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說明文篇一
就一篇說明文而言,一般說來,總的說明中心只能有一個,各段文章也有一個說明中心,它們是為總的說明中心服務的。優秀的說明文的說明中心都是非常鮮明突出的。例如《鯨》一文,著重說明鯨的大小和種類以及它們的生活習性,使讀者獲得有益的知識。實際上,這篇科學小品的說明內容就是文章的說明中心。
(1)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說明。事物都帶有特殊性。而這種特殊的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領。說明文抓住事物的特殊性進行說明,才能使讀者從文章里充分地、正確地了解所說明的事物;事物的特征不清楚,說得模模糊糊,就容易和其他事物相混淆。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去說明,才能給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2)說明的內容要正確。即對一些尚未定論、有待研究的事物,不要輕易下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結論。要知道,讀者閱讀說明文是為了增長知識,如果把那種缺乏科學性的"知識"傳給了讀者,就會帶來不良的影響。如有兩家報紙,分別發表文章,談酸菜對人體的作用,說法卻完全相反。一篇文章認為,酸菜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同時,還是良好的餓藥物,可以治療慢性并,因此主張人們多吃酸菜。另一篇文章則認為,酸菜內喊有大量的白地霉菌和亞硝酸鹽,這是一種致癌物質,會直接引起肝癌、胃癌和食道癌等疾病,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希望人們不吃酸菜。究竟是多吃酸菜好事實不吃酸菜好呢?這叫人無所適從。實際上,據有關專家分析,這兩篇說明文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片面性,缺乏科學性。而這兩篇文章的作者都忽視了這個問題,斷定酸菜只有"好處"或只有"害處"是不對的。
說明文都具有條理性。在說明事物時,要求頭緒清楚,井井有條。條理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各種事物盡管錯綜復雜,但只要經過仔細觀察、分析就能找到一定的條理性。
(1)空間順序
任何事物都有空間性。說明文抓住這個特點構成自己的條理,或者從上到下,或者從外到內,或者從左到右,或者從南到北,或者從遠到近,或者從中間到四周,或者從整體到部分。在介紹某有建筑物的結構,說明某種產品的構造,介紹某一地方情況時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安排材料,是讀者對事物的各個部分和整體都有較明晰的認識。
(2)時間順序
即按照時間先后順序來安排。事物都有發生、發展、消亡的過程。有些說明文根據事物的時間性,把事物的各部分組成先后關系,這也是一種條理性。介紹生物知識的說明文一般都是先發生的先寫,后發生的后寫。介紹生產技術和工作方法的說明文,一般按照生產和工作的程序,逐一說明。
(3)邏輯順序
有些說明文主要是剖析事理的,在說明時就按照事理的邏輯關系進行安排,或者從主到次,或者從淺到深,或者從原因到結果,構成嚴密的條理性。有些說明文還可以按事物的性質分幾個方面來安排,這幾個方面的材料就形成了一種并列關系。
說明文對語言的要求很高。優秀的說明文總是用淺顯的語言表現深刻的內容,即把事物的本質特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寫出來,使讀者比較容易地領會問題的實質。語言確切,就是語言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使人看了明白。語言確切,要做到用詞準確,造句恰當和成篇嚴密。語言簡潔,就是要用較少的話把較豐富的內容表達出來,干凈利落,讓人容易把握文章的要點,理解文章的內容。語言通俗,就是運用群眾中明白通暢的語言,把抽象的概念說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說得淺顯,把專門的知識說得有趣味,讓大家都看得懂,都喜歡看。要做到語言通俗可以適當運用敘述和描寫,也可以適當運用比喻。
關于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1.事物的特征:是指事物說明文中所要說明的事物的特點。
2.事理:是指事理說明文中所要闡明的事理的本質。
(一)說明文的結構
1.總分式結構
總——分——總
總——分
2.遞進式結構
3.并列式結構
從不同的方面來介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二)說明的順序
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
3.邏輯順序:
概括到具體、整體到局部、現象到本質、
原因到結果、主要到次要、特點到用途
說明文的順序,根據說明的目的和對象,可以以一種順序為主,兼用其他順序)。
(三)說明的方法(8種):
掌握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下定義: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了解。
(2)舉例子:可使讀者對說明對象的特征獲得具體認識。
(3)列數字:可以準確地說明事物。
(4)打比方:可達到形象地說明事物的作用。
(5)作比較:用人們熟知的與所要說明的事物作比較,從而突出被說明事物的特征。
(6)分類別: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復交叉的現象。
(7)畫圖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地理解被說明的事物。
(8)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
(四)說明文語言
1.準確性(科學性)特別要注意說明文中使用的術語和修飾限制性的詞語,它們往往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準確把握詞語的內涵,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文章中的語言難點。
3.生動(趣味性)運用了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或引用了故事、傳說、謎語、詩句等的作用。
說明文閱讀的主要試題類型:
寫了什么、為什么寫(事物的特征與事理)
說明文篇二
蘋果、桔子、西瓜、草莓、桂圓和哈密瓜,這些都是我喜歡吃的水果,但是我最愛吃的就是那有著“苗條”身材的黃瓜。
在百花齊放的春天,農民伯伯把帶著希望的種子,種在泥土里。黃瓜不像蘋果、桔子那樣,要用一年的時間才能開花、結果,而黃瓜大約只要兩個月,可以了。大約過了一個多月,綠油油的瓜藤爬爬上支架,開出了一朵朵金燦燦的小花,就像黃色的小喇叭,唱著一首首優美、動聽的歌曲,所以引來了不少來玩耍的蝴蝶和哼著小曲來采蜜的蜜蜂。又過了一個星期,只有小拇指大小的黃瓜,已經變成了大黃瓜,這時的黃瓜足有一尺長,整整齊齊地掛在瓜藤上,就像一個個士兵。
看,那細長的身體,綠油油的皮膚。如果沒有心里準備就去摸它的身體的話,小心被扎去喔!黃瓜看上去真是讓人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啊!咬一口,清爽、可口的滋味真是讓人記憶深刻。
黃瓜真是一種,健康、營養、美味的綠色食品。相信你也會喜歡它的。
說明文篇三
仙人掌剛長出來的時候是綠色的,身上長滿了許多小刺,那些刺摸起來很柔軟,一陣微風吹過,仙人掌的刺就隨著風一起舞蹈,好看極了!
過了一段時間,仙人掌就變成了翠綠色,那綠色讓人看起來是那般的耀眼,那般的舒服,那么的新鮮。它身上原來柔軟的小刺也變得發硬,就像一顆顆鋼針。又過了一段時間,它身上又長出了一個花骨朵。慢慢地,越來越大,最后開出了一個紅色的大紅花,看起來真是漂亮極了!聽外婆說,能看到仙人掌開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仙人掌好多年才開一次花。
仙人掌的外形并不怎么漂亮,可它身上的每一塊可都是寶呢!
仙人掌營養豐富,富含鉀、鈣、鋅、磷脂、維生素、纖維素等。據《本草鋼目》記載,仙人掌具有行氣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同時它還能消腫止痛、健脾止瀉、安神利尿。
我最喜歡的還是仙人掌的花。你見過嗎?聽外婆說,仙人掌的花有好多顏色呢,有紅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橙色的等多種顏色。這些花不但可以美化我們周圍的環境,而且還要以讓室內的空氣變得更加的新鮮。等到這些花枯了以后,你就會看到它那新鮮的果肉,讓你迫不及待的想吃到一口,可是你得小心一點呀,它身上的硬刺要是扎到你,可不是好玩的!
朋友們,聽完我的講述,你一定很想養一盆仙人掌吧?好就快去養一盆吧!
說明文篇四
做說明文閱讀題時是最讓人頭痛的了,下面有幾種方法幫助解決說明文閱讀題。
閱讀說明文應該抓住以下方面。
(一).理解說明內容,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理解文章內容是指明確說明的對象和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所謂特征,就是這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閱讀說明文,抓住了說明對象的特征,便掌握了文章的中心。在整體閱讀,理解說明內容的基礎上,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
具有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的共同特點,因此可以綜合概括出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2)抓住關鍵語句。許多說明文在說明事物時,會明確交待對象的特征,以便于讀者理解和接受。因此,我們要學會抓住這些關鍵性語句,從而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例如(蘇州園林)一文,一開始就明確交待了蘇州園林的特征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抓住了這個關鍵語句,就把握了說明對象的特征了。
其實做說明文時,把握說明對象,抓住關鍵句,綜合概括是重點。
說明文篇五
寒假以在不知不覺中離我們而且,寒假,它帶走了春節的歡樂。給我們送來新的學期。當我們還沉浸在假期里無憂無慮快樂玩耍的時候,已經迎來一個春暖花開的新學期。
1月20號早晨,早早的重家里出發。7:30又回到了美麗的李中。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要想學好知識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從剛開學就做起。
在這個新的學期里我需要有一個全新的計劃,學習成績才能更好,跟出色、才能使我的學習和生活變的跟家美好,充實…首先,在上課的時候,我要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不和同學交頭接耳,要爭取把老師上課講的全部消化,對于疑難問題要不恥下問,虛心像同學請教,若班里同學不會,我要大膽邁進老師辦公室。
其次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做到一絲不茍。課后作業獨立完成絕不照抄。就像我吃蘋果一樣,不吃別人吃過的。對于語文課文課前預習,對于不認識的的字認真查出來,要懂意思。還要學會課文分段。對于課文和課后題不理解和不會的。要先把他劃出來。第二天上課帶著問題去聽課。說不定老師會講到。假如沒有講到我就下課后提問。數學主要是思維問題,不管會不會,都要看一看。英語其實也不難。我相信我應該是會的。我也知道自己什么也會,就是應為自己懶的原因。什么也不想做。我對什么感興趣,就喜歡學什么。
從這個新的學期,我要奮斗進去。努力向上移動。因為我也大了,有自己的理想。只有好好讀書,才能對得起父母,對得起自己,我要為自己的理想去奮斗。我已經大了有自己追求的目標。為了以后讓人瞧得起。我要奮斗,懶,可以害我。勤,可以祝我一帆風順。
我要努力最強自己的目標!
說明文篇六
①、按說明對象分: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②、按語言特點分:平實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語言生動形象的說明文,多用描寫)
二、怎樣把握說明對象的特點
1、題目2、開頭3、關鍵詞句 (比如: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三、說明方法分類、作用及標志
1、分類和作用:
舉例子:舉了××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打比方:把××比作××,形象生動地說明該說明對象的××特點,通俗易懂,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作比較:把××與××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說明對象的××特點。
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下定義:簡明周密地揭示了說明對象的××本質和內涵。
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作引用:引用××來說明說明對象的××特征,增強說服力。
作詮釋:具體充分地解釋了說明對象的××特征(或概念),通俗易懂。
摹狀貌: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說明對象的××特征。(表達方式是描寫)
2、這些說明方法有何標記?
⑴下定義:是,這就是,叫。
⑵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
⑶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譬如,舉例要具體。
⑷作比較:而、比,和相比,相較而言,較之于。
四、、順序
⑴空間順序:多用于寫建筑物的結構或某一景觀
⑵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多用于介紹事物的演變過程。
⑶邏輯順序:說明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多用于說明事物原理或使用方法。
a、 先總說后分說:總分;分總;總分總 b、 先主要后次要。
f、 由一般到特殊。 g、 由整體到局部。 f、
五、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準確、嚴密、平實、簡明 (科學小品:生動、有趣)。
說明文篇七
我的校園有綠綠的草坪,還有五顏六色的花壇、高高的`芒果樹……在這么多的東西中,我最喜歡的就要屬生命力頑強的扁桃樹了。
細雨如絲,春姑娘也隨著細雨,悄悄地走進了美麗的校園。整個校園都煥然一新,扁桃樹也不例外。瞧:它全身綠油油的,顯得格外精神。走進校園,陣陣清香撲鼻而來,這是怎么了?原來,是扁桃樹開花了。同學們聞著花香,入迷了,顧不得進教室,一來就跑到扁桃樹下撿花瓣。一陣風吹過,淡黃的扁桃花瓣隨風而落,而這時,樹下就擠滿了各個年級的學生。
驕陽似火,潑辣的夏姑娘趕走了春姑娘,大跨步地走來了。太陽也失去了春天的溫柔,變得暴躁起來,好像在因為夏姑娘把春姑娘趕走而生氣。這時,校園也被太陽的怒火烘烤著。怒火將扁桃花瓣烤光了,留下的,只有越來越茂密的樹葉。而這時,樹下的學生越來越多。一下課,樹下就成了學生們的天堂。瞧,樹下的學生有的在追逐打鬧,有的在樹下休息、看書,還有的正在切磋象棋……斑斑點點的日影從樹葉縫隙透射下來,簡直美極了。
北風呼嘯而過,它旁邊的樹都落葉了,只有它還青翠欲滴,正昂首挺胸與北風作爭斗。
我愛校園的扁桃樹果樹。
說明文篇八
一提到西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們明白西瓜的具體信息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屬葫蘆科,原產是非洲。西瓜是一種雙子葉的開花植物,形狀很像藤蔓,葉子呈羽毛狀。它所結出的果實是瓠果,為葫蘆科瓜類所特有的一種肉質果,是由3個心皮具有側膜胎座的下位子房發育而成的假果。西瓜主要的食用部分為發達的胎座。果實外皮光滑,呈綠色或黃色,有漂亮有花紋,果瓤多汁為紅色或黃色,罕見的還有白色呢!
西瓜品種很多,以用途不一樣,主要分為三類:普通西瓜、瓜子瓜、小西瓜。
中國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產地,但關于西瓜的由來,至今說法不一。
有的介紹說:“西瓜在神農嘗百草時發現的,原名叫作稀瓜,意思就是水多肉稀的瓜,但之后傳著傳著就變成了西瓜。
另一種說法是西瓜并非源于中國,于西域傳來,故名西瓜。
西瓜不但好吃,還有很多用處呢!
籽殼及西瓜皮制成的“西瓜霜”專供藥用,可治口瘡、口疳,牙疳,喉蛾(急性咽喉炎),及一切喉癥。
而西瓜果肉有著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能夠用來治一切熱癥、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發炎、酒醉。
西瓜皮是用來治腎炎水腫、肝病黃疸、糖尿病。
西瓜子有著清肺潤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籽殼用來治腸風下血、血痢。
我講到此刻,你們對西瓜了解不少了!那大家可要多吃西瓜喲!
西瓜的說明文(二):
說明文篇九
以前的事大多記不清了,但有一件事我記憶猶新。
我高興得手舞足蹈,突然問:“這叫什么?”
爸爸假裝不回答,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看著笑著。我趕緊去廚房問媽媽。媽媽看著瓶子說:魚肝油,別妨礙我做飯。我翻了翻白眼和骨頭,有了主意。
下午,爸媽陸續出門。我打開冰箱,拿起裝滿魚肝油的瓶子,倒了下去。然后我從衣柜里拿出媽媽的衣服,心想:長高了就成年了。該穿媽媽的衣服了,我就穿上衣服繼續看電視。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好笑。當然,我再也不會做這種事了。
說明文篇十
現在的社會是越來越發達、美好了。當然,這大多是“科技”的功勞。
科技,說它普通其實并不普通。例如我們平常使用的電視、電腦、手機等都是生活中普通而又常見的,在當今的社會中幾乎家家都有。這些科技不僅促進了人們的交流,還增加了人們的感情。所以說它普通其實并不普通。
1804年,由英國的礦山技師德里維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車,一直沿用至今。后來,美國萊特兄弟在1903年12月17日設計制造的“飛行者”號飛機在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試飛成功,這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架飛上天空的可操縱載人動力飛機。還有家喻戶曉的愛迪生發明電燈。因為有這些科技,所以是人類的生活更加方便。
浩瀚而無際的太空,神秘而莫測,漆黑而又隱藏著無數點點星光。如果沒有科技,神五就不會成功發射,楊利偉就不會登上太空;科學家也不會探索到太空的奧妙;我們也不會知道火星和地球是一對“孿生兄弟”。因為有這些科技,所以使我們能夠了解的知識。
如果沒有科技,那么人們就不可以網購了,就看不到有趣的新聞,就不能去旅游,就不能看到新奇的東西,這一切都得歸功于科技。
啊!科技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