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淹城遺址導游詞淹城遺址公園導游詞篇一
今天,我們全家人一起坐火車來到常州,然后我們乘著公交車到了淹城。
我們來到淹城,只見門口用兩只長頸鹿裝飾著,美麗極了!我們買了票,去了野生動物園,我們先去了猴山在那里有上百只猴子,它們可愛極了!有的小猴子在喝媽媽的奶,有的伸出手向你要水果,有的在鐵鏈上表演……于是,我們把帶來的水果咬成一塊一塊的,扔進去,猴子們趕緊去搶。這時,有一只猴子什么也沒吃著,竟然跳進周圍的水中把掉到水中水果直往嘴里塞,把嘴巴里塞得鼓鼓的,突然這只猴子游到河邊向我叫了幾聲,好像在說:“我還要吃。”我便再扔了些水果在河里,那猴子塞到嘴里后又向我叫了幾聲,我媽媽說:“小猴子,你不能吃了,再吃會咽著的。”可那只小猴可頑皮了,就是不聽。媽媽耐心地又說了兩遍,這只猴子終于肯聽話了,游到了猴山。媽媽說:“我們該去老虎館和狼館了。”我們依依不舍地走了,來到老虎館和狼館。
老虎館有2只老虎悠閑地走著,這兒可以喂食的,爸爸去愛心攤位買了4袋雞肉,我們就開始喂食了,只見爸爸手拿一塊雞肉扔到老虎身旁,老虎一口把肉吃了下去,那尖銳的牙齒可鋒利了,而我卻在喂狼,我把肉扔了下去,而肉到半空就沒了,那就是狼跳起來把肉吃掉了,可真嚇人!我離開了這兒,去了蛇館。
這蛇館里有成千上百條蛇,看!這條蟒蛇正盤在石頭上睡覺呢!看!那條眼鏡蛇正在孵蛋呢!接著,我們坐上小火車來到羚羊館,這羚羊會從窗戶那兒,把頭伸進來讓你為他吃胡蘿卜,很有趣吧!下了車,我們都餓了,便找了個飯店吃了中飯。我們出了野生動物園,我們便買了晚上水上樂園的票。
晚上終于到了,我們走了進去就像來到戰國時期,那邊上有武器,還有古代的樂器,真是令我大開眼界。我們穿過石洞來到水上樂園,那里的水中央有一些人在演唱,我們換上泳服在水中嬉戲,我從淺水區游到深水區。到了晚上12點,我們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家。
啊!這次常州一日游真開心!
淹城遺址導游詞淹城遺址公園導游詞篇二
今天,天高云淡,明媚的陽光正好應征了我那興奮不已的心情,因為——今天我又要參加“揚州晚報小記者”組織的活動,到常州淹城游覽采風。
出發前我先做了一些“功課”,了解到,這個被稱作“淹城”的地方位于常州市武進區中心城區,保存著目前我國最為古老也最為完整的地面城池遺址,迄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考古學家確認為春秋時期所筑,并于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淹城的神秘,在于其獨特的、保存完好的“三城三河”,這在我國乃至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
大約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淹城,在這里以淹城為中心,建造了一個集娛樂、古跡、生態為一體的淹城春秋樂園。
一下車,清新的空氣伴著微弱的花香撲鼻而來,我扭頭一望,旁邊的護欄內有成群結隊的鵝在水中悠閑地隨著水流漂動,也有的靠在一旁的水岸邊,懶懶地享受著溫暖的陽光浴……好不愜意!
不覺間,我們來到了“淹城春秋樂園”的大門口,被眼前這氣勢恢宏、造型古樸的青銅大門深深地吸引住了,這個青銅藝術大門,長88米、高23米,總耗600余噸青銅,非常雄偉。聽導游講,旁邊還有三根叫“龍之翼”的景觀柱,是用青銅和漢白玉鑄成的。
邁過氣勢磅礴的淹城春秋樂園的大門后,我們來到一處彌漫著百世曠古氣息及文化思想的文化寫意區——諸子百家園。諸子百家園集中展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春秋十二大家”的思想精髓和文化成就。以千古文化為基調,通過多種表現手法詮釋了春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流派,展現了諸子百家的文化符號。聽導游介紹,這里還有國內唯一的大型實景水影秀——“煙雨春秋”呢,整臺節目是由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創意團隊打造的,非常絢麗多姿,整場表演大約45分鐘,看臺可以容納2500余人。看來,今天是沒有時間看表演了,等下次有機會再跟爸爸、媽媽一起來。
穿過熱鬧的春秋商業街,就來到了春秋主題體驗區,它是春秋樂園里最富動感和活力的區域,這里有“孔子仿真機器人”;中國原創、國內首家春秋文化的空中飛行影院;國內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空中觀覽飛行島——“孫武點將臺”等,讓我們在歡樂刺激的互動娛樂項目中,深刻品味濃郁厚重的春秋歷史文化韻味。我印象最深刻的項目就要算——孫武點將臺了,它實際上是一個空中飛行島,整個“點將臺”大概能容納近百人,等“點將臺”升至空中,整個樂園盡收眼底,遠眺還能看到市區里的高樓大廈呢,很有氣勢耶!
愉快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夕陽西下,天色將晚,我們要踏上回家的路了,依依不舍中,我們離開了這個裝滿春秋遺夢的淹城。
淹城遺址導游詞淹城遺址公園導游詞篇三
春秋淹城遺址,從里向外,由子城,子城河,內城,內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而成。淹城的三道城墻衣地勢迤儷起伏,如巨龍盤踞,三道護城河常年清波蕩漾,曲水流觴。水護城,城依水,茂林修竹,蒼松郁秀。這種三城三河相套而成的建筑形態,在我國城池遺址中獨一無二,被評為中國第一水城可謂當之無愧!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三座古橋,跨過古橋,就好象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門樓上“仰淹閣”就是仰望淹君的閣樓。
大家看廣場上這個巨大的器皿稱為雙獸三輪盤,原件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這個是按1:10的比例放大的,由中國文物協會贈送。左右兩邊是鐘樓和鼓樓。請大家往前走,這條護城河把廣場和主樓隔開。樓上的“春秋淹城遺址”是書法家沈鵬題寫的。左右兩邊是是北宋的石刻精品——秦叔寶和尉遲恭。這二人當作門神。
我們走過淹君橋,后面就是服務區,都是仿古建筑,在旺閣魚村邊有個明朝石刻,他穿胃束帶,拄劍著地,威嚴肅目。他的名字是守護神,和我們佛教中的韋馱比較像,都是保一方平安的!
我們繼續往前走,這里是淹城的牌樓。這個是大清乾隆的忠義坊,關羽是中國歷史上的忠義總代表,因此,忠義坊可能是頌揚關羽的。這個是曾氏節孝坊,曾氏的夫君早逝。她要照顧瞎眼的婆婆和兩個兒子,之后兩個兒子都中了進士,數年后曾氏去世。皇帝頒旨為他立節孝坊,從此,凡路過者文官落轎,武官下馬。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去古城里面參觀,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外城河,民間有流傳著這樣的名謠“里羅城,外羅城,中間方形紫羅城,三套環河四套城。我們現在來到了內城,這里出土了很多的陶罐,由此證明了這里確實有人居住和活動。這個位置叫搖鈴鐘聲,顧名思義就是敲鐘的地方。只要一發現敵情就敲這個鐘,警示全城進入戰斗狀態中。我們來到了子城,這里是淹君處理國事的地方。大家現在看到的三個土堆,據考證是頭墩、肚墩、腳墩,相傳是淹君的女兒。
淹城先后出土了一千多件文物,這里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淹城出土最所的是幾何印紋硬陶器,這種陶器胎質堅硬,燒成溫度較高。因所用原料含鐵量較高,所以胎色較深。主要器形有罐、壇,文飾主要有回紋、方格紋、菱形紋有60多種這組青銅器稱為鉤調,是一種打擊樂器。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這套共7件,大小相次。一般是隨葬品。淹城先后出土了20多件青銅器,主要有尊、盤、箭鏃,大多造型優美,文飾精致,具有濃郁的江南地方特色。
感謝各位來淹城參觀,淹城的講解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