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故宮作文結尾 故宮作文300字左右篇一
經過天安門,映入眼簾的是故宮的城門,進入城門一個莊嚴絢麗的宮殿出現在我的眼前。這就是故宮,也稱紫禁城,這里曾經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距今有580多年的歷史了。
我見過上海高聳入云的東方明珠,游覽過蘇州園林,從來沒有見過這么雄偉壯麗故宮。故宮有著巍峨壯觀的宮殿,裝飾著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畫和金光燦爛的瓦頂。故宮的整個建筑金碧輝煌,黃琉璃瓦頂,白石底座,雍容華貴,氣勢磅礴,像一幅千門萬戶的繪畫長卷。有人說天下美景盡在故宮,并不夸張。
故宮,美不勝收的陳設,雖然沒有水、電等現代生活的設施,但是中外游人都為它別具一格的特色,而不遠千萬里前來觀賞。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游人似乎已經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幾千年、幾百年前,見到了古人,嗅到古人的氣息。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如果要在中國的土地上找一個代表性建筑,那就是故宮,華麗不失莊重,肅穆不失神采。而如果要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尋找個象征,那么還是故宮,曾經的輝煌,曾經的喧囂都能在那里找到注解。
一座世間僅有的皇城,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匯集了中華大地古往今來無數的奇珍異寶,凝結了能工巧匠們幾許血汗、幾許淚水……直至今天,故宮始終見證著歷史的進程,講述著無聲的故事。
故宮作文結尾 故宮作文300字左右篇二
在我的記憶長河里,翻騰著生活一個個小小的浪花。忽然一個浪花拍打在岸邊,原來是我那次游沈陽故宮的旅行又一次浮現在我的眼前。
我們一家人去沈陽故宮游覽。剛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幾個蒼勁有力大字刻在一塊古樸大方的棕色巨石上,上面刻著“清故宮博物院”幾個字,下面還有英文翻 譯。再往上看,喲,這還是世界文化遺產呢!一棵翠綠欲滴的蒼松立在它的`后面,更顯得這巨石無比壯觀。
我們再往里走, 一個金碧輝煌的古代建筑矗立在這里。從外形看像一個飛檐斗拱的亭子。我走近了看,亭子間還刻著別具一格的扶手,中間還精致地刻上了花鳥魚蟲等圖案,顯得栩 栩如生,我不由得贊嘆古人的工藝技術高超。從臺階走上去,兩個火紅的大柱子立在地上,兩條金色的龍盤旋在上面,威風凜凜,張著大嘴,仿佛要把樓宇吞掉似 的。紅色的木門上刻著金色的圖案。金色的琉璃瓦頂蓋顯得它更加氣派!
這時,我著見兩個“古人”站在不遠處,我心頭一驚緊忙跑過去看,哈哈……他們的牛仔褲暴露了身份,原來是參觀游客一個扮皇上,一個扮隨從,還真挺像,游人的笑聲在空曠的庭院里回蕩。
隨后,我們走到了皇上住的宮廷后面。這里同樣也是富麗堂皇。青灰色的光潔的地磚,一片綠草如茵,許多生機勃勃的樹,許多奇形怪狀的大石頭。真是個美 麗的后花院。在這里能隱約看到宮廷一角,金色的屋頂。閃爍著光芒的琉璃瓦,六只從大到小排列的麒麟,翠綠的邊緣,一切都是那么的古香古色,典雅大方。
最后,我們一家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沈陽故宮。曾經的燦爛,現在的輝煌,我永遠美好的記憶還是這一次難忘的旅行!
故宮作文結尾 故宮作文300字左右篇三
北京是我們的首都,也是象征祖國生命的城市,那里有許多古代建筑,讓我感受到了我國歷史文化的悠遠和祖國的強大!
雄偉的天安門,壯觀的長城,讓人感嘆的圓明圓,金碧輝煌的故宮,人山人海的王府井步行街,都讓人留戀忘返!
我印象最深的是輝煌的故宮。這里有許多有意思的事,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故宮是在公元1368年建成的,這里居住過24位清朝皇帝,我感覺里面最漂亮的就是太和殿、乾清宮和午門。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是最大最雄偉最華麗的入口,也是通往紫禁城的主要城門。此門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命名午門,又稱玉鳳樓。午門的門樓邊有兩座闕亭,內設鐘鼓,何時擊鼓都有規定。
通過午門進入紫禁城有嚴格的規定,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可以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個人可以從此門出宮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側門,宗室王公出入右側門。皇帝在午門外廣場杖打犯有過失的大臣。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的“至尊金殿”,即大家所稱的“金鑾寶殿”,這里是皇帝舉行重大朝典之地。初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02年),初名奉天殿。這個大殿有72條支柱,分6排支撐著屋頂,門窗上有云和金龍的浮雕。
乾清宮建筑規模為內廷之首,作為明代皇帝的寢宮,共有14位皇帝在這居住過,這是皇帝批閱奏章的重要場所!
其實給我觸動最大的是放在每一個大殿外兩側的很大的“銅缸”,第一眼看到的是缸周圍一道道的劃痕,我以為原來就是這樣的,也沒多想。聽導游叔叔講,這里的每一個“銅缸”本來是很漂亮的,外面都有一層厚厚的鍍金,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后,本打算將這些“銅缸”都搬回自己的國家的,但是因為太重了,沒法運輸,它們就用刺刀將外面的鍍金一刀一刀的刮掉帶走。雖然現在沒有再進行任何的美化,但還是要擺放在這里,就是要警示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勿忘國恥,也讓我知道了“少年強、則國強”這句話的意義,我一定要努力學習,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看了這么多歷史遺產,我更加熱愛我的祖國!