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知識點總結,我們可以將學習的成果變成自己的寶貴財富,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知識點總結是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是一些經典的知識點總結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靈感和啟示。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一
1.,在真空中兩個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跟它們電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作用力在它們的連線上。f叫靜電力,又叫庫侖力。
2.庫侖定律適用條件:真空中,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
3.單位:f:n,q1,q2;c,r;,:靜電常數=9.0×109n2/c2。
4.庫侖力是場力,具有力的所有性質,是矢量有大小、方向、作用點,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物體的形狀,體積與其它力使物體處于平衡。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二
1、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并進行簡單的預測。
2、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在方格紙中,根據所給出的數據把點標出來,再用線將點連接起來,要順次連接。
3、能夠看出折線統計圖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關的問題。
補充內容:
1、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不同:條形統計圖用直條表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用折線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2、初步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能夠從中獲得相應的信息,回答提出的問題。
課后練習。
1.統計學的基本涵義是(d)。
a.統計資料。
b.統計數字。
c.統計活動。
d.是一門處理數據的方法和技術的科學,也可以說統計學是一門研究“數據”的科學,任務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這些數據,探索數據內在的數量規律性,對所觀察的現象做出推斷或預測,直到為采取決策提供依據。
2.要了解某一地區國有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則統計總體是(b)。
a.每一個國有工業企業。
b.該地區的所有國有工業企業。
c.該地區的所有國有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
d.每一個企業。
3.要了解20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則總體單位是(c)。
a.20個學生。
b.20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c.每一個學生。
d.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4.下列各項中屬于數量標志的是(b)。
a.性別。
b.年齡。
c.職稱。
d.健康狀況。
5.總體和總體單位不是固定不變的,由于研究目的改變(a)。
a.總體單位有可能變換為總體,總體也有可能變換為總體單位。
b.總體只能變換為總體單位,總體單位不能變換為總體。
c.總體單位不能變換為總體,總體也不能變換為總體單位。
d.任何一對總體和總體單位都可以互相變換。
6.以下崗職工為總體,觀察下崗職工的性別構成,此時的標志是(c)。
a.男性職工人數。
b.女性職工人數。
c.下崗職工的性別。
d.性別構成。
【抽樣調查】。
(1)調查樣本是按隨機的原則抽取的,在總體中每一個單位被抽取的機會是均等的,因此,能夠保證被抽中的單位在總體中的均勻分布,不致出現傾向性誤差,代表性強。
(2)是以抽取的全部樣本單位作為一個“代表團”,用整個“代表團”來代表總體。而不是用隨意挑選的個別單位代表總體。
(3)所抽選的調查樣本數量,是根據調查誤差的要求,經過科學的計算確定的,在調查樣本的數量上有可靠的保證。
(4)抽樣調查的誤差,是在調查前就可以根據調查樣本數量和總體中各單位之間的差異程度進行計算,并控制在允許范圍以內,調查結果的準確程度較高。
課后練習。
1.抽樣成數是一個(a)。
a.結構相對數b.比例相對數c.比較相對數d.強度相對數。
2.成數和成數方差的關系是(c)。
a.成數越接近于0,成數方差越大b.成數越接近于1,成數方差越大。
c.成數越接近于0.5,成數方差越大d.成數越接近于0.25,成數方差越大。
3.整群抽樣是對被抽中的群作全面調查,所以整群抽樣是(b)。
a.全面調查b.非全面調查c.一次性調查d.經常性調查。
4.對400名大學生抽取19%進行不重復抽樣調查,其中優等生比重為20%,概率保證程度為95.45%,則優等生比重的極限抽樣誤差為(a)。
a.40%b.4.13%c.9.18%d.8.26%。
5.根據5%抽樣資料表明,甲產品合格率為60%,乙產品合格率為80%,在抽樣產品數相等的條件下,合格率的抽樣誤差是(b)。
a.甲產品大b.乙產品大c.相等d.無法判斷。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三
7、多邊形: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8、多邊形的內角:多邊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它的內角。
9、多邊形的外角:多邊形的一邊與它的鄰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多邊形的.外角。
10、多邊形的對角線: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11、正多邊形:在平面內,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正多邊形。
13、公式與性質:
(1)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
(2)三角形外角的性質:
性質1: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性質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四邊形。
1、平行四邊形定義: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3、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6、矩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
7、矩形的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對角線平分且相等。ac=bd。
8、矩形判定定理: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9、菱形的定義: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10、菱形的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11、菱形的判定定理: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圖形的平移與旋轉。
1、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內,將一個圖形上的所有點都按照某個直線方向做相同距離的移動,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圖形的平移運動,簡稱平移。
2、平移性質。
(1)圖形平移前后的形狀和大小沒有變化,只是位置發生變化。
(2)圖形平移后,對應點連成的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
(3)多次連續平移相當于一次平移。
(4)偶數次對稱后的圖形等于平移后的圖形。
(5)平移是由方向和距離決定的。
(6)經過平移,對應線段平行(或共線)且相等,對應角相等,對應點所連接的線段平行(或共線)且相等。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四
2、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兩角對應相等,兩三角形相似(asa)。
3、直角三角形被斜邊上的高分成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三角形相似(sas)。
5、判定定理3三邊對應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sss)。
7、性質定理1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對應中線的比與對應角平分線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8、性質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
9、性質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0、邊角邊公理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11、角邊角公理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12、推論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13、邊邊邊公理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14、斜邊、直角邊公理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15、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等腰、直角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2、推論1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并且垂直于底邊。
3、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高互相重合。
4、推論3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個角都等于60°。
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6、推論1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7、推論2有一個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8、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9、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上的一半。
平行四邊形定義: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
1.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矩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
矩形的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對角線平分且相等。ac=bd。
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
2.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3.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菱形的定義: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菱形的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2.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3.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s菱形=1/2×ab(a、b為兩條對角線)。
正方形定義: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鄰邊相等的矩形。
正方形的性質: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正方形判定定理:
1.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梯形的定義: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直角梯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定義:兩腰相等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質: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解梯形問題常用的輔助線:如圖。
線段的重心就是線段的中點。平行四邊形的重心是它的兩條對角線的交點。三角形的三條中線交于疑點,這一點就是三角形的重心。寬和長的比是-1(約為0.618)的矩形叫做黃金矩形。
初二數學學習方法分享。
學好初中數學課前要預習。
初中生想要學好數學,那么就要利用課前的時間將課上老師要講的內容預習一下。初中數學課前的預習是要明白老師在課上大致所講的內容,這樣有利于和方便初中生整理知識結構。
初中生課前預習數學還能夠知道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知識點,這樣在課上就會集中注意力去聽,不會出現溜號和走神的情況。同時課前預習還可以將知識點形成體系,可以幫助初中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
2學習初中數學課上是關鍵。
初中生想要學好學生,在課上就是一個字:跟。上初中數學課時跟住老師,老師講到哪里一定要跟上,仔細看老師的板書,隨時知道老師講的是哪里,涉及到的知識點是什么。有的初中生喜歡記筆記,初中數學課上的時候盡量不要記筆記。
你的主要目的是跟著老師,而不是一味的記筆記,即使有不會的地方也要快速簡短的記下來,可以在課后完善。跟上老師的思維是最重要的,這就意味著你明白了老師的分析和解題過程。
3課后可以適當做一些初中數學基礎題。
在每學完一課后,初中生可以在課后做一些初中數學的基礎題型,在做這樣的題時,不要出現錯誤的情況,做完題后要學會思考和整理。當你的初中數學基礎題沒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做一些有點難度的提升題了,如果做不出來可以根據解析看題。
數學是由簡單明了的事項一步一步地發展而來,所以,只要學習數學的人老老實實地、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并同時記住其要點,以備以后之需用,就一定能理解其全部內容.就是說,若理解了第一步,就必然能理解第二步,理解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必然能理解第三步.這好比梯子的階級,在登梯子時,一級一級地往上登,無論多小的人,只要他的腿長足以跨過一級階梯,就一定能從第一級登上第二級,從第二級登上第三級、第四級,…….這時,只不過是反復地做同一件事,故不管誰都應該會做.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五
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有一條公共的邊,另外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4對鄰補角。
有公共的頂點,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2對對頂角。
對頂角相等。
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平行線及其判定。
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平行線的性質。
性質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平移。
向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
向上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
向下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
多項式除以單項式。
一、單項式。
1、都是數字與字母的乘積的代數式叫做單項式。
2、單項式的數字因數叫做單項式的系數。
3、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和叫做單項式的次數。
4、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單項式的系數是1或―1。
6、單獨的一個數字是單項式,它的系數是它本身。
7、單獨的一個非零常數的次數是0。
8、單項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運算,而不能含有加、減等其他運算。
9、單項式的系數包括它前面的符號。
10、單項式的系數是帶分數時,應化成假分數。
11、單項式的系數是1或―1時,通常省略數字“1”。
12、單項式的次數僅與字母有關,與單項式的系數無關。
二、多項式。
1、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
2、多項式中的每一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項。
3、多項式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
4、一個多項式有幾項,就叫做幾項式。
5、多項式的每一項都包括項前面的符號。
6、多項式沒有系數的概念,但有次數的概念。
7、多項式中次數的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三、整式。
1、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為整式。
2、單項式或多項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單項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項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數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將要學習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減。
1、整式加減的理論根據是:去括號法則,合并同類項法則,以及乘法分配率。
2、幾個整式相加減,關鍵是正確地運用去括號法則,然后準確合并同類項。
3、幾個整式相加減的一般步驟:
(1)列出代數式:用括號把每個整式括起來,再用加減號連接。
(2)按去括號法則去括號。
(3)合并同類項。
4、代數式求值的一般步驟:
(1)代數式化簡。
(2)代入計算。
(3)對于某些特殊的代數式,可采用“整體代入”進行計算。
【概念知識】。
1、單項式:數字與字母的積,叫做單項式。
2、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
3、整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
4、單項式的次數: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叫單項式的次數。
5、多項式的次數:多項式中次數的項的次數,就是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6、余角:兩個角的和為90度,這兩個角叫做互為余角。
7、補角:兩個角的和為180度,這兩個角叫做互為補角。
8、對頂角:兩個角有一個公共頂點,其中一個角的兩邊是另一個角兩邊的反向延長線。這兩個角就是對頂角。
9、同位角:在“三線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內錯角:在“三線八角”中,夾在兩直線內,位置錯開的角,就是內錯角。
11、同旁內角:在“三線八角”中,夾在兩直線內,在第三條直線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內角。
12、有效數字:一個近似數,從左邊第一個不為0的數開始,到精確的那位止,所有的數字都是有效數字。
13、概率:一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這個事件發生的概率。
14、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15、三角形的角平分線:在三角形中,一個內角的角平分線與它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16、三角形的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與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這個三角形的中線。
17、三角形的高線:從一個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線(簡稱三角形的高)。
18、全等圖形:兩個能夠重合的圖形稱為全等圖形。
19、變量:變化的數量,就叫變量。
20、自變量:在變化的量中主動發生變化的,變叫自變量。
21、因變量:隨著自變量變化而被動發生變化的量,叫因變量。
叫做軸對稱圖形。
23、對稱軸:軸對稱圖形中對折的直線叫做對稱軸。
24、垂直平分線:線段是軸對稱圖形,它的一條對稱軸垂直于這條線段并且平分它,這樣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簡稱中垂線)。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六
一、填空題:
1.將m點的極坐標化為直角坐標為;.
2.若ar,且為純虛數,則的值為_________;。
4.曲線c1:4.化為普通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5.某機械零件由2道工序組成,第一道工序的廢品率為a,第二道工序的廢品率為b,
假設這兩道工序出廢品是彼此無關的,那么產品的合格率為___________;。
7.下列命題中正確的個數是.
(1).過點(a,)且垂直于極軸的直線的極坐標方程為=-。
(2).過點(a,)且平行于極軸的直線的極坐標方程為=。
(3).兩圓=cos與=sin的圓心距為。
8、用數學歸納法證明()時,從時,左邊應增添的式子____________。
a.b.c.d.
9.有6名學生,其中有3名會唱歌,2名會跳舞;1名既會唱歌也會跳舞;。
10.若對于任意的實數,有,則的值為________;。
x4a9。
p0.50.1b。
11.在十進制中,那么在5進制中數碼折合成十進制為______________;。
12.已知某一隨機變量x的概率分布列如下,且e(x)=6.3,
則a的值為______;v(x)=______;。
14.若函數式表示的各位上的數字之和,如所以,記,
則
二、解答題:
15.(14分)已知的展開式中前三項的系數成等差數列.
設.
(1)求的值;。
(2)求的值;。
(3)求的最大值.
16.(14分)已知曲線:(為參數),:(為參數).
(1)將,的方程化為普通方程;。
(2)若上的點對應的參數為,為上的動點,求中點到直線距離的最小值.
17.(14分)曲線的極坐標方程是,的極坐標方程為,點的極坐標是.
(1)求曲線上的動點到點距離的最大值;。
(2)求在它所在的平面內繞點旋轉一周而形成圖形的面積.
18(16分)某國際旅行社現有翻譯11人,其中有5人只會英語,4人只會日語,
另2人既會英語有會日語,現從這11人中選4人當英語翻譯,再從。
其余人從4人當日語翻譯,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安排方法?
19、(16分)已知等10所高校舉行的自主招生考試,某同學參加每所高校的考試獲得通過的概率均為.
(1)如果該同學10所高校的考試都參加,試求恰有2所通過的概率;。
(2)假設該同學參加每所高校考試所需的費用均為元,該同學決定按順序參加考試,一旦通過某所高校的考試,就不再參加其它高校的考試,試求該同學參加考試所需費用的分布列及數學期望.
20.(16分)已知為正整數,
(1)證明:當時,;。
(2)對于,已知求證:;。
(3)求出滿足等式的所有正整數.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七
1.電場:使電荷之間發生相互作用的媒介物質,就是電場。電荷周圍存在電場。
2.電場強度:描述電場強弱的物理量,放入電場中某一點的電荷受到的電場力跟它電量的比值叫做這一點的電場強度:,符號e表示電場強度,f表示電場力。
電場強度是矢量,方向,正電荷在電場中受電場力的方向就為該點電場強度方向,負電荷受電場力方向與場強方向相反。
電場強度的單位:n/c,讀牛每庫侖。
勻強電場:在某個區域內各處場強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該區域電場為勻強電場。
點電荷的場強:,q:產生電場的電荷電量,r為電場中某點到q本身的距離(q是點電荷)。從此式也可以知道距離場源(q)為r的點有無數多個,而同在以場源為球心,以r為半徑的球面上,這些點場強大小均相等,但各點的方向均不同,不能認為是勻強電場。
3.電場線:形象地描述電場中各點場強大小和方向的曲線,曲線上各點的切線方向與該點場強方向相同,曲線疏密程度表示場強大小。曲線從正電荷出發到負電荷終止。
勻強電場的電場線,是疏密相同的平行的直線。
4.電勢差:電勢差就是電壓。在電路中要指明電阻兩端的電壓或兩點間的電壓,在電場中必須指明某兩點之間的電勢差,用u表示。
電荷在電場中受到電場力,電場力移動電荷做功w,被移動電荷的電量為q,則:
電荷在電場中兩點間移動時電場力所做的功跟它電量的比值就叫做這兩點間的電勢差也可理解為:兩點間的電勢差在數值上就表示單位電量的電荷從其中一點移到另一點電場力所做功。
單位:伏特,符號v,1v=1/c,兩點間電壓為10v,即在兩點間從高電勢到底電勢移動1c正電荷,電場力要做10的功。
5.電勢能,電荷在電場中具有勢能,也簡稱為電勢能,是標量。電勢能的變化與電場力做功的關系是: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電場力做多少功,電勢能變化多少。
電場力做正功,把電勢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電場力做負功,把其它形式能轉化為電勢能。
在勻強電場中,,u為兩點間電勢差,d為沿電場線方向的距離,單位是:伏/米或伏/厘米。其物理意義為:沿電場線方向單位長度的電勢降落,單位長度電壓越大,場強越大。此公式只適用于勻強電場。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八
(2)“:”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較,比的前項相當于被除數,后項相當于除數,比值相當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表示,有時也可能是整數。
(5)比的后項不能是零。
(6)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知比的前項相當于分子,后項相當于分母,比值相當于分數值。
比的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
求比值和化簡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項除以后項,它的結果是一個數值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或分數。
根據比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它的結果必須是一個最簡比,即前、后項是互質的數。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要求會求比例尺;已知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實際距離;已知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求圖上距離。
線段比例尺:在圖上附有一條注有數目的線段,用來表示和地面上相對應的實際距離。
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總量的幾分之幾,然后求出總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比例的意義:比例的意義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
兩端的兩項叫做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內項?
比例的性質?: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兩個內向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成正比例的量: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九
一.每周干家務活的時間。
1.所要考察的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把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叫做個體;。
從總體中取出的一部分個體叫做這個總體的一個樣本.
2.為一特定目的而對所有考察對象作的全面調查叫做普查;為一特定目的而對部分考察對象作的調查叫做抽樣調查.
二.數據的收集。
1.抽樣調查的'特點:調查的范圍小、節省時間和人力物力優點.但不如普查得到的調查結果精確,它得到的只是估計值.
而估計值是否接近實際情況還取決于樣本選得是否有代表性.
第六章證明(一)。
一.定義與命題。
1.一般地,能明確指出概念含義或特征的句子,稱為定義.
定義必須是嚴密的.一般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術語,例如“一些”、“大概”、“差不多”等不能在定義中出現.2.正確的命題稱為真命題,錯誤的命題稱為假命題.
3.數學中有些命題的正確性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并且把它們作為判斷其他命題真假的原始依據,這樣的真命題叫做公理.
4.有些命題可以從公理或其他真命題出發,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判斷它們是正確的,并且可以進一步作為判斷其他命題真假的依據,這樣的真命題叫做定理.
5.根據題設、定義以及公理、定理等,經過邏輯推理,來判斷一個命題是否正確,這樣的推理過程叫做證明.
二.為什么它們平行。
1.平行判定公理: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并由此得到平行的判定定理)。
2.平行判定定理:同旁內互補,兩直線平行.
3.平行判定定理:同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三.如果兩條直線平行。
1.兩條直線平行的性質公理: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兩條直線平行的性質定理: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3.兩條直線平行的性質定理: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四.三角形和定理的證明。
1.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
2.一個三角形中至多只有一個直角。
3.一個三角形中至多只有一個鈍角。
4.一個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銳角。
五.關注三角形的外角。
1.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兩個推論:。
推論1: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推論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十
按照高考試題的模式進行命題,一共有21題,其中選擇題12題,填空題4題,解答題5題。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50分。
2、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
讓不同的學生掌握不同層次的數學,本次高二試卷特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90%是基礎知識題,只有10%是靈活性比較強的題目,這樣就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信心。
3、注重能力考查。
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是高考的重要目標之一.要善于知識之間的聯系,善于綜合應用.考查時,既注重綜合性,又兼顧到全面,更注意突出重點.整個試卷的計算量有點大,,注重考查數學思想和基本方法以及靈活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第21題的靈活性比較強,使絕大多數的學生在此處失掉過多的分,有針對性地考查解析幾何中的運算能力。
二.考試結果。
全年級只有5個人及格,其中文科3個人,理科2個人。文科最高分為108分,理科最高分為105分。
三.試題及學生錯誤分析。
第5題,很多同學選d,主要原因是忘記了中點坐標公式和計算能力差:
第7題,主要錯誤是不記得真命題的概念,數學知識薄弱難以判斷真假:
第9題(理),主要錯誤在于向量的數量積概念和運算法則掌握不牢固;。
第12題,主要錯誤在于學生對雙曲線的漸近線、離心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較差;。
第19題(理),主要錯誤在于(1)不懂得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2)不懂得表示點的坐標;(3)不懂得表示法向量的坐標:
四、思考與建議。
從本次考試可以看出,整體質量不容樂觀.低分的人很多,這反映了學生的基礎不夠扎實,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有一些知識還沒有真正掌握。給出教學建議如下:
1、平時教學應注重基礎,讓所有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如: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定義的教學就應注重基礎,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記憶到位。
2、平時講解數學例題時有意識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逐漸養成思考數學問題的習慣。
3、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和作業習慣,強化解題規范的要求。
4、要著重培養學生熟練、準確的運算能力,解析幾何問題的運算較繁,應提倡學生尋找最簡的處理方法,更要讓學生多體會運算當中的技巧。
5、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巨大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不斷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十一
1.平行四邊形定義: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1.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十二
集合是高中數學中最原始的不定義的概念,只給出描述性的說明。某些確定的且不同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集合。組成集合的對象叫做元素。
二集合的抽象表示形式。
用大寫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寫字母a,b,c??表示元素。
三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有屬于,不屬于關系兩種。元素a屬于集合a,記作aa?;元素a不屬于集合a,記作aa?。
四幾種集合的命名。
有限集: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無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用?表示;自然數集:n;正整數集:n_或n+;整數集:z;有理數集:q;實數集:r。
五集合的表示方法。
(一)列舉法:把元素一一列舉在大括號內的表示方法,例如:{a,b,c}。注意:凡是以列舉法形式出現的集合,往往考察元素的互異性。
(二)描述法:有以下兩種描述方式。
1.代號描述:【例】方程2x3x+2=0?的所有解組成的集合,可表示為{x|x2-3x+2=0}。x是集合中元素的代號,豎線也可以寫成冒號或者分號,豎線后面的式子的作用是描述集合中的元素符合的條件。
2.文字描述:將說明元素性質的一句話寫在大括號內。【例】{大于2小于5的整數};描述法表示的集合一旦出現,首先需要分析元素的意義,也就說要判斷元素到底是什么。
(三)韋恩圖法:用圖形表示集合定義了兩個集合之間的所有關系。子集有兩種極限情況:
(1)當a成為空集時,a仍為b的子集;。
(2)當a和b相等時,a仍為b的子集。真子集:如果所有屬于a的元素都屬于b,而且b中至少有一個元素不屬于a,那么a叫做b的真子集,記作ab?或。真子集也是子集,和子集的區別之處在于。
對于同一個集合,其真子集的個數比子集少一個。
(2)空集的考查:凡是提到一個集合是另一個集合的子集,作為子集的集合首先可以是空集,的等價形式主要有。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十三
首先,我要在此向你說一聲對不起,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期望。在這次期中數學考試中我的數學成績慘不忍睹,不僅傷透了你的心,也讓我無地自容。這次失敗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試卷,有絕大部分是由于我的馬虎粗心造成的,但也有少數部分我不懂。您平常也就經常告誡我們,可我就是改不了這粗心大意的壞毛病。
不過,我是不應該給我自己找借口的。請放心,老師,我會改正的。在這個假期里,我一定要騰出一部分時間來復習我的英語,我想好了,每天早上9:0011:00來學習2個小時的英語。
還有,我弄了1個錯題本。以后,一旦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或錯誤的問題我都會記錄下來的。并且,如果有什么弄不懂的問題,我會請教父母。同時,我要經常在好好學習這個貼吧里去了解一些學習數學的方法。并且我不能偏科,一定要全面發展。
老師,我知道,僅僅是語言是蒼白無力的。放心,我絕對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履行我的諾言的。我決定了,我開學考試的英語成績一定不能下110分。同時,我要在年級的名次保持在前10內。
老師,請不要生氣了。給我個機會,讓我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十四
統計表:把統計數據填寫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內,用來反映情況、說明問題,這樣的表格就叫做統計表。
統計組成部分:一般分為表格外和表格內兩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標的名稱,單位說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內部包括表頭、橫標目、縱標目和數據四個方面。
單式統計表:只含有一個項目的統計表。
復式統計表: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統計項目的統計表。
百分數統計表:不僅表明各統計項目的具體數量,而且表明比較量相當于標準量的百分比的統計表。
(1)搜集數據
(2)整理數據:要根據制表的目的和統計的內容,對數據進行分類。
(3)設計草表:要根據統計的目的和內容設計分欄格內容、分欄格畫法,規定橫欄、豎欄各需幾格,每格長度。
(4)正式制表:把核對過的數據填入表中,并根據制表要求,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寫上統計表的名稱和制表日期。
統計圖:用點線面積等來表示相關的量之間的數量關系的圖形叫做統計圖。
(1)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直條,然后把這些直線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2)優點: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注意:畫條形統計圖時,直條的寬窄必須相同。
(3)取一個單位長度表示數量的多少要根據具體情況而確定
(4)復式條形統計圖中表示不同項目的直條,要用不同的線條或顏色區別開,并在制圖日期下面注明圖例。
(5)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a)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b)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線的寬度和間隔。
c)在與水平射線垂直的深線上根據數據大小的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d)按照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并注明數量。
(1)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后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2)優點:不但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注意: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時間時,不同時間之間的距離要根據年份或月份的間隔來確定。
(3)制作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a)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b)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折線的位置,確定直線的寬度和間隔。
c)在與水平射線垂直的深線上根據數據大小的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d)按照數據的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并注明數量。
(1)用整個圓的面積表示總數,用扇形面積表示各部分所占總數的百分數。
(2)優點: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3)制扇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a)先算出各部分數量占總量的百分之幾。
b)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數量的扇形的圓心角度數。
c)取適當的半徑畫一個圓,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圓心角的度數,在圓里畫出各個扇形。
d)在每個扇形中標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數量名稱和所占的百分數,并用不同顏色或條紋把各個扇形區別開。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十五
轉眼間,一學期已經過去了,這學期數學期考年級平均分為91,年級最低分為45分,滿分18人。從試卷難易程度看成績還不錯,但也存在問題。
試卷中反映出的情況感到在以下方面做得尚好,首先對本冊書的基礎知識教的較為扎實,學生的失分較少,如填空題、單位換算題、計算題,口算題正確率較高。
丟分較多的題:選擇長度單位填空題,如:馬拉松長跑比賽全長約42()多數學生填“米”,根本不了解馬拉松比賽,生活經驗少。量一量,畫一畫的3小題失分多,學生不理解題意,用自己的尺子去量,造成錯誤。方向題學生失分也比較多,原因是方向感不強,有些糊涂,搞不清楚。還有一部分學生應用題失分驚人,主要是不理解題意,不會分析,有的題型還沒見過。
分析低分學生原因:
1、部分學生由于家庭現狀的原因,有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和保姆、老人一起生活,因而只關心孩子的生活,不關心孩子的學習。
2、部分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平時作業也不認真,根本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面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為了能更好的完成一學期的教學任務,在以后的教學中,將采取以下措施:
1、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一個個知識點過關,做到一步一個腳印。
2、針對學困生,讓他們知道自己為什么學習困難,難在什么地方,同時,找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鼓起勇氣,奮勇爭先,力爭趕上優秀生。優秀生,讓他們平時不僅要管好自己,使自己天天向上,還要經常幫助后進生。
3、堅持學生為主體,轉變教師的角色,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讓所有學生積極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夯實基礎,爭取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十六
自背上書包,成為一名學生后,我經歷了無數次的考試,他們猶如過眼云煙在腦海里給抹掉了。但是,初一上學期的期末考試卻令我久久不能忘懷。從這次的期末考試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雖然這次語文試卷我得了x分,但是我并不滿足。有好多題都是因為馬虎而做錯的。其中有一道題,是因為我不復習錯的。還有就是因為我不經常看新聞聯播答錯的。所以,我以后要多看新聞聯播,多關心國家大事!
這次的數學卷子我真不應該得x分,我應該得滿分。有一道判斷題老師已經講過無數次了,但我還是做錯了,一個判斷題,就這樣被減了一分!另一分是因為我檢查時的疏忽,被扣掉的。所以,以后老師講課時,我要更加留心做好筆記,絕不三心二意。
這次英語我得了x分。有的是因為我不好好背課文,填空錯了。有的是因為我不按老師的要求做,翻譯詞組錯了。以后,我要聽老師話,多背課文。
通過這次考試,我發現自己的優點是能及時的發現自己的不足,總結經驗,為以后的.考試提供借鑒。缺點是做完試卷后,檢查的不到位。還有一個總也“陪伴”我的“小馬虎”!我決定,從此以后,我再也不和“小馬虎”做朋友了。我要總結經驗,爭取在以后的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十七
1、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個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2、運用地圖說出亞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3、亞洲的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
亞洲的河流特點: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形成眾多的長河。
亞洲的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4、亞洲地廣人多,約有36.8億的人口,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區;
人口超過1億的亞洲國家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等6個國家。
5、亞洲共有1000個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區的民族,分別創造了各自的文化。
亞洲的`三大文明發祥地: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6、亞洲經濟發展不平衡,日本為發達國家,其他為發展中國家。
(二)歐洲西部
1、運用地圖說出歐洲西部所處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
2、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沿海地區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內陸地帶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部為地中海氣候及高原山地氣候,北部為寒帶氣候。
3、歐洲西部主要為發達國家,工業以制造業為主,傳統的畜牲業發達。歐洲西部旅游業發達。
(三)南極洲
1、運用地圖說出南極洲所處的位置、范圍: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于南極圈內。
2、南極洲的幾個世界之最:緯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跨經度最多、氣候最寒冷。
3、南極洲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有“冰雪高原”之稱,冰層的平均厚度達2000多米,淡水資源豐富。
4、南極洲的氣候特點:干燥、烈風、嚴寒。
5、南極洲礦產資源豐富,植物品種稀少。
(四)日本
1、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4個大島和數千個小島及周圍的海域組成,首都為東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最高峰為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日本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多火山地震。交通以海洋運輸為主。
3、日本地處中緯度,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4、日本水能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
5、日本自然資源缺乏,發展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靠進口。
6、日本為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科技力量雄厚,產品多銷往國際市場,經濟的對外依賴性強。日本的工業布局為臨海型,為了便于引進原材料、輸出工業產品,減少運輸費用、降低成本,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五)俄羅斯
1、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西長1萬多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千米,領土跨越了亞洲和歐洲兩部分。首都為莫斯科。
2、俄羅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東依次為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3、俄羅斯境內的伏爾加河為世界上最長的內流河,貝加爾湖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個淡水湖。
4、俄羅斯地處中高緯,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天短而溫暖。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是冬季冷空氣的源地,年平均氣溫低。
5、在圖上找出俄羅斯主要的河流: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在圖上明確庫爾斯克鐵礦、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的位置。俄羅斯的工業都臨近資源豐富的地方布局,主要工業區有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等,能在圖上找出來。
7、俄羅斯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和管道運輸業都很發達,但交通線在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分布不平衡。
(六)美國
1、美國位于北美洲大陸,由50個州組成,其中本土有48個州及首都華盛頓所在地哥倫比亞特區,另外還有兩個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國的主體(本土)位于北溫帶,阿拉斯加州位于北寒帶,夏威夷州位于熱帶。
2、美國的主體部分(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
3、美國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西部為落基山脈,中部為中央大平原,東部為阿巴拉契亞山脈。
4、美國境內的密西西比河為世界第四長河,與加拿大交界處的五大湖群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蘇必利爾湖為最大的淡水湖。
5、美國的農業和工業都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6、美國的農業具有區域化的特點,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比例很小,但效率很高,產量很大,美國是世界上出口農產品最多的國家。利用地圖記住美國農業帶的分布。
7、美國工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三大工業區中,東北工業區以傳統工業為主,南部工業區以航天工業為主,西部工業區以電子工業為主。
8、美國工業發達,資源消耗和浪費嚴重,需要大量進口。
(七)澳大利亞
1、澳大利亞位于南太平洋上,東臨太平洋,西面和南面臨印度洋,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
2、澳大利亞人口密度小,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
3、澳大利亞地形分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為大面積的平原,地下水豐富,有典型的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亞大盆地),東部為大分水嶺。
4、墨累河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河流,從東南部注入印度洋。
5、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中部,氣候具有半環狀分布的特點,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分布面積大。
6、由于澳大利亞長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所以其生物獨特性非常突出,特有的動物有袋鼠、鴯鹋、鴨嘴獸,考拉等。
7、澳大利亞羊的數量特別多,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8、澳大利亞農牧業占重要的地位,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形成了四個不同的農牧業區。
9、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礦產品出口比重大,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10、澳大利亞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初一數學期末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18篇)篇十八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就半個學期過去了。在這半個學期的學習結果一一展現在了這長長考卷上…….
考試時我的心緊張極了,生怕考得不好。考完試后,我懷著充滿信心又忐忑不安的心態等待著考試成績的到來。到了發試卷的時候了,我屏住呼吸,等待著,我的心怦怦地跳著,就像裝了十幾只兔子。終于三門課的成績都報完了!經過我幾個星期的努力,我的成績總算沒有那么差了,可是我也十分不滿意,因為我的語文成績和科學成績沒有達到我理想中的目標。
在我的理想中我的語文成績和科學成績應該達到97分以上的,可是我卻考了95分,考試卷上全部錯了我不該錯的題目,這要好好反思。總結反思,我覺得自己太馬虎大意了,課堂上的學習態度還是不夠端正和平時努力程度不夠。面對這次考試,我要對自己發出警示,并鼓勵自己。總而言之,失敗了才會有爬起來的信心動力,才能使自己奮發圖強,重新面對失敗,站立起來,在以后的兩個月里要付出的更多。繼續努力吧!為將要迎來的期終考試做充分的準備遠離自己的壞習慣,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有一句話說的好:失敗是成功之母。
不光如此,我還要吸取別人的長處:葉樣揚的。
作文。
寫得好,麗萍的字寫得好………只有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這樣才能完美。
經過這次期中考,我認識了自己的不足,但我知道,失敗并不可怕,我們吸取了失敗的教訓后,就能打敗失敗,獲得成功。
時間似流水,學期以經過半,期中考試也已來臨,而就是短短兩天,期中考試也結束,我自信滿滿的走進考場,卻唉聲嘆氣的走出了考場,可這是因為什么呢,為了能讓下次的考試考好,我做了一次小結。
我一向數學很好,可是這次鬼使神差的考了那么點分數,翻開卷子一看,紅紅的大叉一個接著一個,看的我額頭直冒汗,再仔細一看,這些題目沒一道不會做的,不是計算錯誤就是審題不清,犯的竟都是低級的錯誤;而語文在基礎題上居然扣了好幾分,這讓我心痛不已,發誓下次考試之前絕對不再吊兒郎當的,一定要好好復習基礎知識,而作文則也扣了不少的分數,整篇文章蒼白無力,像是在打流水賬,可是我也很無奈呀,肚子里啥都沒有,想寫也寫不出來,我不由暗暗后悔,決定一定要聽老師的話,堅持每天寫。
日記。
并增加閱讀量;再看看英語呢,我就更是欲訴無門了,這兒沒加“s”,那兒忘記了問號,分數毫不留情面的被減去了,可是沒有一體是我不會的,這都是粗心大意結果,可是我現在也回天無力了,我不由得一拍腦袋,心中有一種欲哭無淚的無力之感,我嗟悔無及,告誡著自己下次一定要認真檢查,絕能再這么浮躁。
我知道這次考試老師和家長都對我有著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讓他們失望了。對于這點我感到十分抱歉。但通過這次考試我也發現了自己不足點,俗話說的好,有失必有得嘛。
首先我要改掉考試不認真讀題不仔細的壞習慣。我做題時總是只看了前面一半后邊的要求還沒看到呢,答案便已近寫了上去,往往會使我失分。這也許和答題技巧有關系,但總之我在以后的考試過程之中一定要審題認真,仔細讀題,把題目看準、看好。時間允許的時候要多檢查幾遍,絕對不允許自己再犯類似于此的無謂的錯誤。
其次,我還要加強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科以及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習題強化。通過考試,我終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樣的題目,感覺不出來有什么明顯的差異。可是一當考試,才發現原來那么多考試題目是我從來看都沒看過的。只怪自己平時上課聽得不夠認真,練習題做的太少。我絕不能允許自己再這樣繼續下去,應此,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從這次考試之中汲取教訓,為下一次考試做好準備,打好基礎。
考試技巧貴在練習與生活之中。考試之前我要制定周詳的復習計劃,不再手忙腳亂,沒有方向。平日生活學習中學會積累,語文積累好詞好句,數學也要多積累難的題目,英語則是語法問題,多做完形填空等練習題也是提高英語的好方法,并且下次考試時一定要倍加仔細,絕不能再犯低級錯誤,絕不能讓會做的題目再做錯了。
期中考試雖然已近過去了,但我還是有機會的。下一次考試,我要更加努力,爭取不讓老師和家長失望。而對于各科科目,我希望老師不要對我失去信心,雖然我這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實力。下一次考試,我一定會努力的考好的!
期末考試考的比較差,數108語105外106地83政59歷65生80,我認為問題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語文平時閱讀理解沒注意方法。在做閱讀理解時,我不知從何處下手,找不準要點。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閱讀理解是語文考試中比較關鍵的環節,也是很讓人頭疼的環節。語文中的很多寫作方法我都很不了解,導致考到一些寫作手法時只能瞎猜。我以后一定要多注意語文常識的積累。
在做數學問題時很不注意步驟。我在做題時的主要問題不是不會做,而是有時會跳步或者少寫答。這個問題只要注意我相信就會很快地改掉。我在以后的做題中注意每一步的依據,在考試中細心驗算,就會避免這個錯誤。
英語,還是在一些題上出現了馬虎的現象;由于平時積累的單詞和句型不夠多,考試丟了不少分。
在政治和歷史學科方面,由于沒能正確認識這兩科的重要性,平時學習態度不端正,知識上欠了很多債,以至于考出了慘不忍睹的分數。
總而言之,今后的。
學習計劃。
應該和上學期時不同。因此我要改變學習方法。為了改進學習方法,我給自己訂了一個學習計劃:
(1)做好課前預習。也就是要擠出時間,把老師還沒有講過的內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語文課,要先把生字認會,把課文讀熟;對課文要能分清層次,說出段意,正確理解課文內容。
(2)上課要積極發言。對于沒有聽懂的問題,要敢于舉手提問。
(3)每天的家庭作業,做完后先讓家長檢查一遍,把做錯了的和不會做的,讓家長講一講,把以前做錯了的題目,經常拿出來看一看,復習復習。
(4)對政治和歷史兩門學科的重要性要足夠重視,端正學習態度,及時還清過去欠下的知識債務。
(5)要多讀一些課外書。每天中午吃完飯,看半個小時課外書;每天晚上做完作業,只要有時間,再看幾篇作文。
(6)課外學習不放松。能夠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到少年宮去學習作文、奧數、英語和書法,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使各門功課都取得了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