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名著簡愛個人讀后感篇一
《簡·愛》是一部帶自傳體色彩的小說。它告訴我們許多人生的真理。
“你以為我貧窮,卑微,不漂亮,就可以嘲笑我的感情嗎?不,你錯了!假如上帝多賜給我一些財富和美貌,我一定會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們的靈魂是平等的,就像我們穿過死亡的墳墓,將同樣平等地站在上帝的面前!”
簡·愛在被人譏諷的環境中長大,從小就“享受”這與別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遺棄,表哥的侮辱與毒打,表姐的蔑視。再加上她身材矮小,相貌不出眾,就釀成了她靈魂深處的自卑,但反映在她性格上的卻是非常敏感的自尊。
對她來說,社會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當她站在羅徹斯特先生面前時,在她表白愛情之前時,羅徹斯特先生始終以主人的身份對待她,甚至當著別人的面羞辱她。在她表白了愛情之后,他并沒有把自己還擁有另外一個合法妻子的事情向她坦白。他也一直沒有以平等之心對待她,甚至在決定和她結婚之前,也沒有堂堂正正地向社會公開他對她的愛情,而只是想偷偷摸摸地到教堂去結婚了事,更沒有向他坦白他還擁有一位合法的妻子,他這樣和她偷偷摸摸地結婚是非法的。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徹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離開,她雖然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但是從內心講,更深一層的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著羅徹斯特。但簡愛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這樣一種愛情力量的包圍之下,在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就是簡愛的魅力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從書中可以明顯地看出,羅徹斯特與簡愛之間并沒有存在所謂的愛情,充其量也只就是簡愛的單戀而已。
簡愛還有一個令人敬佩的地方,就是她的獨立精神。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她沒有那份地位,她就還會跟早有妻室的羅徹斯特痛苦地生活在一起,開始有金錢,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沒有那份純潔,我們手中的《簡·愛》也不再是令人感動的流淚的經典。所以,我開始去想,為什么《簡·愛》讓我們感動,愛不釋手——就是她獨立的性格,令人心動的人格魅力。
《簡·愛》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它是聞名世界的藝術文化瑰寶,展現給我們的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愛情,還有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尊嚴。它猶如一杯冰水,凈化每一個人的心靈。
名著簡愛個人讀后感篇二
據說,《簡愛》和《第二性》是現代女性必讀書,雖然我是男孩子,但也因它的名氣而被吸引了。簡愛—一個出身卑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頭的堅強女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中主人公簡愛雙親因病去世,之后簡愛就跟著冷酷無情的舅媽,殘暴無情的表哥約翰過日子。約翰經常沒事找事就打簡愛,下手特別狠,舅媽也不阻止,還把約翰視為掌上明珠。有一次,簡愛忍無可忍了,跟約翰扭打起來,因為約翰人高馬大,所以簡愛被打的頭破血流,遍體鱗傷,而舅媽卻視為不見。想想我自己,爸爸媽媽把我視為寶,生怕我掉一根毫毛。
后來她被可恨的舅媽送到慈善學校,那里不僅衣服少還冷,并且飯也不多,根本不是正在長身體簡愛應該在的地方。從小到大我吃香的、喝辣的、用好的,和簡愛一對比我太幸福了。
簡愛畢業了,又在學校做了兩年教師,但是她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她希望有自由自在、海闊天空的生活,她另找了一份工作—家庭教師,與莊園羅切斯特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但因為婚禮上的變故,簡愛不得不離開……不過最終他們還是走到了一起。
現在社會,人們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放棄愛,但也有一些像簡愛得到真正愛的人。《簡愛》這本書講的就是一個愛予人人平等的故事。
名著簡愛個人讀后感篇三
翻閱《簡愛》,感觸頗深,欽佩簡愛的同時,也不住地為她的恩師譚波兒贊嘆。
正如簡 愛自己所說,她的生命宛如風雪中的一莖弱草,任人欺凌,卻不曾折斷,即使受著樹的覆壓,一見到空氣它也可以在陽光下欠伸。自幼父母雙亡的簡 愛終日寄人籬下,又小又丑的她飽受世人欺凌,如果說她沒有碰見瑪麗亞 譚波兒 ,她絕對不會堅持下來,絕對不會成長成一個陽光的自尊自愛的女性。這里面有一個故事:簡 愛所在的學校,校長曾聽信他人對簡 愛的抵毀,在全校師生之前侮辱她為“可怕的說謊者”,在她覺得一切都完了的時候,譚波兒老師相信她,想辦法為她在眾人面前澄清,讓她的人生豁然開朗,立志成為像譚波兒那樣的人。可以說簡 愛以后成為老師,是受了譚波兒的影響,那種高尚的師德是自幼種在她心里的。
從簡 愛的成長歷程來看,好的老師,能改變人的一生。這讓我想起了梁曉聲寫的《我和橘皮往事》。
梁曉聲曾因母親的哮喘病而偷拿學校的橘皮,被當著全校幾千余師生的面冠上“小偷”的帽子。絕望無助的他一度想要去死,因為他實在受不了眾人密不透風的目光。是他的一個老師救了他,為他編出善意的謊言,讓他的生命里重新有了本該屬于他那個年紀的快樂,而不是憎恨和冷漠。若干年后長大了的他,成了一名作家,為這個影響了他一生,改變他的命運的老師寫下《我和橘皮往事》。
三尺講臺上四季晴雨,一只粉筆書寫的不只是十卷詩賦,還有學生們的一生。
讀《簡 愛》,看一株小草怎樣穿過叢莽的嚴遮,開得繁花滿樹;讀《簡愛》,敬佩瑪麗亞 譚波兒為師的盡職盡責;讀《簡 愛》,向桃李滿天下的老師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