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人生道路作文600篇一
從前我一點兒也不愛看書,甚至一看到書就厭惡,可直到一年級的時候母親讓我看了一本連環(huán)畫,我對書的看法就徹底地改變了。原來書是這么有趣,這么好看。正是那一本書在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種子在我心中生根發(fā)芽。我匆忙時,書本是我善良的朋友;我悠閑時,書本是真誠的朋友。生活在善良與真誠之間豈有不悅之理。
每一次與媽媽上街,我總會指著新華書店的方向,請她帶去吸收書的養(yǎng)分。來到新華書店里,我就覺得來到了天堂,來到了書的海洋,我會緊緊把握住這段短暫但又美好的時間;每一天睡覺,我會從書柜里拿出一本《全唐詩》,進行誦讀與背誦,這為我以后的理解能力種下了深深的基礎。每一天早晨起床,我會習慣翻出一本奧數(shù)書,用自己最清醒的頭腦思考當中的難題,以便鍛煉自己的思維,久而久之,看書就成了我的一種習慣,就成了我的一種不可缺少的食糧。
吾愛看書,吾看書非只覽其他,而是精讀其也,時而入迷,也是常事也。
“洞庭湖邊屈原問天,班級書角政維覽書。”一天放學,天陰沉沉地,欲雨。我獨自一人徘徊在教師里,焦急地等待母親的出現(xiàn)。可是事與愿違,母親就是不出現(xiàn)。這是書角的一本新書《聊齋志異》,引起了我的注意,心想:“媽媽又不來,何不大飽眼福呢?”
我取下書,坐在位置上,帶著滿懷的期待,翻開這本古香古色的《聊齋志異》的《卷一:畫皮》一天……這本書似有一種無形的魔力,將我引入這書中的山,妖鬼的世界,看陶生又握著小謝的手,在蠟燭的微光下練著字;聽白練秋又坐在船舟上吟誦著名人大家的詩詞;聞嬰嚀在家中栽培的.花卉,所吐露的芬芳。
這時窗外飄起了雨絲,刮起了大風。雨點從班級的盆栽的葉子上滑落,可我卻渾然不覺,仍沉浸在書的海洋中。時間飛速地流逝著,雨越下越大,從雨絲變成了雨珠,坐著風之窗,“打在過道上,打在窗上,“啪啪……”好似一段交響樂,激昂而又沉穩(wěn),給這寂靜的校園增添了幾分的氣息。
我放下書,揉揉酸痛的眼睛,伸展疲勞的肩膀,呼了一口氣,轉(zhuǎn)過頭來看,發(fā)現(xiàn)母親竟已站在我的身旁多時。在回家的路上,天空露出了久違的笑臉。路旁還是濕漉漉的一片,可我卻不知道剛剛有一場大雨。我牽著媽媽的手走著走著,剛才書中的一幕幕似放電影在我腦中浮現(xiàn)。
書似一劑良藥,讓我們身心健康;書像一艘帆船駛向成功的彼岸;書仿佛是一把鑰匙,開啟了成功的大門。讓我們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如果說我們的知識是彩虹,那么書籍就是出現(xiàn)彩虹前的一陣雨,如果說我們的知識是夜晚的一絲光芒,那么書籍就是那發(fā)出這絲光芒的火燭;如果是我們的知識是一只蝴蝶,那么書籍就是春蠶理想的絲線。
王維在塞上留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豪情,范仲淹在邊塞寫下了“四面邊聲連角起”的悲壯,而我們要在學習的道路上烙下“書山有路勤為徑”的愛讀書的心切。
從現(xiàn)在開始,讓我們讀書吧!讓書中的智慧被我所領略。
“這就是我的讀書生活。”它似繁星,點綴著我的星空。
人生道路作文600篇二
幾陣咆哮的雷雨過后,天空歸于寂靜,大地滋潤萬物,聞著風中的花香穿過小徑,走向更遠的地方。
趁著清明時節(jié)的閑暇美好時光,獨自乘車去美術館看畫展,在一個幽雅靜謐的地處,看人煙稀少,又絡繹不絕,喧囂躁動的心也就漸漸安靜了,之后,走在江邊,感受清風吹過長發(fā)的溫柔,聆聽歲月穿過心間的聲音,忽然感覺一切都可以原諒了,所謂愛與恨并沒有那么棱角分明。
很多回憶里的故事,經(jīng)不起推敲,一一被現(xiàn)實解剖凌亂,不是劇情簡單,就是心智不熟,又或許兩者兼有,所以,我們的思緒總是徘徊在昔年邊緣,笑著笑著就哭了,又哭著哭著就笑了,也就這樣,活著活著就老了。
原本,不該總是拿流年里如煙的往事說事,畢竟,時光無法倒流,我們亦不可能穿越時空,所謂過去都是不可更改的軌跡,但是,人生有些許單薄,生命亦有少許脆弱,難免不用曾經(jīng)填補虛空的日子,聊以慰藉,是謂豐盈履歷。
記得那四年,我常常哭,一直哭,總覺得是提前透支了這輩子的眼淚,后來這三年,就少了,偶爾想哭竟哭不出來了,才明白,世間諸多殘酷畫面,是要我們付出代價的,或多或少,避無可避,眼淚只是一種償還。
總是要經(jīng)歷過了,不僅是紙上談兵,我們才能明白,亦總是要去踐行,不要只是空言無補,否則,許多光陰就如此華而不實的浪擲了。
回想這些年的放逐與逃避,抵制著直面現(xiàn)世,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醉生夢死,導致今日之結果,我成為我自己的障礙,想起辛波茲卡說,“我們無從逃離,每一次行動,它都如影隨形。現(xiàn)實并不希望我們逃走,在我們逃離的旅途中,也沒有任何車站”,所以,隨著往昔記憶的枯萎,隨著時光流逝的消磨,我是要勇敢上路了。
站在歲月河流的邊上,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懂得,自認為看透,自以為已經(jīng)能夠放下,自認為可以活得瀟灑,其實還很淺薄,很青澀。
于是,偶爾的我變得很沉默,如一棵靜默的青青小草,淹沒在蔓延的的人潮中,不太想要去融入,亦不太想要去思考,而是單純地望著塵世間的人如流水車如龍,希冀可以在外界的喧嘩中聆聽到內(nèi)心的私語。
我想著這些所經(jīng)歷的殘忍傷害,以及累積的沉痛消極,不會讓我的人生就此若花落般頹敗下去,亦不會就此陷入萬丈深淵的,如此,當我睜開雙眸看著面前的陰影,不再害怕,不再畏懼,因為背后有陽光,而生活這個棘手的問題依然繼續(xù),我亦決定要孤勇的走下去。
窗外的湖水澄澈,陌上的陽光明媚,岸邊的樹木枝繁葉茂,花開無數(shù),雖然知道夜里一場暴雨過后,花與葉會零落遍地,就像我生命的軌跡注定有著凋敝,但是,不能因了這些蒼白剝落的顏色,而遺忘了萬紫千紅的迷人風采。
人生是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出來的,憂傷豐滿了心靈,快樂燦爛了生活,隨著漸行漸遠的旅途,愈是飽滿愈是懂得低頭,就像搖曳在夏風中沙沙作響的成熟的黃澄澄的麥子,舞姿簡單卻雋永。
雖然我騙得了別人,但終究欺瞞不了自己,那些粉飾的風輕云淡有多少真就有多少假,似乎是在一直說服自己不怨恨你的,可反觀內(nèi)心深處,我知道我到底是存了幾分怨念與恨意的,畢竟如果不是因了你的事,我不會如此狼狽的逃竄,亦不會丟失這些年打好的生命的根基,以至于覺得生無所戀,可我依舊感謝你,這些年的愛,與傷害,又因了是你,我的人生才能啟程,才能航行得如此長遠,一路向前。
記得有位美國心理醫(yī)師說過,“人類是很特別的生物,與生俱來就有療愈能力和運用此天賦的智慧”。所以,即使我們一路受傷,亦不必驚慌,終會自我療傷愈合的,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迄今為止,回首往日種種,亦遙看未來茫茫,我覺得命運對我還算是仁慈的,坐在今日的木棉花樹下,感恩著每一種際遇,都是我成長所必不可少的元素,而關于自己的人生,我亦有一份敝帚自珍的守護。
有些東西遺失了就是遺失了,找不回來了,就讓它隨風而去,有些人不愛了就是不愛了,拉不回來了,就讓他隨時光而落幕,世間不是沒有什么不行的,我們也不是沒有誰不行的,就請那些短暫卻擁有豐腴的過去,封藏在角落里,未來還有長長的一段路,需要我們用一心一意的力量去攻關。
我愿我的靈魂,樸素如一棵門前的棗樹,在凜冽肅殺的冬季歷經(jīng)滄桑,又在萬物復蘇的春天綻放希望,是以一顆沉靜下來的心,吹盡世間的浮塵,洗凈俗世的鉛華,做一個慈悲的人,多一些淡泊與踏實,冷靜而自持,少一些浮夸與急躁,倉皇而失措。
但是,因了還沒有一顆足夠強大抗衡塵世冷暖的心,總是一個人獨處難免會感覺凄清冷落,亦歡喜與朋友結伴,或者在盛大的白晝,或者在隆重的夜色,穿梭于大街小巷,好奇地看著陳列著的塵世的物品,以及在路上在身邊行色倉促的人們,一切充滿了塵世煙火的溫情味道,就像“大多談著塵世話題,縈繞著愜意的塵世語調(diào)”這句詩所描繪的生活畫面。
這日午后的陽光淡淡的,拂過身邊的風輕輕的,人亦有些懶懶的,想要片刻的假寐去做一場美夢,好為單調(diào)冗長的白日增添一抹靚麗的色彩,或者任憑一顆淡定而從容的心灑然遨游,也好在這人世間寧靜而致遠。
就像我們有時會喜歡這樣的自己,有時又會討厭那樣的自己,對著三千世界亦不過如此,愛與恨的交纏,編織著我們的人生,喜歡這樣的東西、人或事情,卻又厭煩那樣的東西、人或事情,可是對于很多喜歡的,我們又留不住,而對于許多厭煩的,我們又擺脫不了,只能是一邊愛慕著一邊怨恨著,另外有時,我們會從喜歡到厭煩,又或者從厭煩到喜歡,喜厭之間的界限有些模糊。
我覺得,只要我們活著,就不可能變得鐵面無私,公正裁判,亦不可能變得大徹大悟,了斷塵緣,我們始終都會為內(nèi)心的偏愛左右,亦會被外界的浮華干擾,所以,最好的我們,對待山長水遠的人世間,定是如慕如怨的。
后記:誰的心不曾猶如起伏的山巒,不只是山峰還有山谷?誰的心不是這樣在滾滾紅塵中流浪,除了高尚還有低劣,除了喜愛還有厭惡?所以,無論我們以怎樣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好與壞,他都代表了我們,我們要學會接受那樣的自己,不僅是錦衣華服,還有卑微丑態(tài),如此的不完美,才是最好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