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外婆篇一
我的外婆今年快70歲了,她頭發花白,臉上布滿皺紋。由于常年勞作的原因,她的皮膚黝黑,兩只小蒲扇似的大手長滿了老繭,背也有些佝僂了,但身體卻格外的硬朗,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務活她總能利索地搞定。
外婆在家里排行老大,在家中條件不好的當時她主動放棄讀書的機會,下田地去掙工分。將機會留給其他兄弟姐妹。
今年暑假外婆來我家做客,我們一家人非常高興,準備去飯店里大吃一頓,表示歡迎。“外面的東西又貴又不干凈,還不如自己在家做,干嘛浪費那個冤枉錢!”本來準備興高采烈地吃頓大餐的我們卻被外婆生氣地教育了一番。爸爸媽媽沒有辦法,只好在家里做飯。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又發生了,原來吃完飯,外婆對我們處理剩菜剩飯的方式產生了分歧,按照我們以往的習慣,垃圾桶就是這些剩菜剩飯的最終歸宿了,但外婆堅持說明天還可以吃,不讓我們倒掉。她在飯桌旁,還跟我講了以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接著還指著一碗米飯跟我說道:“桐桐你看這一顆顆白米飯像不像農民伯伯臉上流下來的一顆一顆的汗呢?俗語說的好:‘一滴汗一粒米啊!’”我卻不以為然,覺得外婆太過摳門,和我們的生活格格不入。
但有一件事卻轉變了我的看法,媽媽告訴我,前幾年隔壁村里發大水,許多人的房子。田地都被淹沒了,村支書召集村民進行募捐,外婆知道后她立刻取出一輩子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把這些錢都捐了出去。
這就是我的外婆,她是一個對自己摳門,對他人大方的人,更是一個不忘初心的人。她沒有上過一天學,不會跟我講一些大道理。但卻以實際行動來教我怎么做的人。
我的外婆篇二
“春曉,幫我把鹽拿來。”剛剛踏進外婆的家,腳上的泥土還沒有抖盡,就聽見外婆在廚房里喊。
我輕車熟路地從柜子里拿了一包鹽遞給外婆。“園子里頭菜長得都挺好,知道你要來,上午我擇了幾棵,中午炒給你吃。”外婆接過鹽,說道。看得出,她很興奮,滿臉的高興與自豪。
外婆家老宅后面有一個菜園子,每年外婆都會在園子里種菜,盼著兒女回來,好做菜給他們吃。外婆似乎很愛土地,每次我回老宅,她都會說土地這土地那的。兒時外婆擇菜,我總愛在旁邊靜靜地看著,每次這個時候,外婆都會說“土地供著咱老百姓活,咱們老百姓得好好供著土地啊!咱不能忘記土地的好。”外婆每次說這話時,神情都是虔誠的,就像教徒對上帝的虔誠。
我那時總是暗暗覺得好笑,很不解,覺得外婆很古板。
外婆年輕的時候很是辛苦,她與外公共生育了四個孩子,那時候家里很窮,有時候連飯都吃不飽,外公又總是在外地游走,于是外婆就一個人帶著孩子們過活,外婆沒怎么念過書,卻堅持讓母親他們讀書。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從沒有斷過。她把母親兄弟姐妹四人都送了出去。外婆就是用她所摯愛的土地,培育了四個大學生的夢。
我是比較依賴外婆的。與外婆在一起的時候,她總在勞作,似乎有許多事要做,怎樣都停不下來。或許是勞作了一生習慣了的原因,外婆總是閑不下來。偶爾坐下來休息時,外婆就會跟我說母親當年小時候的趣事。當然,說話不耽誤做事,她還總給我各種好吃的菜——新鮮蔬菜、腌制的小菜……說到底,我倒像是外婆養活大的。
后來長大了,到了讀書的年齡,也就離開了外婆,離開了外婆的那片土地。
外婆手巧,又勤勞,總能看見她在田間忙活,在合適的季節里種芋頭、點南瓜,播種著生機。每次放假回鄉下,遠遠的,看見外婆在田地上勞作的身影,就感覺她似乎與土地融合了,像土地一樣質樸、真誠、沉靜。
現在終于體悟了外婆對土地的依戀之情,正如我對外婆的依戀一樣。是啊,大地養活了我們,我們不能忘記了她的好。
我的外婆篇三
我想,大家都有外婆,大家的外婆肯定都是和藹可親,溫柔慈祥,可是我的極品外婆,可以說是別具一格。
外婆倒好,非但不來安慰我,還捏著鼻子尖聲尖氣的學我說話,“哎呦,我的鼻子”“痛啊”我輕輕拍了一下外婆,讓她不要再學了,想不到她也來了一句“哎呦,我的肩膀”“痛啊”這讓我無語了,外婆呀,您都五十幾歲的人了。
我的外婆做菜還有她的一套獨門極品做菜法。中午吃飯,總共五道菜,除了太咸的炒雞蛋,像是清水煮的`豆子,燒焦的魚,和太辣的紅燒肉,其他都做得不錯。在外公還沒來時,由外婆掌勺,所以我們煎熬的吃了一星期外婆做的飯菜。恐怖到什么程度呢?吃飯時,妹妹伸出筷子夾了一道西紅柿炒雞蛋,邊夾便問:“這個菜是誰做的?”外婆回答:"我做的,怎么了?'只見妹妹把已經夾起來的雞蛋放了回去,是的我們都吃怕了,外婆的獨門極品做菜法,真的很極品。
我的外婆還喜歡看動畫片,跟著我的弟弟一起看“熊出沒”,看到精彩片段會哈哈大笑,一點都沒有一位五十多歲正常外婆的樣子,她也喜歡聽笑話,經常會笑地直不起腰來,放聲地開懷大笑。
我的極品外婆是一個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老頑童,也是做菜恐怖到讓人不敢吃的驚牌大廚,還是愛和我們一起看動畫片的小伙伴。
我的外婆篇四
外婆是一個非常能干又節儉的女人,她常教導我們,做人貴在自立。以外婆為例,她從不愿意接受子女的回報。她一個人養大了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老年還去做保姆賺錢。
外婆身上有許多美麗的品質,常常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善良、正直、孝順的好人。外婆還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她教育我們的方式也很特別,她腦子里總有許多故事。雖然,外婆沒有讀什么書,但卻幫你悟出人生中的各種道理。
那些簡單玄幻的故事,在千百次的重復之后,也融入了我的血液。融入的不僅是故事,還有故事中傳遞出的正能量。長大的孩子,會懷念小時候父母親人的督導。好在我喜歡讀書,已經養成廣博的閱讀興趣。外婆對子女的教育是開放式、啟發性的,希望我們自立,靠自己的努力擁有自己的人生。
外婆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記得,我相信外婆并沒有離開我,一直在我身邊的某一個角落看著我,保護著我。
每次看到書架上的書和照片,我都會感念外婆給我的一切。這些美好的回憶,還有外婆的教導,會隨著我的足跡而延續、存在,這是我對外婆的懷念。
因為懷念,所以幸福;因為感恩,所以值得。外婆的教導,一直存在我的心中。
我的外婆篇五
在泰國華欣的第二天,我們去了葡萄酒莊,本以為來這里只能參觀葡萄莊園和品酒。不料居然還有機會讓我們和大象近距離接觸。
當我們到達目的地安頓好后,就被工作人員帶到了大象園。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兩只龐大的大象,我們幾個小朋友甭提有多激動啦,特別是妹妹還是第一次見到大象呢。我們花兩百泰銖買了兩籃香蕉,喂過大象后,便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來到一個用木板搭建的閣樓邊。是從這兒騎上大象嗎?果然不錯,我們爬上二樓,依次排隊來到大象面前。“哦,原來騎大象是這么回事!”我不禁叫道。其實,騎大象并不是直接騎在大象身上,而是坐在綁在大象身上的椅子上。要坐上椅子,先要踩上大象的背,當我踩上大象的背時感覺軟軟的,真怕腳底一滑摔下去。當我和媽媽,還有妹妹坐上椅子,系上欄桿后,可憐的爸爸被馴象師安排坐到象頭上,而且還沒有任何的保護設施,可把爸爸嚇壞啦!于是,我們各自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開始了騎象之旅。
大象走路的時候,晃動的弧度雖然不大,但是坐在離地面兩三米高的象背上,一開始我還是感到挺害怕的。過了一會兒,我就慢慢習慣了這種搖搖晃晃的方式,開始四處張望了。
我往地上看,一個一個大大的、圓圓的腳印印在山路上,這是大象的足跡。路邊還有雞蛋花樹、香蕉樹、百香果樹……放眼望去,是一大片的葡萄園地,一串串葡萄像一個個瑪瑙一樣藏在葡萄葉下面,風一吹,“嘩啦嘩啦”地響。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呢!
我再抬頭向上看,天空藍藍的,感覺一伸手就可以抓住一朵朵白云。
這次騎象之旅,我覺得十分有趣。但一想到像大象這樣的龐然大物被訓得像只溫柔聽話的小貓,其中不知吃了多少苦頭,我便發誓這是我第一次騎大象,也是我最后一次騎大象。因為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我的外婆篇六
我的外婆是一位快六十歲的農村婦女,她皮膚黝黑,中等身材,體型不胖也不瘦。一頭夾雜著銀絲的短發,一對炯炯有神的雙眼,皺紋也悄悄地爬上了她的臉,可是她總是笑呵呵的,特別和藹可親。
我的外婆很慈祥,從小到大都是她和媽媽一起照顧我成長,在我的記憶當中,她從沒有打罵過我,就算我做錯了事情,外婆也是耐心地跟我講道理,告訴我正確的做法。記得有一次在學校,我很想喝同學的牛奶,在沒有經過同學的允許下,我拿了他的牛奶喝。后來這件事情被老師知道了,也告訴了媽媽。回家后,媽媽嚴厲的批評了我,并且還拿細細的竹竿打了我,讓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可是外婆只是撫摸著我的頭,眼里流露著慈祥的目光跟我說:“世炫,拿別人的東西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俗話說“小來偷針,大了偷金”好的習慣是從小養成的,以后千萬不能再拿別人的東西哦!”外婆的包容比起媽媽的嚴厲,讓我更覺得溫暖。
外婆的廚藝也非常好,她經常給我做各種各樣美味的食物,尤其是她做的可樂雞翅讓我念念不忘。外婆告訴我小孩子不要挑食,要葷素搭配,這樣才營養健康。所以我現在身體棒棒的,這可少不了外婆的功勞。
外婆也是一個非常節省的人,她從不浪費糧食,衣服舊了破了也舍不得扔。她說現在的時代發展得好,有吃有穿,在她小時候連飯都吃不飽呢!所以要我好好珍惜,更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這就是我的外婆,勤勞、樸素。我愛我的外婆!
家長寄語:希望你能時刻牢記爸媽和長輩們的教誨,做一個有用的人,犯錯不可怕,知錯能改才是好孩子。
我的外婆篇七
黝黑的皮膚,花白的鬢發,渾濁的雙眼,布滿老繭的手掌,那彎曲干裂的指甲縫里藏著泥土。
她,是我的外婆,一個樸實的農民,賢惠的妻子,偉大的母親。
外婆出生于封建社會時的一個小山村里,她有7個兄弟姐妹,她排行第二,有一個哥哥,二個弟弟,四個妹妹。由于那時重男輕女的思想,使她挑起了原本不屬于她的沉重擔子。外婆告訴我,她6歲時在家里煮飯,做家務。再大一些,就上山砍柴。因為年紀小,個子矮,搶不過那些大人們,于是只能去更遠的地方砍柴幾十里的山路,重達百斤的擔子,外婆往往是雞鳴時出發,夜色暈染了天空時才能回到家,繼續料理家務活兒。
外婆雖然個子不高,但我的心中卻十分高大。
然而這種城市生活很快就結束了,我們回到了老家。
大雁拉高了天際,橘黃的秋陽照射在黃燦燦的麥穗上。等到最后一顆麥粒變得金黃。外婆帶著我一起去田里割稻。她拿上一把鐮刀,鐮刀的利刃上寒光閃閃,然后卻掩蓋不住歲月流過的痕跡——那木制的把柄上一道道棕色的劃痕,如同外婆臉上的皺紋。田壟里如同金色的海洋,一陣風吹過。帶來了稻香夾雜著泥土的清香還有一陣陣麥穗互相摩擦發出的聲響。大鐮刀揮舞著,一些細細的汗水聚焦在外婆臉上形成豆大的汗珠,“啪”終于,從臉上滑落,滴入泥土中。
我的外公在外婆五十多歲時就走了,外婆一個人住在老家。她節儉、勤勞,能吃苦,雖然她是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民,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的外婆篇八
我有一個怕浪費的外祖母,身上穿得非常儉樸。她黑黝黝的臉,眼睛上方有10條皺紋,蒼白的頭發,剛掉的一顆板牙。
今天,外祖母到我家作客。吃午飯時,我的盤子里的菜沒有吃完,碗里也有飯粒,她就跟我說:“真是浪費,我幫你吃掉,好不好啊!”我還沒有答應,外祖母開始舔一舔,吃一吃,一口接著一口。
平時,我哭時,外婆又說真浪費眼淚;我畫畫時要用水彩筆,我一根一根地用,她就來和我說,用七種顏色綁成一團的話,就成了彩虹彩筆了。
雖然我們都覺得外婆很嘮叨,但是我們都很喜歡外婆!
我的外婆篇九
人們都說媽媽是最偉大的,而我卻認為我的外婆最偉大。
我今年9歲了,讀小學四年級。這里,我要感謝我親愛的外婆。一場大病讓媽媽離開了我們,聽外婆說那時我只有兩歲,一直以來是外婆把我和哥哥帶大的。
每天早晨,外婆總要叮囑我們幾句:“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千萬不要開小差!45分鐘很重要的喲。”到考試時就要說,一定要細心,不要粗心大意。她不論春夏秋冬,無論有多忙,每天早晨都要給我們做豐盛的營養早餐。她說早餐占一天營養成分的60%~70%,不吃好早餐或者不吃早餐對身體危害很大,會影響一天的學習。我很聽外婆的話,每天都會吃完她做的早餐才去上學,從不在外面買垃圾食品吃,每天我都精力充沛。夏天,有的同學上課會打瞌睡,很疲倦,而我不會,我很認真地聽老師講課,我很得意,總是得到老師的好評。
有一次,我沒聽外婆的話亂脫衣服,晚上大約10點鐘,外婆回家發現我在發燒,燒到39攝氏度,她非常擔心,叫我起床,讓我吃大量的維生素c,多喝水,用毛巾給我敷頭,幫我捏手指。她整整一晚沒睡覺,不時摸摸我的額頭還燒不燒。天亮了,我的燒也退了,這時她才松了口氣。我一天課都沒耽誤,我非常感動,決定以后一定要聽外婆的話。
“從小就要懂得感恩幫助我們的人,長大才能做大事業。我們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這是外婆平時的教導。
我愛我的外婆,她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她雖然年歲大了,但她很愛學習,幾乎每天都堅持學習,她是我的榜樣,所以我也要加倍努力學習,用好的成績回報外婆對我們的付出。等我長大了要好好孝敬她老人家,讓她幸福,這是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