今天,老師講個故事,名稱就叫唱歌比賽(幼兒學講)。
四、老師邊講故事,邊提問:1、師:“嘰嘰嘰、嘰嘰嘰”這是誰的叫聲,小兔說:小雞唱的怎么樣?(學習詞:太輕)幼兒模仿小雞的叫聲。2、師唱:“呷呷呷、呷呷呷”這是誰在唱?小白兔說鴨子唱得怎么樣?(學習詞:太響)幼兒大聲模仿鴨子的叫聲。3、師唱:“汪汪汪、汪汪汪”這是誰在唱?小白兔說小狗唱得怎么樣?(學習詞:太快)幼兒大聲模仿小狗的叫聲。4、師唱:“咩咩咩、咩咩咩”這是誰在唱?小白兔說小羊唱得怎么樣?(學習詞:太慢)幼兒慢聲模仿小羊的叫聲。5、最后輪到誰?(小貓)師唱:“喵喵喵”,小白兔說小貓唱得怎么樣?(學講:不快、不慢、不響、不輕)誰得第一名?幼兒用最好聽的聲音模仿小貓的叫聲。
五、幼兒分組戴上小動物的頭飾進行唱歌比賽,老師作評判員,“小白兔”戴上頭飾進行表演并教育幼兒以后唱歌要向小貓學習,唱得不快不慢,不響也不輕。
評析: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動都應重視興趣的培養。本教案,從教材的選編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各種動物的各種叫聲,接受了唱歌時聲音應唱得不快不慢不響不輕的道理;把語言、常識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即加深了幼兒對故事本身的理解,又有效的提高了常識活動的能力。
作為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只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上《唱歌比賽》時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為宜,因為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對于提出的問題發現幼兒沒有一個答的出來,因為問的句子什么意思其實幼兒都還沒聽明白,以至于幼兒都不知道。其實作為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我們說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智力較高的幼兒示范,再讓幼兒按順序聯系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愿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啟發和提示,盡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幼兒百科:動物分類學家根據動物的各種特征(形態、細胞、遺傳、生理、生態和地理分布等)進行分類,將動物依次分為6個主要等級,即門、綱、目、科、屬、種。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二
1、訓練幼兒單腳跳及雙腳夾包拋的能力。
2、培養幼兒的耐力和競爭意識。
3、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
4、發展身體協調性。
沙包4個。
將幼兒分成相等的4隊,站在起跑線后。
一、游戲開始,每隊的第一個幼兒雙腳夾住沙包用力拋向前方,然后單腳跳到沙包處,再用力夾包向前拋,單腳跳……直到終點線,迅速拾起沙包跑回,將沙包交給第二個幼兒,依次進行,以最先完成的隊為勝。
二、游戲規則:
1、必須雙腳夾沙包向前拋,單腳跳到沙包所拋的`位置。
2、把沙包拋到終點線后,要迅速拾起沙包向回跑。交給下一個幼兒。
三、注意事項:
1、游戲開始前,教師要先向幼兒介紹雙腳夾包拋的要領。
2、鼓勵幼兒用力向前拋,以此加快速度。
孩子們對游戲規則掌握的還可以,孩子們的積極性都很高,對投進圈中的沙包很有成就感,隨后可在課外活動中多參加這樣的活動。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的分析,好的方面將繼續保持,不足不到位之處在以后的活動中積極改正。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三
通過本次活動,推廣普通話,進一步繼承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可以是學過的課文,看過的故事書,改編或者是原創等童話色彩的內容。
大概是開學的第二周,第三周(具體時間再定)。
二(2)班教室。
二(2)班全體同學。
本次活動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每位同學都有參賽機會,經夏老師、吳老師選拔出10——12名同學參加第二階段比賽。
第二階段:個人參加,可帶背景音樂,道具等。
注:每人講故事時間控制在3—5分鐘。
1、普通話標準,語言流暢。(50分)。
語音:普通話發音規范,字正腔圓,20分。
語速:抑揚頓挫、輕重緩急適宜20分。
聲音響亮清晰10分。
2、精神飽滿、感情真摯,有創意的表演形式,表演得體。(40分)。
3、儀態大方、表情自然。(10分)。
暫定評委: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四
為了給幼兒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舞臺,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學欣賞水平。豐富幼兒園的校園文化內涵,我園于xx月xx日特舉行第xx屆講故事比賽。具體方案如下:
1、能夠積極參與樂于大膽表現自己,體會表現自我的`樂趣。
2、提高自信和勇氣,能生動、有聲有色的講故事。
3、認真傾聽別人的講述。
中、大班全體幼兒均可報名參加。
音響設備、舞臺布置、節目單、串詞、主持人。
賽事時間安排。
1、xx月xx日—xxxx日進行各班級選拔賽。
2、xx月xx日進行全園總決賽。
中、大班小朋友自選故事內容,題材、故事內容長短不限,需要家長朋友們的全程指導,希望家長朋友鼓勵小朋友踴躍報名參加。
比賽評分內容和要求:(滿分10分)。
1、形式新穎,主題突出。(1分)。
1、音色、語音:聲音響亮,吐字清晰,音色自然、優美;(2分)。
2、表情:自然大方,能用相應的動作增強故事的感染力;(3分)。
3、熟練程度:能完整地講述一個故事,不停頓;(3分)。
5、故事的處理:能根據故事的情節,處理得當;(1分)。
家長委員會代表及每班教師代表。
評獎標準及獎項設立:
參加比賽的幼兒按《中班組》和《大班組》分別進行比賽。分數從高到低排列,分組選出:一、二、三等獎各一名,共6名,參賽選手鼓勵獎若干名。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五
幼兒期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綱要》在語言領域也強調“發展幼兒語言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環境。”講故事,能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口語發展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鍛煉、豐富幼兒的詞匯、句子,有利于幼兒綜合素質的健全與發展,更重要的是鍛煉幼兒的膽量,培養幼兒自信與勇氣。幼兒園特舉行講故事比賽,為幼兒營造一個學說話、敢說話、會說話、勇于表達的語言氛圍,為幼兒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全園小朋友。
10日18日—10月21日(各班級預賽)。
10月22日(全園決賽)。
1、講故事表演。(2——4分鐘)。
2、各班通過預賽評出優勝者,參加全園比賽。
3、每班兩名優勝者,分別由兩位教師各輔導一名參加決賽。(比賽成績將計入量化分。)。
1、時間:年10月21日(星期五)。
2、地點:學校多媒體廳。
1、參賽幼兒入場并按指定位置就坐。
2、參賽幼兒抽簽。
3、主持人介紹比賽規則。
4、按抽簽順序進行比賽。
5、現場頒獎。
評分標準。
分數。
1、
主動有禮貌的自我介紹。
1
2、
語速恰當吐字清楚。
2
3、
能生動完整地講述故事。
3
4、
普通話標準聲音響亮。
2
5、
能伴隨肢體語言大膽講述。
2
6、
總分。
10。
八、評委:學校領導、老師、家長委員會成員組成。
九、獎項設定:
評出一、二、三等獎。
評分標準及得分表。
學生姓名:班級。
評分標準。
分數。
得分。
1、
主動有禮貌的自我介紹。
1
2、
語速恰當吐字清楚。
2
3、
能生動完整地講述故事。
3
4、
普通話標準聲音響亮。
2
5、
能伴隨肢體語言大膽講述。
2
6、
總分。
10分。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六
1、感受故事情節的有趣,樂意想象,體驗“小”螞蟻想辦法搬“”西瓜的快樂。
2、膽地表現故事中簡單的語詞和動作。
活動準備:故事ppt,圖片。
一、感知小差異,激發閱讀興趣觀察西瓜畫面,猜想引出螞蟻。
二、愿意膽表現,感受情節有趣。
(一)螞蟻怎樣吃西瓜看到這塊又香又甜的西瓜,小螞蟻們會怎么說呢。
小螞蟻們是怎么吃的啊!
西瓜真是太好吃了!小螞蟻說:“讓我們把西瓜搬回去和家一起分享吧!”
(二)螞蟻怎樣搬西瓜我們一起看看小螞蟻們是怎么搬西瓜的.
(二)搬不動怎么辦。
還有什么別的搬西瓜的辦法嗎。
(三)西瓜皮有什么用。
瞧,西瓜都吃完了,只剩下了西瓜皮!看看螞蟻們把它變成了什么。
你們覺得小螞蟻們還可以用西瓜皮干什么。
三、延伸:介紹繪本,引發繼續閱讀的興趣螞蟻和西瓜這個有趣的故事就藏在這本書里,我們以后再來看一看!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七
1、了解空氣污染的原因及影響。
2、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1、《救救地球》幼兒用書和電子書第8-9頁
2、硫酸紙或半透明塑料片
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能說出空氣污染的成因及影響。
1、請幼兒把一張半透明塑料片放在眼前,觀察活動室的四周,特別注意觀察連天圖畫的顏色。
2、向幼兒提問:
(1)你能清楚地看東西嗎?
(2)你有什么感覺?
(3) 你喜歡住在這樣灰蒙蒙的環境里嗎?為什么?
3、出示幼兒電子書,講述故事《小鳥搬家》
4、與幼兒討論:
(1)這次鳥群經過了什么地方?(大城市)
(2)為什么這座城市的藍天不見了?(城市的空氣受到污染,藍天被廢氣遮蓋住)
(3)仔細觀察第9頁的圖畫,廢氣是從哪里來的?(工廠、汽車和人們吸煙。)
(4)工廠和汽車為人么帶來哪些好處?又有哪些壞處?(幼兒自由回答)
(5)鳥群會在這座城市里安家嗎?為什么?
5、進行角色扮演游戲,老師是鳥群的首領,決定留在這個城市。幼兒扮演鳥兒,輪流勸說首領離開。
6、最后,請大家說一說哪些想法比較好,為什么?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八
看完故事能分清楚好與壞。
通過學習知道故事真正的含義。
活動準備:視頻《兔子巴比蒂和她的呱呱樹樁》故事一個卡通魔仗
1、用魔杖導入讓幼兒跟著老師的引入,在引入的過程中會勾起幼兒的好奇心,幼兒會期盼故事的內容。
2、播放視頻首先讓幼兒知道故事的`名字。
其次分幾部播放故事,教師要在其中和幼兒互動,問問幼兒們都看到什么了。
最后一起討論故事的結局。
3、理解故事教師引導幼兒的思路,邊說邊提問,加上教師的講解,讓幼兒通過多方面來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明白故事要表達的含義。
4、敘述故事通過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讓幼兒通過自己語言來講一講故事,可以設置成小比賽的形式,鼓勵幼兒積極踴躍的站起來講故事,可以發一些小獎品作為表揚。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九
認知目標:知道一棵樹各部分的名稱和功能技能目標了解植物對人類、動物生存的重要性。(重點)
情感目標:培養幼兒熱愛植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指偶。
導入:
1、教師有聲有色的講故事。
提問:故事中有誰?小蜜蜂采到又香又甜的蜂蜜了嗎?
(故事中有小蜜蜂、梨樹公公、梨花姐姐、樹葉哥哥、樹干大叔)
2、教具演示,串講故事,啟發幼兒說出故事中的主要情節,進一步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提問:
(1)蜜蜂采到香香甜甜的蜂蜜了嗎?在什么地方采到的?(采到了,在梨花上采到的。)
(2)梨花為什么開的又香又美麗?(樹葉哥哥每天用陽光和水分制造成養料送給梨花,所以梨花開的又香又美麗。)
(3)小朋友能摘梨花嗎?(不能。要愛護樹木)
(4)梨樹怎樣才能結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果農叔叔給梨樹澆水、施肥、捉蟲、梨樹才能結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
課后組織幼兒分角表演故事。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十
1.嘗試利用打蝴蝶結的方式系鞋帶。
2.通過活動,感受自己長大的快樂。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一人一雙有鞋帶的鞋子;獎勵小貼貼若干。
一、引題,激發興趣。
1.請一名會系鞋帶的幼兒上來示范系鞋帶。
師:先打一個結,然后將兩邊的鞋帶都繞成一個圈,右邊的圈圈繞過左邊的'圈圈,最后打個結。
3.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學習系鞋帶。
4.幼兒自己系鞋帶。
師:我們現在來進行系鞋帶比賽,看看誰系得又快又好。
在幼兒園,我們發現,鮮少有小朋友穿有鞋帶的鞋子,在與家長交流后得知,家長覺得現在很多鞋子都不用系鞋帶,所以家長覺得不必要給自己制造麻煩教孩子系鞋帶,只要買沒有鞋帶的鞋子就可以了。但是我覺得,孩子已經進入大班最后一個學期,馬上就要上小學,系鞋帶對孩子們來說是必須要掌握的一個技能,所以我就決定在幼兒園讓孩子們掌握這項技能。考慮到很多孩子沒有系鞋帶的鞋子,因此,我讓孩子們帶一雙有鞋帶的鞋子,不一定是自己的。(同時也是考慮到在學習過程中,別人的鞋帶比較好系,而給自己系鞋帶就要難一點)在活動進行中,我通過同伴示范先引起孩子們濃厚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會系鞋帶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然后我就將系鞋帶的方法以最簡單的方式教給孩子。雖然我覺得系鞋帶很簡單,通過這兩個步驟孩子們應該都可以學會,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卻發現幼兒能力有所差異,對于很多孩子來說,系鞋帶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必須通過教師手把手地教。可是老師畢竟只有一個,那么多孩子如何教得過來。此時,我靈機一動,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將幼兒分成6組,每組內半數幼兒已經學會,請已經掌握的孩子教沒有掌握的孩子,而且我還制定了一個規則:必須組內所有成員都學會了,這一組的孩子才算成功,才能共同受到獎勵。如此一來,教的孩子們也很賣勁,雖然他們也有所抱怨:“我已經教了xx很多遍了,可是他還是不會。”但是只要老師一提出:“可是如果沒有把他教會,你們都沒有獎勵了。”孩子們又來了勁,繼續認真地教了起來。結果用了將近10分鐘的時間,所有的孩子居然都學會了系鞋帶,這是我所沒有預期到的。我意識到,利用獎勵機制,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學習本領,這個方法是比較有效的,他不僅可以運用到這里,還可以運用到其他地方,如折紙、吃點心等等,相信這個方法能夠減輕老師的輔導任務吧!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十一
1、隊列隊形練習。
聽口令由一路縱隊走成大圓,跑走交替,停下后由圓走成六路縱隊。
2、活動身體練習。
聽教師的信號做相反的動作。(高人走,矮人走;挺胸走,彎腰走;向前走,向后走;向左跳,向右跳等。)
1、幼兒自由分散地在場地上,用單人跳的短繩做各種跳躍動作。如雙腳跳、單腳跳、左右腳交替跳,可原地跳,也可行進跳。讓幼兒表現各種玩法,教師注意觀察,看誰的花樣多,請跳得好的幼兒單獨表演跳繩,鼓勵幼兒練習用各種方法跳繩。2、指導幼兒兩人合作玩跳繩。讓幼兒自由選擇伙伴,兩人一組分散在場地四周。教師可先和一幼兒示范跳法:兩人面對面站立,教師晃繩,幼兒和教師同步跟著跳。然后讓幼兒練習雙人跳繩。3、教幼兒練習長繩跳的方法。請兩位幼兒搖繩,分別拉住長繩的兩端,讓一位幼兒站在長繩的中間,長繩搖動后,隨著繩子有節奏地跳。待幼兒熟悉后,可讓數位幼兒在長繩中間一齊跳。也可待繩搖動后,跳進繩中跳,一個接著一個,每人在繩中跳幾下再跑出,如有失誤者,應與搖繩者互換位置。
4、跳繩比賽。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再分成甲乙兩組。分別在場地兩端成縱隊站立。教師發令后,每隊甲組的第一個幼兒邊走邊跳繩,跳至對面將跳繩交給乙組的'第一個幼兒,自己站在乙組的隊尾,乙組的第一個幼兒同樣邊走邊跳繩向甲組前進,如此依次進行,直至跳完,最后以跳得穩和快的隊為勝。
教師講評活動情況,帶幼兒做放松身體的活動。
通過跳繩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體質,還有利于幼兒心智發展,有助于幼兒體力、智力和應變能力的協調發展;能培養幼兒身體的平衡感和動作的節奏感。盡管在活動中有些幼兒動作不是很靈活,但是重在參與。在游戲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讓幼兒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十二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活動,對排圖講述感興趣。
2、能仔細觀察圖片,按自己的意愿排圖,編出情節合理的故事。
3、通過自由排圖的方式,引導幼兒獨立構思,自由地發揮想象,培養大膽講述、創編故事的能力。
4、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拔河比賽圖片四幅,幼兒人手一份與大圖內容相同的小圖。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你們知道什么比賽是向后拉才能贏?(可以提示是一項運動項目)教師小結:對了,是拔河。拔河是要使勁地往后拉才能贏的比賽。
今天,我們來看一場非常精彩的拔河比賽。
二、出示順序打亂的圖片,引導幼兒感知觀察圖片,描述畫面的內容。
1、出示圖片三師:圖上有誰啊?它們在干什么?
大象在做什么?你覺得最后誰會贏?為什么?(右邊的人多,拉的很輕松,小豬和小雞的身體都是向前傾的`等。)。
2、出示圖片一師:誰和誰在比賽?誰贏了?
3、出示圖片二師:誰跑來啦?它跑來干什么?
這一次誰會贏呢?
三、幼兒自由排圖,完整講述所排圖的內容。
剛才大家看的幾幅圖是沒有固定的順序,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順序把這四幅圖排一排。說一個故事。
1、幼兒自由排圖講述。(幼兒講述,教師巡回聆聽。)。
2、個別幼兒示范講述。幫助幼兒先排圖,再講述。
教師對幼兒的講述給予簡單評價。
四、教師有感情地講述圖片內容,幫助幼兒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師:我也給這四幅圖編了一個故事,我是這樣排的?緊接著講述故事。
你們覺得我講的好嗎?哪里好?(故事很長、精彩,結尾有趣等。)。
教師小結:小朋友在編故事的時候盡量把圖中的內容編進你的故事里面去。還有動物們之間的對話,說故事的氣語調等。
五、鞏固遷移新的講述經驗,幼兒再次講述故事。
活動結束:
今天,小朋友學會了看圖自己編故事的本領,可以回去和爸爸媽媽分享自己編的故事。
活動反思:
拔河這一活動項目是集合了大部分學生的力量來進行練習的,這周我給二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進行了拔河比賽教學,同學們甚是高興。可是從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不足和感想;大雪過后的第一周開始了,正在想操場面積受限,不能帶領孩子們大面積進行活動,要給他們上什么課呢。一個比賽通知讓我有了領悟。拔河比賽是同學們都比較興奮的活動,一方面可以表現一個班集體的榮譽,也能通過練習來增強同學們之間的感情。所以我選擇這周給他們上如何進行拔河比賽。
學生雖然高興,可是組織起來就有點難度了,不過正因為他們的積極參與性,也擱置了他們的紀律性。一周下來在技術教學上沒有出現什么大的漏洞,但是在給學生的思想感情上出現了一些漏洞;今天我聽說幾個班主任反應學生上完體育課,說因為拔河男女生都打了起來。聽到這里甚是高興甚是愁,高興的是同學們都很積極,愁的是我自己沒有給學生講明白這是練習,沒有給他們灌輸比賽時友情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十三
1.嘗試利用打蝴蝶結的方式系鞋帶。
2.通過活動,感受自己長大的快樂。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一人一雙有鞋帶的鞋子;獎勵小貼貼若干。
1.請一名會系鞋帶的幼兒上來示范系鞋帶。
師:先打一個結,然后將兩邊的鞋帶都繞成一個圈,右邊的圈圈繞過左邊的圈圈,最后打個結。
3.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學習系鞋帶。
4.幼兒自己系鞋帶。
師:我們現在來進行系鞋帶比賽,看看誰系得又快又好。
在幼兒園,我們發現,鮮少有小朋友穿有鞋帶的鞋子,在與家長交流后得知,家長覺得現在很多鞋子都不用系鞋帶,所以家長覺得不必要給自己制造麻煩教孩子系鞋帶,只要買沒有鞋帶的鞋子就可以了。但是我覺得,孩子已經進入大班最后一個學期,馬上就要上小學,系鞋帶對孩子們來說是必須要掌握的一個技能,所以我就決定在幼兒園讓孩子們掌握這項技能。考慮到很多孩子沒有系鞋帶的.鞋子,因此,我讓孩子們帶一雙有鞋帶的鞋子,不一定是自己的。(同時也是考慮到在學習過程中,別人的鞋帶比較好系,而給自己系鞋帶就要難一點)在活動進行中,我通過同伴示范先引起孩子們濃厚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會系鞋帶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然后我就將系鞋帶的方法以最簡單的方式教給孩子。雖然我覺得系鞋帶很簡單,通過這兩個步驟孩子們應該都可以學會,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卻發現幼兒能力有所差異,對于很多孩子來說,系鞋帶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必須通過教師手把手地教。可是老師畢竟只有一個,那么多孩子如何教得過來。此時,我靈機一動,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將幼兒分成6組,每組內半數幼兒已經學會,請已經掌握的孩子教沒有掌握的孩子,而且我還制定了一個規則:必須組內所有成員都學會了,這一組的孩子才算成功,才能共同受到獎勵。如此一來,教的孩子們也很賣勁,雖然他們也有所抱怨:“我已經教了xx很多遍了,可是他還是不會。”但是只要老師一提出:“可是如果沒有把他教會,你們都沒有獎勵了。”孩子們又來了勁,繼續認真地教了起來。結果用了將近10分鐘的時間,所有的孩子居然都學會了系鞋帶,這是我所沒有預期到的。我意識到,利用獎勵機制,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學習本領,這個方法是比較有效的,他不僅可以運用到這里,還可以運用到其他地方,如折紙、吃點心等等,相信這個方法能夠減輕老師的輔導任務吧!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十四
鍛煉幼兒的腿部力量和協調性。
體驗團結協作的樂趣,培養競爭意識。
1、觀看賽龍舟的錄像。
2、節奏輕快的音樂,收錄機。
3、紅旗一面。
一、準備活動聽音樂,師生一起做模仿動作(體育項目)游泳(活動上肢)射擊(弓箭步,左右開弓)乒乓球(半蹲,體轉)競走(全身運動)體操(放松運動)。
二、"開龍舟"游戲。
1、幼兒自由結伴五人一組,后面的'幼兒依次抱住前面幼兒的腰或者拉住衣服,蹲著向前走。(老師只交待"開龍舟"游戲的基本玩法,讓幼兒自己在玩中體驗怎樣使"龍舟"前進的技巧)。
2、老師觀察:幼兒自由結伴的情況。開龍舟游戲時,幼兒能否步調一致,有節奏地蹲著向前走。
幼:我們"開龍舟"時有一個小朋友掉隊了,他沒跟上。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幼兒園活動目標基本上分三個部分,認知方面,技能方面,情感方面。幼兒體育活動更注重技能和情感,所以幼兒體育活動目標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幼兒在活動中學到的技能和產生的情感。對于技能方面,還要注意具體技能方面的問題,如"走,跑,跳等"。這方面容易被忽略,因為我們往往只重視整體技能,如"協調性,靈活性等"。此次活動目標的設計就忽略了具體技能方面的問題。
教師的語言很響亮,也很簡潔,這也是幼兒體育活動所需要的。但語言不夠自然,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加強鍛煉。體育活動雖然注重活動的設計,但語言相當重要,并且有它自身的特點,尤其是幼兒體育活動。
口令和隊列是體育課的基本要素,幼兒體育活動同樣如此。此次體育活動口令和隊列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有些口令不夠規范。這方面的問題在以后的體育活動中更要重視,要注意平時的點點滴滴。
大班故事比賽教案大全(15篇)篇十五
為了給幼兒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2月份,我們中心幼兒園舉行了“2012年度幼兒講故事比賽”活動。
本著“人人參與”的原則,每個班先進行了班級故事比賽,每個孩子都準備了自己最拿手的'故事,進行了精彩地展示。通過班內選拔,來自大、中、小班的68位小朋友參加了預賽,通過預賽,有34位小朋友進入了最后的“故事大王”選拔的決賽。
在參加決賽的小朋友中,有大、中班的小朋友,也有剛入園才三個多月小班的小朋友。孩子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地走到賽場中央,面對評委毫不膽怯,個個落落大方地進行自我介紹,娓娓動聽地講起了自己精心準備的故事。大一的陳彥寧小朋友帶來的故事是《會爆炸的葡萄》,她表情豐富,動作形象風趣,語言幽默夸張,把狡猾的狐貍模仿得惟妙惟肖,贏得了評委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小班的小朋友年齡小,個頭小,但是他們站在舞臺上,絲毫不比哥哥姐姐們遜色。小五班的叢榕小朋友帶來的故事是《烏鴉喝水》,平常她最喜歡講故事了。瞧!她可愛的小模樣,生動活潑地講述,活靈活現地表演,把這個一直流傳至今的老故事注入了新的生命與精彩。
大班的全水小朋友帶來的故事是《會唱歌的生日賀卡》,她別出心裁地配合故事穿上了一條漂亮的生日蛋糕裙子,讓大家眼前一亮。
最后,本次故事比賽共評選出10位“故事大王”,在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中,比賽圓滿地落下了帷幕。
在此次比賽中,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孩子們的膽量,培養了自信和勇氣,在故事中,孩子們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