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作者用心靈雕琢的藝術品,能夠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以下是一些經典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一
“慢點兒,慢點兒,瞧你那吃相!”媽媽給我倒了一杯水,臉上滿是無奈。我仰頭把最后一粒飯吞下去,馬上又沖她喊道:“媽,再來一碗!”隨著“嘭”的一聲,空碗被我敦下,桌子上的碗碟瞬間一震。“你也太能吃了吧?小饞貓!”媽媽又喜又憂地沖我嘆氣,“你的吃相怎么老是這樣子呢?”沒辦法,誰叫我一放學就餓了呢?我只要看到媽媽做的美食就垂涎三尺,停不下來,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吃貨”!不過,我也要感謝自己的'“貪吃”,正因為這樣,我長得高高大大,與同齡人走在一起,我的心里充滿自豪!瞧,在2013年秋季校運會中,我的1000米長跑成績在班級里可是出類拔萃哦!
“這廝,哪里跑?”習題集上,一串串阿拉伯數字齊刷刷地望向我,眼中仿佛射出一把把尖刀。哎,真是一道題都不會呀!我與數學的斗爭何時才能結束呢?不行,我不可以輕易認輸,又一次逼自己啃習題集。經過好幾天的鉆研,我終于在考試中取得了一個令人滿意的分數。你看,我日夜挑燈做題的辛勞沒有白費,我知道我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我堅信只要肯付出,必會抵達我所夢想的地方。
這就是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兒,沒有動人的雙眸,沒有白皙的肌膚,不會唱甜美的流行歌曲……我知道我不完美,但并不自卑。我不會為幾顆不起眼的痘痘而手足無措,我喜歡自己天生的單眼皮,認為這正是我的特色之一;目前我正在存錢,打算給心愛的老爸買一件生日禮物……在我看來,每個孩子都是上帝的杰作。盡管我普普通通,我也感謝這樣的不完美,至少我不必因為漂亮而自尋煩惱。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二
劉若英出新書了,名:《我的不完美》,前天休息半天,特意去圖書城購買了此書。
我不是追星族,也不是奶茶族。只因為平日去ktv會點她的兩首歌《原來你也在這里》《當愛在靠近》,心有共鳴,所以每逢唱歌會必唱。朋友取笑:劉若英都都結婚了,你還等啥?還不是只因為俺們還沒擺脫single。哈,那就一直唱下去哦。喜歡她的歌可能和她有個相似點,對純粹感情的相信。有時候我會想我是否也會像她一樣,若沒能到我的mrright我也會像她一樣堅強地等那么久?這該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毅力,作為平凡的我,應該也不會需要這么久吧。
看了這本書,讓我感覺劉若英就如奶茶般清香、甘醇,心里暖暖。很真實的一個可親的姐姐,沒有華麗的辭藻有的是親切、干凈的文字,以前對她沒有太多了解的我,有點喜歡她了,有了想了解她的想法,想琢磨她的歌了。
時間,可以磨平一切。即使沒有,也會忘記心里細膩的起伏波瀾。過了那一下的靈感,日后就很難捕捉了。文字不同,可記錄著歷史,成長,記住生活的絲絲感動,了解自己,面對真實自己。每日一文,這是劉若英的堅持,也是她真實面對自己的堅持。她的堅持很給力!我的學習典范。
不多言,在此,我這個小人物祝奶茶一輩子幸福哦!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三
早已遺忘,是哪位哲人曾說過,有時,缺憾也是一種美。年少時,不甚明了,只覺得乃無稽之談,缺憾怎可能是一種美呢?經歷過,經歷了,才漸漸發現這顆深海遺珠不完美的完美所蘊涵的意境。
數年前,隨母親遠赴青島,途經江蘇省連云港。依希記得,兒時所讀到的《西游記》中的花果山,似乎正在此地。于是滿懷欣喜,興致勃勃地報了個旅游團,去那心中的神往之地。
時值八月,廣袤的大地上色彩繽紛。車行途中,一路上碧空如洗,萬里無云。心情大好。剛踏入山門,便看天色陰沉下來。轉瞬間,狂風大作,竟然下起了瓢潑大雨。樹被大風刮成了一面倒。我被吹得每走一步都覺艱難,何時見過這么大的風這么大的雨啊!母親的傘被風刮得翻了過去,雨水順著頭發往下趟,一下子就被淋成了落湯雞,狼狽不堪。導游說這是臺風,連云港地處東海,不時就有強臺風經過。他征詢我們的意見,是繼續游覽還是暫時避避大雨?我和母親對望一眼,不約而同地說:繼續!有部分游客和我們一起,手腳并用地向上爬著石階。雨水順著石階往下傾泄,真象極了一層一層的水簾,相信若是細看,一定會是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微縮版。腳在水簾中穿行,冰涼舒爽,因舟車勞頓的雙腳感受到了無上的歡愉,原本因大雨帶來的煩擾亦消失殆盡。這大雨這水簾也未嘗不為旅途增添一份情趣呢!
接近山腰,就聽見了轟隆隆的水聲。抬眼望去,只見一條白濛濛的瀑布仿佛從天而降,甚是壯觀。近了,看見山體上鐫刻著水簾洞三個鎦金大字,大氣飄逸,水霧彌漫中,還有幾條藤蔓垂掛著。這不就是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的水簾洞嗎?我想象中的水簾洞就是這個樣子啊!一條瀑布從天而降,齊天大圣孫悟空在瀑布中穿來穿去,身上卻不沾上一點兒水……導游說,你們今天來得真是時候,平常這水簾洞水量很小的,一點都感受不到它的魅力,今天你看,多壯觀!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感謝那場突如其來的大風和大雨,不然我怎能領略到那種動人心魄的魅力所在呢?不免想到,正是因為仕途不順,李白才寫出了千古傳誦的佳句名篇;正是因為戰爭紛擾,杜甫情之所致,才留下了千古佳作,后人傳誦……正是因為這般那般的不完美,才有了最動人的完美啊!
霎時,那枚遺珠迸發了最耀眼的光芒。
有時,缺憾真是一種美。
更加完美的英語簡歷
完美的個人簡歷模板
如何才能制作完美的電子簡歷
最完美的融資計劃書
怎樣制作出完美的求職簡歷
必須要打造完美的個人簡歷
完美的個人簡歷表格下載
怎樣寫出完美的商業計劃書
這些技巧幫你“打造”一份完美的簡歷
曲盡其妙各臻完美的漢語言文學本科論文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四
感謝我的不完美,讓我可以繼續任性,繼續倔強,繼續偏執,繼續孩子氣!
感謝我的不完美,讓我可以執著這一個人,一件事,甚至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
感謝我的不完美,讓我可以固執的去愛一個人,然后教會我什么是勇氣,什么是放手!
感謝我的不完美,讓我可以在知己面前不必有害羞,不必有形象,可以全身是弱點!
感謝我的不完美,讓我可以傻傻的為一個人付出,學會成長,學會少為難自己!
感謝我的不完美,讓我可以沉默著自己的悲傷,回味著有你的曾經,懷念著有你的過去!
感謝我的不完美,讓我學會,一個人的時候照顧好自己,兩個人的時候照顧好彼此!
感謝我的不完美,讓我明白,愛他就告訴他,那怕他愛的不是自己,至少我努力過!
感謝我的不完美,讓我懂得,有些人不必等,因為不值得。有些事不必憶,因為不重要!
感謝我的不完美,讓我清楚,自己覺得適合的,不一定就適合自己,放開或許能讓彼此更好的生活!
感謝我的不完美,讓我知道,不能忘記的,別勉強自己,留作回憶!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五
俗話說得好,金無赤足,人無完人。雖然每個人并不完美,但卻也有自己閃光的角落。而我,就是這些普通人中平凡的一員。
于是,我開始努力,我要做大家眼中的那種“可愛”的人,這樣,就可以彌補軀體上的缺陷。
我競爭上了中隊長。利用文筆上的優勢,寫出了一篇篇佳作。在中隊主題活動中,寫下了一頁頁主持臺詞。各位老師開始認同我的能力。或許,我已成為那種“可愛”的人。
這就是一個并不完美的我,但,我卻用可愛填補了“美麗”的空缺。雖然我并不完美,但我知道,只要自己不斷努力、奮斗,一定會變得可愛的。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六
完美的事物,完美的結局,完美的人……在生活中,我們尋找著完美,追求著完美,結果發現完美卻很少。
劉若英出新書了,名:《我的不完美》,前天休息半天,特意去圖書城購買了此書。
我不是追星族,也不是奶茶族。
只因為平日去ktv會點她的兩首歌《原來你也在這里》《當愛在靠近》,心有共鳴,所以每逢唱歌會必唱。
朋友取笑:劉若英都都結婚了,你還等啥?還不是只因為俺們還沒擺脫single。
哈,那就一直唱下去哦。
喜歡她的歌可能和她有個相似點,對純粹感情的相信。
有時候我會想我是否也會像她一樣,若沒能到我的mrright我也會像她一樣堅強地等那么久?這該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毅力,作為平凡的我,應該也不會需要這么久吧。
看了這本書,讓我感覺劉若英就如奶茶般清香、甘醇,心里暖暖。
很真實的一個可親的姐姐,沒有華麗的辭藻有的是親切、干凈的文字,以前對她沒有太多了解的我,有點喜歡她了,有了想了解她的想法,想琢磨她的歌了。
時間,可以磨平一切。
即使沒有,也會忘記心里細膩的起伏波瀾。
過了那一下的靈感,日后就很難捕捉了。
文字不同,可記錄著歷史,成長,記住生活的絲絲感動,了解自己,面對真實自己。
每日一文,這是劉若英的堅持,也是她真實面對自己的堅持。
她的堅持很給力!我的學習典范。
不多言,在此,我這個小人物祝奶茶一輩子幸福哦!
完美的事物,完美的結局,完美的人……在生活中,我們尋找著完美,追求著完美,結果發現完美卻很少。
或許正因為如此,得不到的越想得到,我們對完美心存期待,以完美的`要求對待自己,以完美的標準看待別人。
完美的女人應是什么樣子的呢?要懂打扮,要有幽默感,要善于交際,要會做-愛,還要會裝傻,盡管表面傻,肚里卻還要是雪亮的。
在劉若英的新書《我的不完美》中,帶著有點抱怨的味道,奶茶那樣舉例道,看到那,讓人忍俊不禁。
在《我的不完美》中,奶茶寫著對于情感,家庭,工作,生活等的文字隨筆。
我喜歡書中第一篇《過年,回家》,在文中最后,阿志的爸爸給淑芳的遺信中,說知道阿志回家過年帶的媳婦不是淑芳。
沒有料到奶茶的文字給我們制造一個懸念的感動。
而在開始寫給阿志的信中,淑芳那樣寫道,我要結婚了,謝謝你在過去的日子。
總覺得的里面的文字是奶茶在暗示著什么。
而全書穿插著奶茶的一些生活照片,看起來還是那么的年輕,還有一些帶著憂傷與清新的小詩,都讓人喜歡。
傻女人,或者說笨女人,我贊同是完美的一個標準。
生活中,有些女人,喜歡自作聰明,其實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結果那塊聰明的石頭,被自己搬起,卻狠狠的砸傷了自己。
奶茶在書的自序中這樣寫自己,我從來沒有停止過寫字,不管以何種形式。
寫字的女子最美麗,熱愛生活的女人最美麗。
完美的女人,還應具備這樣的標準。
完美的女人還應擁有屬于自己的一份幸福。
完美的女人,事業成功是次要的,即使女人把青春年華奉獻給事業,哪怕再達到巔峰,終究還是要回歸女人本性。
演藝界的女人們,趙薇,梁靜茹,孫燕姿,范瑋琪,孫儷等結婚生子,看到那樣的新聞,還有生活中,網絡上,所認識的女子們那樣的消息,心中為她們的幸福而高興。
“我想我會一直孤單,這樣孤單一輩子”。
“做不成你的情人,我仍感激”。
演藝界中我最喜歡的女人,奶茶,你什么時候擁有自己的幸福呢。
當傳來你結婚的幸福消息,雖有些突然,可與你一樣,很開心。
這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世上本沒有完美,可我還是認為,像你這樣的女子,其實很完美。
像這樣的女子,其實都很完美。
奶茶,新婚快樂。
用了一個下午,一口氣讀完劉若英的《我的不完美》。
在大多數人的眼里,劉若英只是那個愛唱歌愛演戲的奶茶,但在現實中,她還是個愛寫點文字的業余作家。
“我從來沒有停止過寫字,不管以何種形式”劉若英從小在作為軍官的祖父影響下,養成了寫作的習慣,因為感動寫,因為寂寞寫,因為失戀寫,因為想誠實面對自己而寫。
所以,她不單是那個愛唱歌演戲于娛樂圈打滾的藝人,而且是那個鐘情于文字創作的執筆者。
讀這本書,我看到了因家中好幫手張叔的離世而感到難過和生氣的劉若英,看到了為姑姑樂觀的處世之道而感動的劉若英,看到了面對雙膝傷病咬牙堅持的劉若英……她用文字記錄了生活點滴,平凡的人和事。
當普遍的藝人明星致力于獲得觀眾的掌聲和肯定,劉若英靜靜地拿起筆,任憑筆尖在白紙上跳動著,在屬于自己的另一個世界中翱翔。
書名《我的不完美》的靈感是源于書中一單篇題目我的不美好,作為公眾人物,肩負著傳播正能量的責任,但劉若英不甘于在生活中仍要扮演開心果,不滿于媒體的惡意言論。
人無完人,即算是大名鼎鼎的藝人,人前人后披著光環的明星,總有不完美不美好的一面。
如果可以迎合所有人的需要就能夠堪稱完美,那么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二字,畢竟每人的審判標準都不一致,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那么,比起滿足大眾意愿,懂得欣賞自己更為重要,欣賞自己的不完美,努力向理想中的自己奔跑。
這是我讀過的第一本為歌手所寫的書,起初精致的包裝吸引了我的注意,但慢慢細讀下去,卻發現劉若英的文字更是為妙。
她通過文字展現了自身的經歷,是如此的真誠,雖比不上專業的作家,但在喧囂的娛樂圈中此舉已是難能可貴。
她對文字的那份熱誠,深深地影響著我,平常我總覺得文字是一種累贅,是一項難以完成的作業,但原來寫文章的意圖并不在于此,它是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可以利用文字表露喜悅之情,或宣泄不暢,或流露思念之苦……而只要我們的心跳動著,文字就會存于心間。
奶茶,你值得真正的幸福。
感謝你最后的那句:“謝謝你,看完了這本書。”讓每一個讀書的人覺得溫暖。
我僅代表自己說一句:謝謝你,寫下這些文字,讓我們分享,讓我們看到那個最真實也最真性情的你。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娛樂圈里,能始終堅持自己,是最難的事。
而你,始終如一。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七
關注心靈成長,對抗負面情緒。
陰影和光明一樣,都是我們的生命。如果逃避,我們就損失了一部分自我和力量。如果面對并整合陰影,陰影就會變成我們的人生財富。!
這本書初版叫心靈的七種兵器》。悲傷、憤怒、內疚、恐懼。這些本是人格中負面的東西,但同時他們又是讓人成長的重要武器。本書圍繞這幾個主題,深刻的剖析了這些情緒存在的意義、形成的原因及對抗的方法。
首先我們要做的是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然后再改變自己。其實我們最難了解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矛盾、沖突。于是渴望成為相反的、完美的樣子。那份完美,其實是表演給別人看的,想讓別人說,這個人真不錯!
我們總是把關注點放在他人身上,或是放在過去的經歷中,忽略自身需求,迷失自我,情緒被外界和他人輕易左右。煩惱、痛苦被放大。更多的時候我們選擇了逃避、壓抑負面情緒。直到被微小的事物激發而爆發,甚至傷害周圍無辜的人。
當你非要壓制自己的悲傷,并相反表現出極大的快樂時,你最終收獲的,會是更大的悲傷。
浮躁、悲傷、抑郁積蓄的太多我們便無法對抗,因為力量太弱小。我們要去體會和理解這些情緒,分析原因,找到答案。那時候你會發現豁然開朗后的世界大不相同。那些以前不能理解的人和事,不能讀懂的書突然明白了很多。在這個過程中也漸漸找到了清晰的自己。這便是痛苦讓我們成長的意義。
不是事件導致了體驗,而是你對事件的看法導致了體驗。
什么叫存在,就是我選擇,我活過,我按照自己的意志為自己的生活作選擇,這就叫存在。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八
馬來西亞著名的薩提亞治療大師林文采博士把人的先天氣質分為了五大類:樂天型、憂郁型、激進型、冷靜型、奉獻型。
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憂郁型的人。憂郁型的人天生的完美主義者,比較悲觀。批判。對自己和別人都是比較難以贊美和認同,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求盡善盡美,憂郁型的人把這種特點帶到生活里去的時候是比較糟糕的,會對自己和他人高要求,把自己弄得很多的情緒。
雖然我知道自己憂郁型的這個特點,而林文采老師也一再強調:憂郁型的人要時刻記得在心里養兩匹馬:“放自己一馬,放他人一馬”。可我總是做不到。
正如網上一句經典的話所說:此生知道很多的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情緒來了的時候,我總是會陷入到情緒里去,不能自拔。
有一天,當我看到武志紅的一本書《感謝自己的不完美》時,我覺得棒極了。
這本書顛覆了我對自己的看法。
原來我不能接受的自己的種種,都是如此的具有意義。
于是我對自己不完美的感受有了釋懷,在書中,武老師說道:世界有可能是相反的,真實勝過完美。如何接受自己的真實,如何真實的和自己在一起,就可以深刻的感知到真實是比完美更好的東西。感覺自己是完美的,這樣的人是把自己的痛苦分裂出去了,消滅了,他自己的腦袋里意識不到痛苦。
在書中武老師從還一個心理學家的角度例舉了大量的例子讓我們認識到負能量比正能量更具有價值。
武老師在書中說“當我們積極地追求所謂的正能量的時候,其實是割裂了與所謂的負能量的連接,這種割裂是巨大的損失,悲傷、憤怒、恐懼、內疚、嫉妒和羞恥,我們要打開這些感受的管道,當我們打開這些管道的時候,生命力就會在我們的身上流動。”
在本書的第二章里講到:悲傷是完結悲劇的力量,每一次的磨難都是生命的財富,越對抗痛苦,越是會痛苦,承認他,接納他就是改變的開始。在這一章里講到一個自殺的案例,案主在深深的悲傷之后,接納了事實,從而改變自我,有了鳳凰涅槃般的重生。
在本書的第五章里講到:當你恐懼、焦慮時,去看看,恐懼、焦慮在告訴你什么?它們是不是在說:這件事情對你很重要?看到它們、承認它們、接納它們,然后才能讓它們成為一份能量,讓它們在你的心里流動,回到自己的感受上,回到自己的身體里,這個時候會有很好的療愈效果。
曾今也有一位心理學老師說,如何讓一個吸毒者徹底的戒毒,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他的母親徹底的放棄他,讓吸毒者絕望,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說絕望也是有力量的。
嫉妒、憤怒、倔強也都是有力量的,看到他背后蘊藏的含義,原來它讓你更加有動力去改變自己,他們是生命力的表現。
“陰影和光明一樣,都是我們的生命,如果逃避,我們就損失了一部分自我和力量。如果面對并整合他們,陰影就會變成我們的人生財富。”
讀完本書我對自己說:感謝自己的不完美,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因為不完美,所以才真實,真實勝過完美。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九
武志紅的又一本書,這本書有個多么自戀的名字,所以春節前后我讀完了,過了這么久才來寫讀書筆記,所以剛剛忍不住又翻了一遍。
發覺這本書是典型的案例書籍,就是通過武志紅的咨詢案例、社會熱點案例來輸出心理學常識和分析問題。這個也是我相當長時間比較推崇的一種說法,“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之前有很多人遇到過,有很多人研究過,有些人把結果寫成了書”。這個就是書籍的作用。它幫助我們少走彎路。
“壞習慣不是你的敵人”、“帶著心理問題積極生活”:這個估計是我們應該有的態度。
“悲傷是完結悲劇的力量”、“憤怒是對憤怒者的保護”、“不要內疚,這世界沒有絕對的清白”:情緒有它的來處,這些都是人這個生靈自帶的屬性。不論悲傷、憤怒、內疚等等的情緒,都是能量流動的正常形式,我們要接納這些情緒,就像接納自己一樣。他們就想吃飯、喝水一樣必要,像呼吸一樣必不可少。
恐懼告訴你什么對你更重要:如上所說,恐懼也是一種正常流動的情感。這個反向論證,讓我們知道孰輕孰重。這未嘗不是一種好的方法。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認識自己:所有的關系,甚至是沖突,都是照鏡子,在鏡子中看到自己。有的時候是看到自己的想要和不想要,進一步的審視自己、理解自己。
說出"我接受",讓心靈回歸自由,學會接受自己、寬容自己和寬以待人。給自己一個接受的儀式,開始更懂自己、開始一段更為不同的人生。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十
最近連續下了幾場雪,我想這對北方的旱情一定有所緩解。可是我今天聽媽媽說,由于雪下得太大,西藏和甘肅的一些地區遭受了嚴重的雪災。
看來世界上的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十一
其實之前并不怎么看心理學方面的書,我總覺得人最好的的心理老師是自己,我相信所有的道理我都懂,不需要任何人的開解,在遇到任何問題時,我可以自我調節,只不過是花費時間長短的問題。但在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感謝自己的不完美》,并簡單翻閱幾頁時,我就突然覺得自己的眼眶濕潤了,也許一直努力做個完美的自己是個很艱辛的事,但一直覺得這才是每個人的終極目標,卻從沒想過我們可以淡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感謝自己的不完美,讓疲憊的心偶爾放個假。
本書重點闡述的觀點如下:
真實勝過完美
我們要做的不是滅掉內心的魔鬼,而是去認識并擁抱它,活出真正的自我!
壞習慣不是你的敵人
改變惡習,最關鍵的一點是:不和惡習較勁,接受惡習。因為,積習就是你的本性,惡習代表著你內心的需要,你只能理解它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悲傷是完結悲劇的力量
任何真切而純粹的情緒、感受和體驗,不論是憂傷、憤怒,還是焦慮、嫉妒等,都是大自然的饋贈。假若你學會敏銳捕捉并坦然接受它們,那么你就能獲得不可思議的成長。所以說,真純的情緒、感受和體驗都是“心靈的兵器”。
憤怒是對憤怒者的保護
憤怒,給予你力量和動力,讓你生命的每一分鐘都具有創意,每一分鐘都能表現出你自己的風采。沒有憤怒,你就會在不適當的地方屈服,就會手足無措。你必須清楚地知道你的憤怒,并知道為什么會這么憤怒、然后富有智慧地去處理它。
不要內疚,這世界沒有絕對的清白
內疚是和諧關系的調節者,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假若你懂得接納自己的內疚,并幫助對方接納他的內疚,那么關系就會自然地流動,自然地走向和諧。內疚是大自然的饋贈,它在提醒我們,你的一個關系需要調整了。
恐懼告訴你什么對你更重要
許多恐懼,無須戰勝。恐懼的背后,常藏著我們生命中重要的答案;恐懼程度越高,答案就越重要。恐懼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因為很多時候,只有恐懼才能強有力地提醒你,什么是最重要的。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認識自己
好的心理醫生,其價值就在于會和你建立一個好的關系,然后把你輕松地帶進這種狀態。不過,我們生活中還有太多的關系,可以把你帶進這種狀態。任何一個你在乎的關系,其實都是一面心靈的鏡子,可以照出你內心的秘密來。
說出“我接受”,讓心靈回歸自由
所謂接受,即直面我們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實一旦發生就不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親密的人,我們都不能指望他們為自己而改變。
給自己一個儀式,開始一段征程
心靈的成長并非是一個抽象的過程,我們需要一些具體的儀式來呼應心靈成長的節拍。
當然,我也并不是贊同作者的所有觀點,雖然也有觀點上的差異,但這本書至少改善了我的心理狀態,讓我認識到悲傷、憤怒、內疚、恐懼,負面情緒有存在的意義,直面比逃避有用,對抗不如接受。為了不讓親人擔憂,為了給孩子樹立榜樣,我們往往隱藏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但既然是親人,那就讓我們共同來接受、共同來面對這些負面情緒,“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接納自己和他人,一同成長!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十二
人生的每一次完美與不完美的邂逅,就像一支彩繪筆,在生活里不斷描摹,縱然某天悄然褪去,也給生命留下深深的畫痕。現代詩人徐志摩一生即是如此。
徐志摩與康橋,“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條水草。”
在成為詩人之前,徐志摩熱心政治,在1921年來到康橋,尋找偉大的政治家、哲學家盧梭,準備在政治上展露鋒芒。19世紀康橋自由的生活氛圍、獨特的人文氣息與盛行的浪漫主義之風很快將徐志摩徹底感染了。雖然在康橋只度過短暫一個春秋,來去都不曾驚動任何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真的沒有帶走一片云彩嗎?“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康橋的一花一草,早已在他心里落地生根。
徐志摩與張幼儀,“小腳與西服不搭調”。
徐志摩與張幼儀是典型的封建包辦婚姻。結婚的幾年,徐志摩對張幼儀態度冷淡,就連履行婚姻義務也只是應付了事。張幼儀曾追隨徐志摩前往英國,已經有身孕的張幼儀卻在英國住所慘遭徐志摩的無情拋棄。不久兩人離婚,因為“小腳與西服不搭調”。離婚后,徐志摩歡喜追求林微因未果,卻再次遇上名媛陸小曼,最終二人共結連理。再婚后的徐志摩并未擔起家庭重任,而張幼儀卻主動擔起撫養徐志摩家中二老的重任。張、徐的結合也許不是完美的,但張幼儀在徐志摩的生命里是否也不曾激起漣漪呢,答案是否定的,不然徐志摩也不會在給陸小曼的。
情書。
上書寫:“c(張幼儀)可是一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她這兩年來進步不少,獨立的步子已經站得穩,思想確有通道……她現在真是‘什么都不怕’,將來準備丟幾個炸彈,驚驚中國鼠膽的社會,你們看著吧!”表示對張幼儀的敬重之情。
徐志摩與林微因,“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920年,留學才子徐志摩相遇妙齡少女林微因便無法掩飾對林微因的愛慕之情。向來緣淺,奈何情深。徐志摩給林微因的生活里帶來熱烈,可林微因未能真正透徹懂得徐志摩的愛情。一年后,梁啟超之子梁思成欲與林結為伴侶,徐志摩給梁啟超的回信中提到:“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宣誓將不屈服,堅決捍衛自己的愛情。遺憾,與林微因攜手的終不是徐志摩。林微因結婚后,徐志摩憑借與梁思成的關系,多次上門拜訪,確因次數頻繁惹得梁思成于門上大書“情人不愿受干擾”,落得尷尬境地。徐志摩戀了林微因大半輩子,最終也因林微因而死。為了趕赴林微因在北京的演講,徐志摩搭乘郵政機飛往,途中飛機墜毀。此后,林微因臥室一直掛著失事飛機的殘片,懷念徐志摩,直至去世。
徐志摩與陸小曼,“我心頭平添了一塊肉,這輩子算有了歸宿。
社交名媛陸小曼與徐志摩偶遇于泰戈爾在北京的祝壽會上,當時兩人俱不知道愛神已經悄悄降臨。陸小曼是徐志摩同學王庚的妻子,王庚專注工作,把陸小曼交給徐志摩照顧。徐志摩帶陸小曼喝茶、看紅葉、游長城,二人世界兩人很快擦出愛的火花。雖有相逢恨晚的遺憾,最終也突破重重阻礙,結為連理。
好景不常有,婚后兩人并未如預想般幸福。在獲得胡適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學院任教的邀請后,徐志摩極力要求陸一同前往,預想兩人可在北京開辟新生活。無奈最后徐志摩獨自乘上郵政飛機飛往,中途撞山爆炸,給陸小曼留下無限悔恨。
感謝我的不完美(熱門13篇)篇十三
武志紅老師的這本書早就聽說過,大家評價很不錯,但是我一直沒看。最近,心情不好,工作上遇到了一件很不開心的事,盡管一直以來,覺得自己自我調節的能力還不錯,可是事情過去好幾天了,心里還是不舒服。看來,這次沒辦法做自己的心理醫生了,所以翻開了武老師的這本書。
文章的很多觀點讓我耳目一新,收獲頗多,現在摘錄下來與您分享:。
“看到自己”是“接納自己”的前提,但是我們往往不想看到自己,因為“自己”有太多的黑暗,太多的痛苦,太多的不想面對。
我們時常出現抑郁癥的根源是太想在別人面前表現好一點,但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又還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所以痛苦。我們要擁抱這種痛苦,才能成為自己。
無論你現在多么痛恨壞習慣,它一定曾讓你獲益。認識壞習慣的這一點,是改變它的第一步。當你真正喜歡做一件事時,自律就會成為你的本能。培養好習慣的方法就是,兌現承諾,從小處做起,立即去做。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陳祉妍博士說:每一種心理的痛苦都是有意義的。我們有無數種方法降低痛苦、逃避痛苦,但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一種:直面痛苦,認識痛苦的意義,領悟到問題的來源,并由此成長。
陳博士說:痛苦是一個信號,也是一個契機。痛苦告訴我們,“你應該改變了”,而那些勇敢地直面痛苦的人,也最容易抓住契機讓自己成長。
心靈注定要在創傷中前行,我們常以為,要一個人對自己好,就該先對他好。但是更好的方法是,你想讓一個人對你好,就請他幫你一個忙。這個辦法之所以更好,是因為我們都很自戀。
武志紅老師給我一些面對心理問題的法寶:
1.接受心理問題,帶著你的心理問題去積極生活;
2.打開心扉,尋找你身邊的“業余心理醫生”;
3.理解他人,自己去做一名好的“業余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